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万工程”)经验研讨材料及学习心得(八篇).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198790 上传时间:2024-04-0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64.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万工程”)经验研讨材料及学习心得(八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万工程”)经验研讨材料及学习心得(八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万工程”)经验研讨材料及学习心得(八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万工程”)经验研讨材料及学习心得(八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万工程”)经验研讨材料及学习心得(八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万工程”)经验研讨材料及学习心得(八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万工程”)经验研讨材料及学习心得(八篇).docx(3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万工程)经验研讨材料及学习心得(八篇)篇一,共八篇同志们: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当前已进入年度收官阶段,中省考核评估在即,各项任务繁重,形势不容乐观。一会儿,书记、市长还要讲话,请大家认真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省市相关会议精神作以传达,并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推进巩固脱贫攻击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先讲几点意见。一、肯定成绩,正视不足今年以来,全市认真落实中省市决策部署,紧扣“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主线,细化任务、夯实责任、强化调度,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一)脱贫成果更加稳固。扎实开展“月排查、月报告、常态管、动态帮“,经

2、过三个轮次的集中排查,共排查农户85户350人,对常住农户排查实现了全覆盖,全市“三类户”65户2800人,均已落实一对一帮扶措施,风险消除45户250人,风险消除率85%。年初以来,我市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为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高于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5个百分点。易地搬迁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为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高于脱贫人口纯收入增幅3个百分点。(二)各项政策全面落实。一是促进群众增收。共安排衔接资金560万元,实施产业发展类项目24个,带动脱贫户和监测户342户。建成运行零工市场和8个镇级零工驿站,实现脱贫人口就业2345人(易地搬迁群众劳动力就业率达到67%)。

3、二是保障安居乐业。对易地搬迁小区进行了修葺修缮、完善配套,安装休息座椅46个、新建车棚76座、充电桩150个,建设群众文化活动舞台32个,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同时,全面加强社区管理、便民服务、物业服务等制度机制,最大限度的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同时,消费帮扶总额达540万元,教育、医疗、低保等政策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医保、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巩固在43%和75%以上。(三)乡村建设有序推进。印发了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创评活动实施方案,确定了6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完成了8个行政村村庄规划,实施12个乡村建设项目。“三大革命”深入推进,卫生厕所普及率、生活污水治理率、生活垃圾治理率分别达到86%、

4、94%、93%o从今年以来省市反馈、市级督帮和日常掌握情况看,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需要引起大家高度重视:一是思想普遍松懈。个别镇(办)、部门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重视程度明显降低,工作力度和深度明显减弱,存在得过且过、被动应付现象。二是动态监测不细不实。监测对象动态管理不到位,入户走访不经常、不深入,集中排查不全面的等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基层网格员工作主动性不强,作用发挥不充分,风险线索排查不到位,应纳未纳、“体外循环”现象仍然存在。三是驻村帮扶不扎实。部分帮扶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没有按要求到村开展工作,工作流于形式。部分驻村干部存在“走读”现象,对现行政策要求和工作要求以及村情、户

5、情不能做到“一口清”,甚至部分驻村人员未按规定开展驻村工作。四是群众增收压力较大。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产业帮扶力度弱化,联农带农机制不健全、不稳固,村集体产业大部分还未进行分红。加之,脱贫户(监测户)公益性岗位工资发放不及时、外出务工补贴发放缓慢等。五是环境卫生整治标准低。人居环境整治普遍只是对巷道明面儿的垃圾定期进行清除,背街小巷垃圾清理不彻底,日常保洁跟不上,长效机制执行不到位,始终走不出“抓一抓就好转、松一松就反弹”的怪圈。以上问题,也只是一部分,还有不少潜在问题。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思想重视不够、帮扶措施不力、履职尽责不到位造成的,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下势彻底解决。二、突出重点,精准施策

