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彰显中华文明的独特性与生命力.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062374 上传时间:2024-03-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十四节气彰显中华文明的独特性与生命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二十四节气彰显中华文明的独特性与生命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二十四节气彰显中华文明的独特性与生命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二十四节气彰显中华文明的独特性与生命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二十四节气彰显中华文明的独特性与生命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十四节气彰显中华文明的独特性与生命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十四节气彰显中华文明的独特性与生命力.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二十四节气彰显中华文明的独特性与生命力中国传统的历法,是以二十四节气为主体,与阴阳历、二十八宿、七十二物候等配合而成的互洽互足、美轮美奂的体系,指导中国社会生活数千年,至今犹在发挥作用,彰显出中华文明的独特性与强大生命力,值得今人珍视。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业大国,故尤其重视天文,力求多角度、多层次地把握气候变化规律。尚书尧典记载,尧命羲和四子分赴四方,以鸟、火、虚、昴四颗恒星昏时在南中的出现之日,作为确认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标志。当时已知一个回归年的长度为“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已发明兼采太阳、太阴(月)之长的“阴阳历”,已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二尧据此“敬授民时”,指导农业生产。其后出现

2、的夏小正,分一年为十二个月,观察的恒星增加了参、织女、辰等,关注北斗斗柄的指向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开始记载“物候”,即不同气候下的鸟兽草木虫鱼的生存状态,如正月,惊蛰之后“雁北乡(向)”;二月,“有鸣仓庚(黄鸟)”;五月,“唐蜩(蝉)鸣”之类皆是。先民在黄道与天球赤道附近选择的四组恒星,分别称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四象),每七颗星宿,合称二十八宿,将其作为观测天体运行的坐标。近年湖北随州出土的曾侯乙漆箱盖上发现的北斗居中、二十八宿之名环列四周的图案,是为迄今世界上最早的有二十八宿之名的实物。到礼记月令,已有四季,二十八宿都有昏、旦在南中出现的确切时间。物候每五天一换,记载更为详尽,如寒露三候,

3、“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霜降的三侯,是豺乃祭兽,草木黄落和蛰虫咸俯。全年共七十二候,已形成体系。二十四节气最早见于文献记载,是汉代的淮南子天文训,乃是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每月有二,月初、月中各一,月初的称为“节”,表示一个月的开始;月中的称“气”,是节的延续。每个节气都对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在的位置,非常科学,误差仅12日,在公历中的日期基本固定,如清明在4月5日,冬至在12月25日。先哲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以阴阳历为基础,以二十四节气为气候主轴,以二十八宿为星空背景,以七十二物候为参照,制定成彼此呼应的历法体系,公诸天下,作为指导社

4、会生活的公共法则、生活节律,这在两千多年前,实属不易。先哲确定二十四节气,不仅追求与天象的契合,而且追求符合“地气”变化的现实,力求使两者一致。汉书律历志记载了汉人通过律管确定音律与节气的具体方法,古代诗词中习见的“葭灰”“律管”之类的词,如五代韩傀冬至夜作“中宵忽见动葭灰”,杜甫小至“吹葭六管动飞灰”,宋朱淑真冬至:“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出典均在于此。汉书律历志称,黄帝命乐官伶伦,将十二根长度不同的律管吹出十二种标准音,总称十二律,奇数六律为阳律,偶数六律为阴律,称为六吕。六律第一个是黄钟,六吕的第一个叫大吕。其中最长的九寸,最短的四寸六分,

5、因为九是阳的极数。然后按长短次序将竹管排列好,管口一边齐,下端呈长短不一的斜势。暇草,即苇子的膜,烧成灰后极轻,将其灌满十二律管的内腔,运至西北阴山,然后筑三重之室,门户紧闭,门缝涂严,再用布幔严密遮蔽,令其吹不到丝毫之风。室内设置十二个木案,每案置一管,静候地气升降,气至灰动。一阳生成时,九寸长管子里的灰会自动飞出,发出的音高,称为黄钟,时间为子时,此日定为冬至。如此,用十二律管依次定出12个“节”,“气”就是“律吕调阳”。此即古人将“律”与“历”并论的原因。上记候气之法早已失传,其法至为神秘,今人读之多不予采信。鄙见,古人不我欺,汉书记载不可轻易否定,此姑妄记之,留待有心人研究。二十四节气

6、乃是先民基于数千年天文观测而成,是在阴阳历的基础上,对全年的气象、寒暑、雨露、霜雪进一步细化与定位的宇宙秩序,使社会生活进入规范、有序的状态,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的作用非同小可。首先,确立了社会生活的基本节奏。夏小正尚无季节的概念,殷商时期唯有春秋二季,月令已有四季,二十四节气再作析分,将四季开始之日分别称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春,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立夏、立秋、立冬之“立”,都作如是解。中国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活节律由此肇始。因天之时而作,反对春行夏令,秋行冬令,成为中国人的传统理念。其次,将气候之变有序化,均衡分布于四季,作为指导民间生活的法则。二十四节气将寒暑、雨雪、

