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096714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8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师范大学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北京师范大学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北京师范大学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北京师范大学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北京师范大学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师范大学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师范大学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ocx(2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北京师范大学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一、本科教育基本状况1(一)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1(二)专业设置1(三)全日制在校生情况1(四)生源质量1二、师资与教学条件2(一)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2(二)本科课程主讲教师2(三)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情况2(四)教学经费投入2(五)教学设施与教学资源3三、教学建设与改革5(一)专业建设5(二)课程建设5(三)教材建设6(四)课程开设和修读情况6(五)教学改革7(六)教师教育工作9(七)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11四、专业培养能力15(一)专业培养目标与特色15(二)培养方案特点和课程体系15(三)立德树人落实机制16(四)学风管理17五、质量保障

2、体系18(一)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落实情况18(二)教学质量监控18(三)教学奖励与教学观摩20(四)专业认证及国际评估21六、学生学习效果21(一)学生学习满意度21(二)应届生毕业和学位授予情况21(三)攻读研究生情况22(四)就业情况22(五)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22(六)学生学科竞赛获奖情况23七、特色发展23(一)致力于打造中国基础教育教师“黄埔军校”23(二)开设教师素养课程,着力培养“四有”标识鲜明的一流学生24(三)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入融合25(四)实践“学院一书院”协同育人模式26八、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改进思路与举措26(一)进一步完善通识课程体系26(二)进一步完善两

3、校区协同的教师教育培养机制26(三)进一步加强智慧教室建设与应用培训27一、本科教育基本状况(一)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北京师范大学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的办学定位是建设综合性、研究型、教师教育领先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宽厚的专业基础、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四有”卓越教师和具有“四有”素养的拔尖创新人才。(二)专业设置全校共设置本科专业77个,分属11个学科门类,其中包含3个当年教育部新批准专业,分别为考古学、数字经济、艺术与科

4、技。当年全日制本科招生专业58个。暂停普通本科招生专业的情况有3种:一是因调整专业名称,原有专业还有在校生而保留的专业;二是为学生跨学科发展设置的辅修专业;三是为配合学校“一体两翼”发展战略而培育建设的新专业,将逐步开始招生。暂停本科招生的专业有18个: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德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应用化学、应用心理学、材料物理、药学、体育经济与管理、电影学、视觉传达设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应急技术与管理、数字经济、艺术与科技。(三)全日制在校生情况全日制在校生总数32709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5825人,占48.38%,折合在校生54870.8人。(四)生源质

5、量2023年,学校在各省份录取情况良好。北京校区投档线及录取位次基本保持高位稳定,部分省份有所下降,部分省份稳步上升。珠海校区投档线及录取位次有较大提升。北京校区录取本科生2300余人,其中含港澳台侨学生60余人;珠海校区录取本科生1800余人,其中含港澳台侨学生10余人;录取第二学士学位学生300余人。学校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师定向培养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学校2023年继续在中西部部分省份实施“优师计划”。该计划坚持“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原则,面向实施省份优秀高中毕业生,择优招收本科定向就业师范生,为实施省

6、份欠发达地区定向培养志存高远、乐教适教的基础教育高素质师资和未来教育家。与2022年相比,2023年优师计划的招生规模和生源范围均进一步扩大,共录取优师计划学生807人。二、师资与教学条件(一)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截至2023年9月30日,学校共有专任教师2604人,外聘教师909人,外聘教师与专任教师人数比为0.35:1。专任教师方面,从职称结构看,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1953人,占比75.00%;从学历结构看,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的专任教师2583人,占比99.19%;从整体年龄结构看,45岁以下青年教师1365人,占比52.42%;生师比为17.94。(二)本科课程主讲教师各教学单

7、位根据学校有关教学管理规定,聘请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业务扎实、教学效果好且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本科生教学主讲教师。20222023学年,本科生课程主讲教师共有2835人。(三)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情况学校坚持执行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鼓励各级教学名师、知名教授为低年级本科生上课。学校积极推动教授上讲台工作,将承担本科教学工作作为专任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基本要求。各院系积极选派高水平教师承担本科教学工作,20222023学年,教授讲授本科课程门数占本科课程总门数的47.76%,讲授本科课程的教授人数占全校教授总数的84.81%;副教授讲授本科课程门数占本科课程总门数的42.32

