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白皮书.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083196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226.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白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2024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白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2024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白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2024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白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2024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白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白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白皮书.docx(5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白皮书(2024年)目录一、数字政府已呈现一体化发展态势1(一)政策:从宏观到微观推进一体化布局1(二)服务:政府数字履职应用一体化协同3(三)数据:政务数据体系建设一体化部署4(四)技术:数字技术赋能加速一体化融合6(五)底座:设施部署明显趋向一体化共用7二、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的价值内涵8(一)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的价值8(二)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的内涵10三、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的实施要点13(一)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的总体框架13(二)先决条件:体制机制统筹化部署14(三)关键抓手:履职场景协同化设计22(四)协同根基:政务数据一体化布局27(五)降本增效:平台支撑集约化建设3

2、3(六)长期好用:运维运营长效化运作39(七)红线底线:安全防护体系化保障45四、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的策略建议49(一)“省市统筹、赋能基层”,加快省域一体化49(二)“跨域协调、民生先行”,推进区域一体化50(三)“全局部署、点面结合渐进全国一体化51图目录图1“十四五”以来数字政府领域主要国家政策脉络2图2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三大转变”13图3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框架图14图4广东省分级设立政府及部门首席数据官(CDo)组织体系17图5数字挛生赋能建设智慧社区、智慧园区场景应用39图6面向数字政府的一体化运维平台架构42图7楚天云运营数据大屏45一、数字政府已呈现一体化发展态势数字化发展步伐

3、加快,“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等创新实践不断涌现,推动数字政府建设效能大幅提升,有力支撑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与此同时,在政策、服务、数据、技术和底座等方面,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已呈现出一体化的发展局面。(一)政策:从宏观到微观推进一体化布局从国家层面看,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工作部署日趋清晰。一是“十四五”规划纲要率先勾勒了数字政府建设的宏观轮廓。“十四五”规划纲要首次专篇阐述“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篇中单独设立章节,强调要“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并提出了加强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推动政务信息化共建共用和提高数字化政务服务效能三大重点任务。二是国家出台指导意见正式确立

4、了数字政府建设的总体框架。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对我国数字政府建设作出了全面安排,明确提出“三个首次”,成为数字政府领域的纲领性指导文件。三是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系统部署了数字政府建设的重大工程。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以“大数据、大平台、大系统”为总抓手,指导推进三大任务11项具体工程。四是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详细绘就了数字政府建设的施工图纸。2022年9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明确提出了一体化推进统筹管理、数据目录、数据资源、共享交换、数据服务、算力设施、标准规范和安全保障八大方面的具体任务。 MAMIIIK

5、Ae MWOMMttHMxn 11*XV BW*BrWWTW RKaLr此工AU2MtiattUltt Mtia-M BMS-M KW-M BflM4t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图1“十四五”以来数字政府领域主要国家政策脉络从地方层面看,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成为主流路径选择。浙江、广东、上海作为我国数字政府建设的典型代表,始终以一体化建设理念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涌现出“一网系列”I创新实践,越来越多的省市开始统筹部署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2022年12月26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布了福建省数字政府改革和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坚持“全省一盘棋、上下一体化建设”原则,构建一张网、一朵云、三大一体化平台和一个综合

6、门户,支撑N个应用的“1131+N”一体化数字政府体系,并对2025年发展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进行明确规划。2023年4月,重庆市提出加快建设“1361”整体构架,以一体化,即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政府办公一网协同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为核心,推进市、区县、乡镇(街道)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一体化部署,抓好6大应用系统建设,更好推进基层智治体系建设,促进纵向贯通、横向联动、多跨协同,全方位提升城市发展能力、服务能力、治理能力。(二)服务:政府数字履职应用一体化协同构建协同高效的政府数字化履职能力体系是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不断提升

7、政务服务效能,“一网通办”能力显著增强,助推“一网统管”“一网协同”等一体化数字化履职应用场景建设,为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强化政务运行效能提供了有力支撑。一是线上线下服务渠道一体化。各地区各部门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跨省通办”,整合分散建设系统和应用,形成“PC端、APP、小程序、终端机”一体的服务联动模式,实现线上线下服务渠道流量聚合,有力支撑公共服务数据汇聚,一体化服务水平全面提升。2023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立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常态化工作机制的意见,明确要“强化政务服务渠道统筹和线上线下协同服务机制,更好发挥公共入口作用”。目前,全国31个省(自

