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整本书研讨的基本路径、内容及策略_——以《红楼梦》为例_.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著整本书研讨的基本路径、内容及策略_——以《红楼梦》为例_.docx(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名著整本书研讨的基本路径、内容及策略以红楼梦为例作者简介XXX,1985年毕业于XXXX中文系。先后任中学语文教师、XXXX教研室中学语文教研员多年,现供职于新课程报社。长期从事语文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先后在甘肃教育xxxx学院学报阅读与写作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读写月报语文月刊语文教学与研究学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教育研究与评论写作中小学教师培训语文教学之友语言文字报新课程报等报刊上发表教学论文及随笔、杂谈200多篇。长期从事红楼梦研究工作,己在书屋XX学院学报文学自由谈红楼以及语文教研等报刊上发表有关红学研究论文及随笔、杂谈30多篇,出版红学研究随笔集万千滋味品红楼一书。以红楼梦为例谁解其中味都云
2、作者痴一把辛酸泪满纸荒唐言缘起诗摘要:目前学界对于名著整本书阅读的讨论重点集中在教学设计方面,但对深入文本的基本路径及研讨内容、方法重视不够,如果路径不对头、内容不适宜或方法不得当,研讨的效果便会大打折扣。此文以红楼梦研讨为例,认为开展名著整本书研讨,首要策略是要找好进入文本内部的切入点,其次是在点上深挖、面上广拓,不断深化对作品思想与艺术特色的认识,最后,在反复研讨中不断提升思维境界,让学生获得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关键词:名著整本书阅读路径策略开展名著研讨的基本前提是至少通读一遍原著,大致上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再做深入的细读、研讨。目前,学界对于名著整本书阅读的讨论重点主要集中在教
3、学设计方面,但对深入文本的基本路径及研讨内容、方法重视不够,如果路径不对头、内容不适宜或方法不得当,研讨的效果便会大打折扣。本文以红楼梦研讨为例,主要从研讨的切入点、研讨的内容及策略等角度,提出了名著整本书研讨的基本路径和建议。一、开展名著整本书研讨,首要策略是找好进入文本内部的切入点所谓研讨名著的切入点,简言之,就是从何处入手最为方便或妥当。实际上,部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在第七单元总体说明中,已经对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如何切入,作了重要的提示,但教材上的提示过于概括、笼统,仅指出一个大致的方向,却并未展开进行较为详尽的说明。(一)从故事切入此处所谓的故事,实际上就是小说所叙述的事件。一部作品可
4、以说讲的就是一个大故事或大事件,这个大故事或大事件又由许多相对较小的故事或事件组成。纵观红楼梦全书,涉及面广、影响深远、作者用了较长篇幅来描述的事件,主要有香菱被拐卖、黛玉进贾府、宝玉游太虚幻境、贾瑞照风月鉴、秦可卿葬礼、元妃省亲、宝玉挨打、刘姥姥二进荣府、贾赦向鸳鸯逼婚、探春改革除宿弊、王熙凤谋害尤二姐、抄检大观园、黛玉去世、二宝成婚、贾府被抄家、宝玉出家,等等。限于时间和精力,很难对书中所写重大事件逐一去做研讨,而只能根据课程要求和教学计划,选取其中一部分适合研讨的事件。哪些事件是适合学生去研讨的呢?最简单的衡量标准,就是最使学生感动的、能激起学生兴趣的、可以充分体现作品思想主旨与艺术特色
5、的事件,比如前面所列的那些事件,都是具有研讨价值的重要事件。还有一些事件,比如宝玉初试云雨情,以及秦可卿到底是病死的,还是像脂砚斋批语所说是因与公公贾珍偷情被Y鬓撞破而自杀的,等等,就没有让学生去研讨的必要。一个完整的故事或事件,都包含着一些关键性的、对故事走向产生重大作用的、能充分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特点的情节。因而从事件切入,便意味着要进一步切入到情节当中,这样才能抓住事件发生、发展的基本脉络和主要环节,更集中、更准确地把握事件的性质和影响。比如研讨宝玉挨打事件,需要从起因、经过、结果三个阶段分头切入,起因阶段重要情节是第28回蒋玉函情赠茜香罗、第30回中宝玉与金钏调情;经过阶段重要情节是第3