8、%。(四)教学经费投入学校预算优先安排本科生培养经费,不断加大专项教学经费投入。2022年,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7324.95元,本科专项教学经费18974.43万元。2022年,学校生均本科实习经费200.97元,生均本科实验经费为2417.77元。北京校区本科实验经费支出为2098.23万元,投入“教学实验室建设项目”专项经费800万元、“实验实证实践学习平台建设项目”专项经费250万元,支持学校公共实验教学平台进行本科实验室建设和条件升级;珠海校区投入本科教学实验室专项建设经费1727.89万元,支持珠海校区公共实验教学平台进行本科实验室建设。(五)教学设施与教学资源1.教学用房学校

9、现有两个校区,北京校区(海淀校园、西城校园、昌平校园、育荣校园)和珠海校区。截至2023年9月,学校总占地面积200.10万户,其中,北京校区144.22万户,珠海校区55.88万行;产权占地面积为136.96万行,其中,北京校区81.08万f,珠海校区55.88万户;学校总建筑面积为166.17万f,其中,北京校区117.67万行,珠海校区48.50万行。学校现有教学行政用房面积(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共668397.16m2(北京校区:500534.91m2;珠海校区:167862.25m2),其中教室面积79876.24f(北京校区:50074m2;珠海校区:29802.24

10、mD含智慧教室面积6687.2(北京校区:3358.2m2;珠海校区:3329m2),实验室及实习场所面积308074.26m2(北京校区:242841.59而;珠海校区:65232.67m2)o拥有体育馆面积38930.44肝(北京校区:25685叫珠海校区:13245.44tf)。拥有运动场面积97146.70而(北京校区:58649m2;珠海校区:38497.70m2)o按全日制在校生32709人计算,生均学校占地面积为61.18(m7生),生均建筑面积为50.80(m7生),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为20.43(f生),生均实验、实习场所面积9.42(11T生),生均体育馆面积1.19(1

11、1T生),生均运动场面积2.97(m7生)。按普通本科学生数15825计算,生均实验室面积2.81(肝/生)。详见表1。表1各生均面积详细情况一类别总面积(平方米)生均面积(平方米)占地面积2001001.3061.18建筑面积1661677.1250.80教学行政用房面积668397.1620.43实验、实习场所面积308074.269.42体育馆面积38930.441.19运动场面积97146.72.972 .图书馆图书馆面积达6.15万mt基本实现了现代化、智能化和数字化。学校每年对图书馆文献购置费用有较大投入,2022年纸质和电子文献购置经费达4953.32万兀O图书馆馆藏丰富,精品荟

12、萃,富有特色,教育类和文史类的馆藏蔚为大观。截至2023年9月,图书馆共藏有中外文纸质图书563.81万册,当年新增25.66万册,生均图书102.75册。图书馆拥有中外文电子图书924.50万余册,电子期刊20.53万册,音视频83.79万小时,电子版学位论文2148.66万册。2022年图书流通量为29.10万册次,电子资源访问量14910.02万次,当年电子资源下载量3287.09万篇次。3 .教学实验设备学校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28.38亿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5.17万元。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9881.45万元,新增值达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的11.77%。本科

13、教学实验仪器设备12560台(套),合计总值2.885亿元,其中单价10万元以上的实验仪器设备450台(套),总值16307.32万元,按本科在校生15825人计算,本科生均实验仪器设备值18233.65元。学校有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4个、省部级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7个、省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个。4 .数字化教学资源20222023学年,北京校区继续加强在线课程建设、应用和制度保障,定期进行数字化课程建设项目的验收总结和备案,累计上线课程194门,其中22门获评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4门获评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一流本科课程、4门获评国

