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实施20周年的交流发言材料、学习心得.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198769 上传时间:2024-04-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实施20周年的交流发言材料、学习心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实施20周年的交流发言材料、学习心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实施20周年的交流发言材料、学习心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实施20周年的交流发言材料、学习心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实施20周年的交流发言材料、学习心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实施20周年的交流发言材料、学习心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实施20周年的交流发言材料、学习心得.docx(2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实施20周年的交流发言材料、学习心得篇一,共七篇“在浙江看到的,就是未来中国的模样,甚至是未来世界的模样!”2018年参观走访中国浙江村镇时,时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说了这样一句话。让索尔海姆感慨的,是他所置身的环境优美乡村和一张张乡村过去被污染的照片产生的鲜明对比。改变的背后是一项工程的实施一一2003年6月,在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的倡导和主持下,浙江在全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从全省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20年久久为功,“千万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广大农民群众

2、,也赢得了世界积极回响:肯尼亚内罗毕大学地理与环境学系专家伊兰度认为,农村环境整治是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部分,“千万工程”向世界表明,中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美国快公司杂志称赞浙江农村“变废为宝”,在实施“千万工程”中将众多废弃采石场精心改造为旅游景观、文化场所,为世界各地提供了一个范例。英国爱丁堡大学基础设施与环境研究所教授阿利斯泰尔博思威克认为,“千万工程”的实施说明在农村大幅改善环境同时实现经济发展是可行的,相信其经验将能传给其他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这回响,印证了千万工程底色之绿。启动之初,“千万工程”的重点就很明确: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环境。从治理厕所污水、厨

3、房污水,到关停矿场解决村庄空气、土地污染问题,再到“垃圾革命”实现全域分类20年来,“千万工程”深刻改变了浙江乡村面貌,全省2.7万个行政村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建成特色精品村2170个、美丽庭院300多万户,森林覆盖率超过61%,省域乡村生态环境实现质的提升。2018年,“千万工程”荣获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一一“地球卫士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表示:“中国部分地区用较短时间就取得了一些西方国家几十年的环境治理成果,这显示了推进环境治理、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心和智慧。”这回响,印证了千万工程红利之大。以环境整治为起点,“千万工程”让更多村庄走上新路,实现更好发展。今日浙江,有的乡村增公园,有的农房

4、当民宿,有的资源变资产,2022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37565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提前缩小至1.9以内。这样的绿色发展红利,受益的远不止中国百姓。在浙江,有一个国际“出圈”的乡村旅游品牌一一“洋家乐”,来自南非、法国、英国、比利时、丹麦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人到中国吃上“生态饭”,每年吸引数十万境内外游客前来旅游度假,其中一家曾被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评为“除长城外15个必须去的中国特色地方之一”。谈起在浙江开办“洋家乐”,一位“洋老板”说:“这么美的地方,我第一眼就爱上了,事实证明我选对了。”这回响,印证了千万工程模式之好。当今世界,社会治理模式多种多样,但唯有人民群众满意、符合自

5、然发展规律并契合科学精神的发展模式,才更具价值与实践意义。面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该如何选择?中国的答案很明确一一锚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赢,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始于2003年的“千万工程”,先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改善村庄人居环境、主动减排二氧化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联合国官员认为,在浙江,绿色发展带来了“金山银山”,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民众拥有了更多发展机遇,更加珍爱自己的家园,这种模式值得与世界分享。最早提出“绿色GDP”概念的学者之一、美国国家人文科学院院士小约翰柯布说:“中国给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希望之光。”“千万工程”描绘的中国乡村新画卷让

6、世界看到,以绿色为底色的中国式现代化,走的是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共赢之路。循着这条路向前,中国将继续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多中国贡献。篇二“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决策,二十年来浙江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探索出了一条从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入手、进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成功路径。当下,“千万工程”的内涵不断丰富、拓展,成为持续惠及浙江千百万农民的“德政工程“千万”也已不仅是一个具体数字度量,更一个象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道道风景的符号,都蕴含在这“千万”的万千变化之中,展现出农业强、农村

7、美、农民富的美好图景。“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领会“千万工程”中的为民情怀,从中感悟“民”字真谛,在工作实践中与群众同心,和群众共进,以实际行动谱写不负使命、不负人民的时代华章。紧紧植根人民拧成“一股绳,读懂千万工程为民而生。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充分尊重农民心声意愿、增进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全面发展,为浙江广大农民作出的一项民生实事、民心实事。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不久,带头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用118天时间,跑遍11个地市,25个县(市、区),一个村一个村地仔细考察。可见,“千万工程”之所以能够长久

