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教学设计一等奖汇编4篇.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112754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5.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政课教学设计一等奖汇编4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思政课教学设计一等奖汇编4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思政课教学设计一等奖汇编4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思政课教学设计一等奖汇编4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思政课教学设计一等奖汇编4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政课教学设计一等奖汇编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政课教学设计一等奖汇编4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思政课教学设计一等奖汇编4篇【篇1】思政课教学设计一等奖一、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设计纲要要求:“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教学上要“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贯彻这一要求,需要研制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形成具体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细化为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1 .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设计体系化的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的确立,能有效克服专业课程在教学目标设置上“各自为战”和重复(内耗)的问题。而研制体系化的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是一项集体性工作,需要学校课程思政领导小组专家、专业负责人、专业课程负责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基于课程思政

2、首席教师负责制,从以下三方面开展合作:第一,立足专业课程的课程布局和课程特征,梳理形成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框架。每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既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富矿(尤其是部分基础课程),也有尚待发掘的富含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璞玉”,因而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家的协作下,由专业负责人、专业课程负责人依据纲要关于课程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建议,深入梳理和挖掘具体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通过科学研讨,形成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框架。第二,解决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与思政课程目标的有机协同问题,对专业课程群的具体目标进行细化,形成专业课程群的目标体系。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

3、同向同行”,必须体现在教学目标设定上,只有目标一致,才能各司其职并形成“合力”。因而,双方的课程负责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家应将专业课程具体的教学安排(进度)与思政课程的具体安排进行协调统筹,落实具体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第三,构建具有逻辑性的、体系化的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必须基于集体协作,解决好几个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在专业课程群分布(结合课程安排的顺序)中的内在逻辑问题,知识点分布及层次的问题,不同类型课程的教学目标问题,不同课程之间都涉及某一个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教学目标该怎么设定的问题,对于同一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公共基础课、专业教育课、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的设计问

4、题,等等。2 .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设计纲要要求:“高校课程思政要融入课堂教学建设”,要“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毋庸置疑,体系化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定,并不意味着具体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已经形成,需要课程负责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程教师开展合作,从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对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进一步细化。具体而言,需要处理好三个问题:第一,结合对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具体开发,立足与思政课程协同的理念,设定具体章节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教学推进上并不是“亦步亦趋”,但在整体节律上要保持内在的一致性和关联性。因而,在具体章节的

5、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的开发上,除了考虑与思政课程的协同外,更主要的是要立足本章节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开发、课型等,设定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及其侧重点。第二,各章节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的内在逻辑梳理。在各章节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的梳理上,要注意两个问题:体现一定的逻辑性,即顺序性;在涉及同一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的教学上,要注意层次性和视角的选取,以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第三,将具体的教学目标写入教学大纲,确定具体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体系。具体章节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化之后,需要与专业课程的目标体系结合,写入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进而形成“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大纲。3 .单次课的思

6、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设计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立足课堂教学。因此,依据“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大纲,研制形成具体章节的教案,确定每节课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以及与其对应的教学评价体系。每节课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来自对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具体分解,而这种分解是基于对每节课专业知识点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挖掘情况而定的。第一,是否可以“有机融入”?必须注意,课程思政教学应依托课程,因此应注意在目标设定上关注课程知识点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负载空间和张力。在此前提下,要注意对“有机融入”的关注一一这种“融入”并不是迷糊的,而是一种可描述、可控、可调、可评价的“融入”。也就是说,单次课的思

7、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基于“学情”,具体呈现在教案中,唯有如此,才能科学对学生发展也就是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第二,是否可实现?鉴于对不同章节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挖掘深度的不同、课程自身所需采取的课型以及教学方法的差异,单节课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而不应该僵化。具体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立足可实现的维度、程度等方面,以保证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性。第三,是否可评价?要以“评价”为导向,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进行描述,要对目标达成的层次进行分级和描述。二、课程思政的内容体系开发与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是,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建设,需遵循“上行一下行”