6、3回忠顺王府派人上门讨人、贾环向贾政进谗言、贾政怒打宝玉、贾母和王夫人阻拦等;结果阶段重要情节是第34回宝钗和黛玉等人探望宝玉、宝钗因宝玉挨打之事劝说薛蟠,第35回白玉钏亲尝莲叶羹、第43回宝玉外出祭金钏等。从以上情节切入研讨便会发现,宝玉挨打表面看来是忠顺王府派人上门索人,以及贾环向父亲诬告宝玉逼死母婢,造成贾政一时性起痛打宝玉,其实深层次的原因,还是父子俩人长期以来思想上的尖锐冲突,在以上因素的催化下发生的一次大爆发。(二)从人物切入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因而从人物入手寻找深入文本的切入点,是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研讨方法。红楼梦所描写的人物有数百个之多,其中性格丰满、形象鲜明的人物就有
7、二三十个,像贾宝玉、林麓玉、薛宝钗、王熙凤等主要人物,已经成为文学画廊中的经典形象。这些人物性格复杂、形象独特,身上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信息,因而从他们切入进行深入研讨,是探讨作品思想与艺术奥秘的最佳路径。次要人物数量相对较多,如贾赦、薛蟠、贾环、贾芸、刘姥姥等,虽不是作者多侧面、多层次展示的形象,但每个人都有其独特之处,也有其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如果要从他们切入研讨,就需要选取那些作者着墨较多、作用相对重要、大致贯穿作品始终的人物,这样的人物才有研讨的价值。同为过场式人物,贾雨村和甄士隐由于所占篇幅较多,于是就有深入研讨的意义;而冷子兴、焦大由于出场很少,研讨的必要性便不是很大。研讨人物可以从单
8、个人物切入,也可以从彼此有关联的一组人切入。书中现成的一个切入点,是所谓的金陵十二钗,但这个名单上的人物比较多,像巧姐明显给人以凑数的感觉,因而研讨时只需从中选择几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即可,没必要全部纳入考察范围。可以根据人物之间的联系或共性,划分、组合出几组有特殊意义的人物群体来研讨,这样便可以从一组人物身上发现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比如可以将贾赦、贾政、贾珍、贾琏、贾蓉组合为男性主子群体,从他们身上切入研讨,便会印证冷子兴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的评价;也可以将贾母、王夫人、王熙凤、尤氏、探春组合为女性管家群体,便会坐实作者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的断语。另外,贾府还有一个庞大的
9、Y鬟群体,可以将其中比较重要的人物如袭人、晴雯、鸳鸯、平儿、紫鹃等,组合成一个Y鬟群体,作为切入点去研讨。(三)从场景切入小说中的场景或场面描写,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场景也可以是一个人物、时间与环境相对集中的情节,或者说与情节有交叉、重合之处。红楼梦中的场景描写是非常突出的,仅大型的聚会场景就有10多次,其中又可以分为节日庆祝场景、生日聚会场景、日常宴乐场景、诗社吟诵场景、逝者葬礼场景等。比如节日庆祝场景,书中浓墨重彩描写的就有第53、54回庆元宵开夜宴,第75回开夜宴赏中秋。而生日聚会场景就更多了,其中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有第22回、第
10、108回两次为宝钗过生日,第43回为凤姐过生日,第63回为宝玉过生日。又如用餐或宴乐场景,规模较大、描写精彩的就有4次,分别是第3回黛玉进贾府所吃的第一顿饭、第38回海棠诗社螃蟹宴、第40回贾母带刘姥姥畅游大观园时两次设宴。这些场景往往时机特殊、人物众多、气氛热烈,以此作为研讨的切入点,可以更集中地捕捉到人物的心境、事件的走向,直观地体会到作者的写作意图。另外,作为一部洋溢着浓厚诗情画意的古典名著,红楼梦中也有许多唯美的场景也值得鉴赏,比如有人将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湘云醉卧、龄官画蔷、晴雯补裘、宝琴立雪、群芳夜宴等,作为书中几个唯美场景来看待。这些场景其实也可以被看为是红楼群芳几个最动人的瞬间
