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互通全局调度系统技术标准.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078162 上传时间:2024-03-13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24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互通全局调度系统技术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互联互通全局调度系统技术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互联互通全局调度系统技术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互联互通全局调度系统技术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互联互通全局调度系统技术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互联互通全局调度系统技术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互通全局调度系统技术标准.docx(5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XXXXXDB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DBJ50T-XXX-XXXX互联互通全局调度系统技术标准InteroperabilityNetworkOperationDispatchingSystemTechnicalStandard(征求意见稿)XXXX-XX-XX 发布XXXX-XX-XX实施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互联互通全局调度系统技术标准InteroperabilityNetworkOperationDispatchingSystemTechnicalStandardDBJ50/T-XXX-XXXX主编单位: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批准部门

2、: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施行日期:XXXX年XX月XX日根据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下达2022年度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制定修订项目立项计划的通知(渝建科【2022】32号)文件要求,编制组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家标准,并在广泛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与缩略语;3基本规定;4系统性能;5系统功能;6人机界面;7接口;8电磁兼容与防护;9电源要求;10环境条件等。本标准由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本标准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收集资料,总结经验,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

3、馈给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西段重庆轨道交通大竹林基地,邮编:401120,传真:023-68002222,电子邮箱:crt)。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审查人员:主编单位: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重庆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广州铁科智控有限公司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员:主要审查人员:1总则12术语与缩略语22.1 术语22.2 缩略语33基本规定43.1 一般规定43.2 系统硬件43.3 系统软

4、件53.4 网络结构53.5 设备构成63.6 数据库系统64系统性能84.1 一般规定84.2 可靠性84.3 可维护性84.4 安全性84.5 系统容量和可扩展性94.6 系统实时性94.7 系统设备的切换95系统功能105.1 信息显示功能105.2 控制功能115.3 列车跟踪控制115.4 运行图管理125.5 列车运行调整145.6 控制区域管理165.7 报警/事件的管理175.8 维护和报表功能176人机界面191.1 一般规定191.2 大屏幕显示191.3 站场、列车及系统设备监察191.4 操作和控制201.5 运行图监察和编辑217 接口227.1 一般规定227.2

5、实时信息通信消息227.3 非实时信息通信消息268 电磁兼容性与防护318.1 电磁兼容要求318.2 防雷、防浪涌及接地要求319 电源要求3210环境条件33附录A基本显示规格34本标准用词说明44引用标准名录45条文说明46Contents1 generalprovisions12 termsandabbreviations22.1 terms22.2 abbreviations33 basicprovisions43.1 generalprovisions43.2 systemhardware43.3 systemsoftware53.4 networkstructure53.5 e

6、quipmentcomposition63.6 databasesystem74 performancerequirement84.1 generalprovisions84.2 reliability84.3 maintainability84.4 security84.5 systemcapacityandscalability94.6 systemreal-timeperformance94.7 systemdeviceswitching95 systemfunction105.1 informationdisplayfunction105.2 controlfunction115.3

7、traintrackingcontrol115.4 traindiagrammanagement125.5 trainoperationadjustment145.6 controlareamanagement165.7 alarm/eventmanagement175.8 maintenanceandreportmanagement186 MMIrequirement196.1 generalprovisions196.2 largescreendisplay196.3 stationtrainandsystemequipmentmonitoring196.4 operationandcon

8、trol206.5 traindiagrammonitoringandediting217 interface227.1 generalprovisions227.2 real-timeinformationcommunicationmessages227.3 nonreal-timeinformationcommunicationmessages268 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andprotection308.1 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requirements308.2 surgeandlightningprotectionr

9、equirements309 powerrequirements3110 environmentcondition32appendixAbasicdisplayspecifications33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43listofquotedstandards44explanationofprovisions451总则.o.为满足重庆市轨道交通网络互联互通建设和运营需求,统一全局调度系统功能和性能,统一互联互通线路运营管理和操作模式,指导全局调度系统的产品设计,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可供全局调度系统招标、工程设计、工程验收及运营维护等参考。1.0.3

