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开放型经济发展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照开放型经济发展研究.docx(6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日照开放型经济发展研究日照大学科技园课题组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是生产社会化在当今世界范围的新表达,是生产力进展的必定结果。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要求世界各国、各区域经济体参与到国际分工中来,进展开放型经济,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开放型经济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的经济生活融入世界经济大潮,并与之共生共长的一种经济形态与社会形态。进展开放型经济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主流选择。日照是沿海开放城市,具有良好的区位、港路、环境与资源优势;同时,日照又是沿海欠发达地区。日照的区位、港路优势实质上就是日照进展开放型经济的优势,日照优良的环境与经济进展现状,从一定意义上说,也就是日照经济环境承载量大、实现
2、跨更加展的后发优势。如何顺应世界经济进展的潮流,将日照具备的众多优势转化为经济进展的优势,进展开放型经济是日照的必定选择,也是本课题要重点探讨的问题。本课题将重点回答下列三个问题:一是明确开放型经济的内涵,及国内外开放型经济进展的特点、趋势,以便在确定日照对外开放路径与措施时,能够坚持正确的进展方向,确定科学的进展战略、进展重点,以对外开放促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与经济方式的转变,趋利避害,保持可持续进展。二是强调进展开放型经济,在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同时,应当把国内经济进展与区域经济合作纳入到对外开放的考虑范畴当中,善于运用区域综合优势,开展对外贸易与经济、技术交流。开放型经济
3、是对内开放、对内联合与对外开放的统一。三是试图从建立大通道、培植大产业、构筑大平台、完善大服务等方面,探讨解决日照的进出口总值与增值税增幅很大,在全省名列前茅,而对日照地方经济进展与财政增长奉献度较小的根源与途径问题。进展开放型经济作为国家的大政方针最早出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报告提出“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进展开放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与国民经济素养提高”。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与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
4、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新优势”。进展开放型经济,参与经济全球化,依托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中国崛起的战略选择与必由之路。一、开放型经济的内涵及其进展概况(一)内涵开放型经济是相对封闭型经济而言的,它是一国经济活动与外部世界经济保持密切联系,并对外部世界经济存在不一致依靠的一种经济形态;也是指商品、服务与生产要素(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能够较自由地跨境流淌,按照市场规律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模式。1、开放型经济是一种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的经济形态。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尽可能地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最大限
5、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商品、服务与生产要素能够按照市场规律自由流淌。开放型经济的概念与市场经济的规定性是契合的,能够说,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是同一经济体从不一致角度观察的结果。市场经济必定是开放的,开放型经济必定是市场体制。一国经济市场化程度越高,越接近于开放型经济。2、开放型经济是一种以经济全球化为条件的经济形态。开放型经济的形成与进展是有一定的背景与条件的。能够说,开放型经济与经济全球化是相伴而生的。开放型经济以世界为商品市场,从世界获取资源,参与国际分工,把世界作为自己统盘考虑经济进展的范畴。没有经济的全球化,经济的对外开放达不到相当的程度,是不能称其为开放型经济的,或
6、者者说是不完全的开放型经济。开放型经济的实质就是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是一国内经济制度与规则向世界的延伸与对接。所谓贸易自由化是指在实质上取消关税与其他限制性贸易措施;而投资自由化是指向投资者提供最惠国待遇与国民待遇,提高投资体制透明度,促进投资制度与投资环境的自由化,同时通过技术援助与合作活动促进投资。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进展开放型经济是世界各国的主流选择。3、开放型经济是一种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构成与形式的经济形态。通常所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同一区域的一些国家为保护共同的经济利益与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通过契约与协定,在区域内逐步消除成员国间的贸易与非贸易壁垒,继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
