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远程会诊工作总结汇总十篇.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135191 上传时间:2024-03-2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65.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远程会诊工作总结汇总十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医院远程会诊工作总结汇总十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医院远程会诊工作总结汇总十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医院远程会诊工作总结汇总十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医院远程会诊工作总结汇总十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远程会诊工作总结汇总十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远程会诊工作总结汇总十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医院远程会诊工作总结汇总十篇医院远程会诊工作总结篇(1)远程会诊:主要是上级医生通过远程会诊系统,直接对基层患者进行会诊,并对基层医生给出会诊意见,如远程视频会诊。远程监护:即利用家用医疗装置采集患者的生命体征信息,并通过网路传输到监护中心,由医护人员对居家患者进行监测和疾病管理的服务,如远程家庭监护、远程疾病管理等。远程教育:主要是对基层医疗人员进行的继续教育和培训I。这其中的远程影像诊断和远程病理诊断,由于其诊断方式与医生原有的工作方式相似,都是根据相对客观的影像片及病理片做出诊断。而且目前的网络条件完全可以满足图像远程传输的速度和质量,另外远程遥控显微镜等技术设备的应用也可以大大提高诊断

2、的可行性,因此影像和病理诊断是目前国内开展最广泛、最成功的远程医疗项目。尽管如此,在实际应用中还会遇到拍片质量、位置选取、病理取材、切片制作水平等问题。由于远程诊断,特别是远程病理诊断具有一定的结论性,因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一般医生都会加上一句:“必要时请结合临床除了远程影像和病理诊断之外,目前国内的远程医疗能取得令人非常满意效果的项目还不多。就像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在博客中所说:远程医疗无非是“看和想象”,没有经过医生亲自的“问、闻、望、切”,它对传统的诊断学是一个有力的冲击。这可能会使有经验的医生对远程医疗产生抵触和反对的情绪,而这些都是很现实、很具体的实际问题。现在,国内正掀起一

3、波远程医疗的热潮,但似乎目前国内的企业和医院更加关注如何建立远程医疗系统,似乎有了远程医疗系统中国偏远地区患者“看病难”,医务人员知识和技术水平差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其实,笔者认为目前国内对于远程医疗的期望,远远超出了远程医疗本身所能承载和发挥的作用。医院远程会诊工作总结篇(2)宁强县人民政府2018年11月近年来,宁强县积极探索推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医改模式,2018年,宁强县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根据前期改革实践经验,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为抓手,合理规划县域医共体建设,确定由2家县级公立医院牵头与18个镇(办)卫生院组建2个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形成县镇村三级医疗机构责

4、任、利益、发展、服务、管理共同体。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落实四个到位,健全保障体系(一)坚持高位推动,领导重视到位。县委、县政府始终将深化医改摆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坚持县委书记、县长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主动作为、具体抓。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和县委深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医共体建设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二)加强顶层设计,政策配套到位。修订完善宁强县医疗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试行)及系列配套文件,形成政府主导、卫计局牵头、部门联合、县镇医疗机构实施的工作模式。按照“三不变、六统一、三加强”原则,2家医共体总院牵头分别制定了医共体内人员、财务、绩效

5、考核、药品耗材及设备等管理办法,医共体建设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三)健全工作机制,运行监管到位。将医共体建设纳入县委、县政府重点督查事项,成立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专项督导组,定期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建立以“服务质量、患者满意、职工认可、费用控制、成本控制”等为核心的考核指标体系,将技术带动、医疗资源下沉、群众健康改善等作为重要指标,严格考核奖惩。2家医共体总院分别成立了“一办两中心”(医共体建设办公室、医保结算中心、财务管理中心),加大对医共体分院人、财、物监管力度,确保医共体建设有序推进。(四)转变工作职能,职责夯实到位。印发了县域医疗共同体中县级卫生计生主管部门及相关机构主

6、要职责和任务,县卫计局主要负责落实县医改领导小组决策、县域医共体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宏观监管医共体;县合疗办由原来的经办向督办转变,重点开展“随机抽查医疗机构、随机抽查参合住院群众”检查,严肃查处新农合违规、违约行为。医共体总院管理职责加强,直接管理医共体分院所有工作,行使医共体内合疗经办权力,工作重心下沉到基层,服务理念由以治病为中心向防病为中心转变,形成统筹兼顾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齐头并进发展格局。二、深化两项改革,提升医共体建设水平(一)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打造管理共同体。深入推进医院人事、薪酬和财务管理制度改革。一是全面落实医共体总院人事自主权。镇(办)卫生院成为医共体总院的分院,分院院长(

