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小学)万里名-基于学力评估导向课堂教学2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059939 上传时间:2024-03-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6.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小学)万里名-基于学力评估导向课堂教学2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x小学)万里名-基于学力评估导向课堂教学2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x小学)万里名-基于学力评估导向课堂教学2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x小学)万里名-基于学力评估导向课堂教学2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x小学)万里名-基于学力评估导向课堂教学2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小学)万里名-基于学力评估导向课堂教学2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小学)万里名-基于学力评估导向课堂教学2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1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基于学力评估,导向课堂教学2020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数学质量检测的分析与思考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书面测试是教学评价的重要形式,能有效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反观学生测试结果,对其进行评估分析,更能诊断学与教的优势与不足,帮助改进教学,从而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一、“清聚焦命题,明确方向(一)理结构,清特点纵览整张试卷,我觉得有三大特点:全面性、灵活性、人文性。1.XXX所谓全面性,也就是考查的知识面很广,覆盖了三年级下册整册书的内容,我整理了整张试卷的各单元分值分布(如下表)。从这张

2、表也可以看出,广而有侧重,从占分比例来看可以看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个单元是高频考点,其次“面积”“年月日”“小数的初步认识”也是重点。总体而言,考查范围兼顾所有单元,且分值基本按照单元比重分布。概念XX解决问题总分填空选择口算笔算综合XX画画填填解决问题位置与方向224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34274424复式统计表44两位数乘两位数721.57219.5面积344415年、月、日422816小数的初步认识321.54313.5数学广角一搭配(二)2132.灵活性所谓灵活性,也就是题型很活,知识的考察形式不是点对点模式,很多是一题对应多点,对知识也不处于记忆层面,而是需要扎

3、扎实实地理解、运用,非常具有综合性。例如画画,填 填中的第2题,这道题不仅 考查了 “7月有31天”这2.杭州市各区县小学本学期的*假将r 7 5U (R期)H|)-=RA六始,请你把右边2021年7月份的月妨发墙完祭.S 如:7月IH应埴在务 格?)II3t511Il加的再比如填空题第6题, 在方法的选择上也是灵活 多样的。(后面会具体分析)样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考查了学生分析、辨析、推理等综合思维能力。6.不计算,在O里填匕、V或=。35X3270X165774057753.人文性所谓人文性,也就是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况和知识经验出发。试卷中的很多题都是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

4、处有数学,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生动有趣地考查数学知识,让数学又多了几份温度。8.新华书店21:00停止,泮业,川普通”时法表示是(彳于):敏敏晚卜.8:30开始睡觉,第一.大早上6:30起沐,她共睡了(q)时。3.赵老师准备乘坐G7192次列乍去上海,他从家出发到富阳高铁站需要45分钟.列车发车舸5分钟停I上检票。赵老帅班迟成什么时候从家Hl发去富阳高铁站?一16:358时1-Ir17:54SC阳07192lS3上痔虹桥“006.-何会议室的地面长6米,宽3米。(1)用边长3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需要多少块?bm=6o(Xm3m二5.卜。划二S3)岱。.(昔步2。曲(2)常濡繇深1司价格的地砖

5、,工老酊带了7000元钱,甲;士乂勺2二加Q伍,幼R先47的无p、红乂37二%77OOO能都买说髀的地自可以买哪种品牌的地石专?甲品牌32元乙品牌37元(二)知弱点,明方向我收集了富阳区12个学校的数据作为样本,聚焦到每个板块的得分率。序号XX概念XX解决问题XXX1A94.4%95.1%90.4%942B90.7%91.7%87.8%91.23C86.4%90.1%82.0%87.24D85.1%90.2%80.4%86.15E86.0%87.5%81.5%866F84.8%88.2%79.7%85.27G85.6%86.9%77.2%84.78H82.8%86.3%76.6%839I81.

