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4单元知识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4单元知识点整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1课时温度与水的变化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1)知道物质通常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态存在,形态变化取决于温度等。理解热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热量变化导致了物体温度变化。分析物态变化的实验现象,知道水的凝固点和沸点。2 .探究目标尝试从事物的变化以及相互关系的角度中提出可以探究的问题。能够基于所学的知识,对研究问题做出假设,说明假设的依据。(3)能够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用酒精灯、三脚架等组成加热装置,开展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探究活动。能够通过持续加热和停止加热,记录水沸腾后的温度变化和形态变化,用证据来检验自己的假设,与同学交流探究的过程与结论。对探究活动进行小结,发现水的温度、形态变化跟
2、热量有关。二、知识梳理1.物质通常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态存在,形态变化取决于温度2热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热量变化导致了物体温度变化。3 .水在吸收热量后,温度上升,水释放热量后,温度下降。4 .水沸腾时的温度叫水的沸点,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oC,水的形态会转变成水蒸气。5 .水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且持续加热,但水的温度并丕会皿上出。6水结冰时的温度叫水的凝固点,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水的形态会转变成也。7.水的三态变化示意图:水(液态)凝固N液化冰(固态)2_=水蒸气(气态)升华三、实验解析1.实验重现(1)实验名称:水沸腾后的变化。(2)实验材料:烧杯、酒精灯
3、、石棉网、三脚架、火柴、护目镜、温度计、清水、毛巾等。(3)实验步骤:安装好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组成的加热装置;给烧杯中的清水加热,同时使用温度计测量加热过程中水温的变化;待水沸腾时,撤走酒精灯(停止给水加热),测量水的温度变化;静置一段时间后,再次给水加热至沸腾,并保持对沸水的持续加热,观测、记录水和温度的变化。(4)实验现象:水沸腾时,停止加热,水会停止沸腾,温度慢慢下降,水雾越来越少。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会继续沸腾,温度保持不变,水雾增多。(5)实验结论:水沸腾的条件为,温度达到沸点且持续加热。水在吸收热量后,温度会丕变持续不断地加热,水才会一直保持沸腾,且沸腾后变成水蒸气。2.指点
4、迷津食实验过程中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实验过程中操作员要戴护目镜;烧杯中的水要低于容量的:,以免水沸腾时热水的飞溅;要使用湿布垫衬着移入酒精灯或撤走酒精灯,避免烫伤2食水在持续加热过程里温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停止加热后,温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水在持续加热过程中,温度会不断上升,一直到温度达到100oCo达到水的沸点后,即使继续加热,水温也不再上升,一直维持在I(M)。停止加热后,温度会慢慢下降,直到与室温基本相同,第2课时水的蒸发和凝结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知道水在吸收(放出)一定热量后,发生形态变化。(2)理解水的蒸发和水蒸气凝结成水过程中的吸热与放热现象。(3)发现日常生活中水的蒸
5、发和水蒸气凝结成水的实例。2 .探究目标运用以往的经验,对新的问题提出假设。制订比较完整的实验计划,开展水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的探究活动。(3)设计实验,开展水蒸气的凝结的探究活动。(4)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分析雾、雨、雪、露、霜、雹等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二、知识梳理1 .水在吸收(或放出)一定热量后,会发生形态变化。2 .水在蒸发过程中需要圆螳量,吸收热量越恐,温度越高,水蒸发的速度越快。此外水蒸发的速度还与水面空气流动的速度、水的表面积大小有关。湿衣服变干、水洼变干都为水的蒸发现象。3 .水蒸气在凝结成水的过程中需要释放热量,温度越低,凝结速度越快。浴室镜面上形