7、卫生院院长)由医共体总院任免,鼓励总院科室主任或技术骨干到分院担任主要负责人。医共体成员卫生院的人员统一归医共体总院管理,实行人员统一招录、培养、调配使用,人员双向流动不受限制,总院按照“强基层”的原则自主安排。医务人员在医共体内任一医疗机构注册后,即可在医共体内任一医疗机构执业。二是优化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允许医共体的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将收支结余部分的70%用于绩效分配,30%留作卫生事业再发展基金。医共体分院的绩效考核由总院统一进行,薪酬由总院统一分配。总院院长纳入各分院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对年终考核为优秀的医共体团队进行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扣减当年一

8、定比例的财政经费,并追究总院领导责任,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解聘总院院长职务。三是实行财务集中统一管理。医共体分院的财务、财产统一归入医共体总院,分开建账、独立核算;各分院设立备用金,用于日常业务支出,周转使用,大额资金支出按程序报批。(二)深化支付方式改革,形成利益共同体。改革医保支付模式,实行医共体医保基金按人头总额预算包干支付方式,建立“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激励约束机制。新农合按不超过当年筹资总额10%提取风险基金和按人头提取门诊费用及大病保险基金后,剩余基金按不低于95%进行总额预算,交由医共体包干管理使用;医共体总院负责按现行医保政策对辖区参合群众(除普通门诊大病保险外)医疗费用进

9、行结算报销,支付按规定产生的签约服务费用。合疗基金结余部分80%由医共体总院分院、村卫生室按9:1比例分配,主要用于绩效考核,20%用于医共体事业发展;合理超支部分(重大疫情、重大自然灾害)由医共体与合疗经办中心按2:8比例分担;不合理超支由医共体总院承担。三、推进“互联网+医联体”,助力医共体建设为进一步提升医共体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宁强县积极推进“互联网+”医联体建设,提高医院收治能力,降低病人外转率;县域2家医共体总院分别与医共体内各分院建成了远程教学、会诊、会议系统,初步建成三、二、一级医院和村卫生室四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形成了线上线下互动协作、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服务能力提升、基层

10、群众受益的良好局面。县天津医院与北京航天中心医院结成互联网+紧密型医联体关系,聘请北京航天中心医院副院长担任县天津医院名誉院长,成立北京航天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和急诊科专家工作站,在“医院管理、学科建设、技术指导、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帮扶。建立互联网+医联体服务中心,实现两地医院医疗卫生信息资源共享。在县天津医院建立了患者数据集成共享平台、远程视频会诊平台、远程影像会诊平台、教学系统,通过远程影像会诊平台可将疑难患者MR、CT、DR影像数据传输至北京航天中心医院影像中心,由专家阅片、影像报告,并自动回传县天津医院医生工作站,医师打印报告供临床使用,初步实现了远程学术交流、远程技术讲座、远程现场示教

11、、远程病例讨论、疑难复杂病例远程医疗会诊,真正使“下级检查、上级诊断”变成了现实。四、弘扬中医国粹,促进医改深入发展在医共体建设中,加强中医药专科建设,强化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与推广,积极发展中药生态种植和健康服务产业,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治未病的作用,满足患者就近诊疗廉价就医的需求,减轻患者的就医负担,以中医药广泛应用推动医改的深入发展。投入5000余万元建成县中医医院门诊综合楼,医疗业务用房面积达到20000平方米。县中医医院顺利通过“二级甲等”复审,并成立了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宁强县分中心,有6个科室为省级重点专科。全县18所镇(办)卫生院均建立了中医馆。定期邀请省内外专家教授来宁

12、授课,组织开展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基本中医疗法在基层医疗单位得到普遍应用。积极开展中医学术交流,近3年连续承办了全国针灸康复埋线经验交流会,并在县中医医院设立了石学敏院士工作站。充分依托我县林地资源广阔的优势,大力发展银杏、天麻、华细辛等林下中药材生态化种植。2018年11月全国第六届天麻会议在我县召开,2019年4月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将在我县召开中药生态农业秦巴论坛暨中国生态学学会中药资源生态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并授牌建立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材生态化种植实验基地。中医科学院适时将在我县设立黄璐琦院士工作站。规划建设占地IOo亩的老年医疗养老中心,发