7、济政策,形成一个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与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的经济体。本文同时还包含一国内不一致的行政区域按照一定的机制或者协定而进行的区域经济合作。开放型经济的进展必定要经历一个由封闭型经济、半开放型经济到开放型经济的过程,经历由一国内区域经济合作到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再到国际间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区域经济合作与经济全球化、开放型经济是密切联系、有机统一的。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与开放型经济的构成形式与阶段过渡,经济全球化与开放型经济是区域经济合作的历史必定与进展结果。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开放型经济的基本特征。4、开放型经济是外向型经济的深化,是外向型经济进展
8、的更高阶段。外向型经济以出口导向为主,总体上是一种政策性开放、经济领域的开放;而开放型经济则以降低关税非关税壁垒、提高资本自由流淌程度为主,是一种制度性开放,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开放。外向型经济更多的指的是一种阶段时间内所采取的经济运行方式、经济进展战略,开放型经济则更多强调的是一种经济本质属性所要求的经济体制、经济进展方向。我们认为,不管是从宏观领域还是从微观领域,不管是从世界经济全局还是各国经济局部来评述,开放型经济都是对当今世界经济进展趋势与特征的最恰切、最完整的概括。(二)衡量经济开放度的指标体系开放型经济的“度”即经济“开放度”,其内涵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本国经济以何种方式、何种程度、何
9、种代价进入世界;二是同意别国经济渗透本国经济的方式与程度。经济开放度是一个衡量一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特别是在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生产要素流淌与国际化生产方面联系程度的综合指标。国际上衡量经济开放度要紧有两个方面的指标:开放政策指标与开放进度指标。1、开放政策指标。要紧包含外贸政策、外资政策、经济体制等指标。一国的开放程度首先是通过一国政府对外贸易、金融与投资体制与相应的政策来表达的。有关体制与政策对本国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限制越小,说明该国开放程度就越高;反之,该国的开放程度就越低。2、开放进度指标。要紧包含贸易依存度、外资依存度与生产依存度等指标。贸易依存度是指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它反映的
10、是贸易在经济进展中的作用;外资依存度是指外国直接投资(FDL)与GDP的比率,能够衡量一国经济对国际产业资本的依靠程度;生产依存度是指本国企业境外生产总值对GDP的比率(对外投资),能够衡量一国经济的生产国际化程度。贸易依存度、外资依存度与生产依存度低,说明该国(地区)开放程度低,开放型经济进展的水平不高,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差,但也不是越高越好,特别是进展中的大国,随着开放边际成本的增加,经济进展对国际市场的依靠与承担的风险会相应增大。因此,研究、进展开放型经济,不仅是一个经济进展问题、政策问题,也是一个国际政治问题、制度建设问题。(三)世界开放型经济现状及开放度分析。20世纪80年
11、代,随着信息化、市场化与知识在经济进展中的作用日渐突出,世界经济进入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这使得进展开放型经济成为各国的主流选择与世界经济进展的必定趋势。二、中国开放型经济进展的特点及趋势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加入WTO以来,我国的对外经贸事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对外贸易的进展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对外投资的领域不断拓宽,利用外资的质量不断提高;对外经济合作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形成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一)对外贸易以高于GDP增长的速度迅速扩展。2007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两万亿美元,达到21738亿美元,是2002年的3.5倍,在世界的位次由2002年的第五位跃居