8、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建设省级政务服务移动端2,并完成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对接,超过80%的地区采用微信或支付宝小程序提供服务,政务服务载体持续丰富。二是综合场景应用一体化。一方面,“高效办成一件事”成为优化政务服务的重要抓手。2024年1月5日,李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形成“高效办成一件事”常态化推进机制,及时复制推广地方和部门探索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增强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当前,不少地方开辟了“一件事一次办”线上服务专区,通过优化业务流程、打通业务系统、强化数据共享,实现企业开办、新生儿出生等企业群众密切关注的“一件事”高效办理,政务服务效能得到大幅提升。另一方面

9、,探索实践基层“治理+服务”深度融合。按照关于全面加快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的通知要求,2023年年底前,所有省、自治区要建成省级城市运管服平台,地级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城市运管服平台。近年来,各地区持续强化网格化管理和服务,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推动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社会治安、城管综合执法等领域资源整合共享,智能化、精细化服务供给和社会治理能力显著提升。(三)数据:政务数据体系建设一体化部署政务数据的汇聚融合、共享利用是数字政府建设的关键任务。当前,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已初步形成,有效推动数据高效流通共享、有序开放利用,政务数据在提升政府履职能力、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0、中的重要价值逐渐显现。一是数据一体化流通共享体系加快完善。“1+32+N”的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正在逐步构建,有效促进了政务数据纵向贯通、横向联通。完善国家政务大数据平台,打通政务数据共享流通关键节点。在整合完善现有平台、系统、数据库和设施的基础上,国家政务大数据平台的建设逐步按需完善基础库和主题库数据资源覆盖范围,完善数据服务、数据治理、数据分析、安全管理、应用支撑等系统组件,在建设国家政务数据管理总枢纽、政务数据流转总通道和政务数据服务总门户上稳步迈进。建设32个省级和N个国务院有关部门政务数据平台,推动政务数据全盘互联互通。省级平台统筹推动各地区政务数据目录编制、供需对接、汇聚整合、

11、开放共享,国务院有关部门平台促进各部门各行业数据汇聚整合与供需对接。省级与部门平台均与国家平台实现对接,有效推动各地区各部门数据交换共享,支撑政务数据按需调用。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已接入52个部门(含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32个地方,共上线6006个目录,挂接2.06万资源,累计调用4847.07万次服务二是公共数据融合应用实践持续深化。推动公共数据开放与融合利用对于赋能政务治理、赋能经济发展、赋能共同富裕意义重大,是政务数据一体化体系部署落地的有力抓手之一。公共数据开放程度不断提升,融合应用基础持续夯实。截至2023年8月,我国已有226个省级和城市的地方政府上线

12、了数据开放平台。各地平台无条件开放的可下载数据集容量从2019年的15亿到2023年超480亿,5年间3数据来源: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增长约32倍。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实践遍地开花,融合应用持续创新。截至2023年9月,7省(不含直辖市和港澳台)和22个市(含直辖市、副省级与地级行政区)出台了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相关法规政策或意见征求稿。福建省、成都市、杭州市、南京市和青岛市公开上线了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或专区4o公共数据融合应用成果不断显现。浙江通过对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的聚合分析,打造“安迅应急救援”项目,形成1分钟接警、3分钟出警、15分钟到场的“1315”高速公路施救流程标准和城市道路施救流程

13、标准,大幅提高了道路应急救援效率。山东省德州市开放了易积水点信息,支撑高德地图开发道路积水点搜索等功能,以便为市民暴雨天气出行提供合理行程规划。(四)技术:数字技术赋能加速一体化融合数字技术融合催生一体化平台应用,为政府履职提供新方案。国务院印出台的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进政府治理流程优化、模式创新和履职能力提升,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的政府运行新形态。各地区各部门纷纷集成多种数字技术,打造一体化管理服务平台,辅助政府数字化履职应用。如福建省某市推动市政综合管理平台建设,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GIS,视频分析等技术,为市政运行管理、一体化应

