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血法操作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预防和处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脉输血法操作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预防和处理.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静脉输血法操作并发症一、发热反响(一)原因1 .血制品或输血用具污染2 .反复输血引起免疫反响3 .违反输血操作原则(二)临床表现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12小时内,初起发冷或寒颤、体温升高、皮肤潮红、头痛、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出现抽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昏迷。(三)预防及处理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2 .输血前严格检查血液质量、输血用具及有效期。3 .发生发热反响,立即停顿输血,保存剩余血液、输血用具送检4 .遵医嘱给药并对症处理5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记录。二、过敏反响(一)原因1 .患者呈过敏体质。2 .输入血液中含有致敏物质3 .屡次输血产生抗体。(二)临床表现皮肤瘙痒、尊麻疹、
2、血管性水肿;严重者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喘鸣、面色潮红、腹痛、腹泻、神志不清、休克等。(三)预防及处理1 .输血前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既往有输血过敏者,输血前半小时口服抗组胺药2 .病人仅表现为局限性皮肤搔痒、尊麻疹或红斑时,可减慢输血速度严密观察,重者立即停顿输血。3 .过敏反响严重者,注意静脉通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呼吸到通畅,给予高流量吸氧,喉头水肿者应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遵医嘱给药三、溶血反响(一)发生原因1 .输入异型血2 .输血前红细胞已被破坏发生溶血3 .Rh因子所致溶血(二)临床表现头胀痛、四肢麻木、腰背部剧烈疼痛和胸闷,继而出现黄疽和血红蛋白尿,同时伴有寒战、高热、
3、呼吸急促和血压下降,急性肾功能衰竭病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三)预防及处理1 .认真做好血型鉴定和穿插配血试验。2 .输血前严格执行三查八对。3 .运送血液时不要剧烈震荡4 .发生溶血反响,应立即停顿输血,维持静脉通路,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对症处理,抽血送检5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尿色的变化并记录。四、循环负荷过重1 .短时间内输血过多过快。2 .病人原油心、肺功能不良。(二)临床表现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促、咳嗽、咳泡沫痰或泡沫样血性痰,听诊肺部出现大量湿罗音(三)预防及处理1 .根据病人病情及年龄特点控制输血速度不易过快,输血量不可过多2 .经常巡视输血病人,防止体位或
4、肢体改变而加快滴速3 .发现上述病症,应立即停顿输血,通知医生,共同进展禁急处理。4 .遵医嘱给药5 .抚慰病人,解除病人的紧张情绪五、出血倾向(一)发生原因1 .稀释性血小板减少:库存血超过3小时后,血小板存活指数仅为正常的60%,24小时及48小时后,分别降为12%和2%,假设大量输入无活性血小板的血液,导致稀释性血小板减少症。2 .凝血因子减少:库存血液中,血浆中第V、VBI、XI因子都会减少。3 .枸椽酸钠输入过多:枸檬酸盐与钙离子结合,使钙离子下降,从而导致凝血功能障碍。4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lC)、输血前使用过右旋糖醉等扩容剂等。5 .长期反复输血。(二)临床表现患者创面渗血不
5、止或手术野渗血不止,手术后持续出血;非手术部位皮肤、黏膜出现紫癫、痰斑、鼻蚓、牙根出血、血尿、消化道出血、静脉穿刺处出血等。凝血功能检查可发现PT、APTT.Prr明显降低。(三)预防及处理1 .短时间内输入大量库存血时应严密观察病人意识、血压、脉搏等变化注意皮肤、黏膜或手术伤口有无出血。2 .尽可能的输注保存期较短的血液,情况许可时每输库血35单位,应补充鲜血1单位。即每输150OmI库血即给予新鲜血50OmL以补充凝血因子。3 .假设发现出血表现,首先排除溶血反响,立即抽血做出血、凝血工程检查,查明原因,输注新鲜血、血小板悬液,补充各种凝血因子。六、枸檬酸钠中毒反响(一)发生原因大量输血的