12、第三位。我国的外汇储备余额2007年末达到L53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贸易结构已摆脱了改革开放初期,以农矿初级产品为主的局面,基本形成了以稳固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出口、促进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积极扩大能源资源与先进技术装备进口的对外贸易格局。(二)利用外资成倍增长,实现重大突破。2007年,我国吸引外资达747亿美元,连续15年位居进展中国家首位。外资投向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服务业等投资比重逐步上升。(三)对外经济合作有了大跨度进展。2007年,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为187亿多美元,比2002年增长7倍,投资总额从世界第26位上升到第13位,居进展
13、中国家首位。自贸区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形式、新起点,与与其他国家实现互利共赢的新平台。据介绍,我国目前正在跟亚洲、大洋洲、拉美、欧洲、非洲的29个国家与地区建设12个自贸区。同时,我国已与123个国家签订了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对加强多双边经贸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四)对外开放政策法规得到不断健全与完善。2004年4月,我国对对外贸易法进行了修订,并制定出台了有关的配套法规。减少与规范了行政审批,完善了中介机构、金融扶持等外贸促进体系,建立健全了贸易防御与贸易救济措施的法律体系等。加入WTo后,我国已由有限范围、领域、地域的开放,转变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性开放,转
14、变为法律框架下的制度性开放;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市场,与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双向开放市场;被动地同意世贸规则,转变为主动参与世贸规则的制定;由只能依靠双边磋商机制协调经贸关系,转变为能够多边机制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依照通行的国际规则开放市场,规范对外经济活动,保护自身权益,促进经济体制改革,改善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环境,初步建立起开放型经济的体制框架。(二)国内沿海开放型经济典型进展模式分析对外开放促进了东部沿海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成为带动我国经济进展的火车头。在东部开放型经济进展中,出现了几种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进展模式,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宁波模式。宁波位于我国改革开放最具活力、经济最发达的长江
15、三角洲地区。宁波城市综合实力在全国265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居第20位。其中“经济进展指标”居11位,“环境与基础设施指标”居14位。作为浙江对外开放的龙头,宁波经济的外向度已达85%,利用国际资源参与国际分工的开放型经济进展格局已经确立。宁波进展开放型经济的经验探讨。1、利用上海、走向世界,走出了一条区域联合、借力进展的路子。2、依托港口、构筑产业,走出了一条依港兴市、集聚进展的路子。3、内外联动、产权变革,走出了一条特殊的混合经济进展之路。4、以民引外、嫁接改造,走出了一条民资嫁接外资,促进整个产业升级的路子。宁波是典型的“外向带动、开放兴城”的城市。长期以来,宁波外贸出口一直是以通常贸易为主
16、,通常贸易占贸易总量的比重近80%o宁波市提出,加快出口主体结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与贸易方式结构优化调整,推动对外贸易从规模扩张向优化结构转变、从发挥低成本、低价格优势向提升核心竞争力、综合竞争力优势转变,促进出口贸易与进口贸易、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协调进展,将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从外源性转到内生性上来。宁波模式的特点在于:第一、转变外贸进展方式。宁波提出“进出互动”,扩大进口贸易。首先优化进口市场格局,加强多元化市场开拓,形成重点突出、层次分明、风险分散、渠道多元的市场分布格局。其次是政府加强对进口贸易的推动。去年,宁波开展“进口贸易启蒙行动”,政府对外贸企业进行了大量引导,促进更多企业开展进口
17、贸易。鼓励企业进口新设备、新技术、新能源与新材料,充分发挥宁波大口岸的优势,增强进口贸易的带动与溢出效应。同时,宁波正在推动服务贸易起步。在世界服务贸易增长与总量超过货物贸易的情况下,宁波提出“货服并举”,将推动服务贸易与扩大第三产业开放有机结合,在旅游、会展、现代物流、软件信息、设计咨询等产业将给予重点支持,逐步建立起服务贸易促进体系。据悉,服务外包目前正成为进展服务贸易的突破口。第二,引进外资“求质不求量”。利用外资是宁波市对外开放的重要构成部分,截至2007年底,宁波市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11914个,投资总额629亿美元。宁波是今年沿海开放城市主动调低引进外资考核指标的城市,而增加了一
