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利用“概论”课加强党史学习的策略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利用“概论”课加强党史学习的策略探究.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高校“概论”课中强化党史学习的策略研究摘要:“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而党史是“概论”课的精髓,思想史、奋斗史、建设史则是党史的具体体现。将党史教育纳入高校“概论”课教学中,促进两者高度融合,能够在发挥“概论”课原有理论优势的基础上,深挖党史的红色资源,丰常“概论”内容,让课程内容更有情怀、有温度。本文从把握历史规律,实现“学史明理”:开展党史学习,坚定“四个自信”;深挖红色故事,引导“实践探索”;弘扬革命道德,做到“学史崇德”四个方面提出了高校利用“概论”课加强党史学习的实践策略。关键词,高校:“概论”课;党史学习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布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
2、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旨在深化贯彻党的百年奋斗精神,不断提升民众的情感、理论、思想、政治的价值认同。与此同时,教育部颁布了在思政课中加强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的通知,通过“四史”教育与思政课的融合来提升大中小学思政教育整体水平。高校是人才培育的重要阵地,以百年党史为蓝本,通过教育方式创新,让“概论”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概论”是党史学习的主要素材,两者内容相通,把握两者衔接点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作为高校公共必修课,要发挥“概论”教学优势,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其中,以鲜活教材”丰富概论内容,同时要注重实践教学,打造“行走中的课堂”,实现课堂教学与场所教学的结合,借助这些方法可
3、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概论”和党史,以加深学生对“概论”的理解,取得良好的育人成效。一、把握历史规律,实现“学史明理”“振业以寻根,观澜以索源”,这是文心雕龙中刘新所撰内容,强调要把握事物发展规律。思想教学同样要追本溯源,把握教学规律,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进程与内在本质。“十月革命”为中国带来了新的曙光,让苦难中的民众看到了希望,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在中国开始萌芽。第一次鸦片战争敲开了中国门户开放的大门,第二次鸦片战争加剧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步伐,自此开始,独立、解放成为中国探索的方向。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曾为世界所降仰,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更是人类延续发展的见证,为人类文明延续做出突出
4、贡献。鸦片战争让古老的东方大国陷入泥泞,中国历史开始转折,落魄、衰败、破旧、束缚、压迫成为这个时期的真实写照。民族危亡之际,中国人民开始探索救国救民之路,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中国先进分子利用一切可行方法实施救国策略,但不是在萌芽中夭折,就是在实践中告终。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以强有力的凝聚力开展革命运动,打破变革困局,走出革命困境,此时,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源泉,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与中国革命相融合,并以燎原之势席卷全国。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体现,正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正确引领下,中国从黑暗走向光明
5、,从旧时代迈入新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实现了首次飞跃。规律是思政教学遵循的准则,思政教师要做好思政教学的引导,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生根源、演变历程与发展规律。中国之所以能够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之路,本质在于中国共产党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将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最终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格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随着中国发展逐渐延伸。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概念的解读,阐述了何为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思想的结晶,但在西方国家发展中运用有限,因此马克思曾经讲道:“我播卜的是龙种,收获
6、的却是跳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萌芽、开花、结果的过程,而想要获得收获,就需要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以理论指导中国实践问题。因此,中国播卜.的是“龙种”,收获的同样是“龙种”。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发展再次融合,邓小平理论思想体系逐渐形成,并以“改革开放”的方式进行实践探索,最终确立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为中国燃起奠定了思想基础。