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城市思想及其时代意义与当代启示.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169112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8.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城市思想及其时代意义与当代启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城市思想及其时代意义与当代启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城市思想及其时代意义与当代启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城市思想及其时代意义与当代启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城市思想及其时代意义与当代启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城市思想及其时代意义与当代启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城市思想及其时代意义与当代启示.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内容提要: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着丰富的城市思想,其从生产方式角度论证了城市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并明确指出城市因人而存在,“现实的人”是城市存在的前提,“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是城市发展的动源;同时强调,城市起源于社会分工,资本是城镇化的加速剂,城乡关系是城市发展中的基本关系。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城市思想的论述所蕴含的基本原则,对于新时代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而言,无论是在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方面,还是构建城市分工格局、解决城镇化的资本问题等方面,都应该坚持和遵循。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城市思想;新型城镇化;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神圣家族后合撰的第二部经典著

2、作。形态内容丰富,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诞生的标志,经典作家从现实的人出发,遵循人实践历史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内在逻辑,揭示了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布鲁诺鲍威尔等人的唯心主义历史观,批判了当时德国哲学和其他社会思潮,在论证唯物史观的过程中留下了大量关于城市发展的光辉思想。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以人为本、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未来城镇化的主要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必然选择。如何科学推进中国的城镇化,需要我们追根寻源,深入挖掘形态中的城市思想,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形成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思想

3、逻辑出发,为新型城镇化战略提供理论指引。一、形态城市思想的研究进展形态写作于1845年秋至1846年5月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撰写的这部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标志着经典作家新世界观的形成。马克思、恩格斯生前未公开出版这部著作(只有第二卷第四章发表过)。1924年梁赞诺夫经过整理编辑首次发表第一章的俄文版,1932年维拉多茨基编辑发表德文全文版。多年来,形态编辑出版了多个版本,涉及版本、结构、作者、思想内容、理论地位等方面的研究更是汗牛充栋。对于形态的研究,在思想内容方面,学术界主要集中于国家观和国家理论、社会分工和人的发展理论、历史哲学思想、社会公正思想等方面,而其中的城

4、市思想研究比较少见。随着中国城镇化战略的推进,形态中的城市思想逐渐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当下,学界主要从两个角度分析其中的城市思想:一是从形态文本出发探究其城市思想,主要包括直接阐释形态中的城市思想、在解读原典的现代化思想中阐述其城市思想、从探究形态城市理论的发展逻辑中分析其城市思想;二是立足马克思、恩格斯整体城市观分析形态中的城市思想。中世纪主要是由等级资本占据主导地位的行会城市时期,等级资本的特点是人身依附,内部几乎没有什么分工,直接体现为简单生产。正是这种小规模、积累慢、流通性差的特征,所以无论是由逃亡农奴进入历史上继承下来的城市而建立的行会城市,还是自由农奴新建立的行会城市,其特征都是封闭

5、的,规模不大,生产力发展缓慢。17、18世纪是由商业资本占主导地位的商业城市时期。“随着交往集中在一个特殊阶级手里,随着商人所促成的同城市近郊以外地区的通商的扩大,在生产和交往之间也立即发生了相互作用。”“资本开始积聚到个人手里,一部分违反行会法规积聚到行会中,一部分积聚到商人手里。”资本的积累改变了资本的性质,形态提出:“随着摆脱了行会束缚的工场手工业的出现,所有制关系也立即发生了变化。越过自然形成的等级资本而向前迈出的第一步,是由商人的出现所促成的,商人的资本一开始就是活动的,如果针对当时的情况来讲,可以说是现代意义上的资本。第二步是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出现而迈出的,工场手工业又运用了大量自然

6、形成的资本,并且同自然形成的资本的数量比较起来,一般是增加了活动资本的数量。”因此,等级资本向商业资本转变,由自然固定资本转化为流通活动资本,资本积累完成,资本运动加速,城市之间的交往加强,这时候“商业城市,特别是沿海城市已达到了一定的文明程度,并带有大资产阶级的性质,18世纪是商业的世纪”。商业资本促使了商业城市的发展,同时也将人们之间的宗法关系变为金钱关系。二、形态的主要城市思想形态中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直接阐述城市思想,但是他们论证唯物史观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与城市发展紧密相连,相互交织。与其说城市是唯物史观诞生的现实场,毋宁说唯物史观是城市的理论场。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城

