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区新型建材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093976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1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丰区新型建材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大丰区新型建材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大丰区新型建材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大丰区新型建材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大丰区新型建材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丰区新型建材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丰区新型建材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docx(3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大丰区新型建材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大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江苏经信智库咨询有限公司2022年12月前言建材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能源资源消耗型产业,同时又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绿色低碳的重点行业,对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十四五”时期是建材工业转换发展动能、改变发展方式,重点转向高端、高附加值、产业链发展,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全方位地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建材产业是大丰区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十三五”期间,全区围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行业集聚布局、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等重点工作,全面推进产业质效提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22-2025年是

2、“十四五”规划重要阶段,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指引下,科学编制大丰区新型建材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对厘清未来三年大丰建材产业发展思路、确定发展目标、明确发展任务、加快产业集聚、指导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建材产业实现超越引领战略迈上又一个新台阶具有重要意义。本规划是在大丰区预拌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布点规划(2019-2030)基础上,依据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江苏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江苏省散装水泥促进条例江苏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盐城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盐城市“十四五”建材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要求进行编制。目录前言I一、建设背景1(一)发展基础11

3、、规模总量稳步提升12、产业结构持续优化13、龙头企业发展迅速14、产业布局多点分布25、绿色安全全面推进2(二)外部挑战和内部问题31、面临挑战32、存在问题4(三)建设建材循环经济产业园的意义51、推动产业集聚,实现资源整合共享52、构建循环链条,促进产业绿色发展53、优化产业结构,带动当地经济发展6二、发展定位7(一)总体定位7(二)发展原则7(三)发展目标8(四)发展重点9三、空间布局15(一)布局原则15(二)布局优化建议161、一园:大丰港经济开发区建材产业园162、一片区:盐城南刘庄镇东联村建材片区18四、主要任务20(一)加快化零为整,推进集聚发展20(二)推动环境治理,打造低

4、碳园区22(三)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新型建材25(四)加强智改数转,促进创新升级26五、保障措施27附件:规划编制依据的政策文件相关内容节选28一、建设背景(一)发展基础1、规模总量稳步提升建材产业是大丰区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全区围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行业集聚布局、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等重点工作,全面推进产业质效提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21年全区建材产业全口径实现开票销售收入约27.3亿元,同比增长22.3%;实现利润3.55亿元,同比增长10.2%。从具体产品看,2021年水泥产量达到86万吨,同比增长4.1%;混凝土产量达到248万立方,同比增长24%。2、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大丰区逐步

5、优化建材产业结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产品不断向高附加值、低能耗方向转变。“十三五”期间,全区累计关闭烧结砖瓦生产企业28家、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2家、加气砌块生产企业3家、琉璃瓦生产企业1家、各类砂石厂10余家。截至2021年底,全区散装水泥产量50.5万吨,散装率达到95.3%;获得省级备案的预拌砂浆企业1家;拥有新墙材认证产品5项,2022年新申报产品1项,主城范围内建设项目新墙材使用率接近100%o3、龙头企业发展迅速大丰持续培育龙头企业,截至2021年底,大丰拥有规上建材企业10家,其中超亿元企业8家。龙头企业中,新丰水泥厂拥有年产水泥120万吨的产能,产品历年被评为“盐城市质量信得过产

6、品”和“盐城市重点保护产品”,2021年实现销售收入1.80亿元,同比增长5%o腾龙建材拥有年产水泥138万吨的产能,2021年实现销售收入1.57亿元,同比增长3%,被评为“江苏省绿色节能优秀建材企业”“江苏省产品信得过企业”。大丰恒盛商品混凝土2021年实现销售收入2.1亿元,同比增长35%,已经发展成为大丰规模最大的建材龙头企业之一。江苏德和绝热科技是国内知名的绝热节能工程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年产泡沫玻璃18万立方米,2021年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14.9%o4、产业布局多点分布大丰建材产业主要集中在大丰经济开发区、大丰港经济开发区、新丰镇。大丰经济开发区是全区建材产业规模最

7、大的区域,2021年,经开区建材产业实现开票销售62877万元,同比增长19.1%,占全区30.2%,实现利润总额7632万元,实现税收5017万元,同比增长28.5%,集聚了大同建材、上海岩棉新型建材、德和等龙头企业,形成了以预拌混凝土、保温材料为主的产业体系。新丰镇是产品类别最为丰富、规模第二的区域,形成了覆盖水泥、新型墙体材料、预拌砂浆、预拌混凝土的建材产业体系。2021年实现开票销售44020万元,同比增长9.5%。大丰港经济开发区是全区预拌混凝土产业主要集聚区,2021年,预拌混凝土实现开票销售35575.45万元,同比增长25.8%o5、绿色安全全面推进大丰贯彻建材绿色转型发展方针