6、成的水滴、清晨草叶上的露珠皆为水蒸气凝结成水的现象。4 .温度变化是影响水结冰和水沸腾过程的主要因素。5 .自然界中水的形态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云、雾、雨、露、霜、雪等,这些水的形态变化,都与温度变化有关。三、实验解析1 .实验重现实验名称:探究水蒸发和水蒸气凝结现象。(2)实验材料:烧杯、酒精灯、火柴、三脚架、石棉网、温度计、清水、冰块、毛巾、电子秤、护目镜、食盐等。实验步骤:称量两杯水,使它们初始质量相同。一杯放在常温下,另一杯加热至80,放置10分钟后,称量两杯水的质量。首先,在玻璃杯内加入冰块,用干布将玻璃杯外壁擦拭干净,静置一会儿,观察玻璃杯外壁有什么现象,并记录玻璃杯内外温度计的读数
7、。然后,在装有冰块的玻璃杯内再加入一些食盐,继续观察玻璃杯外壁有什么现象,并记录两支温度计的读数。(4)实验现象:加热的烧杯比常温烧杯中水的减少量更支。烧杯内加冰块,烧杯内温度慢慢降低,烧杯外壁水珠逐渐变叁;加入食盐后,烧杯内温度迅近下降,烧杯外壁水珠迪爱增多。实验结论:水蒸发的快慢与遢度有关,温度越高,水蒸发速度越近,温度越低,水蒸发速度越慢。水蒸气遇冷,释放热量,凝结成水,且温度越近,凝结速度越惺。2 .指点迷津食水加热到80后为什么还要静置10分钟之后才称量质量?因为水蒸发成水蒸气是有二个过程的,并丕是二蹴而就的一静置的时间长二点二加热后的水蒸发的量就越多一与常温下.的水的蒸发情况有二个
8、更明显地对比.食在冰块中.加入食盐的作用是什么?在冰块中加入食盐是为了获得更低的温度第3课时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热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2)两个系统在发生传热的条件下趋向于热平衡。(3)热通常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生活中存在各种热现象。2 .探究目标能够基于所学的知识,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能够通过测量获取证据,根据温度变化的记录,制作折线图。能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运用分析、比较、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能够获取多个证据来支持提出的观点,尝试以多种方式认识事物。二、知识梳理1.数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通过互相接触,热通常从温度高
9、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3 .两个系统在发生传热的条件下趋向于热壬甑。4 .在实验中测量物体的温度通常使用温度计,此外我们还有更多的方法可以感知温度的变化,如用感温纸带和感温粉末,通过颜色变也来观察温度的变化。三、实验解析1 .实验重现(1)实验名称:将温度不同的水相互接触。实验材料:烧杯、凉水、热水、试管、温度计等。(3)实验步骤:取一定量20C左右的凉水装在试管中;取一只大烧杯,倒入I杯60。C左右的热水,然后将盛有凉水的试管下端浸入热水中;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量试管中的凉水和烧杯中的热水的温度变化(4)实验现象:凉水的温度逐渐屿,热水的温度逐渐隆或,最终凉水和热水的温度基本相同。实验结论:
10、通过相互接触,热通常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向温度低的物体。2 .指点迷津,试管中的凉水温度的变化是怎样引起的?温度是怎样变化的?温度的变化是由物体含有的热量多少弘起的一热水的热量传递给凉水?凉水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入热水温度则下降了.为了便于观察凉水的温度变化规律,可以绘制折线图,使变化规律更加一目了然食凉水的温度会不断上升吗?热水的温度会二直下降吗?凉水和热水的温度不会一直上升和下降,随着凉水的温度逐渐升高,热水的温度逐渐降低,最终凉水和热水的温度会达到平衡状O第4课时热在金属中的传递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热有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传递方式。热可以在物体内和物体间传递。热量的传递有一定的方