8、的复合路线。“上行”路线为:结合纲要通过深入挖掘形成较为粗放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堆积一通过深入梳理形成各门具体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一进一步深入梳理形成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和图谱。“下行”路线为: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和谱系一具体化为专业课程群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布局一形成具体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安排一通过有机融入设定具体章节的课程思政教案。1 .由深入挖掘而上行至深入梳理,形成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图谱自下而上的总结提炼,遵循了归纳的逻辑,而这种科学的归纳,也为后续更为顺畅的演绎奠定了基础,能够有效克服在专业课程中生硬嵌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第一,深入挖掘,充分呈现专业课

9、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形成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毛坯”。显然,专业课教师应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家的帮助下,结合纲要,通过合作深入分析和发现各知识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矿藏”,实现模块化初步梳理。第二,梳理形成各门具体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通过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家合作,结合纲要精神和要求,依据思政课程的知识体系逻辑,通过初步梳理,形成较为粗放的具体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在梳理过程中,不应作“取舍”一一后续对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梳理时,需要对课程群进行系统协调。第三,进一步深入梳理形成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和图谱。深入梳理包含两层意思:对各门课程包含的

10、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进行分析,形成课程思政知识的框架;对各门具体课程进行分析,确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重点。而梳理形成体系化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内容,需要解决以下问题:确立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框架、基于统筹协调确立具体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学科专业特有的结构化的课程思政知识图谱。梳理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几个问题:对各门课程所呈现的带有生硬嵌入色彩的或牵强附会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应该删除;在不同课程之间重复的主题,应该确定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层次、维度、侧重点,以促进课程之间的协调、协同。2 .由“专业的课程思政知识图谱”下行,二次开发形成具体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与图谱由“专业的课程思政知

11、识图谱”下行至具体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的二次开发,是一个演绎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课程思政研制小组应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对经深入挖掘而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毛坯”,进行二次开发。结合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图谱,做好两项工作:深化和细致化。就深化而言,要确定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的具体位置,所对应的教学目标,进行再次挖掘。就细致化而言,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结合教学目标确定进行具体的教学层次、维度、侧重点,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形成育人主线。第二,形成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的内在体系。通过二次开发、二次梳理,“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4

12、形成具有课程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第三,形成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布局。依据学科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图谱,根据课程进度、教学计划,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形成课程特色的知识图谱,为后续设计教案提供支持。3 .单次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开发与呈现:有机融入与二次开发具体到单次课的教学,必须解决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的开发问题。按照课程思政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形成逻辑,单次课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开发应基于二次深入挖掘、深入梳理和有机融入三法则进行。第一,依据具体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图谱,对既有“毛坯”进行二次挖掘和梳理。二次挖掘需要结合对学情、教学背景的综合把握,

13、基于具体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图谱,对初次挖掘的“毛坯”进行精雕细琢,既有取舍又有延伸。取舍是为了“聚焦”,而延伸主要从其在教学中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进行立体开发。第二,基于思想政治教育逻辑的“回填”,实现有机融入。值得注意的是,“毛坯”的挖掘是基于专业课程知识点的,也就是说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是长在课程知识点上的,一旦全面剥离出来,必然影响教学效果,如果原样“回填”,又可能无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因而,这种“回填”实际上是一种基于前述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精雕细琢”的科学融入,通过对最佳“触点”、“融点”、“切入点”的设计,让专业知识自己说话,展现出思想政治教育主题

14、,如专业知识点背后的“故事”、“人物”、“现象”、“问题”等。由此,才能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引发学生思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三,基于科学的梳理、布局,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呈现于教案中,为后续教学、评价等提供支持。三、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选择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能,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升学习体验,最大程度发挥专业课程的价值渗透和价值引领作用。通过教学方法创新,让课堂更有亲和力、气氛更活跃,进而实现高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道理越理越清、价值越阐发越澄明、思想进入越来越深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进入学生精神世界的效能。根据纲

