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计划方案.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113838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升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计划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提升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计划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提升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计划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提升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计划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提升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计划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升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计划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升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计划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提升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计划方案为贯彻落实关于做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严格落实总体规划,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促进农民增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落实,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计划方案。一、全面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一)坚决守牢粮食底线。坚决扛起粮食责任,制定出台考核细则,将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各区县,签订目标责任书,夯实各级耕地保护工作职责,确保全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80万亩、产量稳定在65万吨。发挥区域优势,严格耕地用途管制,持续开展招荒地、耕地非粮化整治,建立耕地保护田长制,持续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全年新建高标准农田

2、10万亩。实施粮食单产提升行动,加快推进良种良法良技集成推广。科学统筹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着力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大力推广增密度提单产技术和宽幅沟播集成技术模式,不断提升粮食单产水平,积极推广粮经、粮豆、粮果间套种生产模式,积极争取粮食主产区优惠政策,落实好产粮大县和商品粮基地县支持政策。(二)持续扩大农产品供给。强化菜篮子负责制,着力打造蔬菜产业带,深入实施产能提升工程,积极推广农产品套种生产模式。落实好产业发展政策,支持利用低效园区、低效人工商品林地等各类适宜的非耕地改培,抓实一县一业示范县建设,夯实产业基础,全年新建设施蔬菜800亩,提升改造1000亩,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150万亩以上、总

3、产量稳定在300万吨;新增和改造设施果业800亩,水果产量稳定在80万吨;推进建设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5个,规范稻渔综合种养1200亩;完成种植面积5.8万亩。确保蔬菜生产基地、果品生产基地健康稳定发展,为稳定菜篮子产品供应提供保障。(三)统筹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调控。加强粮食应急保障能力建设,严格落实粮食地方储备规模,优化储备品种结构,持续强化储备和领域监管。提升稳产保供能力,稳定规模养殖场数量,落实好良种良法技术推广政策,落实好扶持政策,积极争取基地建设项目。鼓励和支持重点市场主体与综合实力强的物流企业签订应急配送协议,提高应急状态运输保障能力。加快推进成品粮综合储运保障中心建设,新建蔬菜生

4、产基地。深入开展粮食节约行动,提倡健康饮食,反对食品浪费。加强农资储运、市场供应、价格稳定和进出口调控工作。二、巩固落实脱贫防返贫攻坚成果(一)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在坚持国家和省要求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细化监测标准,从主要考虑标准全面拓展到既关注收入线、聚焦重点人群,充分兼顾实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强化责任、政策、工作落实。加强动态监测帮扶,建立了基层摸排、行业筛查、平台监测、分析研判、交办反馈、跟踪落实等机制及配套制度,持续完善线上网络、线下网格监测体系和县级每月调度、乡级每半月研判、村级动态排查机制,应纳尽纳,因户施策、精准帮扶,对有劳动能力、有意愿的监测户,落实开发式帮扶措施,切

5、实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二)切实提高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增收能力。加大有组织劳务输出,做好转移就业,确保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不低于上年底外出务工水平。推动各类资源和帮扶措施向脱贫地区、脱贫群众聚集,健全联农带农机制,用活用好发展类政策。加大帮扶力度,鼓励各级定点帮扶单位同等条件下,优先脱贫人口生产的农产品,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脱贫人口经营性收入。支持脱贫县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健全完善扶贫项目资产管护和经营性扶贫项目资产运行机制。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具备条件的可提高劳务报酬发放比例。(三)巩固帮扶政策落地见效。对照工作要求,细化落实过渡期各项帮扶政策,落实好巩固拓展脱

6、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探索建立过渡期后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推动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把符合条件的对象全部纳入常态化帮扶;把应该由政策兜底帮扶的脱贫人口,逐步同通过正常帮扶有能力稳定脱贫的人口分开,实行分类管理。持续抓好各级单位定点帮扶和驻村帮扶工作,持续深化协作,深入开展促振兴行动,加强定点帮扶。三、加强现代农业设施建设(-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采取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它类型农用地)各有限的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防止耕地非粮化”。现有耕地

7、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要优先用于发展粮食生产,重点保障小麦、玉米、稻谷三大谷物种植面积,一般耕地主要用于粮食、油、菜等农产品及饲草料生产。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对市场明显过剩的非食用农产品,要科学引导、合理布局,防止无序发展。(二)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对永久基本农田上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严格规范,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从事林果业、挖塘养殖水产、非法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从事其他毁坏种植条件的活动,禁止闲置、荒芜永久基本农田,积极动员农户进行复种,或采取村集体代耕代种、托管服务等形式,防止耕地搏荒。在不破坏永久基本农田的前提下,可按照稻渔综合种养有关

