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信息.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059041 上传时间:2024-03-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教信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教信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教信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教信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教信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教信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教信息.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高我信息第二期(总第73期)主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发规处(高教所)出版:2018年6月1日聚救致有信息化2。行劭前则专集本期导读 要闻播报教育部推教信息化2.0行动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大一高 政策解读书写新时代教育信息化的“奋进之笔”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到2022年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 专家解读专家学者热议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豪量数t信息化2.0行劭计划专集编者按:近日,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O行动计划。计划提出,新时代赋予教育信息化新的使命,也必然带动教育信息化从1O时代进入2.O时代。根据计划,将实施数字资源服务普及、网络学习空间覆盖、网络扶智工程攻坚等8大行动

2、,到2022年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具体内容都有哪些,我们辩录相关信息资讯特此刊出,以飨读者。要闻播报教育部推教育信息化2.O行动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大一高”教育部近日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促进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全过程,推动改进教学管理。最新发布的2017年中国互联网学习白皮书显示,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1.44亿。从2016年到2018年,教育部连续出台政策,强调通过大数据采集与分析,将人工智能切实融入实际教学环境中。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提出,中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已经从重视建设、应用的第一阶段进入了重视融合、创新的第二个阶段,即“

3、教育信息化2.0”时代。根据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到2022年,我国要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表示,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如何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方面非常缺乏经验,期待包括教育工作者在内的其他各方一起参与到教育创新中来。(摘选自:央广网20180521)政策解读书写新时代教育信息化的“奋进之笔”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并提出要“办好

4、网络教育这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首次对教育信息化作出部署和安排,也标志着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全面进入了“新时代刚刚出台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以下简称2.0计划)是教育战线因应党中央对教育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推进新时代教育信息化新发展、书写新时代中国教育信息化“奋进之笔”的具体举措,对转变思想、创新模式,积极开展下一阶段教育信息化工作,有着突出的基础性和前瞻性的指导价值。对照此前教育部所颁布的各类教育信息化推进指导文件,2.0计划突出了时代背景、突出了育人为本、突出了信息素养、突出了应用驱动,重点凸显、特色鲜明,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教育机构认真学习、有效贯彻。首要特征:突出时代背景新时代

5、缔造新技术、新技术推动新教育、新教育成就新时代的逻辑既是贯穿2.0计划的一条主线,也是其中的精神内涵。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世界的政治经济走势、中国的社会发展趋势以及全球科技成长态势均呈现出密集提速的景象,即便与两年前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出台时的背景相较,教育信息化发展所依凭与着眼的外部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环境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两年来,国家的发展目标被重新定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国家意志,写入了党章和宪法;科技尤其是信息科技的研发成果不断推陈出新,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成就、新概念让人目不暇接,这都要求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方向与推进方式在新时代的新背景下进一步明确。可

6、以说,新时代的新要求、新技术正是2.0计划行文展开的基础。第二大特征:突出育人为本立德树人是党的教育方针确定的教育的根本目的,同时也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新时代教育信息化也必须回应“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些根本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培养和提升学习者的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已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和全球教育重点,而培养具备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下一代无疑是中国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核心战略。相较于知识教学,核心素养、关键能力的教学过程更为复杂;实际上,不借助信息技术,大规模的素养和能力教学可以说是寸步难行。如果说在知识教学时代信息技术还是“备选项”的话,素养和能力教学时代信

7、息技术就是“必选项了。而另一方面,技术的进步也给教育提供了足够多的“选项“,新技术的层出不穷也为素养和能力教学提供了“新武器第三大特征:突出信息素养教育信息化既有其促进教育发展的工具性价值一面,也有其提升相关主体信息素养的本体性价值一面。提升教师、学生以及教育管理者的信息素养不但对他们在信息时代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也对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能至关重要,因此2.0计划特别提出要在今后一阶段着力实施“信息素养全面提升计划事实上,以往的各类教育信息化规划也都强调了提升师生信息素养的重耍性,但与之相较,2.0计划无疑更实、更新。“更实”指的是2.0计划首次在国家规划层面提出要“制定学生信息素

8、养评价指标体系”,这无疑将更有利于信息素养提升的可操作性;“更新”指的是2.0计划明确了要将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新成果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工作的范畴。第四大特征:突出应用驱动工具的选择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教育领域信息化工具的选择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教育问题,这应当是教育信息化发展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却背离了这一初衷,为展而建、为建而建、建用脱节、重建轻用的情况时有发生。新技术、新装备的不断涌现刺激着人们的迭代热情,如不改变上述状况,新的、更多的浪费和闲置将由此产生。要改变这一局面,就必须“更加坚持应用驱动”,以问题驱动应用,以应用驱动建设。而