11、,每一个画面都具有丰富的含义和意趣,可以选取一些寓意深厚的场景,作为研讨的切入点。(四)从语言切入小说的语言,分为作者的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红楼梦的作者是运用语言的典范,其叙述语言兼有平实通俗、自然质朴与典雅绚丽、诗意浓郁两种特点,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绘景、状物,语言都非常准确、生动、形象、凝练,任意选取书中一段叙述、描写的文字进行鉴赏,都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叙述性语言超群绝伦,独具魅力。一般认为,人物的语言是红楼梦语言方面最大的亮点,具有相当高的个性化特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声色和口吻,读者从对话中就可以清晰地听出说话者为何人。黛玉和宝钗都颇具口才,但黛玉才思敏捷、能言善辩、擅于笑谑,有时不
12、免带着一股尖酸刻薄的口气;而宝钗广闻强记、出言谨慎、富有心机,常常像一位饱学之士喜欢引经据典。贾母与刘姥姥同是古稀老者,但贾母有其作为老祖宗独特的一套语言系统,平时说话似乎也都是家常话,细一咂摸却发现其中隐含着过来人的精明与透彻;而刘姥姥虽然只来过贾府数次,但她带有乡野粗粉而清新气息的语言,却也让贾府中的人们以及书外的读者着迷。书中最为能说会道的人,大概还要数王熙凤,她虽然没有念过多少书,却是天生的一位“语言大师,无论什么话从她嘴里出来,都有一股让人为之倾倒的魔力。冷子兴、周瑞家的以及兴儿,三个人同是评论凤姐,所谈的内容几乎完全相同,但说话的口气、方式却各不一样,冷子兴用词比较典雅,周瑞家的说
13、的是俚俗口语,而兴儿则是用词生猛、入骨三分。以人物语言作为切入点,深入研讨人物的性格和形象特点,可以强烈地体会到红楼梦中的人物语言,的确让读者在如闻其声的同时又如见其人。二、既在点上深挖又在面上广拓,不断深化对作品思想与艺术特色的认识找好深入作品的切入点后,就可以由表及里,由点到面,进行不同的专题或主题研讨。可以由教师精选书中处在关键节点、对于故事发展或人物塑造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充分体现作品思想与艺术特色的若干情节或片段,组成不同种类或形式的阅读任务群,之后安排学生进行反复研讨,从广度、厚度上把握作品。(一)对事件的研讨可以按事件在书中发生的先后顺序去研讨,也可以先从学生相对感兴趣的事件去研讨
14、,比如宝玉挨打或抄检大观园事件。但如果一定要先了解全书的纲目、把握重要人物的命运和结局,那也不妨先从宝玉游太虚这一大篇文章入手,只是这部分内容相对比较艰深难解,研讨前一定要做好熟悉判词、判曲等基础性工作。小说是以人物形象的塑造为中心的,对事件的叙述不过是给人物活动提供一个载体,便于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比如秦可卿丧礼,这是一个波及范围较大、作者在上半回浓墨重彩地描写的事件,其中包含秦可卿向王熙凤托梦、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王熙凤弄权铁槛寺等十分重要的情节,每一个情节都包含十分丰富的意义。让学生始终带着问题去研讨,是促使研讨取得良好效果、认识事件性质和背景的一条重要方法。因此,教师要引
15、导学生去思考:秦可卿为什么会向王熙凤托梦,而不是托给贾母或夫婿贾蓉呢?王熙凤为什么能协理宁国府,可以换成其他人吗?从哪些具体的事例,能看出王熙凤具有突出的管理才干?可以安排学生在研讨之后,替王熙凤向王夫人写一篇协理工作的汇报。接下来书中写王熙凤弄权铁槛寺,又表现出她怎样的思想性格特点?此时还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者前边极力赞赏后边又无情揭露,这样安排情节有何深刻用意?这一大段文字虽写的是秦可卿葬礼,其实处处表现的却是王熙凤,既反映出贾府生活的豪华奢侈之风,同时也为王熙风的精彩表演搭建了一个舞台,体现出红学家周汝昌先生所说的一笔二用的艺术手法。学生不光要能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去钻研文本,而且自己