7、霜露、农事等事类,交互错综为一体,晓谕万民,如寒暑的顺序是小暑、大暑、处暑(处暑,处是终止,暑天将尽)、小寒、大寒。春夏之交,农事最为繁忙,依序为雨水、谷雨、小满、芒种。雨水,东风解冻,散而为雨水。谷雨,雨量充足,雨生百谷。小满,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芒种:有芒之种谷可稼种,此为农事之序。入秋,气温下降,则有白露、寒露、霜降。白露:露凝而白,天气转凉。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霜降:天气渐冷,霜将降落。不可不加关注。最后,依托节气,预测未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农业生产流程漫长,当“见微知著”,洞察先机,预作准备。民间的许多节气农谚,都有预警作用,如需及时播种的作物,“芒种不种,再种无

8、用”,“清明麻,谷雨花,立夏载稻点芝麻”;“芒种栽薯重十斤,夏至栽薯光根根”。节气日的晴雨,多预示后面的天气,如“立春晴,一春晴。立春雨,一春雨”;“立秋无雨,秋天少雨;白露无雨,百日无霜”;“伏里无雨,囤里无米“芒种刮北风,旱断青苗根二节气日打雷与否,亦可判断其后旱涝,如“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芒种打雷是旱年”;“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再如节气前后气温关系春分不暖,秋分不凉”;“小暑热得透,大暑凉悠悠”等,不胜枚举。要之,无不井然有序,一切皆在掌握之中。二十四节气形成于黄河流域,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气候条件不尽相同,各地民众在大的格局下,不断总结当地的节气特点进行调整,并形成

9、富于当地特色的农谚,此不赘举。二十四节气规划了社会生活的网格,故历朝历代多将治国理念与典礼仪式糅为一体,形成水乳交融的形态。至迟在周代,便有冬至天子于南郊祭天的大典,旨在“大报天而主日”,即广泛地报答以日为代表的大自然化生万物的恩德。周礼在冬至祭天的基础上加上天子夏至在北郊祭地的典礼,使两者阴阳对称。由此,冬至夏至祭天地成为后世最高的祭典。周礼还有“春分朝日于东郊”“秋分夕月于西郊”的典礼,乃是在春分与秋分分别祭祀日月的仪式。今日北京的日坛、月坛便是古代祭日月的遗迹。节气与致祭对象的固定关系很多,如明朝清明祭泰厉、霜降祭旗度、惊蛰祭太岁诸神等,都是其例。中国以农业立国,“民之大事在农”,入春,

10、万物苏醒,劝课农桑是国策。国语周语记载,春耕之前,“阳气俱蒸,土膏其动”,天子要举行籍田礼王耕一壤,班三之,庶民终于千亩工节气日还是推行政教的最佳时机。历代政府从孝敬父母入手,树立博爱之心,“生事之以礼,死祭之以礼,葬之以礼”,以此提倡孝道。祭祀先祖,旨在追思与纪念,激励生者“光前裕后”,推进家族繁荣。祭祀的主要节点在清明、冬至与新年。清明墓祭是生者与过世的亲人沟通的重要方式。为了使官吏有时间从容祭扫,唐朝首开清明放假的先例,玄宗时,“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其后增加到七天。宋代寒食亦放七日假。宋梦粱录载,每至清明,“官员土庶俱出郊省墓,以尽思时之敬。”冬至,是家庭祭拜之日。汉代,冬至官府要举行

11、祝贺仪式,官员放假,商人停业,亲朋相互拜访,赠以美食。魏晋南北朝的冬至,帝王要接受方国和百官的朝贺。唐朝冬至,皇帝登歌,奏昭和,盛装出席各类活动。陆游辛酉冬至一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说的正是家内的祭拜。经司马光、朱熹等人的推动,宋代祠堂祭祖形成体系,而以冬至祭始祖为最重要。祭祖传统,民国犹存。叶圣陶过节记如何在“上海弄堂房子地位狭窄”,“杯筷碗碟拿不出整齐的全套”的条件下,完成三桌祭祀;又说父辈的拜跪,“容貌显得很肃穆,一跪三叩之后,又轻轻叩头至数十回,好像在那里默祷,然后站起来,恭敬地离开拜位”,足见“祭如在”“临事而敬”的内心诚笃。丰子恺的清明说清明三天上坟,第

