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J_T318-2023城市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071942 上传时间:2024-03-13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04.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JJ_T318-2023城市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CJJ_T318-2023城市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CJJ_T318-2023城市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CJJ_T318-2023城市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CJJ_T318-2023城市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JJ_T318-2023城市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JJ_T318-2023城市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docx(3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UD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EjJCJJ/T318-2023备案号J3107-2023城市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Standardforuniedapplicationofcityinformationmodel2023-09-22 发布2024-01-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StandardforunifiedapplicationofcityinformationmodelCJJ/T318-2023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24年1月I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3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20

2、23年第133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的公告现批准城市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T318-2023,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WWW)公开,并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3年9月22日为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根据住房利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关于开展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技术标准等7项标准编制工作的函(建司局函标(2020)26号)以及关于变更城市信息模型平台相关标准有关事项的函(2021-007)的有关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

3、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L总则;2.术语和缩略语;3.基本规定;4.数据;5.基础平台;6.应用。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遥感应用中心)(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9号,邮编:100835)奥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中设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数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市建设科技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杨柳忠陈顺清魏来 杨滔 王爱华 张菲斐北京建筑大学于静包世泰于洁王新

4、歌彭进双黄立新王曦晨罗文斌张晔理王永海聂锐敏马牧野龙凤李晓晖吴江寿霍文虎曹书兵蔡国印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王丹顾明谢卫王静 黄玉芳王玉恒 王辉杜明芳关丽 高苏新 冯蕾曾文目次1总则12 术语和缩略语22.1 术语22.2 缩略语33 基本规定43.1 模型单元43.2 应用场景53.3 总体架构54数据74.1 一般规定74.2 基础数据74.3 平台数据84.4 元数据85基础平台105.1 一般规定105.2 技术架构105.3 建设与运维116应用126.1 一般规定126.2 应用模式126.3 应用体系126.4 应用评价13本标准用词说明14引用标准名录15附:条文说明17Conte

5、nts1Gene-alProvisions12 TermsandAbbreviations22.1 Terms22.2 Abbreviations33 BasicRequirements43.1 ModelUnit43.2 ApplicationScenarios53.3 GeneralFramework54 Data74.1 GeneralRequirements74.2 BasicData74.3 PlatformData84.4 Metadata85 BasicPlatform105.1 GeneralRequirements105.2 TechnicalFrameworkIO5.3 C

6、onstructionandMaintenance116 ApplicationofCityInformationModel126.1 GeneralRequirements126.2 ApplicationPatterns126.3 ApplicationArchitecture126.4 ApplicationAssessment13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141.istofQuotedStandards15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171.0.1为指导城市信息模型的创建和应用,提升城市信息化应用水平,推动城

7、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和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城市信息模型的创建和应用。1.0.3城市信息模型的创建和应用,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和缩略语2.1 术语2.1.1 城市对象cityobjects城市建筑物、基础设施以及支撑城市建设与运行的有关资源环境要素。2.1. 2城市信息模型cityinformationmodel/modeling应用建筑信息模型等技术方法对城市对象进行数字化描述和表达,并融合城市业务、社会实体及监测感知等信息,构建城市信息有机综合体的过程和结果,简称CIM。2.1.3 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QMbaSiCPl

8、atfOrm管理和表达城市信息模型及其相关数据,为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和服务等应用提供基础支撑的信息平台,简称CIM基础平台。2.1.4 城市信息模型单元CIMunit城市信息模型的基本组成元素,简称CIM单元或模型单元。2.1.5 语义结构semanticalstructure城市对象概念表达及含义的层次化关系。2.1.6 几何信息geometricalinformation描述城市对象的地理位置、空间形状及外观特征的信息。2.1.7 属性信息attributeinformation描述城市对象独特的、可识别的特征信息。2.1.8 关系信息relationshipinformation

