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处于繁荣顶峰的明朝错失超越欧洲机遇的思考.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080408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4.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6世纪处于繁荣顶峰的明朝错失超越欧洲机遇的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6世纪处于繁荣顶峰的明朝错失超越欧洲机遇的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6世纪处于繁荣顶峰的明朝错失超越欧洲机遇的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6世纪处于繁荣顶峰的明朝错失超越欧洲机遇的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6世纪处于繁荣顶峰的明朝错失超越欧洲机遇的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6世纪处于繁荣顶峰的明朝错失超越欧洲机遇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世纪处于繁荣顶峰的明朝错失超越欧洲机遇的思考.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晚明的社会文化背景社会文化因素对于一个国家能否成功地走上工业化道路具有先决意义。令人感到惊讶的是,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在晚明时期已经开始发生转型。晚明时期是中国社会全面繁荣的时期,当时的上层人士不仅生活奢侈而且喜欢炫富,下层民众也不同以往地过着闲适生活,当然,贫穷和苦难仍然随处可见。特别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整个社会都氤氤在“浪漫、感性和世俗的氛围”当中。这同时也是一个社会急速变迁的时代:教育逐渐普及、识字率普遍提高,富商及其子孙都争相去当官,很多传承数代的土绅家庭都因喜奢靡生活而衰落一一这几乎成为那个时代的特征,并转而去经商。16世纪江南地区的知名学者兼文人归有光(1507-1571)就说过

2、,“土与农商常相混”。各社会阶层的混同促生了社会多元主义,其表现之一就是整个社会对商人和工匠这两个社会阶层的尊重程度日益提升。早在16世纪早期,明代重臣刘大夏(1436-1516)就曾教育子孙说,从商或者务农都是最荣耀的职业,当时及后来的一些学者也经常援引这句话来教育子孙。此后的一位礼部尚书一一通常都是持保守主义观点的一一还建议国家不应仅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还应举荐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农民、商人、屠夫、大夫,甚至包括算命先生。当然,这个建议并未被朝廷采纳,但这位官员能提出如此大胆的建议本身就反映了当时社会价值观的急剧变迁。实际上,在这一时期,能烧制精美瓷器、铜器和漆器的,以及能制作精美扇子的各

3、类技术娴熟的工匠不仅已然获得了与学者相等同的社会地位,而且他们的作品也相应被视为与画作和书法作品具有同等的艺术价值。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变迁,新的儒学学派在明代后期得以诞生。这个学派有时会被蔑称为“狂禅”,而且其某些观点与欧洲工业革命时期某些新教教派的“异教”观点稍显类似,但实际上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狂禅”至少在意识形态层面上为当时日益强化的平等主义和追逐利润的价值观进行了辩护。“狂禅”观点集大成者是“泰州学派”,这一派别是从王阳明(1472-1529)哲学中衍生而来的分支,同时也受到禅宗的重要影响。该派反对明代官方正统学说对理学和禅宗进行学究式和高度精英主义阐释,崇尚“心学”,强调人们都是有良

4、知的,只要人们能够回到无善无恶的心的本体状态,就都能够成为儒家所说的圣人。这一教义推而广之就成了那句“满街都是圣人”的俗语。王阳明并未能在有生之年对自己哲学思想的全部社会意义进行充分探索,而是把这项工作留给了他的追随者。其中一些追随者创建了泰州学派,在民众中普及王阳明的观点,并倡导开展了一系列民众运动。泰州学派主要创始人之一王艮(1483-1541)早年并未受过太多教育,后来成为盐商并由此发家。王艮强调王阳明认为普通人都有良知的观点,认为一个人只需自然行事就可成为圣贤。他认为,人无须压制欲望,而是应按欲望行事,唯有如此,一个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圣贤。这是一种令人愉悦的哲学,崇尚生活、肯定人性,反对

5、儒家的道德束缚。王艮是个行为古怪的人,他平时按传说中的圣君尧的服制着深衣,戴五常冠,乘据说是孔夫子所乘坐的蒲轮车出行。不过,他虽举止怪异,但却是一个成功的“传道者”口?成功地把自己的观点普及给大众,并成功地打造出类似宗教复兴运动的氛围,黄宗羲就曾用“风行天下”21来评价王艮传道的成功。王艮的信徒们也通过该派别遍布各地的组织进行传道,组织集体讨论和吟诵活动。这一系列运动非常有力,成功地吸引了农民、商人、石匠、陶工、学者及官员等各行各业、各种阶层的人前来参与。泰州学派提出的自然主义和平等主义主张是对儒家正统观念的挑战,该学派之所以仍旧“有争议地”隶属于儒家范畴,是因为它在总体上仍秉持个体道德升华(

