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3-《蜀道难》《蜀相》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3-《蜀道难》《蜀相》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高中语文选必下第一单元蜀道难和蜀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吟咏品评诗歌,品味两首诗歌风格的差异,提高审美品位2 .探究虚实相生等艺术手法的运用。3 .寻找诗心,传承经典,体悟文化精神培育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探究理解李白和杜甫诗歌的不同风格及相同担当【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唐代是诗歌盛世,李白、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两座并峙的高峰,他们以超凡的诗才撑起了唐诗一片瑰丽的天空。“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后人经常以李杜并称。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里说,“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巴蜀地区人杰地灵,李杜二人先后与巴蜀碰撞出了火花,今天我们来认识李杜与巴蜀撞出的两朵火花蜀道
2、难和蜀相。二、新授任务一:知人论世,把握诗歌体式【答案示例】一句话点评李白潇洒飘逸的仗剑游子杜甫心忧苍生的草堂诗人古体诗也叫古诗、古风,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等。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其发展轨迹是:诗经3楚辞3汉赋3汉乐府与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玲陶诗等文人五言诗3唐代的古风、新乐府。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律诗共八句,每句五字的叫五律,每句七字的叫七律,偶数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每两句为一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十句以上为排律,排律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对仗,押韵也和律诗一样。李白蜀中漫游时期25岁前上李邕
3、第一次漫游时期25-42岁蜀道难供奉翰林时期42-44岁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二次漫游时期4455岁将进酒安史之乱时期55-62岁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杜甫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望岳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月夜春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蜀相登高任务二:声情并茂,诵读感知蜀道难以浪漫主义的手法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自然的感情,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蜀相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两首诗歌,一篇浪漫瑰丽,一篇联系现
4、实。请诵读课文,品味这两个类别的诗歌的区别。活动一:指导学生从节奏、轻重缓急、语调、语气、情感等方面对同学的朗诵进行评价,老师适当点拨。蜀道难:李白写了一条(特点)的蜀道,抒发了情感。蜀相:杜甫写了一位(特点)的蜀相,表达对诸葛亮的情感。【参考资料】(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诵时适当点拨渗透)1.蜀道难是乐府古题,大约是开元十九年(731)李白初入长安之作。古辞都以蜀道险阻为内容,寓有功业难成之意。此古题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未成的心事。当友人入蜀时,他便用这一古题写诗送别友人。诗中极力描绘入蜀道路的艰难险阻,表达对蜀中军阀割据作乱和友人旅蜀安危的担忧,更借此抒发世道艰难,志士功业难成的悲愤。2
5、.蜀相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天。此时的杜甫,刚刚来到成都不久,暂住于城西的浣花溪畔。在此之前的五年,他颠沛流离,一度身陷安史叛军中,逃脱后做过左拾遗、华州司功参军之类的小官,之后又弃官而去。这五年里,他目睹了安史之乱中兵火连天、生灵涂炭、田园荒芜的景况;加之唐肃宗昏庸糊涂,宠信宦官,排斥功臣,而杜甫本人亦因上书救宰相房瑁而遭疏远、贬斥,这使得早年间一心想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他倍感失落,对时局的忧虑也始终徘徊在心头。写作背景:国乱、君昏、民困、己穷3 .活动二:在交流评价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展示与评价中增进对诗歌感情的理解,增强对诗歌艺术魅力的体验。任务三:读诗识人,诗行看李杜诗
6、有灵魂,诗的灵魂就是诗人的灵魂。有什么样灵魂的诗人,就会写出什么样灵魂的诗来。品其诗,悟其人。活动1;透过诗行看李白、杜甫,请结合自己对蜀道难蜀相和李杜其他诗歌的阅读体验,用“我读出了一个的李白(杜甫)+具体诗句分析的格式谈谈你心目中的李白、杜甫。要求:语言简洁,有文采,150字左右。【答案示例1】透过诗行看李白,我读出了一个情深意重的李白。“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唉呀呀,你这个远道而来的客人,为了什么要来到这个地方?对蜀道作出“其险也若此”的小结后,诗人顺势向友人发出这样急切的叩问,对西游友人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答案示例2透过诗行看杜甫,我读出了一个壮志难酬的杜甫。“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
