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碳汇能力提升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121029 上传时间:2024-03-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碳汇能力提升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森林碳汇能力提升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森林碳汇能力提升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森林碳汇能力提升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森林碳汇能力提升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森林碳汇能力提升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碳汇能力提升实施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森林碳汇能力提升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为全面巩固提升城市森林碳汇能力,夯实拓展森林碳汇交易,保障助推林业碳汇试点市、城市碳中和先行区建设,根据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实际,特制定本行动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和林草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增汇减排、同举并重,因地制宜、示范带动,政府主导、全民参与,推动林业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促进森林碳汇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推建设绿水青山与共同富裕相得益彰的现

2、代化新城市。二、主要原则坚持全面统筹,深度融合。依托城市林业资源存量与增量的底色优势,强力保障森林固碳增汇,全面推动社会低碳发展。坚持机制创新,先行先试。推动林业资源保护开发,建立健全森林碳汇交易机制体制,持续完善林业碳汇开发交易保障体系。坚持双轮驱动,共建共享。依托森林碳汇管理与交易的平台优势,创新打造区域碳汇交易市场,全力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坚持上下联动,全民参与。持续强化全社会节能降碳理念,完善科技人才制度保障体系,快速推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三、行动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立林草碳汇高质量发展体系,基本形成林草碳汇多元化发展格局,统筹推进全市森林碳汇工作,构建全市森林碳汇一张图。森

3、林蓄积量达到8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85%,湿地保护率达到60%,林草碳汇项目总规模达到2000万亩。依照区域性森林碳汇交易机制和管理办法,培育森林碳汇需求市场,构建完整配套体系,将城市打造成为林业碳汇区域交易中心。推动国有林场开展林业碳汇先行基地建设,建立林业增汇试点县3个,林业碳汇先行基地3万亩,开发碳标签产品30个。形成森林碳汇示范体系,打造全国森林碳汇先行ZF范区。四、重点任务(一)森林固碳增汇强基行动。1、加强国土绿化,巩固森林碳汇能力。科学抓好宜林荒山、荒坡、荒丘、荒滩造林和退耕还林,实施百万亩国土绿化,推广种植高效长寿命固碳林分,确保全市公益林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以上。

4、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珍稀树木培育,提高长周期乡土树种和阔叶树种混交林造林比例,提高经济林和用材林良种使用率,自然保护地面积达到200万亩。推进城市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深入推进义务植树,积极开展乡村绿化和森林城市建设,持续扩大生态绿量。2、强化森林管护,提升森林碳汇增量。优化自然保护地空间布局,稳步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加强跨区域碳汇合作,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持续开展中幼龄林抚育,加强人工退化林的生态化改造,实施松林主动改造,优化森林结构,建设健康森林。制定落实森林蓄积量目标实施方案,全面加强中幼林抚育,加大国家战略储备

5、林、珍贵用材示范林建设力度。实施松材线虫病防控五年行动,降低松材线虫病、森林火灾等灾害引发的碳库损失和碳排放增加,保障森林碳汇能力。3、开展计量监测,夯实森林碳汇管理。建立健全土地利用变化与林草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广泛研究评估国内、国际方法的适用性,开展森林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分析符合不同方法学开发条件的森林碳汇量和空间分布,全面评估我市森林碳汇能力和发展潜力,构建并数字化展示森林碳储量、碳汇量一张图。编制出台城市森林碳汇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建立符合国家规范、满足工作需要、具有地方特色的林草碳汇监测统计体系、报告编制体系和数据覆盖全面、功能高效易用的基础数据库,积极参与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

6、二)森林碳汇价值转化行动。1.探索认证赋权,推进森林碳汇项目开发。结合林权信息档案系统、公园集体林地地役权等改革的成功经验,按照可量化、可交易、可增值、可持续原则,创新森林碳汇未来收益权载体,探索林权叠加碳权,推进森林碳储量认证赋权工作;探索开展林草系统碳足迹核算,努力推动林草系统率先实现碳中和。以国有林场、村集体及林业碳汇企业为项目开发主体,开展重点碳汇项目开发工作,持续推进林经营碳汇项目开发的后续工作;进一步优化我市森林经营碳汇普惠方法学,开发森林经营碳汇普惠项目,积极开展国家公园保护碳汇方法学在城市先行先试,构建全市森林碳汇项目管理体系与操作流程。2、激活市场渠道,推动森林碳汇收储交易。

7、培育壮大生态产品经营开发市场主体,开展农户小微森林资源的政府赎买、整合开发、整体交易;推动林业产权交易所林业碳汇交易平台建设,鼓励企业购买储备森林碳汇用于抵消企业的减排额度,建立健全森林碳汇交易机制体制,完善森林碳汇交易保障体系建设,培育森林碳汇需求市场,拓展森林碳汇产品生产与购买信息渠道,建立碳汇价格政府定价市场定价-协议定价的定价体系。引导电力、化工、煤炭等行业高耗能高排放企业购买林草碳汇项目产生的减排量,履行减排义务,践行绿色发展社会责任。3、创新金融机制,构建森林碳汇+融资体系。开发碳汇金融产品,为森林经营主体、收储公司、购碳企业建立融资渠道;整合政府、企业、社会团体与个人资金,为森林