9、描述城市对象之间组成、连接与控制等相互约束关系的信息。2.1.9 应用场景applicationscenarios在CIM基础平台中配置的支持特定任务或应用功能的模型数据组合体。2.1.10 元数据metadata描述数据的数据,包括CIM数据的标识、覆盖范围、质量、内容、参照系和分发要求等信息。22缩略语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ZModeIing建筑信息模型CIMCityInformationMOdel/Modeling城市信息模型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地理信息系统IoTInternetofThings物联网1.ODLeve

10、lofDevelopment精细度3基本规定3.1 模型单元3.1.1 ClM应以模型单元为基本对象进行组织和表达,模型单元应能表示城市对象的类别特征、关键标识及其构成要素层次关系。3.1.2 模型单元应由几何信息、属性信息和关系信息构成(图3.1.2)。EZI1111I.色H纹Fll零1t1儿荷信息I1_I11三I7fl1 IZrI届曲:息II关J信息IT丁一!属性IIjM网卞I而袅Ii片系IJ系I图3.1.2模型单元构成1.3.3 模型单元的几何信息应包含构成信息和外观信息。其中,构成信息应通过点、线、面、体及其组合表示;外观信息应通过颜色、纹理、材质及其组合表示。1.3.4 模型单元的属

11、性信息应包括标识代码、分类代码、名称、组成、权属、状态和交付说明等基本信息,并可根据需要进行扩展。1.3.5 5模型单元的关系信息应体现模型单元间组成、连接及控制等相互约束关系,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组成关系应包括空间组成关系和功能系统组成关系;2连接关系应包括空间有向或无向的连通关系;3控制关系应包括功能系统操作逻辑关系;4模型单元间可同时具有多种关系信息。1.1.6 模型单元应分级分类建立,并应具备多种精细度(LoD)。1.1.7 模型单元应以标识代码进行区分,以分类代码进行类型识别。3.2 应用场景3 .2.1应用场景应根据应用需求,基于模型单元的空间关系和功能关系进行数据组织,并应符合下

12、列要求:1空间关系应表达模型单元的空间位置关联性质;2功能关系应表达模型单元的功能系统组成逻辑;3应用场景应实现多种LoD模型单元的灵活组织。4 .2.2ClM应用场景应在CIM基础平台中配置模型单元,并应以服务方式支撑ClM应用系统开发和运行。3.3 总体架构3. 3.1ClM总体架构应包括设施层、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用户层以及标准规范体系、运维与安全保障体系(图3.3.1),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智慧城市公共信息与服务支撑平台第1用户V:I政府部门II企事业单位I社会公众标alw范体系应用层服务层数Wi层城市规划应用城市建设应用城市运行应用城市管理应用I城市服务应用模型管理数据管理场景管

13、理运维管理安全管理任iM基础数血业务数数一调件数擀方程建B数据口血态感知数据;1匚:l础平台运维与安全保障体系设施层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安全设的显示设备感知设备图3.3.1总体架构部分:总体要求GBT36622.1、信息技术云计算参考架构GB/T32399和信息技术云计算平台即服务(PaaS)参考架构GB/T35301的规定。3.3.2设施层应包括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安全设备、显示设备和感知设备等,应能支撑ClM基础平台和应用的运行。3.3.3数据层应通过数据治理生产CIM基础数据,应共享业务数据、专项调查数据、工程建设数据、动态感知数据等。3.3.4服务层应实现基础数据和模型数

14、据的汇聚和融合,并为QM应用提供模型管理、数据管理、场景管理、运维管理和安全管理等服务支撑。3.3.5应用层应涵盖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和服务等ClM应用。3.3.6标准规范体系应对ClM基础平台的数据加工、建设、应用开发、安全运维等环节提供基本技术依据。3.3.7运维与安全保障体系应为CIM基础平台建立安全运行机制和策略,并应提供运维过程监控和服务质量保障。4数据4.1 一般规定4.1.1 ClM数据应以模型为基础,并应实现与相关数据的融合。4.1.2 QM数据应采用统一的时空参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平面坐标系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确有必要采用其他坐标系时,应与2000国家大地