10、本标准适用于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不超过160kmh的地铁、单轨等轨道交通系统。1.0.4互联互通全局调度系统工程建设除应遵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与缩略语2.1 术语2.1.1 互联互通interoperability装备不同信号厂家车载设备的列车可以在装备不同信号厂家轨旁设备的一条轨道交通线路内或多条轨道交通线路上无缝互通安全可靠运营。2.1.2 互联互通运营interoperabilityoperation以互联互通技术条件,统筹多条线路,设置多样化的跨线交路、停站等运营组织方式,满足乘客的高效、快捷、直达的出行需求,发挥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整体功能、规模效应和运行

11、效率的运营模式的总称。2.1.3 跨线联络线operationconnectingline为实现跨线运营,满足不同线路之间列车跨线过轨而设置的联络线。2.1.4 跨线运行OVerlineoperation运营列车在两条或两条以上制式相同或兼容的线路中,由一条线路进入另外一条线路进行共线运行的方式。2.1.5 共线运行mixmodeoperation装备不同厂家车载信号设备的列车可以在装备同一厂家轨旁信号设备线路上支持以点式列车控制级别和连续式列车控制级别无缝安全可靠运营。2.1.6 全局调度系统networkoperationdispatchingsystem为实现网络化的互联互通线路运营指挥

12、、制定行车计划、应急处置等功能而设置的调度管理综合性平台。2.1.7 列车自动控制automatictraincontrol信号系统自动实现列车监控、安全防护和运行控制等技术的总称。来源:GB50157-2013,2.0.372.1.8 列车自动监控automatictrainsupervision根据列车时刻表为列车运行自动设定进路,指挥行车,实施列车运行管理等技术的总称。来源:GB50157-2013,2.0.382.1.9 列车自动防护automatictrainprotection自动实现列车运行间隔、超速防护、进路安全和车门等监控技术的总称。来源:GB50157-2013,2.0.3

13、92.1.10 列车自动运行automatictrainoperation自动实现列车加速、调速、停车和车门开闭、提示等控制技术的总称。来源:GB50157-2013,2.0.402.1.11 列车运行图trainoperationplan/traindiagram列车运行的时间和空间关系的图解,表示列车在各区间运行及在各车站停车或通过状态的二维线条图。来源:GB/T50833-2012,4.0.132.1.12 设备集中站mainstation正线上部署计算机联锁设备,集中控制本辖区内所有信号设备的车站。2.1.13 非设备集中站secondarystation未设置计算机联锁设备的正线车站

14、。2.2 缩略语AM:列车自动驾驶模式(AUtOmatiCTrainOperatingMode)ATC:列车自动控制(AutomaticTrainControl)ATP:列车自动防护(AUtomatiCTrainPrOteCtion)ATS:列车自动监控(AUtOmatiCTrainSUPerViSion)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ommUniCaIiOnBaSedTrainContrOI)C1:计算机联锁(COmPUterlnterIoCking)CM:列车自动防护模式(CodedTrainOperatingMode)EB:紧急制动(EmergenCyBreak)EUM:非限制人工驾驶

15、模式(EmergencyUnrestrictedTrainOperatingMode)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eanTimeBetWeenFaiIUreS)MTTR:平均修复时间(MeanTimeToRePair)RM:限制人工驾驶模式(RestrictedTrainOperatingMode)SIL:安全完整性等级(SafelyIntegrityLeVeI)ZC:区域控制器(ZOneCOntrolIer)3基本规定3.1 一般规定3.1.1 全局调度系统应以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互联互通线路条件为基础,满足互联互通运营计划、运营模式、运营管理方式等线网运营需求。3.1.2 全局调度系统调度