9、从2.0计划来看,应用驱动就是今后一阶段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方式。在笔者看来,2.0计戈ij所打开的是中国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大门。“2.0时代”是相对前40年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路径特征而言的。前40年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特征总的来说可以归结为“基础建设+设备配套+应用探索“,从国际经验来看,这是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必由之路,我们大致可以把这个阶段称为教育信息化“1.0时代从教育信息化”1.0时代走向2.0时代”绝不仅仅是提法上的改变,而是面对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教育信息化在发展理念、建设方式上的一次跃升,将对我国的教育改革产生新影响,同时也对全社会提出了新要求。从2.0计划来看,“2

10、.0时代的教育信息化将是全员参与的教育信息化,不再只是教育信息化专业部门和专业人员的事,尤其需要社会力量、企业力量的参与;将是全域覆盖、消除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鸿沟的教育信息化,全国的教育信息化将被作为一个整体统筹推进;将是全段协同的教育信息化,将覆盖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所有学段,也将覆盖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的所有教育类型,其整体效益也将大大提升。2.0计划的出台吹响了新时代中国教育信息化新征程的奋进号角,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教育信息化更为辉煌的时代即将到来,一条真正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路子已在我们面前展开。(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秘书长)(摘选自:中国教

11、育报2018-04-28)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到2022年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计划主要任务:通过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三全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两高”:即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一大”:即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实施行动:(一)数字资源

12、服务普及行动建成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国家枢纽和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32个省级体系全部连通,数字教育资源实现开放共享,教育大资源开发利用机制全面形成。完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成互联互通、开放灵活、多级分布、覆盖全国、共治共享、协同服务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国家枢纽连通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所有省级体系。建立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联盟,发布系列技术和功能标准规范,探索资源共享新机制,提升数字教育资源服务供给能力,有效支撑学校和师生开展信息化教学应用。优化“平台+教育服务模式与能力。依托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形成覆盖全国的数字教育资源版权保护和共享

13、交易机制,利用平台模式实现资源众筹众创,改变数字教育资源自产自销的传统模式,解决资源供需瓶颈问题。完善优课服务,发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示范引领作用,形成覆盖基础教育阶段所有学段、学科的生成性资源体系。升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丰富职业教育学习资源系统。提升慕课服务,汇聚高校、企业等各方力量,提供精品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达成优质的个性化学习体验,满足学习者、教学者和管理者的个性化需求。实施教育大资源共享计划。拓展完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开放资源汇聚共享,打破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传统壁垒,利用大数据技术采集、汇聚互联网上丰富的教学、科研、文化资源,为各级各类学校和全体学习

14、者提供海量、适切的学习资源服务,实现从“专用资源服务响“大资源服务”的转变。(二)网络学习空间覆盖行动规范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保障全体教师和适龄学生“人人有空间”,开展校长领导力和教师应用力培训,普及推广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实现“人人用空间”。引领推动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制订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规范,明确网络学习空间的定义与内涵、目标与流程、功能与管理。印发加快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指导意见,推动各地网络学习空间的普及应用。持续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I。继续开展职业院校和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的“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支持下,培训

15、1万名中小学校长、2万名中小学教师、3000名职业院校校长、6000名职业院校教师,并带动地方开展更大范围的培训。开展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依托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组织广大师生开通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促进网络学习空间与物理学习空间的融合互动。开展空间应用优秀区域、优秀学校的展示推广活动,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在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教育管理、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的应用,实现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从“三个率先”向全面普及发展,推动实现“一人一空间”,使网络学习空间真正成为广大师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与学活动的主阵地。建设国家学分银行和终身电子学习档案。加快推进国家学分银行建设,推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

16、、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机构逐步实行统一的学分制,加快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互通,为每一位学习者提供能够记录、存储学习经历和成果的个人学习账号,建立个人终身电子学习档案,对学习者的各类学习成果进行统一的认证与核算,使其在各个阶段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学分可以得到积累或转换。被认定的学分,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可累计作为获取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或培训证书的凭证。(三)网络扶智工程攻坚行动大力支持以三区三州为重点的深度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有效提升教育质量,推进网络条件下的精准扶智,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部署。支持“三区三州教育信息化发展。通过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

17、企业和社会机构的支持,在“三区三州等地开展送培到家活动,加强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推动国家开放大学云教室建设,开展信息化教学设备捐赠、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教育信息化应用服务等系列活动,落实教育扶贫和网络扶贫的重点任务,助力提升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能力,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网络条件下的精准扶智。坚持“扶贫必扶智”,引导教育发达地区与薄弱地区通过信息化实现结对帮扶,以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方式,开展联校网教、数字学校建设与应用,实现“互联网+”条件下的区域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缓解教育数字鸿沟问题,实现公平而有质