15、坐标系建立联系;2高程基准应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确有必要采用其他高程基准时,应与1985国家高程基准建立联系;3时间系统应采用中国国家标准时间(北京时间)。4.2 基础数据4.2.1 基础数据应包括城市建筑物、基础设施、资源环境要素等城市对象的三维数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物应包括城市地上、地下空间的人工建筑;2基础设施应包括能源设施、给水排水设施、交通运输设施、环境卫生设施、城市防灾设施等工程性基础设施和文教设施、体育设施、医疗设施等社会性基础设施,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基础设施管理GB/T32555的规定;3资源环境要素应包括支撑城市建设与运行的土地、水、森林、草地等要素。4.

16、2.2 基础数据加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信息模型数据加工技术标准CJJ/T319的规定。4.2.3 模型数据宜采用具备格式转换、参数化建模、轻量化及模型脱敏等功能的数据治理工具软件进行加工。4.3 平台数据4.3.1平台数据应根据国家级、省级、市级等不同层级平台要求进行创建(图4.3.1),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智慧城市数据融合第3部分:数据采集规范GB/T36625.3和现行行业标准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技术标准CJJ/T315的规定。国家 级平台数 据QM基础数据专项调查数据业务数据工程建设项目 数据KlM基础数据Ik项调查数据I乒数据工嚼俨” CIM基础数据工程建设项目数据时空基础数据专项

17、调查数据:规划管控数据:公共专题数据动态数据L_J图4.3.I平台数据架构4.3.2国家级和省级平台数据应包括ClM基础数据、专项调查数据、业务数据和工程建设项目数据等,这些数据来源于同级政务系统和下一级QM平台。4.3.3市级平台数据应包括ClM基础数据、工程建设项目数据、时空基础数据、专项调查数据、规划管控数据、公共专题数据和动态数据等。4.3.4国家级、省级、市级平台可根据需要拓展数据内容。4.4 元数据4.4.1 元数据的属性、构成、扩展规则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元数据标准CJJf144的规定。4.4.2 元数据信息应包括模型名称、级别、生产日期、格式、数据质量、坐标

18、系统、安全等级、模型生产单位和质量检查单位及分发要求等信息。4.4.3 元数据应适用于模型数据存储、建库、管理、转换、检索、浏览以及共享发布。5基础平台5.1 一般规定5.1.1 CIM基础平台应作为智慧城市基础性的信息操作平台,支撑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和服务全过程工作,并应避免重复建设。5.1.2 1.2CIM基础平台应根据管理职责搭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平台。上一级平台对下一级平台可进行监督指导,不同层级平台间可进行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5.1.3 CIM基础平台建设应明确平台的数据、功能、性能、接口、建设运维等要求,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技术标准CJJ/T315的规定

19、。5.2 技术架构5.2.1CIM基础平台的技术架构应由数据治理层、应用支撑层以及与其他平台服务对接的外部协同接口组成(图5.2.1),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GB/T34678和智慧城市SOA标准应用指南GB/T36445的规定。小部办同妾口IGlSIIBIMIIR)TIII立用支掾场景景置模型交互II服务协同I仿真模拟II二次开发I分布式调度空间计算C=改据将理格维换参数化建模II模型化简单体化要素更新轻量化II数据脱敏I图5.2.1技术架构5.2.2数据治理层应提供格式转换、参数化建模、模型化简、单体化、要素更新、轻量化和数据脱敏等服务。5.2.3 应用支撑层应包括场景配