8、地推行下去,就是始终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促进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为了人民”作为价值取向,把“依靠人民”作为行动路径,一以贯之彰显”为民要重在办事”“办实每件事,赢得万人心”等鲜明立场,在推动农民增收和共同富裕上迈出坚实步伐。一切为了人民下足绣花功,读懂千万工程因民而兴。“千万工程”不断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激发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广泛动员农民参与村级公共事务,推动实现从“要我建设美丽乡村”到“我要建设美丽乡村”的转变。从整治环境“脏乱差”、全面

9、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全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关停“小散乱”企业、实施生态修复等,“千万工程”走过美丽宜居的“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走进乡村现代化的“千村未来、万村共富”,一项项务实举措,“千万工程”迸发出了强大生命力。其成功实践,体现的是着墨“美丽生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民呼我为”的实践办好人民真正想要的实事,以问题为导向对症开方、在解决问题中务求发展的务实作风和科学方法,让万千村民共同成为推动“千万工程”的践行者、受益者,把未来乡村发展最大的红利让给人民,因“民”而兴才能更好托稳亿万人民的幸福。不断为民造福奋战”最前沿,读懂千万工程与民共富。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再到美丽生

10、活,“三美融合”下的浙江乡村,各美其美、生机勃勃,给了乡村奔赴美好的信心。“千万工程”用实践证明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任接一任地干,实现与“民”共富愿景,才能廖续二十年里“要我”变“我要“、“输血”变“造血”、“硬伤”变“优势”的美丽接力。20年间,浙江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3年5431元提高到2022年37565元,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达51.2%。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久久为功、驰而不息,实心实意为民办事,同人民群众携手勾勒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富村山居”轮廓,以积

11、小胜为大胜的坚实步履,走好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道路,让更多关于未来乡村的想象走进现实、点亮世界。篇三初夏时节,漫步浙江乡村,街道干净整洁,花木郁郁葱葱,一幢幢小楼房整齐排列,随处皆是精致的乡村美景。浙江乡村的美丽蝶变,始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003年6月,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环境改善为重点,浙江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开启了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的村庄整治建设行动。如今,浙江全省90%以上的村庄达到新时代美丽乡村标准。浙江省XX市浦江县被称为“中国水晶之都”,2年人造水晶产业最鼎盛的时候,一个县集聚了2万多家水晶加工作坊,工人每天在乌烟瘴气的棚子

12、里磨玻璃,废渣、废水直接排到河里,当地生态遭受了严重破坏,县域85%的河流变成“牛奶河”“垃圾河”“黑臭河”。随着“千万工程推进,浦江县铁腕治污,三年多时间内,水晶企业就由2.2万家减至526家。浦江县西北部的一个小山村上河村,曾是浦江水晶加工发源地之一,全村大部分村民从事水晶加工业,自“千万工程”实施以来,上河村便关停了村内所有水晶加工点。当地群众告诉记者,是“千万工程”改变了浦江人居环境,如今全域51条支流水质均达到In类以上,美丽的浦阳江又回到了群众身边。上河村作为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代表之一还曾登上了联合国领奖台,领取“地球卫士奖”中的“激励与行动奖”。浦江的变迁,是“千万

13、工程”持续推进的真实写照。二十年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千万工程”造就万千美丽乡村。据浙江省委农办摸排,2002年的浙江仅有约4个村庄环境较好,剩余3万多个村庄环境普遍较差。截至2022年底,浙江全省90%以上的村庄达到新时代美丽乡村标准;创建美丽乡村示范县70个、示范乡镇724个、风景线743条、特色精品村2170个、美丽庭院300多万户。浙江也成为首个通过国家生态省验收的省份,农村人居环境测评持续位居全国第一。20年来,浙江实施“千万工程”并未止步于就环境抓环境,而是同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有效衔接,不仅为农村带来了环境优化,也为农民带来了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那时候不少企业想不通,为什么铁

