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织成服装用料类型研究.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117717 上传时间:2024-03-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代织成服装用料类型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明代织成服装用料类型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明代织成服装用料类型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明代织成服装用料类型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明代织成服装用料类型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明代织成服装用料类型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代织成服装用料类型研究.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明代织成!滕用料类型研究在明代服装中,有一种特殊的品类一织成服装,这类服装的用料区别于普通的匹料,在织造之前就已根据服装形制进行了前期花样的定位设计,在制作时按照织出的裁缝暗线标记进行裁剪缝接,即能做出成衣,这样的服装用料称为织成。阙碧芬曾从纺织提花技术角度解释织成明代织成所指应是按照服装或是成品的最终形式,设计图案并制造生产完成,所应用的工艺就是通经回纬的绛丝或是妆花,可以随意变化颜色,而大花楼机花本的技术,可以记忆庞大的经纱提沉选择,排除手工挑花的复杂难度。然而,织成所需的花本相当大,又需依靠手工穿梭回纬,依然还是一件费时费工的庞大工程,唯有在皇室贵族与富有的人家才消费得起。织成料用于服饰

2、制作早有历史可循。至明代时,纺织技术空前发达,织成的应用也更为广泛,已知的明代服装品类,如袍、衫、衣、裙等,均有应用织成料制作的大量案例,存世的明代丝织品中也留有“己织成、未制作”的衣料实物。织成在明代文献中多有记载,一些人物服饰图像中亦有绘制。下文将从明代织成服装实物分析入手,结合文献和图像的比对,探究明代织成服装用料的构成形式、织成服装的形制、织成的图案题材,以及织成服装的穿着者身份等。以织成服装用料的主体纹样构成形式作为分类依据,本文将其分为四种类型:柿蒂窠织成料、团窠织成料、胸背织成料、裙桐织成料。一、柿蒂窠织成料柿蒂窠织成,是指织成料的装饰纹样在服装的前胸、后背及两肩围绕领口的位置形

3、成柿蒂形装饰区。明代织成料常见柿蒂窠廓形有A、B两种样式(图1)。窠内主体图案常见的有龙、蟒、飞鱼、斗牛、四兽、风等。窠内纹样数量有二、四等之分,如图2所示四盘蟒的装饰位置以领口为圆心,分别在柿蒂的前胸、后背及两肩四个位置分布;图3所示的二盘斗牛将头部置于袍服的前胸和后背两处,尾巴分别甩向后中与前中。从已知柿蒂窠织成服装实物来源看,分别见于山东鲁荒王墓(洪武)、北京南苑苇子坑夏儒夫妇墓(正德)、江西宁靖王夫人吴氏墓(弘治)、江西益宣王朱翊剑夫妇墓(万历)、日本丰臣秀吉赐服(万历)、北京定陵(万历)、山东孔府旧藏传世等。从时间性来看,柿蒂窠织成服装见于明代早、中、晚各时期:从等级性来看,柿蒂窠织

4、成服装穿着者身份为皇帝、王、公、国戚,或者是重要的受赐人。如万历野获编记有:赐可汗红粉皮圈金云肩膝桐通衲衣一至八年,又赐可汗丝丝盛金四爪蟒龙单缠身膝桐暗花八宝骨朵云一匹”。在已知的传世和出土柿蒂窠织成服装实物中,计有柿蒂窠织成袍与柿蒂窠织成衣两大类,下又分为不同的型与式(表1)。1、柿蒂窠织成袍柿蒂窠织成袍的装饰部位除了肩胸处的柿蒂窠,从肩部至袖还织有通袖织桐,在膝部位置有膝桐。明代图像中多有穿柿蒂窠织成袍的男子、女子形象(图4、图5)O以领部特征作为分类依据,柿蒂窠织成袍的形制可分为圆领袍和交领袍两型。根据衣摆的特征,又可以将圆领袍分为出摆式圆领袍和褶摆式圆领袍,其中出摆式袍为男袍,褶摆式袍

