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009445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关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关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关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关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目录关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2一、调研概况2二、本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情况3(一)坚持规划引领,不断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4(二)坚持提质增效,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级水平。4(Z)坚持人才驱动,不断强化中医药人才梯队建设。5(四)坚持宣传引导,不断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5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6(一)体制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6(二)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强化。6(三)产业融合发展还需进一步深化。7(四)文化氛围还需进一步营造。7四、进一步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7(一)坚持目标引领建设,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8(二)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全面强化中医药队伍建设。8(三)坚持产

2、业引领发展,全面构建中医药融合发展模式。9(四)坚持文化引领推动,全面提升中医药知识素养。10按照区人大常委会20年度工作要点和监督工作计划安排,为提升区域基层中医药健康服务能级,推动本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和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创建工作,常委会将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关于本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情况的报告。教科文卫工委对本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情况开展了专项监督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调研概况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关于监督专项工作操作流程的规定,教科文卫工委在区人大常委会的领导下,制定了专项监督工作方案,成立了以常委会分工联系副主任任组长、教科文卫工委主任任副组长,部分教科文卫工委委员、专业代表小

3、组代表、区人大代表、部分镇人大主席和专家学者等为组员的专项调研组,于20年5-9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上海市中医药条例(以下简称中医药“一法一条例”),结合本区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情况,围绕依法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和中医药产业加速发展等方面开展调研。期间,调研组专题听取了区卫健委关于本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情况的工作汇报,全面了解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及成效、当前存在问题以及下阶段工作思路;围绕中医药“一法一条例”实施情况,按照嘉定区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实施方案嘉府发2(h(17)号)中的相关职责和任务,召开了区发改委、区科委、区农

4、委、区民政局等11家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区人大代表座谈会,专题听取了相关职能部门、基层单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意见建议,以及人大代表在履职过程中收集到的社情民意;组织开展了“传承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专题学习,邀请专家学者就中医药“一法一条例”作专题辅导培训,并组织赴兄弟区学习考察;实地走访了区中医医院、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陆氏针灸文博馆、颐康中医医院、上海宏泰园中草药研究所、上海真仁堂药业有限公司等6家区中医医疗机构和2家企业。同时,委托安亭镇、徐行镇人大上下联动开展调研。调研组在全面梳理、综合分析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客观评估,提出相关意见与建议,形成本调研报告。二

5、、本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情况近年来,区政府全面贯彻中医药“一法一条例,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守正创新,把发展中医药作为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工作紧抓落实。不断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着力提升服务能级,持续推进区域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品质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和健康嘉定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成效显著。(一)坚持规划引领,不断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先后制定实施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嘉定区中医药“强基促优”三年行动计划(2(Hr+-2()年)和嘉定区中医药

6、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明确工作目标,深化制度体系建设,持续推动区域中医药服务体系优质均衡发展。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建成了以区中医院为龙头,区内综合性医院为骨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村居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延伸的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截至目前,区域内共有41家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2家市级医院、6家区级医院均开设中医门诊,13家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有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区域内家庭医生团队均可提供中医药服务,有效推进区域中医药服务体系网络全覆盖,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对优质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和获得感。(二)坚持提质增效,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级水平。有力推动上海市中医医院嘉定院区项目建设

7、,持续推进区中医医院异地新建项目,进一步加快区域内优质中医医疗资源扩容、优化布局。推进基层中医药诊疗标准化建设,持续开展上海市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工作,不断加强硬件设施,扩大诊疗区域、优化就医流程,基层中医药诊疗能级有效提升。截至目前,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功创建成为新一轮上海市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家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成功创建成为上海市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着力推进中医药优质资源共享,不断强化区域内“名老中医”带动作用,深入推进“上海市中医医院一嘉定区中医联合体”建设,逐步构建完善市一区一社区三级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不断满足社区居民对优质中医诊疗的需求。(三)