14、腕治污、有钱不赚,现在完全理解了!浙江浦江晶盛水晶有限公司创始人张福民坦言,脱离了高耗能、高污染的路子后,他把更多精力放在解决企业生产技术难题,不断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2022年企业投资1500万元上马水晶原材料生产线,推动浦江水晶产业链向上游原材料链延伸。经受生态洗礼的水晶产业规模、附加值不降反升,2022年浦江全县水晶产业工业总产值84.97亿元,同比增长14.61%,到2023年底有望达到100亿元,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任务目标。转型升级的上河村还开辟了发展新路径,依据村落资源禀赋和地域特征,引入文旅业态,从水晶加工村华丽转身为旅游“网红村”。如今在浙江,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美

15、丽乡村成为当地发展的又一张金名片。截至目前,浙江全省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接待游客3.9亿人次、营业总收入469亿元,从业人员33.4万人。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38年居全国省区第一,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2003年的2.43缩小到2022年的1.90;2022年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754亿元,集体经营性收入15万元以上行政村占比85%以上。今年,浙江省委一号文件提出,以“千万工程”统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未来乡村发展定下目标。6月2日浙江省政府召开的第13次常务会议指出,要把推动“千万工程”走深走实与推进跨乡镇土地综合整治、县城承载能力提升等重点任务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发挥“千万工程”的

16、创新、示范、引领作用。新征程上,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塑造乡村风貌新气质,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径的实践正在持续深入。篇四“千万工程”的巨大贲献号深逐意义根据省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二期读书班统一安排,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5月20日上午举行专题学习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两个重要批示精神,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和做好人民信访工作的高度重视、指引指导,进一步用足用好我省宝贵资源,彰显主题教育的政治味、浙江味、实干味,推动全省党员干部更加坚定自觉地紧跟总书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一、“千万工程”的巨大贡献“千万工程”是习近

17、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03年6月,习近平同志作出了实施“千万工程”的重大决策:从全省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应运而生。20年来,“千万工程”先后经历了示范引领、整体推进、深化提升、转型升级等四个阶段,经历了从温饱型生存需求向小康型发展和共富型发展需求的演变,实现了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向“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向“千村未来、万村共富”的迭代升级。20年来,“千万工程”贡献巨大,意义深远,不仅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而且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取得了明显成效。2018年9月26

18、日,“千万工程”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2020年5月,浙江成为中国首个生态省。20年的“千万工程”实践与迭代升级,“千万工程”的内涵和意义已不断深化和升华,“千万工程”改变的已不仅仅是乡村的人居环境,而且还触及了乡村发展的方方面面,深刻地改变了乡村的发展理念、产业结构、公共服务、治理方式以及城乡关系。因此,“千万工程”不仅是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与改善的乡村建设工程,而且也是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和共富工程,是乡村振兴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性、枢纽性工程。20年来,“千万工程”对浙江的乡村人居环境、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农民收入等方面带来了显著的正向效应,其中对乡村带来最直接、最显性的变化是人居环境

19、的改善。随着“千万工程”的不断迭代升级,乡村的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能力大大提高,村庄文化礼堂的建立,不仅让村民活动有稳定去处,而且也使乡村文化与历史有了承载和显示的空间,有的还成为农文旅产业的组成部分。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了数字乡村的快速发展,浙江乡村数字化水平高于全国乡村近30个百分点,不仅带动了乡村居民的数字消费,促进了乡村一二三产的数字化发展,而且大大促进了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治理体系的数字化、乡村教育医疗等、村与村的联盟化发展。“千万工程”改善了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实际上也改善了乡村的营商环境,优化了乡村产业发展空间。最明显的是,经过20年的“千万工程”建设与深化,许多传统的村庄演变成了

20、宜居宜业宜游的发展空间,而不仅仅是村民居住的生存空间。这大大促进了浙江乡村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多功能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使许多美丽乡村蝶变为美丽经济,使村庄既要建设、更需要经营的理念成为浙江乡村发展的重要共识和趋势。浙江“千万工程”在乡村人居环境、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的效应,反映在广大乡村居民身上,就是他们生活环境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个人与家庭收入的不断增长。2022年,浙江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7565元,连续38年居全国省区第一。浙江正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尽管仍存在城乡、地区、收入等方面的不平衡和差距,但是相对而言,这些差距并不是很大,这不能不

21、说是与20年的“千万工程”所产生的多重效应有关。二、“千万工程”的深远意义“千万工程”意义深远,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去透视和解析。从乡村建设的视角看,“千万工程”就是乡村的“建设工程”,它给我们的启示意义至少有四点。一是乡村建设既要坚持政府主导,又要重视引入市场力量。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资金需求量很大,单纯依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在加大政府对乡村建设投入的同时,创新乡村建设思路,发挥政府财政金融政策“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引入市场机制、建构利益机制,吸引企业、社会、村集体和村民多元主体共同投资和参与乡村建设,这将是解决乡村建设供给不足、资金短缺问题的重要路径。二是乡村建设既要实现有效供给,

