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083298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县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XX县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XX县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XX县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XX县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县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X县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为进一步提升应对生产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风险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发(2016)32号)市委办公室、市政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X办发(2021)X号)等法规和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管理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底线思维,以夯实我县应急管理基础和提高突

2、发事件处置能力为重点,加大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投入力度,健全应急管理信息化网络,完善应急管理指挥调度处置机制,提高我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推进我县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加快实现从人防为主到技防、物防和人防相结合转变,应对突发事件从被动应急到主动防御、有序处置转变,建设更高水平的安全XX。到2022年底,基本建成全县应急管理县乡村“一张网”,指挥和处置能力明显提升。到2025年,全面构建起县乡村三级贯通、行业领域全覆盖的应急管理智慧体系,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基础得到夯实,重大安全风险得到有效防控。二、健全完善应急指挥体系(一)健全县级应急指挥体系。成立县应急管理委员会

3、(以下简称县应急委),统筹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县减灾委员会、县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县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五个突发事件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在县应急委的统一领导下,履行各自领域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宣传贯彻、监督管理、隐患排查、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等职责。(二)完善乡村应急指挥体系。各乡镇比照成立应急管理委员会,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本辖区应急管理工作负责,明确专人负责应急管理工作。各行政村成立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经济开发区按要求设置安全监督管理机构,配齐专业管理人员。三、加强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制定XX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规程,完善防汛抗旱、安全生产、森林防灭

4、火、自然灾害救助、地震和地质灾害救助制度,优化信息报送、应急响应和危机处置工作流程,提升应急管理工作效能。(一)完善防汛抗旱工作机制。建立XX县水旱险(灾)情报送规则,进一步明确险(灾)情报告内容、程序、时限、核实发布及监督检查等机制,确保水旱险(灾)情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置。建立洪涝灾害应急抢险处置规程,明确抢险现场应急组织指挥原则、险(灾)情处置流程,构建协同高效的决策执行和现场应急抢险调度机制,确保应急抢险有力、有序。建立XX县应急响应机制,视雨水工险灾情变化,及时启动相应级别应急响应,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全面协调各方资源,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形成抢险救灾强大合力。(二)完善安全生产工作

5、机制。制定XX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规则和安全生产事故信息报送规则、举一反三工作规程、调查处理工作规程,实现安全隐患排查整改销号和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全链条闭环管理。(三)完善森林防灭火工作机制。建立XX县森林火灾信息报送规则,明确森林火灾信息报告原则、时限、程序和内容,切实增强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建立XX县森林火灾扑救工作规程,明确不同火灾险情的现场扑救原则和方法,及时开展防灭火实战复盘,全面提升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能力水平。建立XX县森林火灾预警响应规则,细化四类森林火险预警信号的响应措施,明晰岗位责任、具体任务,有效防控森林火灾。(四)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机制。建立XX县自然灾害救助

6、工作规程,明确灾情报送内容、方式、要求,自然灾害救助原则、对象、程序、标准,救助资金管理和监督检查方式,规范紧急救助行为,提高紧急救助能力,最大程度减少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维护灾区社会稳定。(五)完善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工作机制。建立XX县地震和地质灾害信息报送规则,明确全县区域内地震、毗邻地区地震影响事件和地质灾害信息报告内容、时限要求、报告原则和程序,提升地震和地质灾害信息报送的全面性、规范性和实效性。建立XX县地震和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规程,明确应急处置原则、应急启动、先期应急处置、现场处置和应急结束程序,提升地震和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效能。四、强化应急管理基础建设(一)加强科技信息化建设