8、碳汇计量监测、项目开发提供资金支持。创新森林碳汇+金融机制,按照银行+保险等方式开展林业碳汇质押贷款融资,利用银行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三)林业碳汇先行示范行动。1.推动国家公园低碳先行。按照国家公园+美丽城市+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的大花园空间结构,推动县打造低碳试点县,国家公园毗邻乡镇试点建设零碳乡镇(街道)5个以上、零碳村落(社区)10个以上;制定国家公园低碳行为准则,推行低碳建筑、低碳旅游、低碳消费、低碳生活,有关自然博物展馆和自然教育场馆建设融入绿色低碳理念;建设国家公园典型植被碳通量观测站,打造国家公园森林碳汇科普基地,组织开展森林碳汇科普及研学活动。2、创建森林碳汇先行试点。以

9、国有林场、集体经济合作组织、企业和林农大户为对象,深入开展碳汇贷、碳汇保险等多种形式的碳汇价值实现典型项目。全面创建全国林业碳汇试点市,支持市建设全省第一批林业增汇试点县,争取县纳入省级林业增汇试点;支持林场建设一批林业碳汇先行基地,全面推动国有林场开展省级林业碳汇先行基地建设;鼓励各县(市、区)创建森林碳汇产品开发试点,围绕森林资源合理利用,开发建立碳账户,开发碳标签产品50个,做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转化。3、加快林业产业低碳发展。发挥木产品碳替代功能,推动产品精深加工,打造、国家级林业产业(木)示范园区,不断改进木产品加工工艺,提高木产品固碳功能;发挥森林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优势,挖掘森林环境

10、健康促进功能,融合农家乐民宿资源,推进森林康养低碳产业集群发展;发挥林业碳汇基地的林地、林间资源潜力,积极发展药食两用中药材产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巩固发展木本油料、优良笋用等优质林特产业,发挥林产品碳转移的作用。(四)森林碳汇全民参与行动。1.探索生态产品修复制度。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探索生态产品价值损失评估机制。在生态环境与资源破坏案件办理中,引导破坏生态环境与资源行为人申请以认购森林碳汇项目的方式替代修复受损生态环境,明确林业碳汇方式替代履行森林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的具体规则与适用条件,从实践层面推动全民参与森林碳汇保护、强化市民生态保护主体意识。2、打造零碳社会广泛参与模式。以国

11、家、省大型活动、会议碳中和实施指南为依托,稳步推进以购买森林碳汇项目的方式实现大型活动和公务会议有序开展碳中和,建立零碳活动零碳会议体系;健全节能降碳管理制度加大政府绿色采购力度,带头采购更多森林碳汇等绿色产品和生态产品,创建零碳机关;倡导节约用能、低碳生活,举办绿色生活最美家庭等系列主题活动,鼓励家庭或个人以捐赠形式购买森林碳汇消除碳足迹,树立低碳生活的零碳家庭典型20个;围绕公众参与林业保护发展的多种形式,研究义务植树、古树名木认养、野生动物救护等林业碳积分计量、核定、兑现方法,探索建立家庭节碳增汇激励机制。3、构建森林碳汇全民宣传机制。创新宣传模式、丰富宣传载体、拓宽宣传渠道,讲好低碳故

12、事,引导低碳行动,宣传森林碳汇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贡献;持续在环境日、低碳日、植树节等活动中加大对森林碳汇的宣传力度,持续开展低碳科普进社区行动与绿色城市低碳生活等主题宣传活动;以公众科普教育平台为依托,突出森林碳汇专题宣教活动,将森林碳汇科普到万千民众中,力争在国家、省级媒体上发声,扩大城市林业碳汇在全国、全省的影响力,增强社会公众绿色低碳意识,推动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五、保障举措(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全市森林碳汇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牵头负责协调、组织和考核工作,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做好相关工作。各县(市、区)比照市级组织领导体系,对应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建立健

13、全县(市、区)级森林碳汇工作体制机制,压实责任,推动工作取得实际成效。各地明确目标任务,制定具体措施加强监督考核确保行动方案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二)加强人才支撑以森林碳汇发展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需求为导向,建立森林碳汇科技创新研究平台,深入推进森林生态系统增汇减排技术研究。组建城市市森林碳汇技术发展战略指导专家委员会,加强与省内外高校、专业机构的广泛合作,为组织实施行动计划提供咨询和建议,支撑全市森林碳汇技术创新。引进高校毕业的专业技术人才,提高工作队伍专业度。(三)加强技术保障开展森林碳汇标准化技术体系建设。构建森林碳汇林分结构优化技术标准、森林生态资产产权界定标准、森林碳汇计量监测

14、技术规程、森林碳汇项目审定与核证技术规范。简化森林碳汇项目开发流程,探索森林碳汇价值倍增机制,提高森林碳汇生产经济效益,促进森林碳汇市场化交易快速发展,夯实森林碳汇交易的全国先行示范样板高地。(四)加强发展支撑围绕城市森林碳汇的计量监测、市场化交易、产业发展等环节打造支撑平台。以林权交易所为基础打造区域性林业碳汇交易平台,推动森林碳汇项目开发和交易;依托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建立森林碳汇计量监测中心,完善森林碳汇计量监测体系;组建绿色碳汇产业联盟,形成项目开发主体、项目购买企业互利互惠良性交流平台,促进我市碳汇产业积极高效发展。(五)加强考评奖惩落实资金保障,推广一批先进案例做法,形成一地创新、全市共享的强大推力。大力推进森林碳汇培训、宣传等工作,将森林碳汇相关指标纳入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林长制考评体系,逐步建立系统完善的森林碳汇综合评价考核制度。对表现突出的县(市、区)、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地区、部门实行通报批评和约谈问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