6、1%84.7%77.3%82.2IOJ79.4%82.7%73.1%79.711K78.9%82.1%69.0%7812L67.2%72.6%59.0%68.3从上表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学校之间的“贫富差距”还是挺大的,概念部分最多相差27.2%,计算部分相差22.5%,解决问题部分相差31.4%。从12个学校的整体来看,学生的短板还是在概念和解决问题。其实概念和解决问题之间是有“连带关系”的,学而不会用说明很多学生对知识、对概念的理解不够透彻。也就是重塑学习一书中提到的“脆弱知识”。这样的一个差距也提醒着我们应该扭转“知识立意”的观念,迈向“能力立意”,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二、“诊瞄

7、准问题,归因分析(一)于学中找症结诊断不仅仅是看结果正确与否,更需要关注学生思考的过程。在分析了每一道题的得分后,我发现在学的层面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1 .理解能力不强,意义理解浮于表面【例题】7.植树节种树,有52棵树要平均分给四年级两个班,平均每班可以分到多少棵?右边的会式中虚线框中.的计仪过FM小(TX)A.每班分2棵,分掉了4棵,余1棵(B.每班分20棵,分掉了40棵,余1棵C.每班分20棵,分掉了40棵,余10株【分析】本题的测查目标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算理”,意在给出一个具体的情境,要求学生清晰地理解除法的意义,正确建立位值制的思想方法。此题全区的平均得分率为69幅典型错误

8、就是选择A或B,学生未意识到虚线框里是十位。类似的还有选择题第8题。【例题】8.每套书有M本,王老师买了11套,一共买了多少多看边殿中“一”所指的那一步求的“(A状书的本数。A.1Ib.IOZC.H【分析】本题借助情境,考察学生对乘法算理的理解(得分率85.7%)。很多孩子选择了A,还是只关注到了表面的数字。通过这两道选择题的错误情况可以反应出学生对算理的理解还是浮于表面的数字,而没有建立起位值制的概念。(诊断结果)2.思维水平不深,高阶思维亚待提升(1)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灵活性体现在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够及时调整原有的思维过程与方法,根据题目灵活地运用有关定理、公式、法则,不囿于某种固定的程

9、式或模式。【例题】6.府愎,在O里填上、或二:6,不计算,在O里填上、或二。【分析】这道题第1小题的得分率是60%,第2小题的得分率是86.6%,错误主要集中在第1小题。错误原因主要出于两类:不计算导致错和计算导致错。不计算的孩子看到题目有“不计算”三字,很诚实地进行了直觉的判断;计算的孩子自然是通过笔算之后,计算错误导致判断错误。无论是哪种错误,这两类学生都没有发现在这道题中,两组算式之间是有紧密的关系的:32是16的两倍,70是35的两倍,左边算式也就是35X16X2,右边算式也就是35X2X16,因此,两边的乘积是相等的。其实,这道题不仅考查了学生“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也是对四年级“

10、积的变化规律”的一种渗透,可惜学生想不到可以从这一角度入手、依据“积的变化规律”快速解决问题,这也说明了学生的思维还是有局限性的,缺乏一定的数感以及策略意识。对接到书本的一些题目(如下图),对于这几组计算题,我们在日常教学时是指向结果的快速得出还是指向学生自主探索其中的规律呢?如果我们只是针对计算的结果,那么学生的思维就始终处于“操练”的阶段,无法到达“理解”“迁移”的程度。“破二氧11x514*415*-234-12x30-31x30-14*20-32*20-110*5-1404-1506-2304120x30-3103014200-32200-(2)思维的系统性思维的系统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有

11、序程度以及整体性。【例题】【分析】此题全区的得分率为80.4%,学校最低的得分率为31%,差距还是很大的。这道题书本是有原型的,可以说是一模一样,如下图:5.右图中一共有多少个长方形?本题从知识技能的角度主要考查“排列组合”的知识。如果仅考查知识掌握程度,那么正确找出有几个长方形即可。但命题的出发点,更为重要的是考查学生思维的有序性与全面性。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显然这方面还有欠缺。在教学这道题时,我们可以先将每一个小长方形进行标号,首先思考由一个长方形组成的有4个;由两个小长方形拼成的有4个,横着看分别是、,竖着看分别是、;由三个长方形拼成的个数为0;由四个长方形拼成的有1个,即最大的长方形