8、坚持人才驱动,不断强化中医药人才梯队建设。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设立中医药学科和科研专项,组织开展首届区名中医评选活动,持续开展练川岐黄学堂培训等,区域内领军人才、骨干人才、青年人才梯次衔接的中医药人才队伍逐渐形成。探索实行“中医+”与“+中医”培养模式,不断完善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先后开展了两批次“嘉定区西医学习中医在职培训班”,百余名“+中医”医师完成培训。对接“歧黄学者”,秉承中医“师承”传统,持续推进区域名老中医(流派)工作室建设,着力培育家国情怀浓厚、专业理论扎实、临床本领过硬,引领和带动中医药发展发挥作用的中医药人才队伍。截至目前,27个三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老中医(流

9、派)工作室基本覆盖区域内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两批次、42名市、区级师带徒学员先后出师。(四)坚持宣传引导,不断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通过编写中医药宣传手册、举办中医药健康知识教育、举行专家义诊等方式,全方位、多渠道开展中医药基本常识、养生保健知识宣传活动等中医药健康教育,提高居民群众对中医药知识的知晓率,使中医药知识传播至每个角落、深入至每位居民。持续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聘请专家小组提供技术技能咨询指导,接续开展“朱氏一指禅”共享推拿嘤城行项目,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防治常见病与多发病中的优势和作用。依托中医药文化节活动举办药膳烹饪大赛,通过寓医于食的比赛,科普药膳文化。结合非物质文化

10、遗产保护传承工作,郑氏妇科疗法入选第六批市级非遗项目名录,陈氏儿科疗法、陈氏推拿疗法、黄墙朱氏一指禅推拿疗法先后入选第七批、第十批、第十二批区级非遗项目名录,传统中医药文化内涵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标国家发展的新要求、区域建设的新目标和人民群众的新期盼,以及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创建要求,还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一)体制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中医药发展政策倾斜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虽然近几年区政府不断加大对中医药发展的财政投入,但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呈现出发展不均衡情况。社会力量举办中医机构日常监管与服务措施仍需加强,缺少统一的服务规范和行业标准,边

11、界界定模糊,导致卫生监督执法过程中缺失依据,执法难的现象频频发生。(二)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强化。中医药人才总量不足,中医药重点学科与专科带头人紧缺,人才招录、引进政策显示度不足,以及受编制和职称晋升限制,导致中医药中高端人才存在“招不到”“留不住”现象。中医药人才梯队尚未形成,优势和特色中医药专科项目较少,未能很好承担起领头作用。以徐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中心现有中医医师队伍30岁以下占比71%o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4人,缺乏高年资中医师;第一执业点在中心的中医医师占比13.04%,距20%的创建指标尚有差距。中医药科研力量较为薄弱,高水平的科研课题较少,不能有力支撑起业务的发展。

12、(三)产业融合发展还需进一步深化。受气候、用地指标、种植类人才限制,以及中药材适应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区中药材种植产业规模小、产量低,仅有上海宏泰园中草药研究所3000平方米藏红花种植基地,缺少较大规模的中药材种植产业和龙头企业。区域内中医药特色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结合区域内中医药资源布局和特色,中医药健康旅游线路、旅游产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业有待进一步推进。(四)文化氛围还需进一步营造。中医药宣传力度仍需加强,区域内“名老中医”多为居民群众“口口相传”,宣传形式较为单一,缺少新媒体运用手段,难以满足群众的需求。群众中医药知识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全民参与中医药保健的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强化。四

13、、进一步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对标更高标准、更好水平,结合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创建具体要求,调研组提出以下意见建议:(一)坚持目标引领建设,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要进一步加大中医药发展政策倾斜力度,加强规划、财政、编制等方面政策扶持力度。统筹推进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软硬件建设,进一步加快优质中医药服务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让社区成为中医药服务的“主阵地”。要持续深化“上海市中医医院一嘉定区中医联合体”建设,稳步推进市中医医院嘉定院区项目建设,依托市中医医院的资源优势和龙头效应,深化推动医疗服务、学科打造、人才培养等同质化建设管理,充分