18、系列质量指标,这标志着宁波外资工作已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目前,宁波市利用外资的要紧特点是:服务业投资持续增加,产业结构趋向优化;并购投资较为活跃,项目规模逐步扩大,并购投资逐步成为宁波市吸引外资与提升民营经济进展水平的有效方式;另外大项目引领外商投资,项目质量明显提高。宁波市鼓励与推动企业更多使用外资并购、境外上市等新型利用外资方式,结合国际产业转移趋势与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结合宁波产业结构调整提升要求,保持外商投资适度规模,引导外资投向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领域。比如引进石化、能源、修造船等临港大工业项目,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项目与数控设备、节能环保设备、精密仪器等装备制造
19、业项目。并将服务业作为利用外资的新进展极,重点引进研发、设计、检测、会展、服务外包、物流、金融、保险、咨询等现代服务业。第三,“走出去”效应明显。今年宁波市境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总额已超过3.5亿美元。实业投资也增长较快,是中国到境外办企业数量最多的城市。宁波鼓励境外实业型投资,既能够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又能够提升企业的跨国经营能力,培养与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国经营企业。目前正推进轻纺、塑机、小家电、文具、模具等加工业务向境外转移,建立生产基地、营销网络与售后服务。帮助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建立特色加工贸易园区,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提高协同竞争力。同时,创新对外投资与合作方式,鼓励企业通过新设、并
20、购、境外上市、重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开展跨国经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跨国并购。培养跨国公司与国际知名品牌,打入国际主流市场。推动对外间接投资,通过外汇投资公司等方式扩展境外投资渠道。同时拓宽对外劳务合作,鼓励宁波本土企业利用股份合作、项目合作等方式构成“联合舰队”共同参与国际工程承包。宁波在对外经济合作中,还加强对境外资源的开发利用,鼓励企业开展国际能源资源互利合作,将高耗能生产环节向境外能源资源供给充足的地区转移,在资源富集区进行能源资源开发、农业项目综合开发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建立多元、稳固、可靠的能源资源供应保障体系第四,跳出“老三外”,推进“新三外”。宁波正在跳出外贸、外资、外经“老三
21、外”,推进为外包、外展、外机“新三外”,即进展服务外包、壮大国际会展、集聚涉外服务型机构。宁波正加快构筑服务外包服务体系,推广服务外包理念,加强政府引导、产业规划与政策支持。宁波软件产业园、宁波研发园区、江东创意设计一条街、郭州科技创业园、宁波大学创意园等都将被列入服务外包示范区。并充分发挥港口、制造业优势,重点进展国际软件信息服务外包,特别是结合宁波制造业优势,进展嵌入式软件外包,研发设计的外包功能拓展,延伸物流业服务外包。在打造“国际会展之都”方面,宁波正以特色化、专业化、国际化推进宁波国际会展中心建设,加快形成“展务经济”与“会务经济”,提升会展经济的国际化程度,实现会展业与开放型经济互
22、利共赢。与此同时,宁波正在有选择地大量引进与临港型现代服务业相习惯的地区销售、进口贸易、采购、运输货代机构总部及分部、窗口等服务型机构,形成以国际贸易为龙头、现代物流为支撑,现代金融服务为保障,研发、信息等知识性服务为引领,产品设计、商贸服务、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为配套的产业服务体系。鼓励与吸引跨国公司利用宁波的制造业优势,设立制造基地、配套基地,设立服务外包基地、培训基地,与更多的管理运营中心、物流采购中心、研发中心与地区总部。温州模式。温州开放型模式是以“走出去”为要紧特征,其经济进展是依靠个体私营企业,通过市场化来促进工业化,通过“走出去”形成国际化。温州模式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90
23、年代中期之后,温州模式进入制度、技术、市场与产品的全面创新阶段。工业与人口向城镇集聚,产品与企业向规模化、公司制与品牌经营迈进,而本地专业市场却进入衰退期,不得不开始向国内外市场进展。“走出去”,首先是商品走出去,然后是商人走出去,如在国外开办中国商品城等,继而带动了有关产业、产品与劳务走出去,产业链开始向省外甚至国外延伸,更多的企业开始参与国际产业的分工与协作,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得以提升,形成了以“走出去”为要紧特征的开放型经济进展模式。温州模式最要紧的经验有两点:一是率先推行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进展的先行者。改革开放初期,温州人率先实行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进展个体私营经济
24、,赢得了自己的先发优势与体制优势。到20世纪90年代,当江苏、上海政府将招商引资作为政府要紧工作时,温州大部分地区已经完成资本原始积存,进入大规模扩张、开拓市场的新阶段。温州模式造就了成千上万的企业家,通过企业家的运作,将人才、技术、资源等要素粘合到一起,打造出温州品牌,成为温州优势。二是率先开始了民营经济国际化进程。温州在经济进展过程中,建立了大批专业化产业区与专业市场。随着商品的大量出口,这些产业区与市场逐步成为吸引外资、扩大出口的重要载体,同时也为专业市场的国际化拓展与建立国际专业化产业区奠定了基础。民营经济走向国际化,使得建立在家庭工业为基础上的社会化生产有了几乎遍及全球的分销网络,能