22、又要实现有效管护。实践中,乡村社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发展需要,不仅与供给乏力有关,而且与这些项目设施的营运与管护不力有关。因此,必须解决好政府、企业、集体、农民等主体谁来营运与管护乡村社区公共性基础设施的问题。基本的思路是:明确相关公共设施的产权归属及其管护主体;强化公共设施规制及其监督监管;发挥乡村社区治理体系中的自治功能;在乡村公共基础设施营运管护中导入市场机制。三是乡村建设既要防止大拆大建,又要避免低效率配置。也就是说,乡村建设不仅要防止脱离乡村自然与文化特点,甚至侵犯农民权益的大拆大建,也要避免忽视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具有空间效应与规模效应特征,避免守成不变的低效配置。这意味着,往村覆

23、盖、往户延伸的乡村建设并不是静态的过程,而是动态的过程,是在乡村规划先导下,体现乡村人口相对集聚、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公共服务效率不断提升的过程。四是乡村建设既要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又要注重发展性。乡村建设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体现乡村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在温饱社会阶段,乡村建设主要着眼于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的生存型乡村建设,但到了小康社会乃至更高社会阶段,乡村建设应体现发展型特点。我国现阶段的乡村建设,大部分地区重视体现乡村的多功能发展,乡村建设要与乡村的产业、生态、文化、治理以及公共服务相结合,促进乡村价值的转化与提升,实现乡村更快更好发展。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表明,与乡村发展阶段和乡

24、村发展功能有机结合的乡村建设,能包容多元建设主体和多种运行机制,是有效解决乡村建设供给乏力、管护不力、形态单一、活力不足的重要路径。从乡村建设的治理视角看,“千万工程”也是“治理工程”。20年来,浙江在“千万工程”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多种治理制度的功效,探索建立了“四位一体”的治理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一是党政合一的科层治理。浙江“千万工程”之所以能一以贯之、一抓到底,关键在于发挥“党政合一”垂直治理的制度功能。首先,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坚持把“千万工程”列为“书记工程”,落实“一把手”责任制,建立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联系一个村制度,形成“五级书记”共抓共管的推进机制。其次,坚持各方

25、协同和分级负责抓。各级均成立“千万工程”领导小组,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职能部门实施、多方共同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和落实机制。二是“智治合一的精准治理。在“千万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针对公共产品管理虽有规制措施但规制主体职责不清和不到位的难题,探索了将压实地方责任和数字化、信息化相互匹配的规制办法。先后探索出了河长制、道长制、所长制、林长制、田长制等可参照的“简约化”制度选择与安排。农业农村领域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的全面推广,将数字与信息技术同“千万工程”责任制相匹配,实现“智治合一”的精准问责和精准治理。三是调动群众的柔性治理。群众不仅要发动和带动,更要通过合适的制度安排来激励,其中德治与自治

26、是关键。首先是深化村民自治。建立村民互助会、议事会、乡贤促进会等相关自治组织,推动乡村公共事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其次是增强法治保障。引导干部群众形成自觉守法、全民懂法、遇事找法的乡村法治秩序。再次是激发德治活力。将乡风文明与治理结合,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等对村民行为的引导,用崇德向善的力量,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四是激励相容的市场治理。市场机制是最能体现激励约束相融的制度,不仅在非公共性领域,而且在公共性领域,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也能发挥高效作用。浙江在“千万工程”建设中,积极引入市场机制,赋予相关主体(农民、企业)生态资源利用和公共设施建设(或管护)的使用权与经营权,不断丰富乡村人居

27、环境内涵,提高人居环境水平,激活人居环境市场,将乡村,促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同时转变相关主体的公共行为。这一系列安排不仅促进了乡村各类休闲产业、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城乡要素的互通和融合发展,而且也实现了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人居环境设施保护与绿色经济发展、公共服务提质的相互促进。浙江“千万工程”四位一体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充分体现了乡村社区治理中党政领导和群众参与的相互协同、科层制度与市场制度的功能互补、他治与自治的合理匹配、法治与德治的相互融合、数智与治理的有效结合,为乡村建设中社区公共品的有效供给和营运管护,提供了既有理论创新又契合中国特色与实践的治理模式,很值得借鉴。面向新征程