7、市的发展史。形态从生产方式的角度论证了城市的存在及其根本原因,指出城市因人而存在,“现实的人”是城市存在的前提,“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是城市发展的根源,城市起源于社会分工,资本是城镇化的加速剂,城乡关系是城市发展中的基本关系。1 .“现实的人是城市存在的前提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形态中论证唯物史观的方式是首先确定一个历史坐标,从这个坐标出发观察历史。因为观察历史总离不开历史观察者本身,而历史观察者总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人,确立历史标尺的实质是确立人的真实存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探寻历史必须“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离不开这种前提”,这个前提就是“现实的人在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了“现实的人的基本要

8、素,即“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正是现实的人、现实人的实践活动、现实人的社会思想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现实域。历史不是绝对精神的虚幻颠倒表现,也不是神定的历史,而是现实人的物质生产的积淀。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现实的人”的论断,矫正了黑格尔颠倒主词宾词的抽象人和费尔巴哈作为类存在的生物人,确立了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的基本准则,现实的人成为一切历史过程和社会关系的前提。形态指出,“现实的人”具有三重意义:一是指有生命的肉体存在。马克思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

9、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自然的关系”。二是指生产活动的实践存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三是指社会发展的具体历史存在。“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这三重意义表征着“现实的人的自然性、实践性、社会性三个内在属性,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此解开了困扰人类的历史之谜。“现实的人”作为真正科学抽象意义上的人,是人与自然、个人与类之间最基本、最本质的规定

10、,是自然进化和历史创造、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矛盾体。作为唯物史观前提的“现实的个人”,处在自然和历史的交汇点上,是自然进化的终结和历史创造的开端,因而也就成为一切历史过程和社会关系的前提。因此,从现实的人出发来考量城市,是对“城市为何而在”的积极回应,是阐释城市主体的科学理论的首要前提。2 .城市起源于生产力发展引起的社会分工人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从物质生产活动出发,“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生产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

11、自身的再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人与人之间多种多样的交往关系,其中最基本的就是经济关系,这些交往关系反过来又影响生产本身,生产方式由此形成并推动人类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这是形态确立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逻辑。因此,从生产逻辑出发,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城市起源于生产力发展引起的社会分工。形态进一步指出,“分工起初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才自发地或,自然地形成的分工。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任何新的生产力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考察前资

12、本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形式,阐释了城市起源于前资本主义社会。经典作家认为:,亚细亚的历史是城市和乡村的一种无差别的统一(真正的大城市在这里只能看做王公的营垒,看做真正的经济结构上的赘疣“然而,”古典古代的这种所有制首先是由于几个部落通过契约或征服联合为一个城市而产生的”。所以“古典古代的历史是城市的历史,不过这是以土地所有制和农业为基础的城市,“中世纪(日耳曼时代)是从乡村这个历史舞台出发的,然后,它的进一步发展是在城市和乡村的对立中进行的,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而不像古代那样,是城市乡村化。这些对前资本主义所有制发展不同形式的论述,说明在社会分工的牵动下,产生了城市。从部落所有制公社所有制封建

13、等级所有制发展的过程中,可洞悉分工历经的不发达到较发达再到实质分工出现的前夜,城市形态也从营、垒向小规模集聚区发展,其功能从生活向军事、政治以及综合功能发展,城乡之间的关系也从体向国家之间和一国内部的对立发展。但由于前资本主义时代土地所有制的根本局限,城市虽然产生了,但是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从属地位,城市的发展比较缓慢。3 .资本是城镇化的推动剂“资本不是物,而是隶属于一定历史形态的社会关系。从资本出发,可以探究城市的发展和变化。“城市和乡村的分离还可以看作是资本和地产的分离,看做是资本不依赖于地产而存在和发展的开始,也就是仅仅以劳动和交换为基础的所有制的开始。”这说明,城镇化的过程同时也是资本现

14、代化的过程。在资本逐步摆脱其自然性,从等级资本、经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发展的过程中,城市不断走向现代,从中世纪行会城市,到l7、18世纪商业城市,再到18世纪后半叶开始的大工业城市。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指出,“发展红色旅游要把准方向,核心是进行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工江桥抗战历史文化资源是黑龙江省红色旅游的宝贵财富,合理发展好江桥抗战文化,对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精选爱国主义示范教育意义重大,而且围绕江桥文化发展红色旅游更能带动地方经济,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18世纪末开始进入工业资本占主导地位的工业城市时代。工业资本是资本的成熟形态,虽然客观上工业资本仍表现为物(资本家的生产