5、为女袍。根据交领袍的上下身连属关系,又可以分为通裁式交领袍和断腰式交领袍。2、柿蒂窠织成衣已知柿蒂窠织成衣的形制有两种:交领右衽式、竖领对襟及大襟式,均为女衣。自柿蒂窠至袖口的肩部均织有肩袖通桐。以柿蒂窠装饰上衣的方式除了织成,还有刺绣的方式,见于北京南苑苇子坑明墓出士的女上衣,以及江西益宣王朱翊知夫妇墓出土的继妃孙氏上衣。明代图像中的女子着柿蒂织成衣形象见图6所示。二、团窠织成料团窠织成,指织成料的装饰纹样外轮廓为圆形。明代服装的团窠数量有二团、四团、八团、十二团之分。常见团窠织成的图案内容为龙、蟒、凤纹等。从已知团窠织成服装实物来源看,分别见于山东鲁荒王朱檀墓(洪武)、定陵(万历)等。从时

6、间性来看,团窠织成服装显早见于洪武时期。从等级性来看,团窠织成的服装具有明确的等级约束,十二团窠数级别最高,为皇帝专属;八团窠数的服装也只见于定陵出土;而四窠服装亲王可穿用。这充分体现了明代服饰制度中“上可以兼下,下不可以僭上的等级之别。根据团窠织成服装实物与图像,团窠织成服装可以分为团窠织成袍与团窠织成衣两大类,下又分为不同的型与式(表2).1、团窠织成袍图5:穿柿蒂窠织成圆领袍的妇人像,故宫博物院藏团窠织成袍,其窠数有十二团、八团、四团、二团不等,着装形象见图7、图8所示。以领部特征作为分类依据,团窠织成袍的形制可分为圆领袍和交领袍两型。其中,圆领袍窠数有十二团、八团、四团、二团之分。交领

7、袍窠数有八团、四团之分。图7:穿十二团窠圆领袍的明神宗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十二团窠织成袍见于定陵出土,为十二团龙十二章衮服。八团窠织成袍亦见于北京定陵出土,定陵报告中记载有“红寿桃纹地织金万寿福喜缎绿纹八团龙i寿无疆交领夹龙袍”红八宝纹地织金社!寿字缎绛丝八团龙圆领夹龙袍”等八团袍数件。此外,定陵还出土有八团龙补妆花缎袍料三匹,其图案布局为:前后身各三团龙,两袖各一前后胸团龙径41厘米,下部团龙径34.135.4厘米,袖团龙径33.136厘米。山东鲁荒王墓出土有四团窠织成圆领袍两件,图案布局为胸、背及两肩织有四团云龙纹,皆为升龙,胸前龙首向右,后背向左,两肩龙头相对,朝向前胸。二团窠织成圆领袍

8、实物仅见一件,为江西南昌明宁靖王夫人吴氏墓出土,为女袍,据考古报告及修复研究者论文,袍服形制为上下分裁,下裳由12片梯形面料拼缝而成,前胸后背织成有鸾风纹团窠补各一,其中上衣前片的团窠为整织,后面的团窠分为左、右两半织造。2、团窠织成衣团窠织成衣实物,除了织成还有刺绣等装饰方式。明代藩王墓报告中记载江西益宣王墓出土的继妃孙氏三件上衣,衣服的前后及两肩有圆形纹饰,其中一件圆补为补织,另两件服装受限于文字表述及图像的品质,无法确定是织成还是先织后补。图9:织金凤纹胸背,山东孔府I日藏传世三、胸背织成料图10:织成兔纹胸背,私人收藏胸背织成,指织成服装用料的装饰纹样在前胸、后背部位各有方形补子。胸背

9、的主体图案可以分为品官花样与祥瑞花样两种。大明会典记载明代品官服装的胸背花样儿经更定,嘉靖十六年(1537)定制为:公、侯、驸马、伯,麟麟、白泽;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熠,六品鹭鹫,七品溺糖,八品黄胞,九品鹤鹑,杂职官练鹊,风宪官用解身;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股,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祥瑞花样包括鸾凤纹(图9)、凤穿花纹、神鹿纹、兔纹(图10)、人物纹、五毒纹、翼虎纹等。金瓶梅词话中提及的织成胸背服装有:翠蓝麒麟补子妆花纱衫、沉香遍地金妆花补子袄儿、兽朝触麟补子段袍儿等。天水冰山录中则记载织成胸背衣,如:大红织金妆花孔雀缎圆领八件、青绛丝锦