13、挥当地243种中药材资源优势,建设中药材资源展示馆、观光园。积极申报创建“全国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康疗、保健、休闲中心等配套设施,大力发展医养结合产业。努力打造以医、养、康、健、游为主线,构建能看、能康复、能养老、能保健、能旅游、能普及中医文化的“医疗+养老”健康养生综合体。五、实现四个突破,社会满意度大幅提升(一)就医秩序日趋合理,分级诊疗成效初显。按人头总额预付制度下“超支不补,结余归己”的结算原则及绩效考核分配制度,使医共体内三级医疗机构产生共同的目标激励及约束,消除以往医共体内部机构间的利益冲突,推动分级诊疗格局形成。医共体总院制定医共体内收治病种和上下转病种,明确功能定位,

14、规范医生行为,提升自身能力,主动减少过度医疗,尽力保证覆盖范围内患者不外流,守住县域医疗大门。同时主动将患者分流到镇村两级,并不断提升两级机构能力,保证基层接得住。建立上下转诊绿色通道,医共体分院(镇办卫生院)确需向上转诊的患者,由总院(县级医院)为其提供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服务。患者在总院已完成难度较大的诊治且病情平稳后,转回分院,由总院派原经治医生跟踪指导后续诊治工作。严格落实分级诊疗制度,严格外转审批,对不遵守基层首诊、逐级转诊的患者降低医保报销比例10个百分点。最终实现“小病在镇村,大病在县医院,重病转县外”患者合理流动的良好局面,逐步形成“患者无序就医”向“有序就医”转变的

15、就医新秩序。从今年6-10月医共体运行情况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县域内住院病人增长4.55%,县域外住院人次下降5.6%,县、镇住院人数占比分别达90.6%、51.2%,分别提高3.5%和15%;药占比下降3.8%。(二)优势资源合理流转,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按人头总额预付制下县医保经办中心按照医共体各自覆盖人群付费,同时不限制患者就医自由,无形中营造了医共体间、医共体与非医共体机构间的竞争氛围,从而激励县内医疗机构改变其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在医共体内部,通过分配医保基金“蛋糕”,促使各级医疗机构各司其职,并在内部形成良性资源流动机制,从以往的“要我帮”到“我要帮”,从而使基层

16、分院获得发展,医共体整体实力增强。对医共体分院(镇办卫生院)实行“一类保障、二类管理”,医共体总院医师与镇(办)卫生院医师、村医结成“1+1+1”对子,进行“传帮带”,加强对镇村两级医务人员的实时指导。医共体总院通过长期下派专家到分院坐诊、查房带教、举办健康讲座等方式,提高分院服务能力;同时,在有条件的分院新开设了皮肤、肛肠、妇儿专科、中医针灸理疗、口腔等专科。分院通过选派人员到总院进修学习等方式,提升医疗技术服务水平。落实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镇办卫生院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团队采取划片包村等形式,为村医签约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和技能培训;2家医共体总院共选派21名骨干医师到分院担任支部书记和业务副院

17、长。今年以来,基层医疗机构新增疾病诊疗病种20余个;县医共体总院累计下派常驻专家医生65人次,建立名医工作室3个,指导基层查房260次,开展学术讲座及技术指导150余次,现场培训分院医护人员700余人次,开展远程会诊50余例、远程教学130余次,专家门诊、手术340余人次,组织大型义诊活动10场次。医院远程会诊工作总结篇(3)1、远程会诊系统的定义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就是借助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利用先进的通讯设备,实现远距离医疗会诊。远程医疗会诊应用计算机、通信、医疗技术与设备,通过数据、文字、语音和图像资料的远距离传送,实现专家与病人、专家与医务人员之间异地“面对面”的会诊,方式多种多样、方便快捷

18、,不必携带大量病史资料,既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又节省患者的就诊时间,从而免除了长途奔波、挂号排队的劳碌之苦。2、我院远程会诊系统建设从2011年,我院开始对远程会诊系统进行调研、谋划,在2012年建成边防部队内部网络的远程就诊系统。2014年底,在边防局的支持下,与北京蓝卫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依托全军卫星网络,建成边防部队远程会诊中心站点。下面从站点接收选址、基础建设、室内建设以及系统各功能等方面谈谈我院的远程会诊系统。2.1 站点接收选址对于卫星通信地球站,天线的选址非常重要。一是对卫星轨道的视域要宽阔,卫星天线应尽可能架设在开阔空旷地最高处,避开高层建筑物、铁塔、高压输电线等对天线波束的阻