14、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性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要着力形成监管合力,卫生健康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要明确执法分工,加大中医药监督、执法力度,健全全过程联合执法长效机制,全面强化中医药服务事中事后监管水平,规范中医药康养、医治行为。要持续提升中医药监督执法队伍专业化、规范化能力水平,定期组织开展执法水平提升、中医药理论知识培训,着力打造一支能力强、素质高的卫生监督执法队伍。要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快中医药数字便民和智慧医疗体系建设,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的信息化、智慧化水平。(二)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全面强化中医药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做好人才引育引智,大力引进重点学科带头人

15、与全科人才,适当倾斜人员编制,畅通晋升渠道,积极打造中医药人才高地,加快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提高人才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要继续实施好“嘤城杏林”高尖人才培养工程,依托名老中医工作室(流派工作室)建设,完善中医药人才梯度培育方式,着力打造素质过硬、结构合理、总量充足的中医药中高型人才队伍和社区基层复合型人才团队,提高中医药专业服务能级。要积极搭建市、区、街镇科研平台,完善中医专病诊疗中心和优势学科建设。鼓励引导中医药人才主动申报科研项目,持续提高区域中医药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三)坚持产业引领发展,全面构建中医药融合发展模式。要借力高性能医疗设备制造基地和健康医疗服务集聚区建设,优化中

16、医药产业布局,在强化源头监管的前提下,扩大中药材种植产业规模,多样化种植品种,探索建设规范化中药材种植基地,培育本土龙头企业,实现规模化、品质化种植。要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中医药产业,推动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改进中医类别医师执业注册,推进区域中医药服务公办、民办协同发展。要深化中医药文旅融合,利用区域内中医药资源发展旅游业态,激发中医药延伸动力,着力打造一批具有鲜明中医药特色的主题旅游线路、研学产品,推动中医药文创、健康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打响嘉定中医文化特色品牌,赋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文化内涵。(四)坚持文化引领推动,全面提升中医药知识素养。要推进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加

17、大中医药政策宣贯力度,积极落实国家和上海市中医药发展政策法规,营造中医药发展良好的政策氛围。要培厚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文化土壤,实现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通过电视、报刊、新媒体、以及区融媒体中心等平台,广泛宣传中医药健康文化精髓,推动中医药健康理念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促进中医药文化广泛融入生产生活,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的影响力和居民群众的认可度。要通过宣传科普着力转变重西医、轻中医的思想观念,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互相补充、协调发展。要借助“15分钟社区生活圈”平台,普及中医“治未病”知识,全面提升居民群众健康文化素养,更好地履行健康第一责任人职责。附:创建

18、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机构的活动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省卫生厅甘肃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机构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进一步推动我中心中医药工作的开展,丰富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缓解社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决定在我中心范围内开展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机构创建工作。根据省卫生厅甘肃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机构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结合中心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宗旨,认真贯彻新时期中医药工作各项方针政策,优化整合中心卫生资源,挖掘利用中医药卫生资源,构筑与中心建设相一致、与人民健

19、康相适应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提高中心社区卫生服务队伍的中医药水平和服务能力,让辖区居民享受优质、高效、价廉、便捷的社区中医服务,为确保辖区居民健康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通过创建活动,将中医药服务有机地融入中心服务的多个领域,不断提高防病治病水平,为辖区居民提供优质、有效、便捷、安全的中医药服务,努力降低社区居民医疗保健费用。二、工作措施和要求(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辖区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作为出发点,把不断提高辖区居民健康水平作为中医药工作的落脚点。努力完善中医药医疗体系和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为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特成立西大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

20、建全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机构领导小组。组长:梁副组长:成员:(二)认真组织,积极准备。我中心要做到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领导要负责组织实施,要认真组织学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建设标准,根据中心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确保按时完成工作目标。要积极向辖区居民宣传中医药服务的特点和优势,宣传我中心中医科的特色专科(专病),做好中医药医疗保健知识咨询,让更多群众主动选择中医药服务。(三)加强学习,创新工作。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不断提高我中心中医药服务水平,满足辖区居民的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中心中医药工作人员要加强学习,坚持中医药专业思想不动摇,努力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发挥中医药简、便、廉

