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发展新型问题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化发展新型问题研究.docx(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数字化发展新型问题研究1数字化发展现状分析1.1数字化总体发展情况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发展进入高度活跃期,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创新与应用,数字经济正在成为全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2021年,全球47个国家数字经济增值规模为38.1万亿美元,比增15.6%,占GDP比重为45.0%o美国以15.3万亿美元的数字经济规模蝉联世界第一,我国则以7.1万亿美元位居第二,增速达16.2%o其中,我国产业数字化发展迅猛,规模总值达到5.8万亿美元,占GDP比重为32.5%;数字产业化则稳妥上升,其规模达到L3万亿美元,增速为11.9%1.2能源行业数字化发展现状在我国,各行业的
2、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总体表现出三产(服务业)优于二产(工业)、二产优于一产(农业)的特征。能源行业作为国家安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陆续发布一系列推进智慧能源发展的政策和指导意见,旨在稳步推进能源全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快促进能源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L能源行业在新形势、新任务下,正在坚定不移地推进能源数字化转型,加强智慧能源建设,努力畅通能源产业链供应链、促进能源经济高质量发展。1.3数字技术发展现状以“大云物移智链”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在加速与实体经济融合,广泛应用于诸多产业与商业中,在帮助行业和企业实现流程重塑、降本增效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人工智能作为关键数字技
3、术,其底层技术已实现从实验室走向场景落地,诸如图像分类、语音识别、无人驾驶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从“不能用、不好用”到“可以用”的技术突破。大数据作为各类数字技术融合应用的基础,各行各业均已深入实践部署大数据平台及应用,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展良好的地区也初步形成较完整的大数据产业业态,并不断加速与其他数字技术融合的广度和深度。而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技术也纷纷取得群体性突破,它们的定位也在不断变化,内涵更加丰富,应用更加广泛,即将迎来进入普惠发展期。:戴亦舒,晏梦灵,黄小英.数字化创新中企业对政策关注与绩效关系研究以科学学研究.2020.38(11):2068-2076.1.4GW公司
4、数字化发展现状GW公司作为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深刻了解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始终把数字化作为推进电网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高标制定实施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纲要及“十四五”数字化规划,完成新型电力系统数字技术支撑体系框架设计,构建数字化顶层设计体系。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信息专用网络,落地国内领先的两级数据中心,完成总部内外网及各省公司内网云平台建设,发布统一数据模型(SG-CIM4.5),成为全国首家获评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最高级企业。GW福建电力公司(下称公司)认真贯彻GW公司数字化转型决策部署,提出“1234”发展方略,将数字化作为未来发展的三大主线之一。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公