15、要,结合前述研究,可将课程思政的主题分为四类,以下分别就不同主题及教学方法选择进行探讨。1 .问题澄清与道理阐明类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及教学方法选择课程思政教学中,必然涉及一些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讲解,这些知识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也有涉及,但脱离具体情境无法讲清楚。而这类主题均为专业课程的重要或基本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学生应掌握其知识并能结合专业课程进行理解和运用。在这种主题的教学中,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即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实现价值观引导;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学理性分析帮助学生明晰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内涵,同时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这类主题(

16、知识)的选取,旨在弥补思政课程在相关主题上的“地气”不足,教师应该厘清这类主题与学生既有知识结构、生活经验以及社会现实之间的关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行为规约型思想政治教育主题与教学方法选择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主题以一种“规约”形式呈现,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结合所学专业进行自我约束:立足专业的“真”问题,明确为何、如何自我约束。以纲要中提出的“理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学伦理的教育”为例,选取“科学伦理”主题,首先要找到适当的“植入点”,可以具体到“科研诚信”的主题,在概论或研究规范部分切入,以解决以下问题:学生应如何结合专业学习与研究掌握科研要求与规范?如何遵守科研规范?

17、前一问题,可采取讲授法、案例研讨法。其中,案例应经典、多样,呈现不同类型的违背科研伦理的案例。后一问题,则需将科研规范要求穿插在研究各环节、主题讲授中。同时,可以采取小组讨论、问题教学法等教学方式,以帮助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科研工作中遵守科研规范与诚信。3 .情怀培养与精神涵养思想政治教育类主题与教学方法选择“情怀”、“精神”类主题,在纲要中多次出现。这类主题适用于各类专业课程,因而必须紧密结合专业教学,以免“泛化”和同质化。情怀培养与精神涵养类主题教学要解决三个问题:科学认知与思想层面触动、上升到精神层面、化为行动。以“家国情怀”、“民族精神”为例,学生多“耳熟”而未“能详”。教学中则应以讲

18、授法为主、案例教学法为辅,让学生“能详”并在情感上产生触动;可借助多媒体等,采取情境教学法,将学生代入情境,产生情感“共鸣”和精神“共振”。就第二、三方面而言,可以结合专业中的具体问题,“延伸”到家国情怀、民族精神。如理学、工学、农学等,必然会涉及大量与中国科学家有关联的成果,这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可采取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或者小组讨论等方法,解析经典案例背后的情感密码、精神密码,让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深刻领会家国情怀、民族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思维向更深处探寻,明确立足专业领域“我应该如何”,以避免出现“听着感动、想着激动、落到实践不能动”的问题;也可立足专

19、业维度,设立大学生暑期实践主题,从探寻历史、深入伟人的精神家园等角度,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发现”接受精神洗礼,进而实现向行动的转换。4 .问题应对型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及教学方法选择如何认识、分析专业领域的各种新问题、新现象,并形成自己的立场、观点、态度、处理方法,是课程思政教学需要为大学生解决的。这类主题渗透在纲要所强调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中,对应的教学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即立场与态度、应对策略、行动,实质上就是要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用好批判的武器,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旗帜鲜明进行剖析和批判。比如,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应对美国等对我国新冠肺炎

20、疫情防控实践的污蔑、诋毁,面对这一问题,应该采取何种教学方式来解决上述三个方面问题(以医学、生物专业为例)?解决第一个方面的问题,必须立足专业,结合对各种信息的掌握,采取专题讲座或某一节课的形式,对新冠病毒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帮助学生明确新冠病毒的来源尚未确定,美国等的污蔑是毫无根据和别有用心的。解决第二个方面的问题,可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情景展示、课堂辩论、探究学习等方法,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发挥信息技术特长,收集各种材料,站位科学角度和事实角度,有理有据地回应各种关于新冠病毒的谣言和美国等国家的污蔑。解决第三个方面的问题,可采取研讨式教学,引导学生立足专业和相关

