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丽江市农业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书面).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182374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8.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丽江市农业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书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丽江市农业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书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丽江市农业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书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丽江市农业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书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丽江市农业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书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丽江市农业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书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丽江市农业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书面).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 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丽江市农业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书面)(2023年10月27日丽江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丽江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根据丽江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工作要点安排,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以和春雷主任为组长,和灿鑫副主任为副组长,常委会相关委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调研组,会同市农业农村局,于2023年9月18日至9月26日到4个县(区)、7个乡镇、21个农业产业园区、基地、经营主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等现场,采取听、看、查、问、访等方式对全市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开展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全市农业产业发展主要情况 近年来,全市各级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

2、于农 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市委的工作要求,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农业产值不断提高。全市紧紧围绕粮食果蔬、特色产业种植及林产业、畜牧业、渔业规模持续发展,产值不断提高。一是粮食果蔬、特色产业种植平稳顺利。全市粮食总播面积19743万亩、产量52万吨,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7.41万吨,水果产量28.79万吨,中药材产量6656.08吨,鲜切花产量1272.72万枝,茶叶产量720.15吨,种植烤烟22.14万亩,实现粮食果蔬及特色产业产值26.36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62.9%o二是林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建设林产业基地412

3、.35万亩(核桃307.09万亩、花椒90.44万亩、油橄榄8.44万亩、青刺果5.73万亩、油茶0.65万亩)。全市林业产值2.22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3%。三是畜牧业稳定发展。全市生猪存栏89.96万头,出栏47.9万头;牛存栏34.01万头,出栏3.72万头;羊存栏109.56万只,出栏27.24万只;家禽存栏252.88万羽,出栏119.51万;肉产量4.74万吨,畜牧业产值11.92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30.3%。四是渔业生产稳中有增。大力推广发展设施渔业,提高水产养殖机械化和集约化程度,积极推进水产品质量监管工作,促进渔业生产持续转型。全市水产品产量达5895吨,较

4、去年同期5843吨增加52吨,实现渔业产值0.62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1.5%。 (二)“一县一业”稳步发展。各县(区)紧紧围绕各自的比较优势,充分结合资源禀赋,培育壮大华坪芒果、玉龙中药材、永胜食用菌、宁蔻马铃薯种薯、古城花卉,“一县一业”的产业格局更加清晰,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宁蒲县(马铃薯种薯)入列省级“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县,华坪县(芒果)和玉龙县(中药材)入列省级“一县一业”特色县;全市5个乡镇、9个村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市高原特色农业重点产业实现产值206.2亿元,增幅达19.6%o(三)品牌打造取得成效。聚力打造“丽粳”“丽薯”“丽菌”“丽果”“丽药”“丽花

5、”等“丽系”高原特色农产品品牌,涌现出“丽果”牌芒果、“丽江中源”牌食用菌、“千草堂”牌滇重楼、“绿A”螺旋藻、“华坪芒果”、“玉龙滇重楼”“永胜软籽石榴”等一大批有内涵、叫得响的“绿色丽品”品牌。全市共有22个企业、产品品牌及“华坪芒果”“玉龙滇重楼”、永胜软籽石榴”“他留乌骨鸡”等4个区域公用品牌入选云南省“绿色云品”品牌目录。 (四)农业基地和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紧紧围绕基地经营主体、基地规模水平、基地规范生产、基地产品市场、基地绿色发展、基地品牌集群、基地科技支撑、基地专业服务8个方面建设内容,不断加大各类“绿色食品牌”基地建设力度,推动基地产能不断提高。全市实有农业企业5292户(古城

6、634户,玉龙1648户,永胜1129户,华坪974户,宁菠907户),共有“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302个,其中89个产业基地被认定为“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基地,其中省级7个、市级28个、县级54个。玉龙县太安乡、宁蒲县新营盘乡先后入选2021年、2022年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玉龙县入选第四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调研情况来看,虽然全市各级人民政府在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农业产业发展供给保障不足。一是农业产业主导作用不明显。农业特色产业小、散、杂,“一县一业”产业优势不突出。比如

7、:永胜县的“食用菌”、古城区的“花卉”产业覆盖面低,群众参与度低。二是农业产业规模化程度低。多数土地仍以分散经营为主,粗放式耕种仍然存在,机械化水平不高。比如:宁范县烂泥箸大多数村民仍在用传统的耕种方式。三是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展缓慢。比如:华坪县2019-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支付率为17.07%,未完工3.88万亩,且已全部处于停工状态;宁菠县2022年第二批财政渠道0.5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于 2023年5月底建设完成,支付资金至今为零;玉龙县2023年第一批建设任务2.03万亩,项目已开工近3个月,资金支付仍为零。全市2023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共计14.16万亩,截至

8、目前,只建成3.52万亩,仅占总任务的24.86%。(二)农业产业发展动力支撑不足。一是对农业产业发展认识不到位。各级政府抓农业产业发展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上,对农业产业发展投入不足,导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当中一产收入偏低。比如:2022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53元,比全省水平低394元,人均经营性净收入7067元,比全省水平低312元。二是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比如:永胜县南部片区蔬菜、水果主产区工程性缺水的问题突出,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三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不足。农村年轻人不愿种地、不会种地现象较为普遍,从事农业生产的主体年龄偏大、素质偏低、农技运用能

