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制造业企业梯度培育行动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13203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施制造业企业梯度培育行动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实施制造业企业梯度培育行动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实施制造业企业梯度培育行动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实施制造业企业梯度培育行动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实施制造业企业梯度培育行动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施制造业企业梯度培育行动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施制造业企业梯度培育行动实施方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实施制造业企业梯度培育行动实施方案一、发展环境十四五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形成历史性交汇,河北省制造业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将发生深刻变化,形势更加错综复杂。从国际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催生出更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动力、新机遇。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大国竞争博弈加剧,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重塑,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造成严重冲击,世界经济衰退风险加大,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不

2、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发达国家深度推进再工业化,在关键核心领域对我国制造业限制升级,新兴经济体加快工业化进程,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稳定带来较大风险和挑战,我国制造业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对河北省而言,必须强化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在变局中寻求新定位,在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在创新中打造新优势,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从国内看,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转型加快推进,制度优势显著、市场空间广阔、产业体系完备、人力资源丰富、发展韧性强劲,全社会重视制造业、发展制造业的共识已形成并持续深化,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我国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

3、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把创新摆上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我省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我国制造业发展仍存在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产业基础能力薄弱、产业链不强不稳、不安全等问题;传统比较优势弱化,资源环境约束趋强,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呈下降趋势,国内区域竞争加剧,各地纷纷出台重磅政策抢滩布局新经济,发展动力极化现象日益突出,区域发展分化态势明显,新经济、新业态的优质

4、资源加速向发达地区流入,马太效应日益凸显,我省制造业发展面临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巨大挑战。从省内看,我省区位优势明显,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冬奥会筹办等重大国家战略和国家大事深入实施,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支撑和强大动能;十三五期间,深入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系列三年行动计划,开展万企转型专项行动,推动我省制造业产业体系不断完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步伐日益加快,为十四五时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京津冀巨大的内需潜力,为提高供给体系质量、重塑竞争新优势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都市圈经济、临空经济、沿海经济加快发展,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了强劲动力。同时,我省发展不平衡不

5、充分的矛盾比较突出,碳达峰、碳中和对以高能耗产业为主导的我省产业结构约束更强;区域发展协调性不够,新型城镇化进程滞后,资源环境容量紧张,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任务艰巨,土地、资源等要素成本快速上升,我省传统比较优势减弱,新生产要素集聚能力不足,低端无效供给过剩与中高端有效供给不足并存。必须立足本省实际,在强约束中培育新动能,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塑比较优势。综合判断,十四五时期,是我省加快新时代全面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关键阶段,是竞争优势重塑期、产业升级攻坚期、生态环境深度治理期,也是制造业爬坡过坎、提质增效,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的重要机遇期。要深刻认识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

6、刻认识河北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性机遇期的新变化新趋势,深刻认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新任务,牢牢把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丰富内涵,着力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不断开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境界。二、发展基础十三五期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面对去产能、调结构、环境治理等艰巨任务,面对百年不遇的疫情冲击,全省深入实施万企转型和工业转型升级系列三年行动计划,全省制造业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7%,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8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增加值达23万亿元,年均增长6.2%,高于全省GDP增速O.1个

7、百分点。1、创新能力稳步增强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I1.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数量和专利申请量比2015年实现翻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近5倍,达到9400家,跻身全国前十;科技型中小企业年均增长超过1万家,总数突破8.7万家;培育省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超2000家;培育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19家;创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63家,工业设计创新中心覆盖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下同),雄安新区未来工业设计研究院建成投用。2、结构调整持续深化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持续提升工业技术装备水平,累计实施重点技术改造项目5734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

8、重由2015年的16%提高到2020年的19.4%o前15家钢铁企业产能规模占全省比重由2015年的54.2%提升到2020年的76%;中高端钢材占比77%,家电板、商用车特钢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汽车制造业成为装备制造业第一大行业,工业机器人、风力发电机组等产品从无到有。重点行业工业机器人密度达120台/万人。乳制品产量稳居全国首位。3、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2020年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达1.09万亿,占GDP比重31.2%o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由2015年的49.2%提高到2020年的55.3%,连续5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以上,居全国第五位。培育省级工业互联

