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题库(含六卷).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102906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12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年(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题库(含六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历年(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题库(含六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历年(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题库(含六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历年(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题库(含六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历年(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题库(含六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年(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题库(含六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年(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题库(含六卷).docx(6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历年(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题库(一)考试方式:【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1、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oA、经典条件反射B、操作条件反射C、联结反应D、习惯成自然【答案】B【解析】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儿童做对了某件事后得到成人的物质奖励或表扬属于正强化。2、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是()A、使学生对所学教材的内容当堂理解,当堂消化B、使学生迸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C、复习已学过的教材,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D、使学生掌握新知识【答案】B【解析】

2、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3、在下列各种学习动机中属于内部动机的是()A、获得好名次B、获得高分C、获得老师表扬D、获得解答【答案】D【解析】内部学习动机指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例如,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改善和提高自己能力的愿望等内部动机因素,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4、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遵循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大致经历四个时期,其中发展时期是()A、20世纪之前B、20世纪20年代以前C、20世纪2050年代D、20世纪6070年代【答案】C5、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oA、教学程序B、教学过程C、教学事项D、教学方

3、法【答案】C【解析】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教学事项。6、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A、道德认识B、道德意志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答案】A【解析】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7、为了打击社会不良现象,政府常用“杀一做百”的做法,其理论依据可能是()A、经典条件反射B、操作条件反应C、人的悟性D、替代惩罚【答案】D【解析】在替代学习中,他人的行为受到了强化或惩罚,就相当于观察者也受到了奖惩,因而这种奖惩又叫替代性的强化或替代性的惩罚。8、衡量品德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是(

4、)oA、道德情感B、道德信念C、道德行为D、道德意志【答案】C【解析】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最重要的标志。9、小学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A、将优秀的文化成果传授给学生B、实现爱国教育C、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D、使儿童学会学习,学会适应社会【答案】C【解析】小学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10、评分的绝对标准是,相对标准是其他学生的成绩。A、课程内容B、社会议论C、平时表现D、学校要求【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第十四章教学评价结果的处理与报告。评分时必须以一定的比较标准为依据,评分的标准可分为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两种。绝对标准是以学生所学的课程内容为依据,学生的分数和其

5、他同学的回答情况没有关系。而且绝对标准强调,由于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背景情况有差异,所以他们的学习结果也是不可比较的,它对应的评价方式是标准参照评价。11、我国最早的小学产生于O时代。A、夏朝B、殷周C、三国D、秦朝【答案】B【解析】我国的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西周时期,周天子建立了小学,这是我国最早的小学。12、”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办教育,注重培养合格的公民”所体现的教育目的理论是()。A、个人本位论B、宗教本位论C、社会本位论D、兴趣本位论【答案】C13、人与人区别的主要方面,也是人格核心的是()oA、情感Bx意志C、性格D、气质【答案】C【解析】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

6、惯化的行为方式,不同性格特征的社会价值是不一样的。14、随着教学的进程,在黑板上展示教学的重点内容和细目,表现教学内容的结构体系,这是()A、提纲式板书B、重点词语式板书C、对比式板书D、问答式板书【答案】A【解析】提纲式板书是指教师以讲授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为线索,把讲授内容按顺序以不同的编号列出相应语句的逻辑地位,从而体现教学信息的结构体系的一种板书形式。15、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A、所有六周岁的儿童都必须入学接受义务教育B、所有七周岁的儿童都必须入学接受义务教育C、七、八周岁的儿童必须入学接受义务教育D、六周岁的儿童应入学接受义务教育,但是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答案】D【解

7、析】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应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16、福勒和布朗认为,最关心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的教师处于教师成长的()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自我阶段D、关注情境阶段【答案】D【解析】关注情境阶段的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一般总是关心诸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17、有人把学业失败的原因说成是努力不够,这种归因属于()oA、内部而稳定的归因B、外部而不稳定的归因C、外部而稳定的归因D、内部而不稳定的归因【答案