6、各镇(办)、各部门要全面对标对表抓落实,把任务清单一项一项梳理到位,认认真真落到实处,合力强弱补短促提升,具体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一)聚焦防返贫,强化动态监测。一要加强行业监测。民政、卫健、教育、人社、住建、水务等行业部门要动态监测各自领域内的政策落实情况,对发现的问题线索,要第一时间反馈给乡村振兴局和镇(力、),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应消尽消。这里重点强调一下:我们不少包联单位存在走访不到位、不了解被帮扶对象情况、没有实质帮扶项目等问题,大家务必要利用有限的时间补差补缺、整改到位。二要加强属地监测。各镇(办)要组织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网格员开展常态化排查,结合部门反馈、农户自主申报信

7、息,及时发现监测对象,落实帮扶责任、帮扶措施。三要加强社会面监测。对12317、12345等投诉平台反馈问题,群众上访反映的有关涉贫信访问题,各镇(办)、各行业部门都要第一时间入户核查,和群众面对面交流,对群众的合理诉求要千方百计解决好,不合理的诉求要做好政策宣传和沟通解释,妥善处置群众信访问题。四要加强数据管理。各镇(办)、各行业部门要结合动态调整时期,把好入口关,完善程序,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要高度重视数据质量,充分发挥网格员、驻村干部、镇村干部力量,逐级把关、逐级审核,加强部门防返贫监测数据共享、推送、反馈、核实,做到条条有回音、件件能落实。(二)聚焦有保障,落实帮扶政策。为促进脱贫

8、群众持续增收,今年省上制定了12条硬措施。各镇(办)、各相关部门要逐条抓好细化落实。一是做好产业增收。农业农村局要全力抓好农产品销售变现、农民工资兑付、集体收入分红(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入股分红务必落实到位),促进群众持续增收。二是做好稳岗就业。人社局要扎实开展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强化“三库联动”(脱贫劳动力实名现状数据库、培训数据库和需求数据库),综合运用转移就业、公益岗位安置、技能培训等措施,确保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脱贫户和监测对象至少有1人实现就业。要对公益性岗位开发就业工资兑付情况全面开展一次“回头看”,确保人员在岗在位,工资发放及时。三是做好易地后期扶持。市发改局要发挥牵头抓总作

9、用,住建、自然资源、人社等部门密切配合,建立“社区+帮扶工作队+物业公司”的管理体系,持续提升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近期要高度关注搬迁社区的供水、供暖、供电等基本生活保障及防火等安全问题,这是底线,坚决不能出现任何问题。同时,涉及到教育资助、残疾人补贴、产业奖补、低保五保、雨露计划、小额贷款贴息等政策落实,都是巩固成果后评估的重要内容,各相关行业部门要严格按照政策标准,全面落实到位。(三)聚焦促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一是抓好衔接资金项目。今年衔接资金共538万元,实施项目3个,目前,项目完工率95%,还有1个项目未完工。乡村振兴局要加快推进,12月底前全面完成项目建设。同时,各镇(力、)要

10、深入调研,精准研判,切实做好明年项目库编制工作,2024年项目库储备项目预算投资总数要高于2023年纳入年度实施计划资金总数。二是抓好人居环境整治。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统筹抓好农村“三大革命”。特别是人居办要从严落实“日督查曝光、周通报、旬调度”工作机制,以村庄清洁行动为抓手,落实门前“三包”责任,深入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彻底清理“三堆”,杜绝出现垃圾积存、垃圾围箱、乱堆乱倒现象,为群众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三是抓好基层综合治理。要进一步细化实化村规民约,用好文明家庭评选等载体,推进移风易俗,形成文明乡风。要加快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推广运用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网格

