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心得体会(二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贯彻《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心得体会(二篇).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学习贯彻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心得体会(三篇)篇一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提到“要挖掘古籍时代价值”。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加强文物古籍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古籍保护”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可以说,古籍保护和利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不少古籍就像逝去的历史一样,藏在了书库的深处,被时光所“侵蚀”。还有不少专业院所、图书馆机构面对大量亟待保护的古籍,人手方面却“捉襟见肘”。反观古籍保护人才培养方面,全国真正设立相关专业的高校并不多,而在设立古籍保护专业的高校里,选择这个专业似乎也成了一件要有勇气的事情。古籍保护,固然意义
2、重大,但如何能够让从事该专业的人才安下心来,值得去思考。此次意见从保障待遇、强化人才培训等角度对此有了明确的规定。此外,意见中还提出“职称评定、评奖推优、科研成果认定、效益评估等政策要向古籍工作人员倾斜”。“卷帙浩繁”“浩如烟海”,这些成语都在揭示着一个事实,古籍研究没有捷径,它需要长期持续性的学术积累,这也造成古籍研究出成果难的现实问题。而这样的特点又与当下院校科研考核机制存在着差异,因此,能够为古籍相关专业制定有针对性的学术考核机制,也是古籍学术研究水平持续性提升的重要保障。可以说,加强古籍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相关评价机制,为充分发挥古籍的学术价值与文献价值提供相应保障。而在保护与研究的基础
3、上,如何让古籍更接近受众,这也是古籍“年轻化”“大众化”的重要任务。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不少学科的面貌。古籍的保护与利用,是可以通过数字化的形式进行呈现的。故纸堆也能够旧貌换新颜,成为可以检索的“数据库”。无论是可全文检索的文本性质数据库,还是古籍影像数据库,可以说今天的人们想要接触和了解古籍,已经不再是难事。但是,如何在此基础上能让古籍在当下的时代“活得好”?这是关系到古籍可持续性保护和利用的重要问题。“活得好”,并不只是在数据库里“活得好”,更应该是结合古籍的文化、社会、历史价值,与当下实际情况结合,让古籍自身能够焕发出新的价值,适应现实的需求。同时,古籍的大众化普及也是应有的内涵。从“
4、小众化”到“大众化”,离不开人们对古籍自身价值的发掘。近年来,一些电视节目、短视频博主开始关注古籍,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古籍中蕴含的历史、文化素材。这也在提醒着人们,古籍虽然很老,但是今天它也可以很“年轻”,也能够赢得年轻人的青睐。如今,媒介形式的多样化,也正可以为古籍等类似的冷门学科领域的大众化传播赋能。千百年来的古籍流传到了今天,是一份文化宝藏,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保护好古籍,就是保护着这份文化遗产的价值。今天的我们有着更加便利的条件,这些都应该成为古籍保护的新机遇。篇二2022年年4月,中力、国办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从挖掘古籍时代价值、促进古籍有效利用、推进古籍数字化、做好
5、古籍普及传播等方面推动加快古籍资源的转化利用。作为一项惠及当代、泽被后世的文化工程,加强古籍典藏的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必将使无数中华典籍焕发新的生命力。古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在四川考察时强调“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加强古籍典藏的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善于从古籍典藏中汲取营养,自觉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能推动中华文化持续繁荣,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卷帙浩繁的古籍典藏,是我国5000多年历史中积累下的一座座文化山峦,记录着
6、大量关于民族精神、国家治理、道德修养、人生哲理等经典论述,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它是凝聚文化共识的根脉,能让全体中华儿女在心灵上更深入她产生共鸣。它是增强文化自信的筋骨,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它是推动文化创新的基石,已经成为中华文明历史长河奔腾不息的深层文化密码。它是开展文化交流的宝库,在人类灿烂的文化星空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保护是利用的前提,传承是创新的保障。古籍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截至2021年底,全国累计完成古籍普查登记数据270余万部,累计修复古籍超过385万叶,培训古籍从业人员1万余人次,制定颁布古籍保护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7项。今年,“加强文物
7、古籍保护利用”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保护中华古籍的目的,在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更好她贴近时代、走进公众、服务社会。近年来,有关方面先后组织举办了“国家珍贵古籍特展”“走进典籍博物馆”“我与中华古籍创客大赛”等一系列文化活动,拉近了社会公众与文史典籍之间的距离,既让人们亲近经典、了解经典、熟知经典,加深对经典和古籍的认知,也让经典和古籍以鲜活的“面孔”走进千家万户。典籍里的中国中国诗词大会古书复活记等专题节目,让经典古籍走进电视观众的视野,让古老的中国故事从泛黄的旧纸页中走出来,通过荧屏得以广泛传播,赢得了观众的充分肯定和好评。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古籍典藏浩如烟海。时代越是发展,我们越要善于在古籍中挖掘宝藏,丰富全社会的历史文化滋养。做好新时代古籍工作,我们一定能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聚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