10、鸡补改机圆领一件、大红织金廨笏补纱圆领一件等。在明代图像中,穿着胸背织成服装的人物形象较为常见,如图11所示,五位男子所穿皆为织金胸背圆领袍。从已知胸背织成服装实物来源看,分别见于北京618厂明墓(明中期)、江苏南京徐倩墓(正德)、江苏泰州刘湘幕(声靖)、宁夏盐池冯记圈明慕(嘉靖)、日本丰臣秀吉赐服(万历)、山东孔府旧藏传世等。胸背实物尺寸最大的边长为41.5cm,最小的边长为27.5cm.从时间性来看,织成胸背服装贯穿于明代始终,早期的胸背内容有的带有蒙元遗风,晚期胸背有僭越等级使用的情况:从等级性来看,穿着者身份为国公、品官、命妇等。在已知的传世和出土胸背织成服装实物中,计有胸背织成袍与胸

11、背织成衣两大类,下又分为不同的型与式(表3)。1、胸背织成袍以领部特征作为分类依据,胸背织成袍的形制可分为圆领袍和直领袍两型。其中,根据衣摆的特征,又可以将圆领袍分为出摆式圆领袍和褶摆式圆领袍。前者为男袍,后者为女袍。赵丰的论文明代兽纹品官花样小考中认为,胸背和补子是有区别的,胸背一词首见于元代文献,已知的蒙元时期的胸背实物主要采用妆金(包括妆花)织造工艺、部分采用销金印花(即印金)工艺,极少采用刺绣工艺,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胸背和衣料总是连为一体。“胸背”之称延续至明代,到嘉靖年间首次出现“补子”的称谓,其与服装的关联方式除了织成,还有印绘、绣缀、织成后再钉的方式。2、胸背织成衣以领部特征作

12、为分类依据,胸背织成衣的形制可分为圆领衣、交领衣、竖领衣三种型式,均为女衣。胸背织造方式既有单色的织金,又有织彩。在几件明代织成胸背服装实物中,还出现有四角向内收为“倭角”的胸背式样,胸背主题为彩织,外轮廓为金织。四、裙棚织成料桐裙织成料,可分为单桐、双襁、多桐三种类型,桐宽尺寸不等(表4)。单桐裙的织成装饰位置在膝盖处或下摆。双桐裙织成装饰位置为两条,即膝位线和底边分别有桐。多桐裙织成的装饰位置自膝盖至下摆,有数条织桐。金瓶梅词话中提及的织成裙有:大红宫锦宽桐裙子、玉色绫宽桐裙、翠蓝缕金宽桐裙子等。天水冰山录中则记载有织成裙料,如:黄织金瓒珞女裙纱一匹、官闪绿瓒珞裙缎二匹、紫瓒珞女裙绢一匹等

13、。裙桐织成的主体图案常见有:凤纹、瓒珞纹、FH字纹、回纹等。从已知织成裙实物来看,分别见于北京618厂明墓(明中期)、江西宁靖王夫人吴氏墓(弘治)、江苏武进王洛家族墓(崇靖)、江苏泰州徐蕃墓(舄靖)、贵州思南张守宗夫妇墓(万历)、山东孔府旧藏传世等。从时间性来看,织成裙的流行不晚于明中期:从等级性来看,穿着者身份为后妃、藩王夫人、命妇等(图12、13)。明代织成裙的形制均为侧褶裙,其典型特征为裙由两大片组成,每大片由三幅半用料拼成。每个裙片中部各有一组时褶,穿着时对褶位于胯部,裙的对褶数不等,如三对褶、四时褶、五对褶等。两裙片有部分重叠马面,并共腰,腰头两端留有系带。这种织成裙料,一般以裙长为

14、经向循环单位,成段织就一件女裙裙料应为七米左右的用量。五、结论明代织成服装用料的类型共分为四种:柿蒂窠织成料、团窠织成料、胸背织成料、裙桐织成料。用料材质包括缎、纱、罗、绒、改机、锦、绢、绸、丝布、麻等。织成技艺有妆花、绛丝等方式。从颜色来看,既有单色的织金、织银,也有织彩或彩金结合。以考古类型学的分类方法,柿蒂窠织成服装的形制包括袍(圆领袍、交领袍)和衣(交领衣、竖领衣)两大类,共计两类四型七式团窠织成服装的形制包括袍(圆领袍、交领袍)和衣(竖领衣)两大类,共计“两类三型五式二胸背织成服装的形制包括袍(圆领袍、直领袍)和衣(竖领衣、圆领衣、交领衣)两大类,共计“两类五型六式二织成裙的形制为侧