9、网平台47个、数字化车间368个,推动1.2万余家工业企业上云。全省在线运营服务器规模超180万台,累计建成5G基站2.3万个,基本实现各市、雄安新区主城区、冬奥会张家口赛区5G网络全覆盖。4、绿色发展成效显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6.08%,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2015年的22.5立方米下降到2020年的15.2立方米,用水效率居全国第五位。累计压减钢铁产能8212.4万吨、水泥产能1194.9万吨、平板玻璃4999万重量箱、焦化产能3144.4万吨,均超额完成任务。完成84家城市重点污染工业企业和39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退城搬迁改造。培

10、育省级以上绿色工厂233家,其中国家级95家,位列全国第七,钢铁行业绿色工厂数量全国第一;培育节水型企业500余家。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34.2万辆标准车。5、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全省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最高值达到84.18,首次进入中等竞争力发展阶段。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02家,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246家,累计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440家,营业收入超千亿元企业达到5家,26家企业入围中国制造业500强。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实现全覆盖,营业收入超100O亿元集群2个、超100亿元集群60个。6、开放合作取得突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实施,雄安新区高端高新产业加速集聚,全省累计承接京津5000万元以

11、上的产业项目1171个,总投资1.1万亿元。成功举办两届中国中东欧中小企业合作论坛,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成为全国唯一面向中东欧国家的中小企业合作区,累计引进项目21个。十三五收官之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省制造业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认真落实六保任务,经受住了疫情的大战大考,生产快速恢复,口罩、防护服等产业短板迅速补齐,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不断增强,累计生产口罩18.1亿只、防护服278.8万套,有效保障了防控医疗物资生产供应,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提供了坚实产业保障。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但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制造业创新能力与产业规模体量不匹配,研发强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2、;处于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的企业和产品多,头部企业和高端高值产品少;产业结构仍需优化,钢铁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一半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低于广东、江苏等工业大省,缺少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能耗排放相对较高,质量效益有待提升,营业收入利润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指导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坚持三六八九工作思路,

13、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战略契机,坚定不移实施制造强省战略,加快传统优势产业提档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高潜未来产业,推进制造业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加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着力构建现代化制造业体系,加快建设全国转型升级试验区,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坚实支撑。四、组织保障(一)加强组织实施强化河北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职能,统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全局性工作,审议重大政策、重大问题和重要工作安排。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加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做好规划衔接,加强各级制造业规划与发展

14、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空间规划等衔接。根据发展实际调整完善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估体系,积极探索以县(市、区)为重点,组织开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培育和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加强宣传引导,组织对制造业发展较好的产业集群、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予以通报表扬,总结推广各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成功经验。完善规划编制、实施、评估、考核链条,加强年度监测分析、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健全动态调整和修订机制,强化规划实施考核评价,确保规划落到实处。(二)完善产业生态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建立审批绿色通道,健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落实公平竞争制度,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整合科研机构、创业孵

15、化、公共平台、股权投资、管理服务等各类要素,形成各主体深度链接的平台生态网络。完善园区配套环境,提升产品认证、检验检测、成果推广、知识产权服务等综合公共服务能力,加快集聚企业、高校、院所、科技服务机构等多元主体,实现科技+产业+城市+人文多功能复合,构建资源要素集聚、产业环境优化、各类主体和谐共生的产业生态体系,提升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核心竞争力。用活环境容量和能耗总量指标,优先保证转型升级重大项目需求。健全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实施差异化管控,保障重点企业(项目)生产建设;开展专项排查整治,坚决禁止生态环境领域一刀切行为,以精准治污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有效改善。(三)强化项目招引落地开展精准招商、产

