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营商环境创新改革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营商环境创新改革工作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4年营商环境创新改革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营商环境创新改革行动计划的通知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营商环境创新改革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加快打造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好办事的“便利”,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两区开发、两翼齐飞”战略要求,深入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推动“党建领航、经济领跑、民生领先”行动,按照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要求,更大力度推动全县营商环境整体优化,更高水平推进营商环境数字化转型
2、,更加注重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更高层次鼓励探索创新,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做到企业有利、群众有感,积极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改革探索,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二)主要目标。对标国际国内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开展营商环境创新改革,先行先试。构建更有效率的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营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贸易环境,用2年左右时间,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在法治化、数字化营商环境和信用建设等方面持续开展营商环境攻坚突破,提高市场主体活跃度和发展质量。至2023年底,我县重点任务清单所列各项目标任务得到全面落实,我县营商环境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二、重点任务(一)着力打造公平
3、竞争的市场环境1 .持续降低准入和退出门槛。持续降低准入和退出门槛。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放宽市场准入。根据市级单位确定的试点区域配合推行“一业一证、一证准营”融合“先证后审+电子化综合许可”改革。全面实施简易注销,推进实施注销登记“同城通办”。2 .积极维护公平竞争秩序。清理取消企业在资质资格获取、招投标、政府采购、权益保护等方面存在的差别化待遇和限制竞争行为。推行电子化监管,对政府采购和招投标活动实行动态监管。进一步推进“年度投标保证金信用免抵押贷款服务”,降低信用良好企业的年度投标保证金压力。3 .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由银行网点提供企业开办全流程登记的“六合一”服务和银行开户等
4、优质金融服务。推行企业年报“多报合一”改革。加大与各地市场监管局工作协同,推行市场监管领域政务服务跨地区通办改革。(二)着力打造科学规范的法治环境1.深入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商事审判职能作用,高效审理破产、清算案件,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稳妥处置“僵尸企业”,规范市场退出机制。适时发布典型案例,总结破产、清算案件审理情况和经验做法。推广知识产权侵权责任险等保护类保险,积极引导各级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投保,增强龙头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推进知识产权保护社会共治。2 .全面强化公共法律服务。持续拓展电子档案应用场景,在依法保护当事人隐私的前提下,建立与不动产登记机构等政府职能部门生效文书
5、信息在线核验渠道,便利当事人依据法院生效裁判文书办理相关服务事项。3 .不断推进诚信建设。依托市级在已颁布实施的市级信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基础上,加强我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依法归集共享信用信息,推广信用承诺制,应用信用评价结果,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建立重点领域个人诚信记录。推动政务诚信建设,不断提升政府诚信行政水平和公务员诚信履职意识。健全信用修复机制,保护信用主体合法权益。拓展信用应用场景,强化信用信息共享,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加强诚信宣传教育,让诚信深入人心。(三)着力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1.持续提升投资建设便利度。建立统筹布局各类专项设施用地的“一张图
6、”,汇集7个县直部门的30个数据图层,解决空间规划矛盾,强化全域空间“一张蓝图”。深化“多测合一”,采用国家规定的测绘基准、测绘系统坐标,实行同一阶段“一次委托、统一测绘、成果共享”。推行工程建设项目联合验收“一口受理”,结果文书在线获取,政府部门直接备案,不动产登记部门共享结果。2 .深入推进高频事项集成办理。推进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打包办”服务,实现“一套材料申请、一个窗口收件、办好多个事项”。优化水、电、气、网独立窗口整合为“市政公用服务”综合窗口,拓展“一个窗口”“一站式”报装接入通办服务。推进公安派出所“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建设试点,提供户政、治安、交警、出入境等“一站式”服务。3
7、 .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数字化水平。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全市域通办,提高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加快推进智慧监管服务,提升办理建筑许可、不动产登记交易、纳税、用水用电用气、融资等方面一网通办、共享协作的信息化水平。深化行政审批全流程电子证照应用及“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应用在政务服务中的运用。4 .不断提升惠企政策兑现能力。完善惠企政策兑付事前精准推送机制,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充分释放税费政策红利。充分运用“一中心一驿站一室”劳动关系公共服务平台,切实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优化税费优惠政策精准推送机制,开展有针对性的税法宣传和政策辅导,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