5、司已经具备良好的数字化基础,核心业务、核心资源已基本实现在线化运营,数据管理和应用水平持续提升,新业务、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构建。具体而言,公司结合“十四五”数字化规划制定了“数字MD”建设方案,提出“158”总体框架,助推公司数字化转型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同步配套制定数据中台战略、数据治理等4个三年行动方案及7个专项方案,打造“1+N”数字化规划体系。建成阿里云平台和物联平台,上线内外网人工智能“两库一平台“,数据中台实现单轨运行,大幅提升公司整体作业效率。建成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基本达到量化管理级。建设运营东南能源大数据中心,构建“HX能源大脑”,累计迭代、研发百余款数
6、据产品,数据价值持续释放。2问题研究方法2.1 问题研究模型本文通过价值导向、需求锚定、能力匹配与问题推导四个维度,构建数字化新型问题研究模型,对公司当前数字化转型面临的形势政策、发展需求、能力差异等方面进行梳理总结,归纳、推导出公司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疏通的关键问题,为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源源不绝的动力源泉。数字化发展新型问题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图1数字化发展新型问题研究模型2.2 价值导向立足于数字化转型战略目标,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充分挖掘数字、数据的创新驱动与应用潜能,全面强化数字化的开发及数据等资产的资产化运营。一是生产、运营优化。立足于传统业务,通过数字化等手段提升企业生产、
7、运营的效率,实现规模化和多样化的效率提升,以及研发、生产和运营成本的降低,从而实现企业效益提升。二是产品、服务创新。围绕客户新的价值需求,以新业务、新平台、新服务等方式开辟新的业务发展空间,构建新的智能产品生态价值,提高市场竞争力及价值空间。三是业态转变。利用数字创新平台与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构建共享开放的生态网络,推动合作伙伴、平台用户广泛连接与赋能,实现业务创新及业态转变。2.3 需求锚定数字化转型需求作为转型工作的重要输入,主要包含约束性、挖掘性、发展性和改进提升等四大类需求。在约束性需求方面,通过对总部顶层规划、技术政策等数字发展方向的分析解读,结合公司自身情况,梳理与其高度相关的发展需求
8、,明确公司发展目标。在挖掘性需求方面,立足公司内外部发展形势,结合国家、行业的最新政策、客户需求、技术形势等方面的环境变化,深入分析挖掘自身业务发展需求。在发展性需求方面,通过调研分析,对公司面临形势、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全面摸排,对公司实际需求有较为清晰、明确的了解。在改进提升需求方面,通过标杆分析等方法,对转型过程中存在的痛点、难点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对应的改善方案。2.4 能力匹配数字化能力按数据的采传存用全过程划分,可分为五个方面的能力。一是感知与连接能力。通过数据感知获取海量实时或离线数据,通过数据连接实现互联互动。二是治理与融通能力。通过数据治理,形成可用的数据资产,通过数据
9、的融通实现数据要素有序流通融合。三是分析与处理能力。包括但不限于描述、诊断、预测、规范化等,同时还需依赖于专业人才,如数据工程师、数据科学家、工程师和操作员等具备的定性和定量研究能力。四是产品与服务能力。将数据与业务结合,输出数据产品和服务,通常可以分为面向客户、运营、员工、商业模式和平台的五类转型要素。五是创新与驱动能力。通过加强新技术使用,配套管理体系和推广机制,实现组织文化、管理方式、数字化治理三个方面的能力创新。2.5 问题推导将需求与数字化能力的五个方面进行适配,全面系统发现企业数字化发展存在的短板与不足。通过将短板不足进行总结归纳与分析推导,进一步梳理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问题,可分为
10、五个维度。一是宏观发展类。主要指企业在面对国际、国内、技术、行业等宏观环境,是否开展数字化顶层设计,全局性指导公司开展数字化建设。二是业务应用类。在平台基础、经营提效、客户服务、产业生态四个方面,是否存在基础不牢固、信息流转不畅、客户满意度不高等问题。三是场景落地类。在赋能基层、应用场景、能力提升三个方面,是否存在数字红利未完全下沉、应用场景未全面覆盖等问题。四是组织保障类。主要是在组织领导、人才建设、资金投入、技术应用、运行制度五个方面是否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综上,能力匹配与问题推导关系映射图如2所示:感知与连接能力 数据感知能力一数据连接能力治理与融通能力 数据礴能力数据融通能力j宏观发展
11、类战略规划新要求新挑战分析与处理能力基础设施能力:软件开发与集成新一产品与服务能力客户辎转型类运营转型类 ; 员工频转型类 I 商业模式转型类- 数字平台转型类业务应用类平台基础经营提效客户服务场景落地类赋能基层应用场景能力提升创新与驱动能力组织文化管理方式数字化治理组织保障类组织领导人才建设资金投入技术应用运行制度图2能力匹配到问题推导间的关系逻辑图3问题研究3.1 数字化顶层设计的衔接性与落地性有待加强近年来,GW公司印发“十四五”数字化规划、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纲要等文件,福建公司也发布了“数字MD”建设方案、数据中台三年行动计划等顶层规划,明确了数字化转型的目标计划和重点任务,为公司数字
