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笔记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原笔记整理.docx(2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马原笔记整理导论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1)社会根源:堂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经济根源)觉醒了的无产阶级迫切需要总结和升华自身的斗争经验,形成科学的革命理论,以指导自身的解放斗争。(政治条件)(2)思想渊源: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恩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和继承,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3)阶级基础:法国、英国、德国工人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2、马克思主义的发展(1)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2)马
2、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3、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人发展性一、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第一节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1.哲学的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1)第一方面:存在和思维何为世界本原。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流派。(2)第二方面:存在和思维有无同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2、唯物主义的发展过程(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把物质理解为自然界中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
3、火、气等。缺陷:直观性、猜测性、缺乏科学依据。(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特别是机械唯物主义把物质理解为当时所发现的物质结构的最小层次原子,把原子的某些物理属性当成一切物质的共同属性。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定义(1)恩格斯对物质的初步概括: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2)列宁对物质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鲍网,这种翻瘫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4、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从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界中抽象出了万事万物的共同特性一一客观实在确5、马克思主义物质
4、范畴理论的理论意义(1)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性,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缺陷;(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6、物质与运动的关系:(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固有的属性。(2)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3)世界上不存在离开运动的物质。一切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运动都有物质承担者。7、运动是其对静曲地对运动I的对立统一8、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1)时间: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不可逆反性。空间:指物质
5、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即长、宽、高(2)时间、空间的客观性(3)时间、空间的无限性:时间、空间还是无限性和有限性的辩证统一(4)时间、空间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9、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1)实践是分化的前提,统一的基础:人类社会产生的逻辑起点;自然社会与人类社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人与自然关系的应然。(2)实践是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的钥匙: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社会发展的动力。10、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
6、(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一脆动作用I: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目的性和计划性;创造性;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3)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在社会历史领域,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具体表现为社会历史趋势与主体选择的关系。IL世界物质性(1)体现:意识统一于物质;人类社会统一于物质(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表现: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是一种以物质力量改变物质力量的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7、第二节事物的联系和发展1、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典够口叵蛔。2、事物的普遍联系(首要特征)(1)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去认识事物。(2)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联第之中;整个世界是由彼此相异又相联的事物所构成的有机整体。(3)联系具有多样性: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4)联系具有条件性:条件是对事物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5)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Q)用联系的观点看事物是世界
8、普遍联系原理的基本要求一一克服形而上学的片面性、孤立性;基本要求: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3、事物的变化发展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颍特同。事物的相互联系引起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1)发展的遍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事物以过程而存在。4、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现实与可能5、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主要有: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9、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一矛盾分析方法。6、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矛盾范畴的含义及其属性: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的基本属性:对立属性(斗争性)和统一属性(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并共处于一个统二宿;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源与动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辅相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特性寓于同一性之前,同一性通过
10、斗争性体现出来。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同一性:是事物存在的前提;使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规定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促使矛盾双方的力量遭氐,推动事物不断地量变;矛盾的斗争性引起矛盾双方的转化,推动事物发生麴7、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矛盾无处不在;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时时有矛盾,矛盾无时
11、不有。(2)矛盾的特殊性:指不同事物的矛盾、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有其特点。主要表现有:矛盾性质的特殊性、矛盾地位的特殊性和矛盾解决方式的特殊性。矛盾地位的特殊性:就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而言,在诸多矛盾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就每一矛盾内部对立双方而言,又分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8、主要矛盾与矛盾主要方面原理的方法论(1)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2)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两点论和重点论”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地看,又要看主流、大势、发展趋势。9、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1)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区别: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
12、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2)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依存:怏性寓于个性之中I,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3)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转化。10、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是矛盾学说的精髓,是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关键。二、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实践与认识1.实践的含义: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2、实践的基本特征: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1)直接现实性: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的活动。实践所具有的直接现实性也就是实践活动的客观实在性。(2)自觉能动性: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3)社会历史性:实践
13、的社会性决定了它的历史性。3、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的观点。4、实践形式的多样性:(1)物质生产实践;(2)社会政治实践;(3)科学文化实践5、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快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6、认识的本质:(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不同回答: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揭示认识是过程的能动性;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揭示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14、(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7、从实践到认识:认识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1)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于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形式,它是认识的初级阶级。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感觉、知频表象。其特点为直接性与具体性。(2)理性认识: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头脑的思维活动得到的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有解念判断和推理三解形式。其特点为间接性和抽象性。8、从认识到实践:(1)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实践是认识
15、的目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2)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T殳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第二节真理与价值1.真理的客观性(本质属性):(1)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即在同一条件下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2)真理的客观性表明要想发现、拥有、发展真理,并在实践中取得成功,只能采取科学的态度,尊重真理并按真理办事。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真理的相对性向绝对性转化过程中的
16、一个环节,也是真理发展的规律。3、(1)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2)真理与谬误的对立统一关系表明,真理总是痛谬误向比较而存在、相斗争二发展。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5、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1)价值尺度必须以真理为前提;(2)人类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推动着人们不断发现新的真理。三、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1、衽鼎福口语藤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1)是两种历史观对立和斗争的焦点,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观史的根本标准。(2)是一切历史观都无法回避的问题。(3)是研究和解决一切社会生活、社会历史和解决历史观其他问题的基础和出发点。(4)
17、是社会实践中的根本问题。2、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3、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物质基础),主界自然地理环境、11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4、社会意识:(1)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2)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机构,根据不同角度可以将其划分为:a.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b.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c.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5、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存在要以社会存在等为物质基础。社会意识的内容归根到底来源于社会存在。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