8、】D18、加德纳提出的智力理论是()oA、智力二因素B、智力结构论C、智力多元论D、智力三元论【答案】C【解析】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发展学家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他认为,人的智力有八个范畴:语言、逻辑、空间、肢体动作、音乐、人际、内省、自然探索等。19、某学生将自己这次考试获得了高分归之为“本就是这块料”,这实际是将其归之于()A、努力B、运气C、难度D、能力【答案】D【解析】该生认为自己“本就是这块料”,可见他将考试成绩归因于自身的能力。20、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标准化的成就测验和()。A、教师随堂评价B、教师自编测验C、随堂考试D、课堂提问测验【答案】B【

9、解析】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标准化的成就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21、德育评价强调学校、社会、家庭的全方位评价和对学生品德综合素质的整体评价,这是德育评价的()要求。A、过程性B、多元化C、客观性D、质性化【答案】B【解析】德育评价要求过程性、多元化、客观性和质性化。题干说的是多元化的要求。22、让优秀教师作说课示范并进行课堂教学,然后组织教师进行评议的说课类型是()A、研究性说课B、示范性说课C、检查性说课D、评比性说课【答案】B【解析】示范性说课是指让优秀教师所作的作为教师学习和借鉴范例的说课。研究性说课是教研组对说课本身进行探索性研讨。评比性说课以评价教师说课和教学

10、水平为主要目的。检查性说课以考核教师业务水平和工作状况为主要目的。23、转化后进生,首先要做的是()A、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B、帮助后进生搞好学习C、做好家访,争取家长配合D、帮助后进生改正缺点【答案】A【解析】转化后进生,首先要做的是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24、在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相互关系上,一般认为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而掌握知识则是发展智力的()。A、唯一选择B、内容C、途径D、基础【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25、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O

11、oA、德育内容B、德育规律C、德育原则D、德育方法【答案】A【解析】德育目标是德育的总体规格要求,具体的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细化。26、狼孩的故事说明了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发展的()o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答案】C【解析】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人生的每一阶段对于人的发展来说,不仅具有本阶段的意义,而且具有人生全程性的意义。27、以下不属于言语讲解应注意的一项是()A、言语要简洁、概括与形象化B、同时讲解动作的结构和具体要求,以及动作包含的基本原则C、不仅讲解动作的物理特性,也要指导学生注意

12、体验执行动作时的肌肉运动知觉D、过度的讲解,数量一般应控制在100%150%【答案】D【解析】ABC均为言语讲解应该特别注意的,只有D项不属于,讲解应尽可能概括,练习的时候应过度学习。28、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给学习者提供()A、图表B、新知识C、认知框架D、以上都对【答案】C【解析】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这种引导性材料的实质是提供了一个认知框架。(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29、教师通过语言对教材内容进行解释、说明、分析、论证等,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讲授方式是A、讲述B、讲读C、讲

13、解D、讲演【答案】C【解析】讲解是教师运用阐释、说明、分析、论证和概括等手段讲授知识内容。讲述是教师用简明生动的语言,向学生叙述、描绘和概述所要讲的知识内容。讲读由一系列复杂的教学活动构成。包括读、讲、练几个方面。通常是一边读、一边讲,讲读并进,随读随加指点、引申或进行评述。讲演常以学术报告形式出现。它是就某个专题进行系统阐述,深入分析论证,并做出科学的结论。30、层次结构图和流程图都可以衍变成()A、一览表B、双向表C、模型图D、网络关系图【答案】B【解析】双向表即从纵横两个维度罗列材料中的主要信息。31、根据教师关注的内容,把教师生涯分为四个阶段,并提出教师生涯关注理论的美国学者是()。A

14、、弗勒B、布鲁姆C、费斯勒D、奥恩斯坦【答案】A3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原理性知识,常常会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中的相关情境或者设置模拟情境,这主要体现的是教学过程中()的特点。A、知情意的统一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统一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答案】C【解析】抽象的概念、原理性知识是间接经验,学生的实际生活是直接经验,故体现的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特点,也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33、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成就,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标准化成就测验和()oA、教师自编测验B、非测验性测验C、案卷分析D、谈话【