19、挡;二是各种干扰要小,卫星天线周围不应有干扰源。对卫星地球站的干扰主要是指落入地球站接收频段内的微波干扰,这些干扰主要来自地面微波接力系统、雷达系统、电气线路及设备、飞机等。为保证在干扰情况下,地球站仍能正常工作,一般要求干扰电平低于信号电平25dB.三是地形环境适当,站点天线朝向卫星的方向上,必须毫无阻挡并且有足够的净空;如果天线仰角过大,或者说净空角过小,将使天线噪声温度增加,地球站品质因数G/T下降。根据以上三点原则,我院天线位置放置于门诊部顶层,偏离高压线,并且选好适当的仰角,从实际运行中测试干扰非常小,基本对图像传输没有影响。2.2 卫星天线基础设施建设确定好天线位置后,制作水泥平台

20、,做好避雷措施。天线塔顶部安装尖端放电的避雷针装置,避雷针顶端与天线顶端的连线与避雷针本身所在垂直线的夹角小于45角。由于避雷针本身即构成引雷器,当其遭受强大的雷电袭击时,会在其周围产生巨大的感应场,产生很大的浪涌电流,该电流经馈线引入机房可击毁设备。因此,在考虑45。保护角的同时,还使避雷针与天线杆之间的间距不小于3m,既防直接雷击又防感应雷击。2.3 室内建设考虑到我院营房实际情况,机柜以及会诊设备都放在会诊室。会诊室选在门诊部五楼,与卫星接收器距离不超过IoO米。室内结构简洁大方、色彩协调舒适、采用亚光材质、减小光线干扰;墙面采用米黄色调,并安装吸音材料,创造良好的建声环境;地板采用浅色

21、亚光地板;天花板采用60OmmX60Omm乳白色矿棉吸音板吊顶,方便布线和安装视频;灯光采用两组色温(4000。K和6500。K)的三基会议专用灯具照明;视频会议终端统一安装放置在机柜中;电话会议终端放置在会议室桌面上。2.4 远程会诊系统各功能(1)远程医疗会诊功能。医务工作者在接诊过程中,如遇疑难病例,由经管医师填写远程会诊申请单,提出会诊目的,经科主任签字,并请病人或家属填写请求远程会诊同意书,准备如下资料:病历摘要按标准申请单打印,各项检验、检查及影像报告单可以是复印件、各种影像片、病理片,向全军相关专家申请远程会诊。通过远程会诊,既可以与现场的医生“面对面”展开讨论,又可以指导和观察

22、现场医生进行医疗操作,还能够立即送达诊断和治疗方案,犹如专家亲临现场会诊,共享了医疗资源,保障了病人利益,提高医院医疗技术水平。(2)远程培训功能。通过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全军专家每周固定时间对全军医护人员进行专题讲座,让医务人员了解国内外最新医学技术知识的发展,学习到最新、最权威的医学知识,促进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3、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我院远程会诊系统已经运行了一段时间,也发现了不少问题。(1)医患双方认识不足。患者受传统医疗方式的影响,认为不见医生的面心理不踏实,从而不愿意轻易尝试这种技术;很多医生对远程会诊不太了解,甚至有些人害怕暴露自己的不足而不敢为病人选择远程会诊。(2)由于远程会诊

23、工作涉及医疗、计算机以及管理等专业,这就要求远程会诊中心的工作人员是复合型管理人才。现阶段,医院远程会诊中心的工作人员主要是学计算机专业,这就要求这批人员需要学习掌握医疗知识。(3)病人资料不完善。由于我院医师的技术水平与医疗条件与会诊医院有一定的差距,而双方医生在会诊前一般比较少进行沟通,导致在采集会诊病历过程中遗漏了会诊方认为比较重要的资料,导致病人病例不完整。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几点建议。(1)积极做好远程会诊宣传工作远程会诊是一项新型的业务技术,它的目的、形势及应用特点、优越性对广大医务人员和病人都很陌生,为此,无论是对医务人员,还是对患者都要做好宣传工作,以吸引更多的医生和患者利用远程

24、医疗服务。医院定期在院会以及平时专题讲座的形式,对医务人员讲述了远程会诊的先进性、重要性、可行性,让他们加强了对远程会诊的认识。对于患者或普通的群众,我院医务部门定期在门诊、住院部进行广泛宣传,并向家属发送有关远程医疗会诊的宣传资料,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2)建立一套完整的远程会诊工作制度为了保证远程医疗会诊工作的质量,我院远程会诊中心制定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如远程会诊实施细则、远程会诊中心工作人员职责、远程会诊中心日常管理制度、远程会诊知情同意书等等,明确了远程会诊的申请、会诊、回访等方面的要求,方便病人得到有效的会诊。(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进修培养远程会诊是一门医疗新技术,新