16、区域应包括互联互通线路的正线、配线、出入段线、跨线联络线及车辆基地自动化区域。3.1.3 系统应支持不同编组、不同列车运行控制级别的列车混合运行。3.1.4 系统应具备管理区域内行车信息收集、显示与共享功能。3.1.5 系统应具备互联互通运行图管理功能,包括运行图参数录入、运行图编辑、下发等;应具备运行图智能检查、指标统计等功能。3.1.6 系统应具备互联互通线路的信号设备控制、故障监测、报警与应急处理功能,宜为线网调度员提供应急处理方案。3.1.7 系统应优先选用安全、可靠的产品,满足国家对信创产品的使用要求。3.1.8 全局调度系统宜采用线网级、线路级及车站级三级控制模式。应急协调指挥应以

17、线网级控制为最高优先级。3.1.9 全局调度系统应具备用户培训功能。3.1.10 全局调度系统应具有完善的用户管理功能,至少应包括:1允许增加、修改、删除用户;2允许重新分配用户控制权限;3允许用户修改密码。3.1.11全局调度系统故障时,应不影响线路级调度系统正常使用。3.2 系统硬件3.2.1 系统应选择可靠、可维护、易扩展的工业级硬件设备。322系统硬件应具有高稳定性,具有容错及安全措施。3.2.3 系统硬件设备计算能力、存储能力、网络吞吐量等应与全局调度系统最大处理能力相匹配。3.2.4 硬件标准化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系统设备采用标准化、模块化、通用化的硬件,且方便系统升级和维修维护

18、;2系统设备应采用必要的冗余结构,单一设备的故障不应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3系统硬件设备工艺设计应符合相关国际、国内标准,所采用的接触件应接触可靠,保证长期使用接触良好,可进行热插拔;4系统设备应具备相应的过载保护措施。3.2.5 系统硬件宜由云平台提供专用计算、存储、网络资源。3.3 系统软件3.3.1 系统软件应采用中文界面。3.3.2 软件宜实现功能化、模块化、标准化设计,软件研制过程严格按照IS09001、EN50128标准进行,满足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要求,且保证系统的灵活性、具备向下兼容,平滑升级的能力。3.3.3 操作系统、网络管理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应用软件应具有冗余、容错、

19、防病毒的功能。3.3.4 系统应配置正版防病毒软件、防火墙及有合法适用许可证。3.3.5 系统的应用软件应满足故障安全原则。3.3.6 软件设计宜采用分布式的系统构架。3.3.7 系统软件宜采用国产化正版操作系统。3.4 网络结构3.4.1 全局调度系统宜采用多级网络架构,由全局调度系统服务器、工作站、接口设备组成一级骨干网,采用双网冗余方案,线路侧自成二级骨干网,接入一级骨干网。单网故障应不影响系统运营。3.4.2 全局调度系统网络性能应满足以下能力:1带宽容量:满足组网需要,提供不小于IoOOMbPS的数据传输能力;2传输时延不大于150ms;3单点故障的自愈时间小于50ms;4丢包率小于

20、0.1%;5热备切换时间应不影响设备工作的连续性,应做到无扰切换。3.4.3 系统应采用国际或国内通用的通信协议,易于系统扩展及灵活调整。3.4.4 全局调度系统应配备完整的网络安全系统,系统网络安全等级应达到现行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第三级的要求。数据加密算法等安全组件宜能够国产化。3.5 设备构成3.5.1 全局调度系统设备分别设置于设备室、调度大厅、运行图编辑室。352设备室设备为系统提供网络接口及后台运算服务,主要包括以下设备:1应用服务器;2通信服务器;3数据库服务器(含磁盘阵列);4外部接口服务器;5ATS接口服务器;6网络传输设备;7电源设

21、备;8网管工作站;9维护工作站;10打印设备。353设备室中服务器设备应采用冗余结构,网络传输设备应采用独立的传输通道。354调度大厅设备为系统提供调度指挥工作,主要包括以下设备:1全局调度工作站;2调度命令工作站;3大屏接口工作站;4打印设备。3.5.5运行图编辑室设备用于全局运行图的编制,主要包括以下设备:1运行图编辑工作站;2打印设备。3.6数据库系统3.6.1 数据库服务器应采用双磁盘阵列实现冗余配置,系统性能应满足全局调度系统读写的要求。3.6.2 数据库体系结构宜考虑分层、模块化,实现系统业务层次上的协同管理。3.6.3 数据库系统宜统一数据结构,实现不同线路间数据访问的透明性、运