14、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9门获评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2022年度数字化项目备案22门,学校对己上线运行课程和混合式教学课程提供政策、经费和助教保障。继续推进“慕课+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改革,依托“爱课程”平台的学校云学习空间,累计开课80余门次。经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查,引进校外高水平MOoC平台上的优质课程31门,作为学校本科生通识课和研究生方法课的补充,实现了在线课程的规范管理和稳定发展。20222023学年,珠海校区继续加强在线课程建设、应用和保障,立项校级线上本科课程3项、校级线上线下混合式本科课程10项。继续深化教育信息化与课堂教学融合,利用在线教学优势,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依托“

15、学堂云+长江雨课堂”平台,提供100O余门慕课课程和100Oo多个慕课视频资源,活跃用户4129人。教师在平台上发布教学活动2378次,学生参与课堂习题互动96518次。三、教学建设与改革(一)专业建设学校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突出特色、自主创新”的专业发展方针,面向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积极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巩固基础学科专业、强化优势学科专业、扶持新兴学科专业,有重点有选择地发展应用型学科专业,形成了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文理工管法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学校持续开展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和新专业建设,在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经费中予以支持,不断提高专业建设质量。截至

16、2023年8月,学校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6个、累计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通过师范类专业认证专业8个。珠海校区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突出特色、服务需求”的专业发展方针,面向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发挥珠海校区毗邻港澳的独特优势和创新氛围,培养面向未来的卓越教师和拔尖创新人才,形成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二)课程建设1 .完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研制出台关于落实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的实施方案关于统筹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实施方案,不折不扣开齐开好思政必修课,发挥思政课程育人铸魂重要作用

17、。2022-2023学年北京校区重点开展4门本科思政课程教学研究,不断提升教学实效性,推动思政课程高质量发展。珠海校区实施“精准思政”工程,打造网络思政品牌活动,开展广东省高校思政精品项目建设,获批广东省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堂项目1项。持续深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北京校区依托中心平台,统筹全校课程思政建设,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课程评优和数据库建设等工作。20222023学年教改立项95项课程思政项目,认定21门数字思政建设项目,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推荐1门数字思政精品建设项目。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18、精神,学校不断完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北京校区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四史”类选择性必修课。马克思主义学院给本科生开设了“习近平教育重要论述研究”专业选修课,32学时2学分;开设专业基础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48学时3学分。法学院开设了专业基础课”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32学时2学分。2 .优化通专融合课程体系重点建设教师素养类通识必修课,培养“四有”标识鲜明的一流学生。课程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4门共6学分,要求全体本科生必修。学校致力于将教师素养

19、类课程建设成为全国师范院校通识标杆课程和学校课程改革的范本,为学生终身发展注入北师大深厚的教育基因。重构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程体系,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的人才培养需求。新版计算机公共课旨在促进学生基本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的发展,服务学生专业发展的需要,以增强信息技术解决现实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基本算法,帮助学生了解信息科学的前沿知识和思维模式为主要目标,课程由本科生信息素养“入门模块(必备要求)+基础模块(基础知识与技能)+高阶发展”三部分构成。入门模块课程确保学生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基础模块开设6种算法与程序设计语言、2门综合性导论课程,以满足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使用需求;高阶发展模块开设“人工智能导论”

20、“数据科学导论”等5门课程,融入新一代信息技术,强化大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教材建设1 .高度重视教材建设鼓励和支持任课教师将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设立“十四五”期间高等教育领域教材建设项目,多方筹措经费,专项资助教师开展教材建设。学校在“十四五”一期高等教育领域教材建设工作中立项建设本科层次教材76种。2022年度学校教师主编出版本科教材29种,作为主要成员参编“马工程”重点教材1种。20222023学年组织教师完成6种“马工程”重点教材的修订。2 .认真做好教材选用审核工作落实校院两级教材选用管理制度,定期组织本科生课程教材开展选用审核工作。20222023学年,北京校区完成本科

21、2千余门课程的教材备案,珠海校区完成本科千余门课程的教材备案。(四)课程开设和修读情况1 .课程开设门数和选修课程开设情况20222023学年,学校开设本科课程3639门,总计6898门次。校均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22.85%,校均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23.18%。表2班额统计情况班额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课()30人及以下57.4954.9062.6731-60人12.8630.9423.8261-90人14.105.338.3790人以上15.558.835.152 .专业选择和辅修情况为加强因材施教,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校为确有专长、转专业后更能发挥其特长