25、够及时根据国际市场需求状况及时调整产品生产,始终保持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苏南模式。“苏南模式”最早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指以进展乡镇企业为主导的经济进展模式。苏南模式在通过20世纪80年代的大进展后,面临着一系列逆境。9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在进行产权改革的同时,抓住外向型经济进展的机遇,走上了国际化进展道路。这一嬉变,使苏南模式有了全新的内涵,形成了外资、外贸、外经“三外齐上、以外养内”的战略格局,为经济进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在利用外资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经济进展的最大亮点,也成为中国开放型经济进展的典范。苏南模式走过了一条先工业化、后市场化、再国际化的进展路径。苏州市、无锡市是苏南模式
26、的集中代表。苏南模式的最大亮点在于:一是通过“引进来”走向世界。上世纪90年代初,苏南抓住了浦东开发开放的幅射机遇,大量引进外资;21世纪初又抓住国际产业资本向外转移的契机,率先在苏南、长江三角洲建立国际制造业基地。通过“引进来”,特别是与外资的嫁接、通过国际化的洗礼,苏南消化汲取了大量先进的技术与管理方式,经济呈现出规模大、产业结构新、技术含量高、对国际市场习惯力强、进展潜力大的良好势头。二是以园区为载体加快产业集聚。苏南建设了以苏州工业园等一大批国内一流、国际驰名的品牌开发区,集聚了来自美国、日本、新加坡等跨国公司的巨额投资,形成具有产业集聚、集约开发、特色鲜明、创新服务等优势与特色的“开
27、发区产业集聚”模式,奠定了苏南乃至长江三角洲的基本进展模式,也奠定了长江三角洲21世纪初期以来在中国与世界的地位。园区经济已经成为江苏开放型经济进展的一大亮点。上述开放型经济进展模式对日照的借鉴意义。对外开放既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实现跨越的有效途径,也是一国或者地区经济社会进展的必定趋势。区位、资源优势并不必定的是开放型经济进展的优势,经济进展的速度、质量还取决于经济进展的路径选择与经济社会的开放程度。(一)同意大城市辐射,依托国有大型战略性企业,繁荣港口(对接青岛,不是对接港口),扩大出口,带动有关产业。(二)市场化的体制、机制是最大的投资环境。固然有区位优势,改革先行一步是重要的原因。(三)
28、以内联促开放。温州开放的路径是由区际化走向国际化的。专业化产业区、专业化市场加速了内部贸易与要素的流淌,在短期内将一种半封闭的经济推入开放经济的轨道。联合走出去。通过以上的分析比较能够看出,不一致的开放型经济进展模式都具有下列规律:(1)通常都离不开政府作用的发挥,开放型经济进展所需的软、硬件环境建设,科学的产业规划与有效的服务体系,是开放型经济进展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2)选择最有利于区域比较优势发挥的价值链战略环节。扬长避短,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形成有自身特色的跨国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是开放型经济进展取得成功的关键。(3)注重在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基础上的多元化进展,即形成利用外资与技术引进的多
29、元化、产品目标市场的多元化、产品结构的多元化。(4)引用外资中,要有选择地汲取外资,这是区域经济效益型、质量型、社会效益型进展的必备基础。在搞好招商引资的同时抓紧内联工作,使外引内联成为进展开放型经济的一个有机整体。(5)注重技术的引进与技术开发的互相促进。以技术引进为突破口,促进自身产业技术素养的提高,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与产业结构,是外向型经济高质量进展的基本标志。(6)注重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企业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不断完善创新机制。制定并实施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十分重视区域人力资源的积存与利用。三、日照开放型经济进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现状建市以来,我市对外经贸在挑战中进展,
30、在调整中提高,对外开放的领域、范围、层次不断拓展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外向度日益提高,对外经济贸易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与社会进展的重要力量。近几年,进出口贸易对GDP增长的奉献率都在30%以上。对外贸易情况。1992年我市对外贸易实现从收购供货到自营出口的转移,1993年自营出口额仅为589万美元。之后,特别是“十五”以来,我市对外贸易进入快速进展期。“十五”期间,我市进出口总值每两年翻一番,到2007年进出口总值达57.59亿美元,居全省第6位。其中,出口完成亿美元,年均增长%;进口完成亿美元,年均增长%(详见表)。外贸依存度提高近40个百分点,2007年达到66%o与我市有贸易往来的国家与地
31、区拓展到130多个(详见表)。进出口队伍不断壮大,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630家,其中,进出口总值过亿元的企业12家。“十五期间,全市进口贸易年均增幅65.1%,高于进出口贸易29.6个百分点,说明我市企业综合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逐步提高。利用外资情况。从1985年,我市第一家外资企业创办,到2008年5月,全市累计批准利用外资项目IoOO多个,目前投产运营的外商投资企业400多家,合同利用外资30.0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0.63亿美元,总投资过千万美元的项目91个,合同外资额16.3亿美元。临港优势产业汲取外商投资规模大、质量高,大项目利用外资成效显著。浆纸、粮油、造船、汽车
