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质生产力研讨发言稿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新质生产力研讨发言稿5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目录发展新质生产力研讨发言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心得体会发言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打造新质生产力心得体会发展新质生产力研讨交流发言发展新质生产力研讨发言稿“新质生产力”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高频词。它是人类在适应自然、利用自然过程中,遵循人与自然共生和谐,不断推进文明进步和增进公众福祉的一种能力。新质生产力也是对工业文明时代传统生产力理论的扬弃,强调依靠可再生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资源循环和节约,优化资源管理,高效高质推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一是创新性,通过理论、制度、文化创新,实现科技的创新,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二是绿
2、色性,新质生产力必须抛弃传统生产力通过过度消耗资源能源、破坏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模式,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三是共生性,自然界的生物是相互依存的,社会也由各层面的共生系统构成,经济系统通过共生体改进资源的配置效率,而新质生产力必须改变传统生产力割裂“自然一社会经济,系统的状况;四是和谐性,新质生产力必须使自然系统合理、经济系统有利、社会系统有效,保持“自然一社会一经济”系统的和谐;五是发展性,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不断深化的,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依赖“自然一社会经济,系统的持续发展。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构成生产力的三个基本要素。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赋予生产
3、力基本要素的全新内涵。从新质劳动者看:一是通过推进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积极培育高质量的技能型劳动者和智能型劳动者,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培养劳动者的创新能力,发展新质教育生产力;二是通过培养造就高水平人才队伍、激励人才更好发挥作用、优化创新创业创造生态,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发展新质人才生产力;三是通过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提升公民文明素养、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发展先进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发展新质文化生产力。从新质劳动对象看:一是发展新质信息生产力,信息范式转变使信息成为财富并可以创造财富,信息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取代传统社会对
4、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的需求;二是发展新质材料生产力,新材料是“科技发展的骨肉:新兴材料的创新运用不断促进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升级,提升新质劳动对象的内涵;三是发展新质能源生产力,新能源成为化解能源危机的重要路径,利用新能源能使劳动对象更绿色。从新质劳动资料看:一是发展新质生态生产力,良好的生态系统在支撑人类的生存的同时也产出“生态财富”,人类通过维持生态系统内部可持续性及其生产能力,走生态经济化之路发展生产力;二是发展新质数字生产力,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和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三是发展新质产业生产力,通过科技创
5、新成果的广泛应用,加速推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的现代产业体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作用推动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反过来也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保驾护航。在生态文明时代,新质生产力奏响了绿色经济新图景的序曲。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新质生产力,深刻阐明了发展新质生产力同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关系,让推动高
6、质量发展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抓手。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关注的一个重点。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在大会讲话中指出,“要快马加鞭,关键是以新提质,用科技改造现有生产力、催生新质生产力”,“把创新落到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奋力建设一个靠创新进、靠创新强、靠创新胜的现代化的新广东“以新提质怎么提?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依托战略性产业集群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技术创新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强调,要始终坚持以制造业立省,更加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7、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广东作为制造业大省,2022年制造业总产值突破16万亿元,全部制造业增加值4.4万亿元,占全国八分之一,是打造世界先进制造业集群的主战场。目前,广东已形成“8372”的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即8个万亿级、3个五千亿级、7个千亿级和2个百亿级的产业集群。下一步,广东可以依托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更好地发挥规模效应和协同优势,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传统产业“老树开新花”、新兴产业竞相发展、未来产业孕育孵化,把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道路走深走实。二是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培育新动能
8、和新优势。人才是驱动创新的核心要素。广东省在人才引进方面大胆改革创新,用完备的市场体系和优厚的政策条件吸引人才来粤安家落户、创新创业。在这次大会的发言代表中,就有像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湾实验室主任颜宁这样的优秀引进人才。但作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广东省双一流高校的毛录取率仍然偏低,优质高等教育机会仍明显不足。针对高等教育名额分配与地区人口发展速度、产业经济需求存在的不匹配问题,除了积极引进境内外知名高校落户之外,还可以加大对重点学科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吸引相关人才,提升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体系,助推创新成果的产出和应用。三是深化改革开放,完善市场机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
9、实制度保障。制度创新也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全国首个数据交易所2022年在广州成立,是广东引领制度创新众多实践中的一个缩影。地方政府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提供制度保障、优化资源配置:一是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吸引优质企业落地,免去企业后顾之忧;二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健全市场机制,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三是保证政策的公平性和延续性,注重防范风险隐患,实现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政府要发挥催化剂、稳定器的作用,有效引导生产要素由生产率较低的企业、部门或者地区流向生产率高的地方,从而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整体提升。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浪潮中,勇当乘风破浪的弄潮儿,向着产业科技
10、高峰全力攀登,加快发展和形成新质生产力,广东定能谱写生机盎然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心得体会发言洞察当下,审时度势,锚定方向,擘画未来。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从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调研时第一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至广新质生产力”正式进入中央文件,这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原创性概念,不仅指明了新发展阶段激发新动能的决定力量,更明确了重塑全球竞争新优势的关键着力点。我们要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内涵、要义,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主力军,依托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11、开辟高质量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持久动能。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新质生产力是什么?“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理解把握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根本遵循。这一重要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和重要拓展,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原创性贡献,理论意义深刻,实践意义重大。新质生产力,要义就在科技创新,在于技术的革命性突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创新技术层出不穷,经济格局不断调整。要于变局中开新局,只