12、化转型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但在具体实施上依然面临着几个方面问题。一是业务系统数量多、规模庞大,部门、业务交叉重叠度高,在实际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诸多顶层设计里无法囊括的问题。二是数字化项目建设尚未完全实现企业级统筹,规划内容与实际需求尚待统筹衔接,且数字技术飞速发展,实际建设项目与顶层设计规划不匹配,技术路线与公司架构要求不相符等问题均有可能发生。3.2 数字化项目投资建设管控需优化升级随着数字化建设的持续深入,电网数字化项目投资对需求合理性、管控科学性、计划精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未建立规范有效的项目风险管理,数字化投资方向受到国家、GW总部政策影响,数字化建设存在一定
13、不确定性;而数字化投资建设仍采用传统模式,流程多、周期长,难以满足业务快速迭代的需求,存在“建成即落后”的风险。二是未有效管控项目技术路线,个别业务部门非信息化资金渠道列支的信息化项目,存在未履行审批和备案手续的问题,其技术路线、技术架构和安全架构上不能完全符合GW公司要求。三是未有效支撑项目建设运营,数字化项目建设完成后,后续资金投入缺乏保障,系统无法得到持续有效改进,前期投入无法带来显著改善或运营效率提升。四是未建立科学的项目投资成效评估,数字化项目建设存在收益的无形性和延迟性,公司项目后评价定性居多,定量指标缺乏有效管理,难以对数字化建设情况、目标实现情况、实施效果情况等进行有效评价。2
14、3.3 数字化场景有待深入挖掘与持续丰富数字化应用场景并非静态不变,而是随着数字技术演进、管理模式调整、业务流程重塑等动态变化,需要激发各层级创新活力,深入挖掘与持续丰富:当前,数字化应用场景方面,还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员工创新共建意识不强,公司各基层员工对数字化建设迭代演进的认识还不到位,员工共创意识和创新活力亟需进一步激发,共创共享的激励机制有待建立健全。二是场景构建方法欠缺,数字化赋能应用场景尚没有充分体现数字价值,仍需持续丰富完善。公司尚未形成科学、高效的应用场景构建方法体系,需要充分结合各层级、各部门工作实际,建立科学高效的应用场景挖掘方法体系以及高质量推进场景落地的转化机制。3.4
15、 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体系需逐步优化当前互联网专业领域广、理论多、技术新、迭代快,但数字化人才队伍在结构、质量和培养机制上还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复合型人才和高端人才相对缺乏,既懂业务、李兰,董小英,彭泗清,戴亦舒,叶附莎,王云峰.企业家在数字化转型中的战略选择与实践推进一一2022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JOL.南开管理评论,2022,12(08):24-25阳银娟,陈劲.数字化转型如何重塑企业创新优势?J.创新科技,2021.21(10):1-9又懂技术、还懂数据的人才严重不足,数据、安全、新技术等专业人才有待充实,数字化人才梯队尚未建立。二是数字化人才质量亟需提升,人才岗位序列尚
16、未根据知识、能力、技能的差异化要求进行调整,以重点项目、重要课题带动数字化人才能力提高的途径尚未有效建立,数字化人才成长通道有待深化。三是数字化人才培养缺乏整体规划,以点状的培训为主,尚未建立知识与时俱进、专业交叉融通的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3.5全场景网络安全防护体系需夯实提升网络安全关系电网安全,也关系国家安全。一是新型电力系统安全防护能力有待提升,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海量终端广泛接入,新业务场景持续增加、网络安全暴露面快速扩大,网络安全防护面临更严峻考验。二是数字底座安全运行水平有待提升,云平台和数据中台已成为公司核心数字基础设施,但因网络设备老化、带宽不足、智能化水平低等问题,导致技
17、术优势尚未充分激发,无法很好支撑云网协同和云网融合发展。三是数字化建设运行体系还需优化,随着公司重要业务系统逐步上云,平台运维对象更复杂,敏捷响应、快速迭代的安全运营模式、配套机制、技术手段仍需完善。四是安全技术装备水平亟需提升,公司各单位安全技防设备参差不齐,容易产生“木桶”效应,造成防御短板;基于自主国产芯片、操作系统的“信创”升级工作还未开展,“卡脖子”风险问题日益突出。五是数据安全措施缺乏体系化部署,数据在产生、传输、处理、共享和销毁过程中安全防护不足,对数据融合后的“知识数据”缺乏防护,存在数据泄露等安全隐患。4结论及建议4.1 数字化顶层设计方面数字化转型工作是一项极具创新性的复杂
