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建与科技创新的相互作用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党建与科技创新的相互作用研究.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高校党建与科i支创新的相互作用研究引言我国在新时代取得的标志性科技成果,不仅是科技工作者长期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结果,更是源于党对科技工作一以贯之的坚强领导,源于国家对科技事业的科学规划,以及整个社会对科技发展的长期投入。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对党建工作也具有辅助和支撑作用。在党建工作中,这一影响体现在科技创新对党建工作发展的引导力、党建工作形态的创造力及党建意识形态的支撑力上。因此,探讨科学技术的研究目标、过程和成果对高校党建工作及意识形态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是党的理论与实践发展的不竭动力科学与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二者又是紧密依存
2、、互相渗透并且相互转化的关系,因此人们通常将二者作为一个概念使用。任何理论都是基于社会和历史的发展状况提出的,党的理论创新与发展也是如此。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也对党的理论创新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是党的理论与实践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在党建工作中可以注重发挥科技创新的引导力。(一)马克思主义植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革命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上层,构建了马克思主义的大厦,而这三者都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是唯物辩证法,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内涵。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于西方国家的工业时代,其主要研究社会的生产关系,这必然与生
3、产力的状况密不可分,尤其是生产力所依赖的科学技术。科学社会主义与时代共同发展,以自然辩证法为基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成果,更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密不可分。(二)我们党历来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重要作用我们党是在经济基础极度薄弱、科技水平极其低下的时代背景下成立的,但始终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其作为战胜强敌、发展经济、服务人民的重要手段。在革命战争年代,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保障战争需求上;在和平时代,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则体现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国防等方面;在21世纪新的征程上,科学技术也必将起到不可替代的导引、支撑作用。历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做出过许多重要指示、批示
4、,提出过许多关于科技发展的重要论断。正是全党上下的团结一心、一以贯之、不懈奋斗,才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短短的七十年里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顶尖的科技人才,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发展之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二、科技创新不断推动党建工作形态的发展变化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与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经典例证。如果从单一的关联角度看,党建与科技创新也有相似的相互作用,体现在党建工作对科技创新的引领、对科技工作的管理、对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和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支持,也体现在科技创新对党建工作形态的创造力。(一)建国以来,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体现在方方面面
5、的成就上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用了极短的时间便有了标志性的科研成果。“两弹一星”、核潜艇,使我国的国家安全有了稳固的基石;杂交水稻、铁路机车、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人工合成胰岛素等,都是国民经济迫切需要且能够跻身世界科技前沿的技术。21世纪以来,我国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量子计算机、5G通讯、移动支付、超高压输电、高铁等领域已经从过去的技术“跟跑”,到现在在一些领域已逐渐进入“并跑”阶段,甚至在个别领域已经到了“领跑”阶段。(二)突出的科技成果,对经济社会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第一,科技的发展是生产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二,生产力的提高促使生产关系发生转变,使其适应
6、生产力的变化,这种变化也促使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转变;第三,社会主要矛盾也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发生了极大变化,这也导致我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工作重心随之发生变化。(三)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了党建工作的形态必然发生变化党建工作的外在形态是指党的各级组织、党员之间形成相互联系、发挥作用的架构形式,这种架构形式与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建党之初至改革开放,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党建的外在形态主要是各点之间的线性联系和作用,是一维的;改革开放至21世纪初,随着科技的进步,党建工作形态得以发展,主要为点线面的相互联络及作用,是平面的、二维的;党建工作进入新时代以来,科学技术突
7、飞猛进、日新月异,党建工作形态也随之发生重大的变化,点与点之间“在线化”,线与线之间“网格化”,面与面之间“穿透化”,点线面之间不断交织融合,党建工作形态形成三维的“立体化”格局。党建工作内在形态就是党的建设的要求、内容、方法和效果,其核心目标就是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建工作的要求决定了其工作内容,而工作内容必然要求行之有效的方法,并最终形成理论和实践成果。由此可见,党建工作内在形态是这四个方面建设的统一,四个方面的建设是党建工作内在形态构建的支柱。(四)科技创新在效果上必然推动党建工作理论与实践创新首先