14、急调度、智慧环卫、智慧园林绿化和异常事件处置等场景有力提供决策辅助支撑。4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中国地方公共数据开放利用报告一一省域大模型兴起将加速新一轮技术融合,为未来场景开辟新空间。大模型技术融合大数据分析、物联感知、人工智能、数字李生等技术,将使政府管理服务更加主动、更加智能、更加高效。一方面,政务大模型通过学习大量政务数据,可以挖掘出更深层次的知识关联,精准识别企业群众办事需求,打造“一人通岗”办事助手,提供全天候、全事项的政务服务模式。另一方面,未来城市管理运行平台有望进化成主动感知、分析、决策、调度的生命有机体,在各类管理事件中强化自我学习,开辟全新的管理服务交互方式,让人

15、机协同更自然、服务更亲民、管理更自如。(五)底座:设施部署明显趋向一体化共用一是云网等政务设施实现纵向多级深度覆盖。政务云方面,政务云平台集约化建设格局已初步形成。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云基础设施基本建成,超过70%的地级市建设了政务云平台,政务信息系统逐步迁移上云。政务网方面,电子政务外网迁移整合加速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已实现县级以上行政区域100%覆盖,乡镇覆盖率达到96.1%0东中西部地区大力推进非涉密业务专网迁移整合,北京、江苏等基本完成非涉密业务专网向电子政务外网迁移,四川、海南等省份以省直部门牵头带动地市、区县等省垂直管理系统专网迁移整合。二是构筑“端边

16、网云数用”多维一体防护能力。安全是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基石,政务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转,依赖于云网基础设施、平台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的全方位保障。当前,数字政府安全防护仍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打补丁现象,静态、被动、单点的安全防护思路已经无法适应数字政府一体化发展需要,要综合考虑终端安全、边界安全、网络安全、云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等一体化安全保障体系,集成运用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安全控制、监控审计、备份恢复等技术。持续加强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二、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的价值内涵(一)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的价值当前,我国数字政府改革创新步入“深水区”,机制不顺畅、标准不一致、平

17、台不集约、数据不互通等“难啃的骨头”依旧存在,这些问题成为阻碍数字政府高质量发展的“拦路虎”。未来一段时期,统筹部署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持续优化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成为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站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方位,以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全面引领驱动数字化发展,时机已然成熟,建设协同高效的整体型政府需求迫切,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迎来重要窗口期。推进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有利于推动政府履职协同化,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建设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立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可以打破信息壁垒,加快政务数据在不同层级、地域、系统、部门、业务之间的流通互认共

18、享,提升全链条、全过程、全区域的协同化履职能力。借助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政府工作人员可以更好地优化工作流程,基于智能化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能够实时掌握和研判社会状况和民意需求,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依托一体化指挥调度平台,地方政府可以实时掌握辖区运行管理态势,及时发现潜在隐患,实现提前预警、精准布控、高效处置,提高综合治理能力。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政府能够整合各类政务服务资源,提供便捷、高效的泛在服务,方便公民办理各类政务事项,围绕政务服务“大厅端、电脑端、移动端、自助端”等“一体多端”协同运营,有助于提升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办事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推进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有利于增强行

19、政管理效能,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冠疫情以来,地方财政收支压力较大,如何落实高质量发展和稳步推进经济复苏成为各地政府面临的一道“赶考题”。推进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更有利于政府投资项目高质量管理,以“最小代价投入”达到“最佳绩效产出。一方面,数字政府一体化以综合场景建设为关键抓手,统筹考虑各层级、各部门的场景建设需求和效益,谋划跨部门跨领域综合场景,既能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出发点提升便企利民服务效率、优化营商环境,同时还能增强政府经济宏观调控的协同性、前瞻性、针对性,促进财政、货币、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等政策形成合力,做到科学精准、协同发力。另一方面,以省市为主体,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构架、统