6、同时输入大量枸檬酸钠,如肝功能不全,枸檬酸钠尚未氧化即和血中游离钙结合而使血钙下降,导致凝血功能障碍、毛细血管张力减低、血管收缩不良和心肌收缩无力等。(二)临床表现手足搐搦、出血倾向、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甚至心跳骤停;心电图示QT时间延长,ST段延长,T波低平倒置;血液化验血清钙小于2.2mmolL0(三)预防及处理1 .严密观察病人的反响,慎用碱性药物,注意监测血气和电解质化验结果,以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的平衡。2 .每输注库血IOoOnl1,须按医嘱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IonIL以补充钙离子。七、细菌污染反响1 .采血袋、保养液及输血器具未消毒或消毒不彻底。2 .献血者皮肤
7、未经严格消毒或在有化脓病灶的皮肤处穿刺采血,或献血者有菌血症。3 .采血环境无菌状况不符合要求,采血完后针头帽拔出过早使空气进入采血袋。(二)临床表现烦躁不安、剧烈寒战,继之高热、呼吸困难、发州、腹痛,可出现血红蛋白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DIC、中毒性休克等。(三)预防及处理1 .采血到输血的全过程中,各个环节都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2 .血袋内血制品变色或混浊、有絮状物、较多气泡等任何可疑迹象均可以认为有细菌污染可能而废弃不用。3 .一旦发现,立即停顿输血,及时通知医生。4 .剩余血和病员血标本送化验室,做血培养和药敏试验。5 .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准确记录出入
8、液量,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早期发现休克病症,积极配合抗休克、抗感染治疗。八、低体温(一)发生原因“输入的血液温度过低,或输血过快、过量。(二)临床表现6 人出现寒冷或寒颤,皮肤冰冷,心律紊乱,监测体温降至30左右。(三)预防及处理1 .将大量备用的库血放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自然升至室温再输入,也可以用热水袋加温输血的肢体。2 .大量、快速输血时将房间温度控制在2425。3 .注意给患者保温,防止不必要的躯体暴露;输血过程中使用温热的盐水作为冲洗液;低体温者给予热水袋保暖。4 .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体温变化。使用能测量35.5以下的体温计。九、疾病传播(一)发生原因1 .献血员患有感染性疾病,如乙型
9、、丙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未能被检出,患者误用了带有病原体的血液。2 .采血、贮血、输血操作过程中血液被污染。(二)临床衣现输血后一段时间,出现经输血传播的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常见的疾病有: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艾滋病、巨细胞病毒感染、梅毒、黑热病、回归热、丝虫病和弓形体病等。(三)预防及处理1 .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非必要时应防止输血。2 .杜绝传染病人和可疑传染病者献血。3 .严格对献血者进展血液和血液制品的检测。4 .在血液制品生产过程中采用加热或其他有效方法灭活病毒。5 .鼓励自体输血。6 .严格对各类器械进展消毒,在采血、贮血和输血操作的各个环节,认真执行无菌操作。7 .对己出现输血
10、传染疾病者,报告医生,因病施治。十、空气栓塞、微血管栓塞(一)发生原因1 .输血导管内空气未排尽。2 .导管连接不紧,有缝隙。3 .加压输血时,无人在旁看守。(二)临床表现随进入的气体量多少不同,临床表现不同,当有大量气体进入时,病人可突发乏力、眩晕、濒死感,胸部感觉异常不适,或有胸骨后疼痛,随即出现呼吸困难和严重紫绢。(三)预防及处理1 .输血前必须把输血管内空气排尽,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加压输血时应专人守护,不得离开病人,及时更换输血袋。2 .进展锁骨下静脉和颈外静脉穿刺时,术前让病人取仰卧位,头偏向对侧,尽量使头后仰,然后屏气,深吸气后憋住气,再用力作呼气运动。经上述途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后,随即摄胸部平片。3 .拔除较粗、近胸腔的静脉导管时,必须严密封闭穿刺点。4 .假设发生空气栓塞,立即停顿输血,及时通知医生,积极配合抢救,抚慰病人。立即为病人取左侧卧位和头低脚高位,头低脚高位时可增加胸腔内压力,以减少空气进入静脉;左侧卧位可使肺动脉的位置低于右心室,气体那么向上飘移到右心室尖部,避开肺动脉口,由于心脏搏动将空气混成泡沫,分次少量进入肺动脉内。5 .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提高病人的血氧浓度,纠正严重缺氧状态。6 .每隔15分钟观察病人神志变化,监测生命体征,直至平稳。7 .严重病例需气管插管人工通气,出现休克病症时及时抗休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