12、一天寒食上“杨庄坟”,“茂生大伯挑了一担祭品走在前面”,大家跟他步行五六里路。正清明上“大家坟”(同族的祖坟),用两只船,整整一天。第三天上“私房坟”;说的也是族人的虔诚。冰心寄小读者说,清明扫墓,”也可训练小孩子一种恭肃静默的对先人的敬礼:今日读之,朴茂之风依然感人。二十四节气不仅深度契入农业、政教,亦深度契入文学创作。春生冬至时,夏尽秋分日,节气提示的暖寒、物候,总能引发人的情感变化,或喜悦,或伤感,或惆怅,或激越,诸多优秀作品由此而生。笔者以诗为例,略窥一二。清明与寒食,是民间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主题是咏春,人们纵情于山水之间,徜徉于绿柳之中,流连忘返,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

13、人欲断魂。借冏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最具画面感。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堪称境苦情真:“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乌鹊在乔木上聒噪,谁家在清明寒食节哀号?纸钱在旷野外飞舞,重重的古墓上长满绿草。棠梨花与白杨树相掩映,尽是生死离别之地。亡者在黄泉听不到生者哭声,祭奠人已在潇潇的暮雨中归去,读之,令人伤感无比。寒食节全国禁火,意在纪念介之推,韩翔寒食的“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句,讥讽得宠的官宦之家,寒食节依然以烛火照明。韦应物清明日忆诸弟意境非常凄凉:“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终令

14、思故郡,烟火满晴川。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寒食节偏逢罹疾,清明略觉愉快;始终思念故乡,江面满是祭扫的烟火。寒食剩的杏粥还能吃,榆羹稍加煎煮。我犹离群的孤燕,在此虚度年华。白露、寒露、霜降相继而来,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传诵至今的佳句。天气渐凉,悲秋之情顿生,感慨人生易老。元稹白露八月节:“露沾蔬草白,天气转青高。叶下和秋吹,惊看两鬓毛J草上的露水泛着白色,树叶被秋风吹落,猛然发现自己的两鬓已斑白!元稹看到在晚秋中渐黄的菊色:“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邵雍写到了衰草、西风:“寒露辍衰草,凄风摇晚林J俞桂则感受到了虽然轻微、却是寒冷的风雨:“薄薄轻轻寒露雨

15、,微微飒飒早秋风。”冬至,一方面寒冬未尽,漫漫长夜,催人愁绪,落魄潦倒之人,倍感伤怀;另一方面一阳已生,希望已经出现,令人充满期待。故此日,借时抒怀的文人墨客尤多。龙辅“冬至宵难短,孤眠恨自长”句,难耐寒衾之意,最是直白。白居易的几首冬至诗,心境都不太好,如冬至宿杨梅馆:“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J再如冬至夜怀湘灵:“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J又如冬至夜:“三峡南宾城最远,一年冬至夜偏长。今宵始觉房极冷,坐索寒衣托孟光J杜甫的冬至诗,心情也颇郁结:“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J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推

16、想家人正在谈说蜷缩在驿站的自己:“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J梅尧臣的冬至感怀含泪思念慈母,感慨世道不平,自古死于九泉者,谁能随冬至之阳复生:“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J当然,不乏在冬至之夜抒发家国情怀者。戎昱的谪官辰州冬至日有怀,感叹去年夏至头戴懈劣冠在长安,今年冬至却谪官在辰州,无由报国:“梦随行伍朝天去,身寄穷荒报国难。北望南郊消息断,江头唯有泪阑干。”杜牧冬至日遇京使乃客居江南时所作,于冬至日逢遇某入京使,乃托他捎给长安的弟弟,尽管“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但“牛李党争”下的朝廷之危最难释怀,故有“尊前岂解愁家国,辈下

17、惟能忆弟兄”之叹。中国人说的“过年过节”之“节”,最初是指二十四节气中的十二节,都在每月月初,是气候变换的重要节点。中国人勤劳,但亦懂得松弛有度,每每借年节之机,拥抱大自然,舒展身心,娱乐嬉戏,交游访客。如清明节,纷纷走出户外,踏青、赏花,打秋千,放风筝。杜甫清明二首:“十年蹴蹋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明徐元八义记宣子劝农:“节届寒食清明。清明,西郊外步踏红青J都是大家熟悉的诗句。冬至,古代曾经做过岁首,加之时值冬闲,故成为欢聚的好机会。宋代的冬至,地位不亚新年,“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清明节日北宋都城汴梁和以虹桥为中心