8、,深入推进水泥产能等量置换政策,持续实施混凝土专项整治行动,积极推进城乡“禁粘”工作,认真组织“回头看”,推动建材产业绿色转型发展。全区加快水泥、混凝土、新型墙材(板材)等领域的节能改造,推行绿色生产模式,积极创建绿色工厂。加大对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对企业安全生产进行督导,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明确安全生产负责人,及时发现生产中的安全问题并整改落实,将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落到实处。(二)外部挑战和内部问题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全面推广绿色低碳建材,推动建筑材料循环利用”要求。在环保政策趋严和

9、市场环境变革下,建材产业面临节能环保政策、城市发展空间约束和行业转型挑战,但是现阶段大丰建材产业依然存在环境问题突出、空间发展分散、企业规模较小、新型建材比重较低等问题。1、面临挑战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大丰建材产业面临以下主要挑战:一是节能环保政策趋严,低碳减排任务加剧。随着“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碳”的转变,高耗能高污染的建材产品和粗放式生产方式逐渐被政策限制,大丰建材产业亟须转变发展方式,走节能减排、资源节约、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发展道路。二是城市发展加快调整,“散乱小”空间布局难以为继。随着城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居民对城市生活质量的要求日趋提高,扬尘、噪音等问题难以解决,传统的建材产业分

10、散式发展模式受到诟病,大丰建材产业亟需向土地资源相对充分、资源能源集中、环保设施齐全的工业园区、开发区转移。三是行业转型势在必行,产业链面临调整。在国内房地产业整体陷入低潮后,建材产业依赖基建投资的发展模式面临考验,同时伴随着原材料、土地、能源、人力等生产要素成本的不断上升,低质低价的建材产品市场竞争力逐步下降,大丰建材产业面临结构调整的紧迫任务,产品亟需向新型建材转型,向价值链高端延伸。2、存在问题从全区建材产业发展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环境问题相对突出,企业环保意识薄弱。建材产业总体生产方式仍然较为粗放,扬尘污染、噪音污染、污水排放不能彻底杜绝,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有待加强,环保基础设

11、施投入不足。二是空间布局分散,尚未形成集聚效应。目前,全区的建材和砂石企业分布广泛,大丰经济开发区、大丰港经济开发区、新丰镇建材企业相对集中,西团镇、三龙镇、万盈镇砂石厂数量较多,但在刘庄镇、草堰镇、南阳镇也均有建材和砂石企业零星分布,整体布局混乱,集聚效益滞后,企业上下游之间缺乏协同效应。三是企业规模较小,缺乏具备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全区的建材产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缺乏具备产业链整合实力的领军型企业。四是新型建材占比不高,产品结构有待优化。低水平重复建设、低档次产品占比高,绿色新型建材比重低,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高品质需求。五是综合循环利用技术滞后,资源能源利用率有待提高。在利用粉煤灰、煤研石

12、、尾矿、废弃塑料、生活垃圾等可再生资源方面推广力度不大,绿色技术发展滞后,产品能耗有待下降,综合利用水平需进一步提高。(三)建设建材循环经济产业园的意义为加快破解大丰区建材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打造适用于大丰产业特色,绿色、节能、环保的建材循环经济产业园,具有重要的意义。1、推动产业集聚,实现资源整合共享通过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引导产业集聚发展,能够优化调整产业布局。一方面使得企业和项目向园区集聚,发挥集聚效应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吸纳作用,形成产业链间的相互配套、分工协作的上下游关系,推动产业链横向耦合、延伸发展、生态链接,提高园区的综合竞争力,同时地理位置的靠近可以降低企业间的物流成本、沟通成

13、本。另一方面,园区的发展可以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科技服务、工程设计、检验检测、工程总承包、人力资源等相关服务业的集聚将会增强产业配套,推动园区在产品、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资源整合,给园区企业带来更多便利,实现产业链的合作共赢。2、构建循环链条,促进产业绿色发展随着生态环保要求不断提高,建设绿色建材循环经济产业园成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必然之举。通过建设建材循环经济产业园,可以进一步提高行业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和环保治理水平,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实现新型建材产业园的绿色、低碳和循环发展,建立起环境友好型的建材循环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能够统一规划绿色制造环保设施,配备能耗监测设备,推行合同能