11、向性,通常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2 .探究目标从事物的结构、变化的角度获取可探究的科学问题。交流与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3)交流一个研究问题可以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法。(4)运用分析、比较、推理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二、知识梳理1.热有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传递方式。2热传导是指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一个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温度高的一侧传递到温度低的侧的过程。3 .热对流是指通过中介物(如水或者空气)的流动而传热的过程。4 .热福鼠是指物体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递数量的过程。5 .热可以在物体内和物体间传递。6 .课本拓展部分的手
12、绘图诠释了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炉子内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热传导至茶壶,通过热辐射至男孩,通过热对流至猫。7 .下图中黑色圆点表示加热点,箭头表示热量传递的方向。三、实验解析1 .实验重现实验名称:观察热在金属条和金属片中的传递。实验材料:金属条、金属圆片、酒精灯、火柴、铁架台、蜡油(感温油墨)等。(3)实验步骤:在一根金属条表面均匀涂上蜡,然后将金属条固定在支架上,用火加热金属条的中部,观察金属条上蜡的变化;在涂有蜡(或感温油墨)的金属圆片边缘的一个点上加热,观察蜡(或感温油墨)的变化情况,推测热在金属片中是怎样传递的;在涂有蜡(或感温油墨)的金属圆片的中心加热,观察蜡(或感温油墨)的变化情况,推
13、测热在金属片中是怎样传递的。(4)实验现象:金属条上离酒精灯近的蜡先掉落,离得远的后掉落;金属片上的蜡从加热点逐渐向四周融化(感温油墨从加热点逐渐向四周变色)。实验结论:热量的传递有一定的方向性,热总是从温度较高的一端传递向温度较版的一端。2 .指点迷津食实验中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在金属条和金属片上涂抹蜡(或感温油墨)时二定要均匀。实验效果会更好。加热后的金属条和金属片,不要马上用手去接触,以免烫伤。,在金属条和金属片中,热的传递方式有仕么相同特点?热的传递都是从加热点出发,然后从温度较高的一端传递向温度较低的一端,这样的热传递方式都属于热传导。第5课时热在水中的传递一、学习目标1 .知
14、识目标知道热在水中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2)理解热可以在物体间和物体内传递,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递热。2 .探究目标能够熟练操作热对流的实验;运用图形表示自己的研究结果。能够熟练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体验到通过合作与交流能更好地完成认知;运用掌握的科学知识探究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初步具备实验设计的能力。(4)运用分析、比较、推理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二、知识梳理1 .热在水中是以对的方式传递的。热对流是热量由高温流体转移到低温流体的现象。2 .热可以在物体间和物体内传递,固生、液体、气体都能传递热。3 .热在固位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热售昱,热在液体和气体中的主要传递
15、方式是热对遮。4 .水受热后体积会变大,即热水比同体积的冷水乱,所以热水会向上运动,冷水会向下运动。5 .“开水养小金鱼”的实验原理是当热水在上无,冷水在下方时,不容易发生对流,尽管试管口的水很热,可是下面的水仍旧是凉的,所以金鱼还在游来游去。三、实验解析1 .实验重现实验名称:热在水中的传递。(2)实验材料:烧杯、红墨水、滴管、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清水等。实验步骤:在一只大烧杯内注入约三分之一容量的清水;用滴管吸取红墨水,伸入到水下待加热的地方,挤出2滴红墨水;然后用酒精灯给烧杯底部加热;观察加热后的水是怎么流动的,以及水中的颜色怎样变化。(4)实验现象:下方的冷水受热后向上流动,
16、上方的冷水向下流动,水的各个部分发生相对运动,即热对流。实验结论:热可以在水中传递,从温度高的部分转移到温度低的部分,形成热对流现象。2 .指点迷津我在烧杯底部的一侧加热,烧杯内的水都会变热吗?热是怎样传递到这杯水的各个部分的?在烧杯底部的二侧加热,烧杯内的水都会变热。烧杯底部的冷水受热后向上流动上方的冷水向下流动,水的各个部分发生相对运动,即热对流,随着加热整杯水就都热起来了。第6课时哪个传热快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从热量的传递角度认识效率。2 .探究目标尝试基于所学的知识,提出有针对性的假设。熟练操作不同材料物体的导热性能实验。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