21、的特点,推广和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提高中医药解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问题的能力与优势。(四)加强督导,狠抓落实。中心领导小组要对每一阶段的工作进行督查、指导和验收,并在中心会议上通报检查结果,确保本次创建工作稳步推进,此次创建工作的情况纳入中心工作人员的年度目标考核。三、工作安排和步骤(一)准备阶段(2010年510月)制定西大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全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机构活动实施方案,并进行相关工作安排。(二)实施阶段(2011年310月)根据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标准和全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机构审核指标及实施细则进行创建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重点进行准备:一是科室设磐。设立

22、中医诊室、中药房、中医治疗室等,并开设中医病床。各中医科室需相对集中,区域独立。各中医诊室每间不得少于10平方米,中医治疗室(针灸、推拿、按摩等)不得少于12平方米。二是设备配锵。应配备刮痴板、中药雾化吸入仪、TDP神灯、火罐、针灸器具、颈腰椎牵引床、推拿治疗床、中药熏蒸治疗仪等中医诊疗设备中医诊室需配备基本诊疗用具(如诊台、诊床、听诊器、血压计、脉枕等);中医各科室需配磐相应的专科常规诊疗设备(如妇科检查床、B超等);药房配备相关设备(如戟子、调剂台、中药柜、冲击钵等)。三是人员管理。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取得职业资格,并经注册取得执业证书后,方可从事中医药服务活动。中心在医

23、师总编制内,配备不少于2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中级以上任职资格的中医类别医师。中药剂人员为中药士以上职称,至少有一名中药师。四是工作指标。L医疗服务。提供基本的中医医疗服务,在门诊、病房、家庭病床等工作中运用中医药知识处理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等。在医疗临床及康复保健服务实践中广泛运用中药及针灸、推拿、火罐、敷贴、刮痴、熏洗、穴位注射、热敷等中医传统技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药房能提供60种以上的中成药和200种以上的中药饮片,满足临床用药需要,中医门诊量占总门诊量比例的20%以上。严格遵守国家有关中医诊断治疗原则、医疗技术和技术操作规范。2,预防保健。充分发挥中医药特

24、色和优势,积极参与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开展3种以上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中医药防治一体化的服务,运用中医理论与技术,参与健康指导和行为干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中具备体现中医(如中医体质辨识)的内容。制定重点人群,如老年人、妇女、儿童以及亚健康人群的中医药保健方案,并组织实施。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养生保健工作。教育培训。所有中医类医师必须掌握需要推广的中医适宜技术,鼓励西医类医师学习和使用需要推广的中医适宜技术。中心还应承担对辖区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中医药技术培训、业务管理和技术人员业务指导。使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有一名中医或能使用中医适宜技术的医生;鼓励西医人员学习和运用中医适宜技术。统计管理。建立完善的

25、统计制度,特别是在中医药参入城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对每日门诊人次、运用中医药治疗的人次、门诊人均费用、出院病人平均费用、适宜技术的人次、饮片和中成药占总药品收入的比例等实行(月、年)报制度。五是完善各项工作。继续完善各科室、人员及服务设施设备的配路;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中医药知识的培训、学习等工作。(三)初步验收阶段(2012年67月)2012年7月前基本完成创建全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机构活动的各项工作,进行自查、总结并邀请市卫生局、区卫生局进行初步验收。(四)完善提高阶段(2012年78月)按照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标准和全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机构审核指标及

26、实施细则并根据初步验收中市、区卫生局提出的问题,进行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突出中心特色,加大中医药人才的培训力度,进一步增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服务功能。四、保障措施(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中心领导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统一认识,精心部署,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二)健全组织,明确责任。中心成立创建全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机构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创建工作的各项具体事务。中心工作人员要相互配合,积极主动参与工作。(三)对照标准,抓好落实。中心要严格按照申报标准,逐项对照检查,对已达标的项目要巩固提高;对接近达标的项目,要抓紧完善。对尚未达标的项目,按照责任分工,逐项落实。中心要在成立领导小组的基础上,责任到个人,细化各项工作。(五)上下联动,注重实效。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检查工作,及时了解工作进度,协调解决遇到的问题。中心工作人员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创建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作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