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党课讲稿: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回应、文明破解与世界意义.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141625 上传时间:2024-03-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党课讲稿: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回应、文明破解与世界意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党课讲稿: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回应、文明破解与世界意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党课讲稿: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回应、文明破解与世界意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党课讲稿: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回应、文明破解与世界意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党课讲稿: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回应、文明破解与世界意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党课讲稿: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回应、文明破解与世界意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党课讲稿: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回应、文明破解与世界意义.docx(1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党课讲稿: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回应、文明破解与世界意义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Jl21这一重要论断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干事创业的新任务,规定了党员干部的努力方向与实践目标。党的二十大对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有哪些、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什么、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有步骤向前推进等重大问题作出重要论述,需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加以深刻认识和把握,从而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为全

2、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奋斗。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创造性回应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并且显然是无法避免的一场社会变革2o任何民族都要走向现代化,也要适应现代化开辟出的生活方式。排斥现代化、拒绝现代化的民族,最终只能被社会发展所淘汰。不论给现代化作出什么定义,它只能作为现代史中各种力量的一部分而被接受3o现代化是一个流动概念,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因此,我们绝不能一成不变地理解现代化,否则便无异于刻舟求剑。衡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现代化水平,具体指标也随着时间变化有所变化。环顾历史、展望古今,中华民族曾长期领先世界,创造出了令各国刮目相看的辉煌成就。来自中国的发

3、明创造与经验积累通过丝绸之路的文明交流,深刻影响了世界走势、人类发展。无论是器物层面,抑或是制度层面,中华民族都曾被视为样板与范例,成为世界其他国家争相学习的榜样。但也正因长期领先世界,封建帝国逐渐在自我标榜的因循守旧中丧失了“拓新知于海外”的能力。在闭关锁国的盲目自大下,中华民族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鸦片战争以后,从世界各国发展格局与力量对比中,可以深刻感受李鸿章惊呼“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内心独白。1840年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遭遇不幸的转折点,国际角色与世界地位由主动转变为被动。自此之后,独立的封建王朝开始沦为帝国主义的附庸,人民群众开始遭受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背负着沉重的苛捐杂税

4、,田赋厘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使近代中国长期陷入困局之中。由此可见,一个曾经长期领先世界的民族翻转式地落后于世界,无疑冲击着民族心理。故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人民希冀、国家关切。近代中国的国情向中华民族提出了重要命题:曾经长期领先世界的民族,能否实现复兴,能否赶上现代化潮流?可以说,实现现代化是中华民族面临的世纪难题。为了寻觅这一问题的答案,不同阶级、阶层人士几乎先后尝试了当时世界上所有的实践方案,但在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裹挟下,结果总是不遂人愿。从历史眼光看,现代化对中国来说有着败也萧何、成也萧何的意味。近代中国不同阶级、阶层人士探索现代化、工业化的成败得失,见证了中华民族奋起直

5、追却也充满无奈的艰难历程。说败也萧何,意思是说近代中国是被现代化大潮淘汰出局的。曾经长期领先世界发展的传统文明古国,由于西方近代工业革命的历史变革而落伍时代,被世界边缘化。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始终受到西方现代化国家的排斥和压榨,“现代化”导致了中国的衰败。当然,那个时候的“现代化”不能与今日今时的现代化同日而语。从中国先进分子的世界认知中,彼时的现代化更多指的是工业化,尽管工业化是对现代化概念的窄化,但却代表着最先的夙愿表达。从这个意义上讲,近代中国败给了现代化。为了实现工业化,地主阶级掀起洋务运动,“自强、求富”成为两面高擎的大旗,带动着近代中国工业的发展。但也要看到,旨在

6、维系地主阶级统治的洋务运动,由于缺少制度层面追赶现代化的理论自觉与实践自觉,结果甲午中日海战一盆冷水,彻底浇灭了依靠器物逐梦现代化的幻想。资产阶级维新派接续地主阶级的实践,冲破了器物层面的仿制,企图在制度层面上挽大厦于将倾,扶江山于既倒。然而,资产阶级维新派严重低估了地主阶级顽固派的实力,最终也以失败告终。先进分子从中发现,“西化”不可能是中华民族实现现代化的道路抉择,引进的制度会被内部落后阶级势力分化消解,亦无法改变中国的国运。此后,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苟延残喘的封建帝制,使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不过,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的面貌并没有发生根本