22、行图统一编辑与共享。3.6.4 数据库系统应统一外部接口,实现信息共享,接口处独立配置软件处理线路差异数据。3.6.5 数据库系统架构应灵活可扩展,应考虑各线路接入的独立性、完整性,预留其他线路接入条件。3.6.6 数据库宜采用国产化正版数据库系统。4系统性能4.1 一般规定4.1.1 全局调度系统应满足每天24h连续工作需求。4.1.2 全局调度系统的安全完整性等级应满足SIL2级标准。4.1.3 全局调度系统应满足实时控制性能需求。4.2 可靠性4.2.1 当全局调度系统故障时,不得影响单线ATS子系统控制在线列车的运行。4.2.2 全局调度系统设备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2.5104

23、ha4.2.3 全局调度系统设计寿命应为20年。4.2.4 全局调度系统可用性指标应达到99.99%。4.3 可维护性4.3.1 设备及主要元器件应设计成只需最少调整和较少维护。4.3.2 应实时监测系统内各设备的工作状态,提供设备故障报警功能,并将维护信息上传至维护管理系统。4.3.3 设备的平均故障修复时间应为:MTTR30mi11o4.4 安全性4.4.1 当安全数据传输采用开放式通道时,应采用专用的数据安全防护措施,防止所传输的安全数据遭受有意或无意的破坏。4.4.2 系统应具备对系统内部IT资产的操作进行记录和保护功能。4.4.3 系统应具备登陆权限配置功能。4.4.4 安全管理中心

24、应对安全设备进行统一的配置、策略下发和联动防护。应在使用安全数据前进行检测,确保安全数据的正确性,一旦校验失败,应拒绝安全功能的执行。4.4.5 产品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22239对信息安全保护三级的要求。4.4.6 数据库审计应对数据库管理员的操作进行审计核查。4.4.7 系统接入侧网络应提供防火墙、入侵防御及防病毒的安全防护功能。4.4.8 系统应部署漏洞扫描工具。4.5 系统容量和可扩展性4.5.1 软件、硬件应采用模块化设计,易于系统功能和控制范围的扩展。4.5.2 系统容量应能满足线路最小行车间隔的需要及同期规划要求,同时系统软硬件应至少预留30

25、%的系统容量,具备线性扩展接入其他线路的能力。4.5.3 在线路延伸时,应在不更改系统设计的情况下通过添加硬件或软件来实现扩展。4.6 系统实时性4.6.1 全局调度系统从接收到其他子系统信息到显示该信息的时延应小于Iso4.6.2 全局调度系统控制从计算控制命令开始到发送该命令到其他子系统的输出时延应小于Iso4.6.3 全局调度系统监视器画面调用的响应时间应小于1s,键盘响应时间应小于Iso4.7 系统设备的切换4.7.1 当主机出现异常时,备机应能够自动转为主机并接管控制权,应具备人工切换功能。4.7.2 切换时应不影响系统正常使用并应给出相应提示。4.7.3 切换时应自动记录切换的时间

26、信息。5系统功能5.1 信息显示功能5.1.1 全局调度系统应能实时显示互联互通相关线路的轨道线路布置图、列车位置信息、列车车次号信息及基础信号设备(如道岔、信号机、人员防护区域、轨道区段等)的状态。应满足以下要求:1显示的静态内容包括:各互联互通线路的线路、车站站台、车辆基地的线路布局、公里标、目的地码位置、触发轨位置、轨道区段号、道岔号、信号机名称等;2显示的动态内容包括:站台门状态、紧急关闭状态、网络通讯状态、接触网/三轨供电区段状态、信号机状态、轨道区段状态、道岔状态、人员防护区域状态、清客确认按钮状态、站台开/关门按钮状态、进路状态、列车位置、移动授权、车次号、驾驶模式、车门状态、跳

