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与法治 教案-教学设计 专题6第3讲 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2)家庭美德与个人品德;专题7 第1讲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道德与法治 教案-教学设计 专题6第3讲 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2)家庭美德与个人品德;专题7 第1讲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教学设计:专题六第三讲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2)家庭美德与个人品德对应教材章 节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第五章第三节课时安排2学时【教学内容】1 .二要内容:涵养个人道德品格的2 .内容特点:本部分内容偏重理论【学情分析】1 .学生基本情况(1)知识背景:学生对该部分内容学习兴趣不浓,部分学生在初高中学习过相关内(2)认知情况:学生不能正确理解个人品德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关(3)学习特点:学生思维活跃、逻辑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强,愿意接受各种信息化手段。具有创新意识,但缺乏自律性、自制力较弱。适应任务驱动教学法,习惯小组共同完成任务的学习方式2 .预判学习问题学生对理论内容不感
2、兴趣;大学生如何涵养个人品德为难点问题。【教学目标】1 .掌握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家庭观;2 .掌扰握恋爱、婚姻家庭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知识目标3 .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意义与传承、4 .理解个人品德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关系5 .掌握提升个人道德修养的方法与途径1 .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提高处理恋爱中各种矛盾的能力;2 .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对大学期间结婚成家持谨慎、理性的态度3 .树立正确的家庭观自觉践行家庭美德传承优良家风。4 .领悟高尚道德品格的形成重在实践、贵在坚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家庭美德意识,不断提升学生的恋爱、婚提姻和家庭责任感,升家庭美德素养,将个人发展、家庭发展与
3、社会发展相统一培育家庭文明新风尚。在践行公民道德准则中向上向善、知行合一,提高道德实践能力,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重点与难点】1 .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内涵和意义。2 .个人品德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关系3 .提升个人道德修养的方法与途径1 .如行提高亭生处应患爰矛盾的能力?正确对符薮中的各种荚系72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家庭美德,传承优良家风?3 .大学生如何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设计思路】1 .总体教学思路首先分析个人品德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关系。通过将道德模范请进课堂或者在线连线,请学生志愿者进行访谈等方式,引导学生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积极向道德模范
4、学习,培养志愿服务精神,大力弘扬时代新风,做社会主义道德的践行者、示范者和引领者。2 .如何调用教学资源(各类线上线下资源)(1)立足职业院校,收集整理本校学生案例,总结凝练,自制暮课辅助教学;(2)学习借鉴,用好超星学习通、中国大学暮课、学习强国APP,各种官方微信公众号的教学资源。(3)引入社会资源。通过请道德模范走进课堂,本校学生志愿者访谈,将社会资源引入课堂教学,实现社会大课堂与思政小课堂同频共振。3 .如何教授重点内容(例如:运用何种教学策略、辅以信息化手段等)(1)以完成问卷和项目作业为任务驱动,课前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自主学习课程内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完成项目作业。(2)课中通过导
5、、学、悟、析、总结等教学环节,采用任务驱动、小组探究、情境模拟等方法让学生合作学习,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提升个人品德修养。(3)课后通过问卷调查、开展主题班会等活动,让学生看到自身与同学的变化,成就感油然而生,享受学习。4 .如何教授难点内容(例如:运用何种教学策略、辅以信息化手段等)鉴于学生乐于接受和尝试信息化教学手段,移动终端设备拥有率高,以优慕课在线综合教育平台为主要的资源发布平台,以超星学习通平台为课堂上的互动平台,并综合运用微信公众号,发布学习资源、与学生进行实时在线互动。(二)教学实施【教学具体实施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策略设计意图课前预习尝试实践通过优慕课平台发
6、布大学生恋爱婚姻观调查问卷和个人品德调查问卷;布置课前作业:“回顾百年党史,解码红色家风”,收集红色家风故事、家训、家规或家书等,分组研讨古人涵养个人品德的方法。问卷调查法专题研讨法1 .学生课前在网络教学平台填写调查问卷,了解学生个人品德现状;2 .学生完成的分组研讨课堂教学;3.学生课前自学,提前了解本次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重点课堂导入讨论我的家风课堂讨论信息平台逐个提问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课中任务11 .讲述家风的重要性;2 .讲解红色家风案例;3 .组织学生进行课前作业汇报:“回顾百年党史,解码红色家风”;4 .总结红色家风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应该传承哪些优良家风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
7、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注重家庭。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我们要认识到,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是抽象的,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美满之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之上。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只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家庭梦才能梦想成真。注重家教。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
8、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也学生讨论阅读教材小组讨论小组展示1.将传承优良家风与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注意在平时实践中养成好品行;2.引导学生进一步树立家风传承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就是古人说的“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家庭环境对下一代的影响很大,往往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注重家教,应该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注重家风。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作风,即一个家庭当中的风气。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家风,对家庭成员的个人修养产生着重要的作用,也对整个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产生着