18、量的教育。(四)教育治理能力优化行动完善教育管理信息化顶层设计,全面提高利用大数据支撑保障教育管理、决策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实现教育政务信息系统全面整合和政务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提高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制订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指导意见,优化教育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深化教育大数据应用,全面提升教育管理信息化支撑教育业务管理、政务服务、教学管理等工作的能力。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支撑体系,助力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的改革发展。推进教育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为目标,完成教育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工作。建立“覆盖全国、统一标准、上

19、下联动、资源共享”的教育政务信息资源大数据,打破数据壁垒,实现一数一源和伴随式数据采集。完善教育数据标准规范,促进政务数据分级分层有效共享,避免数据重复采集,优化业务管理,提升公共服务,促进决策支持。推进教育“互联网+政务服务连接教育政务信息数据和社会宏观治理数据,建立教育部“互联网+政务服务”网上办事大厅,实现政务服务统一申请、集中办理、统一反馈和全流程监督,分步实施教育政务数据的共享开放,做到事项清单标准化、办事指南规范化、审查工作细则化和业务办理协同化,实现“一张表管理和一站式服务”,切实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五)百区千校万课引领行动结合教育信息化各类试点和“信

20、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示范培育推广计划的实施,认定百个典型区域、千所标杆学校、万堂示范课例,汇聚优秀案例,推广典型经验。建立百个典型区域。通过推荐遴选东中西部不同地区的典型区域,培育一系列教育信息化整体推进的样本区,探索在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利用信息化优化教育供给的典型路径,为同类区域的发展提供参照,引领教育信息化提质升级发展。培育千所标杆学校。分批组织遴选100所高等学校、300所职业学校、1000所基础教育学校和一定数量的举办继续教育的学校开展示范,探索在信息化条件下实现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学习、精细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的典型途径。遴选万堂示范课例。汇聚电教系统、教研系统等各方力量,以“一师一优

21、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推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为依托,设定专门制作标准和评价指标,遴选万堂优秀课堂教学案例,包括1万堂基础教育示范课(含普通中小学校示范课、少数民族语言教材示范课、特殊教育示范课、学前教育示范课)、100O堂职业教育示范课、200堂继续教育示范课,推出3(X)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7000门国家级和1万门省级线上线下高等教育精品课,充分发挥示范课例的辐射效能。汇聚推广优秀案例。总结典型经验,汇聚优秀案例,分批出版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系列案例集,并通过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等渠道开设专门栏目、召开现场会、举办应用展览活

22、动等方式进行推广。(六)数字校园规范建设行动通过试点探索利用宽带卫星实现边远地区学校互联网接入、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途径。全面推进各级各类学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推进宽带卫星联校试点行动。与中国卫通联合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云南省昭通市、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各选择1个县开展试点,每县选择1所主体学校和4所未联网学校(教学点),免费安装“中星16号”卫星设备并连通网络,开展信息化教学和教研,为攻克边远山区、海岛等自然条件特殊地区学校联网问题、实现全部学校100%接入互联网探索路径。促进数字校园建设全面普及。落实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发布中小学、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

23、推动实现各级各类学校数字校园全覆盖。将网络教学环境纳入学校办学条件建设标准,数字教育资源列入中小学教材配备要求范围。加强职业院校、高等学校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环境建设,服务信息化教学需要。推动各地以区域为单位统筹建立数字校园专门保障队伍,彻底解决学校运维保障力量薄弱问题。(七)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基础,依托各类智能设备及网络,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研究和示范,推动新技术支持下教育的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示范。协调有关部门,支持在雄安新区等一批地方积极、条件具备的地区,设立10个以上“智慧教育示范区”,开展智慧教育探索与实践,推动教育理念与模式、教学

24、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创新,提升区域教育水平,探索积累可推广的先进经验与优秀案例,形成引领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途径、新模式。构建智慧学习支持环境。加强智慧学习的理论研究与顶层设计,推进技术开发与实践应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推进智能教育,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化教学支持环境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全流程应用,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探索泛在、灵活、智能的教育教学新环境建设与应用模式。加快面向下一代网络的高校智能学习体系建设。适应5G网络技术发展,服务全时域、全空域、全受众的智能学习新要求,以增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的效率和效果为重点,以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