16、业链招商,建立健全招商引资机制。组建专业化招商团队,广泛开展驻地招商。发挥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中国一中东欧国家(沧州)中小企业合作论坛等国际性展会窗口效应,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百强等重点企业,引进一批大好高优项目。实施项目化、清单化管理,为项目落地投产见效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加强项目跟踪服务,做好重点项目建设准备等工作,对在建、拟投产达效的省级重点工业项目进行摸底调度,对重点领域提升产业基础能力、突破问题的重点项目,积极组织服务专班,加强工作谋划对接,力争在政策支持、环境创造和要素配置上创造一切条件推动项目落地,推动项目如期投产。加快推进投资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建设。(四)强

17、化要素保障加强土地资源保障,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纳入重点保障的项目用地需求。鼓励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年期方式供应工业项目用地。鼓励企业退城入园、搬迁改造,需异地搬迁改造的工业用地,经批准可以协议出让方式为原土地使用权人安排用地,出让金不得低于按国家规定所确定的最低价。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现有工业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建立完善工业用地退出机制,依法盘活利用低效闲置土地,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继续放宽准入限制,创新煤电油气等能源、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方式,完善要素交易规则和服务体系,引导要素资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集聚。强化要素保

18、障和高效服务,落实减税政策,巩固降费成果,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升制造业根植性和竞争力。五、实施制造业人才培育行动1、建立人才引进机制着眼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推广聘请兼职教授、客座专家、星期天工程师、金融市长等人才引进方式,为外国专家来冀办理签证和永久居留证等提供优质服务,提高便利度和满意度。开展京津冀创业导师河北行行动计划,推动京津冀人才资质互认,支持京津高校在河北建立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吸引京津高端人才和团队到冀创新创业。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实施青年职业能力提升计划,完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作体系,培育众多河北工匠。落实国家和我省工资福利政策,不断完善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分配办法

19、,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作出突出贡献和短缺人才倾斜。推进开发区(园区)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允许在人才引进使用评价、创新创业、公共服务等方面实施更加优惠的政策,打造人才特区。2、完善人才内生机制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以满足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需求为导向,推动建立学校和企业双元制技术人才培养机制,培育一批专业化技术经理人。依托国内外知名高校、培训机构,加强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培育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和新时代发展理念的职业经理人、领军型企业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扩大培训人群范围,引导中小微企业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培训。支持各类企业、技工院校、民办

20、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共建产教融合型培训基地,调动职业技能培训主体积极性。3、组建制造业重点产业人才联盟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条件成熟的制造业龙头骨干企业、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研究院)、行业协会等,组建产业人才联合会(联盟),充分发挥人才、技术、项目、信息等资源共建共享优势,加快形成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推广应用于一体的制造业重点产业人才集群。六、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以技术引领、链式发展、重点突破、带动全局为主攻方向,超前布局区块链、太赫兹、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氢能与储能、合成生物、前沿新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柔性电子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抢占发展制

21、高点。抢抓底层技术基本成熟的战略机遇,紧跟全球技术变革和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大力引进一批国际领先的研发平台和创新型企业,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建设协同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应用场景,促进重大技术成果创新应用,统筹推进战略性前沿领域研发攻关、产品应用和产业培育,加快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我省未来产业先发优势,培育一批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加快构建以雄安新区为引领,中国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及省级以上开发区多点支撑的未来产业发展布局。1、区块链围绕构建联盟链、公有链,建立产学研创新机制,超前布局区块链技术研发及试验,突破加密算法、共识机制、智能合约、侧链与跨链等核心底层技术,着力解决链