22、的学生提供专业选择的机会。在2023年4月组织的专业选择工作中,北京校区共406名学生提出申请,其中279名学生成功转换了专业,占申请人数的69.02%,占北京校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的1.76%。珠海校区共232名学生提出申请,其中213名学生成功转换了专业,占申请人数的91.81%,占珠海校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的4.75%。20222023学年寒假前后,对来自浙江、山东等省份的大类招生生源本科生开展了主修专业确认工作。20222023学年,在辅修专业申请和审批工作中,北京校区共有427名学生提出修读辅修专业的申请,其中,审批同意401人,占申请人数的93.91%;珠海校区共有116名学生提出修读

23、辅修专业的申请,其中,审核通过85人,占申请人数的73.28%。2023届毕业生中,共有159人获得辅修学士学位证书、205人获得辅修证书。(五)教学改革1 .持续加强各类教学改革项目建设学校坚持顶层设计、目标导向,设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计划专项”,配套出台专项管理办法,推动建立更高水平的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事财结合、以钱管事、以事促建、目标导向、绩效考核”的理念,由院系自主规划提出人才培养专项建设任务、经费需求,院长(系主任)是专项的第一责任人,切实调动院系主观能动性,提升院系教育教学治理能力,针对教育教学大讨论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北京校区本科立项24项,珠海

24、校区本科立项3项,经费支持力度大。学校历来重视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以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项目建设为契机,推动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探索,为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筑牢基础。2023年,我校入选北京高校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3个。积极推进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加强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质量管理。2022年11月,组织完成3项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结题工作。12月,组织完成5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中期检查工作,其中1项优秀、4项合格,并提交中期进展报告。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发挥学校办学优势及特色,以育人为核心,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获批北

25、京市“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11项,其中2022年5项、2023年6项,突出教学改革在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中的重要作用。20222023学年,珠海校区获批广东省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堂项目1项、广东省省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4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项、课程教研室1项、教学改革项目2项)、广东省数学类教指委教改项目3项、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研究课题1项。学校通过校级教改立项建设持续加强课程建设。北京校区立项建设校级教改项目本科157项,其中包括4项思政课程建设项目、95项课程思政建设项目(含70项与教师工作部联合立项项目),32项自由申请项目,19项信息化与教育教学融合项目等。珠海校区立项校级项目七大类共

26、99项,投入总经费170.5万元。通过教学项目建设,为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搭建教学改革和创新平台,将资源配置和工作重心持续聚焦教学和人才培养突出问题,持续对专业、课程、实验实践、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关键领域进行改革。2023年,珠海校区对115项教学项目开展结项验收工作。尝试探索本科生科研国际化创新模式,培养本科生开阔的国际视野、优良的综合素质与创新精神。组织学生加入国际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目前已有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等五所境外知名高校与我校建立该项合作。学生在为期三个月的时间内,一对一进入教授实验室进行规范、系统、完整的高水平科研训练,在校本科生科研实践能力、综合素质都得到提高,创新成果显著。2

27、 .深化实验班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现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0个,分别是“励耘计划”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心理学、地理科学、经济学培养基地。现有“强基计划”专业6个,分别是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历史学、哲学。学校继续深入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的相关工作,探索选才育才新机制,将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纳入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项,加强育人成效评价,组织国际暑期学校系列活动,完成首届“强基计划”学生转段工作,参与教育部教育教学改革“101计划”,不断丰富具有北师大特色的高水平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导师指导下的开放式

28、“宽口径、厚基础、个性化、本研衔接”培养模式,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志向远大、兴趣浓厚、基础扎实、能力突出、勇于创新的拔尖学生,为其将来成为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自然科学家、哲学社会科学家奠定坚实基础。进一步深化跨学科、多语种、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瀚德学院2023届毕业生共74人,其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36人,66.67%实现了继续深造,获境外大学录取资格的占30.56%,深造的大学包括:伦敦大学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墨尔本大学等;法学专业毕业38人,63.16%实现了继续深造,获境外大学录取资格的占31.58%,深造的大学包括:美国乔治城大