32、发动机等优势产业招商取得较大突破,美国邦基油脂、中储粮、华海造船等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其中:总投资4.9亿美元、年产发动机40万台的韩国现代威亚汽车发动机项目去年投产运营,这是迄今为止在我省投资最大的韩资项目,也是2006年全省最大的外资项目;总投资14.7亿美元的亚太森博浆纸增资项目是2007年全省增资规模(增资4.4亿美元)最大的项目。来我市投资的国家与地区已达37个,韩国现代集团、新加坡金鹰集团、索尼株式会社、比利时百瑞集团、法国液化空气集团等16家世界知名公司已到我市投资。外经合作情况。我市外经合作要紧包含劳务输出与对外投资两部分。劳务输出始于1994年,至2007年我市有8家企业获得
33、对外劳务合作经营权。19962007年,全市累计签订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额亿美元,完成营业额亿美元,外派劳务万人次。“十五”以来,外派劳务各项指标年均增长20%以上。外派劳务市场扩展到24个国家与地区,涉及20多个行业。近年来,以建立海外矿产资源基地为重点的“走出去”步伐加快速。我市累计批准设立境外投资企业(机构)达68家,境外总投资7076万美元,其中,2007年新批境外投资企业(机构)9家,境外投资额3830万美元,增长13.8倍。我市境外投资增长后势强劲。2008年,日照昌华水产增资越南昌华水产有限公司1500万美元项目、日照金天地矿石开发项目、莒县中原瓦厂项目、山东万宝香港贸易公司等项目正
34、在办理之中,估计我市今年新批境外投资总额将突破4000万美元。(二)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全市外经贸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有很多薄弱环节与亟待解决的问题,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依然非常突出。1、经济结构层次低。近几年,尽管全市工业结构不断优化,临港工业体系已初步建立,但食品、纺织、化工、机械、建材等以初级加工为主的传统产业仍占在较大的比重;代表现代科技水平的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信息、医药、新材料、能源等产业,仅占GDP的10%左右;代表经济结构高级化的现代服务业进展明显滞后。低层次的经济结构对我市外经贸事业产生两大负面影响。一是产业集中度低,缺少有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与知名品牌,综合竞争力弱
35、。2007年,全市家进出口企业平均完成进出口额仅为万美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是。二是产业配套能力差,缺少投资吸引力(举例说明)。至2008年上半年,全市股权并购、资产并购外资额累计Ll亿美元,占外商外商投资总额的%o这说明我们缺少外资嫁接的有效载体,根本不能习惯外商要紧投资方式由独资向并购转变的新要求。2、外商投资规模偏小、结构层次偏低。1996年一2007年,利用外资额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外资依存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012007年日照市外资依存度与全省、全国的比较情况):目前投产运营的外商投资企业平均投资额万美元(省内一些城市的比较情况)。外商投资集中在冶金、浆纸、能源、石化、
36、粮油加工等传统领域,高新技术与现代服务业大项目相对较少;技术、管理均为外商操纵,自主创新能力、自我积存、自我进展的能力弱。拉动经济拉长的能力不强。外资企业实现的工业增加值、税收占GDP与财政收入的比重。(与威海、青岛、连云港比较)3、出口商品结构层次低(表格)。我市以农产品、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为主。2008年110月份,我市进出口贸易中,“两高一资”商品占我市出口商品的70%以上,比全省平均高出45个百分点,其中:钢铁占30%,农产品占28.2%,煤炭占8%,纺织服装占75%。出口增长要紧以增量方式取得,高新技术、机电机电产品仅占8.9%,比全省低26.8个百分点;出口产品以贴牌居
37、多,企业自主品牌出口占不到出口总量的5%。以低廉的商品占领国际市场,极易遭受反倾销、反补贴与一些技术壁垒的限制等贸易摩擦,同时也加剧了能耗、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受国际市场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大,出口的增长基础并不牢固。近几年,我市万元能耗、资源消耗。(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比较情况)对经济增长、财政奉献的作用(曲线图)。20012007年,GDP、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幅低于出口增幅个百分点。这说明,出口量的扩大与出口增加值的增长并不一致步,没有带来相应的可观的外贸效益;我市较高的外贸依存度(更多的是我们廉价劳动力优势的表达),还不能说是日照产业结构提升、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反映,由于我们出口商品并没有