22、上链下问题。推动自主的区块链开源社区、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为区块链技术研发提供支撑。加快区块链技术在金融、物流、扶贫、医疗及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应用,有效解决身份精准识别、数据实时存储、信息全链条共享等问题,提高应用领域信息透明度和信任度,推动相关产业健康发展。2、太赫兹依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等单位,开展基于固态电子学的太赫兹源和探测技术研究;突破太赫兹无线通信系统、基于太赫兹载波的高速组网及接入、太赫兹微型射频模块、太赫兹阵列天线及波束跟踪等关键技术。推进太赫兹高功率可控发射器、关键元器件产业化进程,开展太赫兹技术在质量检测、医学成像、无损检测、安全检查、高速局域通信等领域的应用。

23、3、量子通信支持开展量子密钥分配、量子隐形传态、量子安全直接通信、量子机密共享技术研究。七、实施企业梯度培育行动1、打造创新引领龙头企业强化龙头企业示范引领带动作用,集中优势资源和政策,重点培育一批发展态势好、核心竞争力强、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骨干企业。支持优质企业在产业集群建设中发挥领军作用,组建创新联合体,牵头承担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和重大平台建设等任务,通过技术输出、资源共享、供应商管理等方式整合产业链上中下游要素资源,快速提升规模效益水平。引导企业对标国际一流,聚焦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品牌、技术、资源、渠道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推动兼并重组,加快培育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的本地企业集

24、团。引导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参股、并购、合作等方式拓展海外经营布局,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形成更多创新、技术、质量、品牌、形象世界一流的龙头企业。2、加快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深入实施产业链领航企业培育工程,培育打造专注于制造业基础能力建设细分领域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优化产业产品细分赛道,突出主营业务收入、利税总额和净资产收益率三大目标性指标衡量,科学考量企业技术创新等研发指标,强化环境保护、信用等约束性指标作用,支持企业专注细分市场,突出主业,深耕细作,形成一批发展前景好、市场占有率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省级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加强对单项冠军企业的跟踪管理,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研

25、究完善促进我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认真总结企业在培育提升工作中典型经验和好的做法,每年选择一批典型经验,通过编写案例集、组织培训班、召开经验交流会、企业现场会等多种形式进行示范推广,总结归纳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的成功经验,组织企业学习交流。加快培育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实现技术质量双提升、国内国际双领先,形成冠军级的市场地位和技术实力,培育一批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产品,打造若干创新引领的排头兵企业和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企业。鼓励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和雄安新区建立梯度培育体系,带动一批企业成长为单项冠军。3、加速中小企业成长壮大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开展分层次

26、梯度培育,引导中小企业专注于核心业务,提高专业化生产、服务和协作配套能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到2025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4500家左右,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培育和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建设,引导基地向平台化、智慧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不断完善创业创新环境和条件。积极推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提升集聚服务资源的能力、拓展服务功能,持续组织多种形式的公益服务活动,逐步实现优质服务与中小企业需求精准对接。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坚持智能化、终端化、链条化主攻方向,重点推动新型显示、半导体器件、现代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与物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卫星导航等产业加快发展

27、,强化基础材料、关键芯片、高端元器件、传感器等技术支撑,加快突破新型显示、集成电路、5G通信、工业软件、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巩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柔性显示等比较优势。提升整机、终端产品规模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做大做强行业领军企业,重点建设雄安互联网、廊坊新型显示、石家庄光电与导航、秦皇岛软件、沧州智能网联汽车与半导体、承德大数据、怀来大数据、张北云计算、邯郸电子材料、辛集智能传感器、正定数字经济等产业基地(园区),持续推进京津冀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打造具有国内重要影响力的大数据、太阳能光伏、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等产业新高

28、地。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引领能力进一步提升,形成光伏、大数据、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全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营业收入达到5000亿元。1、新型显不加快高端液晶面板、柔性面板等技术研发,支持新型显示材料、光学薄膜等核心配套产业发展,推动产业链集群化发展。实施固基强屏建端工程,进一步提升单色液晶材料、薄膜晶体管液晶(TFT-1.CD)材料、液晶玻璃基板、光学膜、有机发光半导体(O1.ED)材料、彩色光刻胶、电子特气等基础材料技术水平,巩固国内市场优势地位。提升现有中小尺寸有源矩阵发光二极管(AMO1.ED)面板、TFT-1.CD模组、单色液晶显示屏等质量工艺水平。积极引