21、研究进展,反观自己的专业理想与学习,树立破解专业难题、奉献社会的人生理想。四、课程思政的教学管理纲要指出,提高“课程思政内涵融入课堂教学水平”,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管理”。因此,必须立足课程思政“高效课堂”建设,塑造“有温度”、“有思考张力”、“有亲和力”的课堂氛围,让课程思政教学过程流畅,发挥最佳育人效果。1 .形成科学的融入通道:课程思政教学安排要实现课程思政“内涵融入”课堂教学,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就必须处理好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体量安排、切入时机与方式选择、教学活动组织等方面的关系,以使得融入高效、学习效果明显。毋庸置疑,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教学中应采取“显”、“隐”结合的形式。必须注意

22、的是,“显”不是强制嵌入,而是在合适的知识点(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富矿”)、合适的时机“进入”(学生进入积极学习状态),并保持合适的体量。就体量而言,应该立足“精”(唯有“精”,才可能“深”、“透”)。部分高校5分钟5的做法,就是一个较好的尝试。当然,具体多少合适,需要教师结合对学生学习效果、教学方法、切入点与时机的综合考量,进行探索与尝试。2 .构建科学的融入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的切入思想政治教育进入课程最理想的方式就是“自然生成”,即由某个课程知识点自然切入,做到水到渠成。切入方式巧妙自然,其中“巧妙”是指平滑过渡,不至于过于直白而变成说教,设计“精巧”,不至于开口大而易放难收。具体而言

23、,可采用以下方法:问题创设,即由某节课涉及专业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或促成小组讨论;事件或案例导入,即与本节课专业知识点相关的事件,从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维度切入,阐述其背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促进讨论;故事导入,结合有故事的专业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情境导入,即基于情境预设,引导学生进入情境,逐步推出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比较导入,如专业知识层面的中外对比,进而导入“责任感和使命感”或“民族精神”等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在切入时机选择上,应凸显有预设的“生成”色彩,即有预设但不机械。时机选择的依据是学生学习状态、专业课程运行情况(以不影响专业知识内在逻辑表达为前提)。3 .提升融入

24、效果:课程思政教学活动的组织除了正常讲授与互动外,课堂教学中需要灵活采用多种形式,以提升融入程度与学习效果。必须注意的是,在每节课前提供给学生的材料中,要明确提出课程思政问题,为学生预留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就形式而言,第一种是常态化的课堂讨论,具有随机发言和对话性质,即话题由专业课教师发起,并初步形成基本讨论路线,学生基于课前准备随机发言、发问,教师作出回应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探讨。第二种是“微专题研讨”,学生可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课前准备进行讨论,在较短时间内进行交流和讨论,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第三种是对话,即聚焦领域内某一事件或专题,从事件本身说起,逐渐进入事件背后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侧

25、重“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第四种是“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适合小班的主题式课程思政教学。教师提出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要求学生基于前期准备,采取合作方式,从不同维度分析、阐述、补充并得出完整结论,这种组织形式,往往需要较多时间,应穿插在专业课程的序列研讨中,更适用于复习教学等。4 .提升融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课程思政的教学调控纲要指出,要“改进课堂教学过程管理”。因此,基于丰富学生学习体验和提升学习效果的目标,科学推动课程思政教学全过程管理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第一,课前沟通:基于互动的预设。专业课教师在课前应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并形成思想政治教育预设。教师在课前发放给学生的预习材料

26、中,应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话题预先呈现给学生,并收集相关反馈,对教案进行修改完善,以确保预设符合学生需求,进而科学、有效施教。第二,基于学生学习体验立场,及时优化教学。专业课程学习本来就有较大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压力,而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加入,必然在体量上“增压”。教师应采取方法,让体量“增压”基于“结构变化”引发“质变”达到“减压”的效果。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流程,降低学习的复杂程度和进入难度,使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由增加的“体量”要素变成课程知识自身调节要素,使学习过程更为紧凑和流畅。同时,教师应基于对学生学习状态及情绪的把握,实时介入,提升学习效能。此外,教师要善用语言,使学习过程变得愉悦、轻