7、1.建成全县防汛抗旱“一张网”。推进气象、水文、水利和湖泊、自然资源和规划、农业农村、交通运输、城管执法、公安等部门信息化系统与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对接,整合专业信息,加快数据更新,实行动态管理,建成雨情水情工情“一张网”、实时监测“一张图”,为防汛抗旱会商研判、决策指挥、实时调度提供科学依据。2、建成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监测系统。各乡镇、各部门摸排本地企业类别、底数,督促各企业完善设施设备,将数据接入全县安全生产风险监测系统,为实时监测、自动预警、应急处置、事故调查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首先接入危化、非煤矿山、烟花爆竹批发和重点工贸企业,运转正常后向其他行业推广。3、建成地震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地震

8、监测台网,建设1个地震预警台站、3个地震烈度速报站点,实现震时地震三要素(时间、地点、震级)快速定位、快速反馈、实时报警,提高应急响应、应急处置效率。4、建成大别山森林防火智慧平台。依托“5G+”和区块链技术建设森林防火智慧平台XX个、监测点XX个,对全县森林、林场、山地、景区实行定点监控和WlFl嗅探,做到村组全覆盖,实现森林消防信息数据自动化监测、预警,实现森林火灾“打早打小打了5 .建成应急管理综合平台。建设全县应急管理系统综合信息平台,由县安全生产专委会牵头单位负责基础数据录入,推进数据共享,实现应急管理“一网统管二6 .建成现场指挥信息传输系统。加快县应急指挥中心和现场指挥调度系统建

9、设,推进应急指挥车、无人机、个人单兵装备等科技化应用终端推广使用,实现应急救援现场与县应急指挥中心实时互联,快速传递应急现场视频、图像、音频等信息,为远程应急指挥调度提供支持。(二)加强队伍物资装备建设1.配齐配强专家队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建立全县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专家库,建立专家管理和联席会议制度,严格实绩管理和动态补充。县专家库专家不少于50人。2 .组建专业应急队伍。建立安全生产、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地质灾害4类专业应急队伍,应对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抢险救援。县直单位按照职能职责和应对较大事故(事件)需要组建不少于15人的县级专业应急队伍,其中,应急救援队队员不少于10人,技术人员和

10、专家不少5人。各单位要为应急队伍人员提供必要安全保障,购买人身安全保险。3 .组建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整合优化应急管理系统执法职能,统筹执法资源,补充执法力量,完善执法体系,强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能力。4,加快装备和设备标准化储备。按照防汛抗旱、防震减灾和森林防火等工作要求,配置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和防震减灾救灾装备,提高应急处突能力。统筹推进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提升森林火灾防灭火能力水平。落实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装备配备标准,按照应配尽配原则,配齐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装备。乡镇、经济开发区承担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职能的机构参照执行。(三)加强应急管理工程建设1 .建

11、设森林防火隔离带。建设森林防火隔离带150公里,完善安防基础设施,有效防止和减少森林火灾发生。2 .完善山洪灾害自动测报预警系统。摸清全县存在山洪灾害隐患底数,对未在山洪自动测站覆盖范围内的灾害点或自动测站建设密度不足的灾害点增加监测站点。3,持续开展地质灾害点隐患整治。对全县地质灾害点实行分类建档、精准管理,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支持,采取工程治理措施。4 .实施水库安全整治工程。全面排查全县水库和水电站风险隐患,建立台账,清单化管理、销号式整改,逐一消除安全隐患。针对病险水库,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支持,分批次有计划采取工程性措施;水库及水电站安装自动测报系统,实时监测水库水文数据。五、工作要求(一)

12、强化责任落实。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三管三必须”要求,切实履行属地责任、行业责任,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为本地本部门应急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班子其他成员对分管范围内的应急管理工作负领导责任。要及时召开党委(党组)会议,认真研究落实应急管理体系能力提升工作,对标对表,按时完成工作任务;要挂图作战,实行项目化管理、清单化结账,确保工作质量。(二)强化部门联动。各乡镇、各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做到整体联动、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织密应急管理网络,拧紧应急管理工作链条,完善社会共治机制,筑牢应急管理工作坚固防线。(三)强化考核督办。将应急管理能力提升工作纳入全县三创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各乡镇、各单位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单位进行约谈问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