18、化而变化。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社会意识或迟或早地也要发生相应的发展变化。(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有其发展的特殊规律;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它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6、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1)冥耳客观现实峥社会历史性(2)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其基本要素为: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7、生产关系
19、: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1)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2)生产关系的决定性:决定着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相结合的方式: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决定产品的分配关系。8、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
20、阻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9、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力状况的规律。10、经济基础: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a.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b.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的选择是否得当,对于基本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生产力的发展往往起着极为重大的作用。IL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1)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政
21、治上层建筑)等两部分组成。(2)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于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3痼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12、(1)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2)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也就是政权构成形式一它表明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实现自己的统治。(3)国体和政体的关系:一般说来,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从于国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并对保证国家的性质起重要作用。1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辨证统一关系:(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
22、建筑a.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出,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b.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c.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a.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b.当上层建筑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1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怛藤山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15、社会形态(1)内涵:
23、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2)结构: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O(3)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五种社会形态)(4)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5)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渐进性与跨越性第二节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2、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4、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法,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W发展。3、社会主要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四、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第一节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1.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2、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3、商品的二因素(1)商品: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I(自然属性)和颂(社会属性)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T本。(2)交换价值: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
25、者;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3)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7寸立统一的关系:对立性表现:两者互相排斥,不可兼得。统一性表现: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就是无用之物,即使人们为它付出了大量的劳动,也没有价值。一种物品,尽管具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是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4、劳动的二重性: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陋昉崛鲤前。(1)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书P163)具体劳动和
26、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具体册式的劳动创造落成无差别人类劳动不同质使用价值相同质 价值两黑的二因素5、商品价值量的决定(1)价值规定的两个方面:质的规定和量的规定价值的质的规定:价值的实体是什么;价值的量的规定:价值大小由什么决定(2)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是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的。(3)价值量的决定因素: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翔:会必
27、要劳或(4)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区也。6、货币(1)含义: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2)五种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7、价值规律(1)主要内容和客观要求: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2)表现形式:I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上下丽(3)作用(在市场配置资源中):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4)消极后果:社会资源在各生产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
28、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导致收入两极分化。8、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1)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既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它一切矛盾的基础。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
29、盾。正是这一矛盾的不断运动,才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具有了客观必然性。9、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为从物与物的关系背后揭示人与人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10、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30、的本质1.资本主义产生的途径:(1)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2)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来。2、资本原始积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资本主义得以迅速发展的历史过程Q两个途径: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3、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1)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2)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I可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4、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1)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它包括三个部分: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
31、的价值;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2)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的特点: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增值的价值即为剩余价值,而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3)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商品。劳动是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它本身并不是商品。劳动力商品具有能创造比自身价值大的价值的特点。5、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具有根本意义的问题。(1)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是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这种所有和支配实现生产和获得剩
32、余产品(利润或超额利润)。(2)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是由占有生产资料的法律原则决定的。所有制一旦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就成为一种排它性权利。6、所有制与所有权既有区别,也有密切联系(1)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所有制的性质和特点只能从现实的生产关系的实际运动中去把握和理解,而不能从所有权出发去认识。(2)所有制决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它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7、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8、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1)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是物质
33、资料的生产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2)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劳动者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3)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劳动的成果或者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4)价值熠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所谓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5)资本家购买的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超过了补偿劳动力的价值,从而形成了剩余价值,是价值形成过程转变为价值增殖过程的建。(6)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
34、余劳动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7)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8)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9)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雇佣的劳动者创造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9、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及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而生产
35、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10、资本积累(1)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2)资本家将剩余价值完全用于个人消费,则生产就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重复进行,这叫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就其实质而言,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关系再生产的统(3)资本家将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用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4)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36、5)资本的技术构成: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资本的价值构成:从价值形式看,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技术构成的变化往往会引起价值构成的相应变化,而价值构成的变化通常反映着技术构成的变化。(6)资本主义的有机构成:C:V(7)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动机和直接目的剧追求剩余价阊。(8)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这是资本主义被新的、更能够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社会形态所取代的根本原因。IL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七、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第一节展望未来共产主义新社会1.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论原则:(1)在解释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2)在剖析资本主义就是的过程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3)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不断深化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认识;(4)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可能对各种细节做具体描绘。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3)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