7、英雄泪满襟。对诸葛亮事业未竞、赍志以殁,杜甫表现“泪满襟这样强烈的痛惜之情。“长使二字不仅将诗人自己,也将一切有志于匡扶社稷的英雄们都包括了进来,引起无数仁人志士的共鸣。【参考资料】L(李白)就一个作家在其当时所引起的轰动而论,中国文学史上没有谁可以和李白匹敌。李白简直像一股狂飒、一阵雷霆,带着惊天动地的神威,以一种段慑的力量征服了同代的读者。”一一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袁行需2 .(杜甫)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大诗人,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绚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一一著名诗人和学者闻一多3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一一韩愈调张籍任务四:审美鉴赏,探究虚实相生古典诗词常常以虚实相生的手法营造艺术境界
8、。蜀道难写实与想象交织,写出蜀道之“难形成迷离情恍、奇丽峭拔的诗歌境界;蜀相以实写虚,情景交融,又有炼字琢句、音调和谐的语言魅力,使人一唱三叹,余味不绝。比较阅读蜀道难和蜀相,探究诗人是如何运用虚实相生艺术手法的。活动一:交流探讨,辨析“实与“虚。虚实相生中的“实,是指作者描写客观世界中实际存在的实物、实景、实境,也即眼前之景、可观之景。如蜀道难中的“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枯松倒挂倚绝壁“剑阁峥蛛而崔嵬,蜀相中的“锦官城外柏森森隔叶黄鹏空好音等。虚实相生中的“虚,是指作者通过思考、联想或想象而虚拟出来的,眼前看不见、摸不着而又从字里行间能体味出的虚物、虚景、虚境。“虚景”主要有三种:虚幻的想象、
9、神话或梦境;追忆中的历史、往事;设想中的情境或尚未实现的未来。如蜀道难中的“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连峰去天不盈尺,蜀相中的“两朝开济老臣心”等。活动二:探究虚实相生手法的运用“虚“实从不同角度分析有不同含义。从诗歌内容来看,景物事件为“实,情感思想为虚;从写作手法来看,正面铺叙描写为“实,侧面烘托渲染为“虚;从语言运用来看,实字为“实,虚字为“虚虚实结合也有着多种方式,可以是以实写虚,也可以是以虚写实,还可以是虚实并用。李白诗中多想象,多夸张,似乎是以“虚为主,但蜀道难中的蜀山之高、剑阁之险,又非虚设。杜诗是“诗史,写实之作很多,但寄托深远,感慨深长,也是实中有虚。(3)蜀道难从蚕丛开国、五
10、丁开山的古老传说到“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的可怕现实,从六龙回日之九重云雪到冲波逆折之百丈深渊,凭借神奇的想象,诗人具体描绘出蜀道峥蝶崔嵬的面貌,生动渲染出了它阴森幽邃的氛围,使人如身临其境,耳闻目睹。另外,为了强调秦蜀交通阻隔时间之久远,极言“四万八千岁;为了突出青泥岭山路之盘曲,用了“百步九折;为了显示蜀道之高耸,夸张说连为太阳神驾车的六龙至此也要掉头回转.这些夸张有力地突出了蜀道之艰险雄奇,突出了它不可攀越的凛然气势。全诗虚实结合,借情抒情,兼用神话传说、夸张等增加诗歌的神秘感,体现了李白诗豪放飘逸的特点。蜀相前两联的写景是“实”,后两联的抒发感慨是虚写景之中寄寓敬慕、慨叹之情,抒情之中带有
11、对历史的回顾,这也是虚实结合。遣词造句方面,实字居多,而“自”空“长等相对较“虚”的字眼,使诗作的表达更加富有情韵。整首诗虚实相生,创造出蕴藉深沉、慷慨悲凉的意境,既写尽了诸葛亮,也反照出诗人自己。任务五:读诗感文人担当,体志悟家国情怀读蜀道难和蜀相,比较意象,深入意境,你读到了古代文人怎样的精神家园和社会担当?李白高叹蜀道难,难在哪里?从最后一节“剑阁峥蛛而崔嵬.中,你读出了什么?【提示】与其说蜀道之难,不如说国事艰难。蜀道之难,国事艰难的背后还有李白的仕途之难。李白用一番奇语倾吐幽愤之情,用一副狂态掩蔽赤子之心。(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为何而泣?如何理解此处的英雄?【提
12、示】借诸葛亮抒惋惜之情,叹壮志未酬,从而引发了对国事的担忧,因此而泣。提问:你如何理解此处的英雄?【提示】许身社稷,志在匡国的诸葛亮和杜甫是英雄,千古为国为民,壮志未酬的仁人志士们亦是英雄,杜甫是为全天下的失意英雄们扼腕垂泪!一一杜甫的“泣不仅是指个人,是兼顾全天下的失意英雄们。蜀相不是为咏史而咏史,为歌颂诸葛亮而歌颂诸葛亮,而是借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事业未竟而身己先死的痛惜;来慨叹自己的壮志未酬而鬓己先斑的悲愤苦痛之情,作者位卑未敢忘忧国,以饥寒之身而怀济世之心,处穷迫之境而无厌世之想。胸怀祖国,心系百姓,他不是为了作诗而作诗,他是用生命在书写人生。李白与杜甫精神认同的“家在哪里
13、?(引导生挖掘李杜真正的相似之处,品出相似的情感与志向,咀嚼古代文人济苍生、怀家国的情怀。)【提示】李白劝朋友离别蜀地,蜀地对于李白来讲是离别的家;颠沛流离的杜甫,避乱蜀地,蜀地对他来讲是客居的家,总而言之都不是真正的归属。那么,真正的家在哪里?李白与杜甫精神认同的“家”在长安,他们的精神追求是济苍生、怀家国。如果说李白的豪放是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那么李白和杜甫共有的报国宏心是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影响。他们渴望入仕,为此在仕途沉浮,在蜀地吟咏感叹.这是当时所有士人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反映出古代文人共有的担当一一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
14、现出来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三、小结一条蜀道,高险凶,可叹可惧可忧,彰李白豪放飘逸,张浪漫主义之风;一位蜀相,忠义诚,可羡可敬可惜,显杜甫沉郁顿挫,扬现实主义之格。李白的诗表现盛唐文人意气风发、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杜甫的诗反映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如果说李白的诗如烈酒,一饮入喉便热力入肺,胸胆开张;那么杜甫的诗便如陈酿,不甚刺激,却让人如逢知己,难舍难分。我们不仅要读李杜的诗,也要读更多的经典,让诗意的文字涵养我们的性灵,让文化的魂魄在中华大地上奔流不息。四、布置作业1 .从二首古诗词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写一段推荐语,增加同学们对它的背诵动力。2 .背诵并默写两首诗。3 .课外阅读蒋勋先生文章诗仙和诗圣:迥然不同的生命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