25、技术的应用开展,对医院人才选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远程中心的工作人员,必须是即要熟悉医疗业务工作,了解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又要精通管理知识的复合型管理人才。近几年,医院加大了投入,让远程会诊中心工作人员到总医院进修培训,全面提高综合业务能力。医院远程会诊工作总结篇(4)三重县使用远程影像诊断系统至今已有10余年的历史。1996年,三重县建立了三重大学医院与志摩医院的卫星线路网络,之后与神岛诊所联网。1999年,三重大学医院与县立医院中心、尾鸠综合医院、纪南医院的卫星网络和个别ISDN线路联网。2001年,与山中胃肠科等数家医院建立TV线路网络。2003年,使用光纤与盐川医院连接。经过这些年的

26、发展,于2004年成立了NPO法人三重县影像诊断支援机构。有关NPO法人三重县影像诊断支援机构NPO法人三重县影像诊断支援机构是以三重大学放射科为核心建立起来的,现在共有23名医生,入网医疗机构19家,每月读片4000件5000件。读片中心的读片医生与请求协助医院直接签订合同。另外,每次读片服务需要向NPO法人支付300日元(24元RMB)作为日常网络维护费用。成立NPO法人的作用通常来说,在日本是通过中介公司与读片医生建立联系的,可一旦中介公司介入其中,请求方医院就要向中介支付高额的中介佣金。比如某医生的读片费为2000日元(158元RMB),中介就会收取等额的中介佣金。相对来说,与NPO法

27、人合作,支付给医生个人的读片费+300日元的总费用,比起一般的中介公司所收取的中介佣金要减少接近一半的费用,这对于请求协助的医院来说一个比较大的费用节省。另外,NPO法人会为每个医院指派专一的读片医生。请求方医院明确知道是谁在为其提供读片服务。如果交给一般的读片公司,读片医生不固定,请求方医生与读片医生之间的默契会诊、医院间的密切协作将无法得到长期的保障。NPO法人的出现则可以尽量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负责任的承担起影像解读任务,以维持医疗协作网络的长效运转。放射科常务医生的分布图2为三重县内的放射科常务医生的分布情况。现在,三重大学常任医生30名,其他医生分散在县内的各个医院,全体人数约60名

28、。如图3所示,三重县拥有从脑神经到骨科各个专科的专家。一般医院只有常务医生14名彳艮难覆盖各种专科领域的影像判断。将此类课题委托给NPO法人,即使非强项的领域、无专职专家也可进行全面诊断。从常任医生人数来看,34人的情况下,大部分案例可以医院内部解决,但12人的情况,则多数需要外援,特别是在紧急的情况下,大多需要借助读片中心医生协助。远程影像诊断系统的实际运转远程影像诊断医疗网络采用的是CATV线路、光纤、通信卫星(递减)等通信方式。其中光纤采用的是日本NTT电信公司的家用网络线路(费用低廉),实现医院间的远程影像传输诊断。从图4区域线路特点来看,三重县南部地区较多采用的是ADSL线路。1 .

29、关于读片影像2009年6月份的NPO法人月度读片数为4730件。读片内容主要是日常临床使用频度较高的CT和MRL最近各个医院热门的体检影像内容一一肺癌检查项目胸部X光图、乳癌检查的造影、PET-CT检查等影像的读片量也在不断增加。2 .责任读片医生在大学医院工作的医生中,全部拥有专业资格,医院工作时间以外可以在读片中心进行读片。一般医院工作的放射科医生,医院工作完成后在自己家中进行读片诊断。另外,还有医生需要带小孩,不去医院在家中工作及读片的事例也在增加。另外,海外留学医生经济上比较拮据,有些会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他们可通过互联网连接日本的网络,读解传到的影像后,将结果报告返回,获取些生活费

30、。最近,很多大学医院都有采用海外留学医生提供读片服务的情况。3 .读片报告通过互联网回复全面的报告,请求协助方也非常满意。4 .系统的概要远程影像诊断系统的概要如图5所示。“读片中心+家中”处理的中心读片环境一一从县内各个医院接受读片请求,在大学读片中心、医生家中或者是国外进行读片分析,再将结果返回请求方的构成图。医院远程会诊工作总结篇(5)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sofcomputer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ies,teleconsultationisintegratedintoourlives.Thearticlesummar