9、力弱,新型职业农民队伍难以壮大。比如: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为43.7万人,占农村户籍人口的49.2%。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或创业,从事农业从业人员多以留守老人为主。 (三)农业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后劲不足。一是农业产业品牌带动效益不突出。全市农业产业发展品牌化打造未针对农业产业的整体环境变化以及产品质量控制进行综合规划,导致品牌带动效益 较为薄弱。二是全市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滞后。目前只有华坪荣将生物园区、太安生物产业园区和在建的宁菠新营盘农业产业园区,好园区不多,“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等缺乏园区的带动和支撑,导致带动群众致富效益不明显。三是未形成完整的农业产业链。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较低,精深加工

10、不足,产品档次和附加值不高。比如:华坪县的芒果产业,目前种植面积44万亩,产量39万吨,产值26.5亿元,全县水果深加工企业仅5家,初加工企业7家,实现加工产值仅3亿元,剩余的产品只有销往外地或零售。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仅为1.61:1,远低于全国(2.52:1),全省(2.1:1)平均水平,多数农产业企业停留在卖原材料和初级加工产品上,精、深加工企业少,加工水平低,产业链条不完整。四是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有待提升。全市不少特色企业都对农旅结合模式作了有益探索,但融合层次普遍偏浅,部分仅限于农业观光采摘,项目较为单一。比如:华坪荣将果色天香示范点、永胜三川美丽田园示范点虽有文旅业态规划

11、布局和项目板块,但文旅业态尚未形成。 (四)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业产业发展动力不足。一是龙头企业数量少。目前全市国家级龙头企业仅3户(全省58户、占比仅5%),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9户(全省1161户、占比仅3%),其余企业普遍存在“起步晚、规模小、资金力量单薄”的现状,竞争动力不足,组织带动能力不强、服务领域不广、科技创新能 力较弱,现有企业效益不理想。二是经营主体投资发展资金短缺,发展壮大能力不足。比如:宁范县小凉山畜禽养殖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因在扩大再生产当中贷款资金额度大导致投资发展资金短缺。华坪金芒果生态开发有限公司、永胜建红绿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均提出各级政府加大对企业扶持贷款资金贴息的

12、要求。三是资源利用不充分。存在引入市场经营主体项目闲置,效益不突出,带动群众致富作用难以发挥的情况。比如:东方希望生猪养殖场已建成,但宁菠县红桥镇黄腊老养殖场至今一直未投入生产,辐射带动附近群众就业增收的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四是利益联结不紧密,带动能力不强。比如:2022年全市284个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21.7万户、全市3177个农业合作社带动农户1002万户,总体利益联结覆盖面偏低,利益联结主要方式是吸纳就业、订单收购及土地流转,三项占比超过80%。个别企业和农业合作社带动农户增收人均仅为100元。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优化供给结构,创新农业产业体制机制。一要立足省内省外视角,结合交通

13、区位、资源环境和产业基础,选择县域内最强或发展潜力最好的产业,进一步聚焦、锁定“一县一业”,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持之以恒把确定的主导产业做大做强,确保产业发展的延续性和稳定性。二要加快转变农业生 产方式,提升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加大农业生产新品种、新技术应用推广力度,提高土地产出率。积极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创新土地流转模式和农业规模经营方式,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推进经营主体产业组织规模化。三要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大力发展粮油菜产业,提高粮食产能,切实保障粮食安全。(二)贯彻政策落实,加大农业产业发展资金扶持力度。一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把发展农

14、业产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举措。二要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扶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设施农业,着力配套排灌系统、农机作业道路,提升耕地地力。三要强化人才支撑,加大农技培训力度,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训,培养一批土专家,培养种植能人、养殖能手等带头人,打造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四要加大资金投入,确保中央财政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不低于60%、省级财政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不低于52%,涉农整合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不低于60%o (三)做强特色农业,狠抓农业产业品牌打造。一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3815”战略部署,结合实施丽江市产业强市三年行动计划(202

15、2-2024年)契机,抓好农业产业园区、特色农产 品示范基地的建设和提升。二要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积极开展“三品一标”产品认证,培育一批属于丽江特色的国字号商标和品牌。强化品牌管理,加大品牌营销宣传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努力将品牌打造成名牌。严格推行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质量追溯、无公害产品标识和地理标志使用制度,建设、保护和利用好品牌。三要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把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乡村环境整治与发展特色民宿经济、优质农产品电子商务、乡村休闲旅游、生态康养结合起来,着力拓展农业产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大力推动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建设运行高效的农业产业链。 (四)强化利益联结,加大农业产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一要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带动群众致富的作用。建立健全“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发展合作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组织形式,探索农民参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过程的方式,切实打造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二要大力培育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立足实际,重点扶持和培育一批投入产出率高、发展势头好、带动能力强、具有一定知名度和竞争力的企业,积极推进院企合作、科企合作和银企合作,进一步增强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