14、源管理,健全固废无害化资源化装置,从严控制源头污染和过程治理,从而全面提高园区的绿色发展水平。此外,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建立有利于企业间的资源循环利用,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大力推进精深加工,在水泥、混凝土和墙体材料等领域提高产业废弃物消纳能力,实现资源的综合集约利用和废弃物协同处置,形成多产业耦合发展的体系,提高全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3、优化产业结构,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通过建设新型建材循环经济产业园,引导大丰建材产业集中布局,规范企业入园发展,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从而为壮大绿色建材产业,带动产业规模扩大提供了驱动力。一方面,建设新型建材循环经济产业园,着力培育一批具有产业基础、市场

15、潜力较大的新型建材重点企业,通过集中优势资源、实施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等手段,鼓励企业做大做强,调整产业存量,扩大产业增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另一方面,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不断扩大新型墙材的产品比重,提高供给质量,坚持优化增量,提升产品质量,打造精品建材,提高中高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从而带动产业的量质提升,推动产业做大做强,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二、发展定位(一)总体定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建材产业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大丰建材企业集中集聚,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立健全

16、建材产业绿色发展体制机制,打造具有大丰特色的建材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形成具有创新引领性、生态可持续性的新型建材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二)发展原则坚持市场调节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政策等手段,引导企业稳妥有序逐步退城进园。落实企业搬迁各项激励政策,促成企业在园区做大做强。坚持集约集聚资源整合。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快建材企业向园区及集聚区集中,构建立体化、协同化的产业园区和聚集区。支持建材龙头企业加快兼并重组,推动产业链整合延伸,培育集团化、规模化的建材链主企业。坚持产能置换供需平衡。推动建材产业从“增量扩能”向“存量调整、增量优化”转变。

17、严格执行国家产能置换政策,限制水泥熟料、粉磨新增产能,压缩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落后生产装备和落后生产工艺。加强砂石与水泥、混凝土等上下游企业耦合发展,形成供需适配、协同紧密的产业链,增强高品质、定制化建材产品的保障能力。坚持绿色低碳节能环保。聚焦建材产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高行业绿色发展水平。鼓励建材企业生产线配套建设抑尘收尘、水处理和降噪等污染防治以及水土保持设施,砂石堆场全部采取棚化密封或其他有效覆盖措施。以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为核心,支持城市垃圾、工业废渣、建筑渣土等原料在建材领域的应用。(三)发展目标“十四五”期间,大丰区新型建材产业持续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力争到

18、2025年,初步形成结构合理、产能优化、技术先进、清洁环保、安全高效的新型建材产业制造体系和集约集聚、布局合理的建材园区。绿色发展水平提升。建材产业扬尘整治取得成效,砂石厂全部采取棚化密封或其他有效覆盖措施,物耗、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总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建成一批绿色工厂、绿色搅拌站,培育一批绿色建材产品,与全国同步实现建材产业碳达峰。集约集聚效益明显。优化空间布局,依托大丰港经济开发区、盐城南刘庄镇东联村,推进“一园一片区”空间布局,打造形成大丰区新型建材循环经济产业园、盐城绿色建材产业生产基地。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加快推进“产能置换,全区范围内水泥、混凝土等传统建材产品产量只减不增;技术创

19、新投入显著增强,新型墙材、装配式构配件等新兴产业和高端产品比重进一步加大。建成一批具有较强研发和转化能力的省级以上技术研发中心、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型企业。智改数转成效显著。智能化改造、数字化应用层次大幅提升,建成一批建材产业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四)发展重点1、绿色水泥选择依据:大丰水泥产业拥有新丰、腾龙两家重点企业,2021年规上产业规模3.4亿元,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水泥产业是混凝土、墙材、装配式构配件上游产业,也是建材产业中能耗水平最高的细分领域。加快水泥产业转型升级,开发绿色生态水泥,是大丰打造建材循环经济园区产业链的基础环节,也是大丰建材产业迈向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环节。发展方向:依托

20、新丰、腾龙等企业,加快高端水泥产品研发应用,开发绿色水泥生产,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其中,高端水泥方面,提高42.5以上强度等级水泥产品比重,重点加强特种水泥产品研发,鼓励发展硫(铁)铝酸盐水泥、海洋工程等腐蚀环境用特种水泥、极地工程等低温环境用特种水泥,发展满足海洋、港口、核电站、隧道、高速公路等高端基建用特种水泥。绿色水泥方面,推广应用低碳水泥,推动水泥深度脱硫脱硝、化学团聚强化除尘、高效低碳节能等绿色新技术研发,提高水泥粉磨过程中固废资源替代熟料比重,减少水泥熟料消耗量。清洁生产方面,推广第二代新型水泥干法工艺、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等清洁生产技术。提升路径:一是产业结构