28、,浙江不断深化与提升“千万工程”,以“千万工程”为牵引和龙头、美丽乡村为底色、未来乡村为愿景、共同富裕为追求,致力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构建“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全域呈和美”的乡村发展新格局,全方位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加快走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省域实践新路径。篇五近年来,XX县以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为主线,推动“千万工程”升级,促进海上“两山”转化,全力建设美丽乡村万XX海图。2021年以来,列入全国首批乡村振兴示范县,评为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乡村振兴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事项,四年蝉联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等全省考核优胜县。全县实现农业

29、总产值152亿元、稳居全省第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077元,增长9.9%,城乡收入比缩小至1.7:1。一、聚焦未来乡村建设,联创联建打造滨海花园乡村以北纬30度最美海岸线为目标,对标滨海花园城市,集群打造、组团发展,全力加快美丽乡村向未来乡村整体跃迁。一是规划统领促特色。依托全域空间整治和“三区三线”划定,完善“规划+设计”联动机制,制定新一轮村庄布点规划和1076个自然村基础信息调查,联片开展了100个行政村村庄规划修编。突出海洋特色,构建环西沪港、蟹钳港、石浦港、东海岸和大塘港等五大美丽乡村特色片区,环蟹钳港共同富裕样板区率先启动56个项目共9.98亿元。二是两线两村提成色。统筹推

30、进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带、县级精品线路和省级未来乡村、县级共富乡村建设,促进美丽乡村串点联片作用。建设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带1条、省级未来乡村试点4个,创新开展县级共富乡村建设25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基本实现全覆盖。三是三清三美优底色。对接亚运城市行动,开展清洁田园、清洁山体、清洁水面和美丽村社、美丽廊道、美丽港湾行动,持续推进“山水林田路房”六度空间综合治理,夯实农村“三大革命”成果,梳理及整治问题点位7823个,统筹综合整治项目36个,总投资L4亿元。二、实施亩均效益革命,众创众筹促进产业转型融合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一二三产业融合为主线,加快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推动乡村产业转型。一

31、是实施亩均万美元工程。深化农业“双强”行动,持续打造XX柑橘、梭子蟹两条20亿级和XX白鹅5亿级全产业链,全产业链产值达到51亿元,增长17%。围绕种源“卡脖子”技术开展攻关,海水鱼类繁育品种量占全国46%,成为全国柑橘品种保存最全县域和浙东白鹅最大种苗输出地。二是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启动大塘港未来农业园区项目建设,打造产村人文融合发展样板。开展未来乡村推介,累计盘活闲置农房7.3万平方米,引进乡村旅游项目62个,全县民宿床位逆势增至2.3万张。推动渔民转产转业,投入8.6亿元减船538艘,省定三年任务一年超额完成。推广稻渔共生等高效生态种养模式超8万亩,创成省“肥药两制”改革试点县。三是培

32、育乡村新消费场景。捕捉后疫情时代新机遇,拓展海鲜+、运动+、影视+、文化+,探索“多元合作+共享民宿”“整体开发+健康养老”等新业态模式,新增滨海露营基地等项目40余个,游客量和旅游收入增长200%o三、深化乡村改革集成,赋权活权畅通“两山”转化以省乡村集成改革试点为牵引,深化美丽乡村体制机制建设,不断激发乡村建设内在动力。一是把握地的关键。依托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宅基地资格权权票制度,深化闲置资源盘活化,加速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引进“西山和居”青年公寓、XX诺曼营户外项目、大溪蒋夜市等社会投资项目16个、投资2.5亿元。二是落实钱的保障。拓展乡村生态资源价值转换,搭建海上“两山”银行,拓

33、宽“两山”项目融资渠道,推动全县生态资源整合变现达77.3亿元。探索激发农民创业创新热情,目前全县6个乡村村民众筹项目涉及村民2982户,2021年实现创收3200万元,户均直接增收LI万元。三是强化人的突破。持续深化“两进两回”,实施“三师”“三匠培育工程,新引进大学生创业23名,新增农创客195人,评定乡村振兴追梦人50人,认定农业乡土专家30名。实施新村民计划,协同推进“千名乡贤助共富”工程,落地乡贤回村项目55个。四、实施强村富民工程,共治共享构建共同富裕样板着眼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更好促进农民就业创业。一是做强集体一本账。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巩固提升五年行动

