《元代著名散曲家、戏曲家马致远〔22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代著名散曲家、戏曲家马致远〔224〕.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元代著名散曲家、戏曲家马致远(224)一、典故及其出处典故:1、元贞书会;2、昭君出塞;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出处与参资:古诗文网马致远简介、天净沙秋思赏析。马致远画像二、青年时“献诗上龙楼”马致远(1250-1324年),字千里,号东篱,河北东光人。元代戏曲家、散曲家,名列“元曲四大家”。马致远家庭富有,受教良好。他秉承家教,饱读诗书,立志“治国平天下”,有“佐国心,拿云手”的远大抱负。可那时候,元世祖执行民族压迫政策,他废置科举制度,堵塞了读书人入仕之路,广大士人处于“九儒十丐”的社会最基层,士人的群体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在关汉卿献身戏曲事业时,马致远却心有不甘,仍
2、坚持着要走仕途。他在京都得知,真金太子崇尚汉文化,着意搜罗汉人儒士,也努力遵循着儒家信条行事。他认为,太子将不似其父元世祖,是可以依靠的,便献诗给太子,以求入侍太子。结果,太子看重他的文才,他如愿以偿,“献诗上龙楼”,当上东宫官员。可是十多年后,真金太子不幸病逝,他还未及外放任职,就失去靠山而失业。这是1285年的事,他已经36岁了。三、中年加入元贞书会,创作汉宫秋元成宗时,作家们又建立“元贞书会”,失业的马致远,便加入书会,专心创作散曲。不久,他又编写了汉宫秋。编写汉宫秋时,他发挥特长,以散曲方式创作,直抒胸臆,增加了代入感,增强了艺术感染效果,赢得“海内皆羡谈”,说他“战文场,曲状元,姓名
3、香,贯梨园”。早些年,“玉京书会”诞生了“曲圣”关汉卿;现在,“元贞书会”又诞生了“曲状元”马致远,到了这时候,元曲作为“一代之文学”,已经蔚为大观了。元曲四大家四、后来登科入仕,晚年致仕退休1311年,真金太子之孙元仁宗为帝。他登基伊始,便诏令恢复科举。马致远应试登科,任为浙江省务官,后来又诏令入朝,升任工部主事。这期间,他创作套曲粉蝶儿至治华夷,表示对仁宗的好感。晚年,他致仕退休,回归马家故居故园风景依然在,三顷田,五亩宅,归去来”,便号“东篱”,颐养天年。他或踏足小桥,唱曲作词,衔杯自娱;或荷锄东篱,溪畔种豆,躬耕田园,过着“酒中仙尘外客、林中友曲中游”的隐居生活。泰定元年,他潞然长逝,
4、享年75岁,葬于祖至。其故居与坟墓,至今仍存。五、著作丰富,元曲大家马致远,著作丰富,为著名的散曲家、戏曲家。他的散曲作品,有小令115首,套曲22组;现存东篱乐府一卷,收小令104首,套曲17组。他的杂剧作品,有15部,存世8部,为汉宫秋、青衫泪、戚夫人、岳阳楼、荐福楼、陈搏高卧、任凤子和黄粱梦。他的散曲,思想内容丰富深邃,艺术技巧高超圆熟。他的杂剧,具有散曲化倾向和虚实相生之美。代表作为汉宫秋和天净沙秋思。【中S.U。代曼由故事马致远著作六、汉宫秋是宫廷爱情悲剧汉宫秋,马致远早期作品,也是最著名的一部。它取材于“昭君出塞”故事。据汉书,汉元帝时,南匈奴单于呼韩耶“自请为婿”,元帝便以宫女昭
5、君赐为阕氏;昭君入匈奴,生有二子;呼韩耶死后,从成帝敕令,又复为后单于阕氏。当时汉强而匈奴弱,元帝实行民族和睦政策,而让昭君出塞和亲。昭君琴操而汉宫秋的故事,则与正史相差甚大,虚构成份很多:其一、把汉匈关系,写成汉弱而匈奴强;其次、把昭君出塞原因,写成毛延寿求贿不遂,丑化昭君,阴谋败露后逃到匈奴,唆使匈奴引兵而索要她为妻;其三、把元帝写成软弱无能,多愁善感,而又深爱昭君的人;其四、把昭君结局,写成出塞途中,在汉匈交界处,投江自杀了。很显然,汉宫秋只是借用昭君出塞的历史背景,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又注入当世的民族情绪而演绎成的,是宫廷爱情悲剧,已不是历史剧了。同时,汉宫秋是末本戏,主角是汉元帝。他
6、原本是一个强大帝国的帝王,主宰着天下的命运,又拥有三宫六院,可是在剧中,他却连自己心爱的女人也保不住,以致演绎成一场生死离别的悲剧,这不是匪夷所思吗?因此,在这个剧中人汉元帝身上,作者寄托着深沉的家国忧思:在深重的灾难面前,帝王尚且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而在元帝国民族与阶级双重压迫下,普通人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则更是司空见惯了。这样,剧中人汉元帝,便成了千千万万普通人的代表,作品的社会意义也就扩大了。汉元帝“孤雁惊梦居I照再者,汉宫秋有散曲化特点,心理描写极具艺术魅力。第三折梅花酒,运用回环往复手法,写元帝在昭君走后的唱词,缠绵俳恻,思恋绵绵,沁人心脾,令人唏嘘;第四折,又以“孤雁惊梦”的精巧构
7、思,用虚实相生的表达方式,让一代帝王汉元帝,像普通人家恩爱夫妻一样,唱得凄楚哀怨,怅惘神伤,蚀骨销魂,痛不欲生,从而把剧本的悲剧气氛推向高潮。汉元帝的优美唱词,充分显示了马致远散曲化的戏剧特点。五、天净沙秋思赏析(上)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可是奔波大半生,孜孜以求,直致晚年才入仕。于是,在穷困潦倒时,孤独羁旅中,他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这首散曲,曲牌“天净沙”,题目“秋思”,体裁小令,五句28字:“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大意为:枯藤缠绕的老树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溪畔有炊烟袅袅的人家。在秋风瑟瑟的荒凉古道上,有人骑着一匹踽踽独行的瘦