15、资料、货币等)的形式,但其本质实际上是雇佣劳动关系的表征,是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资本作为关系的存在,表现了大工业时代社会的发展境况。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描绘到,“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和现代的世界市场,控制了商业,把所有的资本都变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货币制度得到发展)、资本集中。大工业通过普遍的竞争迫使所有个人的全部精力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它还把所有自然形成的关系变成货币的关系。它建立了现代的大工业城市它们的出现如雨后春笋来代替自然形成的城市。凡是它渗入的地方,它就破坏手工业和工业的一切旧阶段。它使城市最终战胜了乡村真正的城镇化进程由此开始。4 .城乡关系是城市发展的

16、基本关系从城镇化的进程来看,一部城市发展史就是城乡关系从分离、对立到融合的历史。形态指出:“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域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着文明的全部历史直至现在。”“其实,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对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在私有制条件下,社会仍然存在着分工,“随着城市的出现,必然要有行政机关、警察、赋税等等,一句话,必然要有公共机构,从而也就必然要有一般政治。在这里,居民第一次被划分为两大阶级,这种划分直接以分工和生产工具为基础。城市已经表明了人口

17、、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需求的集中这个事实;而在乡村则是完全相反的情况:隔绝和分散。城乡之间的对立只有在私有制的范围内才能存在”。可见,城乡分离与对立是私有制的产物。私有制条件下,阶级实质意味着剥削与被剥削、统治与被统治的城乡二元对立格局。这说明,城乡分离和对立具有历史性和阶段性。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城乡之间的对立只有在私有制的范围内才能存在。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预示了随着生产力的极大发展、阶级的消灭,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将实现城乡融合,即“结合城市和乡村生活方式的优点而避免两者的偏颇和缺点“,从而最终建立无差别、无对立的理想城市形态。三、形态的城市思想对新时代我国城镇化的启示马克思指出

18、,“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以其深刻的洞察力,以18世纪中叶欧洲工业文明的发展为背景,以唯物史观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论述了城市因何而在、为何发展、怎样发展的基本问题,精辟分析了城市的起源、发展及动因,指出城乡关系是城市的基本关系,等等。这些思想对于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作用。1 .新型城镇化的社会服务功能要以“现实的人”为中心展开从国际经验看,50%的城镇化率是城镇化由加速推进转变为减速推进的一个重要拐点。一旦越过这一拐点,随着城镇化速度的逐步

19、减缓,提高城市品质和城镇化质量将成为其核心问题。2017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8.5%,按现在的城镇化速度,到2030年将达到68%左右。城市的社会服务功能日益凸显出其重要意义。可是,传统城镇化建设始终是围绕着“物的城镇化”建设而展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很多区域的城镇化进程都是以“物的城镇化”作为目的。显然,类似于这样的做法,完全背离了形态中城市思想的核心,“现实的人”是城市存在的前提,城市因人而在,城市的主体是人,城市的发展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要以“现实的人为中心展开。由于各方面限制,我国“经济腿长、社会腿短的问题长期存在,在城镇化领域突出表现为城市的产业发展功能、吸纳就业

20、功能、人口集聚功能较强,而公共服务功能较为薄弱。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这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对形态城市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以“现实的人”为城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城镇化的重点就在于凸显城镇的社会服务功能,目标就是住有所居、学有所教、老有所养、劳有所得、娱有所乐、病有所医,全体人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这就需要,一方面,从满足“现实的人需要的角度出发,完善和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另一方面,要从扩大为“现实的人”提供服务功能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强化公共服务供给,实现城乡之间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各种社会保障、

21、公共服务的功能一致、权限同等。同时,提升城市的社会服务功能,需要关注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农民工为中国的城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依然缓慢。国家统计局调查表明,2017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8652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7185万人,进城农民工中38.0%的人认为自己是所居住城市的“本地人”,18.4%的农民工对本地生活非常适应。从不同城市规模看,人口大于500万人的城市被认为是本地人的农民工比例为18.7%、对本地生活非常适应的农民工比例为14.3%,300万500万人城市的比例分别为25.3%和17.5%,I(X)万300万人城市的比例分别为43.1%和19.7%,50万1