7、性改变。尤其是广大落后地区,对民主与共和等理念也尚未产生现代性的认识,建立的中华民国只是成为一块招牌,专制主义依然存活延续。从这段历史来看,尽管近代中国追求现代化的努力始终没有放弃,但在多重历史因素影响下,近代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崎岖坎坷。不同阶级、阶层人士挽救民族危亡的失败实践,最终表明社会尚缺少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先进力量。说成也萧何,意思是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动中国现代化,提供了国家发展的成功样板。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给世界的一个能力证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也为进一步探索更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奠定了组织基础,提供了

8、领导力量。通过对近代中国历史的分析,中国共产党清醒地认识到:若要实现现代化,追赶世界的脚步,首先必须建立一个独立民主的国家,这是基本前提也是内在条件。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的统治者并没有解决好这一问题,对帝国主义的妥协始终没有能够使中华民族真正摆脱外部势力的控制4o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进行社会革命的任务,在实际行动上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极大提升了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推动现代化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政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初步经验。尤其是在根据地建设上,中国共产党团结领导人民群众展开的经济建设,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处理复杂矛盾的本领

9、。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推进现代化事业的步骤加快,一段时间内“赶英超美”成为中国现代化实践的生动注脚。但遗憾的是,由于执政经验不足,社会主义建设遭遇挫折。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痛定思痛,决心将党的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式现代化开始大踏步展开。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J52中国共产党用中国式现代化回应了中华民族能否实现复兴、能否实现现代化的世纪难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内在之义。中国共产党用发展成就证明了中华民族也能实现现代化,也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以及其辉煌的成就,回应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遇的苦难。二、中国式现代化的

10、历史性使命实现现代化是近代无数仁人志士的共同追求,中国共产党人自觉承担起了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在近代中国落后的国民经济基础上开展现代化建设并非易事,面对一穷二白的现实,其艰辛程度可想而知。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彰显了对改变国家落后面貌的深切希望,内嵌着中华民族追赶世界发展潮流的雄心壮志,饱含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次引领世界发展的美好希冀。一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的落后面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苦苦寻求中国现代化之路6151。现代化是落后民族、后发国家改变精神面貌的重要方式,彰显着民族国家对富强、文明等价值理念的共同追求。中国共

11、产党开创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承载着改变民族落后面貌的重要使命。近代以来,曾长期领先于世界的中华民族远远落后于世界进步潮流,惨遭帝国主义国家的压迫与蹂蹒,人民群众在动荡的国家环境中无法安居乐业。近代中国的萧条景象与西方世界的摩登图景形成鲜明对比,强烈刺激着中华民族的自尊心。物产富饶的中国大地,不能也不应该一直存在于贫穷落后的场景之中。因此,反对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压迫,追求平等与富强成为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原初最朴素的追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彻底从帝国主义的压迫中解放出来了,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努力变为现实。从具体时间节点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12、立开始慢慢积累沉淀起来的。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的历史中站起来了,一个社会主义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社会进步的画卷在中国版图上徐徐展开。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人民实现了富起来的伟大跨越,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历史性提高,综合国力也在不断提升。经过改革开放多年努力,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发展的指导下,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回顾历史,从过去腐朽的贫穷弱国到今日腾飞的盛世中华,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致力推动的中国式现代化使得近代以来的民族希冀变成了现实。二是要追赶世界发展潮

13、流,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江泽民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J7140中华民族不是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的民族,而是敢于突破、谋求进步的民族。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落后世界潮流是封建王朝长期发展的结果,落后不是中华民族的常态,而是中华民族奋起直追的动力,知耻而后勇、追求进步是中华民族的内在基因。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解放思想,开创了现代化建设崭新局面,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短短几十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用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辉煌成就令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揭示第二个

14、百年奋斗目标时提出:“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我们要继续奋斗,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25“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两个力”领先,才能彰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意义。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正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标志性贡献。三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解决全人类发展难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和价值目标。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家园上,也面临着许多需要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新时代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中国共产党扮演的世界角色越来越重要,发挥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党的二十

15、大报告对十年来中国共产党的世界参与作出了客观概括,强调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倡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旗帜鲜明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毫不动摇反对任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J口13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为世界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力量,旨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绝非建立在民族的相互挞伐之上。中国式现代化包含着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价值追求,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世界责任。三、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性过程党的二十大关于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的重要论述形成的系统性理论,积淀了长期探索实践的历史经验,标志党的理论创新重大成果。中国