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民族复兴”成为时代主题,如何实现这一民族目标成为中国共产党探索的新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概论”中有具体的体现,“概论”中的前四章主要论述的是“毛泽东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7、;“概论”中的五至七章主要论述的是“邓小平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概论”中的八至十四章主要论述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所以,在党史与概论”融合教学中,思政教师要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规律和历史进程,既发挥好“概论”教学的作用,又实现党史学习的目的。二、开展党史学习,坚定“四个自信”坚定“四个自信”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目的。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觉醒,迈入新中国;第二阶段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让人民成为国家主人;第三阶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改革开放”,通过三
8、十年的努力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共同需裕,让中国屹立于世界前列。百年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巨大成就,这些可以与“概论”章节内容相融合,具体表现为:一是可以将党领导下的“救国”运动与“概论”第二章相结合。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生存危机,半殖民地半封建下的旧中国破碎不堪,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就在此时,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救亡图存的重任,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成立新中国。二是可以将党领导下的“建国”与“概论”第三、四章内容相结合。成立后的新中国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砥砺前行,通过大生产运动为中国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经济发展呈现一定起色。三是将党领导下的“富国”与“概论”
9、中的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相结合。改革开放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并确立了“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党领导下的新中国,通过改革深化、创新发展,经济实力快速增长,2013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系。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新的百年奋斗目标,并确立了“强国”战略,因此可以将“强国”与“概论”第八至十四章相结合。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中国己经实现了“小康”目标,将党的百年奋斗成就与“概论”融合进行教学,可以提升高校学生对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同感,真正树立民族自信,坚定政治信仰,紧跟党的步伐。在党的百年奋斗成就讲述中,思政教师要把握这些要点:一是做好党发展历程的教学引导工作,让
10、学生对党的发展有更为全面、客观的认识。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不断变革的过程,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从工业文明到第三次工业革命,受中国历史发展影响,中国并未把握住前两次工业革命的机遇,但赶上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列车,作为后现代化国家,在中国政策制定中要紧跟时代发展,制定与时俱进的政策方针。二是提高学生认知水平,让学生对“四个阶段”中的社会矛盾、任务有更为清晰的认识。三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解,以正确历史观对党的奋斗成就进行解读。四是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例如,在思政教学当中,将建国大业、十月革命”等影视作品纳入到教学计划当中,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
11、的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开展以家乡变化为主题的教学活动,将党领导下的家乡变化呈现出来,利用这种方式来帮助学生坚定“四个自信”。三、深挖红色故事,引导“实段探索”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百年党史记录着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成长轨迹,承载着共产党人不懈斗争的艰辛历程和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蕴含着深厚的精神滋养和宝贵的发展经验,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红色故事是在党的革命道路上所遗留下来的故事,如抗战故事、英雄故事、党员先锋故事等。红色故事生动诠释了党的历史,将红色故事纳入“概论”教学中,通过生动教学帮助学生树立红色信仰,感受革命力量。在高校“概论”学习中不仅需要理论的指
12、导,还需要实践的养成。情感认同则是二者之间的桥梁,是促使高校学生将先进的党史经验转化作用到社会实践的内在动力。要架起情感认同的桥梁,关键在于建立起抽象的、学理化的理论与高校学生内心情感的链接,也就是爱国主义思想观念的觉醒和共鸣,使党史学习成为高校学生的自觉追寻。教学当中可以从这些层面入手:第一,做好红色故事的宣传与推广,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红色革命的初心使命。革命故事数不胜数,每一个故事都是对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展示,例如,吃水不忘挖井人是共产党人在江西瑞金沙洲坝开展革命时所遗留下来的感人故事,为了解决当地吃水困难问题,毛泽东带领当地民众挖了一口井,当地百姓为了感恩党,感谢毛主席,就在井旁立了个碑,