34、,推行镇村联建统营、抱团发展等模式,不断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2021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8.02亿元、经营性收入3.17亿元,增长12.8%、11.2%,经营性收入15万元以下村全面消除。二是做实治理“一件事。深化全国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县创建,两项创新工作写入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建成省善治村142个。开展基层治理大联村行动,2100名一线干部下沉进驻全县355个村。三是做优数字一张网。集成建设XX“三农”大脑,聚焦一条鱼、一只橘、一块地、一件事、一指数、一座城,建立健全智慧渔港、闲置盘活、村民说事等重大应用,村民说事系统上榜全省数字乡村金翼奖十佳应用、闲置农房盘活入选“一地创新、全省共享”项目。

35、下步我县将围绕浙江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目标,以未来乡村建设为引领,以集成改革为抓手,对标未来乡村、数字乡村和共富乡村标准,认真走好具有XX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篇六“牙牙工程”覆金者对名村振兴的现神嘏伏促“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生动体现,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创新实践,其中蕴含着对乡村振兴的规律性认识。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群众民生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千万工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主线,持续推进农业发展、促进农村进步,增进农民福祉。2022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7

36、565元,连续38年领跑全国省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持续改善和农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极大增强了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比如,在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过程中,我们看到农旅融合、民宿经济、生态工业等乡村产业百花齐放,看到新社区、新农民、新风尚呈现出乡村人文善治的生动局面。二是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在新发展理念的统领下,浙江走出了一条迈向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康庄大道。浙江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贯穿于“千万工程”的各项行动,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绿色产业、增强集体经济、完善乡村治理等相结合,实现了美丽乡村建设和美

37、丽经济的互促共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题中应有之义。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久久为功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如,我们看到新时代的浙江农村,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农房变客房、村民变股东、资源变资产,“千万工程”给农民带来美丽生态、美丽经济和美好生活。三是坚持问题导向,以深化改革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改革攻坚要增强问题意识,深入调查研究。实施“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不久,用118天时间跑遍11个地市,一个村一个村地仔细考察调研,在充分掌握省情农情进而分析问题症结基

38、础上作出的决策。20年来,浙江每年召开最高规格“千万工程”现场会,省市县党政“一把手”悉数出席,每5年出台相应的实施意见或行动计划,创新制度供给,稳定财政投入,持续加快推进力度,“千万工程”与时俱进,让广大农民在改革中分享更多成果。比如,农村土地和集体产权制度安排进一步健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进一步完善,促进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是系统处理城乡关系,推动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千万工程”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龙头工程,20年来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推动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有序向农村流动特别是配置到乡村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

39、节,有效提高了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和基层治理能力。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3年的2.43缩小到2022年的1.9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45。在全面提升县城承载能力和持续深化“千万工程”中,未来乡村建设更是一项系统工程,着力点已深入拓展到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乡村风貌、基层治理等各个领域。比如,探索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领,以数字化改革来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工程内涵,助力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把握运用科学理论赋能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在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时,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未来5年“三农”工

40、作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千万工程”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实践载体。纵观“千万工程”20年来的成功实践和迭代升级路径,可以看到,“千万工程”,一方面,强调顶层设计,在充分调查研究掌握地情农情的基础上,从战略高度擘画各领域各方面协同增效的实施蓝图;另一方面,特别强调因地制宜和循序渐进,根据各地的禀赋能力和资源特色,充分利用市场调节功能,发挥比较优势,统筹推进,但不搞整齐划一。“千万工程”开创了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先河,不仅形成了省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

41、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经典案例,也为其他区域推进城乡融合和共同富裕提供了规律性认识和实践启示。学习领会“千万工程”的重大意义,有助于我们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实践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进而转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资政建议。“千万工程”的实践也表明,在广大农村地区大幅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是可行的。从其规律性认识来看,统筹考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把农村环境整治、乡村建设与发展乡村经济有机结合所形成的一些可操作可复制的经验,获得国际社会普遍认同。2018年9月,“千万工程”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其经验和做法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乡

42、村治理和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样本和中国智慧。篇七一一节千万工程(乡忖振为)考核评价工作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建设农业强市,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根据XX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办法XX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考核评价办法(试行)(X百千万指发20231号,下称考核评价办法),制定本实施方案。一、考核对象(一)全市10个县(市、区)市党委、政府(管委会)。其中,XX区、XX区、XX区、XX区、XX市、XX市、XX市、XX县和XX县等9个县(市、区)参加2023年度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具体