20、置、模型交互、服务协同、分布式调度、空间计算、仿真模拟和二次开发等服务。5.2.4 外部协同接口应实现ClM基础平台与GIS、BIM,IoT等平台和系统基于服务接口的协同联动。模型单元应可接入物联感知动态数据,实现对城市对象状态的动态表达。5.3建设与运维5. 3.1CIM基础平台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整合现有可用的政务基础设施资源;2应配备安全稳定的基础软件系统;3应根据平台承载数据性质,采用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4应具有开放性、可扩充性、可靠性和安全性。5.3.2CIM基础平台应建立运行维护机制,发布运行管理规定和运行维护技术规范,建立专业、稳定的运维组织。5.3.3ClM基础平台应按现行

21、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智慧城市安全体系框架GB/T37971的相关规定,建立安全运维支撑系统,保障平台环境及数据采集、处理、传输、存储、交换和共享安全。5.3.4ClM基础平台试运行后,应进行测评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运行。6应用6.1 一般规定6.1.1 ClM应用应以促进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和服务各相关方协同工作,推动信息共享为出发点。6.1.2 CIM应用应基于ClM基础平台,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智慧城市SOA标准应用指南GB/T36445和现行行业标准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技术标准CJJ/T315的规定。6.1.3 ClM应用应以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集约高效,通过模型和业务

22、数据的融合提升业务应用效能。6.2 应用模式6. 2.1CIM应用应在遵循CIM基础平台服务标准、规则的基础上进行开发。7. 2.2ClM应用应调用ClM基础平台的场景服务,获得ClM数据和功能支撑。8. 2.3CIM应用应调用ClM基础平台二次开发接口进行功能扩展。9. 2.4CIM应用应向ClM基础平台传递模型变化信息,实现模型内容动态更新。6.3 应用体系6.3.1 CDl应用体系架构应包括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和服务领域应用(图6.3.1),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GB/T33356.城市和社区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城市建立智慧城市运行模型指南GB/T41150和现行行业

23、标准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技术标准CU/T312的规定。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和服务惠企服务 电工眼务ll:理生态环境济巾百市ag管理城市安工应交通设施运市l谀施,运行城市更新城市体检智能建造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历史文化8城保护城市设计空间规划痂叫图6.3.1应用体系架构6.3.2对空间规划编制、城市设计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应用,宜基于ClM基础平台开展城市现状调查、空间结构分析、发展趋势模拟和方案对比分析等。6.3.3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智能建造、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等应用,宜基于ClM基础平台开展机器审图、施工进度模拟和城市体征指标分析等。6.3.4对市政设施运行、交通设施运行和城市安全应急等

24、应用,宜基于CIM基础平台开展设施运行监测预警、分析研判和指挥调度等。6.3.5对市容市貌管理、生态环境管理和房屋管理等应用,宜基于CIM基础平台开展网格管理、专项分析、综合评价等。6.3.6对惠民服务、惠企服务和商业服务等应用,宜基于CIM基础平台开展精确导航、精细定位和直观展示等。6.4应用评价6.4.1ClM应用建成并通过验收后,应组织开展应用评价。6.4.2应用评价应包括功能评价、性能评价和应用效果评价。有关评价指标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第1部分:总体框架及分项评价指标制定的要求GB/T34680.1的有关规定,并结合应用需求予以确定。本标准用词说明1为了

25、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tt11r,o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123456789101112131415引用标准名录信息技术云计算参考架构GB/T32399城市基础设施管理GB/T32555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GB/

26、T33356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GB/T34678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第1部分:总体框架及分项评价指标制定的要求GB/T34680.1信息技术云计算平台即服务(PaaS)参考架构GB/T35301智慧城市SOA标准应用指南GB/T36445智慧城市公共信息与服务支撑平台第1部分:总体要求GB/T36622.1智慧城市数据融合第3部分:数据采集规范GB/T36625.3信息安全技术智慧城市安全体系框架GB/T37971城市和社区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城市建立智慧城市运行模型指南GB/T41150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元数据标准CJOT144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技术标准CJJ/T312城市信息模