20、一标准、统一支撑、统一运维原则,加强政务云、政务网络、基础支撑系统和共性能力平台等建设,部署算力存储“一朵云”、通信传输“一张网”、数据要素“一组库”、数字资源“一本账”,形成一体化、集约化、一盘棋的数字政府建设工作格局,有利于优化财政预算和资金分配,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浪费5。推进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有利于激发改革创新活力,分享数字中国发展经验。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将从体制机制、数字履职、数据资源、平台支撑、运维运营、安全保障等多维视角进行系统谋划,构建与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数字政府体系框架。一方面,通过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有助于促进形成更加高效的统筹协调机制,有效满足政务数据共享需

21、求,实现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在更大范围的履职协同,支撑高频服务事项“全国通办”、重大治理事件“全国统管”,在更深层次实现公共服务“少跑腿”、社会管理“少损失”、行政决策“少偏差”。另一方面,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推动力。通过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推动数字产业聚力攻关,规范带动产业数字化发展,进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推动数字经济的整体发展,向世界输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经验。(二)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的内涵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领域已深入“一体化”发展,提出了“经济一体化”“城乡一体化”“产城一体化”“一S中国网信网,云南玉溪大力推

22、进“数字政府”建设体化管理”和“软硬件一体化”等概念,虽然各领域侧重点有所差异,但就“一体化”本质达成共识:将分散、独立的部分整合成一个系统,加深各部分之间的资源共享与协同配合,进而提高系统的综合效益。表1部分学科有关“一体化”的概念内涵序号概念内涵1经济一体化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加深经济联系,通过逐步降低贸易壁垒、促进投资、提高资金流动性、推动就业和工业发展等方式,形成一个共同的经济体系和共同市场,以实现资源和利润的最大化。2城乡一体化将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消除城乡差距和城乡对立,以促进资源配置、产业升级、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社

23、会和经济效益。3产城一体化城镇应当融合经济、金融、信息、贸易、生态、生产、生活、服务、教育、文化等多元功能,强化城镇在区域的产业与生活服务中心作用。在产业集中的基础上,城镇可以集中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交通等生产要素,并对它们进行加工整理和创新发明,形成新的生产要素、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和管理方式。同时,在劳动力、产业和生产要素集中的基础上,城镇还能够为城镇居民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和服务环境。4一体化管理在一个企业或组织中采用整合性体系管理方式,统一各部门、流程和人员的管理方式和标准,将企业各部门整合起来,消除内部分割,实现资源共享,规范业务流程,从而更好地支持企业战略的实现。5软硬件一体化

24、将软件和硬件部分深度融合,从而构建出一种内部高度一致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一般软件、硬件是独立设计的,但将软件和硬件部分相互融合可以软硬件之间的协同效率,使整个系统运行更加高效、稳定和可靠。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要以全局统筹为基础、以降低壁垒为手段,以适应变化为方向,以增进整体效益为目的,注重技术、数据、设施等资源流通,促成政府、企业、民众等多方协同,实现政府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要注重“三大转变”。一是机制层面由各自为战转为规范统一。针对不同部门不同层级因制度安排差异造成的问题,要适当统一组织管理、业务流程、建设要求、标准规范、话语体系等,打造具有一致性

25、、稳定性的法治政府。二是业务层面由条块分割转为整体协同。针对政府履职碎片化和行政壁垒问题,要注重全局统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减少局部数据壁垒,促进行政资源流通,加强业务协同,打造具备“高效办成一件事”能力的服务型政府。三是技术层面由被动响应转为主动求变。针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要求,要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技术演进趋势保持同步,打造改革“永远在路上”的现代化政府。【名自为蛔对统一】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图2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三大转变”三、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的实施要点(一)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的总体框架为系统推进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本白皮书研究提出“1122”的总

26、体建设框架:即以体制机制为驱动,以履职场景为牵引,以政务数据、平台支撑为两大支撑,以运维运营、安全防护为两大保障。体制机制统筹化部署是先决条件,履职场景协同化设计是关键抓手,政务数据一体化布局是协同根基,平台支撑集约化建设重在降本增效,运维运营长效化运作着眼长期好用,安全防护体系化保障是红线底线。安全防护体系化保障运维运营长效化运作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图3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框架图(二)先决条件:体制机制统筹化部署1.建设“集中领导、多元协作”的统筹体制当前,国家、地方普遍成立了数字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但在落实数字政府具体工作之中还存在任务与职责不对应、牵头部门职责权限不足、评价考核不健全