21、优化,严格执行水泥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严禁备案新增水泥熟料产能项目,运用产能指标置换等市场化机制压减过剩产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高端水泥产品。二是加快产业链延伸,鼓励水泥熟料企业延伸发展产业链下游的商品混凝土、水泥管、水泥预制板等水泥制品,不断拉长产业链,做大做强水泥制品环节。三是加快水泥行业装备工艺升级,推广低阻旋风预热器、高效烧成、窑炉优化控制、高效篦冷机、高效节能粉磨等节能技术装备,加快研发余热余压综合利用途径及技术,推广应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技术。2、高性能混凝土及预拌砂浆选择依据:大丰混凝土及预拌砂浆产业2021年开票销售11.9亿元,是大丰建材产业目前规上企业数量最多

22、,产业规模最大的细分领域。推动大丰混凝土及预拌砂浆产业加快创新研发,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是大丰打造建材循环经济园区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发展方向:依托恒盛商品混凝土、大同建材、富恒建材等企业,发展高性能混凝土、绿色预拌砂浆及绿色搅拌站。其中,高性能混凝土方面,重点开发建筑废弃物生产再生混凝土、新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等生态混凝土;加快高性能外加剂、超轻骨料等技术的研发,重点发展装饰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抗渗混凝土等功能混凝土及超高强、超高耐久、高阻抗等超高性能混凝土。绿色预拌砂浆方面,提高机制砂等再生资源在预拌砂浆中的利用率,优先发展防水、保温、隔热、防火、装饰等特种砂浆,重点发展干混砂浆。绿色搅拌站方

23、面,鼓励混凝土、预拌砂浆企业合理选用高能效设备,优化生产组织流程,加装高效除尘设备、砂石分离、污水压滤设备,实现全流程密封式生产,推广混凝土绿色生产工艺和绿色搅拌站。提升路径:一是提升研发检测能力,支持混凝土、预拌砂浆企业与高校院所加大产学研合作,开发高性能混凝土产品,鼓励企业搭建混凝土及砂浆性能检测实验室,配置中级以上专职检测人员,拥有全套硅配方试验和各种原材料的全套检验能力。二是发展大数据+混凝土砂浆,鼓励区域内混凝土、预拌砂浆企业依托建联智选、找砂石、砂车汇、磴智汇等平台,布局产业互联网,掌握更加全面的供需信息,降低原料采购成本。三是发展绿色搅拌站,支持搅拌站应用免基础搅拌站、片式粉料仓

24、、插接式布线、立体料仓等技术,推动高效搅拌机应用,加快浆水回收技术、砂石分离技术与管道电伴热保温技术等节能环保技术应用推广。3、新型墙材选择依据:大丰新型墙材产业拥有力通建材、沪邦建材、上海新型建材岩棉、德和绝热四家规上企业,2021年规上产业规模5.5亿元,新落地2个市级重大项目,是大丰建材产业发展最快的细分领域。新型墙材产业的发展符合国家政策导向,是大丰打造建材循环经济园区的重要环节,有望成为大丰建材产业发展重要的增量市场。发展方向:依托力通建材、沪邦建材、上海新型建材岩棉、德和绝热等企业,发展新型砌块、高性能墙板、高性能保温隔热材料。新型砌块方面,继续推进“禁粘”工作,支持发展装饰破/砌

25、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新型砌块。高性能墙板方面,支持发展采用自动化、清洁化工艺生产的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外墙板、蒸压加气板材、纤维水泥夹芯复合墙板、陶粒水泥隔墙板等轻质墙板,重点发展结构保温装饰一体化外墙板。保温材料方面,加快发展保温、隔热及防火性能良好、施工便利、使用寿命长的墙体保温材料,重点发展泡沫玻璃、岩棉等Al级保温防火材料。提升路径:一是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减少对天然资源的使用,支持利用工业废渣、粉煤灰、煤肝石等可再生资源制备节能、防火防水保温一体化墙材材料,推广利用农业废料秸秆和稻草制成轻质墙用板材,鼓励利用建筑废弃物、尾矿、淤(污)泥等废弃资源开发新型墙体材料,全面提高墙材大宗废弃