29、进高世代显示面板,推进大尺寸AMo1.ED面板、中小尺寸AMO1.ED柔性折叠屏、全面屏、微显示(Micro-1.ED)面板、量子点显示面板等研发及产业化。培育引进手机、车载显示、可穿戴设备等终端骨干企业。2、半导体器件大力发展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及器件,推动高端传感器、大功率器件、专用集成电路研发及产业化,建设太赫兹产业基地。实施固基材、强芯片、育专用、引封测工程,大力发展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及器件,支持陶瓷封装材料、电子级化学品、4英寸碳化硅晶片提升良品率,加快6英寸以上碳化硅、氮化钱单晶片及12英寸硅外延量产化进程;推动电源管理芯片、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芯片等研发及产业化。发展模拟及数

30、模混合电路、高端传感器、微电机系统(MEMS),大功率器件、高电压电路、微波射频电路等特色专用工艺生产线。引进发展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知名企业,培育壮大产业规模和竞争实力。3、现代通信实施固基提芯引端工程,巩固提升硅外延片、碳化硅、陶瓷封装等基础材料优势;提升多模卫星导航射频接收芯片、5G射频前端芯片、专用通信射频芯片、射频识别(RFID)芯片、光通信芯片等核心芯片设计水平。加快智能终端芯片、5G基站宽带高频段功率放大器、5G小基站、5G高频线路板、太赫兹器件、高端晶体振荡器、高速光电转换模块等研发和产业化;培育发展应急指挥窄带无线通信、基于5G技术的宽带移动通信等专网通信设备及系统;引进发展大规

31、模天线系统、基站设备、网络交换机、存储服务器、通信整机等网络通信设备和终端产品。4、人工智能建设互联网+人工智能研发平台,突破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行为识别、智能感知、人机交互、智能机器人等人工智能(A1.)关键技术。构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发展语音识别、机器翻译、智能交互、图像识别、知识处理等智能系统解决方案,开发基于AR/V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的人工智能产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产品应用。实施AI+计划,推进AI+农业、工业、教育、医疗、家居、金融等创新应用。加强与百度等骨干企业合作,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加快推进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汽车和智慧交通试点

32、示范建设。5、大数据实施固基育产强用工程,推动数据资源向张承廊区域聚集,统筹规划建设一批大型数据中心,引导数据中心绿色化、集约化发展,电源使用效率(PUE值)小于1.3o2025年,在线运营服务器突破300万台。推动建设中国雄安数字交易中心,搭建数据交易支撑服务平台。建设一批大数据与云计算创新应用研究机构,引进培育一批高成长性数据开发企业,突破数据存储、数据可视化、数据安全等一批核心技术,形成完善的大数据产业生态。在工业、农业、服务业、健康医疗等领域应用示范。6、软件推动前沿技术应用研究与探索,聚力发展工业软件。面向行业应用需求,支持发展应用软件系统。围绕云计算、大数据、A1.工业互联网等领域

33、发展,开发一批平台软件。支持新型人机交互、智能控制与决策、智能感知等嵌入式软件技术研发。支持雄安新区互联网产业园建设,引进培育一批中国软件百强、中国互联网百强企业,打造雄安新区软件创新研发引领区。支持秦皇岛市与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开展合作,着力引进一批软件领军企业、研发机构、高端人才,打造秦皇岛软件新城。(二)生物医药产业坚持创仿结合、优化品种、延伸链条,加快疫苗、诊断检测试剂、抗体药物发展,推动优势化学药持续发展壮大。巩固原料药和高端化学药优势地位,积极发展特色高端原料药、植物有机成分提取、生物制品、中药饮片,培育发展儿童药、中药大品种和小品种药(短缺药)集中生产基地、原料药生产基地。加快发展现