6、当然,泰州学派所提倡的改善个体道德的方式被认为是“非正统的”)可以推动社会改良的儒家基本观点。不过,接受泰州学派观点和王阳明哲学观点的大多是激进分子,他们并不认为自己属于儒家学派,不仅如此,他们还把王艮关于性善的观点演化到极致,完全拒斥儒家对道德问题的关注,只强调人应不计后果地根据本能和欲望行事。这些激进主义者中有一个叫做颜钧(1504-1596)的人,他的主张可代表当时的自由开放态度。据说颜钧认为“人之贪财好色,皆自性生”,还认为,“其一时之所为,实天机之发,不可壅阙之”,22这当然不能代表儒家正统观点,而且已完全背离了儒家学说。李贽(1527-1602)堪称当时最著名的激进主义者,他蔑视道

7、德权威,提倡功利主义,认为人对功利的追求在道德上并不低于儒家提倡的对于诚实和孝悌的追求。他还提出如下在当时可谓非常激进的若干主张,即女性的见识并不低于男性,主张婚姻自由。他的观点并不仅仅是一种非传统哲学的沉思,而且他的著作在当时也非常受欢迎,在民间广为流传。在现代传媒方式产生之前的时代,他的观点能够受到如此广泛的欢迎实属不易。与李贽同时代的董其昌如此解释了李贽拥有如此之多追随者的原因:所有人都想成为圣贤,但是很少有人能够成为圣贤。然而李贽认为,没有任何东西或者事情,包括酒、女人、财富,甚至缺乏自我控制能力都不能阻止一个人成为圣贤。这是一桩交易,但是谁又不喜欢交易呢?“狂禅”派向人们揭示了传统的

8、硬壳在晚明经济繁荣的时代是如何被打破的。它拒斥儒家学者兼官员的领导和价值观,对当时各社会阶层的融合以及自然主义和唯物主义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合理的解释。中国著名历史学家侯外庐曾经夸张地称李贽是“正在形成的资本主义精神”的代表。王艮、李贽等推动儒家学说发展的重要人物大多生长于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下游地区或者福建的港口城市,这无论如何都不是偶然的,而且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都是来自商人家庭。明朝为什么错失机遇在某种程度上,16世纪到18世纪中国社会和经济领域的重要变化与17世纪到18世纪早期英国相同领域发生的变化并无本质区别。从工厂经营规模、最高效纺纱机的产量及商人持有资金总量(即工业投资的潜在可用性)等指

9、标来看,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中似乎还领先于英国一步。遗憾的是,中国最终却失掉了这种发展势头,这又是为什么呢?在这里,我们有必要给出一个重要提示,即技术先进与否并非是某国能否走上工业化道路的首要因素,比如珍妮纺纱机和水力纺纱机的发明与英国工业革命到来的第一个明确迹象的出现就几乎是同步的。近几十年来,历史学家意识到世界上很多不发达国家即便有现代技术可用,其在工业化进程上还是进展很慢。可见,一个民族必须“想要”运用新技术,必须认识到“有必要”改变他们长久以来的习惯路径,才有可能走上工业化道路。在中国,人们通常不急于做出改变,而戴维S.兰德斯(DaVidS.Landes)认为,欧洲人有“非常看重对环境做出

10、理性调控”的突出特征。欧洲人有一种不可遏止的“掌控自然,使其听命于人类”的强烈愿望。相形之下,中国人更倾向于把宇宙看成是一个有机体,认为宇宙中所有要素都是和谐共处的,人只是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的任务并不是改变自然界。中国人与西方人对于自然界截然不同的态度非常明晰地反映在各自的艺术形式上。西方艺术经常选择静物作为对象:一盘水果,一捧剪下来的花,或一只刚被射杀的、爪子被钉在墙上头朝下倒挂着的、作为猎人凯旋标志的雉鸡,等等。中国艺术倾向于描绘自然状态下的活态形象:挂在树上的新鲜水果,在草地上吃草的雉鸡等。可见,中国艺术家最崇尚的美仅仅是或完全是自然和原始的美。比如,中国山水画通常都会描绘水、