8、找企业”,提高政策知晓率、使用率。(四)着力打造多元协调的开放环境1.推进国际通行规则对接。积极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加快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5 .提升台商投资促进和服务体系。深入开展省级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样板县创建工作,广泛吸纳台资台商在梅投资兴业,建立闽台乡建乡创项目和台商投资项目审报:“绿色通道”,简化台湾投资者办理商事登记流程和材料,将更多涉台、涉外审批服务事项纳入“一网通办”。积极推进涉台、涉外商事多元化纠纷解决,建立涉台、涉外商事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强化两岸人才交流工作,加大台湾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五)着力打造包容审慎的监管
9、环境1.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o依托国家、省统一建立的线上“互联网+监管”系统全面梳理认领监管事项、规范编制检查实施清单,加强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监管行为的录入汇聚。坚持放管结合、并重,夯实监管责任,在各类重点领域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机制。构建统一的综合执法系统,推动执法智能化、数字化、协同化,实现对执法行为的全程动态监管。6 .优化构建市场监管体系。实施柔性监管新方式,推行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和免予行政强制等“四张清单”制度。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健全行业经营自律规范,支持企业开展标准自我声明和质量公开承诺,推动形成多元共治、互为支撑的协同监管格局。7 .实施包容审慎监管
10、新模式。以鼓励创新原则,容错纠错为导向,构建权责明确、公平公正、简约高效的包容审慎监管体系。依规依纪依法在重点领域试行行政执法人员尽职免责制度,为行政执法人员依法正确履职提供保障。深化行政执法改革,建立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减少监管执法活动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8 .深化市场监管行政执法改革。建设市场监管部门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指标评分模型,对全县企业全量赋分,将结果集成至“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平台,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信用监管深度融合,完善按信用分级分类管理模式。推动行业协会商会等建立健全行业经营自律规范,更好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六)着力打造精准有效的要素环境1.加大
11、信贷支持力度。探索新型的数字化服务模式,嵌入数字人民币场景,赋能数字经济发展。引导银行精准纾解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暂时流动性困难。深化银行机构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改造信贷流程和信用评价模型,简化办理手续,提高贷款发放效率和服务便利度。9 .全力维护劳动力市场和谐稳定。基于用人单位订立电子劳动合同工作指引,扩大电子劳动合同试点范围,巩固改革成果。持续开展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3+2”专项行动,提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就业质量。构建完善多元的人力资源政策体系,精准对接市场主体引进各类人才。10 加强创新主体孵化培育。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进
12、一步强化对双创孵化载体的全链条管理和培育,加快形成持续创新的系统能力。推进成果转移转化对接,以“线上”和“线下”结合方式,积极参与成果推介相关活动,将各类创新成果转入实际运用。11 深化减税降费工作。不折不扣落实退税减税降费政策措施,依法依规组织税费收入、持续改进办税缴费服务、不断优化税务执法方式,扎实推进税收营商环境提质增效,让减税降费的“真金白银”落到企业、惠及个人。三、组织保障(一)明确任务,加强配合。各部门要根据本实施方案,按照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的工作要求,分解目标任务,落实、落细工作责任,加强协作配合,对照清单的具体举措和完成时限,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二)跟
13、踪成效,系统推进。全力助推市政府数字建设,升级数字政府应用创新,打造协同高效的数字政府。以市场主体满意和营商评价提升为导向,从日常工作、市场主体满意度调查、现场核验三方面客观反映营商环境现状,跟踪体验创新事项落实进展和成效,及时发现问题,督导解决问题,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三)以评促改,衔接到位。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国家、省、市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和绩效考核的重要性,主要领导要亲自指挥统筹调度,分管领导一线应战抓好实施。在国家、省、市对县评价期间坚决确保前后方工作衔接到位,各牵头单位要做好组织调度,责任单位积极协同配合。(四)深化宣传,共同提升。深入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宣传贯彻工作。县委宣传部、县营商办以及县直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类平台载体,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报道改革举措、推进情况。及时总结推广服务企业便利市场的经验做法,全面提升全县营商环境。增进社会公众对营商环境创新改革的了解和支持,提升影响力和知晓度,营造更加浓厚的改革氛围。本实施方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