34、代中药,培育中药新品种、天然药物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快发展高端医疗器械、医疗产品,大力发展新机制和新靶点化学药。着力在基因检测、细胞制剂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瓶颈,鼓励医药企业开发生物医用材料以及大健康产品等移动医疗产品。培育壮大外包生产平台、研发服务平台、质量服务平台,推动数字经济与生物医药健康产业深度融合。重点建设石家庄国家生物医药、安国现代中药、沧州生物医药、邯郸生物提取和现代中药等产业基地,加快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建设,争创国家级京津冀生物医药健康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先进研发制造基地。到2025年,全省生物医药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000亿元。1、生物技术药加快新型抗体、

35、蛋白及多肽等生物药研发和产业化,推动重组人血白蛋白等临床需求量大的生物类似药大品种产业化。研发重大传染病疫苗,发展针对肿瘤、免疫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性疫苗和疫苗新型佐剂,以及多联多价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新型疫苗。发展RNA干扰药物、基因治疗等药物以及干细胞和免疫细胞等细胞治疗产品。着力发展新冠肺炎抗体、糖尿病、生殖健康和激素等检测试剂和心脑血管、炎症标记物产品。加快重组胰高血糖素样肽受体激动剂、艾苯那肽、狂犬抗体等一类新药的研发生产,做大做强津优力、乙肝疫苗等产品市场规模。2、化学药支持开展针对重大疾病的新药研发,重点发展针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精神性

36、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耐药菌感染、病毒感染的创新药物。加快开发市场潜力大、临床需求量大、国外专利即将到期的化学药首仿品种。发展脂质体、脂微球等新型注射给药系统,口服速释、缓控释、多颗粒系统等口服调释给药系统。立足现有优势,引导我省原料药生产企业以特色化、精品化为目标,推动原料药结构由大宗原料药向特色原料药、专利原料药转变。加强上下游合作,形成原料药+制剂协同发展的进阶模式。加快匹诺塞林注射剂、抗肿瘤药物、抗凝血药物等一类新药研发及产业化,做大做强丁苯猷、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双环醇片等重磅品种。加快衡水医药产业等基地建设。3、现代中药加快中药新品种、现代

37、中药、组分中药、天然药物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大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支气管哮喘、抗病毒等中药新药研发力度。推进中药配方颗粒及经典名方的二次开发和产业化。加强中药标准化建设,重点发展太行连翘、太行山柴胡、热河黄苓、西陵知母等道地特色中药材大品种,推广一批产地加工、炮制生产一体化关键技术,提高我省中药材生产保障能力。加快塞络通胶囊、连花清瘟胶囊、摩罗丹等中药大品种国际化注册进度。4、高端医疗器械重点发展医用机器人、新型影像设备、核磁共振、心脑电图监测仪、体外诊断仪、植介入医疗器械等高性能医学诊疗设备。加快发展具备云服务和人工智能功能的移动医疗产品、智慧化数字化医疗康复器具、健康管理软件、远程医疗系统,

38、加快医疗大数据的开发利用。(三)新能源产业坚持高端化、高效化、智能化主攻方向,大力发展高效光伏设备、先进风电设备、智能电网装备、高效储能装备、氢能装备产业,加快风光火储互补、高效储能、氢能等关键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推进储能装备产业化及前沿技术布局,提高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提升清洁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加快推动承德银储能示范应用。加速氢能产业规模化、商业化进程,围绕制取、储运、加注、应用环节补链强链,推动氢能产业链联合技术攻关,大力发展风电、光电制氢,依托焦化、化工副产气体低成本制氢,加快氢气生产、储运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打造一批国内一流的氢能产业集群和制造基