38、完全反映土地的真实成本与自然资源的价格。在低成本、资源高消耗不可持续的情况下,能否维持出口的高增长、经济的高增长、财政收入的相应增长就是现实的问题。4、对外经济合作明显滞后。“走出去”的深度、广度与我市所处的区位与进展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走出去”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任务十分紧迫。劳务输出市场要紧集中在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与地区,区域单调,外派劳务层次低。境外投资方式仍以设立境外办事处为主,投资办厂与设立贸易公司才刚刚起步,工程承包、服务外包尚未破题,对外经济合作对国民经济进展还没有什么影响,生产依存度能够忽略不计。已创办的境外企业中基本着眼于获取资源,没有一家是进行产业转移、搞境外加
39、工贸易,或者创办研究机构、以获取技术为主的项目。对外经济合作领域的狭窄反映了我们的企业缺乏全球意识、世界眼光。部分企业对境外投资领域的选择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不能很好地习惯市场需求,造成一定的投资风险。批准设立的66家境外投资企业中,撤销、合并、不能正常运营的达26家,占%o5、引资环境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办事效率不够高,法制意识不够强,有的项目审批环节多,政策宣传不及时,收费不规范等等。外经贸运行环境(市场主体的交易成本与制度成本)。国有企业改革;民营经济的进展环境。总体上,我市的行政审批项目比周边地区偏多,6、人才制约比较突出。企业在自主创新能力、国际市场开拓能力、主动应对贸易摩擦等各类挑战的
40、能力与转变增长方式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习惯。企业经贸管理人才情况。7、港口等基础设施的潜能没能得到充分释放与发挥。物流;港口吞吐量、结构(港口全国排第9位,对外经贸经济总量、地产财政收入在256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排位)以上分析说明,对外经贸的进展对全市国民经济增长、结构调整与观念更新等都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总体上经济结构、经济增长方式、行政服务环境并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改变,依然处于竞争中的弱势地位。因此能够说,日照的进展得益于对外开放,差距也在于开放度不够,潜力与希望也在对外开放。四、国际产业资本转移及跨国公司投资动机、策略分析国际产业资本转移是有明确的目的性与规律性可循的。分析跨国公司的投资动机
41、与投资策略,关于我们科学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推动日照开放型经济进展,实现内外双赢,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一)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与趋势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进展,推动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重组,全球经济也随之开始了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资本转移。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与趋势2、国际产业转移方式多样化。首先,国际产业转移已经由原先的比较单一的直接投资与单一股权安排转换成为包含单一的直接投资与股权安排在内的独资、合资、收购、兼并与非股权安排等多样化产业投资与产业转移并举方式;其次,国际间接投资增长速度大大快于国际直接投资,国际间接投资规模已经超过国际直接投资规
42、模;第三,以证券投资与跨国兼并方式进行的产业贸易与产业投资增长速度较快;第四,跨国的企业间收购与兼并迅速进展,并日益成为国际投资与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式。3、跨国公司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跨国公司的迅速进展与膨胀是当今国际经济进展的典型特征,它已成为国际产业转移、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的要紧承担者。进展与利用跨国公司的能力将成为今后促进世界各国经济进展与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成为进展中国家接纳国际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的重要契机。2002年跨国公司已操纵了全世界生产的40%,国际投资额的90%,国际技术贸易的60%,国际技术转让的80%,科研开发的90%是在跨国公司之间进行的。4、服务
43、业投资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热点。近年,跨国公司开始了新一轮全球产业布局调整,服务业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的趋势渐趋明显。服务业国际转移表现为三个层面:(1)项目外包,即企业把非核心辅助型业务委托给国外其他公司;(2)跨国公司业务离岸化,即跨国公司将一部分服务业务转移到低成本国家;(3)一些与跨国公司有战略合作关系的服务企业,为给跨国公司在新兴市场国家开展业务提供配套服务而将服务业进行国际转移,或者者是服务企业为了开展国际服务贸易而进行服务业国际转移。5、项目外包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兴主流方式。跨国公司把非核心的生产、营销、物流、研发乃至非要紧框架的设计活动,都分包给成本更低的进展中国家的企业或者专