16、也要能从研讨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抄捡大观园事件,这也是一个原因非常复杂、包含诸多深刻矛盾、对Y鬟们命运影响深远的一个事件,研讨时需要引导学生不断思考:邢夫人为什么不将绣春囊交给贾母,而要派人交给王夫人呢?抄捡是由凤姐提出建议、王夫人决策实施的,但为什么抄捡时凤姐却让王善保家的打头阵,自己只在一旁敲边鼓?为什么探春对抄捡反映那么强烈?联系之后贾府被抄家事件,探春所说的“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有何深意?惜春为什么不愿为自己的Y头入画说一句公道话?最后查出迎春的丫鬓司棋有问题,给邢夫人带来什么影响?最大的一个问题
17、是:导致王夫人抄捡大观园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假设没有绣春囊事件,是否晴雯等Y头就不会被撵,大观园也就可以避免衰落了?学生研读时只要注意发现并思考这些问题,就会全面了解事件形成的前因后果,逐渐理清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深刻洞悉纵横交错的深层次矛盾,也从而意识到抄捡事件是贾府命运的转折点,甚至是贾府被抄家的一次预演。(二)对人物的研讨对于单个的人,可以选取表现其思想性格的重要情节或片段,从纵向上集中研讨他的言行,对于塑造其形象的作用和意义。要将人物与具体的语境结合起来去研讨,这样容易深入到人物的精神世界,同时也要注意人物出格的言行,从而认识其性格与形象的多面性。比如薛宝钗,红学家们历来对她褒贬
18、不一。一些人认为,宝钗在滴翠亭听到红玉和坠儿的私房话后,为了洗清自己,采用金蝉脱壳之计嫁祸给黛玉,反映出她阴险奸诈、包藏祸心;又有人认为金钏自尽后,宝钗安慰王夫人时为其开脱罪责,可见她对小Y鬟的生命十分漠视,内心是多么冷酷无情;还有些人则认为,宝钗本来就是去找黛玉玩的,所以她在滴翠亭喊黛玉十分自然,当时情况突然,如何能容她去精心谋划害人之事。她之所以那样安慰王夫人,是因为当时并不知道金钏的真实死因;她建议王夫人多给点丧葬费,又主动拿出自己的新衣服做包裹,说明她对金钏还是给予了足够的同情。学生所研讨的人物到底是怎样的人,教师无须去给学生提供标准答案,只鼓励学生反复品读文本,并且联系人物的思想观念
19、以及平日言行,自己去得出结论即可。选择具有争议性的人物进行研讨,不仅可以加深对人性、对人生、对环境的理解和认识,还可以感受到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没有单一化、类型化和绝对化的弊端,由此可见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对于相互关联的一组人,则可以通过横向比较的方式,研讨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其意义。可以是一对一或多人之间的相互比较,比如黛玉与宝钗,探春与迎春、惜春等等,注意人物之间一定要有可比性,重点在于研讨每个人的个性有何不同。也可以是研讨有共性的一组人,比如男性主子群体、女性管家群体、Y鬟群体等等,注意研讨时人数不要过多,精选具有代表性的三五人即可。还可以是一对多的研讨,像宝玉与他的朋友圈,重点可以研讨
20、宝玉与他们之间的关系,究竟给宝玉带来了什么。宝玉是贾府中的金凤凰,想攀他这个高枝的女孩子不在少处,然而彩霞却对他不屑一顾,龄官拒绝为他唱曲,鸳鸯有意疏远他,香菱对他产生了误会,五儿不与他玩暧昧,这都是为什么呢?背后一定都有一堆值得深究的原因。因而可以将宝玉与其相关的情节或片段拎出来,专门做一个阅读任务群来研读。学生会从反复品读、鉴赏中得知,宝玉在与她们的交往中获得了人生的经验和启迪,从而促进了他的成长。(三)对场景的探讨以第75回开夜宴赏中秋为例。当时贾母说赏月山上最好,于是率众来到凸碧山庄宴乐。这次活动最大的一个看点,是一向戏份不多的贾赦,开口讲笑话一语惊人,他居然当着一家人的面,讲了一个讽
21、刺贾母”偏心眼的笑话。同时,他又与乃弟贾政唱对台戏,贾政对贾环的诗提出批评,贾赦却故意赞扬贾环的诗作,当众宣示读书无用论。研讨此场景需要引导学生思考:贾赦为什么会讲这样一个笑话呢?他是临场即兴发挥,还是心中蓄谋已久?他赞扬贾环的潜台词究竟是什么呢?而要解答以上问题,就场景本身提供的信息与凭据远远不够,还必须引导学生联系到贾赦平日的为人,尤其是他在荣府特殊的身份和地位,这样学生才能明白,表面上看似一团和气的中秋节晚宴,实际上传递出荣府长房与二房之间的深刻矛盾。学生可以从此场景的研讨中悟出,人物的任何言行都有其深刻的背景可循,只有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才能洞察到事物背后隐藏的实质。节