25、程、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等建设为载体,加强大容量智能教学资源建设,加快建设在线智能教室、智能实验室、虚拟工厂(医院)等智能学习空间,积极探索基于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智能学习效果记录、转移、交换、认证等有效方式,形成泛在化、智能化学习体系,推进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打造教育发展国际竞争新增长极。加强教育信息化学术共同体和学科建设。与有关部门建立联合工作机制,设立长期研究项目和研究基地,形成持续支持教育信息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长效机制。在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建设布局中考虑建设相关研究平台,汇聚各高校、研究机构的研究基地,建立学术共同体,加强智能

26、教学助手、教育机器人、智能学伴、语言文字信息化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加强教育信息化交叉学科建设,促进人才、学科、科研良性互动,实现大平台、大项目、大基地、大学科整体布局、协同发展。(八)信息素养全面提升行动充分认识提升信息素养对于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作用,制定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开展规模化测评,实施有针对性的培养和培训。制定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组织开展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研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适合我国国情、可操作性强的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开展覆盖东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测评,涵盖5万名以上学生。通过科学、系统的持续性测评,掌握我国不同学段的学生信

27、息素养发展情况,为促进信息素养提升奠定基础。大力提升教师信息素养。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启动“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行动,推动人工智能支持教师治理、教师教育、教育教学、精准扶贫的新路径,推动教师更新观念、重塑角色、提升素养、增强能力。创新师范生培养方案,完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师范生信息素养培育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实施新周期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引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通过示范性培训项目带动各地因地制宜开展教师信息化全员培训,加强

28、精准测评,提高培训实效性。继续开展职业院校、高等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深入开展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全面提升各级各类学校管理者信息素养。加强学生信息素养培育。加强学生课内外一体化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应用能力以及信息意识、信息伦理等方面的培育,将学生信息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完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充实适应信息时代、智能时代发展需要的人工智能和编程课程内容。推动落实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并将信息技术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继续办好各类应用交流与推广活动,创新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摘选自:微言教育20180502)专家解读专家学者热议教育信息化2.0行动

29、计划从建设应用到融合创新事实上,早在2017年12月,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就表示,教育部将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并引发广泛讨论猜测。教育信息化2.0与1.0有何区别?杜占元认为,如果说教育信息化1.0是引入外部变量的话,那么,2.0就是要把这些外生变量转化成内生变量。具体来说,教育信息化2.0要实现从专用资源向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提升信息技术素养转变;从应用融合发展,向创新融合发展转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杨宗凯曾于今年一月撰文表示,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提出两个阶段的构想:2012-2015年,初步解决教育信息化发展

30、中的重大问题,基本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2016-2020年,根据行动计划建设进展、教育改革发展实际需求和教育信息化自身发展状况,确定新的建设重点与阶段目标。他认为,经过前期发展,我国教育信息化已经基本度过第一阶段,信息技术在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尚未引发教育的深层变革。“教育信息化1.0向2.0时代转变,即从重点关注量变向重点关注质变转变;从强调应用驱动、融合发展,向注重创新引领、生态变革转变。”教育信息化2.0将给我们带来什么?在本月17日举办的“新技术支持未来教育展示观摩”活动上,上海市电化教育馆馆长张治表示,教育信息化2.0将带来以下转变:教育

31、资源观转变。“过去,我们将知识资源数字化、平面资源立体化,但这还不够,我们要更强调基于互联网的大资源观。这个大资源观既包括知识,也包括知识之间关系、即知识图谱:既包括填充学生头脑的,也包括点燃学生智慧的,教育不是把一杯水注满,更多是把一团火点燃J技术素养观转变。从技术应用能力转向信息素养能力,“我们不仅要利用技术,更要利用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合作。教育技术观转变。教育技术不能仅停留在学习环境,而要嵌入学习系统中去。发展动力观转变。“过去,我们非常强调教育系统的应用,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尚未得到充分体现。”教育治理水平转变。过去的教育治理是补救型的,先出现问题、后治理问题,没有强调教育治理现代化。思

32、维类型观转变。“当今教育面临的问题之一是思维方式还停留在工业时代,我们的思维类型急需从工具型思维转向人工智能思维。”教育信息化2.0时代如何实现?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主要提到三点:“三通”提效增质、两平台融合发展。三通包括“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两平台包括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教育信息化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演进,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将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全过程,推动改进教学、优化管理、提升绩效;推动师生从技术应用向能力素质拓展,使之具备良好的信息思维,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学习、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成为必备的基本素质。构建一体化的“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引入“平台+教育服务模式,整合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支持系统,逐步实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的互通、衔接与开放,建成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融合众筹众创,实现数字资源、优秀师资、教育数据、信息红利的有效共享助力教育服务供给模式升级和教育治理水平提升。(摘选自: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18-05-03)为我传息第二期(总第73期)主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发规处(高教所)出版:2018年6月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