12、。综上所述,一共有4+4+1=9个,这样的教学过程,带领学生经历了从单个到多个的思考路径。同类型的题目课堂作业本上也一*5.呻中一共有多少个长方形?有出现(如右图),其实课堂作业本上的这道题难度系数更大,因为图中的分割线变多了,且其中有-条是“错位”的。虽然图形变了,思考方式却是不变的。只是学生在找由四个小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的时候不容易找到,但是有了之前的方法引领,解决这道题会相对清晰也轻松一些。(3)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要求学生能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而抓住事物的本质与内在联系,即透过现象看本质。它体现了学生思考的广度、深度、难度

13、。【例题】6. 同会议室的地面长6米,宽3米。(1)用边,3分米的正方形地传铀地,需要多少块?曾喘篇指不曲。救穗嚓例烟【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是否理解面积的本质含义,以及是否建构解决这类问题的解题模型。“铺砖问题”一直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解决这一问题,通常有两条路径:大面积里面有几个小面积,即用大面积小面积来计算;分别求出长边上可以铺几块砖(即每行可以铺几块),宽边上可以铺几块砖(即可以铺几行),然后用每行块数X行数=方砖的块数。这道题全区的得分率是77.1%,学生的错误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计算出错;二是单位转化出错;三是用大面积除以边长来计算;四是利用“周长边长”来计算。出现前面两种情况

14、的学生他脑中还是有一个正确的解题思路(解题模型),但是出现情况三和情况四的孩子,可见他们大脑中没有相应的图式,他并不理解地砖的块数与一块砖的面积有关,从根源来说,学生对于周长(长度)【例题】与面积(大小)的认知是模糊的。1 .如右图所示,己知每两点之间的矩离是1朋米.(1) W算:小蚂蚁从A爬到B,所爬路程正好是正方形条边的长度,那么这个正方形的周氏是(6)Mi米.(2)画ii:现在图上有A、B四点,小蚂蚁想再确定两个点,的一个面枳足!2平方加米的长方形,请你帮它画在图上.【分析】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周长与面积概念的理解、点与线的区别、周长与面积的计算等,考查的能力点有几何直观、审题能力、思辨

15、能力等。考查知识点周长与面积的本质、点与线的区分、周长与面积的计算等考查能力点几何直观、审题能力、思辨能力等第一小题的得分率是59.1%,典型的错因有几下集中情况:将题目中的周长看为边长,因此写了3厘米;将周长理解成面积,写了9厘米;除此之外,有学生认为周长是16厘米或4厘米,这些孩子的错误有一个共性就是把“点”当做“线段”,有4个点便理解为边长是4,导致他们在第(2)小题画图题中相较于第一小题,第二小题的也犯错误。1.如右困所示,已知每两点之间的距H是1厘米. . (1)算一算:小蜩从A黑到B,所*的长度正好%方形,的条边,那么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里(2)商湎:现在图上有A、B两点,小到蚊

16、想再Al定两个:点,画-桓亚回的长方形,谢林I它面警.全区得分率更低,是49%。其实,这道题的素材和2020学年第一学期的期末卷是一模一样的(见右图),只是把原来“周长是14厘米”改为了“面积是12平方厘米”。我选择了自己任教的两个班,对比了这道题的数据,第一学期的得分率是40.51%,第二学期的得分率是44.15%,对比两次的数据,发现学生的正确率并没有很大的提升,这不禁让我思考:学生的思维在哪儿搁浅了呢?为了进一步对学生理解能力水平的参差性和差异性进行分析,我选取了自己任教班级的77名学生作为样本,结合学生的实际答题情况,我将学生的思维分成了四个不同的层次,具体情况如下表:水平层次思维操作

