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户区改造——案例分析.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188253 上传时间:2024-03-3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7.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棚户区改造——案例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棚户区改造——案例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棚户区改造——案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棚户区改造——案例分析.docx(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棚户区改造传统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理论模式(同心环、扇形、多中心模式)对城市各功能区的划分和布局做了不同的阐述。棚户区改造与土地利用中国各地普遍存在棚户区问题,全国各地棚户区一-般具有以下特点:所在区域属于城市市区内,大多为国有土地;棚户区大局部房屋为简易平房,混杂大量违章搭建,产权混乱、人均建筑面积小;棚户区市政设施不完善,没有公共排水设施,治安环境较差。1.棚户区的土地利用问题改造前,棚户区居住条件非常差,超建、插建、私搭乱建大量存在,产权不明晰的现象比拟严重。据调查统计,如图1所示,有51.4%的棚户区住房为自建住房,其中14.6%为集体土地上的自建住房。如图2所示,接近60%的棚户区房屋无

2、产权或仅有局部产权。另外,棚户区住房空间狭小,公共配套和效劳设施几乎为零,生活环境脏、舌L、差,并且很多住房存在重大的平安隐患问题。因此,造成棚户区土地价值低,商业运作难,长期以来难以有效的解决。图1棚户区住房分类图2棚户区住房产权性质.棚户区土地问题的形成原因1.l棚户区居民收入水平低,市场力量无法自发解决棚户区是中国城市在建设中形成的特定历史产物。例如辽宁省,建国初期被中央确定为钢铁、煤炭、石化、机械等重工业基地,按照当时先生产后生活的传统,矿工住房建在矿区周围。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矿区衰弱、产业地位下降,大量矿区工人已经或面临下岗,企业亏损无法兴建、分配新住房。这一批棚户区矿工有一大局部

3、为低保户,棚户区公共供暖、排水等配套设施缺乏,环境、卫生状况也较差,已成为实际中的贫民区。图3棚改前,棚户区家庭年收入状况从上图可以看出,棚户区接近90%以上的家庭,年收入在35000元以下,有一半的家庭年收入还达不到20000元。因此,棚户区居民收入较低,也无法通过市场行为,自行购置新房。2. 土地增值困难、流转受阻,政府责任缺失棚户区土地市场需求低,市场投资较差,另外,土地缺乏标准化,存在产权不明晰的状况,甚至存在局部集体土地,产权难以市场化流转,土地增值困难。因此,棚户区土地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的介入,通过土地供给、融资以及税收等政策,以及有区别的土地开发政策推动棚户区土地问题的解决。2

4、 .棚户区土地利用改造一以辽宁省为例2.1 棚户区土地改造措施2.2 棚户区土地改造结果与影响自2005年大规模棚户区改造以来,辽宁省共改造集中连片棚户区523片,撤除棚户区建筑面积2910万平方米,腾空土地面积约13400公顷;供给棚户区改造安置用地3260公顷,其中利用原址改造安置用地2900公顷,异地安置用地360余公顷,新建安置房4402万平方米,改善了211万棚户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其影响主要表现在:推动了土地市场化,使土地成为资产据统计,辽宁省通过土地出让和商品房开发建设,共获得近70亿元的改造资金。另外,通过棚户区改造,全省腾空土地134平方公里,获得24.2亿元资金,其中集中连片

5、棚户区土地收益14.4亿元,城市和国有工矿区9.8亿元。 实现了确权于民,标准了土地管理改造后,辽宁省棚户区接近97%的居民拥有了完全产权住房,98%以上的土地经过整合后成为国有土地,还配置了道路、医院、学校、商业、社区和交通公共效劳设施。 使居民成为有产者,缩小了贫富差距改造前,辽宁省户均住房面积36.1平方米,人均10.6平方米,改造后,户均面积增加到56.6平方米,人均16.6平方米,大大缩小了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图4棚改后,居民拥有房屋产权状况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提升了土地价值棚改后,在原土地上建造楼房,总土地面积不变而总建筑面积大大增加,从而使容积率大增,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并腾空

6、大量土地,增加了土地储藏。周边环境改善,根底设施不断完善,极大提高了土地价值,带动了房地产等投资,提高了财政收入。优化配置了土地资源,拓展了城市开展空间辽宁省通过棚户区改造,盘活了存量土地,改善建设用地结构,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使稀缺的土地资源得以有效利用,通过棚改,全省腾空土地134平方公里,为城市的可持续开展储存了珍贵的空间资源。增加了住房供给,平稳了房价上涨辽宁棚户区改造,保障了房源的供给,改善了当地房地产市场户型的供给结构,缓解了住宅供需矛盾,有益于稳定房价。3.3启示辽宁省棚改的成功经验说明:政府让利于民的土地收益分配方式是解决低收入住区问题的前提,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灵活土地运作模式是解决低收入住区土地问题的关键,尊重低收入住区居民的根本居住权利、财产权利是低收入住区治理的核心,统筹规划土地资源是土地运作成功的保障。通过以上论述与案例分析可看出:在新型城镇化和可持续开展观念下,棚户区的改造势在必行。在土地利用方面,我国棚户区的改造,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粗放型土地利用的弊端,极大地促进了土地的利用价值,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加快了城市经济的开展,以及城市产业转型与调整升级等。这对优化我国城市的空间结构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