11、化等务实管用的治理方式,让村级权力事项更加规范,让乡村治理更加高效。(四)聚焦补短板,狠抓问题整改。针对今年省、市反馈的2个批次问题,制定了问题整改方案,梳理归纳问题25个,目前已整改20个(剩余5个完成阶段性整改并长期坚持)。各镇(办)要对照反馈问题,全面开展一次“回头看”,自下而上,从村一级开始,举一反三,逐级逐项全面深入地梳理排查问题,分门别类,一一列出问题清单,建立整改台账,做到不留盲区。各行业部门既要做好本单位问题的整改工作,又要加强与镇(力、)、有关部门的协调联动,统筹指导本系统本行业的问题整改。乡村振兴局要强化过程管理,围绕反馈的问题,强化审核评估,确保所有问题改到位、改彻底;要

12、做好台账资料备份工作,督促指导问题整改牵头单位和各镇(办)更新完善台账资料,本月16日前,所有问题都要整改到位、资料归集到位。同时,要抓好近期反馈的“乡村振兴相关政策落实”和“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审计”问题整改工作,也要在12月15日前全面完成。三、对标任务,全力备考这次督帮考核是对今年以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的一次总结和检验,也是在国家开展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工作前进行的一次预演。既是督导帮扶,也是省上对市县的全年考核,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年国家的后评估考核将于12月初启动,省级督帮考核工作将于11月下旬开始。可以说,时间非常紧迫、任务非常艰巨,从现在起,要对标市2023

13、年度巩固衔接考核评估重点任务清单涉及的4方面6类13项关键指标,深挖细查薄弱环节,研究制定有效措施,迅速补齐短板弱项,确保“既要干好,也要考好“,确保全年工作圆满收官。(一)思想上必须高度重视。重点聚焦责任落实、底线任务、持续增收、产业发展、促进就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问题整改等情况,通过采取明察与暗访相结合、干部访谈与入户相结合、实地走访与资料印证相结合等方式,进行系统全面的核查督导。对此,各镇(力、)、各行业部门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从现在开始,对照职责,全力以赴抓推进、抓整改、抓落实。(二)责任上必须紧密夯实。乡村振兴局要对这次督导工作,制定详细迎检工作方案,各镇(力、)、各部门也要制定

14、相应工作方案,成立工作机构,主要领导要亲自参与。各镇(办)、各行业部门要对照任务清单,针对考核内容、指标,每条都要确定专人负责,逐村逐户对照检查,一项一项再过一遍,确保万无一失。各镇(力、)要组织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开展入户帮扶,宣传扶贫政策,完善档案资料。特别是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要对村情户情政策,做到了如指掌,达到“一口清”。(三)沟通上必须无缝衔接。乡村振兴局要时刻保持与上级部门沟通联系,灵通信息,将新动态、新精神、新要求及时传达,指导全市做好督导检查工作。各行业部门要积极向上级业务部门沟通衔接,主动汇报、争取支持,掌握主动权,还要加强横向联系,对于一些新情况要及时汇

15、报。各镇(力、)要把督导发现的问题,随时下情上传,互联互通。这里再强调一点:凡是被抽查到的村,各镇(力、)要第一时间向市乡村振兴局报告,并汇报市级包联领导,“四支队伍”要全部到位,及时提供详实资料,全力配合,不得干扰督导。同时,要千方百计做好督导组在我市工作期间的各类保障工作,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篇二行也引檄碌包发展、以上地上的传家与罐变横坎头村地处四明山深处,村域面积7.3平方公里,共有村民871户,总人口2471人,村党委下设6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64名,是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一一浙东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被称为浙东红村。但在2003年前,我们村却是

16、个经济薄弱村,交通闭塞,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2700元,村集体负债20多万元。老百姓总感叹“横坎横坎,横看竖看看不到头”。所有转机都发生在2003年1月29日,临近农历春节,天寒地冻,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我们村调研,并当场作出指示:只有老区人民富裕了,才谈得上浙江人民的共同富裕。这对我们村无疑是一剂强心剂。新年上班第一天,我们村两委喊上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向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今后的打算。让我们万万没想到的是,2月11日,仅仅3天时间,习近平总书记就给我们回信了,希望我们:发扬老区的优良传统,保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风貌,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加快老区开发建设,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当时刚并