27、等问题。有必要进一步强化统筹体制建设,充分发挥首席数据官、工作专班、专家委员会的作用,明确职责分工,抓好督促落实,扎实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组建专职队伍,推动首席数据官制度常态化。各级政府因地制宜建设首席数据官委员会,协助数字政府领导小组落实数字政府建设任务,负责统筹协调与监督首席数据官日常工作,定期组织协调、任务落实和评价考核等工作。各地区各部门选任首席数据官,要明确首席数据官职责范围,发挥数据管理专门机构的枢纽作用,纵向协调数据治理问题,横向建立政府部门间制度性沟通机制,保障工作顺利开展。建立专班小组,专人专管集中攻坚重大任务。围绕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重点任务,针对短期要突破、聚集资源多、工作强

28、度大、调度范围广的工作,可将工作专班选为一种临时性攻坚机制。组建工作专班时,要对工作专班立废程序做出规定,出台工作专班工作方案及相关细则,以完成重大任务为导向,研究制定绩效考核标准。汇聚专家资源,组建智库团队发挥参谋作用。整合数字政府领域科研和产业生态资源,凝聚行业专家力量,建设数字政府行业专家智库。依托数字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数字政府研究院等专业咨询机构,在数字政府理论研究、政策制定、规划设计、平台技术、重大项目建设、成效评价评估等方面,为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提供专业咨询服务。专栏1:广东省推行政府首席数据官组织体系广东在全国首创推广政府“首席数据官(CDo)制度,自2021年5月发布广东省首

29、席数据官制度试点工作方案以来,分阶段在省直部门以及各地市开展试点工作,从组织体系、职能职责、考核培训等方面逐步完善政府首席数据官的工作体系,明确首席数据官是数字政府建设的发起者、探路者、领导者和执行者,当前已在全省开展全面推广实施该制度,为广东省打造“智领粤政、善治为民”的“数字政府2.0”提供了强力支撑。一是高位推动,构建分级融合的组织体系。广东省在制度中明确,在省、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开展首席数据官制度试点工作,市、县(市、区)政府和部门分别设立本级政府首席数据官和本部门首席数据官,原则上首席数据官由本级政府或本部门分管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的行政副职及以上领导兼任。二

30、是充分赋权,明确首席数据官职责范围。政府首席数据官职责履行涉及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数据统筹协调,需要足够的权威性,才能有效落实协调工作。广东省明确政府CDO的首要职责即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组织落实省、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决定事项、部署任务,组织制订本级政府或本部门数字政府发展规划、标准规范和实施计划。同时,充分赋予首席数据官的权利,明确对信息化项目的立项、验收工作拥有“一票否决权”。三是增能提质,开展常态化培训考核。通过举办首席数据官联席会议、数字化能力素养专家培训、地区和部门首席数据官之间业务交流等系列活动,以及建立首席数据官议事协调述职等考评机制,加大对首席数据官

31、的培养、选拔和考核力度,逐步构建“懂业务、懂技术、懂管理”的复合型CDO队伍体系,为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和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供人才支撑。由于数字政府建设工作复杂度较高,各地在人、财、物等资源保障方面普遍存在统筹力度小、协调难度大、队伍支撑弱等问题,需要进一步通过“统筹项目资源”“统筹考核管理”“统筹人才要素”完善相应配套机制和制度,实现项目“全流程”监管、目标“全闭环”考核、人才“全方位”保障,形成强有力的组合推进措施,打造一体化高效运行的数字政府支撑体系。统筹项目资源,建立“全流程”项目统筹机制。一是强化统筹推进。通过设立领导小组、制定顶层发展规划、引入全过程管理机构等,推动实现政务信息化

32、项目全生命周期统一管理,各相关方在项目管理中权责明晰、协同运作。二是强化全过程监督。在重点项目论证、立项、财评、实施、验收、评价与审计等环节进行督查,定期总结典型问题,形成督查通报;组织项目评估诊断工作,将评估结果作为后续管理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三是制定流程规范。规范政务信息化项目的入库、设计、建设、验收、运维管理等各项流程,对项目方案等文件提出明确要求,科学制定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统筹考核管理,落实“全闭环”考核评估机制。一是明确考核对象。分级分部门制定数字政府建设责任清单,明确属地责任、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确保数字政府建设管理边界清晰、职责明确。二是建立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统一出台数字政府考评