18、的汴河两岸的街市、店铺,以及郊外的热闹场景。老舍先生北京过年风俗说,北京的年始于腊七腊八,二十三过小年、除夕,门外贴对联,屋里贴年画,成人要“蟒袍补褂四出拜访亲友,谓之辞岁”,家人叩拜尊长自户庭以至大门,凡是行走之处要撒上芝麻秸,谓之踩岁二入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人人都赶回家吃团圆板。除了幼儿,没人睡觉,都要守岁。堪称是民族的狂欢节。店铺打洋,正月初六才开张,人们逛天桥和听戏。元宵,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一律是玻璃的,有清一色是牛角的,有都是纱灯,有的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男人们到亲友家拜年,女人在家中接待客人。庙会,以火神庙、白云观

19、、大钟寺的最盛,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特别爱逛庙会,可以到城外看野景、骑毛驴,买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轿车、赛马、赛骆驼的。老舍先生笔下的旧历年的温馨与亲切,至今令人艳羡。各种时令小吃,都借着年节大行其道,如清明节的青团子、徽子,老舍先生提到的有腊八粥、关东糖、元宝汤、年糕、饺子等。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多年,内忧外患接连不断,而始终不溃散,原因很多,而二十四节气昭示的大自然的阴阳转换的哲理,当是重要原因之一。中国人讲阴阳,“一阴一阳之需道”,“万物负阴而抱阳”,独阳不成,独阴亦不成,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转换,当阴发展到极盛时,一阳已生,并向阳极发展;反之亦然。周敦颐太极图展示的阴阳消长之理

20、极为形象。人生都会有坎坷,甚至绝望的境遇,但绝不可轻言放弃。易经云“否极泰来”,天无绝人之路,“不信东风唤不回”,成为中华民族骨子里不屈不挠的民族性格。冬至,是阴阳转化的重要节点,阳与春在前,转机已露,中国人深谙此中哲理,每逢此日,由衷欢呼阳生春来,杜甫小至:“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邵雍冬至吟二首:“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J张伯端冬至一阳来服:“冬至一阳来服,三旬增一阳爻。”董其昌长安冬至:“子月风光雪后看,新阳一缕动长安J皆是其例。一阳初生,并非鼓励坐等胜利,恰恰相反,中国人多懂得“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练好内功的道理;坚守“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的

21、理念;遵奉“岁寒,而后知松柏之后凋”的格言,而在逆境中效法松、竹、梅岁寒三友。鲁迅先生说,“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秋夜),正是极好的表述。夏商周三代,岁首有建寅、建丑、建子之别,秦则建亥。古代每逢改朝换代,改历颁朔是头等大事,奉谁家的正朔,岂可含误。周边藩国,亦必专程来京受历,以便回国“敬授民时二那时东亚地区的时间表,是由北京颁布的。辛亥革命后,主流思潮是“全盘西化”,人们以“新”“旧”作为评价一切的标准,凡旧皆非,凡新皆是。追随西方成为“政治正确”。1912年1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发布临时大总统改历改元通电,宣布中国农历为“废历”,以西方的格里高利历为中国的“国历”,奉了西

22、洋的正朔。从汉武帝定太初历起,中国就将农历正月初一作为岁首,称为“元旦二元,是第一;旦,是早晨;元旦,即一年的首个早晨,意即新年,两千年来未变。令人费解的是,政府宣布废除“旧历“,却将它的冠冕“元旦”摘下,戴到西历的头上!如此,农历成为没有岁首的“光头”历法,农历新年遂称“正月初一二1914年,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向袁世凯建议改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此议仅“春节”被确定,其余未被采纳。1927年初,国民政府总政治部成立“废除旧历运动委员会”,宣布“旧历年关,凡我政府所辖之行省内各机关、团体、学校,以及民众,不许放假庆贺、拜年、张贴春联、张灯结彩。”他们罔顾农历与中国

23、社会生活的血肉关系,试图粗暴地作“政治解决二1928年5月,国民政府提出废除旧历推行国历的八条办法,规定国历新年要放假庆祝,接待外宾、职员团拜和授予勋章等活动,均要在此日进行。某些地方政府模仿西方举办鸡尾酒会,邀请官员与社会名流参加。二十四节气、鞭炮、守岁、压岁钱等都属于必须扫荡的“封建迷信二有的警察在路口劝阻民众拜年。凡售卖年纸年画、舞龙舞狮者,会被警局拘留。“新年好”“恭喜发财”之类的祝福语,被视为反动口号。潘光旦先生曾批评主张废历者,“但知维新,而不识历史与社会为何物也一个世纪前,曾有文化人撰文咒属农历是“中国妖魔鬼怪的策源地”,如今春节已是世界上最盛大的民族节庆,二十四节气已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央视新闻联播,每逢节气日都会告知全国并作介绍;至盛暑、严寒之期,必与全国人民一起“数九”“数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之强大,令人由衷赞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