15、答案】A34、皮亚杰认为:在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A、认知道德B、他律道德C、权威道德D、自律道德【答案】B【解析】根据皮亚杰理论,在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他们服从外部权威,认为规则是必须遵守的,不可更改的。(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35、被称为“第二教师队伍”的是(),它又是一种“隐性课程”。A、校园环境B、教学设施C、校园绿化D、后勤人员【答案】A【解析】校园环境是“第二教师队伍”,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一种“隐性课程”。36、课堂中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称为()oA、课堂规范B、

16、课堂气氛C、课堂管理D、课堂纪律【答案】B【解析】课堂中某些占优势的态度和情感的综合状态称为课堂气氛。37、师生关系平等主要是指O上的平等。A、知识B、心理C、能力D、人格【答案】D【解析】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是与教师平等的。38、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oA、“好孩子”取向阶段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答案】C【解析】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39、下列持“环境决定论”观点的人物是()oA、柏拉图和霍尔B、柏拉图和华生C、霍尔和洛克D、洛克和华生【答案】D【解析】环境决定论认为

17、,真正在儿童的发展中起着绝对影响作用的力量是儿童的生活环境和后天所获得的教育引导。在环境决定论的儿童发展观中,洛克的“教育万能论”和华生的“环境决定论”有着很大的影响。40、构成课堂气氛的环境包括人际环境与O。A、心理环境B、情感环境C、认知环境D、物质环境【答案】D【解析】构成课堂气氛的环境包括人际环境与物质环境。41、纪30年代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系统研究,提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的心理学家是()A、柯尔伯格B、加涅C、皮亚杰D、布鲁纳【答案】C【解析】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早在20世纪30年代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系统研究,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在10岁

18、之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10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阶段。(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42、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学会调试,二是()oA、行为矫正B、学会适应C、寻求发展D、克服障碍【答案】C【解析】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学会调试,二是寻求发展。43、根据班杜拉的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oA、自我预期B、成败经验C、自我归因D、期待【答案】B【解析】根据班杜拉的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44、各科教学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oA、讲解法B、练习.C、演

19、示法D、课堂问答【答案】B【解析】操练和练习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和运用知识、掌握技能和技巧。这是各科教学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45、教师把学生带到自然和社会现实的环境中去观察事物和现象的教学方法是()A、演示法B、实验法C、参观法D、练习法【答案】C【解析】参观法是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取新知识,巩固、验证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46、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它的作者是()A、桑代克B、华生C、巴甫洛夫D、斯金纳【答案】A【解析】识记性知识。190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它的作者是美国心理学

20、家桑代克。(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47、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不同的传统和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教育具有()。A、阶级性B、生产性C、等级性D、相对独立性【答案】D【解析】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不同的传统和特点,主要缘于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48、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即为()A、言语直观B、模象直观C、实物直观D、行为直观【答案】C【解析】定义: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例如,观察各种实物、演示各种实验、到工厂进行参观访问。(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49、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称为()oA、需

21、要B、动机C、强化D、诱因【答案】D【解析】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50、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oA、讲解B、观察Cx不范D、练习【答案】D【解析】练习是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历年(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题库(二)考试方式:【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1、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是指()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监视策略【答案】B【解析】定义: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

22、的深层加工策略。(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2、教育心理学家根据教师的在不同时期关注的焦点问题不同.将教师成长分为三个阶段,一般来说,新教师最关注的问题是()oA、教学情境有关问题B、自我生存有关问题C、学生发展有关问题D、自我实现有关问题【答案】B【解析】教师从新手到专家的成长历程依次经历三个阶段: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其中,新教师最关注自我生存有关问题。3、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学习理论是()A、尝试一错误学说B、完形一顿悟学说C、有意义接受学习论D、认知一结构学习论【答案】D【解析】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

23、构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因此,他的理论常被称为认知-结构学习论或认知-发现说。(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4、以下不涉及问题解决过程的学说有()oA、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B、苛勒的顿悟说C、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D、杜威的分阶段说【答案】C【解析】桑代克认为问题解决就是不断尝试,使错误逐渐减少的过程,苛勒认为问题解决是一个顿悟的过程,杜威认为问题解决是分阶段、循序渐进的。5、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操作整合D、操作熟练【答案】D【解析】操作熟练阶段,动觉控制增强,不需要视觉的专门控制和有意识的活动。6、目前世界范围内,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教学组