9、重要的影响。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大学生要继承和弘扬优良家风,促进家庭和谐。任务2通过视频、案例和学生所讲的家庭故事,诠释总结家庭美德的五大内容。婚姻是指由法律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合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夫妻关系。家庭是指在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产生的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婚姻是家庭产生的重要前提,家庭又是缔结婚姻的必然结果。家庭美德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互助为主要内容,在维系和谐美满的婚姻家庭关系中具有重要而独特的功能。案例讲述通过搜集感人家庭故事,提高学生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任务31 .分享案例,组织课
10、堂讨论:“什么样的爱情会让我们变得更好?”;2 .分析2022级学生婚恋观调查结果;教学平台主题讨论全员参与统计数据分析数据通过学生进行项目展示及参与讨论婚恋观调查结果,启发3.在分析学生作业与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教师讲述恋爱中的“五个不”和“三个要二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男女双方培养爱情的过程或在爱情基础上进行的相互交往活动,就是人们日常所说的恋爱。恋爱作为一种人际交往,也必然要受到道德的约束。恋爱中的道德规范主要有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和文明相亲相爱。一是尊重人格平等。恋爱的双方在
11、人格上都是独立的,如果把对方当作自己的附庸或依附对方而失去自我,都是对爱情实质的曲解。二是自觉承担责任。自愿地为对方承担责任,是爱情本质的体现。爱一个人或接受一个人的爱,就要自觉地为对方承担责任。三是文明相亲相爱。文明的恋爱往往是恋爱双方既相互爱慕、亲近,又举止得体、相互尊重。恋人出入公共场所,要遵守社会公德,不要对他人生活和公共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任务4理论讲解:个人品德的概念。个人品德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关系理论讲授有针对性地选取案例,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解决教学重点。任务5涵养个人品德的途径案例教学法学生课前任务展示通过具体案例和学生作
12、业展示,使学生掌握涵养个人品德的方法任务6一些人认为,道德模范固然可敬可爱,但不可学,因为他们太高大。你如何看待这样的观点?请本地道德模范到课堂通过道德模范的现身说法,使学生认识到道德模范都是从自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小事任务6做起,以此实现由现实自我向理想自我的飞任务4跃。任务7学生志愿者访谈发挥朋辈的带动效应。课后课堂总结个人品德在社会道德建设中具有基础作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最终都要落实到个人品德的养成上。“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识、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修生立德,打牢道德根基,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总结提升作业与答疑谈谈大学生涵养个
13、人品德的重要性与途径。教学拓展参加一次学校或者社区的志愿者服务活动预习任务预习下一章节(三)教学反思【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课前与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以及网络教学平台的大数据显示,与传统单纯理论讲授的课堂教学相比,学生的参与度与获得感明显增强,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教学目标实现。【特色创新】1 .教学设计精准对接专业、职业和学生的长远发展,运用实时投影技术清晰呈现教学过程,通过课前热身、课中教学、课后拓展三个教学环节的合力,让学生领悟高尚道德品格的形成重在实践、贵在坚持,提高道德实践能力,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2 .通过将道德模范请进课堂或者在线连线,请学生志愿者进行访谈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
14、获得感。【改进思路】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在今后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的赋分功能和优慕课平台后台学生学习数据的统计,进行生生互评、师生互评,使教学评价更为客观、合理、有效。教学设计:专题七第1讲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一)基本信息对应教材章 节第六章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课时安排2-3课时【教学内容】1 .主要内容:本讲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法律的含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5、建设的重要保障。(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法律制定;法律执行;法律适用;法律遵守。2 .内容特点:本讲内容中法律的含义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这两部分内容偏重理论,第三部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需要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理解掌握法律制定,法律执行、法律适用的基础上,做一个尊法守法的好公民。【学情分析】知识基础:学生经过中小学阶段的学习,对法律的含义,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已具有初步的知识基础,理解不够深入。认知能力: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政治性较强,要求学生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学生在这方面意识不够。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法律的专业性较强,对于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方面的认知欠缺。学习特
16、点:学生动手能力强,但是理论知识薄弱,对理论性和专业性较强的社会主义法律本质特征和运行的内容,学习过程中容易觉得难懂和枯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和运行能力目标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分析法治实践中具体问题的能力素质目标坚定树立马克思主义法律观,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重点与难点】重点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难点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设计思路】1.国体教军思路(如病制教瓢程图最后y法律的含义国家创制和实施的行为规范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科学性和先