11、树和连成片的远山或水上漂流的船只,可能还有一个到两个被绝妙风景衬托得很渺小的人物形象口?中国山水画正是以此种形式来传达天人合一的境界。对中国人来说,控制自然并使其按照人的意志发展远不及通过“道”来建立人与社会和谐共处那么重要。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人没有对环境做宏大改造的能力,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修建就是中国人具有这种能力的明证。此外,中国人也并非住在山脚下的草房子里,他们建造了房子和城市,为控制肆虐泛滥的河水修筑了堤坝和灌溉系统。其实,中国人和欧洲人对自身在宇宙中所处位置的观点十分不同。当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SPenCer)指出西方人具有浮土德精神(FaUStianSpirit)时,他可

12、能找到了问题的核心所在。斯宾塞认为,正是浮土德精神给予西方人以无限的驱动力、能量及使命感和迫切感,使他们迫切地与自然奋争并逐渐获得了对自然和他人的掌控。中国人对此持有的则是一种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结合的观念,以及关于人的能力的有限感。虽然中国人也认为通过奋斗能获得财富、知识,实现道德升华和地位的提升,但他们更想获得一种知足感,所以必须时不时“听天由命”一下。他们认为并非所有的改变都具有进步性质,事实上,大多数改变都“不好”。对擅长数字运算的经济学家来说,这些形而上的沉思并不能作为对中国没走上工业化道路的解释。然而,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是深深地植根于其文化当中的,因此,这些关于不同文化对于人类在自然

13、界中所扮演角色持有不同观点的探讨,其实大大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中国对创新技术的运用和吸收没能使传统体系发生剧烈变革,而同样的技术变革传入欧洲后却使西方社会发生了彻底的变革。中国人发明了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也带动了包括冶铁术、御马术、尾舵驾驶术、平圆拱造桥术,及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的轮轴技术等技术革新。不仅如此,中国人有时也会把这些发明和革新应用于实践。比如宋朝先后在1120年和一个世纪以后将火药用于对金人和对蒙古人的战争。欧洲到了1280年才开始使用火药和枪支,但人们很快就运用枪炮的爆炸功能摧毁了城堡,随之而来是整个封建制度都遭到了撼动。中国人能开创重大技术变革,却将稳定与和谐置于改变和征服

14、之上。这可能就是16世纪到18世纪在中国己经产生工业主义萌芽却没能开花结果的原因之一。中国未能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另一个原因,存在于社会结构及社会价值观方面。中国土大夫阶层的地位和声望是个关键问题。在中国,在医药、商业、法律或宗教等任何领域任职都不及当个士大夫。通过科举考试而成为文人,并进而去当官是每一个有能力、有抱负的中国青年的终极职业目标。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因为科举考试向所有男性开放一一当然,乞丐、妓女的儿子、奴隶、衙役、验尸官、船户等一小部分“刁民”是被排斥在外的。青年农民能当官的例子虽少之又少,但也足以让人相信奇迹的存在。士大夫阶层的巨大声望对中国未能走上工业化道路意义重大。首先,商人

15、和工匠一旦富裕起来,就会试图通过接受教育或买学位、买官职的方式为自己或儿子谋得文人身份。在16世纪的海外贸易中,漳州逐渐繁荣起来,一项关于当时漳州的研究表明,“因经商而发财在某种程度上能转化成为在做学问上取得成功,因为人们有钱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花钱雇个先生接受教育,这成本虽高,却是考取进士的必备条件:其次,由于文人拥有很高的声望,所以很多没考取功名的人只要能负担得起,就都愿意效仿士大夫格调。在中国,成功商人总倾向于花钱置地建书斋、资助学者,而不是对自己的商铺或工厂追加投资。最后,由于文人社会地位高,所以中国受教育的精英对文学与儒家哲学的兴趣远远超出对技术和科学的兴趣。从宋代开始到1905年科举制