24、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B、小组教学C、班级授课制D、复式教学【答案】C【解析】班级授课制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7、小学生容易把“b”写成“d”,这说明小学生的O还不成熟。A、感知能力B、注意能力C、记忆能力D、思维能力【答案】A【解析】小学生容易把“b”写成“d”,这说明小学生的感知能力不够成熟,感知具有笼统性,精确性比较差的特点。8、于1994年受邀在美国教育研究会的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发展成果的心理学家是()oA、斯金纳B、奥苏伯尔C、加涅D、布鲁纳【答案】D【解析】1994年布鲁纳接受美国教育研究会特邀作了专题报告,报告中对教育心理学十几年

25、的发展成果作了高度概括。9、下列哪一位是过去几十年中儿童发展领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A、维果茨基B、赞可夫C、皮亚杰D、柯尔伯格【答案】C【解析】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以其对儿童智慧发展规律的创造性研究而闻名于世,是当代最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10、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其功能在于()oA、引导B、促进和维持C、反馈Dx评价【答案】B【解析】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促进和维持的功能。11、下列关于活动课程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以儿童为中心,依据儿童当前的兴趣与需要来设置课程B、打破学科界限,按活动主题来组织学习经验C、课程组织心理学化,要求按儿童心理发

26、展的顺序与特点来组织课程D、活动课程即是通常所讲的课外活动【答案】D【解析】活动课程是课堂教学中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教学:课外活动则是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12、属于高级规则的学习活动的是()oA、问题解决B、概念学习C、规则学习D、接受学习【答案】A【解析】选A,接受学习有低级和高级之分,不能称之为高级规则的学习活动。13、学会写“石”这个字后,有助于写“磊”,这种现象属于()oA、一般迁移B、具体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答案】B【解析】具体迁移也称为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14、纪被认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开始的

27、著作是()o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凯洛夫的教育学C、康德的.大教育论D、沛西的教育原理【答案】A【解析】“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1632年写的大教学论被认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开始。15、班级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是()A、班级物质文化B、班级行为文化C、班级制度文化D、班级精神文化【答案】B【解析】班级行为文化主要指班级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它是班级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反映了班级的精神面貌、教学作风和管理水平,是班级精神和群体意识的动态反映。16、()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有能力,独立性强,善于控制自己。A、专制型B、放纵型C、民主型D、集体型【答案】C【解析】鲍姆宁将父母教养方

28、式分为专制型、放纵型、民主型三种教养模式,其中民主型下的儿童最成熟。17、在智力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依据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的阶段是()oA、操作方向B、原型操作C、原型内化D、原型定向【答案】B【解析】智力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依据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的阶段是原型操作。18、当个体行为符合群体规范时,群体就会给予赞许或鼓励,从而进一步强化其行为。这属于()oA、群体归属感B、群体认同感C、群体压力D、群体动力倾向【答案】D【解析】群体动力倾向就是在群体中,只要有别人在场,或受到别人的鼓励,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就同他单独一个人时有所不同,会受到其他

29、人的影响。19、一般认为,智力落后儿童的智商通常低于()A、40B、50C、70D、90【答案】C20、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oA、抑制现象B、挫折现象C、高原现象D、低谷现象【答案】C【解析】在学习的初期,学习效果也较明显,但过了一个阶段,学习效果降低,甚至逐步减退,并出现性情易急躁烦闷,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高原现象”。在成长曲线上表现为保持一定水平而不上升,或者有所下降,但在突破“高原现象”之后,又可以看到曲线继续上升。21、五年级二班一共有48位学生,小红排名全班第15名,这种评价属于()A、常模参照评价B、标准参照评价C、形成性评价D、总

30、结性评价【答案】A【解析】常模参照评价是指评价是以学生所在团体中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即所谓的常模),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或名次)来报告评价结果。小红的成绩在全班进行排名,属于这种评价方式。(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22、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oA、新的理解B、不同的见解C、认知策略D、类比或表象等【答案】D23、儿童厌学症的主要表现是()oA、缺少学习技能B、过度焦虑C、注意力缺陷D、对学习不感兴趣【答案】D【解析】对学习不感兴趣是儿童厌学症的主要表现。24、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oA、教学程序B、教学过程C、教学事项D、教学方法【答案】