27、松。生动、幽默、有趣的语言,无疑能够化解课程自身的枯燥,也能够将专业课程中负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变得生动、有趣,使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融入自然而有效。实时对学生发展给予有效反馈,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也是课堂调控的重要元素。第三,基于学生发展立场,关注、倾听、调控。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状态、情绪变化,与学生进行必要的沟通交流,建立起相互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积极“倾听”,并与学生就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对话,及时有效地把学生引向正确结论。值得注意的是,“教学事件”的处理,也需要教师有所准备,当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与主流价值观相违背的观点时,教师应及时介入,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五、课程思政的教学评

28、价纲要指出:“人才培养效果是课程思政建设评价的首要标准。”科学的评价应该立足于课程或专业,凸显对学生发展过程的考察,并将考察结果运用到教师的教学反思与改进等方面。1 .基于学生课程思政学习效果的层级设计评价课程思政评价,应立足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情况,充分及时反映学生成长成才情况,凸显评价的人文性和综合性。第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发展评价。课程思政知识考查,应关注两个方面,即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自身、基于专业立场对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理解,前者关注的是明理程度、后者关注的是结合程度。第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用能力发展。课程思政教学所形成的知识运用能力,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知

29、识与专业知识、专业方法相结合,系统地认识、分析问题和形成具体应对(态度、行为、言论)的能力,这种能力更为独特(专业特色),也更具有长久性和连续发展性。因而,评价应聚焦学生基于专业立场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专业行为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运用能力。第三,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纲要指出,课程思政“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情感、态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疑是课程思政的根本追诉,因而评价也应该以此为核心。2 .基于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发展的过程性实施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应将客观量化评价与主观效度检验相结合,

30、注重过程评价、动态评价,反映课程思政教学中知识传授与思想启迪、价值引领的结合程度,以科学评价提升教学效果。第一,多主体参与的评价模式。评价主体应包括专业课教师、同班同学、辅导员,其中专业课教师应立足过程性材料(含学生表现)、结果性材料进行综合评价,适当显示内在区分度(更注重描述性评价),评价必须指明“短板”。而其他主体的评价则主要来自学生的表现,要有具体描述。第二,评价方法:过程为主、结果为辅。课程思政评价应采取形成性评价为主的方法,即过程性评价。这种评价不仅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情况,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与思政课程“抢功”的问题。教师应基于学生学习中的表现,侧重采取描述性评价,从不同维度对学

31、生的表现进行记录、描述,以准确反映学生变化。此外,小组讨论记录、小作业、发言记录都可以作为评价依据。此外,适度采用终结性评价,以反映学生发展的阶段性成果。结合课程所撰写的论文、调查或研究报告,都可以作为评价依据。这种评价可以与学生自己的预期、教师课程设计的预期相结合,不仅能反映学生真实水平(为后续课程思政提供支持),同时也能作为教师教学反思的重要依据。3 .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运用:基于评价一反思一改进的路径基于学生发展情况,对教学进行反思、改进,是专业课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首先,要基于评价对教学进行反思。主要反思以下几个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挖掘是否深刻,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专业课程知识的结合

32、是否有机,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教学中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内涵式地融入了专业课程教学,教学的切入点是否合适,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语言是否合适,教学调控和评价是否合适,等等。可采取个体反思、同一专业课程教师的集体反思、备课组集体反思、邀请专家参与评价与反思等方法。在反思的时机选择上,应采取过程评价反思与终结性评价反思两种模式。其次,要结合反思进行教学改进。基于两种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应该采取两种“反思一改进”模式。一种是“四边”模式,即“边教学一边评价一边反思一边改进”。鉴于过程性评价使用,教师应该采取实践中不断完善的方法。其好处在于,教师能结合课程教学,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内容安排等。“四