8、马。夕阳早已西下了,极度忧伤的游子还漂泊在海角天涯。六、天净沙秋思赏析(中)天净沙秋思,采用列词表达方式,描绘一幅村野深秋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出现在这一寂寥荒凉的背景上,寄托了诗人“客行悲故乡”之思,以及羁旅行役之苦,纯朴自然,章法绝美。“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小令前三句,用九个名词,叠加的三个名列句,勾勒出三个镜头。先以“藤、树、鸦”意象叠加,构成乌鸦归巢的苍茫原野镜头,又经“枯、老、昏”修饰,涂抹上冷落黯淡的色彩,酝酿出一股寂寥凄清的气氛;再用工笔,勾勒出“小桥流水人家”的村野镜头,这农家晚炊的闲适暖色画面,容易勾起游子对温馨故乡的期望,从而给画面又带上一丝去国怀乡的凄苦
9、气息;第三句:秋风萧瑟、古道荒凉、老马瘦削而疲惫,是一幅剪影镜头,萧瑟荒僻,寂寥凄清,为村野深秋景色更增添了一份荒凉悲怆气氛,也为瘦马的主人出场,做好辅塾。在这前三句中,诗人勾画出的三个镜头,看似各个独立,互不相干,可是,当最后两句中“断肠人”出现在“西下夕阳”下时,所有的画面无不都折射着夕阳的光影,无不都透射出游子的情绪,从而构成了一幅完整的“断肠人的日落秋思图”:在深秋的寂寥凄凉气氛中,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骑着一匹疲惫的瘦马,穿过枯藤老树昏鸦的原野,又走过小桥流水人家的村边,正迎着萧瑟的秋风,在夕阳残照的荒凉古道上,踽踽独行,他愁肠百转,心事重重,到这个时候了,还不知道自己的归宿究竟是在何
10、方。羁旅游子,伤心寂寞,思乡怀亲,孤独无助。这是诗人的人生感怀与嗟叹,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揭露与批判。“古道西风瘦马”七、天净沙秋思赏析(下)天净沙秋思的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一个动词也没用,全是名词组成的句子。这种全部选择名词,经过组合排列,直接叠加的名词句,可以构成多重画面,在诗词创作中,是诗人常常用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抒发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这种名词句的表达方式,在修辞学上,又叫列词、或列锦、意象叠加,它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而不用动词,直接排列组合,合理叠加成句,构成多组图象,来创造优美的意境,言简意赅,引人遐想,不仅增强了文字的表现力,还可以激发读
11、者的想象力,能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在古诗词中,列词也是比较常用的修辞法,一旦运用得当,往往会收到非常惊艳的效果。我们也已经熟悉了不少列词名句。其中唐人温庭筠,有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里把10个名词连用,直接叠加,勾勒景物,描茅店、状鸡鸣、绘残月、画板桥、涂银霜、摹人迹,组成多重画面,囊括了丰富的内容,有声色光影、有人物行动,可听可视、可感可叹,意象凄清,意境凄美,惟妙惟美,不可胜言,极具言虽尽,而意无穷的韵味。这一列词佳句,自问世以来,赞誉声不绝,效仿者颇多。宋人柳永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佳言,诗人与女友别后,不直写如何寂寞孤独,却写酒醒后看到的、三个名词叠加的意象:
12、岸边的杨柳、黎明的寒风和空中的残月,以景写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出一种幽远朦胧的凄楚之情,语美境清,脍炙人口,也历来为人传诵,被称“古今俊语”,诗人也被趣称“晓风残月柳三变”。岳飞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辛弃疾的“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陆游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也都是大家熟悉的列词佳句。而写天净沙秋思的马致远,则更深得列词修辞之妙,被誉为“思秋之祖”。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极口称赞这首元曲:“此小令也,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有元一代词家,皆不能办此也J因此,这首小令被称“元曲第一”,也毋庸置疑,马致远善于学习唐人的经验,深得“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列词之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创作出了意象更突出,意境更悠远,意韵更富丽蕴藉的第一元曲天净沙秋思。陈存选2023、12、15马致远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