22、庆宴乐场景是贾府日常生活中的一大景观,可以将贾府几次重要的节庆宴乐场景,放到一起做一个阅读任务群进行研讨,便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贾府由盛转衰的轨迹。再以第30回的“龄官画蔷为例。最初看到有个女孩子用金簪划地时,宝玉以为她是东施效颦,在学黛玉葬花,于是不禁心生厌恶。再看时才发现她在地上反复画蔷字,便揣度她一定有什么化解不了的大心事,不禁生怜悯之心。这一个痴情的人,感动了另一个同样心怀痴情的人,但宝玉当时并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也不明白她到底为什么画蔷字。直到第36回,他请龄官为他唱曲遭到拒绝后,他才自此深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之前龄官画蔷”的场景,为他上了一堂重要的人生情感课。通过研讨这个动人心魄的场景
23、,学生便会与宝玉一起明白一个道理,爱情需要专一,各人自有“分定,专一的爱情才是最美的爱情。(四)对语言的探讨以王熙凤的语言为例。冷子兴向贾雨村介绍王熙凤时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周瑞家的向刘姥姥介绍王熙凤时也说:这位凤姑娘.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他不过。一般人心机、口才具备其一,就已经很不简单了,而王熙凤两者都占全了,想来心机必定会使她的口才更加出类拔萃。可以将书中表现王熙凤口才的精彩片段,按不同的对话人辑录为一组,做一个阅读任务群进行研讨。比如她与贾母之间的对话,精彩片段除了第3回黛玉初进贾府时王熙凤的话语外,还有第38回她拿贾母头
24、上的伤疤开涮、第46回她因贾母为贾赦强娶鸳鸯发怒而明贬暗褒、第52回她反驳贾母太伶俐不是好事等情节。这些对话虽然处于玩笑、逗乐的层次,却常常采用正话反说、似贬实褒、先抑后扬、明批暗颂等修辞手法,反映出王熙凤敏捷的思维和高超的说话艺术。再如第46回,为贾赦企图娶鸳鸯一事,她与婆婆邢夫人之间有一场重要的对话。王熙凤起初不同意婆婆的想法,但当她看到婆婆听不进意见时,又一下子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态度由劝阻、反对变为顺从、赞同,显示出她善于见风使舵、阳奉阴违的性格特点,说明了她既不愿与婆婆闹僵、又想巧妙抽身事外的复杂心态。又如第68回,为了诱骗尤二姐搬到贾府,以达到控制和摆布她的目的,她利用贾琏不
25、在家的时机,放下身段亲自找到尤二姐,又是沉痛诉说,又是反复哀求:我今来求姐姐进去和我一样同居同处,同分同例,同侍公婆,同谏丈夫。喜则同喜,悲则同悲;情似亲妹,和比骨肉。由此可以看到一个嘴甜心苦,两面三刀的王熙凤,她在这一番七八百字的演说中无一句粗话、硬话、狠话,但她的巧舌如簧与阴险毒辣,却通过她极具欺骗性的语言表现得淋漓尽致。除以上几段精彩对话之外,还有她接待一进荣府的刘姥姥时的对话、贾琏从苏州返回后夫妻之间的对话、大闹宁国府与尤氏的对话、受探春请求为诗社出资时与李纨的对话等等,也都有可圈可点之处。通过研讨王熙凤的口才,学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出神入化的语言技巧,笔下的人物可以在不同的时间、环
26、境中,以不同特色、风格的语言与不同身份、地位的人物对话,从而以语言为手段表现出人物思想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三、在反复研讨中不断提升思维境界让学生获得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名著整本书研讨是一个咀嚼品味、循序渐进的过程,由点到面不断拓展研讨的目的,是为了最终达到对整部作品全面而深刻的把握,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获得鉴赏文学作品的基本能力。(一)研讨要由局部渗透到整体在对各个点、面不断地深挖、广拓,学生越来越熟悉书中的故事情节发展的脉络,基本掌握人物思想、性格的特点之后,便可以通过前后比照、相互勾连、彼此融通等方法,促使研讨活动向整本书的深处不断放射、扩散和渗透。比如研讨香菱这个人物,不能局限于了解她被拐