33、边”模式中,专业课教师可引入“教学观察”来帮助改进:邀请专家参加教学观察前讨论并提出困惑一专家进入教学观察并形成评价报告一教学观察后基于会议的集体反思并提出改进建议。而结果性评价反思,更侧重于集体反思:横向比较一提出问题一反思不足一提出改进策略。对于专业课教师来说,只有通过反思,才能不断提升对课程思政的理解、把控、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篇2】思政课教学设计一等奖在实施课程思政之前,需要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这个环节是课程思政目标达成的桥梁。本篇微信推送,我们尝试对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方方面面进行讨论,期待帮助大家顺利达到目的彼岸。一、课程思政是否存在教学模式对于课程思政设计的新手教师,模仿或者

34、现成的教学模式都是经常被用到的。在教学设计领域,初学者往往会选择一些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依托这些教学模式开展教学设计。于是我们就会自然想到这样一个问题,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是否具有单独的可供参考的教学模式呢?我的个人观点是这种教学模式不宜存在。主要原因是课程思政在本质上属于学科德育部分,非思政课程虽然是开展德育的主渠道,但却不是这些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作为学科教学的一个伴随状态,具有附属、附庸、相伴而生的特点,或者说其优先级是要低于学科教学的。如果单独针对学科德育设计教学模式,势必会打乱学科教学的规划,形成反客为主的情形。因此,我们只能在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巧妙地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设计相应的

35、教学活动,来实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流程课程思政属于学科德育部分,学习的内容是德育内容。和对知识、技能的学习一样,要依据“以学定教”的基本原理开展教学设计。主要任务依然是定目标、想办法、做评估。这里的目标依然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即由一系列紧密相关的阶段性目标构成了最后的终极目标。而每一个阶段性目标的确定,都直接决定了这个阶段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评估方式的选择。从前面关于态度和品德的形成或者转变的原理中我们提到过,态度和品德的形成或者转变都需要经历几个标志性的阶段。从整体上看,都是需要经过认知层面的认同、感情层面的内化以及行为方面的转变。其中行为方面的转变可以作为检

36、验态度形成或者转变的主要渠道。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可以把态度形成与转变划分为三个阶段性的目标。由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同的课程思政内容,可能会规划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未必所有的课程思政内容都需要实现行为转变这个终极目标,所以在开展教学设计的时候根据实际目标,规划相应的教学活动即可。如果目标是要实现认知层面的认同,就需要结合课程内容,通过创设认知冲突、摆事实讲道理的说服教育引导学生晓之以理。如果目标是要实现情感层面内化,则需要在认知认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情境创设、亲身体验机会等方法实现情感层面的内化。如果需要实现行为层面的转变,则进一步增加了教学的难度系数,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

37、展示某些行为。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情感教学方面,行为转变层面的教学目标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因此进行教学目标设定的时候需要适当考虑实际情况,比如可以在一些大的学习板块结束之后再考察学生在行为方面的转变,而不是每次教学结束后都去考察学生的行为转变。教学效果评估的方法也要因教学目标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比如认知认同可以通过客观测试题目进行考察,情感内化可以通过撰写反思的形式考察,行为转变可以通过标志性成果或者档案袋等形式进行考察等等。对于更加宏观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估方法,我们在上一篇已经进行了文献综述,大家可以直接参考。三、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在前一篇关于“课程思政的策略与方法汇编”部分,我们从宏观层面

38、综述了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的方法,分别是区分挖、合作挖、系统挖、互补挖。可以说已经给老师们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提供了思路和方向。但是对于缺乏课程思政教学经验,而又急于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师而言可能还不够明确和具体。这里我们再继续细化一下。如前所述,课程思政在本质上是学科德育。这就说明课程思政不是纯粹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兼具学科的特色。因此我们可以从学科和思政教育这两个方面对课程思政的元素继续深入挖掘,让课程思政元素更加“显性化”。学科层面的思政元素挖掘。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对从学科层面的挖掘办法已经给出指导意见。这里我们再进行深入,具体地说在学科层面可以从影响学科发展的重要人物、关键事件上寻找榜

