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后美术教学应发挥的重要作用.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117178 上传时间:2024-03-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改后美术教学应发挥的重要作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课改后美术教学应发挥的重要作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课改后美术教学应发挥的重要作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课改后美术教学应发挥的重要作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课改后美术教学应发挥的重要作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改后美术教学应发挥的重要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后美术教学应发挥的重要作用.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新课改后,美术教学应发挥的重要作用从小学到高中,美术课一直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它是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课程。美术课程标准中说到:美术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再从我们的教育目标来看,我们要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因此,美术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会因学习环境和个性成长的变化而对美术课的态度发生改变。比如,小学生对美术课是一种积极的喜爱态度,那种喜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好学和探求。他们能够自觉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并对其抱有期待。而到份初中阶段,学生则视美术课为一段学习闲暇放松的时间,这就使得学生不

2、会主动地去接受教师的讲课,因此课堂的随意性就变大了。到了高中阶段,受到高考的压力,学生不仅不会主动地接受美术课,部分学生会出现厌倦美术课的心态,甚至更有甚者会认为上美术课是在浪费时间。诸如这些想法不仅存在于学生的思想中,有的还存在于教师和领导的思想之中。所以,在一些农村学校,高中的美术课往往开不全,或者是不开。那么,美术课的重要性真的就因为学生的学习环境和个性变化而随之动摇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一、美术是协调人的整体素质的纽带,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我国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美育的作用和意义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人进入一种超越人我之见、超越功名利害生死的境界,获得终极幸福。美育

3、就是情感教育,其作用在陶养人的感情,使人的情感转而为强,转薄而为厚,给人的高尚行为以推动力。美育对人能发生作用在于美具有普遍性和超脱性。美育还能够弥补科学的概念性、抽象性、机械性,使人生丰富而有意义。美育具有自由性、进步性、普及性,能给人的情感以抚慰,使人的心灵纯洁高尚,给人类以温情的精神家园J往往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美术教学不过是教给学生画画而已,提高的只是在画技方面的能力。其实不然,通过蔡元培先生的话我们可以了解到美术这门课程是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的。尤其是美术鉴赏这门课程,更是积聚了人文、历史、科学、审美于一体的一门综合课程。它不仅可以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同时还能够提高人的整体素养,是成为一

4、名优雅的文明人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因此,在讲解过程中,我认为更注重的应该是对于学生心灵的陶冶,通过优秀的美术作品的欣赏,让学生不仅能够得到审美能力的提高,而且能以此来理解美术文化,形成人文素养,并通过课程的实际操作训练来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由此调整好心态,促进身心健康。我想,这是每位学生在第一节美术课应该理解和明确的。二、美术对于学生的现实意义也很重要目前高考形势不断改革,尤其是我们山东省,多了一项基本能力的测试,这项测试的增加,加大了学生对于艺术类学科的关注。其实基本能力测试的目的不在于对于哪一门学科作深入细致的考察,而是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综合运用和理解的考察,每一门单独的学科之间

5、都会有一定的内在联系。那么,由此引起的对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整合就值得我们美术老师去思考和发现。我认为,在美术鉴赏的教学中,应该抬高立足点,从高度去俯瞰美术与周围学科的联系,这种联系才是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东西,才是真正能够体现出美术这个作为纽带教育的宗旨。在讲中国民间美术的时候,我特意把最终的立足点放在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对比上。比如,把古代青铜的纹样与北京奥运会火炬的设计纹样相比较,把唐装、旗袍与现代服饰作比较。在对比过程中,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二然后以此引出对学生今后成长过程中创新思路的开拓教育,让学生把眼光放的全面一些,多关注一下民族的传统的文化,只有这些才是具有

6、民族特色的,才是最能够被大众所认可的。我想,通过最后的对比,他们不仅了解了中国的民间美术作品,同时也完成了这课的德育目的。美术学科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能够修身养性,拓宽知识面的很好的一门学科,但是在现实的教学当中,往往会遇到这种情况:高中美术教学内容以欣赏为主线,强调学生的“心到”“眼到,美术教师在钻研教材、备课,设计教学模式,寻求教学方法时可能花了不少功夫,可是到了课堂上,学生则各学所需,各拣所好。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该怎样更好的让学生了解美术的重要性,发挥美术这一学科的特点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重视审美教育,创设美的情景,让学生自己体会教育的目的。审美教育,就是美感教育,是培养

7、人感知、感受和创造美德的教育,是培养人审美能力、审美情操的教育一一也即美育。长期以来,美术教学一直停留在一些基本知识的传授的现状上。尤其是在欣赏课上,对名作的讲解往往是琐碎的罗列一大堆画家和作品平淡地介绍,而对作品的背景和象征寓意及历史事件评论的很少。整节欣赏课都是老师当主角,学生当听众,讲的平淡乏味,一节课下来,学生根本没有一点切身体验欣赏作品的感受,这无疑限制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大胆评价的能力。长久以往,教师的思想里就日见丧失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这一重要的教育目的,也就偏离了美术素质教育的宗旨。面对这一情况,教师要积极运用自己的语言、教态,等各种手段(如演示范画、讲故事,音乐等)去给学生创