16、式现代化是长期历史实践发展的结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口22这一论断表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阔步前行并不断实现新的突破。中国人从鸦片战争后就致力于追求现代化,但正如前文所说,不同阶级、阶层人士对现代化的理解并不一致,采取的现代化方案也较为粗糙。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追求的现代化就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内在契合。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在价值观层面倡导民主、平等、进步等现代性共同价值,包含着对人的终极关怀;另一方面,在实践层面主张通过现代化发展中国,

17、改变中国的社会面貌。总的来说,中国式现代化的发端过程就是改变中华民族落后面貌的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致力于推进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转变。但由于革命形势纷繁复杂,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的工业建设并没有形成现代规模。新中国成立后,被革命环境束缚与制约的现代化建设从局限中挣脱出来。从革命环境到建设环境,中国共产党赢得了开展现代化建设的广阔空间与发展契机。很快,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渐恢复,现代化建设在中国大地上徐徐铺展开来。经过对历史的反思与现实的考量,中国共产党意识到中国的现代化要从落后农业国基础上开辟出来,需要经过一个历史过程。为了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在农业基础上提升工业的比重。这一点与

18、列宁推动现代化建设的思路具有相似性。列宁指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只有当国家实现了电气化,为工业、农业和运输业打下了现代大工业的技术基础的时候,我们才能得到最后的胜利。”8在那一时期,电气化是社会各领域的推动力量,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推动国家建设。这一思想背后的本质是:列宁开辟现代化的基础建立在落后农业国基础上。同样,中国共产党推动现代化也是建立在落后农业国基础之上。尽管在各种阶级的推动之下,中国近代的工业实现了一定发展,但总体力量与实际体量根本无法满足现代化事业发展的需求。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

19、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9这一重要提法是对中国共产党现代化建设起步的基本认识,决定了此后的实施步骤与铺展进度。从实践来看,正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现代化的基点不高,不可能从社会各个方面全面展开,所以中国式现代化是从某几个重要领域先期开始的。这种渐进式的现代化建设步骤,对社会其他方面发挥着基础性和示范性作用。就这一点来说,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与苏联的现代化进程有一定类似,二者都是从关键领域寻求突破,继而拓展到其他领域中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孜孜以求,带领人民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

20、中强调:“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Jn0这是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一步,决定着国家建设的基本格局,孕育着“四个现代化”的整体思路。在社会主义建设与探索过程中,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1963年1月,周恩来指出:“我们的四个现代化,要同时并进,相互促进,不能等工业现代化以后再来进行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J11412这一论述强调“四个现代化”是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不是失衡的现代化。次年12月,周恩来又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

21、“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总的说来,就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11439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规划了现代化建设的“两步走”战略。可以说,“四个现代化”既有具体目标,也有实践步骤,实现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有机统一。围绕“四个现代化”的建设任务,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有力地维护了新中国的经济安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历史,反思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集中精力展开现代化事业建设。作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决策,其影

22、响是全局性的,也是深刻的,反映在党和国家现代化事业建设的每个方面。1979年9月29日,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所说的四个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四个主要方面,并不是说现代化事业只以这四个方面为限J12据此而言,中国共产党强调“四个现代化”是有重点的现代化,也是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逐渐恢复活力,社会建设的步骤逐渐加快,邓小平强调:“四个现代化希望很大。”524紧接着,随着实践深入发展,邓小平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概念,逐渐建构起一套适应新形势的概念体系。他提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J529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概念提出之后,其内涵

23、在实践中被不断完善。尽管中国式现代化的前途是光明的,但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建设上还缺少知识与经验。为了进一步明确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具体目标,邓小平指出:“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J554归根结底地讲,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现代化,偏离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中国式现代化也将不复存在。邓小平指出:“现在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是搞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不是搞别的现代化J5110为了维护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邓小平指出:“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5154在明确了这一点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法治化轨道

24、上不断推进。进入21世纪后,中国共产党更加注重现代化建设,对其强调的频率也在不断上升。江泽民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J7214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始终将现代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并将其视为治国理政的关键环节。此后,为了促进现代化事业发展,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科学发展,统筹考虑,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胡锦涛指出:“我们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J13170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骄人成绩,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继续推动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

25、各族人民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新发展理念,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中国经济航船在化解风险挑战中逐浪前行。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建设上创造了人间奇迹,尤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好注脚。党的十九大对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安排和部署。党的二十大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系统性理论建立在这个深厚的历史底蕴基础上,这对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坚定现代化的历史自信、增强现代化的精神主动具有重要意义。四、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性追求习近平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