31、izestheteleconsultationexperienceofZengchengDistrictPeople,sHospitalofGuangzhou,andinvestigatestherealisticmeaningsandfuturedevelopmentstrategiesforcarryingoutteleconsultationinprimaryhospitals.KeywordsTeleconsultation;Internet;PrimaryhospitalsFirst-authorsaddress:ZengchengDistrictPeople,sHospitalof

32、Guangzhou,Guangzhou511300,China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32.034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早在上个世纪就谈到:未来医生将对着电脑屏幕根据网络传来的信息,对千里之外的患者进行诊治1。在通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远程医疗会诊系统使这一预言变成了现实,并正在贴近人们的生活。新医改意见也明确要求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面向农村和边远地区发展远程医疗2。为贯彻落实这一医改意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2014年7月,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与增城北部山区派潭、正果和小楼三镇卫生院正式开通了远程会诊系统,这也开启了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

33、对在基层医院开展远程会诊的探索和思考。1在基层医院开展远程会诊的实践探索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原是一家二级甲等医院,2008年10月,整体移交给具有悠久历史和雄厚技术力量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管理。移交以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通过派驻专家教授到该院进行坐诊、查房、手术,促进该院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短短几年,该院已实现跨越式发展,成功升级为当地首家三级综合医院,肩负起当地医疗卫生事业的重担。派谭、正果、小楼三镇位于增城北部山区,基础相对落后,包括医疗在内各方面公共也相对薄弱,是广州市扶贫开发重点帮扶镇。作为增城首家三级综合医院,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有着强烈的主人翁精神,高度重视对派潭、正果

34、、小楼三镇基层医院的帮扶工作。结合互联网时代的特点,该院将开展远程会诊服务作为帮扶支援的新尝试,与三家镇卫生院建立了远程会诊系统。该远程会诊系统平台以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为区域会诊中心,其中包含医疗应用系统及与视频应用服务器、专业储存服务器等设备。三家镇卫生院为会诊终端,部署PC终端运行会诊平台软件以及进行实时数据采集的医疗设备等。整个远程会诊系统涵盖了会诊过程控制,病历数据采集,病历资料管理(传输、存储与解析),音视频通讯(高清音视频交互与录制),电子白板(文档演示、同步阅片等),协同浏览,远程桌面共享,DiCOm传输、存储与解析,远程急救转运监护,基础信息维护,统计分析,标准接口(软件和硬

35、件接口)等功能模块,通过会诊中心与会诊终端的对接,满足紧急会诊、实时会诊、影像学会诊、远程心电监测、技术咨询、业务培训、医医和医患沟通等的需要,从而使派潭、正果、小楼三镇的人民群众在当地医院就能够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急危重症患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增城区人民医院专家的会诊及诊治方案。2在基层医院开展远程会诊的现实意义基于我国的基本情况,结合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在派潭、正果、小楼三镇基层医院开展远程会诊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综合医院面向基层医院开展远程会诊意义重大,无论对于患方、医者,还是整个医疗卫生行业都能带来双赢。2.1 方便患者就医,减轻医疗费用负担我国是一个地广人多的国家,由于地理、历史、

36、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普遍薄弱,医疗条件比较差,危重、疑难患者不得不到上级医院接受治疗。而上级大医院高昂的检查费用、治疗费用,以及所需的路费、陪护费、住宿费、餐费等,却大大增加了患者的医疗成本。此外,路途的颠簸也给患者带来更多的不适,甚至还可能错过了诊疗的最佳时机,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身心俱疲的痛苦。远程会诊的建立,则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使患者在当地医院就可以及时得到上级医院专家的诊断和治疗,从而免于遭受路途的颠簸和辛苦,并大大减轻了医疗费用负担,真正给患者带来优质、高效、便捷、价廉的就医体验。2.2 加强医生交流,提高医疗技术水平长期以来,基层医院由于基础医

37、疗条件相对较差,加上患者少、福利待遇较低等,难以吸引高水平的医务人员,人才流失严重,这就造成基层医院医务人员的水平普遍低下。远程会诊系统则给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提供了一个与上级医院专家教授交流学习的平台。当他们遇到急危重或者疑难病例无法确诊时,通过远程会诊系统,则可以和上级医院专家及时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和咨询,并获得指导。在帮助完成病情诊治的同时.,上级医院专家也可以通过远程会诊系统对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开展远程教育。现代医学知识技术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而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没有条件及时获得最新的医学知识信息。远程会诊系统则让基层医务工作者在当地医院就可以和上级大医院的专家教授进行学术交流、开