8、,从理论的角度来看,如果生产力属于物质范畴,党建工作则属于意识范畴。因此,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必然会导致党建工作的形态随之发生变化。其次,从实践角度看,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党建工作也是如此。党建工作最终是要具体落实到个人的,是基于个人和团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也会随着人的个体差异及团体素质的不同而效果不同。最后,党建工作历史与科技发展历程有高度关联性。在科技水平较为低下的时期,我们党经历了从一大到七大较为艰苦的发展历程,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我国各项党建工作的开展主要建立在契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在科技水平有所进步的时期,经历了八大至十二大较为曲折的
9、过程,党建工作集中在对错误思想的纠正和国家初期建设上;在科技进一步发展的时期,我国经历了改革开放至今的蓬勃发展阶段,各项党建工作的开展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党内民主、完善和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治理水平上。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进步必然会促使党建理论与实践不断走向深入。三、党建引领与科技创新支撑的相互作用是新时代高校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主阵地,抓好科技工作中的党建工作同样是一项中心工作。因此,要想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要在既往科技工作和思政工作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党建工作、意识形态工作落地生效、走深走实,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力。(一)党的宗旨意识与科
10、技创新目标高度统一我们党的最高价值取向,不是升官发财、声名显赫、不受约束,而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科技发展的原始驱动力不是人们与生俱来的能力、他人灌输的知识,而是人的好奇心。对于国家或集团而言,利益是科技发展的直接驱动力。“四个面向”为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科技创新的最终目标是原始的、由利益驱动的目标。由此可见,党建工作与科技创新的目标是高度统一的。(二)党的建设与科技创新思维方法高度契合党的建设,涵盖党的政治建设等六大建设”,这与科技工作的“六大思维”存在很好的对应关系。对于科技工作者而言,应将“战略思维”等六大思维”作为从事科研工作的遵循。做好党建工作与科学思维方法的高效契合,以战
11、略思维统筹全局,以辩证思维破解矛盾,以法治思维规范行动,以系统思维厘清脉络,以底线思维框定边界,以创新思维增强活力,是党务工作者与科技工作者的共同使命。一是党的政治建设与科技创新的战略思维同属根本性问题。党的政治建设关乎党的方向、目标、道路、原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建设、普通的建设,而是党的根本性建设。与之相应的,科技创新的战略思维不是一般性的思考、普通的科研思维,而是站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制高点、站在创新创造的前沿,以连续、动态、全面的视角审视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方向和未来,并做出准确判断、科学谋划的思维过程,具有指引和统领作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根本。二是党的思想建设与科技创新的辩证思维同属基础
12、性问题。党的思想建设内涵丰富、内容广泛,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强化、丰富理论学习是基础,坚定理想信念是首要任务。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咬定青山的决心、理想信念缺失,会导致一切行动方向的迷失。辩证思维是科技创新中基础的思维方法,是许多科学家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思维方式。三是党的组织建设与科技创新的系统思维同属全局性问题。组织建设涵盖内容十分广泛,是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面。科技创新的系统思维就是人们运用整体性观点,把研究对象的内在结构、功能和外在联系进行系统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党的组织建设及科技创新都需要这种整体性的观点和思考。四是党的作风建设与科技创新的法治思维同属立场性问题
13、。作风建设只有起跑线,没有终点线,是永远在路上的。作风建设不是一时一刻的话题,不是临时起意的主意,而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作风建设的核心,不是形式上喊喊口号,不是处分作风不良者,而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而法律是对人、对社会行为的约束,科技工作者的科技创新活动也应遵循道德与法治。在以人民为中心上,党的作风建设与法治思维下的科技创新是高度契合的。五是党的纪律建设与科技创新的底线思维同属原则性的问题。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纪律建设是根本,不是可大可小、可有可无的,加强纪律建设不可或缺。科技创新需要底线思维,任何的科研攻关都不可能百分之百保证成功,规则和规律是科技创新、科研创造的底线,也是党的纪律
14、建设的底线。六是党的制度建设与科技创新的创新思维同属机制性问题。制度建设不能可有可无,也不能似是而非,因为它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隙。在科技工作中,知识产权的保护需要优化公平竞争的环境,需要相关制度进行保障。(三)党建工作成效与科技创新成果高度匹配新时代,党建工作成效不仅体现在全面从严治党能力、基层组织工作凝聚力、各项建设活力、创造力上,还体现在具体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高上,而科技创新成果就是重要标志之一。科技创新成果就是党建工作的成效。首先,科技创新成果的取得得益于科研工作者的努力和汗水,更得益于党的全面领导。这体现在科技创新的各个时期、各个层面。这些成果的取得,无疑是在党的全面领导下
15、取得的。其次,科技创新成果的主力军彰显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在我国,奋战在科研一线的领军人、学术骨干和科技工作者绝大多数都是党员,他们毫无疑问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最后,科技创新成果的运用彰显党的创造力。科技成果的取得,从表观上看体现了科技工作者的创造力,但从深层次的原因来看,其实是与党的创造力分不开的。正是在党对创造力的支持下,我们的思想没有故步自封,而是敞开怀抱,学习、借鉴并最终创造出领先的科技成果。可见,高校应发挥科技创新领域的独特优势,以党的“六大建设”为统领,发挥科研的“六大思维”,抓好自身的思想政治、意识形态和其他各项工作。结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亿万人民翘首期盼的中国梦仍需不懈努力。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必然会助力包括党建工作在内的各项事业不断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科学技术的全面赶超是必要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