16、度被废,中国绝大多数受过教育的人都对文学和儒家经典学说更感兴趣,而从事手工劳动的人则是被嘲笑的对象口?至少在精英眼里一直如此。长袍和长指甲是士大夫阶层价值观的重要表征,这表明士大夫从不从事任何体力劳动。特定的社会结构形塑了特定的社会价值观,中国受教育阶层把金钱、时间和兴趣都投放在了与促进经济和技术变革无关的领域。相比之下,17世纪英国的情况则令人震惊。当时英国贵族阶层人数较少且社会影响力也有限,明清时代中国皇室家族情况也是如此,与此同时,中英两国社会也都开明地认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不完全取决于其出身,但两国不同之处在于,英国社会中存在着更加多样化的受人尊重的职业或行业不仅地主和官员拥有很高的社会

17、地位,而且在教堂、部队、法律部门、剧院,当然还有商业领域工作也能给人带来声望。这种社会多元主义之所以能在英国产生,可能与英国实行长子继承制有很大关系,因为就算是“最好的”家庭,除最年长男性成员之外的所有人都必须到社会上谋职以赚钱养活自己。特别富裕和特别有权势的父亲当然也会给两个到三个儿子提供大量财富,但“第四个或第五个儿子,就算是来自土绅家庭或贵族家庭,也要学着去做生意。这些人不是去做商铺里做生意,而是会去做国际贸易,后者曾是英国经济的骄傲所在和新经济的温床”。当时的贵族也参与商业活动。就算是他们只是偶然参与,也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因为这给商业和制造业贴上了合法的和受尊敬的标签。同样,在社会多

18、元主义观念影响下,底层土绅家庭和中产阶级家庭里受过一些教育的孩子们也会选择去当学徒学习手工艺。当时的英国社会各阶层不仅仅是“可以接受”从事体力劳动,而且还对机械方面的工作有着强烈的兴趣和天赋。甚至最著名的人文主义者和文学家塞缪尔约翰逊(SamUeIJOhnSOn)都喜欢搞化学焊接,经常因做实验把自己弄得满身烟灰一团糟。其实在17世纪和18世纪,英国的男人都被建议去“搞机械”,这与中国社会简直形成了鲜明对比。说到这里,我认为有些人认为儒家学说是导致中国不能走上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的根源的观点值得商榷。这种观点宣称儒家学说是一种阻碍进步的学说,认为该学说把理想的实现寄托于回到从前,因此强调人本主义而

19、不是科学和技术,还认为该学说服务于己有的社会秩序和既有权威,因此强调等级秩序和长者权威。正如芮玛丽(MaryC.Wright)在对中国19世纪失败的改革运动的研究中指出的,“现代化所需的条件与儒家推崇稳定所需的条件正相反”。这种观点虽然部分地反映了一些客观事实,但同时使人产生了误解。其实儒家学说的很多观点都是动态和开放的,从孟子到董仲舒,再到朱熹和王阳明等人,他们对儒家学说的界定和阐释其实一直在发生剧烈变化。对儒家学说进行阐释的空间之大,可从明代泰州学派和19世纪康有为等人的观点那里得到证实。一些西方人对日本近代在经济上的成功印象深刻,因此把儒家学说看成是一种非常强有力的“发展理念”。美国的一

20、位银行经济学家喜欢援引儒家强调勤勉、节俭和社会规训的观点,认为“儒家伦理给东亚国家的政府带来了无穷的好处”。未来主义者赫尔曼卡恩(HermanKahn)也认为“在谋求走上工业化、谋得财富和现代化的道路上,儒家学说在很多地方都优于西方的新教伦理”,因为儒家学说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反对自私和个人利益。当然,这些观点在论证方面可能还相对薄弱,但其至少表明我们有理由相信儒家学说并非是反现代化的学说。中国没能走上工业化道路的第三个原因是中国社会中个人财富和企业投资因政府压榨而总是处于不稳定状态。按照中国的政治理论,皇帝是天子,是天人的中介,而皇权是无限的一一但实际上中国的皇权在历史上也经常遭到架空。由于

21、国家与社会及公与私之间的界限非常模糊,因此中国社会很难给私人财产提供合法保护,结果是作为“生产性投资和聚集财富的必要条件”的财产安全几乎没有任何保障。在西方社会,政府官员对个人财产的压榨始于中世纪晚期,但这种压榨通常都采用了正规化地征收特殊的和可预期的赋税的形式,所以结果只是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由于政府与商业领域的关系可预见,所以私营企业往往会觉得投资相对安全,也没必要隐匿财产或把钱浪费在观看无聊节目和不必要的消费上。阻碍中国走上工业化道路的第四个因素可能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即中国社会的市场需求相对稳定。因缺乏提高生产力的动力,企业很少自发地采用新技术,因为改变生产方式就意味着面临风险和迷失