43、结果以省考核结果为准,市级不再组织考核;XX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由市级组织考核。(二)全市84个乡镇以及27个涉农街道(附件2)o(三)承担2023年度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重点任务的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附件1)O二、考核组织考核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和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挥部统筹指导下,由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下称市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工作由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市委农办)牵头相关市直部门组织实施。三、考核内容重点考核经开区、乡镇(街道)以及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完成市委、市政府部署的2023年度有关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落实乡村

44、振兴责任制等情况。一是经开区具体考核内容见XX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年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定量评分表(附件3);二是乡镇(街道)具体考核内容见乡镇(街道)2023年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定量评分表(附件4);三是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具体考核内容见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2023年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定量评分表(附件5)o考核指标数据统计时间截止到2023年12月31日。对粮食安全、耕地保护、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农民和集体经济收入等指标赋予较高权重;如有一项未达到任务要求,不能评为“优秀”等次。四、考核方式(一)对经开区的考核。考核采取评分制,总分为100分,由评议评分(含2023年度

45、重点任务落实情况评议评分、日常监督、综合评价,占92分)和实地核查(含“三度”调查,占8分)两部分组成。另外设置加扣分项。(二)对乡镇(街道)的考核。考核采取评分制,总分为io。分,由市县两级评议评分组成。其中市级评议评分占70%,县级占30%。(三)对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考核。考核采取县(市、区)评分、成员单位互评、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评分和市领导同志综合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对成员单位组织保障(5分)、政策配套(10分)、调研指导(10分)、任务完成(50分)、日常工作(10分)、问题整改(5分)、综合评价(10分)等指标进行定量评分,并结合加扣分项计算形成最终得分。五、考核步骤(一)制定评分标准

46、。市委农办组织相关市级部门,参照省做法,明确经开区及各县(市、区)乡镇(街道)考核指标体系各项考核内容的分值及评分标准。(二)自评总结。各考核对象向市委农办报送2023年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自评报告、评分表和相关佐证材料,作为评议评分依据。其中乡镇(街道)相关材料由县(市、区)统一组织报送。(三)实地核查。此环节仅对经开区进行,由市委农办组织实地核查组,主要通过访谈座谈和实地调查两种方式,必要时辅以查看有关台账资料,重点了解党组织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落实、乡村振兴资金管理使用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巡视巡察整改以及产业发展、改革创新等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抽查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巩固拓展脱贫攻

47、坚成果情况,实地核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风貌、移风易俗、农民增收等情况,并对个别指标数据进行核实。抽样调查基层干部群众对乡村振兴工作的知晓度、参与度、满意度。(四)评议评分对经开区的评议评分。一是年度重点任务落实情况评议评分。由评分责任部门根据经开区自评情况及佐证材料,对2023年度重点任务落实情况评议评分。粮食安全、耕地保护、基层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平安XX建设等有关涉农工作考核、督查和评估结果,可以直接作为相应考核指标的评议评分成绩。二是日常监督评分。由市委农办根据日常调度检查情况,对经开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行评分。三是综合评价。市领导同志根据深入基层定点联系以及

48、日常工作掌握情况,对经开区进行综合评价。对乡镇(街道)的评议评分。各乡镇(街道)党(工)委、政府(街道办)将自评报告、评分表和佐证材料报县(市、区)党委、政府(管委会)。县(市、区)对各乡镇(街道)的以上材料进行初审,并在评分表上进行县级评议评分后,统一将各乡镇(街道)的以上材料报市委农办。由市委农办组织市级评分责任部门对各乡镇(街道)2023年度重点任务落实情况评议评分。(六)加扣分。此环节仅对经开区及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进行。加分项目(不超过3分)。(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关工作,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含中力、国力、)通报表彰、表扬、激励(以正式文件为准,下同)的,包括受国务院办公厅真抓实干督查激励通报等,每项加1分;受到省委、省政府(含省委办、省府办)通报表彰、表扬、激励的,每项加0.5分。(2)推进改革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受到党中央、国务院肯定并复制推广的,每项加1分;受到国家有关部委,省委、省政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挥部、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省委深改委肯定并复制推广的,每项加0.5分。(3)加分事项的认定标准:一是在形式上,明确为以正式文件通报表彰、表扬、激励或者推荐推介先进经验,对于仅为命名试点创建等的,不予认定。二是在主体上,要明确表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