38、展病例讨论,观看专家教授的医疗操作演示,学习和掌握到新的先进的诊疗方法,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基层医院的进修学习费用。2.3 实现资源下沉,缓解医疗资源不均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向人民群众提供的医疗卫生资源还是很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以及医疗发展水平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别。在我国,80%的人口分布在县级以下医疗卫生资源匮乏的地区,而80%的医疗卫生资源却集中在大、中型城市3。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卫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都希望到大医院就诊,这就造成大医院人满为患、床位紧张的现象。然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大医院门诊患者中有60%是常见病或者多发病

39、,例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高的疾病,大部分患者诊断明确,多为复诊情况4。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农村和边远地区人们看病难的问题更加突出。远程医疗会诊系统的建立,使得大医院的人力、物力资源更好地下沉到基层医院,实现医疗资源的整合与优化,让基层医院可以共享大医院高水平的专家教授和先进的医疗设备,患者在当地就可以接受大医院高质量的诊疗服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门可罗雀的不均衡现象。3在基层医院开展远程会诊的未来战略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我国的远程会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我国的远程会诊起步晚,并且在实际的运用当中遇到不少问题。因此,我们还需从

40、技术设备、人才培养、政策法规、宣传力度等诸多方面入手,把远程会诊的发展提到战略高度去考虑。3.1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化程度远程医疗会诊是在计算机、网络、通讯信息等一系列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其整个过程的开展都离不开一套先进的网络通讯设备。然而,在开展远程会诊的实践过程中,由于线路、终端、软件等问题造成远程传输质量差从而影响专家的会诊结果、部分基层医院远程医疗系统通信制式不兼容无法实现资源共享等问题还比较普遍5。可见,高速、高清、高效的通讯网络是进行远程会诊的基本保障,而一套远程会诊系统的投入需要一笔不小的资金,此外远程会诊系统投入使用后,软硬件的升级维护、网络费用、工作人员

41、的薪酬等都花费不少的经费。因此,为了突出远程会诊的投资价值,我们应该对其进行效益论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完善运营模式,让远程医疗这一新兴医疗模式既让患者减轻医疗负担,又使医院降低医疗成本,共同提高效益。同时,也希望政府方面能够加大对远程会诊的资金和设备投入力度,积极鼓励远程会诊的开展。3.2 加强从业人员培养,提升专业化水平“发展远程医学,设备是基础,人才是关键。”6一方面,基层医院要正确认识自身与大医院客观存在的医疗水平差距,把大医院作为高级人才库和坚强的技术后盾,积极参加上级医院举办的网上授课、病例讨论等,遇到问题时虚心向会诊专家请教咨询,不断提高自身的医疗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会诊医院要加

42、大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使参与会诊的人员既精通计算机和通讯信息技术,又熟悉医疗业务知识,使各项操作符合会诊过程的需要,确保远程会诊的效果和质量。3.3 完善法规制度,确保规范化管理明确、完善的法规制度,是远程会诊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到目前为止,我国已颁布了有关法规制度,如卫生部于1999年颁布的关于加强远程医疗会诊管理的通知,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开展远程会诊过程中的医疗职责,使远程会诊有据可依7,但这些明显不能与新形势下远程会诊的快速发展相适应。在目前的阶段下,会诊医院双方以及患方、运营商之间仍然没有十分确切的法律制约,如果出现信息传输中的失误、资料不全或资料本身的失误、咨询诊断的失误造成误诊,计

43、算机病毒或“黑客”侵入造成患者信息资料的泄漏时,没有具体的法律条文可以明确该由哪一方来承担责任8。因此,主管部门应该针对远程医疗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信息网络、医学和法律等多个维度去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方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减少在远程会诊过程中各类医疗纠纷的发生,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利益,将医疗风险控制到最低。同时,参与会诊的医院要结合双方的实际,制定相关管理规章制度,明确会诊流程、申请条件、工作人员职责以及突况的应急预案等,确保远程会诊的规范化管理9。3.4 加强宣传力度,扩大普及范围对于新事物的认识和接受,人们总是需要一个过程。作为新兴的医疗服务模式,远程会诊目前被人们认识和接受的程度