13、上面写着“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个故事体现了党与人民之间的鱼水之情。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述革命历史的时候,对半条被子的故事进行了重点描述,进一步凸显了我党在红军革命当中的鱼水之情。高校思政教育当中要发挥这些故事在思想教育中的作用,利用小故事凸显党时刻为民着想的情怀。第二,凸显党的优良作风。党风建设关系着党的未来发展,在党的领导过程中,对党风建设尤为重视,关于党风方面的红色故事并不少见,比如朱德的扁担就体现了我党干部吃苦耐劳,与士兵同吃住、同劳动的优良作风。课文邓小平爷爷植树同样将邓小平同志参与劳动、亲自示范的优良作风展现出来。讲好党员故事,挖掘先锋模仿事迹,让学生感受到党的伟大与作风的优良。第三,将
14、党艰苦奋斗、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通过红色故事呈现出来。想要将党史故事有效融入到“概论当中,思想政治教师就要把握好党史故事的主旨和精髓,通过两者融合开展思想教学。例如,可以将毛泽东的故事融入到“概论”前四章当中,将邓小平的故事融入到“概论”第五章当中,将习近平的扶贫故事融入到“概论”第八章到第十四章当中。第四,开展实践活动,利用学校周边红色景点,纪念馆等方式来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具体的活动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四、弘扬革命道德,做到“学史崇德”中国共产党能够在百年奋斗目标中永葆青春活力的关键在于党始终传承优良的革命道德。解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力量薄弱,但纪律严明,其中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成为
15、党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并通过歌曲进行传唱,提升了党领导下军队的严明性、道德性。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站在群众角度思考问题,革命斗争中形成了优良的革命道德作用,党的形象得以树立。高校“概论”是以党史史料资源为根基的思想政治课程内容,是党史实践与党史精神的创造性重现,实现两者结合可以为高校学生带来更为直观的感知,对革命道德弘扬及“学史崇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之,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党领导下的革命顺利实施,逐渐构建了中国革命道德体系。革命道德是共产主义价值理念的集中体现,新的历史时期,党要实现长远发展必须要重视革命道德,把握革命精髓,遵循革命规律,勇于创新、大胆奋斗。革命时期,一大
16、批共产党人面对残忍压迫,亳不妥协,用血肉与敌人战斗到底,比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等;抗战时期为转移大部队突围而被包围,最终英勇就义的“狼牙山五壮士”;解放战争时期,宁死不屈彰显红岩精神的“江姐”等烈士;新中国成立后,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在一线的焦裕禄“王进喜”等。社会主义新时期,同样呈现出一批优秀共产党员,有为孩子上学而在教育一线奋斗终生的“张桂梅”;有为中国防护工作贡献力量且为资助584名贫困学生的国家院士钱七虎;有以草代木,培养食用菌为世界脱贫致富提供解决方案的农林大学教授林占喜等。二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凸显革命道德核心。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17、务更是党的宗旨,在革命道德体系构建中,要注重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剥削阶级道德与革命道德判定中,毛泽东认为是否为人民服务是区分两者的关键指标。在革命道德弘扬当中,要注重焦裕禄、孔繁森、雷锋、白求恩等同志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宣传,这是中国革命道德的精髓和内在体现。三是通过革命道德彰显革命精神。革命精神与革命道德息息相关,“概论”教学中,要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精神、态度展现出来。党领导下的革命历经艰辛,从党的成立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均与党的革命道德密不可分,红船精神、长征精神、航天精神、抗疫精神等,这些都是党在奋斗当中所形成的革命精神,将这些精神融入到“概论
18、”当中,有利于更好传承中国精神,提升学生对党革命道德的认同,帮助学生树立革命意志,对锤炼学生人格魅力具有重要意义。五、结语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留下了革命精髓,只有深挖百年党史,汲取前进力量,才能为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高校学生是祖国未来,民族希望,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学好党史有利于了解党的奋斗历程,把握党的发展方向,学生发展提供科学思想指引。思政课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将党史与“概论”融合可以更好丰富概论内容,增强“概论”教学的实践性,同时有利于深化高校思政教学改革。最为重要的是“概论”内容本身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容的探究与传承,党史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
19、化的具体体现,两者融合具有先天优势,不仅有利于推动“四史”教育,而且有利于深挖思政教材内容,增强思想教学的针对性,对学生思政获得感、幸福感提升作用显著。参考文献:1伍世文.党史深度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的三重取径J.惠州学院学报,2023,43(04):26-33.2张娜.新时代常态化长效化推动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创新实践一一以兰州大学为例J高教学刊,2023,9(20):193-196.3靳燕凌,乔丹.延安时期党史学习的历史考察及经验启示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5(04):45-50.4郁宁远,瞿冬云.论正确认识中共党史的价值意蕴一一学习习近平关于中共党史的重要论述J.现代商贸工业,2023,44(16):13-15.5黄琴,邱泽艳.党史教育赋能独立学院思政“金课”建设探析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3(02):107-112.6周长美,李迎春,李强.党史学习教育视域下东北抗联精神品格特征提炼及传承路径创新J.黑河学院学报,2023,14(04):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