8、造一个审美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体会美的感受。在外国美术教学中,由于文化的差异,中国孩子对于一些国外的艺术作品形式和内容以及精神是很难理解的,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外国美术的精神和意图,我大胆的尝试了“把名作用作于现实”的方法。在讲到外国的现代绘画时,对于抽象主义大师蒙德里安的百老会的爵士乐,学生都感到很难理解。尽管已经讲解了抽象主义的含义,但是没有与现实的联系,学生始终是感到很茫然,我就将计就计,让学生把蒙德里安创作百老会的爵士乐的手法用于描绘现实的课堂,让学生描述一下现在的课堂有哪些色块,在安静的课堂中,这些色块的排列又会是怎样的。这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学生互相观察各自身上的色彩,对特别的

9、色彩很快就感知了出来,那当然是要表现在画面上的色彩,再用代表宁静的直线去构成这些色块,一幅“名作”在我们的讨论和想象中就诞生了。学生在相互参与的过程中,逐渐的感受着大师作画的意图。虽然这种方式的参与只是一种尝试,但是在那体会的一刹那间,我感到我和我的学生已经走近了大师,并在逐渐的体会大师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二、通过正确的方法,深层次的诱导,加深学生对艺术的理解。我们的学生生活在城乡结合的地域里,他们的学习环境不错,但基础教育却比较薄弱。既没有城市学生的见地,也没有农村学生的刻苦。尽管从小学到初中接受过很多的美术课的学习,但是他们对于美术的理解仍然十分浅薄。往往在描述或者是评价美术作品时,表现出

10、的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表情,一个“好”字可能就概括了整个画面。对于许多大师作品的评价方法也是存在于“像”与“不像”之中。他们觉得画的“像”的就是好的,画得不“像”的作品就看不进去,更是不理解为什么会作为世界名画加以介绍。正是这些反差,使他们渐渐的在美术课上不断地出现茫然和产生疑问。作为教师这时就不能从理论上空洞的介绍艺术,而是要从艺术的不同观念结合不同的作品角度介绍给学生。尤其在选取美术作品上,应选取不同理念的、差异性大的作品,使学生一目了然,从整体上了解艺术多种观念并存的局面,从而拓宽他们的思路和界限,而不是死在一个固定的欣赏模式里。例如,我在讲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这课时,学生不理

11、解的问题就出现的比较严重。同样画的是水果,但是中西方的表现形式却不一样。在讲课之前,学生对中国的花鸟画不感兴趣,认为像儿童画,过于简单,不能体会到其中感情和精髓。但是对西方静物画绚丽的色彩以及真实的空间感却表现出感叹。面对这种情况,我就以比较的方法,分别从写生观、动静对比、构图手法、造型手法四个方面入手,让学生体会到中西方由于作画理念和艺术追求的不同所产生的画面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每一阶段的对比结束,学生都会恍然大悟,一个个点头示意,并发出“原来如此”的感叹。在本课的结束前,我又向大家展示了齐白石老人的作品虾,学生这时都一跃而起,极为兴奋,他们的态度就与上课前截然不同了,你一言我一语,像个小专

12、家一样欣赏着名作,我相信通过本课的学习,他们已经会主动发现中国画的精髓了。三、给学生权利,让学生自由的对美术作品发表评论,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审美能力。美术欣赏与美术评论是分不开的,这种评论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无论是赞美的或是批评的,都是对一件美术作品欣赏的态度。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也同样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往往在许多人看来,美术评论应该是评论家的事,其实不然,他与我们每一位欣赏者都有直接的关系。尤其是在欣赏美术名作时学生都有自己的初步印象,而这种最初的感觉也恰恰是作为深入分析作品很好的起点。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学生的评价,无论这种评价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我都会鼓励学生大胆的说

13、出来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比如在讲木刻与漫画这一课时,我就一改以往的教学模式,而是采用了谈话讨论的形式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在讲解了木刻与漫画的起源、发展以及制作等基础知识之后,我精选了几幅形式感强、主题表现突出的作品,让学生以看图说话讲故事的形式来进行讲解。每位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在相互讲解的过程中,他们相互讨论,相互辩证自己的观点。而我并不做什么纠正的工作,只是与他们一起讨论和探索。在这堂课中我感受到,个人的见解是最宝贵的,学生只要思想不过于偏激,他们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评论对于记住作品、观察作品更有积极作用。由此可见,我们的美术教学要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就要牢牢的把握住审美教育这个切入点,改变教育方法,改变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感受,鼓励学生的参与,让学生真正的喜欢美术,让美术能更好的为审美教育服务。综上所述,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魅力。通过人类艺术精品和大自然的美,社会的美,帮助学生提示出美的规律,打动学生的感官,从而培养学生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我们的美术课就是要从这个角度出发,深入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阅历,真正的让美的感受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