17、村不久,村集体、老百姓都很贫困,怎么办是个大问题。我们村党委反复研究,最终决定党员干部先带头!为了脱贫,村里根据专家建议,引进樱桃产业,但樱桃三年才结果,村民不看好,于是党员干部带头,认领首批70亩樱桃园,三年后樱桃迎来大丰收,如今我们村被誉为“花果红乡”;村集体经济壮大后,党员干部连片包干,村民共同参与,开展了村庄环境大整治,过去的土疙瘩路不见了,村民住的矮平房都“拔高”宽敞了,苍茫的天空都变得湛蓝,昔日破败景象一去不复返;村里环境变好后,村党员又带头,使旧址群内55户居民统一搬迁,为发展红色旅游打下基础。到2017年底,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已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村民年人均收27多元,

18、是2003年的10倍。2018年2月10日,我们村全体党员满怀喜悦与感恩,把村里的发展变化,和获评“全国文明村”的喜讯,汇成一封由143名党员代表签名、饱含老区人民深情的书信。2018年2月28日,这是一个至今仍然让我们村全体党员、全体村民激动万分的日子。这天,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村全体党员再回信,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提出“两个必须”和“两个作用”,勉励横坎头村全体党员同乡亲们一道,再接再厉,苦干实干,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宜居的美丽乡村。前后两封回信,跨越15年,习近平总书记对老区人民的关怀从未间断。在各方关心关爱下,我们党员带头,整装再出发、爬坡再过坎,向更高质量的美丽乡村蝶变!从村民到游客,大家都

19、感受到,村里的环境更好了,红村特色风貌愈加凸显,老百姓化身“乡建艺术家”,就地取材、美化乡村;村里的产业更旺了,强村公司成立后,农民绿领学院、田园综合体等项目纷纷落户;浙东红村的人气更高了,每年超100万人次的游客,到横坎头村体验红色研学、非遗制作;老百姓的口袋更鼓了,红村互助组织每年向村里推送350万元的住宿、餐饮量,村民纷纷在家门口开起了民宿、农家乐。2021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和村民年人均收入分别达到359.6万元和44258元,分别是2003年的11倍和16倍。在回信精神的指引下,我们村从昔日的“贫困村”到“小康村”、再向着“共富村”努力。建立一老一小服务体系、村民大病保险等红利共享机

20、制,为村里弱势群体托底;与周边8个村党建联建,开展未来田园、飞地物业经济等组团项目,半年时间片区增收超80万元;依托四明红锋服务社,线上线下年销售200多万元老区农产品;与大凉山三河村结对共富,通过直播带货、彝族文化演出,带动三河村增收超50万元。一路走来,我们村自觉做好红色根脉基因的传承者,红村老百姓的精神气越来越足了,红村传人在村里的“红色电台”讲着红村故事,我们的村歌我自豪,我是红村人也越唱越响亮!篇三徐的富泰山居囹走出共同寿富路、加快新时代美漏夕忖建核的速度近年来,XX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着眼“千万工程再深化、共同富裕作示范”,按

21、照“美丽普惠、数字赋能、未来引领”的格局要求,加速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迭代升级、未来乡村领跑示范,让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共富共美大画卷在XX大地徐徐展开,让XX乡村成为令人向往的幸福美好家园。一、聚焦亚运“重底色”,绘就富春山居“大画卷”围绕“XX亚运”办会主题,推进人居环境品质大提升,打造全域美丽大花园,以富春山居之美展现XX城市之窗。扮靓人居环境新颜值。持续推进“迎亚运”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化污水、垃圾、厕所“三大革命”,推进“三清行动”“三改五园”。年初以来,累计清理废弃垃圾5.05万吨、乱堆乱放点47921处、河塘沟渠13314条、田园废弃物7438吨