33、办法,细化量化对各层级、各部门的考评细则,重点考核在统筹管理、项目建设、数据共享开放、安全保障、应用成效等方面情况,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三是强化考核结果落实。积极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价,考核评价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做好信息披露和绩效评估,并严格落实奖惩机制。统筹人才要素,完善“全方位”人才队伍机制。一是优化人员选任模式。建议构建以首席数据官为核心的人才队伍体系,在强化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分管副职角色的同时,通过遴选或竞争上岗方式,选任讲政治、懂业务、精技术、熟数据的复合型人才。二是加强人才培引。通过简化招聘程序、设立数字人才特殊晋升通道、

34、加大薪酬激励制度等,吸引数字人才参与数字政府建设。探索数字人才资源共享,畅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之间人才流动渠道。开展政府人员数字技能常态化培训、技能竞赛等,不断提升干部队伍数字思维、数字技能和数字素养。定期评估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人才需求,研究制订各类数字人才的人力资源规划和实施路线图,优化人才队伍结构。3.有序推进标准制定规范统一截至2023年6月,我国主要的数字政府相关标准化组织已规划、立项120余项国家标准6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窕院,数字政府标准化白皮书,这些标准成为各地开展数字政府规划、建设、评估的重点依据。调研发现,关键标准缺失、标准规范不统一、标准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表现突出,

35、需要进一步做好标准组织建设、关键指标供给、标准协同机制、成效评估体系等方面工作。设立标准组织,加强标准制定整体化。加快组建国家级数字政府标准化组织,加强政、产、学、研、用等数字政府建设参与力量,结合当前数字政府发展需求,统筹推进数字政府标准化工作,构建多维数字政府标准体系,积极推动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适时转化为国家标准,提升数字政府标准化整体水平。聚焦关键问题,加强标准供给精准化。以解决制约数字政府一体化发展关键问题为导向,开展政务数据治理、跨领域业务协同、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新技术应用等亟需的重点标准研究工作,率先形成一批关键标准,持续加大标准供给,为数字政府建设提供重要手段和依据。

36、建立协同机制,推进现有标准融合化。在国家标准框架下,区域间应加强协同,打造数字政府标准化经验交流合作平台,建立联席会议、协调小组等机制,明确责任主体,确保统一步调、分工协作。以方便市民跨区域、跨流程办事无缝衔接为主要目的,根据“高频优先”“急用先行”等原则,引用“清单制”,梳理统一事项,明确先后顺序,注重线上线下融合,打破地域限制,衔接完善现有数字政府相关标准规范。注重成效评估,保障标准实施有效化。编制数字政府标准应用成效的指标体系,建立标准应用成效的评估评测机制,开展常态化标准评估工作,对推进过慢、对标有偏差、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及时改进或移除。开展加强标准宣贯工作,做好社会公众宣传引导,针对重

37、点标准,开展常态化培训宣贯活动,提升工作人员对标准的理解及执行能力。专栏2:国家医保局制定推广全国统一的医保标准规范体系医疗保障是国家践行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措施之一。过去,由于缺少医保信息化统一标准,造成了医保体系到处都是独立的“烟囱”,给各地业务交互造成了极大的障碍。2019年以来,国家医保局制定推行了全国统一的医保业务编码标准、技术标准、业务标准、运营规范,完善了医保行业标准体系,有效指导了全国医保信息互通互联、数据互认,为新时代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一是加强组织保障,坚持全国统一。国家医保局成立后,由局网信办统领医保信息化技术架构组、标准规范组、业务组,加强医疗保障标准化基础研究,