27、型基础平台技术标准CJJ/T315城市信息模型数据加工技术标准CJJ/T31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CJJ/T318-2023条文说明编制说明城市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CJJ/T318-2023,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3年9月22日以第133号公告批准、发布。本标准是城市信息模型创建与应用的标准,明确了城市信息模型的核心概念、内容、平台及应用基本要求,是城市信息模型构建及应用的基础标准,可作为城市信息模型创建及应用相关标准研究和制定的依据。为了便于城市信息模型应用相关人员在使用本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城市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标准的

28、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目次I总则202 术语和缩略语212.1 术语212.2 缩略语213 基本规定223.1 模型单元223.2 应用场景233.3 总体架构244 数据254.1 基础数据254.2 平台数据255 基础平台265.1 一般规定266 应用276.1 般规定276.2 应用模式276.3 应用体系27i.o.本标准的制定,可以指导国家级、省级、市级三级城市信息模型单元的创建、平台的搭建、场景构建及应用要求,增强不同城市信息模型平台的数据交

29、换及任务协同。1.0.2本标准对城市信息模型的体系架构、内容、平台以及应用要求进行了规定,提出了城市信息模型的创建和应用的基础性要求。1.0.3本标准是城市信息模型创建和应用的基础性、统一性标准,突出了城市信息模型的根本性要求,与智慧城市、建筑设计、信息技术及空间信息等密切相关。在实施过程中还应符合现行的国家、行业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因此,本条作出明确规定,城市信息模型的创建及应用,除了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行业的规定。2术语和缩略语2.1 术语本标准使用的相关术语,定义标准中所涉及的关键概念。2.2 缩略语本标准使用的与ClM创建及应用相关的缩略语。3基本规定3.1 模型单元3.

30、1.1 模型单元是CIM的基本组成单位,通过模型单元及其组合可以构建具有特定类别特征、关键标识及层次关系的城市对象。3.1.2 模型单元具有几何信息、属性信息和关系信息。几何信息是对城市对象的表达,可以是点、线、面、体及其组合。面可以采用多边形、曲面等予以表达,体则可以通过CSG、B-Rep.VOXel等构建,兼顾要表达城市对象的颜色、纹理、材质等信息。属性信息是模型单元所描述对象的基本属性和扩展属性,方便模型与外部业务数据的融合。关系信息则主要描述模型之间的组成关系、连接关系和控制关系,便于对模型进行有效组织、管理和分析。3.1.3 3模型单元的空间表达及其外观信息可以用于表达城市对象的三维

31、特征。3.1.4 模型单元属性信息依附于模型单元而存在,是对模型单元所表达城市对象特征的描述。3.1.5 模型单元之间可能存在着组成、连接和控制等关系。组成关系,如门模型单元由门板、门把手、门锁等模型单元组成;连接关系,如两条道路模型单元通过道路交叉口实现连接;控制关系,如门把手模型单元用于控制门模型单元的开关等。3.1.6 国家级、省级、市级三级城市信息模型需要表达的城市对象的内容、构成及表达要求存在显著差异,在模型单元构建时,需要明确模型单元所服务的CIM级别。CIM分级信息可参考现行行业标准城市信息模型数据加工技术标准CJJ;3I9o3.1.7为配合模型单元的分级分类创建、场景构建及应用

32、,模型单元需要具备特定的类型特征及标识ID。3.2 应用场景3 .2.1不同模型单元之间存在空间关系和功能关系,若干个城市信息模型单元共同构成了场景数据集。从空间关系来说,模型单元间存在空间位置关联关系,如空间相邻、相交、包含、相离等,这些空间关系可通过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服务体现。从功能关系来说,表达模型对象的功能系统组成逻辑,比如一个工业园区的各类城市对象内部的组成逻辑。通过模型单元之间的空间关系和功能关系,共同组成了ClM应用场景。用统一建模语言(UML)活动图绘制的应用场景组织如图1所示。图1应用场景组织4 .2.2模型单元代表某个城市对象,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模型单元共同构成了CIM基础平