31、C【解析】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教学事项,见教学事项的定义。25、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景中进行知识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这是指()A、发现学习B、情境教学C、合作学习D、程序教学【答案】B【解析】定义:情境教学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景中进行知识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26、“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均衡性D、差异性【答案】B【解析】个体身心发展是有顺序的,不能违背这个顺序。27、以下属于授权性规范的是()A、教育法第12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B、教育法第40条规定:“国家机

32、关、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应当为本单位职工的学习和培训提供条件和便利。”C、教育法第49条规定:“学校、教师可以对学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D、义务教育法第14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答案】C【解析】授权性规范指“行为准则”要素中具有许可、免除、保障的性质,规定法律关系主体在某种条件和情况出现时,有权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授权性规范在表述形式上通常采用“可以”、“有权”、“不受干涉、“有的自由”等术语。A、B、D三个选项是义务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在表述形式上通常采用“必须”、“应当”、“义务”、“禁止”、“不准”、“不得”等字样。28、教

33、师在教育实践中,在履行对他人和社会的义务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是指()A、教师的义务B、教师的责任C、教师的良心D、教师的能力【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良心的定义。29、学生学习体操动作,这种学习属于()oA、信号学习B、连锁学习C、辨别学习D、言语联结学习【答案】B【解析】连锁学习是指学习联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一反应动作,以形成一系列刺激一反应动作联结。体操正是如此。30、儿童发展的最佳期为()oA、3岁B、5岁C、7岁D、9岁【答案】C【解析】儿童发展的最佳期为7岁。31、成就动机可区分为力求成功和避免失败两种倾向,力求成功者的成就动机()oA、高B、低C、与避免失败

34、者一样D、与学习无关【答案】B【解析】成就动机可区分为力求成功和避免失败两种倾向。力求成功者的成就动机相对比较低。32、班杜拉把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行为倾向叫作()A、替代性强化B、直接强化C、外在强化D、自我强化【答案】A【解析】替代性强化即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是一种间接的强化方式。由定义可以看出,选择A。(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33、技能形成的必要条件是()oA、学校教育B、知识C、迁移D、应用【答案】D【解析】技能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应用。34、教师采用一定方法促进和增强学生某一行为向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教学行为是OA、教学研究B、教学反馈C、

35、教学评价D、教学强化【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教学强化的概念。35、指导教学是以()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A、学生B、学业C、学习成绩D、学习方法【答案】C【解析】指导教学是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36、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oA、比纳一西蒙量表B、斯坦福一比纳量表C、比纳一推孟量表D、韦克斯勒量表【答案】B【解析】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一比纳量表。37、()是一种常用的评价策略。其内容主要是按照一定标准收集起来的学生认知活动的成果。A、观察B、案卷分析C、情感评价D、测验【答案】B【解析】案卷分析是一种常用的评

36、价策略,其内容丰要足按照定标准收集起来的学生认知活动的成果。38、儿童在熟悉了“白菜”、“豆角”和“黄瓜”这类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这属于()o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组合学习D、派生类属学习【答案】B【解析】上位学习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这时,新知识通过把一系列已有观念包含于其下面获得意义,新学习的内容便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39、儿童在家庭中养成了爱劳动的行为习惯,这种习惯也会在学校中表现出来,这是()oA、知识的迁移B、技能的迁移C、行为规范的迁移D、学习经验的迁移【答案】C【解析】爱劳动是一种行为习惯。这种行为习惯在家养成了,而

37、后在学校中表现出来,这是行为规范的迁移。40、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以感知觉为基础,发展心灵中的观念,培养能自我管理的人”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卢梭C、裴斯泰洛齐D、洛克【答案】B【解析】题干所述是启蒙运动的先锋卢梭心目中的教育目标。41、国家对学龄儿童和少年不分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和能力,普遍实施的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是()oA、初等教育B、平民教育C、普及教育D、义务教育【答案】C【解析】国家对学龄儿童和少年不分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和能力,普遍实施的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称为普及教育,当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及教育的义务形式时,便称为义务教育。42、课堂气氛也会使许多学生追求某种行