22、00万人城市的比例分别为48.7%和20.1%,50万人以下城市和建制镇的比例分别为63.2%和23.0%。这说明城市规模越大,农民工对所在城市的归属感越弱,对城市生活的适应难度越大。因此,要通过多种方式来解决农民工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问题;通过加强教育和培训,提升农业转移劳动力适应城市的素质和能力问题;通过培育多元、包容的城市文化,解决农业转移劳动力真正融入城市问题。实现城市社会服务人人共享,人人能享。2 .以形态中城市分工思想为指导,构建新时代城市建设的协调分工格局正如形态中所强调的那样,城市起源于生产力发展引起的社会分工。城市群是目前我国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以城

23、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新时代要通过大中小城市的有效分工,处理好城市群内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之间的关系,提升城市群的竞争力。显然,新时代我国的构建城市建设中的社会分工依然是以形态中的城市分工思想进行指导的,并实现了对原有城市分工思想的丰富和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产业分工由部门之间分工逐步过渡到部门内分工和产业链分工,产业分工按照从总部、研发、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零件生产、装配、成品储运、市场营销到售后服务,每一个环节都可以选择在不同地区进行投资。一般而言,核心城市拥有大量的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具有超强的集聚能力,应着重发展公司总部、研发、设计、培训及营销

24、、批发零售、商标广告管理、售后服务等环节,由此形成两头粗、中间细的哑铃型结构;大城市郊区和其他大中城市侧重于发展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由此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菱形结构;而周边其他城市和小城镇则承担一般性制造业和零部件生产等,由此形成中间粗、两头细的棒形结构。3 .以形态对“资本是城镇化的推动剂”这一限定范围,妥善解决城镇化的资本问题正如形态中所指出的那样,资本是城镇化的推动剂,城镇化的不同阶段、不同方面需要不同的融资方式匹配,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使用好和限定住“资本推动剂的作用和范围。我国土地出让收入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财源,土地出让收入成为推动城市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资金渠道

25、,学术界称之为“土地财政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在中国政府公共投资扩张的背景下,地方政府纷纷成立了融资平台城投公司,截至2010年底,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三级政府共设立的融资平台公司已达到6576家,这些平台公司以土地为抵押,“异地融资”成为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投资的主要渠道。由此,导致土地城镇化大大超过人口城镇化,绝大多数城市“摊大饼”式扩张,建设宽马路、大广场、新城新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融资主要依靠“土地财政”以及地方融资平台。目前,“土地财政叫攵入正在日益减少。2011至2016年,我国土地出让收入由33166亿元增加到37457亿元,但土地出让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例由6

26、3.1%下降到43.0%不断下滑的卖地收入不仅意味着中国的地方政府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也增大了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截至2017年底,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达到16.47万亿元,相当于2017年全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80倍,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背景下,城市建设资金形势不容乐观。这就需要进行财税改革以扩大地方财源,探索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引导商业性金融和民营部门的资金投入,利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吸引民间投资。4 .以形态对城乡关系的论述为指导,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城乡关系是城市发展的基本关系,其历史发展逻辑从分离、对立走向融

27、合,其目标在于实现无差别的那样一个共同体中人的全面发展。在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特别强调,“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是共同体的首要条件之一,这个条件又取决于许多物质前提,而且任何人一看就知道,这个条件单靠意志是不能实现的”。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与此相适应的就是城乡二元分割体制。1980年代城乡之间的人口迁徙限制被打破之后,提出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但是并没有能实现城乡的一体化发展,反而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城乡发展,2005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17年中共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当前,

28、城乡关系依旧是城市发展的基本关系,乡村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新型城镇化,其主战略就是实施乡村振兴计划,以此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因此,这就需要以形态中对城乡关系的论述为指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以此破解人才短缺、资金不足和农民增收难三大难题,实现城乡走向融合,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四、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城市思想及其时代意义在20世纪60、70年代一系列重大政治事件的冲击下,马克思主义被引入激进地理学,将空间和环境所涉

29、及的亟待解决之社会问题的解释置于社会结构之上,力图实现空间、环境与经济、社会的有机统一。时至今日,“都市马克思主义“,不仅成为当代人文地理学的重要支流,而且形成了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镇。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和城市问题的不断涌现,城市成为学界研究的焦点问题,都市马克思主义顺势而入,受到多学科的共同关注。“都市马克思主义尽管承袭了马克思恩格斯资本主义研究和批判的相关思想和方法,却也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空间和城市思想存在严重的低估。因此,我们有必要系统梳理他们关于空间和城市的相关论述和思想,科学认识城市的起源、发展以及城乡对立等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核心观点城市