22、,而建设新厂房和引进新设备则需要扩大再投资,丢弃旧设备,还要为工人提供再培训机会说服企业做出改变,采用先进的技术都需要强大诱因。此外,某个企业也可能采用资本密集型生产方式,但前提必须是原生产体系的劳动力成本已经过高,或市场需求急速增长导致原有生产方式已无法满足新需求。18世纪,英国社会的市场需求非常有利于引导企业采用新技术。这一时期的英国社会不仅人口数量大幅增长,而且还因农业生产力大幅提升带动了人均收入实现了逐步增长;与此同时,包括运河、高速路和后来的铁路等在内的运输体系不断得到完善,制造商获得生产资料的成本不断下降,他们向全国配售成品的效率不断提升;最为重要的是美洲、非洲和亚洲等海外市场需求

23、量也大幅增长。面对市场需求的急剧增长,英国的制造商为提升机械化程度不断追加投资,在某种程度上带动了工业革命的发生。然而,1800年的中国社会,人均收入水平陷入了停滞甚至下降状态。虽然直到19世纪20年代之前中国一直处于贸易顺差状态,但海外贸易只占很小的市场份额,也就是说,中国制造业产品在销售总量上虽然不小,但其增长速度与人口数量增长速度却不匹配。人口数量庞大且大多数人都很贫穷等因素都造成了劳动力成本持续走低,制造商们在引进或采用新技术提升生产力方面亳无动力。上述四个因素中任何一个,或四个因素都叠加在一起都不足以解释中国在16世纪到18世纪经历了经济繁荣却未能更进一步的原因。也许我们还需要考量更

24、多的因素,比如货币体系不合理、运输体系成本高效率低等,给经济发展造成了多少拖累?好的制度设计能够鼓励资本积累从而促发工业革命,但中国较为原始的银行体系似乎没能提供这样的制度设计。我们仍需要做更多研究才能自信地回答上述问题。无论答案是什么,有一点却无疑具有历史重要性,即中国经济在16世纪到18世纪期间的确曾经繁荣发展过,且其繁荣程度超出了19世纪的情况。明朝建立时,社会己经历了长达20年的战乱,经济已无可避免地受到严重的打击。据历史记载,那时朝廷每年能收上来的税粮只有1200万石。明太祖朱元璋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善于总结王朝兴衰的经验教训,他积极倡导重农富民的思想,大力发展农业生产,通过奖励垦荒

25、、解放奴婢、兴修水利、大量移民等措施使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天下土地总面积为850多万顷,是元朝末年的4倍多,朝廷征收的税粮3200多万石,是元朝末年的270%。可以看出,明朝前期,经济己经得到了一定的复苏和发展。不过经济的亚苏和发展,并未迎来需求的扩张,反而被人为压制了。出身贫寒的朱元璋一再强调节俭的重要性,他当上皇帝后“宫室器用一从朴素,饮食衣物皆有常供”,希望以身作则影响百官,并进而带动整个社会形成节俭的风气。朱元璋的表率作用收到了良好效果,明初的整体社会风气皆以贪污浪费为耻,据典故记闻记载,有一次宦官用米喂鸡,明成祖看到了立刻训斥一番。到了明朝中期,以等级为特征

26、的传统礼制进一步突破,知识分子阶层、商人阶层整体崛起,这些影响到社会风尚的变化。从消费的角度看,人们的消费观逐步由朴素变为追求享受,需求进一步扩大化,一些原本只能由皇室、贵族和官员才有资格享受的衣食住行也逐渐走向商业化和世俗化。从饮食消费看,一部分富裕家庭开始讲究起来,万历年间编纂的通州志记载,该地之前在饮食上很简朴,“贵家巨族,非有大故不张筵”,但如今“无故宴客者,一月凡几,客必专席”。陶庵梦忆是万历年间文人张岱的文集,里面记载了大量美食及其有关的趣闻,仅作者喜欢的土特产就罗列了57种,北方人想吃南方的海鲜很快就能送到。从服饰消费看,明朝中期以后人们逐渐突破了原有的服饰制度,富裕人家竞尚奢华