18、工程,需要以科学规划描绘发展蓝图,统一技术框架,引领各专业、各层级数字化转型。一是坚持企业级统筹。统筹整合数字化建设的需求、技术、计划和应用,健全数字化建设统筹工作机制,避免功能建设交叉重复、数据多头存储,提升数字化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二是强化刚性执行。逐级分解工作任务,明确分层级、分阶段目标,通过数据贯通、业务集成、组织调整等方面来实现各专业、各层级任务的分类管控,加强监督考评,确保数字化转型工作任务有效执行。三是定期开展规划修编。及时分析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梳理外部政策、技术发展、内外部业务需求等变化对规划的影响,对规划进行定期的滚动修编,保持其科学性和引领性。4.2 数字化项
19、目投资方面统筹协调、按需求分配数字化建设投资,提高资金投入产出效率,保障规划年度项目资金的落实。一是优化项目立项管理模式。适应互联网“建运一体、常态运营、持续迭代”的业务模式,简化审批流程,缩短立项周期,提高项目迭代速度。二是健全落实项目统筹机制。将各专业信息系统建设需求纳入公司数字化建设统一管理,强化项目储备库的动态更新和及时梳理,避免发生重复建设、低效投资。加强前期可研评估,严格评审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三是保障落实项目运营资金。将项目运营费用统一纳入建设投资预算,后期项目建成后根据实际业务需求,有计划地安排项目运营投入。改变项目费用支付方式,从传统一次性支付模式,向系统建设运行后,根
20、据实用效果评价情况持续付费模式转变。四是建立项目后评估关联机制。针对项目的建设效率、效益和效果,设计科学、合理、有效的项目后评价指标,建立后评估结果关联立项审批的闭环机制。4.3 数字化场景构建方面以打造数字化应用场景为抓手,充分激发众创活力,构筑起电网生产运行、经营管理、客户服务数字化创新应用体系。一是打造众创平台。加快数字化建设普及,宣贯场景构建方法,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场景挖掘、设计工作。搭建场景众创平台,为基层一线交流思想、构建场景提供载体。二是设计构建方法。按照“需求识别、能力匹配、推导设计”的路径,设计一套符合建设发展实际的“三步走”场景构建方法。三是构建场景矩阵。以公司用户层
21、级为纵轴,数字化总体框架体系为横轴,应用场景根据其功能和预期成效在该横纵坐标中间进行精准定位,形成数字化应用场景矩阵。四是推进高效转化。从必要性、可行性和基础性三个方面对场景进行分类管理,按照“组织分析评估、开展场景验证、进行场景迭代”的转化流程,推动场景落地。4.4 数字化人才培育方面为应对数字化带来的综合性、创新性业务等挑战,亟需在专业化能力、职业化队伍、复合型人才、数字化思维等方面加大培育力度。一是丰富培训方式。依托公司数字化人才培养平台,通过“线上自学、线下授课”、“内部培养、外部集训”、互联网+等多种方式展开教学,提高全员数字化思维、素质和能力。二是联合外部力量培育高端人才。与高等院
22、校、科研机构、知名企业合作培养数字化人才,参与前沿技术及产品的实际研发,吸收“外脑”创新智慧。三是强化外部人才引进。建立与市场行情相匹配的市场化薪酬分配、核心人才薪酬调节等激励机制,使薪酬向岗位价值高、市场风险大、魏江,赵雨南-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治理机制J.科学学研究,2021.39(6):965-969.业绩贡献优的员工倾斜;加大数字化人才补员力度,打造领军型、复合型、专家型数字化人才队伍。4.5 网络安全保障方面统筹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树立底线思维,强化全场景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持续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一是提升新型电力系统安全防护能力。完善新型电力系统安全体系设计,提高对物联体系广连接
23、、广互动、广共享的安全支撑保障能力。聚焦分布式电源、充电桩、分布式储能等工控场景的安全防护现状和需求,开展“一场景一方案”安全防护体系试点建设。二是夯实云网协同数字底座。迭代升级运行年限长、性能低的老旧网络设备,构建高带宽、低时延、智能化的高速网络,实现全省“各域高速互联”。三是强化建运安全一体化支撑。深化应用研发仿真环境,建设“稳态+敏态”运维模式,以自动化工具和服务运营推动落实研发运维一体化,提升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水平。四是开展自主可控安全装备云化研究。开展安全设备国产化替代研究,推广信创终端应用,实现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自主可控。五是强化数据合规管理。健全数据安全分类分级、流通开放等管控机制,加强敏感数据资产异常监测,防范重要数据泄露。构建数据安全屋可信环境,保障数据使用过程中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