26、物消纳能力。二是推动墙材功能化发展,推动银桐新型建材烧结保温砌块制造、德和年产15万立方米泡沫玻璃等保温新材料项目落地实施,支持企业转型升级,技改扩能,进一步增加产品类别、提升产品质量,增强产品性能;加快开发具有自洁净、自发电、吸霾、降噪、相变蓄热等功能的建筑外围护结构用墙体,具有优良的隔音、装饰、调节环境等功能的建筑内隔墙。三是推广新墙材产品,以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新民居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村庄拆迁改造、村镇企业建设等为突破口,加大政府资金支持农村新墙材示范房建设力度,大力推广使用新墙材。4、装配式构配件制造选择依据:大丰装配式构配件产业尚无规模较大的企业,但是装配式构配件制造是建材产

27、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江苏省”十四五”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开工建筑面积比例达到50%,装配化装修建筑占同期新开工产品住房面积比例30%。因此开发适用于装配式建筑、装配式装修的装配式构配件,是大丰打造建材循环经济园区的前瞻性环节,对大丰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发展方向:以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为导向,加快装配式部品件标准化生产,推广装配式复合预制件,开发数字化、智能化装配式异形件。装配式部品件方面,推进叠合楼板、内外墙板、楼梯阳台、厨卫装饰等部品工厂化生产,引导部品件系列化开发、规模化生产、配套化供应。装配式复合预制件方面,积极开发推广适用于钢结构、PC结

28、构的装配式预制件,重点发展PC-ALC、PC-GRC等外墙装饰板与墙体结构复合的新型构配件。装配式异形件方面推动模拟仿真设计、3D打印成型等新技术在预制飘窗、预制整体厨卫、预制空调板、幕墙等复杂造型的装配式构件中应用推广。提升路径:一是加快转型升级,支持大丰区域内混凝土生产、墙体材料、门窗制作等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延伸产业链,逐步向装配式建筑构配件生产企业转型。二是促进产业链培育,加大招商引资,积极扶持和培育技术先进、专业配套、管理规范的装配式构配件生产企业布局建设生产基地,引导装配式建筑设计、科研、建筑材料、构配件生产、物流、检测等企业产业聚集,创建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三是扩大装配式构配件市场

29、应用,推广装配式建筑,明确新立项建设的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和政府投资公共建筑中装配式建筑比重,鼓励新建商品住房项目积极采用装配式方式建造,倡导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公共设施安全和应急功能改造中应用装配式构配件。5、绿色砂石选择依据:2021年大丰区拥有砂石企业98家,年销售额2.1亿元。由于砂石是工程建设中最基本且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而大丰砂石企业数量多,分布区域广,如果不进行规范化管理,不仅对区域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且低质砂石进入市场会带来质量安全隐患,因此发展绿色砂石是大丰建材产业发展的重要需求。发展方向:以规范化、利废化、绿色化为发展方向,强化砂石产业综合治理,促进产业绿色提升。砂石原料供

30、应方面。巩固盐城沿海非法砂石过驳专项整治成果,加强非法采砂综合治理,依法依规科学开发河砂等砂矿资源。再生砂石开发方面。支持综合利用废石、矿渣和尾矿等砂石资源,及建筑拆除垃圾等固废资源生产砂石替代材料,增加再生砂石供给。高品质机制砂方面。加快发展铁路、核电、水利等重点工程用高品质机制砂石,以及机场跑道、海洋工程、污水处理、耐磨地坪等特种砂石产品。提升路径:一是促进产业集聚,加强砂石资源开发整合,推进机制砂石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建设砂石生产基地。鼓励发展砂石、水泥、混凝土、装配式建筑一体化的产业园区,发挥集聚效应,减少全产业链二次物流量。二是推进绿色制造,鼓励生产线配套建设抑尘收尘、水处理和降噪等

31、污染防治以及水土保持设施,对设备、产品采取棚化密封或其他有效覆盖措施,推进清洁生产,严控无组织排放,满足达标排放等环保要求。对工艺废水、细粉和沉淀泥浆等加强回收再利用,鼓励利用生产过程中的伴生石粉生产绿色建材,实现近零排放。三是加快技术装备升级,研发攻关并推广使用智能、高效、环保的技术装备,加大清洁能源使用比例,重点支持废石、建筑垃圾等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发,逐步淘汰落后、耗能高、环保不达标、综合利用效能低的落后设备和工艺。三、空间布局()布局原则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按照区域主体功能定位,综合考虑能源资源、环境容量、市场空间等因素,优化生产力布局,具体原则如下:1、设