29、学、埃默里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法国巴黎政治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等。3 .落实本科课程助教制和新生导师制20222023学年,北京校区本科生课程共设置助教岗位1922个,院系通过双向选择共聘任研究生助教2499人,承担1717门(2470门次)课程辅助教学工作,覆盖当年开设课程门次的47.59%,并评选出优秀本科生课程助教452名。珠海校区本科生课程共设置助教岗位1227个,院系通过双向选择共聘任助教1042人,承担1369门次课程辅助教学工作,覆盖当学年开设课程门次(2285门次)的59.91%,评选出优秀本科生课程助教176名。经教师申报,院系审核,按照师生双向选择

30、的原则,20222023学年北京、珠海两校区共有1248名教师担任了两校区4587名新生的导师。新生导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指导方式,定期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做好学习规划、转变学习方式、适应大学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六)教师教育工作1 .探索双导师制,强化名师名校长引领20222023学年,珠海校区选聘校外兼职教师53人,截至目前已建立338人实践育人相融合,为未 实施“三位一体”协同 坚定从教信念,邀请教 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的校外兼职教师库,有效促进校内校外导师指导相结合、来教师的成长构筑了专业发展平台,成为开

31、展因材施教,育人的重要力量。为引导学生学习“四有”好老师品质,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成员、北京市骨干教师王小琼,国中语学术先锋人物丁卫军,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中小学德育课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王苹等名师名校长为学生做专题讲座共23场,参与学生2200余人次,不断强化引导师范生树立投身教育事业的理想信念。2 .组织师范生开展系列教育实践类活动珠海校区圆满组织完成首届师范类专业学生教育实践。修改完善并印刷教育实践管理文件汇编(试行)和教育实习手册,发布珠海校区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与教育研习组织方案。20222023学年秋季学期,珠海校区首届2019级268名师范类专业学生赴57个实践基地开展教育实践

32、活动。开展“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暑期教育实践活动。2023年暑期派出51支教育实践队,845名师范生赴23个省36个市(贫困县、区)下属39所中小学校进行为期两周的教育实践活动,覆盖当地学生人数多达20000名。为更好地完成2020级师范生教育实践(教育实习和教育研习)活动,召开2023年教育实践启动会和2023年教育实践领队督导会议部署教育实践相关工作。师范类专业各系在2023年小学期开展教育实践动员工作,邀请经验丰富的中小学一线教师给2020级师范生开展教育实践专题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和教育研究、论文撰写等方面,为学生顺利入校实践做好准备。启动2022年度教育实践

33、质量督查工作,要求各系(中心)通过督查2022年度教育实践资料,总结经验,为2023级693名师范生教育实践的顺利进行和教育实践质量提高做了准备工作。建设两个云端教育见习课堂,分别是会泽县东陆高级中学和大化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开展“优师计划”师范生培养与县域名师成长专题研讨会2场。为2021级和2022级师范生分别开设了“教育观摩与研讨II”和“教育观摩与研讨I”课程。结合学科特点通过课堂观摩、入校实践、学生汇报、交流讨论、教师点评、学生互评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体验与反思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过程,培养面向未来教师的教育情怀和教学能力与素养。3 .加强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珠海校区积极拓展教育实践基地,新建

34、45个城市教育实践基地和82个县域暑期教育实践基地,与实践基地进一步加强合作,积极推进示范性教育实践基地建设。4 .组织师范生开展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北京校区2020级公费师范生完成教育见习。2023年春季学期,体育教育专业组织2020级公费师范生进行教育见习,结合学科特点开展了包含课程观摩、教师点评、集体讨论等多个环节的实践教学活动。北京校区2019级公费师范生完成教育实习与教育研习。2022年秋季学期,来自12个部院系共12个专业的379名2019级公费师范生开展教育实习与教育研习。受疫情影响,公费师范生教育实习安排仍采取学校统一安排与学生自行联系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由学校统一安排

