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2单元必背知识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2单元必背知识点整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2单元必背知识点整理第1课时校园生物大搜索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校园中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2 .探究目标(1)能运用分区域调查的方法研究校园生物的多样性。(2)能根据实际需要制订可行的调查活动方案。(3)能根据调查,记录校园生物的种类及分布情况。二、知识梳理1 .校园中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2 .科学家研究一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通常要对这个区域的生物种类进行调查:一是统计一个区域内生物的种类数目,二是统计单位面积内生物的种类数目。3 .调查校园生物包括:明确调查任务、制订调查方案、进行实地调查找一张校园平面图,将校园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按小组分区域调查,最后通过汇总
2、各组的调查结果,完成对整个校园生物种类的描述。4 .制订调查方案:(1)明确调查目的、调查地点、调查时间。(2)统计所调查区域内所有的生物种类并记下它们的名称,将不认识的生物画下来或拍照片。(3)通过动植物留下的痕迹判断在这里生活过的生物,不漏掉任何一-种生物。5 .在校园平面分布图上标注出观察到的动植物。6 .校园生物大搜索活动注意事项:(1)不破坏生物环境,注意自身的安全。(2)小组成员要团结互助,及时把自己的发现进行记录。(3)分区域、分时段、分工明确。三、实验解析1 .实验重现(1)调查目的:校园中的生物多样性。(2)调查地点:花坛。(3)调查时间.:现在开始到下次上课前。(4)调查用
3、县:放大镜、照相机、生物分类的图书资料、笔、记录本等。(5)调查方法:观察花坛中所有的动物和植物,统计它们的数量,记下它们的名称。把不认识的动植物画下来或拍照片。从脚印、粪便、毛发等踪迹推测躲藏起来的动物和曾经来过的动物,将它们记录下来。(6)成果形式:在校园平面分布图上标注出观察到的动植物。2 .指点迷津要不要记录下来经常飞来的鸟?要记录下来经常飞来的鸟。同时不要采摘调查时见到的植物或伤害调查时见到的动物。第2课时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不同环境中生活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同。2探究目标(1)能用二歧分类法对植物进行分类。(2)能通过制作生物分布图呈现调查结果。二、知识梳理1
4、.校园中生活着很多的生物。不同环境中生活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同。2 .利用二歧分类法对植物进行分类:确定.一个标准,将我们发现的校园植物分成_E类在每一类下,再确定_新的标准,将其分为两类,继续确定新的分类标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草质茎:茎中木质部成分少,通常较柔软,易折断,外表常呈绿色,如水稻、小雏菊、荷花、竹子、牵牛花等。木质茎:茎秆坚硬,大部分由组成。如银杏、松树、梨树、迎春花等。3 .在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时,应先将校园中的生物编上号码,再将编码标注在校园平面图的相应位置上.也可以将我们画的生物图剪贴在分布图旁边,用箭头指出它所在的位置。4 .校园中的花坛里、草地上、池塘里生物种类较多,水
5、泥地面部分、教室中生物种类较少。说明生物生存需要适宜的环境。5 .有些动物以植物为食,动物的粪便可以给植物生长提供养分,有些动物疏松土壤的行为有利于植物生长。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生存的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三、实验解析1 .实验重现(1)实验名称: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2)实验方法:把校园中生物的名字直接写在分布图的准确位置上。将校园中的生物编上号码,再将编码标注在校园平面图的相应位置上。把校园中生物的图片剪贴在分布图旁边,用箭头指出它所在的位置。学校校园生物分布图(生物略)六年级班制作制作时间:一年月日教学楼 UL草坪二综合楼花坛操场国旗花坛大门教学楼食堂(3)实验结论:校园中生活着不同种类
6、的生物。不同环境中生活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同。2 .指点迷津在绘制校园分布图时,重点在哪里?分出区域绘制出标志建筑物即可,不必绘制得太细致,应该把重点放在生物分布的标注上。第3课时形形色色的植物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1)植物后代与亲代间存在着相同与不同。(2)后代与亲代相似的现象叫做遗传。(3)亲代与后代间及后代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叫做变异。(4)变异使得植物多种多样。2 .探究目标(1)能运用观察与比较的方法,发现植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2)能运用查阅资料的方法,了解孟德尔及其关于遗传变异的研究。二、知识梳理1 .植物后代与亲代间存在着相同与不同。2 .植物成熟后结出种子,种子又发育长成新
7、的植物。提供种子的植物是亲代,种子发育长成的新植物是后代。3 .遗传和变异:(1)后代和亲代相似的现象叫遗传。(2)亲代与后代间及后代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叫变异。(3)遗传现象和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是生物进化的基础。(4)变异使得植物多种多样。4 .超级杂交水稻,高产抗倒伏小麦,不同品种的玉米、蔬菜、水果、观赏植物等,满足了人类的物质需要、美化了人类的生活环境、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5 .孟德尔经过长期的科学实验发现了著名的孟德尔遗传定律,揭开了生物一代与一代之间又像又不像的奥秘。三、实验解析1 .实验重现(1)实验名称:比较植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2)实验目的:观察后代、亲代的植株或相关照片或