32、置严控区,范围东至临海公路(G228),南至双草线(S351),西至沈海高速(G15),北至盐洛高速(G1516),原则上不得新增混凝土搅拌站和砂石厂,实施存量提升、鼓励搬迁入园,设定入园标准。2、除严控区外,生态敏感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等生态红线区原则上禁止布局混凝土搅拌站和砂石厂。3、混凝土搅拌站和砂石厂宜设置在城镇开发区、工业园区附近,避开生态敏感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和居民生活区,远离重要道路和重要水体。4、现有的无合法用地手续、无生产经营许可、环保未达标、消防未达标的违法、违规搅拌站和砂石厂应在2025年前整改完成,逾期未整改完成的,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依法强制关闭、拆除设施设备。5、混

33、凝土搅拌站服务范围应覆盖区域范围内所有建设工程,搅拌站按汽车运输时间一般不超过1个小时控制。(二)布局优化建议围绕绿色水泥、高性能混凝土及砂浆、新型墙材、装配式构配件、绿色砂石五大重点领域,立足各区域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综合考虑能源资源、环境容量、市场空间、运输半径等因素,优化全区建材产业布局,构建大丰区建材产业“一园一片区”融合发展格局,促进全区建材产业升级与集聚发展。1、一园:大丰港经济开发区建材产业园在大丰港经济开发区疏港航道以南,闽江路以北,2#港池以东,码头堆场以西区域布局建材产业园,初步规划面积1600亩,用于承接园区外建材企业搬迁升级和推动全区建材企业集聚发展,打造集建

34、材加工、运输于一体的大丰区绿色建材产业园,辐射港区、苏盐产业园、沪丰产业园、高新区等。主要优势:大丰港经济开发区具有交通、产业、土地资源、保税仓储、金融服务等多项优势,具备承载建材产业项目的良好条件。建有“海、陆、空”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区位优势突出。水上运输方面,作为江苏沿海三大深水海港之一,经通榆运河可直达长江水系,具备10万吨级深水航道。陆上运输方面,与沿海高速、宁靖盐高速、京沪高速、新长铁路相连。空中运输方面,距盐城机场仅45公里,距离规划的新盐城机场仅20公里。产业基础较好,便于产业链延伸。预拌混凝土作为大丰区建材产业营收比重最高、企业数量最多的细分领域,大丰港是全区预拌混凝土产业重

35、点集聚区,占全区预拌混凝土产业30%。资源要素保障,利于企业集聚。大丰港建有大丰港保税物流中心、大丰港海晶创投中心,拥有上海联通国际货运有限公司、敦煌网、盐城玛帕电子商务公司等一批物流商务企业,并建有设立大丰港股权投资基金和苏港城股权投资基金,有利于建材产业发展。发展方向:依托信同建材、富恒建材、港城建材、大同建材等企业,重点发展高性能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绿色水泥等优势领域,积极拓展新型砌块、高性能墙板、保温材料、装配式构件等领域,打造大丰区新型建材循环经济产业园、盐城绿色建材产业生产基地。以园区港口运输和发展空间为保障,积极推动区域内石材企业改造升级,引导新丰等区域建材企业搬迁入园,主动承接盐

36、城及长三角建材项目转移,培育壮大建材产业规模。充分发挥区域内预拌混凝土产业基础优势,鼓励企业向下延伸产业链,培育新墙材、装配式构配件等混凝土制品企企业,吸引下游产品制造、工程服务类企业优先布局到园区,加快构筑建材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图1大丰港经济开发区建材产业园2、一片区:盐城南刘庄镇东联村建材片区依托原辉达建材所在区域向外拓展,在刘庄镇东联村布局建材片区,初步规划面积150亩,用于承接片区外砂石、高性能混凝土和预拌砂浆新墙材等企业搬迁升级,打造建材砂石生产特色基地,主要服务大丰主城区、经济开发区、常盐工业园及西南片区等。主要优势:具有交通、区位、土地资源、现代物流等多项优势,具备承载建材产业项

37、目的良好条件。交通运输便利。刘庄镇东联村建材片区位于新204国道与斗龙港交界处东南侧,拥有港口、国道水陆交通优势,同时又临近刘庄物流产业园,物流集散便利,利于建材、砂石原料运输。临近便仓建材产业园,利于跨区域产业协同。便仓建材产业园以“百亿级节能建材产业集群”为目标,已经形成了以节能建材和装配式建筑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刘庄与亭湖区便仓节能建材产业园相邻,有利于开展建材产业跨区域资源整合,共同打造盐城区域内特色产业集群。发挥地缘特色,辐射主城区。刘庄位于盐城主城南门户”、大丰副城西枢纽”,独特的区位优势,有利于建材产业扩大辐射能力,同时农房搬迁、土地征用等工作有序推进,为建材产业发展空间提供了有力