39、地。重点建设张家口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和氢能示范城市、邢台太阳能光伏及新型电池、保定新能源与能源设备、邯郸氢能装备、承德清洁能源融合发展等产业示范基地,打造全国新能源装备制造示范应用先行区和氢能产业发展新高地。到2025年,形成集装备制造、能源生产、应用示范于一体的5000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骨干企业产业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跃居全国前列。1、高效光伏设备支持钝化发射极及背局域接触(PERC).新型薄膜、异质结、钙钛矿等新型光伏发电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进高效电池生产设备、多功能一体化逆变器、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鼓励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实施生产过程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高电池及组件

40、光电转换效率,提升产品质量。促进新型高效层压机、单晶炉等专用设备提档升级。在工业园区、农光互补、公共设施等领域开展智能光伏应用试点建设。推动光伏优势产能走出去,积极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拓国际应用市场。2、高端风电设备加快发展大型陆上风力发电机组及系统,支持大型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及设备安装平台研制,突破风力发电机增速器、主轴及轴承、新型传动、风机叶片、变桨调速、变桨控制、安全防护、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综合试验检测、风电蓄能等关键技术。打造材料,叶片、轴承、主齿轮箱等配套件,变桨偏航系统、整机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风电装备制造整机及应用全产业链。3、智能电网装备进一步提升特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质量

41、技术水平,提高绝缘成型件及套管、操作机构、直流场设备等关键设备和部件的规模化生产能力,重点推进特高压直流输电、柔性节能输电、新能源成套设备、关键零部件、先进储能装置、智能电网及用户端设备等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发展百万千瓦级核岛主设备、核岛补水器和热交换器、核级泵、核级阀等高端装备。4、高效储能技术及装备支持储能电池关键材料及技术研发,重点发展高安全性、良好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的磷酸铁锂、钻酸锂、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三元锂、镒酸锂、钛酸锂等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推进超级电容器、钠硫电池、全锐液流电池储能关键材料、技术的发展,开展动力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支持大规模储能电站检测、控制、安全等关

42、键技术研发,形成一批产业技术标准。探索开展相变储能技术、飞轮储能技术、压缩空气储能、储热、储冷等技术研发和应用,支持储能系统整体设计及核心部件研发和产业化。开发多媒体充电桩、移动充电桩、光储充一体化智能充电系统、充电堆、智慧路灯式充电桩等智能充电设备,推动各地将充电桩建设成为智慧城市的新终端。5、氢能技术及装备加强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用氢等氢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建立全产业链氢能产业体系。加快发展20MPa压缩储罐、70MPa车用氢瓶、90MPa的超高压站用储罐和高效低成本大容量制氢设备,建设可大量储存液氢示范性加氢站。完善氢燃料电池汽车城市群配套政策,鼓励研发大功率高密度、长寿命、低成本的

43、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以及燃料电池乘用车和重型卡车。支持大规模储能电站检测、控制、安全等关键技术研发。(四)新材料产业坚持高性能、多功能、绿色化主攻方向,围绕铁基、碳基和硅基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发展先进金属材料、碳基新材料、电子信息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新型功能材料、绿色化工新材料、前沿新材料等产业领域,提升新材料技术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推进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支持打造新材料供给端、需求端创新联盟,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拓展纳米材料、碳纤维、亚稳材料、石墨烯材料等市场应用。重点建设唐山精品钢及化工新材料、邯郸特种气体及办公耗材和新型功能材料、衡水新型功能及复合材料、承德锐钛新材料及制品、承德新型建

44、筑材料、邢台特种合金、石家庄高温合金、辛集新型显示材料、武安铁基新材料等特色产业基地(集群)。加快提升航空铝材、高纯靶材、高端硬质合金等关键新材料保障供应水平,在特种电子气体材料等领域培育一批产能世界领先的单项产品,打造全国重要的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基地。到2025年,全省新材料产业营业收入达到3000亿元。1、先进金属材料重点研制与开发高温合金系列、精密合金系列、耐蚀合金系列及高强不锈钢系列产品,超高纯生铁等铁基新材料,高温、耐磨、耐蚀、超低温板、棒、线、丝产品,超轻金属、高纯氧化锐系列、航空航天领域用合金材料、锐功能材料、粉末冶金材料等。大力发展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催化材料、稀土储氢材料、金属