39、样和素材,从学科发展历史上形成的人文精神中挖掘动力,从本专业的发展中寻找专业认同等。在思政教育方面可以分别从大德、公德、私德三个层面进行挖掘。大德层面可以结合学科领域挖掘家国情怀、政治认同、法律规范等元素。从公德层面可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社会责任、行业规范等元素。从私德方面可以挖掘职业操守方面的元素。在前一篇微信推送中我们明确提出,要开展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这些设计不仅仅体现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还可以体现在学校整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中。鉴于学校教育包括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两个部分,在通识教育中也可以在学校的层面挖掘校史、校情、校友、校风、学风等元素,挖掘当地的革命传统教育元素等,比如延安大学正在和

40、智慧树联合打造一门圣地淬魂一一延安大学与时代精神的通识课程。此外,在校园文化环境的规划方面,也可以开展宏观的设计,让学生浸润在隐性育人的文化环境之中。四、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模板如前所述,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不是在原有的教学设计中增加一个模块,而是增加一条主线。因此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模板是在原有教学设计上增加一条“确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一一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活动一一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评估”的并行主线即可。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模板是与原来的教学设计模板有关的。实际上,我们在原来的教学设计中也有课程思政方面的要求,也设立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只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设计的时候往往没有体现,也很少针对这些

41、内容开展教学评估。在三个阶段中,特别说明的是课程思政教学活动设计阶段。这个阶段务必要和知识传授、能力塑造两个部分紧密结合起来,形成融合的效果,否则就变成了“两张皮”。“能力”表现为对知识(狭义)的“应用”。先有知识目标,再有能力目标。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学有所得,习以致用“。在知识“学”的阶段,可以融入对课程思政认知认同的内容,在“习”的阶段可以融入对课程思政情感内化的内容,在“用”的阶段(能力塑造阶段)可以融入对课程思政行为转变的内容。具体的元素挖掘和教学策略在前面已有相关说明。【篇3】思政课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抗疫人士的先进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让学生懂得正处在

42、和平年代的中学生是否需要爱国,应该怎样爱国。3、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加强学生的社会主义美德教育,并能将这种感情带到学习及日常的生活中。教学重点:让学生懂得正处在和平年代的中学生是否需要爱国,应该怎样爱国?教学难点:认识爱国的重要性;并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体现爱国。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学习最美逆行者的先进事迹1、投影三张照片:钟南山、李文亮、董苏红2、(1)什么是爱?什么是爱国?什么是社会主义美德?爱就是给予,就是奉献,而不是索取,也不是交换。爱国,就是为国家为人民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包括作出各种各样的牺牲,在祖国需要时,义无反顾的接受党和国家的召唤,为祖国和人民奉

43、献自己的一切!3、介绍图中最美逆行者的事迹(1)钟南山:2003年非典第一功臣2007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2007年10月任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如今已经83岁的他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让中国重回平静再一次走向疫情的战场与新冠病毒殊死搏斗早在几年前钟南山院士的一场纯英语教学课堂纯正的英语口音流利的语言表达让许多人都大开眼界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他35岁才开始学英语后来,他受邀16个国家和地区演讲84岁钟南山眼含泪光:他的童年故事,值得讲给孩子听!钟南山院士已成为国民偶像,除了受到成年人的尊重和敬仰,孩子们更应该学习他的那种敬业和忘我的精神!我们一起来看看钟