27、,明朝文人张翰在松窗梦语中说:“国朝士女服饰皆有定制,洪武时期律令严明,人遵划一之法。代变风移,人皆志于尊崇富侈。”该书还记载“今男子服锦绮,女子饰金珠”,崇尚服饰奢华成为一种时髦。从住房消费看,明朝中期以后不仅房舍等第之分不断被突破,而且在江南又兴起了“园林热”,由土人带动、富商跟进,私家园林被大量修建。明人所著建业风俗记记载,之前“富厚之家多谨礼法,居室不敢淫”,而到嘉靖末年“士大夫家不必言,至于百姓有三间客厅费千金者,金碧辉煌,高耸过倍除此之外,明朝中期以后还兴起了“旅游热”,一些钟情山水的文人或结伴、或独行,遍游山川,出现了徐霞客等一批旅行家和沈周、唐寅那样喜欢自然山水的画家。明朝中期

28、以后的“消费升级”现象是之前历代所没有的,与当时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变革潮流不无关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带着经济结构转型的强烈信息,在经济上其实有着积极的意义。当时世界范围内正经历着一场经济变革,农业收入在一些发达的欧洲国家GDP中占比中已经下降到40%左右,以纺织业为代表的工业经济及以交通运输业为代表的服务业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然而明朝的经济结构始终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管汉晖、李稻葵明代GDP初探认为整个明代“基本是农业主导的经济结构,大部分时间农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都在90%以上”,这是一种低效益的农业经济,这样的经济结构自然难以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物质需要”。当时虽然在个别地区也出现

29、了手工业、商业快速发展的势头,但总体来说还是局部的和自发的,没有形成趋势和潮流,农业在明朝的经济结构中仍然占绝对地位。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曾分析过中国明朝的经济发展状况,认为中国虽然一向是世界最富有的国家,土地肥沃、人民勤恳,”但它的经济发展似乎停滞了“,以至于看到的中国经济状况”与500年前客居该国的马可波罗所描绘的情况没有什么区别”。只有经济结构调整才能满足更为丰富多样的需求,也才能带动经济的转型,但明朝政府没能主动抓住这一机遇,反而从强化集权统治的惯性思维出发实施了一系列扼制经济转型的政策。朱元璋继承了历代君王重农抑商的思想,把农业称为“本”,把商业、手工业称为“末”,认为“崇本而怯末,

30、则国计可以恒舒”,建立了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把人分成“军、民、医、匠、阴阳诸色户”,一般农民很难脱离本户籍去经商,而商人想去外地经营手续也十分繁杂。商人、手工业者还要承担很重的税,明初规定三十税一,到万历时提高到3倍,成为十税一,天启、崇祯时还继续增加,沉重的商税让商户们苦不堪言,有的倒闭,有的转向农业生产。政策的歧视、社会的鄙视和沉重的税役,使整个社会弥漫着一种“轻商”、“贱商”的氛围。不仅如此,明朝政府还厉行专卖,对市场交易行为横加限制,大明律首次设“盐法”、“茶法”专条,规定对盐、茶由国家垄断经营,盐商、茶商必须取得“盐引”、“茶引”等专卖许可证才能经营,否则构成私盐罪、私茶罪,处罚手段

31、极为严厉。不仅传统的生活必须品盐和茶叶纳入专卖,像金、银、铜、锡等重要物资也全部实行专卖,抑制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农业经济只能提满足初级的物质需求,进一步的物质需要只能通过大力发展手工业、商贸和服务业来解决,而这正是明朝经济的短板。明中期以后经济也发生了重要转变,那就是海禁的解除。当时欧洲资本主义己开始萌发,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向欧洲,造成了物价迅速上涨,发生了所谓的价格革命。明朝在自给自足式的小农经济和实物征税的经济格局下拥有大量劳动力资源和低廉的物价,所盛产的茶叶、纺织品、瓷器等在国际市场上有极强的竞争力,世界各地都迫切需要中国商品,而小农经济的局限性也让明朝的财政出现了困难,朝