12、有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整合优化创新资源,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增强原始创新,突破更多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新质生产力的“新)核心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科技创新应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一体化推进部署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从而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只有让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相互促进、同频共振,在生产过程的实践中不断优化生产要素,才能实现以新技术培育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新动能,引领产业转型升级,进而实现生产力的跃迁。新质生产力的“质”,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其一是质态,其二是质效。从质态看,数据具有流动性、虚拟性,新质生产力把数据作为
13、驱动经济运行的新质生产要素,从而打破了传统生产要素的质态。“数据要素“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创造新产业新模式,实现对经济发展的倍增效应。从质效看,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包括提升生产工艺和产品品质,迈向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这些都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提质增效就是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业竞争力。新质生产力,最终落脚点还在生产力。生产力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是推动经济发展和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代表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提升
14、,必然要依靠新型劳动者带来更多颠覆式创新,把人才红利注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以“新”提“质”、以“质”催“新”,塑造更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综合来看,新质生产力是技术颠覆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飞跃性升级带来的新时代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要义,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融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新要素,要走出一条生产要素投入少、资源配置效率高、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的新增长路径。充分认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察势者明,趋势者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全新概念,是对当下国内外经济环境的精准把握,更是对未来全球经济走势的深度考量。为何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
15、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坚实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物质支撑。拥有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强国的重要标志。要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只有紧紧抓住人工智能、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等技术突破口,千方百计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才能夯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这对于我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都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
16、时提出这一新概念,用意深远。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和老工业基地,但在经济发展新阶段,却遇到了产业转型滞后、经济增长乏力等问题,亟待全面振兴。不仅是东北地区,新质生产力也是打造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新优势的重中之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改革攻坚克难推进期等多期叠加阶段,以低生产要素成本为基础的比较优势见顶,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打造更先进的新质生产力,是点燃中国经济新引擎的迫切需要。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为主要特点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移转化,引发了全球性产
17、业变革。同时,世界经济增长缓慢且不均衡,流动性持续收紧,地缘政治冲突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普遍抬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和竞争逻辑已发生巨变,呈现本土化、区域化、短链化等趋势,产业链不畅甚至中断的现象时有存在。唯有全力突破“卡脖子”技术和“掉链子”环节,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历史机遇,系统性重构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新的生产力实践。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经济
18、发展更关注“好不好”优不优精不精等问题,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供给质量,满足多样化、高端化消费需求,打造高品质生态环境,用科技力量改善人民生活,让全民共享发展成果。不断探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是一个系统的经济和社会工程,需要努力打造善于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创新能力强的新型劳动者队伍,用好人工智能、机器人、虚拟现实等新型生产工具,打破先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束缚,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关系,通过创新驱动新产业成长为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技术创新是关键。
19、经济靠科技、科技靠人才、人才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是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支撑。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人才大胆创新,为科技创新积蓄第一资源。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完善新型举国体制,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完善布局、优化结构、提高能力,构建国家创新能力体系。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夯实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根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企业常态化参与国家科技创新决策的机制,支持科技领军企业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营造勇于创新、擅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20、继续推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普惠性政策落实,要强化科技创新政策与财税、金融、人才等方面政策的衔接协同。促进大中小企业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数据链、资金链、服务链、人才链全面融通,着力构建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企业创新发展生态。制度创新是保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相协调,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适应高质量发展和经济活动数字化进程的需要,激活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优质生产要素的活力,引导各类要素协同向先进生产力集聚。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进一步降低市场交
21、易成本,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对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强包容审慎监管,鼓励创新探索,让企业敢闯敢试。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提高国有企业治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作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力军作用,更大力度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和能源资源安全。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一视同仁,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开放创新是前提。要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22、增强联动效应。要更高质量“引进来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汇聚全球创新要素。大力吸引外资企业来我国设立研发中心,支持外企引进新技术新产品、进入新兴领域,进一步激发外资企业在华创新活力。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强化重点外资项目服务。同时,要更高水平“走出去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鼓励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在前沿科技领域开展国际合作,增强企业全球资源整合配置能力,以多元化布局、国际化发展,提升产业开放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推进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网络
