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猴王出世》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053983 上传时间:2024-03-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猴王出世》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编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猴王出世》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部编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猴王出世》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部编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猴王出世》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部编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猴王出世》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猴王出世》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猴王出世》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部编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猴王出世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猴王出世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以走近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围绕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语文要素,编排四篇课文,从根据名著改写的现代文到原著节选,由易到难,并提示学生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猜测大致的意思,再接着读下去。通过学习,带领学生走近中国古典名著,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产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猴王出世这篇课文节选自明代长篇小说西游记第一回。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孕育出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文中塑造了石猴这样一个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形象,他一方面有许多猴子的

2、习性,另一方面也因为来历的不凡,拥有与生俱来的神性。课文开头先写石猴的出世,充满奇幻色彩,让人一下子感受到他的与众不同;继而写他在山林间采食蔬果,与动物打成一片,可见其自由自在、快活逍遥;从石猴率先跳入瀑布中的举动,可以看出他十分勇敢;建议众猴一起进入水帘洞居住,则体现出石猴是很有主见的。正是这一处处刻画,赋予了石猴无穷的魅力。本文的文言色彩相对浓厚,部分语句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比如,瞑目蹲身拱伏无违序齿排班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课堂上需要引导学生理解难懂的语句。作为略读课文的近代白话文小说猴王出世,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抓住文前的学习提

3、示,自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不理解的词句,可以猜猜大致意思,然后继续往下读。教师对于难理解的词句略作讲解,但不逐字逐句地解释。在读懂课文写什么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么写的。在课文内容学习中发现语言的规律,学习表达的方法。让学生抓住语言文字,品出经典的魅力,真正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教学目标:1 .认识芝、遂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呵。2 .默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语句,能猜出大致意思,并继续往下读。3 .了解石猴出世的经过,体会石猴的性格特点。4 .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初步了解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难点:本文的文

4、言色彩相对浓厚,部分语句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内容是教学的难点。课前准备:1 .查阅字典及有关资料,尽可能弄懂一些字、词的基本意思。2 .搜集西游记及作者吴承恩的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明确要求1.同学们,你知道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吗?本单元,我们学习第五课草船借箭,阅读了三国演义;学习第六课景阳冈,阅读了水浒传;今天我们学习第七课,就来阅读西游记。3 .说起西游记大家并不陌生,这部作品被改编为电视剧,每到假期就会热播。很多同学都喜欢神通广大、能力非凡的孙悟空,那他最初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节选自西游记第一回的一篇课文猴王出世。(出示课题:猴王出世

5、)4 .了解西游记,简介作者。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关于西游记和吴承恩的资料,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请看:(1)西游记为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讲述了唐僧在三个徒弟的帮助下,去西天求取真经的故事。它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座丰碑,被尊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2)吴承恩(约1500年-1583年),字汝忠,号射阳。淮安府山阳县人。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5 .了解学习提示。默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语句,可以猜猜大致意思,然后继续往下读。读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么成为猴王的。在学习提示中,一方面告诉我们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另一方面告诉我们要思考的问题。(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 .默读课文,读

6、准字音2 .正确认读词语3 1)认读生字,读准确。茎兰遗裂石窍_饮逋泉列位段橙书匿着顽笠逡有灵通之意狸鹿为友蹙猿为亲抓耳埴腮耍子去见拖男矍女星目蹲身(2)重点强调几个容易读错的字:迸beng,劣liez掰读mi。1 3)去掉拼音,再把词语读一读。3 .读准不同语境中的呵(1)列位呵,这个呵,在文中用作语气词,同啊,本课读轻声。(2)本课另一个地方也出现了这个多音字:读呵呵heheo(3)而在景阳冈gang一课呵呀读G,一声。师:多音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读音也是不同的。4 .读准生字如果是单个字出现,你还认识吗?芝遂迸涧獐舜猿耶挈瞑窍楷镌挠劣呵(三)猜读词语,理解难句1 .默读课文,理解文章内