8、标本,比较两者的异同。(3)实验准备:木槿花和桑叶的后代、亲代的植株或相关照片或标本。(4)实验步骤:观察木槿花、桑叶的后代和亲代植株或照片或标本。仔细对比花的颜色,花瓣的数量,叶的颜色、大小和形状等。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5)实验记录:植物名称相同点不同点木槿花花瓣数量、大小、形状花瓣颜色桑叶叶子颜色、叶脉叶片彩状和大小(6)实验结论:植物的后代与亲代有很多相似点和不同点,同一种类植物的后代与亲代的花和叶各不相同。2 .指点迷津除了比较植物的花色、花瓣数量、花形等,我们还能比较什么呢?我们还能比较植物的根、茎、果实、种子等。比较它们的形状、粗细、大小等方面,会使我们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一、
9、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1)动物后代与亲代存在着相同与不同。(2)遗传和变异使得动物多种多样。2 .探究目标(1)能运用观察与比较的方法,发现狗的后代与亲代的异同。(2)能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了解更多动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二、知识梳理1.动物后代与亲代存在着相同与不同。遗传和变异使得动物多种多样。2.狗妈妈的颜色为浅棕色,一只狗宝宝身体上的毛是白色的,耳朵上的毛是浅棕色的,另一只狗宝宝的毛是浅棕色的。由此可以推断全身都是浅棕色的狗宝宝遗传了狗妈妈的毛色,另一只相对狗妈妈的毛色来说发生了变异。可以推测狗爸爸的毛色可能是白色,或者有白色。3.像麻雀那样,身体上长有羽毛的动物是鸟类。像兔子那样,直接
10、生下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动物是哺乳动物人类也是哺乳动物。像鲤鱼那样,终生在水中生活,用呼吸的动物是。鳄鱼不属于鱼类。像蚂蚁那样,身体分为L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4.“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描述的是遗传现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描述的是变异现象。三、实脸解析1.实验重现(1)实验名称:比较动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2)实验目的:观察图片,描述狗妈妈和每只小狗的毛色与花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3)观察步骤:观察后代小狗和亲代狗妈妈的照片。仔细对比它们的毛色、花纹、耳朵形状等。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4)观察记录:观察项目亲代特征后代特征遗传与变异推测左右毛色与花纹
11、浅棕色身体白色,耳朵浅棕色浅棕色右小狗遗传,左小狗变异狗爸爸的毛色可能为白色或有白色耳朵立耳折耳折耳均变异狗强爸可能为折耳(5)实验结论:动物的后代跟亲代跟植物一样也有很多相似点和不同点。2.指点迷津1谚语和俗语中有许多关于遗传和变异的说法,分别有哪些呢?关于遗传的谚语和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其父必有其子。虎父无犬子。关于变异的谚语和俗语: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第5课时相貌各异的我们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1)人类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相同与不同。(2)人类后代与亲代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不同。(3)
12、人的相貌特征、血型、性格、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现象。2 .探究目标(1)能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人与人相貌特征的相同与不同。(2)能将人的相貌特征组合起来,比较分析人与人的不同。二、知识梳理1 .人类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相同与不同。人类后代与亲代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不同。人的相貌特征、血型、性格、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现象。2 .认识一些相貌特征:耳垂紧贴脸颊发际舌头向内弯曲下颌大拇指向外弯曲是否V形平能不能有沟无沟能不能再例如:身体高矮、胖瘦,头发颜色、多少,直发还是卷发,眉毛的长短、浓淡、弯直,鼻梁的高低、弯直,眼皮的单双,肤色,脸型,腿的长短,脚的大小,左利手还是
13、右利手,等等。3 .在人体遗传转轮图上,根据自己的特征找到自己的编号。经过分析和思考,我们发现,若每种相貌特征有两种相貌,则三种相貌特征可以呈现2x2x2=8类相貌;六种相貌特征可以呈现2x2x2x2x2x2=64类相貌;十种相貌特征可以呈现2x2x2x2x2x2x2x2x2x2=1024类相貌;二十种相貌特征可以呈现1048576类相貌;四十种相貌特征可以呈现1099511627776类相貌等。故世界上几乎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个人。4 .我们人类遗传组合的可能性几乎是无穷尽的,身高、体重、头发、眼睛等有无数种组合的可能。5 .人的血型、血压等生理特征以及行为方式等都表现出可遗传的现象。红绿色盲