27、停、扣车、早晚点、回场列车、快慢车、跨线列车、车站控制权的状态、系统运行模式、跨线列车的移交接管状态、ZC管辖重叠区、设备工作状态和电源屏工作状态等。5.1.2 全局调度系统显示界面应能在线网视图、线路视图和局部视图中切换。应满足以下要求:1线网视图作为总体调度及决策使用,主要显示线网布置图、车站等宏观信息;2在显示单线视图时,应至少显示本线跨线点至需跨线运行线路最近一个车站之间的相关信息;3局部视图可显示全局调度工作站的所有信息,包括跨线站的局部显示,可设置隐藏。5.1.3 全局调度系统应支持各种类型的信号机显示,并支持信号机的灭灯和点灯显示。当信号机灯丝断丝时,应显示信号机灯丝断丝状态并实

28、施报警。5.1.4 全局调度系统应支持各种类型的道岔设备的状态显示,包括定/反位状态和单锁状态。当道岔失去位置表示时,应显示道岔失去表示的状态并实施报警。5.1.5 全局调度系统应支持地面ATP设备、联锁设备、ATS设备工作状态显示。当地面ATP设备、联锁设备、ATS设备故障时,应显示故障表示状态并实施报警。5.1.6 当线路设置临时限速服务器时,全局调度系统应支持临时限速服务器设备工作状态显示。当临时限速服务器故障时,应显示故障表示状态并实施报警。5.1.7 全局调度系统应使用图形化方式显示全局调度系统设备工作状态及与其他系统的连接状态,绿色表示正常,灰色表示故障,黄色表示备机或降级使用。界

29、面应支持工作站设备与现场核心设备通信状态的心跳信号状态显示,避免人机界面的表示信息不刷新故障。5.1.9 全局调度系统应能显示各线路、车站的控制模式及ATS当前列车调整模式等系统运行状态。5.1.10 全局调度工作站宜提供进路预览功能。5.1.11 全局调度系统应支持站场图的缩放显示。5.1.12 全局调度系统宜有特殊列车数量限制区域的区段标识。5.2 控制功能5.2.1 全局调度系统应提供线网级、线路级及车站级三级控制模式的切换方式,控制模式切换过程不应影响设备已经执行的功能及在线列车运行。5.2.2 全局调度系统应提供系统降级时控制模式切换的功能,满足以下要求:1当线网级控制模式故障时,应

30、能切换至线路级控制模式;2当线网级和线路级控制模式均故障时,应能切换至车站级控制模式;3当线网级或线路级控制故障恢复,线网级或线路级控制与车站控制权应具备权限交接,恢复线网级或线路级控制模式;4控制模式的转换可采用请求响应机制或直接转换机制,特殊情况下车站可强制取得控制权。5.2.3全局调度系统在具备控制权时应提供:建立/取消进路、设置/取消自动进路、禁止/使能自动进路触发、信号重开、设置/取消临时限速功能等信号控制功能;变更列车运行计划、提前发车、修改列车站停时间、修改列车区间运行时分、扣车/取消扣车和跳停/取消跳停等运行调整功能。5.2.4全局调度系统在具备车辆基地控制权时,宜提供出入库派

31、班计划管理功能和出入库预告功能。5.3列车跟踪控制5.3.1 全局调度系统应能根据从单线ATS获取的列车位置信息,对互联互通线路的列车进行自动跟踪与显示,对特殊类型列车进行特殊跟踪显示(如车次窗颜色、运行线颜色等)。列车位置信息分为实时列车位置和轨道区段占用信息,并应区分显示。5.3.2 全局调度系统应提供跟踪列车车组号的标识功能,满足以下要求:1全局调度系统应提供列车车组号的人工定义、修改及删除功能,并应在人工定义、修改列车车组号时提供车组号重号检测功能;2全局调度系统收到通信列车位置汇报信息后,如果该位置不存在该列车信息,应自动重新定位或新建该列车车组号信息。5.3.3 全局调度系统的车组