17、一致性与收敛性人数XXX水平0没有做或胡乱答题没有答案或答错67.79%水平1只关注到单一信息,快速得出错误结果。答案错误56.49%水平2能够关注到两个信息,进行分析,但是遗漏某个信息导致错误。周长与面积概念混淆答案错误1823.38%以点为线810.39%忽略A、B两个已知点67.79%水平3能够关注到已有的多个信息并分析,用图正确表征。答案正确3444.15%具体分析:处于水平1的学生只关注到一个信息,就如下图的学生,他想画一个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但是他的大脑中对点与线的区分是没有的,而且没有关注到A、B是两个已经确定的点。又或者是有的学生只关注到12这个数字,没有关注到“面积”

18、以及“再确定两个点”这一信息,因此画了经过A、B两点周长为12厘米的长方形。处于水平2的学生能够关注到两个信息,进行分析,但是遗漏某个信息导致错误。具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周长与面积概念混淆,以A、B为两个顶点,画了周长是12厘米的长方形;第二类是以点为线,把点的个数当作是边的长度,因此画了面积是6平方厘米的长方形;第三类是画了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但是忽略了A、B两个已知点。把相关的数据做成统计图,如下图所示:小结:通过这样的具体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半多的学生能注意到题目中给出的单个或多个信息量,但是不能很好地将其进行关联,导致答题错误。学生思维深度不深,解题能力不强。同时,还发现处于水

19、平2的32个人中,有18个人是由于对面积和周长概念的不理解导致出错。这也提醒我们老师在教学面积相关知识的时候,有必要和周长进行一个对比思辨,加强对概念本质的一个理解与区分。同时需要有多重素材的沟通,而不是只局限于方格图中学面积。3.审题能力不佳,信息处理仍需培养七月八月九月合计1A205179195与7,B18718718731)第:季度两种品牌的牛奶各精佣多少箱,把表格填写完整”2)七月份A品牌比B品牌多卖(/八箱,A品牌八月份比九月份少卖(箱.【分析】这道题四个空,得分率最低的就是第四个空,求“A品牌八月份比九月份少卖()箱”,如果我们把问题补充得再完整些的话应该是“A品牌八月份比(A品牌

20、)九月份少卖()箱”,两个主语都是A品牌,但是很多孩子受前一空的干扰,将后一问理解成A品牌的八月份和B品牌的九月份去比较了,导致答案为8箱。赵Z师掂备乘坐G7M次列不去上海,他从家出发到富阳高铁站需要45分钟.列车发乍前5分钟停止检票。赵老IMi最迟应什么时候从家出发去富阳高铁站?/16:35。时购Ir17:54SCimGE*100f%瞰【分析】一张从“富阳一上海虹桥”的车票难住了全区近30%的学生。这一题考查学生能否联系生活实际从车票出获得有效信息,并根据结束时间和经过时间求解开始时间,得分率为73.4%。除了计算错误的学生外,还有部分学生无法厘清时间线,不能提取出“结束时间是16:35”这

21、个信息,把1时19分或17:54当做结束时间;也有的学生只减去了45分。, -,l TMJ啖/八外山公五邑叩同秋如 哂畋-帽*梦。时腑 之驱哨2诊仄轧“U八叫恢从豕出发去富阳d谒迟切时恸以上两题的错误情况可以反应出学生的审题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诊断结果)(二)于教中思不足学的困难下隐藏着的是教的不足,反观我们自己的课堂,是否也存在以下三点不足:1.缺少变式练习,导致知识理解不够透彻曾经看到过这一个教学片段:出示题目:课桌的高度大约是6()毫米厘米分米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生1:6毫米(一部分学生笑了)师:谁还有不同意见?生2:6厘米师:(有点着急)谁还有不同意见?生3:6米师:再

22、想一想。(马上有一个学生举手,立刻被老师叫起来)生4:6分米师:(非常高兴)你真聪明!好,同学们请看下一题我们以旁观者的身份来看,无疑觉得这位老师的教学方式有所不妥,但当我们是当局者的时候,我们是否也会无意识地这样做?从上述案例中,不知是否有隐约看到自己的影子?它折射出的一个现象:日常教学中我们可能较多的是就题论题,讲完就好了,说对了答案就以为学生已经懂了,少了变式练习,学生无法经历思辨的过程,导致学生的对概念、意义等的理解还不懂得辨析。2 .缺少追问拓展,导致学生思维戛然而止平时我们比较多的是碎问碎答式的提问与回答,而缺少基于学生的答案不断地刨根究底、穷追不舍的追问,致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在一个