33、台的数据基础,它具有明确语义和完整的几何、属性、关系信息,模型单元由ClM基础平台来管理其完整的生命周期。场景配置模块是ClM基础平台的核心功能模块,它能够根据应用场景需求将若干个模型单元组合,以发布模型服务的形式对外提供相关的功能。CIM基础平台对外提供各类模型数据服务、空间查询服务、空间分析服务等,通过服务的形式支撑CIM应用系统,为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和服务提供信息支撑。用UML组合结构图绘制的基础平台场景服务如图2所示。3.3 总体架构3. 3.1ClM总体架构包含设施层、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以及用户层。设施层为CIM提供基础的计算、存储、网络、安全、传感及显示设备及设施;数据

34、层涵盖CIM的成果数据、调查资源数据、业务系统数据、工程建设数据以及动态感知数据等:服务层负责对模型、数据的管理等;设施层、数据层及服务层构成了CIM基础平台。应用层是在平台层应用场景构建的基础上,综合信息融合、空间分析、数据挖掘等技术,为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和服务等行业应用提供信息支撑;用户层则是从终端用户的角度,开发和利用ClM平台数据资源。4数据4.2 基础数据4.2.1 CIM的建模对象主要包括三类,即城市建筑物、基础设施和资源环境类。其中,建筑物包含城市地上和地下的人工建筑物,基础设施包含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参见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基础设施管理GB/T32555),资源

35、环境类包括城市地表、水系、植被等基础地理资源和环境要素。4.2.2 考虑CIM在尺度上表达的差异性,国家级、省级、市级三级ClM基础平台应该分级构建。同时在表达对象要素时,需要兼顾模型的不同细节层次,以服务于不同范围、不同ClM应用场景的构建。4.2.3 3模型数据创建时应采用适合于ClM加工和处理的数据治理软件实现CIM的分级分类构建。4.3 平台数据4.3.1 国家级、省级、市级不同CIM应用所包含的内容、构成要求及表达要求存在显著差异,构建ClM模型时需要参考ClM分级分类标准,见现行行业标准城市信息模型数据加工技术标准CJJ/T319。5基础平台5.1 一般规定5.1.1 ClM基础平

36、台构建的主要目的是支撑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服务全过程工作,可用于支撑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市政基础设施智能管控、智慧社区、城市综合管理等应用。5.1.2 ClM基础平台分级建设,上一级平台对下一级平台进行监督指导,不同级别平台之间通过标准接口实现数据共享和任务协同。5.1.3 有关ClM基础平台建设的具体要求参见现行行业标准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技术标准CJJ/T315的相关规定。6应用6.1 一般规定6.1.1 CIM应用的最终目的是在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和服务各领域的共享和协同。6.1.2 ClM应用系统需要在ClM基础平台上构建,ClM应用主要包括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和服务

37、等领域,在构建应用时应遵循相应的标准。6.1.3 ClM应用系统建设应以目标需求为导向,与当地的实际需求密切相关。在构建中要坚持因地制宜和集约高效的原则,在模型内容的精度上要考虑应用需求,将模型和业务数据进行融合以提升QM的应用效能。6.2 应用模式6. 2.1ClM应用系统的建设及应用应遵循ClM基础平台服务规范和开发规范要求。7. 2.2CIM应用系统的建设及应用需要以ClM基础平台为依托,通过搭建ClM场景模型及调用服务,开发基于CIM基础平台支撑的、满足实际需求的ClM应用系统.8. 2.3CIM应用系统可以通过调用CIM基础平台二次开发接口实现CIM应用系统功能扩展。9. 2.4CIM应用系统根据需要可以向CIM基础平台传递模型变化的需求信息,从而到达模型内容可以动态更新的目的,同时亦更好地服务于CIM应用系统。6.3 应用体系6.3.1ClM的应用体系主要包括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和服务领域相关应用,应用中要遵循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6.3.2-6.3.6这几条明确了CIM在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和服务领域的典型应用方向及所提供的技术支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