38、建立了国家医保局主导、相关部门认同、各地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机制,先后发布实施了基础共性标准、管理工作规范、公共服务标准、评价监督标准40余项,扎实推进医疗保障标准化工作。二是强化统一贯标,放大规范效应。按照先试点完善、再推广普及的方式,国家医保局在全国8个统筹区开展了编码标准测试应用试点,最终完成了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医保药品、医用耗材医疗服务项目等18项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完成贯标。全国可以统一应用医保电子凭证进行挂号、核验身份、支付、取药、取报告等医保业务全流程操作,参保人异地就医与结算时更加方便快捷高效,药品、医用耗材采购与管理效率大提升,普惠百姓,利国利民。三是

39、坚持动态更新,保障指导效力。按照“统一分类,统一编码、统一维护、统一发布、统一管理”的总体要求,搭建统一的动态维护平台,加强维护小组与相关业务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国家和省级动态维护工作的协调联动,确保最新标准在各级医保部门的统一管理与实施,充分发挥信息标准化在医保信息化管理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三)关键抓手:履职场景协同化设计1.构建场景分类“二维矩阵”检验数字政府建设成效,场景落地是关键。随着数字技术迭代加快,如何准确把握场景特征,清晰地开展业务分类设计,变得日益重要。通过分析总结各地数字政府场景实践,结合“一网系列”应用,按业务协作边界可将数字政府场景划分内跨场景、横跨场景、纵跨场景和外跨

40、场景四大类,构成场景分类“二维矩阵”。以四类协作模式构成“多跨场景”。一是仅涉单个部门的内跨场景。该类场景一般只牵涉某单个部门职能,不涉及其他政府部门或社会组织,往往注重运用数字技术推进履职渠道多样化、履职方式便利化,增进行政运转效能。二是需多部门协同的横跨场景。该类场景一般由特定服务群体或重要事件触发,不能由单个部门解决且十分关注时效性,通过“流程再造+平台赋能”促进多部门业务协同,形成“用户导向/事件导向”的高效协同效应。三是需多层级联动的纵跨场景。该类场景一般具有较强的“自上而下”垂直管理属性,通过在国家或省级层面统筹建设垂直管理系统伸向基层,高层更注重“数据分析、辅助决策”,基层更注重

41、“数据采集、事件上报”。四是需更泛在协作的外跨场景。该类场景一般不局限于政府行政职责,需要民众、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打造“开放共享、多元合作”的数字政府场景建设格局,以数字政府建设引领驱动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生态共荣发展。以五类业务应用形成“一网系列”。一是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以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为核心载体,推动各地区各部门汇聚惠企利民服务资源,为企业群众提供一站式精品服务,以模式创新推动“一网通办”逐步迈向“全国通办”。二是社会管理“一网统管”。以地区探索为主,因地制宜推动“一网统管”建设,优先整合“12345热线、城管、综治”资源,围绕决策分析、指挥调度、基层治理等

42、,推动打造一批应用场景,形成“一网统管”应用生态。三是行政办公“一网协同”。以数字机关建设为抓手,建设贯穿国家、省、市、县、乡、村六级互联互通、同步联动的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实现政府内部业务系统贯通协同,提高政府行政办公效率。四是数据资源“一网共享”。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统筹推动各地区各部门政务数据平台建设,加强数据汇聚融合、共享开放和开发利用,促进数据资源实现有序流通、高效配置。五是运行维护“一网安全”。全面构建制度、管理和技术衔接配套的安全防护体系,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推动统一身份认证、国密算法、区块链等技术应用,定期开展安全检查评估,切实筑牢数字政府建设安全防线。

43、2 .推动场景“一盘棋”整合从以往数字化场景建设项目看,单一场景建设投入不高,但同类相似场景项目在多部门、多地区独立建设,资金投入往往巨大,且存在数据标准不一、系统互联互通难等问题。为更好解决这些问题,要加强源头管理,加大数字化场景需求整合。推动“横跨、纵跨、外跨”关联场景需求整合。以省市为主体,研究制定数字化场景协同建设工作指南,系统性推进各部门各地区“需求共商、场景共建、成果共享”。将共性需求整合作为场景建设项目申报的前置条件,以“问题清单、需求清单、场景清单”为抓手,加强关联场景需求融合,打破部门内、部门间、层级间的场景建设壁垒。按照梳理问题、明确需求、谋划场景的思路,谋划多跨协同、综合