38、保障。发展方向:依托斗龙港口、204国道优势,重点发展绿色砂石,建立大丰区砂石生产基地,推进商品砂石、机制砂石等绿色砂石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提高高品质砂石供给能力,发展高性能混凝土、预拌砂浆、新墙材等领域。充分利用临近刘庄物流产业园交通运输优势,积极面向上海、浙江、苏南等地区谋划产业链精准招商,延长建材产业服务链条,大力发展研发设计、工程总承包、现代物流、电子商务、认证评价等服务领域,形成建材全产业链服务体系,推动行业向专业化和产业链高端攀升。与亭湖区便仓镇节能建材产业园加强合作,开展跨区域产业链合作招商,探索跨区域产业发展利益共享机制,共同打造盐城市特色建材产业集群。图2盐城南刘庄镇东联村建

39、材片区四、主要任务(一)加快化零为整,推进集聚发展推进产业链条集聚发展。通过优化存量,引导增量的方法,推动建材产业项目向开发区等集聚区发展。按照“一园一主导,一园一特色”的园区发展要求,积极鼓励行业骨干企业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建设,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多种方式,建立上下游企业协作关系,培育建设高水平的特色新型建材产业园区(集聚区)。集聚区内支持设备制造、建筑材料上下游企业加强产业协同,在系统测试、施工安装、集成总装、建材专业市场、电子商务平台等领域加大配套,形成完备的“建材+建筑+服务+支撑”集聚区产业链生态。推进联合重组和化零为整。推进集聚区内龙头企业品牌建设,

40、加大国家、省级名牌的激励力度,以建材品牌集聚建材资源,形成围绕品牌的人才、资本、产能汇聚的发展模式。支持建材龙头企业搭建全行业区域性产能整合平台,通过兼并、收购、联合、参股等方式开展本地产能兼并重组,重点支持水泥等领域优势企业压减过剩产能,整合现有零散产能,推动高效产能集聚。严控新增过剩产能。严格落实国家及省严控两高政策,加大压减传统建材产业过剩产能力度,逐步引导退出低效产能,淘汰一批规模小、工艺装备差、能耗高、环境污染大的落后产能。坚决遏制违规新增产能,新上建材产能要求进入规划确定的集聚区内。严禁以技改为由新增水泥、混凝土等产能。完善建材产业地方准入标准,将能耗、大气污染排放、资源综合利用等

41、指标纳入标准。确保产能、能耗、碳排放量只减不增,为实现碳达峰目标奠定良好基础。专栏1建材产业入园标准要求1、入园企业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得引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限制类的新建项目和淘汰类项目,不得引入工艺技术落后、严重浪费资源、单位能耗大或达不到环保或安全规定的项目;严禁发展列入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会制定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限制和禁止目录(2021年本)的产业项目。2、入园企业必须符合园区产业定位:大丰港经济开发区建材产业园重点发展高性能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绿色水泥等优势领域,引入新型砌块、高性能墙板、保温材料、装配式构件等领域。盐城南刘庄镇东联村

42、建材片区重点发展绿色砂石,培育高性能混凝土、预拌砂浆、新墙材等领域。3、搬迁入园企业优化提升要求:涉及高耗能、高污染的工艺和装备,需实施装备替代和技术改造,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工艺和设备。4、新入园企业经济指标要求:自项目用地交付之日起2年内固定资产投资额不低于200万元/亩;自项目用地交付之日起第5年,纳税强度不低于12万元/亩,达产年后的第1-2年,年均纳税强度不低于达产年项目承诺的纳税强度的80%。(二)推动环境治理,打造低碳园区推动绿色制造转型。围绕水泥、混凝土、墙体材料等领域,鼓励企业加强清洁生产技术改造,积极采用清洁能源、先进装备、绿色工艺,加大绿色建材技术的研发,发展节能型墙体

43、装饰材料等绿色建材,争创一批绿色工厂、绿色产品。强化源头管控,按照“全封闭、无污染、零排放”目标,依法对重点建材企业进行分层次、分时段清洁生产审核,引导淘汰一批技术水平低、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企业。深入开展混凝土行业整治,严格执行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大力推进混凝土绿色生产评价和标识管理,提升企业管理规范化和生产规模绿色化水平,打造绿色环保混凝土行业标杆企业,推动实现环保型绿色搅拌站升级改造完成率达到100%。专栏2绿色提升工程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依法在水泥、烧结砖等高耗能领域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完善建材产业“散乱污”企业认定办法,分类实施关停取缔、整合搬迁、整改提升等措施。