23、层次上徘徊。上课过程中,教师最希望的就是学生的回答与我们的期望相一致,一旦不一致了,往往难以应对,或者用一句“谁来帮帮他(她)”之类的语言过渡。其实,这既是一种打击,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发展。3 .缺少细密严谨,导致习惯没有真正落实虽然平时我们总是强调书写要端正、审题要仔细、读题时关键词圈一圈等等,但是这些似乎都只是我们嘴上喊喊,没有硬性规定。当学生的作业交上来没有审题痕迹的时候,我们好像也心想:算了,做对了就好。所以,有时候我们的“心软”让很多良好的习惯难以养成。三、“策”:思而后行,方能致远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中指出:最好的设计应该是“以终为始”,从学习结果开始的逆向思考。期末监测的

24、诊断与分析就有这样的导向作用,让我明不足,知方向,让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有章可循。那我们可以怎么去做呢?先来统观一下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数学是一门充满联系的学科,它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新旧知识的转化;二是思想方法的迁移。通过对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的整理(见下表),我发现在新知的学习中都能找到旧知的影子,很多内容都是对已有经验的进一步拓展与延伸,有“形变神不变”的感觉。所以,在策略上第一点就是关注思变求通。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的知识统计表XX新知认识钟表、认识时间时、分、秒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量一量,比一比(二上)克和千克(二下)测

25、量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几个几倍的认识表内乘法多位数乘一位数认识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除法的意义分数的初步认识(一)关注思变求通,让理解能力更强思变求通是种以审问、慎思、明辨为形式和过程,以形成思维为落脚点的数学思想。简单来说,就是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索“变”的规律,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变与不变中,变的是外表,不变的是内涵;变的是知识呈现方式,不变的是学科素养与思维。那么小学阶段,我们对于思变求通的目标定位是怎么样的呢?我觉得不同的阶段,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发展水平,应指向学生不同的思维层次(如下

26、表)。此处以分数初步认识为例,展开详实阐述。XX目标定位(思维诉求)一XX拒绝填鸭式教学,借助学习素材、情境等的“多变”,感受学习的多元,培育学习情感。二XX尝试在变式的训练中,经历审视、思辨的过程,多思考什么变了什么不变,感知“形变理不变”的魅力,感悟题目的内在联系与问题的本质,从而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三年级多角度、多方位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依据思辨、求通、悟道,体悟知识的本质内涵,实现经验与意义的联结,实现“大概I念”的领悟与迁移。(案例补充说明:例如一年级我们笫一次教学“加法”,当学生对加法有了初步的感知时候,我们可以提问:“3+1还能表示什么故事呢?”让学生发挥

27、想象,编制更丰富的情境。随后,教师再追问:“在讲的这么多故事中,有的说人,有的说车,有的说气球,有的说水果,明显是不同的事情,为什么都能用3+1=4这个算式来表示呢?”由一到多,再由多归一,在这个有来有回的过程中让学生体悟加法的本质意义,同时发展一年级小朋友的审辨式思维。)1 .在寻异归同中丰富认知“分数的初步认识”作为一节种子课,对后续分数的学习有深远的影响,分数与整数有很大的反差,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通过思辨、求通、悟理,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全方面地理解分数。思变L呈现情境:“妈妈奖了我一块巧克力,我吃了块,真甜!讨论:这个块到底多大呢?思考:都是块,为什么你