22、、整治田园棚架围栏10596处。持续推进美丽乡村扩面提质,如余杭区推进“百路千里美乡村”行动、钱塘区开展“星级美丽乡村”创建、临平区每户补助2.5万元推进全域环境整治,目前全市美丽乡村覆盖率达85%,力争年底实现全覆盖。打造美丽乡村体验点。围绕乡村底色美、江南韵味足、“双创”活力强,在全市培育首批17个美丽乡村国际旅游体验点,作为亚运会对外展示重要窗口。按照“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要求,每年推进30个市级美丽乡村特色村建设,充分展示乡村的精美画卷、独特神韵和创新活力。共绘全域美丽大画卷。积极创建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共同富裕示范带,每年打造10条市级美丽乡村风景带,并指导各区、县(市)共绘美丽大

23、画卷,如余杭区打造大径山核心样板区和西部访茶寻幽线、中泰慢谷风光线、良渚文化风情线;临平区打造塘栖丁山湖核心圈和运河北片核心圈精品区块;XX县环千岛湖打造美丽乡村精品线。二、聚焦未来“重引领”,打造共富共美“新样板”按照目标领先、指标争先、富民优先、机制率先要求,积极描绘未来乡村新图景,打造乡村共富硬单元。打造未来乡村标杆样板。在全省率先出台未来乡村评价指标体系和建设指南,启动两批共85个(其中省级44个)未来乡村创建,西湖区长墩村等5个未来乡村获全省首批命名,探索形成了一批建设成果。如文化赋能提升山水品味的富阳区黄公望村,“茶+艺术”带动村强民富的西湖区长康村。推进未来乡村智慧发展。注重数字

24、技术与未来乡村建设深度融合,推进产业数字化、治理智慧化、生活现代化。如西湖龙井茶数字化管理、临安山核桃特色产业云平台,富阳“富春山居、公望智理”平台,建德“建村钉”“数智草莓”和“数智之江”服务平台,钱塘江东村“红星居”“共富通”等应用场景,让群众感受到了“数智”带来的便利。推动未来乡村全域发展。围绕“三江两岸”黄金线,以“山脉、水脉、文脉、业脉”为轴线,规划建设“龙井茶香、浦阳印迹、径山尽美、运河水乡、钱塘围垦、富春山居、天目叠翠、千岛环湖、新安诗路”等12条市级未来乡村共富引领带。余杭区围绕打造全国“未来乡村实验区”,推进10条未来乡村示范带建设;西湖区全域推进未来乡村建设,让XX全域呈现

25、“绿不断线、景不断链、县域互通”大美风景。三、聚焦富民“重经营”,走出美丽蝶变“共富路”坚持政府、社会、市场三方联动,充分激活乡村资源要素,加快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让乡村既有颜值更有产值。”引凤筑巢”抓经营。持续吸引新农人、新匠人、新头雁,建立多元主体投资、专业团队运营、利益联结紧密的村庄经营模式。如余杭和临平乡村职业经理人、临安乡村运营师(团队)等机制创新,持续激发了乡村内生动力。临安区近两年141家强村公司签约项目总金额达1.77亿元、营收2173余万元,助推270个行政村完成“5030”增收目标,得到农业农村部批示肯定。“深化融合”强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观光、农事体验、健康养老、

26、电子商务、民宿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如XX区横一村围绕“稻子、柿子、院子”做文章,系统培育生态种养、农业观光、休闲旅游等农文旅产业;建德市之江村发挥“山江田村”资源,壮大四季花海、风光摄影、避暑康养等产业。专门组织全市乡村美丽经济现场推进会,宣传推介XX茶叶公共品牌、特色小吃、乡土特产、乡村露营地、水果采摘园等乡村产品,促进乡村美丽经济发展。“抱团取暖”促发展。积极推广XX“大下姜”乡村振兴联合体模式,带动抱团式、集群式区域高质量协同发展。如余杭区径山镇以3个明星村(小古城村、径山村、前溪村)联动周边村组建共同富裕“乡村新社区”,实现从单村作战到抱团发展;富阳区将全区划分6大联动组团,按照“一区