35、实习基地的学生336人,分布在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7个实习基地;自行联系实习学校的学生43人,分布在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个实习学校。受疫情多点爆发影响,学校组织相关专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开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育实习指导与督导工作,共安排指导教师86名,督导教师63人次。实习与研习结束后,评选出2022年公费师范生优秀教育实习工作者22人。北京校区2019级普通师范生完成教育实习与教育研习。2022年秋季学期,来自11个部院系20个专业的402名2019级普通师范生在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0个实习基地开展教育实习与教育研习。其中:在北京市及郊区开展教育

36、实习的学生359人,分布在北京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北京市三帆中学等44个实习基地;在外地开展教育实习的学生43人,分布在西南大学附属中学等36个实习基地。各相关部院系共选派66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参与了教育实习与研习的指导工作。实习结束后,评选出2022年普通师范生优秀教育实习工作者15人。5 .组织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工作北京校区2023届师范类专业学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工作圆满完成,2024届教育教学能力考核过程性考核方案审核顺利开展。20222023学年,完成了组织笔试报名及考核报名,开展报名审核,落实笔试命题及阅卷,组织笔试考试,上报学生数据等一系列工作,截至2023年7月,北京

37、校区2023届师范类专业本科生425人获得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2023年春季学期,启动2024届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工作,共审核通过12个部院系25个师范类专业的过程性考核方案。2022年秋季学期,珠海校区启动2023届师范类专业学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笔试报名和面试工作。2023年春季学期,组织笔试考试、考核报名材料审核、师范生信息核对及数据上报工作,截至2023年7月,珠海校区2023届师范类专业学生218人获得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2023年春季学期,启动2024届师范类专业学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工作,最终审核通过12个师范类专业的过程性考核方案。6 .完成教育部“师范生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平

38、台报送工作2022年10月,珠海校区完成2022级师范类专业新生1487人数据补充入库,2023年7月完成2023届师范类专业学生526人毕业生数据上报工作及3名跨省就业师范生履约协议的收集上传。(七)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1稳步推进三级大学生科研训练工作1.1北京校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23年6月,组织2023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工作,共立项100项,其中创新项目68项、创业项目32项。同时,组织2022年度95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结项工作,共收到近百篇结项报告,评选出28个校级优秀项目。1.2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2023

39、年6月,组织开展2023年度省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立项工作,共立项195项。同时,组织193个2022年度立项的“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的结项工作,评选出31个校级优秀项目。1 .3北京校区校级本科生科研基金2023年,共立项校级本科生科研基金369项,996名同学参与项目研究,指导教师375人次。在2022年度校级本科生科研基金项目结项工作中,共评选出49项优秀项目。以项目为基础,本科生发表了高质量学术论文。2020级杨承志同学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AssessmentoftheInteratomicPotentialsofBerylliumforMechanicalPr

40、operties)被SCl收录;2020级孙子芸同学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LandSystemSimulationofRuoergaiPlateaubyIntegratingMaxEntandBoltzmannEntropyintoCLUMOndo被SCI收录;2020级韩宛珈同学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Anoveltumormicroenvironment-relatedgenesignaturewithimmunefeaturesforprognosisoflungsquamouscellCarCinoma被SCI收录。2023年5月,我校两个项目入选教育部主办的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国家

41、级创新项目“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教师教学行为分析系统”和“基于修正后的S日R模型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效果的评估”分别入选改革成果展示,以展板形式进行项目交流。1.4 珠海校区开展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建设开展“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暨大创项目)立项工作,共立项172项,159名指导教师和733名本科生参与。其中,国家级项目8项(创新训练项目8项),省级项目22项(创新训练项目21项,创业实践项目1项),校级项目142项(创新训练项目138项,创业训练项目4项)。投入大创项目总经费63.2万元。立项数和投入经费均有显著增加,参与学生人数和教师数均有大幅增长。开展130个大创项目的