28、们说的大小都不一样?生1:因为一块巧克力的大小、形状都不一样。XX:要根据一块巧克力原来的大小、形状来定。2 .动手操作:表示出块3 .反馈学生作品:求“通”师:老师观察了一下,你们涂出来的块,有大的、小的,有扇形的、长方形的,它们大小、形状都不一样,为什么都用来表示?生:因为它们都把一块巧克力平均分成了4份,取了其中的1份,表示1份的大小。【品析】在理解并感知一个具体的分数量之后,通过“既然都是!块,为什4么它们的大小形状会不同?”这个问题,在L的共性中找个性,从而领悟到L块44的具体大小要根据一块巧克力的形状、大小决定。随后动手操作,借用直观图形表示出L块,经过观察分析之后,通过“为什么大

29、小、形状都不一样,却都可以4用L表示?”这个问题,在L的个性中找到共性,体会巧克力虽在变,但不变的44是它们都把一块巧克力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可以用二表示,所表示的分数没变。变XX巧克力的大小、形状表示的分数、分数的意义在变化的一块巧克力中辨析理吗,深化了分数意义的概念。在让学生经历从具体量到抽象率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审问、思辨、说理,直指学生审辨式思维能力,既丰富了单位“1”的外延,又不断内化了对分数的认识。2 .在学问思辨中探究本质实践中,面对学生不同的拼法,举三反一,各种拼法就被沟通、联系起来了,使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完善。思变师:老师也带来了块巧克力,想象一下,原

30、来一整块巧克力长什么样?XX:生2:生3:生4:求“通”沟通:大家拼的方法各式各样,想一想,它们有没有相通的地方?XX:都用了4块。生2:都用了同样大小的4块。也就是都用了4个块。因为块就表示把一块巧克力平均分成4块,表示其中的一块。在异中思变,在变中求通,此处变的是拼法,变的是一块巧克力的形状,不变的是它们都用了4块同样大小的巧克力拼成一块完整的巧克力。变XX巧克力的形状拼的块数【分析】在这样的逆推练习中些变式中,观察比较、提炼总结,,再一次夯实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在这打通量率的联系,完善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而达到对概念的深层领悟。(二)依托多层思考,让思维水平更深1 .一题多解,注重思

31、维发散数学课程与教学中倡导“一题多解”是数学教育的传统,教学中引导并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多种方法进行比较与选择,应当是培养数学思维的有效途径。相加得到205+179+195=579z187+187+187=561o学生对这道题的目标也许只停留于计算正确就好,但是我们老师的目光不能仅此而已。事实上,解决任何问题的思维方式都不会是唯一确定的。在解决了“怎么做”的问题之后,我们应该继续想想“还可以怎么做”,所以在数学教学时,老师不妨多问一句:怎么解决更加简便呢?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其实这几个数字的选择还是别有用心的。计算A的总数时学生可以先算205+195得到整百数400,在计算B的总数时学

32、生可以用乘法187X3得到结论,虽然最后都指向结果的得出,但其中的思维含量是大不一样的。在这样不断的思维卷入和发散中,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狭窄性,久而久之,学生面对难题时的分析能力、解题能力、策略意识也自然而然会提高。2 .重组联结,力求思维深刻郑毓信教授说过:“数学教学中的知识不是越多越好,数学知识的理解贵在求联而不在求全。”因此,教学视角不应锁定在某一课甚至是某个小单元,而是要从数学知识体系之间的联系出发,立足大单元的视角,把零散的知识构成一棵具有层次性、结构化和具有发展力的“知识树”,以便于思维的“生长”和“嫁接”。例如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一内容,可以打破原有的单元结构,以更好地实

33、现知识内部的联结。下面,对相关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分析。“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人教版教材安排了两个单元进行教学,分别是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其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内容包括: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算(100以内)、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笔算和用估算解决问题。“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主要是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笔算和解决问题两大部分内容。教材内容的编排结构如下表:单元主题课时内容具体安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算加法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例1减法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例2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笔算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34、例3用估算解决问题估算解决问题例4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三位数加三位数笔算不进位加法和一次进位加法例1、例2连续进位加法例3三位数减三位数笔算不退位减法例1连续退位减法例2被减数中间有O的减法例3解决问题精算和估算例4显然,教材分两个单元编排的意图是减缓教学坡度,螺旋上升,这对于学生熟练计算技能是有帮助的,但是也存在两点不足:其一,从学科逻辑的角度看,两个单元的内容在算理和算法上都是一致的,属于迁移性学习,人为的切分破坏了知识结构的整体性;其二,从笔算内容的编排看,前一单元”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是后一单元”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一种特殊情况,没有单独编排的必要,可以融合到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教