27、域一品牌”定位,培育打造美丽经济融合发展示范区;临安区天目山镇积极探索村落集群化协同发展,在资源利用、市场引流、品牌打造等方面实施一体化运营。四、聚焦融合“重改革”,打好强村富民“组合拳”大力实施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行动计划,加快城乡共富步伐,激活强村富民活力,着力创造美好生活。启动开展新一轮区县协作、联乡结村活动,建立“区县协作、联乡结村、镇街结对、村社结对、干群结对”五大协作机制,重点帮扶37个欠发达乡镇。创新开展“百社百企结百村”帮促活动,组建100个新型帮共体,结对帮促西部山区4县100个重点村。扎实推进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推广强村公司、飞地抱团、片区组团等模式,启动实施闲置农房激活

28、计划。西部山区4县全部实现“5030”目标,东部地区75%村经营性收入超过100万元。积极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标准配套,提升“一老一小”群体供给水平,让乡村更乐居、更乐业、更幸福。如XX区梅林村系统建设美好生活中心,西湖区长城村配套茶园市集、邻里中心,建德市千鹤村打造“鹤家童馆”,增强了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五、聚焦乡愁“重传承”,激发传统村落“新活力”着力让江南古村落“既见新貌又留古韵”,成为人们“望山见水、记住乡愁”的心灵寄托。让传统村落“活起来”。持续加大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吸引名人、工匠、创客入驻,实现乡村艺术、创意、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如

29、桐庐县深澳村打造“百匠创客街区”,静谧的古村落成为文艺创客梦里花园。临安区统一赋予龙门秘境古村落群和湍非遗文化、河桥国漫小镇“天目村落”品牌名称,激活了古村落价值。让乡土文化“传下来”。深挖传统习俗、乡土人情、时令特产、特色小吃等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持续开展“跟着节气游乡村”系列农耕文化活动,让乡村更具乡土味、乡亲味、乡愁味。如建德新叶村的“二月二龙抬头”、富阳东梓关村的“开渔节”、桐庐江南镇的“江南时节宴”得到传承;临安天目山宝、建德豆腐包、桐庐绣花鞋等品牌持续打响。让家训家规“亮出来”。弘扬优秀传统农耕文明,倡导“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把村规民约、家风家训”挂厅堂、进礼堂、驻心堂”。如

30、XX区欢潭村传承“义仓、义学、义诊、义渡、义葬”五义精神,余杭区小古城村推进“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建德市千鹤村传承“妇女能顶半天”千鹤妇女精神,让农民群众更有“精气神”。下一步,XX市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乡村美好生活向往为初心使命,高水平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高颜值绘就现代版富春山居图,高质量走好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路,在“两个先行”中奋力开创XX乡村的美好未来,为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增添靓亮风景。篇四浙江的创新如同一种空气,无处不在,从“八八战略”的提出,到“生态文明建设”大幕的拉开,从“千万工程”的波澜壮阔,再到“文化大省”、“活力浙

31、江”、“平安浙江”、“法治浙江”每一个理论创新背后的智慧力量,总能穿越重重迷雾,指引前路。今天解读“浙江精神”,应该要有新的涵义,那就是学会坚守,懂得久久为功,秉承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钉钉子”精神。从表面看,坚守与创新,看似一对矛盾:有人说,伟大是“熬”出来的,唯有坚守匠心,才能创造奇迹;也有人说,创新是灵魂,唯有不断颠覆,才能走向成功。而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眼光予以审视,这其实是一对有机组合。浙江的实践证明,成功的坚守需要以创新为前提,伟大的创新需要以坚守为内涵。去年9月,联合国将最高环境荣誉一一“地球卫士奖”,授予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表彰其卓越贡献。这是中国再次为世

