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建议天价志愿辅导、开设升学捷径等乱象亟待整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建议天价志愿辅导、开设升学捷径等乱象亟待整治.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天价志愿辅导、开设升学捷径等乱象亟待整治2023年高考已经结束,由于大多数家庭对志愿填报没有明确认知,获取信息渠道受限,高考志愿填报市场异常火热,有机构在填报志愿的规划套餐收费高达10万元,如此“天价”服务,从业人员水平却参差不齐,部分从业人员甚至未接受过相关培训,以致家长即使花销巨大也未必有所收获。近年来,高考相关乱象屡禁不止,从考生信息交易到志愿填报推荐,从“升学”捷径到虚假校园,高考乱象频出,亟待整治。一是考生信息频遭泄露,数据保护意识薄弱买卖考生信息的违法现象遍布全国,大量人员参与其中,形成了一个利润巨大的利益链条。这些考生信息买卖者大多以一市或一省为单位,批量买卖考生信息。在以高考名
2、单招生资源等为名的QQ群中,有群主称千元就可买到汕尾3万多名考生的信息。在当前信息泄露“黑色产业链”中,一些学校和教育机构、培训机构等成为信息泄露的源头。部分学校和教育机构以及培训机构的安全机制不健全,数据保护意识薄弱,数据管理模式落后或存在一些缺陷,易被黑客攻击并泄露大批考生信息。而惩罚体制不健全,黑市上有市场,不排除有些管理人员或内部员工利欲熏心,经不住诱惑,把这些信息出卖给了黑市。犯罪分子通过各种手段收集到考生和家长的个人信息,然后再有针对性地通过散布“真题答案”、“内部点招”、“提前查分”、“改分”等涉考虚假信息,实施诈骗行为,严重应影响考试正常进行和社会公共秩序。二是营造“填报专家”
3、人设,误导家庭过度消费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预计达9.5亿元,截至2022年6月,我国现存高考志愿相关企业2791家,由于高考志愿填报尚未出台行业准则规范,一些投机者从中趁乱牟利。线下机构服务,除出售志愿卡外,还有一对一咨询服务,美其名日“志愿填报规划师”,并针对学生个人需求,定制志愿填报方案,据了解,高考志愿规划师收费仅需IoOO元,一个月即可包拿证,培训、上课、考试均不需要,其也并未收录至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中,可见该证书毫无含金量。如,山西省大同市一位咨询师吴先生称有多年咨询经验,但其本人专业为新闻学,目前任职于一家重工企业,志愿填报咨询是其高考季的短期兼职。有不少这样所谓的“志
4、愿填报专家”,都是高考季临时招募的人员,大多是按照培训时发的“台词”给考生和家长辅导,拼的是嘴皮子而不是专业能力。此外,“考得好不如报得好”“不能浪费每一分”等话语广泛流行,加上家长对学生的分数的重视,进一步诱导家庭消费该类服务。如,市面上火爆的APP“峰学志愿”中,一款名为“N对一咨询”的服务售价14999元且在直播售卖,另外,“峰学志愿梦想卡”“峰学志愿圆梦卡”两款产品均以张雪峰名义出售,实则为张雪峰团队服务。又如,抖音平台上出现很多来自志愿填报服务企业、高校教师和自称往届学霸的主播,就考生如何在技术层面填好高考志愿侃侃而谈,背后却按一对一服务收费,这些主播很少有相关资质和真实背景,对家长
5、而言极具误导性。三是开设“升学捷径”骗局,实施定向招生诈骗高考录取期间,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家长望子成龙心态,通过伪造文件、私刻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等方式,假冒高校招生人员、校领导亲戚等,谎称手中掌握高校内部指标”“机动计划”“定向招生计划”等实施诈骗。如,成都课外教育培训学校职工刘强(化名)于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期间,谎称能通过“特殊渠道”帮助学生进入成都名校,盗用他人微信头像冒充学校校长,并私刻学校印章,伪造学费收据及入学通知书等材料骗取21名被害人643万余元。2022年北京一中院破获一起高考诈骗案,被告人刘某于2015年至2019年期间,谎称自己与多家高校有内部协议,以“
6、预留名额”“托关系”等方式,帮助考生进入知名音乐学院或者国外名校就读,共骗取9名高考学生家长共计80余万元。又如,2021年,山东日照破获一起高考录取诈骗案,对外宣称能够帮助考生以“补录”的形式办理高校录取入学手续,从中骗取家长和考生的高额费用。四是“野鸡大学”混淆视听,欺骗家长招生入校野鸡大学也称“学历工厂”、“虚假大学”,主要为一些合法机构(个别学校甚至不存在)但不被所在社会、用人企业认可的学校,通常采用与知名院校容易混淆的名称,以混淆视听的方式招收学生,以各种手段钻相关国家法律漏洞,滥发文凭。例如,人民日报在2022年高考后曝光了392所野鸡大学,涉及省市达26个,其毕业证一文不值,很多考生看到是国字头的大学寄来的录取通知书,一时喜悦容易落入骗子的圈套。对此建议:一是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法规和制度,对信息安全事件进行严厉的打击和处罚,追究相关机构和个人的责任。二是规范高考相关志愿服务市场,针对一些培训机构、中介机构天价志愿填报指导服务的行为,开展清理整治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志愿填报指导服务诈骗行为。三是加强高考防诈骗等教育宣传。政府和媒体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升家长的防诈骗意识,引导其摆正心态,避免心急轻信找关系上名校等不正规入学途径。四是不断规范院校办学行为,持续治理违规办学等乱象,避免让考生误入虚假大学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