14、、高血压、糖尿病、血友病等许多疾病都是可遗传的。三、实验解析1 .活动重现(1)活动名称:观察比较小组内成员的相貌(2)活动步骤:照镜子观察自己,主要关注的是人的相貌特征,人的相貌特征主要包括脸型、眼型、嘴唇、鼻型、肤色、头发、耳朵等。观察小组内同学的相貌特征,与自己相比较,将结果记录下来。(3)活动结论:用单一的相貌特征说明不了不同个体相貌差异的问题。我们在描述一个人的相貌时,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比如脸型、眼型、嘴唇、鼻型、肤色、头发、耳朵等。2 .指点迷津食为什么有的人就是和另外一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长得很像?.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人,这是肯定的。但是按照人的主要相貌特征,比如脸型、眼型、
15、嘴唇、鼻型、肤色、头发等粗略分类为可以数清的几个性状,人们可以呈现出的相貌种类有2h22-那这个数就不会太大,两个人看着有些相似的可能性就不会太小,就像我们人类看同一种动物的不同个体一样,好多就很相似,那是因为微小性状被我们忽略了。第6课时古代生物的多样性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1)远古时期,地球上存在着不同的生物。(2)有些古代生物已经不复存在,一些现存生物与古代生物相似。(3)化石保留了古代生物的相关信息。2 .探究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化石推测古代生物的特征,认识古代生物。(2)能够通过观察比较、查阅资料等方法收集证据,推测一些古代生物与现存生物的关系。二、知识梳理1 .远古时期,地
16、球上存在着不同的生物.有些古代生物已经不复存在,一些现存生物与古代生物相似。保留了古代生物的相关信息。2 .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物或遗迹。是由于某种原因被掩埋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3 .科学家通过分析不同年代的地质层中保留的生物化石,推断各个年代地球上生存的生物种类。通过观察生物化石,认识古代生物,了解古代生物的多样性。4.1999年由我国科学家在云南发现的昆明鱼化石是至今发现的最古老的鱼类,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脊椎动物5 .猛鸡象又名毛象,是一种适应寒冷气候的动物。6 .地球上现存的生物都是由古代生物进化来的,科学家借助化石研究古代生物及它们生活的环境。三、实脸解析
17、实验(一)制作化石档案1 .实验重现(1)实验名称:制作化石档案(2)实验目的:认识化石。(3)观察材料:三角龙、霸王龙、猛鸡象、始祖鸟、昆明鱼、恐龙蛋、恐龙脚印等古生物或化石的图片,伞晰、鳄鱼、亚洲象等现代生物的照片或骨骼的图片。(4)实验步骤:观察三角龙和霸王龙化石,分小组进行讨论分析。对比猛玛象和亚洲象,圈出相同点,分析不同点和生存环境,并进行记录。认识更多的古代生物。古生物名称化石特点描述相似的现在生物三角龙有大头盾、三根南状物伞晰霸王龙嘴巴很长,牙齿锋利鲜鱼猛吗象毛发很长,长鼻子,两颗上门牙弯曲且长亚洲象(5)实验结论:虽然古代生物已不存在,但是科学家可以借助化石来研究它们及它们的生
18、存环境,并与现在生物特征进行比较,可以推测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2 .指点迷津为什么始祖鸟,又像鸟,又像恐龙?始祖鸟有羽毛,但具有爬行类动物的骨骼特征,一开始被认为是鸟类的祖先,现在认为是一种小型兽脚类恐龙,且极有可能是后期恐爪龙类的祖先,生活于侏罗纪的提通阶早期,距今约一亿五千万到一亿五千五百万年前。实验(二)制作化石模型1.实验重现(1)实验名称:制作化石模型(2)实验目的:了解化石形成的原因。(3)实验材料:橡皮泥、植物叶、鱼骨、贝壳。(4)实验步骤:将橡皮泥压平。将植物叶、鱼骨或贝壳等放在橡皮泥上,将其压进去留下印迹后取出。将留有印迹的橡皮泥模型腺干。3 .指点迷津为什么化石大多是骨骼等
19、坚硬的物质?因为肉体组织等有机物质被微生物分解而消失,而骨骼、牙齿、蛋等硬体组织沉积在泥沙中,处于隔绝氧气的环境下,经过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沉积作用,骨骼完全矿物化变成石头而得以保存。第7课时保护生物多样性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1)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衣食住行等的重要资源。(2)生物多样性对于保护地球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3)人类不良行为使生物多样性面临着威胁。2 .探究目标(1)能够从生活中获取证据,描述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关系。(2)能够运用查阅资料的方法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现状。(3)能够基于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的原因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策略。二、知识梳理1.生物多样性与人类
20、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衣食住行等的重要资源。生物多样性对于保护地球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人类的不良行为使生物多样性面临着威胁。2 .生物的多样性维持着地球生态环境的稳定,使得人类得以生存。3 .目前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正在采取的措施:(1)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濒危物种。(2)建立植物种子库和花粉库。(3)建立动物精子库。(4)颁布相关法律法规。4 .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至关重要。生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互相联系的生态系统,提供了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条件。5 .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人类建立自然保护区已有百余年历史。6 .研究自然、认识自然,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