30、起源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城市与乡村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空间,其分野只具有相对意义,如果一方不存在,另一方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村庄向城市过渡中的“新因素”,无疑才是理解城市起源的关键。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认为,人类社会最初的城市产生于劳动分工所推动的城乡分离运动。最初的城市并不源于乡村的进一步发展,而是由于人们对自身生产生活空间的区分,来源于城乡的分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塑造了两种样态、功能、性质等截然不同的生产生活空间。人类社会最初的城市正是产生于这种分离运动。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发展的考察,科学揭示了推动城市形成的根本力量归根结底都是物质生产方式的发展所推动的,是生产

31、力与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城市发展的历史分期城市在当代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统治地位的获得,并不是伴随城市的诞生而确立的,而是人类社会物质生产长期发展的最终结果。城市发展经历过“作为交往和政治上层建筑的中心到完全沦为乡村的附庸”,再到“最终战胜乡村三个发展阶段。古典古代公社的城市并没有获得完全独立的地位,它的经济基础深深植根于其周围的领土,它的发展严重依赖于公社成员的农业生产。”古典古代的历史是城市的历史,不过这是以土地所有制和农业为基础的城市。”封建制度是建立在以土地为基础的自然经济之上,农业在更宽广的地域中得以普及,中世纪封建时期的城市发展就是城市的乡村化过程。近代资本主义时期是

32、城市获得独立发展,逐渐取代乡村成为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心的时期。伴随工场手工业的出现和大工业的崛起,工业生产成为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来源,作为工业集中地的城市最终战胜乡村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城乡对立的根源及表现形态认为城乡之间的对立运动并不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存在的社会现象,而是伴随人类逐渐进入文明社会才开始显现并贯穿文明社会全部历史的重要社会现象。分工是导致城乡对立产生和推动这一运动持续发展的另一重要动力。城乡之间的对立表现为以土地为基础的所有制和以劳动与交换为基础的所有制之间的对立。城乡之间的对立还表现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一边是以集中为特征的生产消费,另一边则呈现出分散的态势。城乡之间

33、的对立还表现为两种不同的社会等级结构的对立。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首次对唯物史观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标志。形态在对人类社会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的历史考察过程中,不仅描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而且呈现出人类社会的空间样态的变化和更替,对城市的起源、发展以及城乡分离等问题给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城市起源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人们习惯将城市的形成归因为农村的发展,或者从防卫、宗教、政治等方面找寻城市形成的最初动因。如著名的城市历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在其代表作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便将城市的形成视为新因素介入下的村庄的发展。这种解释

34、不无道理,然而问题在于,一方面,城市与乡村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空间,其分野只具有相对意义,如果一方不存在,另一方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另一方面,村庄向城市过渡中的“新因素”,无疑才是理解城市起源的关键,遗憾的是,芒福德并没有予以明确揭示。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以物质资料生产为线索来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不可避免地涉及人类生产生活空间的变化与更替。因此,在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存在和发展作出历史唯物主义说明的同时,马克思恩格斯也从物质资料生产的视角揭示了城市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认为,人类社会最初的城市产生于劳动分工所推动的城乡分离运动。基于现代城乡发展的直观认识,人们往往将城市视为乡村的进一步

35、发展。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在追溯城市的历史起源上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因为这种认识先验地假设了城乡二者的逻辑顺序,而实际却是,乡村是相对于城市而言的,没有城市也就不存在所谓的乡村。就此而言,最初的城市并不源于乡村的进一步发展,而是由于人们对自身生产生活空间的区分,来源于城乡的分离。人类社会的城乡分离并非自发形成的,而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社会最初城乡分离运动的考察主要借助分工来完成,因为,分工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伴随人类社会历次分工进行的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空间分野的逐步推进,如果说第一、二次社会大分工开始根据生产活动的性质将原先作为整体存在的生产生活空间

36、区分为不同的组成部分,那么,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则进步加剧和固化这种区分,塑造了两种样态、功能、性质等截然不同的生产生活空间。人类社会最初的城市正是产生于这种分离运动,形态将其概括为:“一个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人类社会最初城市的形成除了受分工的推动外,还直接与所有制的发展息息相关。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最初的城市还可以视为第二种所有制形式发展的必然产物,“第二种所有制形式是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这种所有制首先是由于几个部落通过契约或征服联合为一个城市而产生的。”在这一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