32、号或车次号信息应存放于车次窗中,设置车次窗的尺寸、位置和数量应考虑行车密度和运行作业的需要。5.3.4 全局调度系统应自动同步列车运营信息及车载设备的列车信息,实时显示列车的驾驶模式、运行速度、运行方向、运行命令、车载主控端和列车告警等信息。5.3.5 全局调度系统可提供标识或取消标识特定列车的功能。5.3.6 全局调度系统应提供在线列车查找功能,人机界面自动跳转到当前列车所在位置并居中显示。5.4运行图管理5.4.1 运行图格式应符合以下规定:1在运行图上有横线、竖线和斜线三种线条。以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距离。横坐标和纵坐标显示比例应可配置;2横线代表车站的中心线,设备集中站和非设备集

33、中站以不用颜色区分;3竖线将横轴按一定的时间单位进行等分,不同时间单位等分线应予以区分;4斜线代表列车运行线。下行列车的运行线由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上行列车的运行线由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5.4.2 全局调度系统应提供互联互通运行图及单线运行图编制功能,编制好运行图后向各线路ATS系统下达,由各线路ATS系统接收及处理。单线运行图也可上传至全局调度系统,并进行编辑。5.4.3 列车表号及车次号应以第一次出段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5.4.4 运行图显示线型及颜色应可配置,与用户需求保持一致。5.4.5 运行图上对越行股道应特殊显示。5.4.6 全局调度系统应以图形化界面提供运行图的显示功能。5.

34、4.7 全局调度系统在线运行图界面应支持当日计划运行图和当日实际运行图的可选显示和指定时段的打印。5.4.8 全局调度系统应支持当日计划运行图和当日实际运行图对比,并支持数据导出。当日计划运行图和当日实际运行图应能采用不同的底色和线条同时显示在全局调度工作站的同一画面上。以现时时刻为分界线,随着时间的推移,应实现运行图按当前时间的居中显示。5.4.9 全局调度系统在线运行图界面应支持历史实际运行图和基本运行图的指定时段的调阅和打印。5.4.10 全局调度系统应根据用户定义的规则,在每天运营开始前自动创建当日计划运行图。5.4.11 用户应可以从平日、节假日、不同季节、临时事件等各种基本运行图中

35、选择某个基本运行图,人工创建为当日计划运行图。5.4.12 全局调度系统应提供运行图打印预览及打印功能。5.4.13 全局调度系统应提供运行图缩放显示功能。5.4.14 当日计划运行图应提供编辑修改功能,满足以下要求:1应提供修改当日计划运行图中列车站停时间及列车站间运行时间的功能;2当日计划运行图的修改应立即生效,用于指挥线路上列车的运行;3当日计划运行图的修改应仅对当天有效;4当日计划运行图应支持查询、新加、删除、变更和平移列车计划的功能;5当日计划运行图应提供编辑后的运行任务冲突检查功能。5.4.15 基本运行图编辑应提供基本运行图的创建、修改及删除等功能,满足以下要求:1系统应提供修改

36、基本运行图中列车站停时间及列车站间运行时间的功能;2系统应对用户创建的基本运行图进行有效性检查,至少包含列车在折返车站的折返时间冲突检查、站台占用冲突检查及跨线列车与本线列车冲突检查;3系统应提供基本运行图信息查询功能,输出结果可视化、形象化;4系统可根据约定格式的文件(如EXCel格式)自动生成基本运行图;5系统可根据运行图导出成约定格式的文件(如Excel格式);6系统可在基本运行图中编辑列车在指定车站跳停;7系统可根据站间运行时分、站停时间、发车间隔、可用列车数量、折返要求、运行交路等信息,自动生成基本运行图;8系统应能够将编辑修改好的基本运行图,经校验无误后导入系统。5.4.16 互联