32、廷迫切需要开辟新财源,在这种情况下,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下令开关,允许民间“远贩东西二洋”。明朝的这次“对外开放迅速带来了对外贸易的繁荣。中国商品不仅实用而且价格很低,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以丝绸为例,在欧洲,中国同类商品的价格仅是本地产品的50%甚至1/3,在北美洲的墨西哥,中国产品的价格仅是西班牙产品的1/3,在南美洲的秘鲁,这比价甚至达到了令人惊讶的1/9。一时间,世界各地的商人纷纷涌向中国,疯狂采购中国商品,据史料记载,1621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曾以4盾/磅的价格在中国采购生丝,运到欧洲就卖到了16.8盾/磅,毛利率高达320%。中国商品在国际贸易市场上一时间所向无敌,尽管缺少这

33、方面的准确统计数据,但从随后白银向中国净流入的速度和数量判断,明朝已亳无争议地是当时世界上第一大出口国。但是明朝的对外贸易呈现的是“一边倒”态势,出口量很大进口量却很小,大量商品出口没有换回同等数量的商品,而是换回大批白银。明朝是当时世界上白银最大的流入地,据剑桥中国明代史,当时美洲白银总产量的1/21/3输向了中国,I5711821年间美洲有4亿比索的白银输入马尼拉,其中大部分最终转到了中国。德国著名学者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提出,当时全世界白银产量中的1/2流向了中国,总数多达数亿两,明朝成了名符其实的“白银帝国”。明朝对外出口的产品主要是丝绸、茶叶、瓷器等,这些商品不需要拿出大量资金扩大再生

34、产,所以商人们喜欢把手中的银子囤积起来,形成了私人手中的巨大“白银储备李自成进入北京后通过“大索”的办法逼官员、富商交出他们手中的白银,居然很快得到了7000万两,相当于朝廷20年的财政收入,这还仅是北京一地。富人阶层普遍喜欢囤积白银,一方面白银是财富的象征和避险的工具,另一方面也说明消费仍然不够活跃,有钱都想花、也都会花,但花不出去也是问题。而“重本抑末”政策对商人再投资也有鲜明导向。当时的社会排名是“士农工商”,当经商赚取到一定银子后,这些富人们往往不去扩大再投资,反而是去买田置地,需求端一直处于长期乏力的状态。大量白银没有进入消费领域,物价不仅没有上涨反而长期低迷。据彭信威中国货币史,1

35、5世纪初期明朝的米价为2-3钱/石,15世纪后半期有所上涨,达到5钱/石左右,此后一直到17世纪的100多年里米价一直维持在这种超稳定状态。物价不涨对百姓来说或许是件好事,但100多年不涨似乎也有问题,这通常预示着经济转入了通货紧缩。亚当斯密分析中国明朝经济发展情况时还说,当时的“财富己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的极限”,“法律制度所允许之极限,恰好揭示出中国传统法律对经济的阻碍,是中国明朝中后期未能实现突破的一个重要原因”。亚当斯密强调“法律制度所允许“,是想说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对经济发展所起的关键性作用。在中国古代宏观经济调控思想中一直存在国家干预与不干预两种主张,前一种如司马迁的“善因论

36、”,后一种如管仲的“轻重论”,这两种主张经常互相争论,最著名的是汉代的“盐铁会议工其实,干预还是不干预并无绝对好坏之分,要根据当时所处的具体经济环境而定,商鞅主张国家强力干预经济使秦国强大,汉初实行不干预的休养生息政策又带来了文景之治,正确的宏观调整思想应该是该干预的时候果断出手干预,该放松的时候要放松。在内部消费升级和外部工业革命的共同推动下,明朝中后期产生了以新经济形态为代表的资本主义萌芽,这是市场寻求经济转型的努力,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相信市场的力量,顺应这种潮流,通过改革减少政策对经济发展的束缚和干预,通过调整建立起以工业、运输业、服务业为主导的新的经济结构,那么中国就能跟上全球化进程,成

37、为世界最重要的经济体,后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也就可能不会出现了。明朝统治者似乎背道而驰,一方面希望经济繁荣以不断增加朝廷的收入,另一方面又坚守农业经济的基本国策,抑制商业、手工业发展,使经济转型始终无法实现。为改变困局,尤其为了改善朝廷日益恶化的财政状况,明朝中后期接连实施了多次经济改革,包括嘉靖新政、隆万新政和张居正改革等,但这些改革的主要举措大多集中在财政税收领域,无法触及类似“供给侧这样的深层次经济问题,无法回应新经济急需政策“松绑”的诉求。“一条鞭法”等改革措施实施后朝廷的财政状况虽然暂时得以好转,但经济转型的目标仍未实现,整个明代经济始终在低位徘徊。根据管汉晖、李稻葵明代GDP初探