45、材料专用稀土添加剂。2、碳基新材料围绕碳基合成新材料、碳纤维材料、半导体材料、新型煤焦化炭材料、新型储能材料等领域,突破高端炭材料和碳基合成新材料制备技术,重点发展人造石墨、石墨烯、超级电容炭、碳纤维复合材料、碳化硅材料、碳纳米管、高端聚烯烧等碳基新材料开发。3、电子信息新材料加快发展硅材料、错硅材料、多孔硅、微晶硅以及以硅为基底异质外延其他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等硅基新材料,三氟化氮、六氟化鸨、六氟丁二烯、高纯氟化氢、高纯氯化氢等极大规模集成电路用特种电子气体,以及办公自动化耗材与静电粉末材料。支持发展光刻级氟化钙晶体等光学材料,功能膜材料、柔性玻璃、柔性电路板等柔性电子材料,碳化硅、氮化钱等第三

46、代半导体材料,液晶显示、微米级发光二极管(MiCrO-1.ED)显示、有机发光二极管(O1.ED)显示、光刻胶、偏光片等新型显示材料,超白压延光伏玻璃等新能源光伏材料,以及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钛酸锂负极材料、高安全高比能电池等高性能电池材料。4、高性能复合材料大力发展高性能、差别化绿色环保纤维,推进碳纤维、玄武岩纤维、熔纺氨纶、芳纶纤维、新溶剂绿色纤维素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的产业化规模化,开发高性能复合材料消防服、防弹衣、抗热服、聚对苯撑苯并二恶嘎(PBO)纤维等。加快发展电工级聚丙烯、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等高性能材料。5、新型功能材料加快家电、建筑、高速公路用粉末涂料等中端粉的

47、规模化发展,推进金属粉末涂料、氟碳粉末涂料、丙烯酸粉末涂料和重防腐粉末涂料等高端粉的产业化进程。6、绿色化工新材料围绕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节能环保、医疗健康以及国防等重点领域需求,采用自主研发技术与国际先进工艺相结合的方式,加快发展以高性能聚烯烧、高性能树脂(工程塑料)、高性能橡胶及弹性体、功能性膜材料、电子化学品、新型涂层材料等为代表的化工新材料产业。7、前沿新材料在石墨烯及其改性材料、增材制造材料、高性能纳米材料、功能性植入材料、再生修复活性材料、新型超导材料、超材料等前沿领域,加强基础研究与技术积累,突破一批核心技术。九、推动产学研用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48、,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中国科学院等大院大所与河北省深度合作,完善工业医院、工业诊所、工业大夫三级诊疗体系,开展工业诊所巡诊活动,帮助解决企业转型发展问题,推动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快推进企业降本增效和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协同化发展。发展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立从产业中凝练科学问题机制,推动科技、教育、产业、金融紧密融合。提升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研发及成果转化能力。推动行业领军企业与省内外高校深度合作,建设以企业为需求主体、投资主体、管理主体和市场主体的新型校企研发平台。发挥各类园区创新资源、创新主体集聚优势,加快培育国际化、专业化的科技成果

49、转移转化服务体系,推进京津冀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打造快转主阵地。建设用好河北省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中科衡水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打造国家技术转移河北(正定)中心,推动国内外更多创新成果在河北转化和产业化。1、打造创新载体推进石家庄、秦皇岛、唐山、保定、邯郸、衡水、沧州等创新型城市建设;推动国家级开发区等争创国内一流园区,鼓励省级开发区等升级为国家级园区;建设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2、壮大创新主体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提升计划,每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o家,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提质增量;重点培育,分类施策,推动企业研发机构提档升级,实现A级企业研发机构占比持续提高。3、提升创新平台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争取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落地河北,加大省级重点实验室在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