44、强化能效管控。在建材产业中推广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加强能耗的控制和监管,探索建立以碳排放强度和总量为基础的水泥、混凝土制品行业“以碳定产”机制。推进砂石企业绿色改造。对厂房、主机设备、原料堆棚等实施封闭式改造,完善生产废水、细粉、沉淀泥浆回收再利用等环保配套设施,严控粉尘无组织排放,有效降低生产噪声,满足环保达标要求。加强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扩大资源综合利用范围和固体废弃物利用总量,加快发展以粉煤灰、煤砰石、工业副产石膏、建筑垃圾等固废为原料,生产砖、砌块、板材、建筑骨料、透水铺装等建材产品。加快推进大丰区建筑垃圾处置中心建设项目,重点消纳利用当地建筑垃圾制备机制砂等再生骨料,开发轻集料(利

45、废)混凝土复合保温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培育打造再生建材生产基地。鼓励发展生物质建材。支持利用农作物秸秆、木屑等资源开发生物质建材,利用可再生资源制备节能、防火防水保温一体化门窗及屋面材料。专栏3固废综合利用工程加大固废综合利用政策扶持力度,研究在区节能减排、专项升级资金中设立专项资金,引导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认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其中:水泥行业,着力推广炉(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污泥、危险废物等技术,大幅度提高燃料替代率;探索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挖掘提升矿渣、粉煤灰、钢渣、电石渣、煤阡石、脱硫石膏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效率。混凝土及预拌砂浆行业,支持预拌混凝土企业利用建筑垃圾、

46、尾矿、废石等再生资源生产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o加大工业废渣在混凝土中的掺配量,提高行业综合利用水平。墙体材料行业,支持利用固废、工业副产品等可再生资源为主要原料生产轻质高强、本质安全的的墙材产品。砂石行业,大力推进建筑废弃物(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鼓励砂利用建筑废弃物、废石、尾矿等生产砂石骨料。培育低碳零碳园区。开展建材产业低碳/零碳工业园区试点,以产业耦合、资源再生为培育重点,深入推进入园建材企业利用余热余压综合利用途径及技术,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实施中水回用、粉尘回收、废渣资源化等循环化改造,推动实现污染物近零排放,创建低碳试点。探索建立区域能源监控中心和环境监测网络,开展园区碳排放评价工作,引

47、导园区碳交易与碳消费实现收支平衡”,达到(近)零碳的目标。打造数字化碳管理平台,加强对碳数据、碳指标及能耗数据指标的统一管理,促进能耗及碳排放足迹可跟踪、可分析、可视化,构建企业、园区、政府“三位一体的数字化碳管理体系。(三)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新型建材改造提升传统建材。改造提升水泥、混凝土、墙体材料、石材等传统建材产业,推广应用先进工艺技术和生产流程,提升高附加值产品比重,提高传统建材企业的装备水平、研发水平和管理水平。鼓励传统建材企业开发新产品,发展水泥精深加工产品,加强特种水泥和功能性混凝土产品研发,推广应用低碳水泥,提高42.5以上强度等级水泥产品比重,改造传统装备和产线,运用新工艺,积

48、极应用节能、节水、环保新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加大产品结构升级力度。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品。鼓励发展绿色水泥、新型墙材精深加工产品,全面推广新型干法水泥,提高高标号水泥产品比重。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结构件等高附加值产品,积极向集成厨卫、复合地板、建筑防水材料、门窗系统、新型墙材、智能家居等集成家装产品方向延伸发展,提高产品精深加工水平。积极发展新型绿色建材。落实国家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计划,积极发展与装配式建筑配套的节能环保和绿色建筑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装配式预制部品部件等新型建材,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带动行业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鼓励产业融合发展应用。促进建材与建筑融合发展。引导企业生产研发与装配式建筑相关的产品和设备,加快推进节能环保、防火隔热、防水防腐等高性能新型建材、新型墙体装饰材料的生产和应用,将绿色理念融入建筑设计、建设、安装、维护全过程,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新模式、新业态转化落地,全面促进建材与建筑行业的融合发展。加大前沿技术融合应用。紧跟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发展动态,探索基于增材制造原理3D打印混凝土构件及建筑物的前沿技术,拓展开发光纤传感智能混凝土、透明混凝、3D打印混凝土等高科技建材产品,为打造智慧建材,发展智慧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