38、的测算,整个明代的200多年间GDP增速平均不到0.3%,印证了亚当斯密的说法。经济通缩、人口激增,明朝的经济状况完全符合“马尔萨斯陷阱”的描述。(马尔萨斯陷阱人口增长是按照几何级数增长的,而生存资料仅仅是按照算术级数增长的,多增加的人口总是要以某种方式被消灭掉,人口不能超出相应的农业发展水平)长期的经济通缩在拖垮明朝经济的同时也使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尖锐,崇祯皇帝继位后朝廷已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重困境,虽然他励精图治,采取了一系列开源节流措施试图改变糟糕的经济状况,但经济领域里的深层次问题已积重难返,早已无力回天了。从唐代以来,对外贸易就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到了宋代,朝廷更是学会了利

39、用对外贸易来发财,建立了一整套的海外关税制度和专卖制度,将政府的收入最大化。然而,同样是对外做生意,宋朝的皇帝能赚钱,而明朝的皇帝就能赔掉底裤!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是观念问题:宋朝的皇帝们对商人没有天然的敌视,反而觉得商人能提供更多的税收,不像农民,整日在地里刨食,挣不了多少钱,因此,两宋时期的商业氛围相对宽松,为宋朝提供了屡败屡战的经济实力,如果大宋像大明一样穷的叮当响,别说被农民起义推翻,就算对付外患也很吃力,不可能立国三百余年。而明朝的创始人朱元璋,是带着有色眼镜出生的,他重视农业,轻视商业,上行下效,大明朝的官吏自然也不鼓励商业,更不可能鼓励对外贸易,反而对外限制贸易。他们认为,海外诸国

40、与中国的贸易不是互利行为,而是中国皇帝对他们的一种恩赐。在这种傲慢的思想下,明朝并未发展出一套海外贸易规则,也压根没有想过从海外赚钱。所以,明朝不对海外船只征税,也不准海外船只自由贸易。他们觉得对外国人收税,有损天朝上国的脸面.明朝皇帝天真的认为,外国人到中国来,唯一的原因就是仰慕中国的文化,所以才前来朝贡的。他们把所有海外的商团都当作外交使团,而不是贸易商人。所以说,笨拙的明朝,只是继承了宋元时期的制度基础,却没有继承宋元时期的贸易精神。其次是,明朝的皇帝,十分恐惧民间与外国商人接触,从朱元璋开始,明朝的皇帝一直垄断对外接触的机会。所以,当时的外国人来做生意的,必须伪装成外交使者,才能获准,

41、将货物输入中国。输入中国后,还不能自由买卖,只能统一交给朝廷,当作贡品押往北京。而明朝皇帝则赏赐给这些使者大量的钱财,这些钱财不仅足以偿还货物的价值,还比通过自由市场买卖赚得更多。在皇帝看来,外商到来只是进贡,并领取赏赐;但在外商看来,这是中国特有的贸易方式,这种贸易方式虽然古怪,却可以获利更丰厚。至于私下的海外贸易,那是完全不可能的。这就使得明朝官方彻底垄断了海外贸易,也让中国彻底被大航海时代抛弃。这种垄断,也扼杀了民间的资本主义萌芽,让中国彻底与世界脱节。此外,由于正常的贸易被明朝的粗暴规定打断,得不到入境许可的外国商人,便联合海盗团体对中国的沿海地区展开了贸易和海盗攻势,中国进入了倭寇频发的时期。倭寇的发生进一步刺激了明朝,皇帝直接下达禁海令,禁止人民下海贸易,并正式断绝除进贡之外的其他贸易形式。这种恶性循环,也进一步让明朝陷入自我封闭。总之,明朝的对外贸易策略,总体上是失败的,他们企图以朝贡和赏赐换取周边国家的臣服,为此,明朝付出了大量的财货收买对方,却没有赢得应有的尊重,只是被当做一个古怪的交易对象,这种贸易策略是不可持续的,它不断地消耗着明朝的财力,注定不能长久。伴随着对外贸易的衰落,明王朝也进入了尾声。这个笨拙的王朝,最终连赖以生存的农业经济,也没有发展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