8、技术标准,发展综合立体种养。(三)突破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加快特色经济作物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推进露地规模种植蔬菜精密播种、标准化育苗、高效移栽收获等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发展叶类和根茎类作物收获机械化,示范花类、茄果类蔬菜采摘辅助平台。推动标准化果园建设,加快先进适用装备研发推广,实现开沟施肥、除草打药、水肥一体、疏花疏果、修剪采摘、枝条处理等机械化作业。培育形成机艺融合、机田棚相适的特色农业机械化工作机制。建立特色产业机械化示范点,通过农业机械装备配置、农艺配套、宜机化建设与改造等,择优打造一批一业一机示范基地。到2025年,露地规模种植蔬菜机械化率达到75%。(四)着力提

9、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优化完善农业气象观测设施站网布局,完成植被和物候观测系统建设,推进土壤水分站建设,增设自动化、智能化农业观测站,实现自动站乡镇全覆盖。加强旱涝防御体系建设和农业生产保障。加快推进基层动植物监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森林防火长效机制,加快提升重点区域火灾综合防治能力。四、深入实施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一)持续巩固拓展农业经营增效。统筹区域内农产品、旅游商品等生产布局,就近组织生产加工,推动乡村之间、农户之间分工分业,培育壮大市场主体,造就一批有专业技能的劳动力。不断提升特色重点产业种养效益,着力提升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提升特色农业重点产业经

10、济效益,提高农民种养收益。深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持续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规范提升,深入开展四级示范社联创工作,鼓励农民合作社根据发展需要办企业,带动小农户合作经营、共同增收。坚持为农服务和政事分开、社企分开,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二)提升劳动力技能增收一批。以加强技能培训和巩固就业为抓手,完善县级统筹机制,突出实作实训和就业服务,确保有劳动力的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并推动转移就业劳动力从简单重复型、低收入行业向技能型、合理薪酬行业转移,从临时短期务工岗位向长期稳定务工岗位转移,帮助转移就业劳动力实现稳岗增收。建立健全以企业和输出地需求为导向的用工培训机制,依托劳务协作机制,

11、开展定向输出订制培训。(三)强化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制定有利于农民掌握实作技能的培训工作制度,调整完善农民培训政策,公布培训项目目录,提供菜单式培训。每年计划培训I5万以上脱贫劳动力,确保培训后每人掌握1项劳动技能、获得1项技术认定,就业率达90%以上。深化劳务协作,加强精准对接,建立供需双方定向招聘、定向培训、定向服务、定向输出的劳务协作机制。五、打造区域特色农业支柱(一)打造特色农业支柱三年行动。围绕粮食、果蔬、中药材等区域重点产业,做精农业特色产业,培育壮大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坚持一个产业成立一个专班、组建一个专家团队、制定实施一个三年行动方案及配套支持政策、建设一批重点基地、培育一批龙头

12、企业、运行一个定期调度机制,创建一批主导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亿元的农业产业强区、产值达到千万元的一村一品示范村。建立健全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集群化发展,推动重点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二)实施农业市场主体倍增行动。强化品牌引领,培育提升30个优势品牌。建设综合性示范基地10个,鼓励本地生产精深加工。支持企业生产加工设施建设,推介10家示范企业和加工基地,推广应用生产技术规范。培育引进一批行业领军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发展一批小巨人隐形冠军企业,推荐认定一批农产品供应链链主企业。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县级全覆盖、农民合作社村级全覆盖行动。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全产业链招商,加强重点项目策划、包装、储备

13、,落实好激励政策,做好用地保障。支持和引导机构持续创新完善涉农产品和服务,加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投入。(三)持续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才隹进科技兴农,推广以秸秆机械化利用为主、其他形式为补充的多途径秸秆综合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以上。开展农膜回收利用,加强回收体系建设,实现农业经营主体农膜回收网点全覆盖。加大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分类管理,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深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行动,全面完成上级下达指标任务。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创建一批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品牌。大力推广企业+基地+农户市场+基地+农户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等多种