17、法从实验证据中发现物体导热性能的差异。能够分析,制造某种物品时选择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的原因。二、知识梳理1 .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2 .不同材料的热传导本领各不相同,金属材料传热较快,塑料、木头等材料传热较慢。像金属材料那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叫起的良导体;像塑料、木头等导热性能差的物体叫作热的不良导体。3 .铜、铝、铁三种金属的导热性能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铜铝铁。4 .属于热的良导体的材料在生活中,一般用作传热、散热材料,如锅具、冰箱散热铁片、电脑散热器、电烙铁铜头等;属于热的不良导体的材料在生活中,一般用作隔热、保温材料,如防寒衣物、锅具的把柄、热水瓶的软木塞等。三、实验解
18、析1 .实验重现(1)实验名称:比较塑料勺、木勺和金属勺哪个传热快。(2)实验材料:塑料勺、木勺、金属勺、烧杯、热水、感温油墨等。(3)实验步骤:准备相同大小的木勺、塑料勺、金属勺,在三种勺子的勺柄中段涂感温油墨,晾干;在烧杯中加入约100毫升开水,将三种不同材质勺子的勺部同时浸入热水中,观察勺柄上感温油墨的变化,并记录。(4)实验现象:三种勺子中,金属勺上的感温油墨最先变色,塑料勺和木勺上的感温油墨变色较慢,相比较木勺上的感温油墨变色速度最慢。实验结论: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2 .指点迷津食塑料和木头都属于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性能为什么还有差异?虽然塑料和木头都属于热的丕良导
19、体?但是导热的本领还是存.在差异的?同样都属于热的良导体的铜、铝一铁O导热性能也有差异一不同材料的导热能力可以用导热率来衡量,数值越大导热性能越好,例如铜的热导率为4QLW/9一铝的热导率为237WmK?铁的热导率为80WmK,显然即使都属于热的良导体的铜铝铁的导热性能还是存在较大差异的。第7课时做个保温杯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保温、散热技术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2 .探究目标根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制作保温杯。研究哪种保温方法保温效果较好。尝试自主设计产品,在研究后改进产品。二、知识梳理1.热的良导体吸热和散热都正;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
20、,散热也慢。2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3 .保温和散热技术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一般选用热的不良导体作为保温材料。4 .保温杯就是要阻隔热量的相互传递,当保温杯内水的温度高于外界的温度时,保温杯要减慢杯内热量的流失,当保温杯内水的温度低于外界的温度时,保温杯要阻隔外界的热量进入杯内。5 .下图所示为保温瓶内胆原理图。木塞:热的不良导体,隔绝一内部物质与外界空气的接触,减少热传导与热对流。真空:无热传导与热对流。镀银内壁:减少热辐射。三、实验解析1 .实验重现实验名称:谁的保温效果好。(2)实验材料:不锈钢杯、配套的杯盖、泡沫塑料、毛巾、一些包裹杯子的材料等。实验步骤:小组合作,同时向杯子里加入同
21、样温度的200毫升热水;用温度计同时测量杯子里的水温,及时记录;静置10分钟后,再次同时测量杯子内的水温,及时记录。(4)实验现象:不同保温措施开始温度()10分钟后温度()降温幅度(C)无盖的杯子604812加盖的杯子60537杯外包毛巾、无盖60519杯外包毛巾、加盖60564杯子嵌入泡沫塑料、加盖60582实验结论:杯子嵌入泡沫塑料并加盖的保温效果最好。2 .指点迷津食制作保温杯时,我们要从哪些方面考虑减慢热量的传递?制作保温杯时,.我们要从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个方面考虑减慢热量的传递。杯子加盖.,这是为了防止液面上的气体流动,以减少热传导与热对流,杯身用保温材料包裹能够减弱热传导和热对流生活中常见的保温杯都是用双层的真空隔热层来阻止热传导和热对流。杯子内胆的内壁还可以镀银,这样可以在保温杯的内壁形成二层反射面,通过反射热辐射,有效降低因热辐射而丢失的热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