38、为方式,从而导致学生间发生()oA、连锁性感染B、互相监督C、互相帮助D、遵守纪律【答案】A【解析】课堂氛围也会使许多学生追求某种行为方式,从而可能会导致学生间发生连锁性感染。43、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题目浏览、测查、完成情况的监视及对速度的把握主要采用了()oAx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管理策略D、复述策略【答案】B44、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需要等,属于()oA、生理的需要B、自我实现的需要C、安全的需要D、归属和爱的需要【答案】D45、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A、比纳一西蒙量表B、斯坦福一比纳量表C、韦克斯勒量表D、比纳一推孟量表【答案】B【解析】世界上第一个智

39、力测验量表是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的;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一比奈量表,是由斯坦福大学的推孟对比纳西蒙量表做了多次修订而成的,故选B。46、人格发展阶段论的创始人是()oA、皮亚杰B、埃里克森C、桑代克D、华生【答案】B47、对遗忘原因的一种最古老的解释理论是()oA、消退说B、干扰说C、同化说D、动机说【答案】A【解析】消退说是对遗忘原因的一种最古老的解释理论。48、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o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B、受教育者与教育者C、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D、教育者与德育方法【答案】C【解析】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德

40、育水平之间的矛盾。49、某儿童特别害怕猫,心理老师让她看猫的图片,谈论猫,再让她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让她靠近笼中的猫,最后让她摸猫,抱起猫,从而消除对猫的恐惧反应。这个案例中采用的心理辅导方法是()oA、自我控制法B、系统脱敏法C、特定性训练D、强化法【答案】B【解析】系统脱敏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如果一个刺激所引起的焦虑或恐怖状态在求治者所能忍受的范围之内,经过多次反复的呈现,他便不再会对该刺激感到焦虑和恐怖,就进行下一步的深层次刺激,进而逐步消除恐惧,治疗目标也就达到了。这就是系统脱敏法的治疗

41、原理。50、最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环节是()A、备课B、上课C、课外辅导D、布置作业【答案】B【解析】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最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环节。历年(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题库(三)考试方式:【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1、在学校教育中,德育的基本途径是O。A、课外活动B、班主任工作C、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D、少先队活动【答案】C2、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是()。A、个性的自由发展B、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C、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D、学生各门功课成绩均好,不偏科【答案】B【解析】考查全面发展的含义。3、合作

42、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A、教师的主导教学B、独立完成作业C、家庭作业D、个别课堂练习【答案】A【解析】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不同于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主导教学。4、形成小学生审美能力认识基础的是O。A、感受美的能力B、创造美的能力C、表现美的能力D、审美观点【答案】D【解析】审美观点是形成小学生审美能力认识的基础。5、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o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答案】A【解析】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6、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这是()A、学习迁移B、水平迁移C、垂

43、直迁移D、具体迁移【答案】A【解析】定义: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7、奥苏伯尔提出的三个主要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是()oA、结构性、可操作性和可辨别性B、稳定性、可利用性和结构性C、可操作性、可利用性和结构性D、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答案】D【解析】奥苏伯尔认为影响迁移认知结构的三个变量是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8、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A、社会权利的客体独立地位B、社会权利主体非独立地位C、社会权利主体独立地位D、社会权利的客体非独立地位【答案】C【解析】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

44、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独立地位。9、一般来讲,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O。A、幼儿期B、少年期C、童年期D、青年期【答案】C【解析】一般来讲,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童年期。10、当学习者意识到他不理解课的某一部分时,就会退回去重读困难的段落,放慢速度,这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oA、谋划策略B、调节策略C、监视策略D、组织策略【答案】B【解析】元认知调节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并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11、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年。A、 1879B、 1897C、 1789D、 1798【答案】A12、教育学上把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为()。A、非正式教育B、前制度化教育C、制度化教育D、后制度化教育【答案】C【解析】历史上曾经有过从非正规教育再到正规教育的演变,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之前的非正规教育都可归为前制度化教育,而之后的非正规化教育则都归为非制度化教育。13、()认为所掌握的内容越基本、越概括,则对新情况、新问题的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