44、南山小时候的经历!如今,钟南山仿佛成了全国人民的定心丸,他带来的每一条有关新冠疫情的消息,人们都认真聆听,深信不疑。84岁的钟南山,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满腔责任为国为民,的确令人肃然起敬!不仅如此,很多报道中,我们还能了解,钟南山一直保持着规律的健身,一身肌肉让许多3、40岁的中年人自叹不如。(2)李文亮(1985年-2020年2月6日),男,籍贯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武汉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毕业。生前为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李文亮因最早于2019年12月30日向外界发出防护预警,而被称为疫情“吹哨人”。(3)董苏红是任县一名普通的护士,面对新冠肺炎

45、疫情,很多人选择了自我隔离,确保自己和家庭安全,但随着祖国一声召唤,董苏红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广大疫区群众,那里更需要医护人员。她说:“当疫情发生时,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都在驰援武汉,我只是众多医护人员中的一员,大家都用生命来阻击疫情,我也要承担一名护士的责任。”上午10点,任县人民医院为董苏红举行了简短的送行仪式。院长郭朝军嘱咐她要履职尽责,在完成救助任务的同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不要有后顾之忧,医院是她坚强的后盾。随后,董苏红前往邢台市卫健委集结,与其他县市援鄂医疗队员一同驰援武汉。不同的时代,造就不同的英雄。面对疫情,这些前往武汉的“逆行者”便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楷模,是顶天立地的“巾帼大英雄”

46、!4、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让学生畅所欲言,只要合理的都给予肯定)5、爱国格言知多少?比一比,看谁说的多。(学生分组比赛)教师举例,出示投影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与发展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些什么尼迪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三、和平年代的小学生还需要爱国吗?爱国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容。本世纪初的青年爱国,是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浪潮中;三、四十年代的青年爱国,是进行抗日救国的斗争;五十年代的青年爱国,是参加抗美援朝,保家

47、卫国;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正处在和平年代,祖国又正在日益强盛起来,我们还需要爱国吗?(学生讨论、发言)四、他们有爱国之心吗?(播放影片,以下是影片大概内容)在校园教室的地板上有纸团、饮料盒,不知是谁扔的,也没有人捡起来;教室里没人时灯还亮着;校园里看到同学们洗手时水龙头打开哗哗地冲,冲完了没关严就走了,水还在滴滴地流也没有人管。班主任:看到这些现象与行为,我真的怀疑某些同学的爱国心。也许有同学会说,老师是不是太绝对了,地上的废纸与爱国有关系吗?读书是为国家服务,眼前的事你都不做,还能为未来服务吗?眼前的责你都不负,能为未来负责吗?水、电都是国家的宝贵资源,现在对浪费国家水电的行为不闻不问,将来

48、能为国家节省资源与财富吗?五、我们应该怎样爱国?L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与行为请同学们对我们班近段时间的情况作一个客观的评价,看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学生答:(略)这些都是谁的责任?老师的?班干部的?值日生的?对?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因此,班级搞不好,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应为此而深深自责。国家不强盛,是谁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夫有责”的正确理解应该是“我有责任”,是“我的责任”,这样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2.培养强烈的责任感同学们可能还有一丝不服气,国家不强盛,怎么是我的责任?我还是个小学生有什么责任呢?是的,就算你们对过去、对现在没有责任,那么你们对国家

49、的未来有没有责任?国家如果在二十年以后仍然不强盛,你有没有责任?因为要承担起对未来的重任,现在就要学好本领,因此,读书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国家而求学问,你现在读好书,就是对未来负责。而有的同学学习凭兴趣,喜欢这门课,就多花点时间看看,不喜欢那门课,就放弃;喜欢这个老师讲课,就有兴趣学好这门课,不喜欢那个老师讲课,就不听他讲课。读书是责任,不是兴趣,要在责任中找到兴趣,而不能以兴趣代替责任。一个人做事,要先做自己应该要做的事,再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就是责任。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国家民族负责,这才是真正的爱国六、谈谈你在今后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如何爱国?1、学生分组讨论2、学生发言七、小结我们是21世纪的小学生,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发展、民族的强大,需要我们大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