37、的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在满足自身生存需要的同时,还产生了一些剩余。因此,私有的观念尽管还处于从属地位,却较部落所有制时期有了显著的变化,动产所有制和不动产所有制都得以逐渐发展。城市的形成一方面是几个部落为了保护自身拥有的劳动工具、剩余的生活资料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也是私有观念开始从动产领域向不动产领域延伸的重要标志,标明特定生产生活空间的归属权。城市的形成尽管直接来自于所有制过程的更替,但从根本上来说仍然可以视为分工的产物。因为,对同一件事情而言,私有制和分工其实是相等的表达方式,前者是就劳动产品而言,后者则是针对活动本身。就中世纪的城市而言,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认为,除了一部分来自于历史的继承

38、,还有一部分则来源于生产力发展所解放的大批劳动者的联合,”在中世纪,有一些城市不是从前期历史中现成地继承下来的,而是由获得自由的农奴重新建立起来的。”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这些城市是由利己主义者自愿联合而形成的,”这些城市是真正的,联盟,这些,联盟,的产生是由于直接的需要,由于对保护财产、增加各成员的生产资料和防卫手段的关心。”前资本主义时期的新兴城市则直接源于生产力的发展,是以新的生产方式所进行的生产活动的聚合地。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纺织业是最早开始的工场手工业,也是最为主要的工场手工业,而这一时期的城市事实上就是大量纺织工场的集合地,“织布业多半在没有行会组织的乡村和小市镇上经营,这些

39、地方逐渐变为城市,而且很快就成为每个国家最繁荣的城市。”任何新的生产方式,一开始注定要遭遇旧的生产方式的反对和压制,因此,工场手工业一开始并不是在行会组织盛行的城市铺展开来,而是在旧的生产方式统治薄弱地区聚集。这种代表历史发展趋势的新的生产方式,注定能够在与旧的生产方式对比中获得绝对优势,带动所在地区经济的繁荣,吸纳更多获得自由的农民,逐渐崛起为国内乃至国际贸易的中心,成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聚集的新空间。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发展的考察,科学揭示了推动城市形成的根本力量。无论是由于分工和所有制发展所形成的人类社会的最初城市,还是由于获得自由的农奴出于直接需要

40、的联合而形成的中世纪的城市,抑或是新的生产形式聚集所形成的前资本主义时期的城市,归根结底都是物质生产方式的发展所推动的,是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城市发展的历史分期在2011年出版的城市的胜利一书中,全球著名的城市经济学家爱德华格莱泽基于当代世界范围内主要大城市的历史和经济考察,将城市视为人类最美好希望的所在,认为城市的未来决定着人类的未来。时至今日,几乎没有人质疑这一认识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城市是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引擎,是创新和创造的聚集地,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主要空间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50%,2018年城镇常驻人口更是接近60%o然而,城市的这样一种胜利,不过是

4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才逐渐取得的,”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可以说,城市在当代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统治地位的获得并不是伴随城市的诞生而确立的,而是人类社会物质生产长期发展的最终结果。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尽管没有明确和详细地考察城市从产生到资本主义时期的演化,却将城市发展历史阶段的划分融入进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考察。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市自产生至资本主义时期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显著不同的历史时期:古典古代公社时期、中世纪封建时期和近代资本主义时期。古典古代公社时期是人类社会最早一批城市的成形时期,是城市占据公社或国家政治、宗教生活中心位置的时期。这一时期,人类生活资料的获取

42、还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城市附属的耕地是公社成员的主要劳动场所,既提供劳动资料,又提供劳动材料,是公社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古典古代公社时期是城市的形成时期,而城市一经形成便在整个人类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成为一个政权建立的标志,它的演化和发展历程也就构成了一个政权的历史。然而,城市并没有获得完全独立的地位,它的经济基础深深植根于其周围的领土,它的发展严重依赖于公社成员的农业生产。基于此,马克思此后更是将这一时期精确描述为:”古典古代的历史是城市的历史,不过这是以土地所有制和农业为基础的城市。”封建制度是建立在以土地为基础的自然经济之上,农业在更宽广的地域中得以普及,家庭成为社会生产生活