37、互通运行图中跨线运行线与单线运行线表示方式应予以显著区分,宜通过线型和颜色两种方式区分。5.4.17 跨线运行线列车车次号应符合以下规定:1跨线运行线列车车次号与单线列车车次号应予以区分;2同一跨线运行线列车车次号在互联互通线路单线运行图中应保持一致;3跨线运行线列车车次号在同一互联互通运行图中不得重复;4列车车次号编排可采用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合方式;5列车车次号应能表示列车起终点线路来源、运行方向等信息。5.4.18 互联互通运行图编制前应明确跨线交路列车运行方向,跨线交路的上、下行方向可与单线的运行方向不一致,并按规定编定列车车次号,上行列车编为双数,下行列车编为单数。5.4.19 全

38、局调度系统应支持互联互通运行图和单线运行图的切换。5.4.20 对于未接入全局调度系统的互联互通线路,全局调度系统应能在运行图上增加跨线显示,交出、接入显示,可通过冲突检测。5.4.21 全局调度系统应支持运行图离线导入功能,并可进行编辑、冲突检测、下发等。1.1.2 运行调整5.5.1 全局调度系统应具备对计划列车服务号、车次号、目的地号的设置、修改和删除等编辑功能。5.5.2 全局调度系统宜具备根据列车运行调整计划自动编辑并推送列车出入库计划的功能,出入库计划确认后,系统能够为出入库列车自动分配列车运行任务。553全局调度系统宜提供列车出入库预告信息,满足以下要求:1预告信息应至少包含列车

39、车次号、出入库时间;2在全局调度工作站上显示出入库预告信息。5.5.4 全局调度系统应具备根据当日运行图在转换轨或折返轨自动为列车分配运行任务的功能。自动分配列车运行任务时,下列控制方式可根据运营需求选择:1匹配当前时间段内,发车时间最近的列车运行任务;2匹配计划列车当前运行任务的下一运行任务。5.5.5 全局调度系统在自动控制模式下,应能根据列车计划信息、列车位置、进路表、与其他列车交汇冲突信息等自动办理相应进路,指挥在线列车运行。556全局调度系统宜具备自动变通进路功能,当前往同一目的地存在多条等价通过或折返进路时,在不改变当日时刻表和列车运行任务情况下,根据现场设备实际状态,自动选择办理

40、进路,保证列车正常运行。5.5.7 全局调度系统应具备在线列车冲突管理功能,满足以下要求:1系统应具备列车交汇运行冲突管理和解决功能,应至少为调度员提供列车按计划顺序通过和先到列车先通过的策略管理;2当系统检测到两列计划列车运行发生冲突时,应给出冲突原因及解决方案提示;3系统应具备对列车冲突设置优先级功能,可提供快车优先、跨线车优先等控制策略。5.5.8 全局调度系统应具备终端发车顺序管理功能,满足以下要求:1系统应具备计划列车在单程终端站或在转换轨等区域的发车顺序管理功能;2全局调度员可查询各终端站的发车顺序;3全局调度员可通过增加、删除、平移等手段,人工编辑各终端站的发车顺序。559全局调

41、度系统应具备运能设置的功能,满足以下要求:1系统应检查互联互通线路中可调用的车辆、配线等资源条件,并在全局调度工作站相关界面显示信息。2系统应具备对互联互通线路相关区段进行运能设置、修改和确认。3当实际运能接近设置运能时,系统宜进行预警,并自动生成调整计划供调度员参考。5.5.10 全局调度系统应具备自动调整功能,满足以下要求:1自动调整列车的停站时间和区间运行时分控制列车准点运行,并实时显示列车运行信息;2监测列车实际运行与互联互通线路计划运行图的偏差,偏差较小时,系统自动调整列车运行至正点状态,偏差较大时,系统应进行告警,宜自动生成调整计划供全局调度员参考,全局调度员能对调整计划进行修改和