35、学中去。教材中“加法笔算”和“减法笔算”各编排了三个例题展开教学,弱化了相互之间的联系。从学生认知心理的角度看,加法教学中同时呈现不进位、一次进位和连续进位三种情况,减法教学中同时呈现不退位、一次退位和连续退位三种情况,更有利于学生在相互比较和辨析中寻找相同点和不同点,也更有利于暴露学生的学习难点,从而深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当时我自己在教学时,就是这样大胆尝试的,课堂教学实践也印证了这一点,基于结构化的内容重组更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知识迁移和方法掌握。虽然还是会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时有困难,但是后期可以有针对性地跟进相应的练习课和拓展课,再度来帮助学生巩固。经过内容重组、调整后,教学序列如下表所

36、示:单元主题课时内容具体安排重组后的安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加法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例1起始课: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减法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例2新授课:三位数加三位数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笔算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例3新授课:三位数减三位数笔算用估算解决问题估算解决问题例4练习课:练习跟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三位数加三位数笔算不进位加法和一次进位加法例1、例2拓展课:加减法竖式谜(算式谜)连续进位加法例3新授课:加减法估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笔算不退位减法例1新授课:解决问题(精算与估算)连续退位减法例2被减数中间有O的减法例3解决问题精算和估算例4前后相比

37、较,虽然课时数少了,但是整体下来思维含量是不一样的。通过这样的重组联结,帮助学生换种方式学万以内的加减法,使知识更具系统性、教学更具结构性,学生的学习也可以更有效且富有挑战性,促进思维的迭代进阶。(三)深度解读信息,让审题能力更佳“审题”这个词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不陌生,相信每一位教师都对自己的学生强调过审题的重要性,但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以及学生的作业中我们经常发现,在教师看来很简单的题目,学生却常常出错。那么如何正确的审题,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题目信息呢?1 .理解题意是审题的主要环节要理解题意,把握有用的信息是关键,通过读题了解基本信息之后,把已知信息和问题在脑中罗列出来,必要时用笔写或画或

38、圈出来,并由此分析出这道题是考查什么知识点的,再找出解决问题的有用信息和关键信息,避免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些无关的信息上。在此次期末网阅过程中,我就发现有好些试卷上有着清晰的圈圈点点的痕迹(如下图),这些痕迹清晰地反映了学生在读题时的思考过程,并且能够帮助学生很直观地捕捉题目的关键词。学生只有在审题中养成认真推敲、咬文嚼字的习惯,才能真正理解题意。-)(第1小4分.第2小分.共6分)I. IUfi用所示.1加密的门上网的距旦1f彳砥 1)n th 小箝蚁从 A *到 H M 2) Al *4WII A. BR.小的IK州科定西个戏.M 个梦飞硬r Zr网方13 场你借它.在用匕 M.工境第I小4分

39、,第2小2分,共6分)I.如右阳所左.口触*两点之网的呼离型5. I)W 惊,小*HR从A11B WJ V(Q X.)小红向西顶风走.这时刮的是(西风.加工处理信息就是将得到的有用信息进行内化处理,确定解题思路。也就是根据问题把这些有用的信息进行加工、迁移和整合,判定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一步是比较重要的,需要多角度、多方式、全面地思考,要避免思维定势。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借助数形结合的思想帮助我们理解题意,寻求思路。如右图,这个小孩很生动、清楚地画出了题目意思一一“XX”“顶着风”,那么答案也就自然很直观了。结语XX的错例是一种生成性资源,是对教师改进教学的友情提示。当学生产生错误时,教师不要只是打一个红叉,应该撑着“错例”这一支长篙,追寻错误的根源,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并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从学生的问题出发,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样才能使错例化腐朽为神奇,使我们的课堂XXX精彩纷呈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