26、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J610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关于人类发展的新选项。中国式现代化不是掠夺式的现代化,也并非是建立在剥削与压迫基础上的现代化,而是建立在自身探索基础上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广泛吸取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经验,彰显了文明互鉴的博大胸襟。概言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是一条追求文明的康庄大道。中国式现代化既包括物质文明,也包括精神文明,实现了文明的刚柔并济、软硬结合。中国式现代化是政党领导创造下的现代化,是文明交往、平等交流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作出了明确界定,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特

27、征,对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逻辑具有重要意义。较之于以往的文明发展模式,中国式现代化拓宽了政党领导现代化的进步之路,打破了文明博弈的现代化争论纷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发展政党政治的独特贡献与文明性彰显,是政党文明发展之下的实践结果与智慧结晶。江泽民指出:“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也就不会有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14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J15从历史看,中国共产党一扫近代阴霾,使得现代化在中国大地上变为现

28、实。党的二十大科学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处在首要位置。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障,也是保障现代化航船不偏向的根本保证。从实践上看,新时代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现代化的过程中极为注重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拓展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版图。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更高层次的理论追求。从强调具体领域的现代化到注重自身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种转变显示了中国式现代化演变的发展逻辑。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是综合性、系统化的文

29、明形态,绝不是单一领域的文明。比如从政治上看,政党政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式现代化包含现代政治文明的深刻基因,现代化政治崇尚的民主观念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义。胡锦涛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J13162民主是现代政治的灵魂,中国式现代化自然蕴含着民主的要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主与法治建设,强调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着重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制度创新凸显了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与广泛性。显然,发展政治文明、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意涵。从经济上看,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依靠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催动的现代化

30、,也是依靠统筹国内与国际两个大局实现的现代化。简单说,经济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没有经济发展作为基础,中国式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中国具有庞大的内部市场,经济发展的内部需求对国民经济建设发挥促进作用,这也为中国式现代化取得历史性成就奠定了重要基础。自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外部世界的影响与日俱增。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中国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了快速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物质基础。从生态上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人与自然的共同体,美丽中国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

31、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6435这就要求我们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十分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由上可知,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一种综合性的文明追求,彰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超越性意义。从文明交往与交流的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吸取了其他现代化发展模式的优点,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现代化,有利于不同文明之间的交融贯通。习近平指出:“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J6123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同一时代往往呈现出多种文明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和平交流、文明互鉴是人类发展历史的主旋律,零和博弈、战争挞伐则是人类发展的

32、主要障碍。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文明坐标,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崇尚平等互鉴的内在基因与本质追求。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些特色作了深刻阐述,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追求的至高境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真诚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JI63这一论述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文明追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倡导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所在。世界各国禀赋不同,发展环境也千差万别,所产生的文明都是本国发

33、展的产物。在人类文明发展的百花园中,只有各美其美,才能美美与共。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J口22这个诠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表明党领导中国人民搞现代化既要基于自己国情走特色之路,但绝不是违背客观规律另搞一套。中国式现代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性寓于世界现代化的普遍性之中。只有把中国式现代化自身特色与世界现代化共同特征有机相结合,才能进一步彰显党和人民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大意义。五、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性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

34、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口16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深刻的世界性意义,对促进世界发展、人类进步具有建设性贡献。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与结果来看,这种世界性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提出了摆脱落后贫困的中国方案。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占有重要位置,对人类社会进步发挥着重要影响。单纯从体量上讲,中国共产党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好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J122超过十四亿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创举,极大改变了全球进入现代化社会的人口构成比例。这既是中国共产党对世界的贡

35、献,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发展作出的贡献。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现代化。习近平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地区、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J647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在人类发展史上谱写了摆脱贫困的绚丽篇章。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上概括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其中第三件便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Jl4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实现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机活力作出了最佳诠释。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改变落后状态、实现民族富强的可行道路。对世界

36、其他国家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可资借鉴的成功道路,尤其是对后发国家摆脱贫穷状态具有重要启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精准扶贫、尽锐出战,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国八百三十二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九百六十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道路选择。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民主平等的人类共同价值。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必然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强调中国特色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中国式现代化包含的人类共同价值。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

37、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口23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超越了原有的现代化模式,重塑了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再造了现代化的动力构成。从政治上看,中国式现代化方案中包含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理念。世界各国历史资源不一、文化传统各异,但对民主的追求是共同的。民主的形式可能不同,但民主的理念是内在相通的。因此,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就必须理解其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关注。党的二十大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具体目标。习近平指出:“我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发展任务仍然很重J6120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情势下,中国共产党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面临的不确定性有所上升。有鉴于此,我们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政治优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