42、确认;3可接收相关系统的列车运行调整计划,全局调度员能对调整计划中的信息进行修改和确认;4自动调整计划宜提供能效优先、服务优先、均衡等策略选择功能。5.5.11 全局调度系统可提供以下三种调整模式:1时刻表调整模式:系统基于当日计划运行图自动控制列车运行;全局调度员可人工干预并控制列车;系统应能对照时刻表和行车间隔,预测列车运行状态,调整列车站间运行时间和停站时间,自动监测和调整列车的正点运行;自动调整的参数应支持人工修改;系统以时刻表调整模式为缺省模式并应提供列车调整模式的切换功能;2等间隔调整模式:根据选择的列车运行交路、设定的运行间隔或列车数量,系统自动计算列车在各车站的到发点时间,控制

43、列车按照间隔时间运行;等间隔控制应支持用户输入列车数量、运行间隔、不同运行分支的运行比例等信息,自动控制列车运行;3全人工模式:自动禁止所有进路的自动设置功能;自动禁止全线列车自动控制和自动调整功能。5.5.12 全局调度系统应具备设置列车跳停指定车站的功能,可设定指定站台全部列车跳停或指定列车在指定站台跳停。5.5.13 全局调度系统应具备设置列车站台扣车和取消扣车功能。5.5.14 全局调度系统应具备设置列车立即发车功能,可对指定站台设置当前在站列车立即发车。1.1.15 全局调度系统应具备设置列车站停时间的功能,满足以下要求:1每个站台站停时间的控制有以下三种类型:1)自动由系统根据当前

44、调整模式自动调整列车站停时间;2)人工一由全局调度员人工设定列车站停时间;3)缺省未收到自动调整或人工设定命令时,采用线路中定义的站台缺省站停时间。2站停时间取值应在用户设置的最小值与最大值参数范围内。3换乘站台的停站时间应能够在满足本线路运能条件下,根据衔接线路在换乘站的到发时刻进行自动调整。1.1.16 全局调度系统应具备设置列车站间运行时间或列车站间运行等级的功能,满足以下要求:1每个站间运行时间或列车运行等级的控制有三种类型:1)自动由系统根据当前调整模式自动设置;2)人工由控制中心操作员人工设置列车站间运行时间或运行等级;3)缺省未收到自动调整或人工设定的命令时,采用线路中缺省的站间

45、运行时间或运行等级。2系统应支持列车站间运行时间或列车站间运行等级的定义和调用功能,对应于站间运行时不同的速度曲线,以适应不同运行状况;3全局调度员可人工设置列车使用的站间运行时间或运行等级,系统按照设定的数值执行;也可设置为自动,由系统根据自动调整结果自动设置。1.1.17 全局调度系统应具备设置列车节能运行的功能。1.1.18 当列车运营延误或运行计划调整时,应自动发送给乘客信息系统更新运营信息。5.6 控制区域管理5.6.1 全局调度系统应实现工作站显示及控制功能的使用权限管理功能,满足以下要求:5.6.2 上输入按职权分类的操作人员登录口令,实现操作人员登记进入确认和登记退出;5.6.

46、3 提供操作员在登录后,对不同区域获取和放弃相应控制权限的功能;3应保证控制命令输出的正确性和唯一性,不应出现多个控制工作站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目标实施控制。5.6.4 全局调度系统对控制区域管理的策略应符合以下要求:1全局调度工作站可控制互联互通线路的现场设备;2线路控制中心工作站只有获取到控制权才允许控制本线路的现场设备:3车站工作站只有获取到控制权才允许控制本站的现场设备。5.7 报警/事件的管理5.7.1 全局调度系统根据报警/事件的严重程度应分为:影响运营的弹出式报警、重要状态的A级报警、一般状态的B级报警和普通的事件信息四个等级;具体的报警级别可由维护人员定义。5.7.2 全局调度系统报警/事件的种类宜分为信号状态、操作命令、列车信息及系统事件4种类别;具体的报警类别可由维护人员定义。5.7.3 报警信息显示包括:年/月/日时/分/秒、设备名称、故障内容、故障类型、故障设备所在报警地点等信息。5.7.4 报警/事件信息应在工作站上支持不同的颜色区分实时显示;报警信息应根据严重程序排序显示,重要的报警居前显示或根据报警发生的时间先后进行排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