14、运作模式,促进生产、管理、经营一体化发展。强化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风险管控,积极探索合理利用受污染耕地发展无土栽培、水肥一体化、设施栽培等现代农业的有效形式。(四)积极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力争在粮食、蔬菜、水果、规模养殖等领域实现新突破。积极发展数字田园、智慧养殖、数字种业,构建农业物联网,推广农产品数字营销,高质量建设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加快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积极参与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活动。加快粮食烘干、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实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行动,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10个。六、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一)强化农业科技支

15、撑。支持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构建具有区域特点的农业应用科研攻关体系,力争在种质资源创新应用、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绿色食品精深加工等领域形成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聚焦重点产业技术需求和薄弱环节,加强农业、林业科研推广队伍建设,加快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的集成应用。(二)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推进农作物、畜禽等种质资源库建设,做好种质资源普查收集、鉴定评价、保护应用工作,全面完成农业种质资源普查任务。实施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种业基地建设项目。聚力粮食、蔬菜、水产等特色优势产业,强化育种协同攻关,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支持鼓励种业龙

16、头企业开展育种研发、基地建设、生产加工等工作,尽全力让各重点产业的种子使用国际国内最优成果。聚焦林木良种选育,培育一批加工价值高、丰产稳定、抗性强、品质好的优良品种。(三持续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建立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机制,主动对接科技人员下基层行动,深入开展农业科技进村下田行动,组织科技人员到田间地头推广良种良法和农村实用技术。建立农业产业科技增收示范点,培训产业发展人才,探索与农户合作经营、创新发展的模式,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支持家庭农场组建农民合作社、合作社根据发展需要办企业,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推进试点和家庭农场示范区全覆盖,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行动,大力发展代耕代种、代管代收

17、、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开展农机作业、植保疾控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完成粮食作物生产托管试点项目。七、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一)强化落实推进乡村规划建设。全面落实乡村建设重点任务清单,不断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和住房风貌管控,因地制宜推广立足乡土特征、地域特点的现代宜居农房,保留提升乡村风貌,防止大拆大建,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面完成全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实现村庄规划应编尽编。将村庄规划纳入村级协商目录。规范优化乡村地区划设置,严禁违背农民意愿撤并村庄、搞大社区。稳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落实好乡村振兴用地政策,盘活存量集体建

18、设用地,优先保障农民居住、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空间和产业用地需求。(二)JL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改造提升农村户厕,加强农村公厕日常维护,推动问题排查整改常态化。强化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和生活污水治理,优先治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重点区域生活污水,实现80个村庄污水收集处理。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80%o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县及绿美乡村建设,新打造10个绿美乡镇、10个省级绿美村庄,完成各村庄绿化覆盖率调查。完善农村人居环境管护监管体制机制,鼓励各区创新管护模式,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全程参与运营管理,压实管护主体责任

19、,聘用符合条件的农村劳动力参与管护。(三)着力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地区学前教育资源布局,加强基础薄弱园帮扶。积极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建设,全覆盖启动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手拉手结对工作。深入实施农村公路巩固提升工程和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活动,新改建农村公路650公里以上。统筹推进农村供水保障和城乡供水一体化三年行动。加快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深入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快推进农村地区5G深化普。持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推进智慧农业、信息惠农服务发展。加强农村应急管理基础能力建设,压实、县、乡、村四级责任,深入开展乡村交通、消防、经营性自建房等重点领域隐患治理。八、强化政策保障(一)健全

20、政策推进保障机制。统筹城乡发展,制定实施支持乡村振兴的配套措施,建立健全系统集成、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工作体系。完善乡村振兴政策落实机制,督导区级部门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落到实处。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稳扎稳打,防止一刀切,以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标准化考核,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强化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保障,及时调整制约乡村发展的不合理政策规定,统筹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二)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城市教师、医生、科技、文化等人才定期服务乡村制度。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万名人才兴万村等行动,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和致富带头人队伍建设,进一步拓宽科技特派员的选派渠道和专业领域,形成多层次、

21、多渠道的科技特派员选派机制。完善乡村人才培养、引进、管理、使用、激励等机制。鼓励支持入乡创业兴业人员、乡村振兴引进人才根据本人意愿,将户口迁至服务地区所在乡镇的乡木曲辰兴人才集体户口。落实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项目和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职称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农村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在职称评审中给予政策倾斜。支持各级事业单位注重在提前退出岗位人员中选派驻村帮扶力量到农村发挥余热。加强与农业院校合作,打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信息化平台。聚焦农业农村全面发展,完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全年培育高素质农民3000名,积极组织高素质农民技能大赛等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