44、集成、资源节约的数字政府综合场景。对于省级共性需求,根据业务职能确定牵头单位统建;对于市县共性需求,通过省级统建、各地应用或“揭榜挂帅”、复制推广等方式,强化共性能力集约共享。创新数字化场景全过程平台化管理模式。推动省市“多部门、多层级”会商,建设数字化场景全流程管理服务平台,推动数字化场景管理服务全流程标准化、规范化。围绕数字化场景创新全生命周期,由平台提供需求验证、场景设计、申报入库、评价比选、实施监测、考核评估、宣传推广等服务,为场景需求方提供策划工具,为场景供给方提供展示窗口,为场景管理方提供统筹抓手。持续跟踪数字化全流程管理服务平台应用成效,不断优化场景创新机制,优选典型场景推广复制

45、,形成场景创新“一盘棋”。3 .“三视角”推动设计协同随着数字化改革全面推进,部门间协同观念不强、协同机制缺乏、协同效能不高等问题越发凸显,需要从管理闭环、服务体验、资源配置等视角,持续完善数字化履职场景协同设计,服务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加强履职场景组织协作,实现全主体、全链条协同设计。以提升政府数字化履职能力为导向,聚焦“横跨、纵跨、外跨”数字化关联场景,组建主体多元、协作紧密、融合贯通的场景协同设计专班,保障场景设计全过程、全链条协同。由场景建设主管部门主导,整合关联场景提出的需求部门、场景建设服务提供商、场景最终群众或企业用户,形成“需求方+供给方+使用方+管理方”的场景协同设计专班,在

46、全过程就业务流程再造、场景验收标准、场景建设方案等达成共识,从源头推动场景设计的合理性、一致性和有效性。提升履职场景服务体验,实现全要素、全方位协同设计。以履职场景中受众的服务体验升级为导向,从需求侧识别履职场景中角色、环节、时空、活动、方法、结果等要素及其关联关系,将多个关联小场景整合为完整闭环的综合场景。由综合场景引领上下游服务流程重构,强化以综合场景为中心的“多级跨域协作办、关联事件一次办、主体事件联合办”等履职场景协同设计,通过要素聚合及场景整合提升场景用户整体性、全方位的服务体验,助力政府履职协同效能提升。优化履职场景资源配置,实现网络化、动态化协同设计。以履职场景效能最大化为导向,

47、统筹谋划数字资源分布与供给,综合研判关联场景建设数字资源需求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建立态势感知、统筹处置、动态调配、分级协作的资源配置规则。通过数字资源流通,促进不同层级政府间的有效协作,强化政府与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协同互动,进一步缩短城乡发展差距、区域发展差距,推动数字政府整体高质量发展。专栏3:安徽省创新数字化场景全流程管理安徽省系统推进场景创新工程,研究出台场景创新工程工作方案,在省级层级统筹建设数字安徽场景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推动全省数字化场景的结构化申报、智能化辅审、集约化建设。在选取原则上聚焦企业群众“急难愁吩”问题,聚焦重大共性需求、高频需求、紧急需求等,谋划了面向

48、各行业三融五跨场景,推动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在体系统筹上,处理好存量和增量的关系,统筹已建场景和新增场景。场景由省数据资源局会同部门商定,打造“安、智、数、脑、皖”系列,其中“安”系列突显为民为企服务,“智”系列突显执法监管和运行管理智能化治理,“数”系列突显数据要素,“脑”系列突显分析决策,“皖”系列突显安徽特色。在场景比选上,围绕重大任务牵引、创新突破、预期目标等关键指标,通过“主观+客观”“人工+机器”“专家+群众”评选模式,开展场景专家评审、首席代表(窗口负责人)打分和企业群众评选,并对评分评选结果进行综合排序,排序靠前的场景优先支持。在场景创新上,筹建高水平的场景创新研究中心和开放的场景创新生态联盟,力争打造国内一流的场景创新研究基地,积极联合科研院所、高校、头部企业等开展协同合作,研究场景创新理论,为我省场景创新工程实施提供全面支撑服务,面向各级部门提供优质的数字化场景应用解决方案。(四)协同根基:政务数据一体化布局1.高质量编制数据治理“一本账”我国高度重视数据作用及数据管理能力建设,在各地推进全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