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宋徽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新认识宋徽宗.docx(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宋徽宗赵佶,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争议的帝王。后人认为其为帝不励精图治,奢靡享乐,政治腐败。而笔者却觉得,赵佶并非历史记载那般昏庸无道,相反是极具政治理想与统治意识的。其将“大晟乐”与“书画艺术”作为统治手段,以期达到“圣王之治”的统治境界。通过最能反映其心灵旨趣与艺术追求的画作五色鹦鹉图,笔者将带领大家重新认识赵佶。堪称宋画典范五色鹦鹉图被认为是北宋花鸟画的代表作,无论是从色彩方面还是写实方面都堪称宋画典范。其原名“杏花鹦鹉”,传为宋徽宗赵佶所作。画面描绘的是赵佶在宫廷御花园内见一只进贡自岭表的五色鹦鹉,对其作了精致的写实描绘,又作诗并序,以瘦金体书加上颂词,为一赋一诗。落款有一部分虽已脱落但
2、仍可辨识。其写实水平极佳,用色非常和谐,绢素材料质地一流,时代久远仍显华贵。画面以全枝式构图方式绘折枝杏花两枝,一只色彩斑斓的鹦鹉侧身栖于杏花盛开的枝头上,布局简洁、形象突出,用笔细劲工致,风格精巧逼真,体现了黄筌画派的特色。鹦鹉背部笔法生动,红色部分着色艳而不俗,色彩沉稳。鹦鹉深邃的眼神栩栩如生,羽毛层染立体感强,爪子站立在树枝上,重心比例尤其准确。花瓣先勾后染,白里透红,杏花开放姿态万千,层次清晰可见。树枝勾线结实,用笔富有变化,将尚处于春天未发叶芽、偶见点点绿头的感觉表现得淋漓尽致。枝干如在眼前,动感明显,由于下笔较重,微露钉头,自上而向下勾,贯通一枝,自然变化妙在其中。流传过程清晰此卷
3、图、题、跋俱全,为赵佶三绝珍品。卷上有御题诗赋咏鹦鹉:“五色鹦鹉来自岭表,养之禁御,驯服可爱。飞鸣自适,往来于苑囿间。方中春繁杏遍开,翔翥其上,雅诧容与,自有一种态度。纵目观之,宛胜图画,因赋是诗焉。天产乾皋此异禽,遐瞰来贡九重深。体全五色非凡质,惠吐多言更好音。飞翥似怜毛羽贵,徘徊如饱稻粱心。细膺绢趾诚端雅,为赋新篇步武吟。”画上落款仅剩“制”“并”二字及残损的花押。根据祥龙石图瑞鹤图后的款书制式判定,五色鹦鹉图破损的落款为“御制御画并书”,花押为“天下一人”,在“制”字处铃“御书”朱文印。五色鹦鹉图流传有绪,卷上铃有元文宗内府印“天历之宝”篆文玺、明末戴明说“戴明说印”白文印、清初宋荤“商
4、丘宋单审定真迹”朱文印,以及“宫保司马之孙大司农章”白文印和“米芾画禅烟峦如觌明说克传图章用锡”朱文印。进入清宫收藏后,此作铃有“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三希堂精鉴玺”“乾隆鉴赏”等内府鉴藏印,全卷为乾隆内府重裱。重裱时赵佶的题诗被放置卷首,石渠宝笈卷二十四著录。此后赏赐恭亲王奕Iff,辛亥革命后被溥伟、溥儒售于古茶商。1925年,张允中在琉璃厂购得,并连题五跋,确系徽宗之作,考证其流传过程,并核对与石渠宝笈的记载无误。民国初年被山本悌二郎购得,流入日本,著录于1931年刊印的澄怀堂书画目录中。山本卒后,后人将其售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标榜五德俱全赵佶信奉道教,通过绘制祥瑞之