23、建设,构建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培育新质生产力,我们有底气。我国已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全球经济增量贡献第一大国地位,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全产业链优势,叠加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人才基础、创新主体、新兴产业等优势正聚合释放。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机遇与挑战并存。唯有承受转型之痛,精准施策、沉着应对、破除痼疾、创新不止,才能增强发展新动能,构筑发展新优势,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夯实发展之基、汇聚前行之力!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打造新质生产力心得体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
24、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驱动的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到实处,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经济思想,深刻认识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培育新兴产业竞争力,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我国在未来发展和国
25、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补足短板,夯实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根基。当前,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但是在基础研究领域和部分关键核心技术上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短板,“卡脖子”难题尚未完全解决。面向未来,要紧紧牵住基础研究这个“牛鼻子。以基础研究成果夯实科技创新根基,紧盯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开展科研攻关,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不断突破瓶颈制约,增强发展新动能;要秉持科学思想,把握科研规律,完善科研资源配置方式,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集群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着眼未来,
26、打造新质生产力的有效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要突出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还要超前研究未来科技,提前布局未来产业。要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建立高质量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抢抓战略机遇,将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专精特新、绿色低碳等领域建构更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形成全新产业生态链;要积极培育未来产业,拓展创新产业领域,研究制定推动数字产业未来发展的前瞻性措施,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虚实结合、互为补充,构建虚实结合的发展模式,打造出具有未来竞争优势的数字产业集群。广聚英才,汇聚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能。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创新人
27、才是照亮当今世界“发展新领域新赛道”的明灯,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迫切需要。要广泛汇聚创新资源,依托产业链、创新链和资金链的各类平台集聚人才,形成人才链,夯实人才创新基础,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厚培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优渥土壤”,充分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要找准谋实引才聚才的良方实策,千方百计推进招才引智,用心用情关心关爱创新人才,营造爱惜创新人才的良好生态,弓I得“金凤凰”前来盘踞筑巢,汇聚出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研讨交流发言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词汇“新质生产力在黑龙江考察期
28、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在9月7日召开的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总书记再次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什么是新质生产力”?顾名思义,即有别于传统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高速增长阶段,但随着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过去那种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已经行不通了。所谓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生产力,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
29、涵的生产力。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是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决定力量和动力源泉。回顾整个人类社会历史进程,其实就是社会生产力从低级到高级、从落后到先进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从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械化,到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气化,再到20世纪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信息化,一次次颠覆性的科技革新,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大解放和生活水平的大跃升,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进入新时期,人类迎来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这是在信息革命基础上孕育兴起的第四次科技革命,以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及人工智能等工具体系为代表的生产力,是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新质生产力,
30、会带来根本不同于以往的新质发展。以时下流行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技术等为例,它们有可能彻底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百舸争流,谁能抓住机遇,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主动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从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来看,经济增长、生产力跃升的背后,都是因为实现了蒸汽机、电力使用等某项重大创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我们要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就在于科技创新,必须深刻认识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创新贯穿于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全过程,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持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产业是
31、经济之本,是生产力变革的具体表现形式。近年来,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多重挑战交织叠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产业链分工格局深度调整。我国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正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赢得大国竞争主动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产业体系虽然规模庞大、门类众多,但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必须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补齐短板弱项,加长长板强项,抢占未来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只有顺应历史潮流,才能与时代同行。近年来,通过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我国正在从互联网时代的“后来者”努力成为新一轮信息革命的“引领者”,而新质生产力的提出,进一步为我们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升级构筑竞争优势指明了方向。只有加大源头性技术储备,积极培育未来产业,才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新竞争力和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