44、还不是很高,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都对其抱有一定的怀疑态度。传统的医疗模式注重医生与患者面对面的交流,除了做一些必要的检查之外,医生对患者病情的诊治还要通过对患者进行视、触、叩、听,从而综合提出具体的治疗方案10。而远程会诊却是会诊专家通过视频网络对患者进行远距离的诊治,触、叩、听、闻等关键的体格检查都不能亲自进行。这就让大多数患者尤其是病情急重、病因不明的患者在心理上对远程会诊产生一定的不信任感,不愿意接受远程会诊。甚至许多医生也对远程会诊的效果和质量存在顾虑,而且部分医生还可能会认为申请远程会诊是对自己医疗技术水平的否定,不愿意轻易请教上级医院的专家教授。这些都极大地影响着远程会诊的进一步发展

45、。因此,我们要加强对远程会诊的宣传力度,引导人们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到远程会诊的优越性和可靠性。对于广大医务人员,各医疗机构可以通过专题培训等形式提高他们对远程会诊的了解和认识;此外,可以通过制度规定、奖励机制等鼓励他们参与到远程会诊当中,充分利用远程会诊的医疗资源,提高自身的诊治水平11。对于社会公众,政府和各开展远程会诊的医疗机构要积极发挥报纸、电视、网站等媒体的作用,加强对远程会诊技术实例的宣传和报道,扩大社会影响。当然各开展远程会诊的医疗机构不断提高会诊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取信于民,才是对公众最有力的宣传。总之,远程会诊在区域医疗信息化中的应用有效打破了时空的限制12,无论是对患者、医生

46、,还是医疗机构甚至整个医疗行业都带来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该看到远程会诊的美好春天,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推动远程会诊向着更加完善、健康的方向发展。参考文献1刘彦凯.信息化助推新医改一一记“健康快车”专家远程会诊系统J信息化建设,2009,12(6):16-19.2李艳,尹继业,李丹.面向社区和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远程医疗的实践探索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9):87.3孙一民.远程医疗在边远地区医疗机构应用可行性和必要性J.医学信息,2001,14(2):86-87.4印成增.浅谈远程医疗的应用及发展前景一一利用现代互联网平台缓解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探讨J

47、.科技致富向导,2012,20(18):313.5许丽萍,远程会诊系统攻略N.计算机世界,2008-07-14(050).马明,于翎,刘久弘,等.远程医学会诊的质量控制研究J.中国医院,2009,13(4):52-53.7王志博,王九生.远程医疗主要功能及发展战略前瞻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2012,9(6):32-34,40.网刘翔,朱士俊,李信春.我国远程医疗发展现状、难点和对策分析J.中国医院,2004,8(6):8-11.9金开宇,彭晨辉,李则河,关于远程医疗的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7):65.10王寰.浅谈远程医疗会诊在现代医院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2010,27(12

48、):385-386.医院远程会诊工作总结篇(6)山东省远程医学中心为对口援建医院提供远程会诊、远程手术指导、远程心电图传输、远程医学影像传输、远程病理会诊和远程教育等形式的医学帮助,切实缩小了不同地区的医疗水平差距,将山东省立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提高了边远基层地区的医疗诊断水平和质量。远程医疗提升基层医院技术水平1 .基于云平台的远程医疗网为规范远程医疗的工作流程,中心建设了远程医疗网作为其官方网站。“我们的网络是基于云平台的理念而建设的,在远程医疗网络里,联网医院分别设为三级、二级和一级,用层级辐射的方式来构建远程医疗平台。”山东省远程医学中心主任张喜雨介绍说,“省医学中心建设一级平台,

49、辐射到地级分中心;地级分中心再建设二级网络平台,辐射到下面的县医院;县医院建设三级网络平台,辐射基层的乡镇卫生院。这些医院共享一个数据库,既有公有云又有私有云,这样的方式能最大限度地节省医疗资源,将小病留在乡镇等基层医院解决;疑难病症集中到市三级医院获得诊治。”据张喜雨介绍,目前省远程医学中心已经建立了两个地级分中心,一个是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一个是泰安中心医院,还有其他一些地区的地级分中心也在相继建设中。同时,由于县医院建设资金有限,无法实现数据本地、异地备份,省远程医学中心还利用自身的服务器、存储等资源为县医院开设了数据托管服务,县医院的医疗数据会在相对空闲时间内自动备份到省远程医学中心,即实现了数据异地备份,也实现了数据安全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