7、容。遇到不明白的语句,可以用笔勾画出来,猜猜大致意思,然后继续往下读。学生自主读文,完成学习任务后全班交流。文中有些语句在理解上有些困难,你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进行理解呢?一起来看一看。(1)理解难懂的词语看罢多时,跳过桥中间,左右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石碣,我们不理解,可以联系上下文。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很容易可以猜出石碣就是指刻字的石碑。石猴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瞑目蹲身:可以通过想象画面、做动作来理解。瞑目蹲身的意思是闭上眼睛蹲下去。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

8、。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大家一定对拱伏无违序齿排班这两个词语比较陌生,联系上下文,我们知道这里是说:众猴拜石猴为王。再结合我们看过的影视作品中的相关场面,大致能猜出意思是:众猴列队站好,拱手跪拜,拜石猴为王。拱伏无违:行礼伏拜、没有违逆,表示全部顺从。序齿排班:排好顺序。(2)理解难懂的句子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从字面上大致猜出这句话的意思是:仙石吸收天地精华,时间久了就有了灵气。就可以继续读后面的内容。有的语句如果实在读不懂,可以先跳过去,在读完整句或整段后,也许就理解了。比如这句话,内育仙胞,如果一时读不懂,可以先往下看,读到产一石

9、卵化作一个石猴,就能大致明白这里是说石头里孕育出一个石猴。现在你理解了吗?2 .刚才我们对默读中不明白的语句,运用了多种方法猜猜大致的意思。请同学们回顾梳理一下:(1)联系上下文;(2)想象画面、做动作;(3)结合影视作品;(4)先跳过去,待读完整句或整段后,也许就理解了;方法还有很多,今后阅读古典名著,运用多种方法猜测难懂语句的大致意思,就可以继续往下读。(四)再读课文,学习“出世”1 .默读课文,思考: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么成为猴王的。请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全班交流。(1)先来看第一个问题:石猴是怎么出世的?你能用文中的话告诉大家吗?同学们一定从第一自然段找到了答案。

10、是的,简单地说,这个石猴就是从石头里迸出来的。他的出世就是这样与众不同。(2)让我们在脑海中想象一块聚集日月精华的顽石瞬间迸裂,从中诞生了一只石猴的场景。(播放视频)这只来历不凡的石猴,真是非同一般,令人惊叹。2 .那石猴日常的生活情形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狮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这只石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同学们一定体会到了石猴的快乐和自由。那么,吴承恩是怎样让石猴的快乐和自由跃然纸上呢?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这段文字上。(1)首先,从文字中你有什么发现?(这段文字:语言精炼,内容丰富

11、。三个分句,中间用分号隔开,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2)先看第一个分句: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都是三个字,第一个字都是石猴的动作,读起来有跳跃感。同学们试一试,让石猴在字里行间跳起来、动起来!(3)再看第二个分句: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嫌猿为亲;你又有什么发现?(都是四个字的短语。前两个字都是一些动物,后面两个字是石猴与他们的关系。)(4)下面老师读动物,同学们读他们之间的关系。这石猴与狼虫一一为伴、虎豹一一为群、獐鹿一一为友、狮猿为亲。真是一只亲和友善的石猴呀!(5)同学们,往下读就更有意思了!自己试试看,你又发现了什么?夜对朝,宿对游。石崖之下对峰洞之中。你能读出这样的石猴吗?(6)把这三个分句连起来,你还能读好它吗?自己读一读,读出石猴的快乐,石猴的自由!(7)作者用这短促、跳跃、有节奏的语言让石猴的形象淋漓尽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你看作者的写法是不是很巧妙?在西游记这部小说中有很多这样的语言,同学们课下可以找到小说中这样的语言多读一读,相信你们会感触更深。3.这只快乐、自由、可爰的石猴又是怎么成为猴王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五)布置作业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 .思考:石猴是怎么成为猴王的?3 .阅读西游记,找出小说中有特点的语句读一读。(选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