27、卖的悲惨遭遇,还可以联系到贾雨村胡乱判案;也不能止步于看到她遭受薛蟠和夏金桂的茶毒,还可以深入分析她对封建婚姻所存的幻想及其思想根源;而评价她对作诗的痴迷行为,又需要联系到大观园诸钗通过诗会展示青春的梦想。再如研讨了探春改革除宿弊的事件,便会发现此事之所以意义重大,是因为与贾府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紧密相关,只可惜这样一个关系到全局及命运的改革,到探春终于有机会提出并实施时,贾府已经到了大厦将倾、独木难支的地步,这一局面更加显示出探春改革的难能可贵。通过由点、面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深层次研讨,学生便会找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了解到事件发生和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懂得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都不是孤立存
28、在的,能够从整体的、全局的高度看问题,从而深入认识到事物的各个方面及其本质。(二)认识要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学生初读红楼梦,限于阅读经验欠缺、理解力较弱以及对作品尚未有全面、深入的剖析,因而对书中事件或人物的看法往往是肤浅、片面乃至错误的,随着研讨的不断扩展和深化,学生便会产生许多新的看法和见解。比如对于宝黛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初读时一些学生可能会认为,主要是因为王熙凤采用掉包计造成的,或者是由于薛宝钗第三者插足造成的,这些看法无疑都是肤浅或片面的,未能触及到问题的本质。教师针对这样的认识,可以引导和启发学生跳出宝黛爱情故事本身,从宝玉的婚姻对于贾府长远利益的影响角度来思考。学生便会从进一步的研讨
29、和思考中认识到,在当时自由恋爱不被家长承认、难以摆脱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大环境下,即使没有王XX的掉包计和XXX的插足,XX仍然最终不大可能与XX达成婚姻。造成XX爱情悲剧的原因十分复杂,但根本原因还是封建世俗观念与婚姻制度,决定了贾府家长不可能让XX娶一个病恢恢的媳妇。再如对于XX这个形象的理解,初看他是一个饱食终日、只会在女儿堆里厮混的公子哥儿,细读、深研后则会发现,他身上具有一些非常宝贵的品质,其思想与见解在当时社会是石破天惊的,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性质和作用。要鼓励学生在深入研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具备批判性思维和质疑精神,敢于提出与专家不同的观点,从而使他们对作品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并
30、升华和内化为文学素养与审美能力。(三)境界要由书本扩展到人生对名著研讨的目标不仅在于深入理解作品本身,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研讨不断深化自我认知,把阅读体验转化为对人生的一种深沉感受。红楼梦是一部抒写美好青春的名著,学生研讨红楼梦可以获得许多有益于身心成长的养分,从多方面受到丰富而深刻的人生启迪。比如,大观园的少男少女们兴办诗社,其意义不仅在于陶冶性情、点缀生活,还在于如何让青春过得有价值,让人生充满诗情画意;而XX等人的改革,也启发年轻人要善于思考、勇于创造,敢于革除习以为常的积弊;至于跛足道人所唱的好了歌以及XXX的好了歌注,虽然其中不无虚无主义的消极思想,但也有让年轻一代校正人生观、价值观的积极的一面。总之,要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因为学生越是深入研讨红楼梦,越是能感受到生活的丰富性、人性的复杂性与成长的艰难性,感受和认识到优秀文学名著的内在价值,这也便是研讨红楼梦的根本意义之所在。(刊发于2021xx2期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