42、检查验收工作,并评选出优秀项目25项(国家级3项、省级3项和校级19项)。开展2023年度“互联网+”校赛,最终评选出校级奖项高教主赛道6项。1.5 珠海校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训练20222023学年,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共147人次;发表论文42篇,其中发表SCl论文16篇,参与学生25人次;发表北大核心期刊论文1篇,参与学生1人次;发表El论文1篇,参与学生2人次;发表CPCl论文5篇,参与学生5人次;发表普通期刊论文19篇,参与学生20人次;国家发明专利2项。2 .支持学生参加高水平学科竞赛北京校区组织开展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竞赛内容涵盖人文、科技、创新创业、教师教育、文艺、体育等。参赛

43、学生覆盖所有本科生培养专业,竞赛项目包括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大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等国际级、国家级竞赛;北京市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等省部级(北京市级)竞赛。2022-2023学年,在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的本科生达1300余人次。珠海校区组织开展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竞赛内容涵盖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计算机,创新创业等,参赛学生竞赛学科覆盖了所有本科生培养专业,竞赛项目包括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2022

44、2023学年,在省部级学科竞赛获二等及以上奖励的本科生达340人次。3 .实验教学平台建设逐年优化北京校区投入“教学实验室建设项目”专项经费800万元,“实验实证实践学习平台建设项目”专项经费250万元,支持国家级、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保持高水平运行,支持校内外优质实践平台建设,为学生提供优质条件保障。本学年本科生开设实验的专业课程共计460门,其中独立设置的专业实验课程61门。学校有实验技术人员367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105人,所占比例为28.61%,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267人,所占比例为72.75%。珠海校区2022-2023学年新增物理、大数据等学科教学实验室合计

45、1400余平方米,本科实验经费支出为1727.89万元,立项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独立开设实验课36门,实验总人时数达18.53万,新引进硕士及以上学位实验技术人员6人,83.33%具有博士学位。4 .严格毕业论文(设计)管理2023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自2022年9月启动,经过学生论文选题、撰写开题报告、撰写论文以及论文答辩等环节,于2023年6月结束。北京校区共收到毕业论文2708篇,1174名教师参与指导,指导教师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人数比例约占81.09%;学校还聘请75位校外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平均每位教师指导学生2.31人;评选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83篇。珠海校区共收到毕业论文790篇

46、(含10篇辅修学士学位论文),272名教师参与指导,指导教师具有副高以上职称人数比例约占77.2%;聘请43位校外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平均每位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为3.04人;评选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30篇;完成教育部抽检系统新增203名专家库报送与更新工作。2022年11月,北京市教委开展“北京高校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选工作,我校从2022届毕业论文中遴选出22篇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至北京市并全部获批。为了加强对我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和学术规范水平,继续使用“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对2023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全过程管理。为了进一步端正学风

47、,全面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开设系列在线课程,要求学生重点学习在线课程“学生论文写作与发表规范”和“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标准解读”等学术诚信与学术规范相关内容。5.开展形式多样的小学期活动2022-2023学年北京校区小学期共开设61项课程(活动),学生利用暑假前的两周时间,在院系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创新活动。在取消出入校限制后,逐步恢复“请进来,走出去”,聘请高水平专家进校讲座,促成学生与专家进行面对面沟通,同时实现校企联动,强化学生的学习成果,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2022-2023学年珠海校区小学期共设置了39项教学活动,其中面向全校开放选择的教学活动5项,面向院系开放的教学活动9项,开

48、设讲座3项。同时,首次进行了北京、珠海两校区的跨校区小学期活动。两校区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紧密联系、实时沟通,克服了住宿紧张和天气炎热等困难,保证了活动的顺利进行。两校区首次开展开放教学活动13项,有13个学院,228位同学参加了跨校区选课学习活动。珠海校区接待北京校区学生122人(合计128人次),北京校区接待珠海校区学生106人(合计110人次)。6 .加强本科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20222023学年,北京校区共开设面向本科生的创业基础、创业管理、创新创业能力素质训练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11门次,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创业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7 .组织开展本科专业实习组织各部院系积极推进专业实习/实践工作,规范制定实习大纲与实施方案,提前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