5、物祈祷国家民族福祉的独特形式,用以神化皇权、粉饰太平。其组织宫廷画师编撰大型画册宣和睿览册,寓意天下太平,将其艺术才华作为治理国家的手段。创作五色鹦鹉图,是因为赵佶生于元丰五年(1082年)五月初五,古有五月五日生子不吉的习俗。所以,他登基后将生日改成了十月初十,即天宁节。赵佶对数字“五”格外青睐,五色鹦鹉头眼爪为黑色,腹羽卷红色,颈部白色,背尾为绿色,腹下为浅黄,共五色,对应金木水火土五德。五德终始相生相克,也是朝代鼎革之后首先定正朔、易服色的根据。虽然落款仅剩“制”“并”二字及残损的花押,但对比祥龙石图(中)、瑞鹤图(右)款书制式判定,五色鹦鹉图(左)破损的落款应为“御制御画并书”,花押为
6、“天下一人”。杏花在道教文化里代表神仙居所。因此本作绘制花卉时,几乎每朵杏花都绘成五瓣,特别是中间一朵,特意精细绘出中间五根花蕊。五色鹦鹉与道教祭祀五谷神的社稷坛里供奉的五色土同为青黄赤白黑,象征五个方位,即天下。赵佶通过五瓣杏花、五色鹦鹉、五瓣梅花、五色锦鸡等祥瑞之物的隐喻,将数字“五”神化,标榜自己为五德俱全的有为圣君。因此,五色鹦鹉图中杏花与鹦鹉即便不是赵佶亲笔,其创作思想也是得到了赵佶授意和主导的,是反映其心境的作品。是否亲笔之作此作因有赵佶亲笔题词,历来归属于其名下,当代学者则普遍认为该作出自当时画院职业画家之手。画幅的右侧有赵佶瘦金书诗并序,形式与祥龙石图近似,有学者进而推测此作当
7、为宣和容览册中的一件。傅聂年先生在访美图画录中对五色鹦鹉图卷评价道:“绢本设色,宣和睿赏册佚出之物,中间断开拼接,故己不见折缝痕。是宋画院中人作,非赵佶笔。有人疑为元人仿本,何据?”肯定其为北宋院画,出自宣和睿览册,否定是元代绘画的观点。据南宋中兴馆阁录记载,有的说其是御画,有的说是御题画。因为赵佶会画,很难讲哪一种是真的。在其传世画作中,一类很工细,一种较拙。其中,花鸟、水墨多些,着色花鸟、山水、人物都有。赵佶毕竟不是专业画家,己工的不能拙,拙不能巧,估计拙一些的是宋徽宗所画,其他可能是当时画院名手所为。听琴图则是赵佶最早记载的御题画,还有芙蓉锦鸡图。而池塘秋晚图与柳鸭图像是亲笔。宜和睿览集
8、中散出的瑞鹤图祥龙石图杏花鹦鹉图,三个格式一样,像是代笔,宋代邓椿在画继中认为是赵佶作,值得怀疑。有关赵佶代笔的问题,画继中说刘益在“宣和间专与富燮供御画”,“独丹青以上皇自擅其神,故凡名手多入内供奉,代御染写,是以无闻焉:证实画院高手都为赵佶代笔,自己作画不能署名。因此,流传至今有赵佶署款的画有工拙两种。北宋对自然之美极为向往,以期享受安逸的生活,卧游山水、富贵野趣等题材很受欢迎。因此,花鸟与山水均得到空前发展,至北宋末院体花鸟绘画达到巅峰。赵佶此种画法,与南宋花鸟画不同之处在于,其无意凭仗夸张性的构图,或刻意制造画面的装饰性与动态来取胜,反而是不假造作、纯任天真,如实画出杏花与鹦鹉,生动自
9、然,具有神姿风采。赵佶喜爱花鸟画,即位前曾随老师吴元瑜研习绘画,尤工花鸟,并擅画墨花墨禽。其笔下形象生动精确、画风精密不苟,遗留至今仍有十余件书画传世,画风颇有出入,故其中肯定有院画家代笔之作。据宣和画谱记载,徽宗收藏6396件绘画,分1O个门类,其中花鸟画2786件,占40%,可见其偏爱花鸟画的程度。存世的宋徽宗赵佶作品有芙蓉锦鸡图腊梅山禽图五色鹦鹉图祥龙石图等,前二图称为御题画,是赵佶题诗的院画,非亲笔。这几幅也是现存北宋花鸟中最为工细之作,略近黄筌一派的体制。其清劲工致的勾勒,综合北宋徐黄以来各家之长,达到一个新水平。而柳鸦芦雁图四禽图池塘晚秋图竹禽图枇杷山鸟图等笔法生拙,应为赵佶亲笔。再说五色鹦鹉图卷,其是一幅“北宋画院的徽宗御题画”,而非赵佶真迹。其中,鹦鹉、杏花等绘画部分为徽宗时期的画院代笔,瘦金体书法题诗部分应为亲笔。(注: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一绘画卷轴画(宋)重读宋徽宗:中国帝王史上极具才华的艺术天才中国历代绘画鉴赏大辞海:美术徐邦达讲书画鉴定等;本文作者来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