43、的主要单元。在小规模地块上的粗陋经营,阻碍了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家庭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单位,而且还促进了手工业的产生。手工业由于市场需要的缺乏而呈现日益萎缩之势,商业也由此而逐渐停滞或中断。这使得城市的地位在中世纪封建时期急剧下降,不再成为人们向往的生活居住地,也不再作为政治、宗教和军事指挥的中心,完全沦为乡村的附庸。在这一时期,城市完全丧失了自身的独立性,其发展完全受制于乡村的发展,几乎可以视为乡村生产和交往关系发展的再版。在生产方面,城市的手工业生产同样是建立在小规模、简单工具使用的基础上,手工作坊的规模并不大于乡村的家庭;在所有制方面,与乡村的土地占有等级结构相对应,城市形成和发展起来同业公

44、会所有.制,从行会到师傅在不同层级规模上占有和控制相应的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在交往关系方面,与庄园中大量依附其存在的农民和农奴相对应,城市手工业中发展起来帮工和学徒制度,”这种制度在城市里产生了一种和农村等级制相似的等级制。”就此而言,中世纪封建时期的城市发展就是城市的乡村化过程。近代资本主义时期是城市获得独立发展,逐渐取代乡村成为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心的时期。城市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的发展高度契合,两者密切相关、相互促进。在资本主义形成过程中,城市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城市间交往的加强及不同城市分工的形成成为工场手工业产生的关键。在这一时期,城市己经超越了自然条件的限制,不再是人们累世聚合而成,更

45、多是伴随着大工厂、大工业的出现和建立而成。大工业所产生的巨大虹吸效应使得众多社会资源都聚集于其周围,令城市成为社会生产和交往活动的中心。据此,形态得出如下结论:“凡是它(引者注:它是指大工业,后边的两个“它”亦指大工业)渗入的地方,它就破坏手工业和工业的一切旧阶段。它使城市最终战胜了乡村。”城市从最初的产生到今日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中心,可谓一波三折:从作为交往和政治上层建筑的中心到完全沦为乡村的附庸,再到最终战胜乡村,形成了三个具有显著特征的发展阶段。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当然是多种社会、历史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归根到底要受生产方式的制约和影响。在农业生产作为社会主要生产部门和财富来源的历史

46、阶段,乡村作为社会生产活动的集中地,无疑将逐渐取得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统治地位,而到了近代,伴随工场手工业的出现和大工业的崛起,农业在整个社会生产中的地位日趋下降,工业生产成为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来源,作为工业集中地的城市最终战胜乡村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城乡对立的根源及其表现城乡的分离和对立并非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现象,而是伴随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就已经开始显现,并具有鲜明的社会历史性,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形态认为城乡之间的对立运动并不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存在的社会现象,而是伴随人类逐渐进入文明社会才开始显现并贯穿文明社会全部历史的重要社会现象:“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

47、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域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着文明的全部历史直至现在(反谷物法同盟“这就意味着,城乡对立运动并非是人类社会永恒的社会现象,而是历史性社会现象,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文明社会特有的社会空间分离运动。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伴随人类社会生产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私有制是城乡对立运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城乡之间的对立只有在私有制的范围内才能存在。”就产生时期来看,形态认为城乡对立运动是在所有制的第二种形式形成发展时期才开始显现,也即在动产私有制和不动产私有制都得以发展起来的历史阶段上才开始出现,“城乡之间的对立已经产生,后来,一些代表城市利益的国家同另

48、一些代表乡村利益的国家之间的对立出现了。”就内容来看,城乡之间的对立首先可以视为不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对立,也可以直接视为不动产私有制形成的产物,只有土地和其所有者之间形成了明确的归属关系,不同所有者之间才会产生各种利益差别。其次,城乡之间的对立还可以视为生产资料占有及最终成果分配方面的对立,而这种对立则是直接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上,只有当私有观念产生并深入人心,全部社会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在不同地域空间上的分配才会在不同群体之间引发激烈的争论和分歧。因此,随着私有制的形成和发展,不同土地所有者之间必然难以在社会生产资料和最终劳动产品分配上达成一致,必然导致城乡之间对立的产生和发展。分工是导致城乡对立产生和推动这一运动持续发展的另一重要动力。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指出:“城乡之间的对立是个人屈从于分工、屈从于他被迫从事的某种活动的最鲜明的反映,这种屈从把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城市动物,把另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乡村动物,并且每天都重新产生二者利益之间的对立。”作为城乡对立根源的分工,其实是建立在两个前提之上的:其一,在这种分工下所进行的劳动是异化的劳动,是“凌驾于个人之上的力量”,也即这种劳动不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