44、业化公司去完成,不仅减少了固定投入成本,而且达到了在全球范围内利用最优资源的目的。从产品价值链看,跨国公司所操纵的价值增值环节集中于少数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核心业务,而把其他低增值部分的生产加工外包给较不发达国家的供应商。(二)跨国公司投资动机、投资策略分析资本的本性促使企业或者个人对外进行直接投资,开展跨国经营活动。研究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的动机,摸清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通常规律,能够帮助我们有的放矢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增强针对性、减少盲目性。1、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动机分析综合目前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能够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占领与扩大市场为目标。为解决公司原有产品出口市场发生阻碍问题
45、或者看好新市场潜力巨大,而采取的对外投资。二是以资源开发为目标。为寻求廉价的资源并保证资源供应的稳固性,公司使用直接投资的方式,以保证对资源的最大利用效率。三是以产品转移为目标。当跨国公司的某些技术与产品在本国进入成熟期或者衰退期时,便将淘汰的技术与设备或者产品市场转移到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与地区。四是以降低成本为目标。常见的有三种情况:通过直接投资能够就地生产与销售,减少运输成本;通过直接投资,能够获得廉价的自然资源,降低原材料成本;通过直接投资,能够获得廉价的劳动力。五是以寻求国际生产分工效益为目标。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考虑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行现代化大生产,形成全球生产有销售网络,能够获得额
46、外的国际分工收益。六是以获取先进技术为目标。跨国公司不仅投资进展中国家,也大量投资发达国家,其目的是通过直接投资获取与利用国外先进的新技术、新产品与新工艺。七是以参与竞争为目标。在一定的行业与市场中,若其中的一家跨国公司率先对某一地区进行投资,则其他跟它有竞争关系的公司为防止与抵消投资者的优势,纷纷跟进投资。八是以分散风险为目标。相对分散投资,增强企业对客观环境的习惯能力。2、投资环境分析跨国公司为提高投资决策的准确性,减少投资可能带来的缺失,必定要对投资环境进行全面考察并作出客观的评估。从宏观上讲,投资环境通常包含下列几个因素:(1)政治与法律。这个因素直接关系到投资的安全性,能够分解成四个
47、方面:一是国家政治制度,包含投资国政治行政管理体制、经济管理体制、政府部门结构与选举制度、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制度等。二是政治稳固性,包含是否由于投资国国家领导人更换、政府更迭而导致投资国政体变化与政治主张改变,社会是否安定等。三是政府对外资的态度,包含鼓励与限制程度、是否提供便利条件与优惠措施、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干预程度与政策是否连续稳固等。四是法律体制,包含法律体系的完备性、各项法规的协调性与法律实施的严肃性等。(2)经济与技术因素。这个因素对确定是否投资、投资多少起决定性作用,可分解成六个方面:一是经济体制与经济政策,包含经济运行机制、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外汇管理政策、区域经济政策等。二是经
48、济进展水平及进展前景,包含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制造业产值及其增长趋势。三是市场规模及其准入程度,包含人口及其分布状况、人均收入、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市场潜力、市场对外来产品的态度与行业竞争态势。四是生产要素市场的完善程度,包含商品市场、资金市场、人才市场、劳务市场、技术市场及信息市场等市场体系是否健全,运营是否顺畅;咨询、会计、律师、货代、报关等中介服务机构是否依法规范服务。五是科技进展水平,包含科技进展现状、结构,科技人员与工程师的素养与数量,科技普及程度,现有工业技术基础水平等。六是公共基础设施,包含水、电、气、煤、油、原材料等生产要素的供应情况,交通、运输、网络、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备情
49、况,文化、教育、卫生、娱乐、餐饮、保健等城市生活与服务设施的结构与状况等。(3)社会与文化环境。可分为四个方面:一是语言与文化传统,包含同东道国语言是否存在差异,是否存在社会观念与思维方式的不一致,与东道国进行语言与其它方面的沟通与融合是否存在障碍。二是宗教信仰,包含由于不一致的宗教信仰而导致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与生活习性与偏好的差异。三是教育水平与人口素养,包含教育制度与结构,教育普及程度,高等、中等教育状况,国民对教育的态度,人口的智力结构等情况。四是社会心理,包含人们的价值观念,特别是对物质利益的态度,对新生事物的态度,对经营风险的态度,与民族心理、民族意识、合作意愿等。(4)自然地理环境。包含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以往自然灾害发生情况,离所要利用的自然资源的距离、产品销售市场的距离、到最近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