15、褶裙,又分为单桐、双桐、多桐,共计“三型大量织成服装实物、图像中的人物织成服饰形象,以及文献中的织成记载,呈现出明代织成服装用料的数量之多,流行之久,技艺之精,应用之盛。从整体时间性来看,织成服装用料应用于明代早、中、晚各时期:从地域性来看,织成服装的流行并不受地域限制;从技术角度来看,织成服装用料依赖强大的织造技术支持,这是明代丝织技术高度发达的重要体现。织成服装用料与明代服装的形制有着紧密的互动关系。在“形”的层面,织成用料体现了成衣的“前设计”,其丰宫的纹样内容,又体现了微观的“内设计。在制的层面,织成用料的柿蒂窠、团窠、胸背等设计布局,本身就是明代礼制文化的反映,其窠型形式、纹样内容与

16、数量(团窠)彰显着穿着者的身份与服饰等级,尤其是团窠与柿蒂窠织成用料更是仅为皇室贵族专属服用。注释:匹料,即供一般裁剪使用的普通匹头料,其应用一般不受服装形制的制约。陈娟娟:中国织绣服饰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第216页。阙碧芬:明代提花丝织物研究,上海:东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33页。蒋玉秋:明代柿蒂窠织成丝绸服装研究,艺术设计研究,2017年第3期,第35至39页。窠,是对纺织品装饰纹样外轮廓的称谓。说文解字有:“窠,空也。穴中日窠,树上曰巢。”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瓦剌厚赏”条。正字通对“摆”的解释为:“今衣腋卜幅有裳积者

17、皆曰摆。明代袍服的“摆”位于左右腋卜开衩处,或向外出摆,或折住为袭积固定于袍侧为褶摆。交领,即袍的领部为左右相交的领型,并呈右衽之势。圆领,即袍的领部附加有圆形领圈,并在颈部右侧呈闭合之态。上下身的连属方式为断腰式,是指袍服以上衣、下裳分裁,并在腰部连接。通裁式则指袍服无上衣、卜.裳之分,自前身至后片剪裁贯通。(日)河上繁树:普臣秀吉o日本阈王册封仁r马冠服仁ost一妙法院伍来0)明代官服,京都阈立博物能学槊No.20,1993年。山东省博物馆:斯文在兹TL府旧藏服饰,2012年展览图录。山东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鲁荒王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年。北京市文物局、北京文物精粹大系编

18、委会:北京文物精粹大系一织绣卷,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定陵博物馆、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定陵,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82、83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窕所、定陵博物馆、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定陵,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315、第58页。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昌明代宁靖王夫人吴氏墓发掘简报,文物,2003年第2期。高丹丹、王亚蓉:浅谈明宁靖王夫人吴氏墓出土“妆金团凤纹补鞠衣”,南方文物,2018年第3期,第285至291页。江西省博物馆、南城县博物馆、新建县博物馆、南昌市博物馆:江西明代藩王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WongHweiLian

19、/SzanTan.PowerDressingTextilesforRulersandPriestsfromtheChrisHallCollection.AsianCivilisationsMuseum,2006,p.274.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71页(第7回描写孟玉楼)、第1006页(第75回描写众妇人)、第481页(第40回描写孟玉楼)。盐池县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宁熨文物考古研究所:盐池冯记圈明墓,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袁俊卿、阮国林:明徐达五世孙徐儡夫妇墓,文物,1982第2期,第28至33页(I泰州市博物馆:江苏泰州明代徐蕃夫妇清理简报,文物,1986年第9期J,第1至15页。吴海红:嘉兴王店李家坟明墓清理报告,东南文化,2009年第2期,第53至62页。(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892页(第69回描写林太太)、第1075页(第78回描写月娘)、第1221页(第89回描写春梅)。常沙娜:中国织绣服饰4历代服饰卷,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济宁市文物管理局:济宁文物珍品,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