17、进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阳我国社会主义法律 的运行 法律制定(立法) 法律执行(执法) 法化运用(司法) 法循遵守(守法)针对以上内容,通过理论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依次展开教学,指导学生采用既选任务自学、合作探究互学、遴选资源拓学的方法进行学习。2 .如何调用教学资源(各类线上线下资源)利用学习通平台的线上教学资源和线下课堂现场教学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3 .如何教授重点内容(例如:运用何种教学策略、辅以信息化手段等)在教授重点内容的过程中,通过列举典型案例的方式让学生体会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4 .如何教授难点内容(例如:运用何种教学策略、辅以信息化手段等)在教授难
18、点内容的过程中,通过教师讲授,播放视频,情境演绎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难点O(二)教学实施【教学具体实施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策略设计意图课前预习尝试实践1 .课前去学习“高等教育职业法”的内容,了解与我们自身密切相关的法律。2 .课前自行了解于欢案,观看电视剧“底线”第一集,了解于欢案的案情以及判决过程和结果。针对与学生自身密切相关的案件和热点案例,提前了解准备思考。为课堂教学做准备,激发学生深入思考。课中课堂导入问题思考:先有犯罪,再有罪名?还是先有罪名,再有犯罪?问题导入,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任务1一、法律的含义及其历史发展1 .法律的起源:在中国法律文化中,解多是法律与正义的
19、化身。在西方法律文化中,正义女神是法律的象征。2 .法律的产生:经济根源社会根源3 .法律的含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1 .通过讲授将多和正义女神的故事了解法律的起源。2 .通过播放视频的形式,形象生动的教授法律的产生的根源这一内容。3 .建立在前面两个知识点的基础上,顺利推出法律的含义这一重要概念。法律的含义是重点,前面两个知识点的深入讲授学习为法律含义的推出做好了铺垫,打好了基础。任务2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1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科学性与先进
20、性的统一。2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1 .通过民法典的立法过程,和于欢案的判决结果来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所体现的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的特征。2 .用民法典将绿色原则确立为民法的基本原则这一案例来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科学性与先进性的统一。3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分别列举这五个领域的立法,来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通过列举经典权威案例,热点案例,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任务3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法律制定法律执行法律适用法律遵守1针对法律制定的环节,教师主要把法律制定的主体,权限,立
21、法文件的效力讲清楚。2法律执行:通过教科书式的执法视频,让学生体会法律执行的规范性。3.法律适用:把本部分内容讲透彻的基础上,使用经典案例“我不是该任务点法律的专业性较强,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法律素养,把理论讲准确,讲透彻。并根据法律运行的四个环节选择相应的药神”体现我国司法执法过程中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4.法律遵守:使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做一个尊法,守法的好公民。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课堂总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22、义建设的重要保障。我国的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社会公正和生态良好都离不开社会主义法律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以上就是本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教师和学生共同来总结和概括本节课所学内容。归纳概括,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课后作业与答疑1 .如何理解“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2 .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3 .如何把握“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之间的关系?结合课堂所学内容,激发学生思考,进一步深化本节课所学内容。作业和答疑,充分发挥的主体作用。教学拓展阅读学习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
23、018年版。通过阅读权威读物,领悟法律的权威。通过拓展阅读,提高思维能力。预习任务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法治思想阅读教材和拓展资料提前了解思考(三)教学反思【教学效果】本节课内容作为本专题的第一讲,具有基础性作用,内容丰富充实,教学手段和策略形式多样,在教师的主导下,引领学生理解思考,扎实的知识,深入的理解,对后面内容的学习起到一定的铺垫作用。【特色创新】教学过程中,选取了“2017年推动法治进程十大案件于欢故意伤害案”,人民日报称于欢案是一堂生动的法治课,以该案件作为典型案例,贯穿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学习中,链接热点,贴近时代,另外,尽量选取近期施行的立法文件以及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立法文件辅助本次课重要知识点的学习,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改进思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属于法律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性较强,对于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会有一定难度,因此,从老师的角度来说,需要老师在吃透理论的基础上,把枯燥的教材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形象生动的表达出来,并需要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空间,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另外,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和方式,为教学服务,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是本节课需要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