32、界多样化发展贡献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o从2003年至今,这一工程仍然是浙江抓城乡统筹的“牛鼻子”,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也让千万乡村蝶变为美丽乡村,继而迸发出美丽经济的强劲活力。带着对坚守与创新的思考,记者走进了浙江乡村,寻找思想的源泉,成功的奥秘。从“单重奏”到“大合唱”浦阳镇位于XX市XX区南端,这里因地处浦阳江畔而得名,然而水质污染一度成为“老大难”。近几年,通过重拳整治,绿水清波又重新回归。借着这股东风,镇里发展沿江、沿山和沿路资源,重金打造风情小镇,发展美丽经济。走进尖湖村的山坳里,梨花漫山遍野,景在村中,村融景中。过去默默无闻的小村,如今成了“网红村”,引来众多游客,

33、还有不少外国人。眼下,浦阳每个村都在创建美丽乡村,更将迎来一场场蝶变。事实上,对于乡村环境整治这件事,浙江已持之以恒抓了16年之久。时光回转到本世纪初。改革开放后,浙江工业经济高歌猛进,群众收入增加了,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水脏了、山秃了,特别是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尤为突出。群众揶揄,走在浙江农村,要走过许多垃圾村才能找到一个干净的村。2002年,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刚到任的118天里,他跑了11个市、25个县,为了多看几个点,不断压缩吃饭时间,匆匆扒拉几口,立刻赶往下一站。时任浙江省农办副主任、被习近平同志称为“省级农民”的顾益康回忆说,有一次陪同习近平同志下村调研,看到一个村环境很好。

34、习近平同志问,这样的村在浙江多不多?顾益康如实告知:不多。据省农办摸排,当时浙江仅有4个村庄环境较好,剩余的3万多个村庄环境普遍较差。差到啥程度?像经济最发达的XX、XX等地,农民有了钱,纷纷盖起小别墅,可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垃圾靠风吹,污水靠蒸发,河里满是垃圾和黑水,农民连洗拖把都嫌脏。当时,省里总结为“五个滞后村庄建设规划滞后、村庄环境建设滞后、村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农民的文化观念和行为方式转变滞后、政府指导服务滞后。一些到过浙江考察的人士,曾形象地概括为:“走了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走了一镇又一镇,镇镇像农村。”习近平同志一路听,一路看,一路思考。2003年6月,一项名为

35、“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工程,在浙江拉开帷幕。习近平同志亲自部署:全面整治1万个行政村,并把其中1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所要改变的就是农村现状,以此来促进城乡一体化。“千万工程”一经推出,就普遍受到欢迎。许多农民感低万分:政府不仅免了我们的税,还出钱帮我们修桥铺路搞卫生呢!对此,顾益康同样深有感触:在浙江,改革开放以来,除了土地承包,还从来没有一项工作像“千万工程”这样,让农民如此发自肺腑地认同;也从来没有一项工作像“千万工程”这样,让政府投入那么大的精力、财力。时至今日,浙江每年召开一次有关“千万工程”的现场会,省委书记每次都亲临现场视察、指导、讲话。与会的,不仅有地方分管领导

36、,还有主要领导,足显省里重视程度。“千万工程”不仅赢得了民心,也教育了广大干部,在全省上上下下迅速形成了城乡统筹的氛围和合力。可以说,一项工程启动了浙江全省城乡统筹的大合唱!浙江原来就有众多的农村“工程”,如交通部门的乡村康庄工程,水利部门的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万里清水河道工程,林业部门的万里绿色通道工程、绿化示范村工程;经贸部门的千镇连锁万村放心店工程等,这些工程纷纷聚集到“千万工程”旗下,按照“示范村建到哪儿,配套资金就跟到哪儿”的要求,跟进配套。“千万工程”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局外人士”:省电力部门主动提出要求,将“新农村电气化工程”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一流学府浙江大学主动要求参与新

37、农村建设,与XX市达成市校全面合作协议;众多脱胎于农村的乡镇企业更是不甘落后,积极投身其中;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全省共有L5万家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从此,浙江的城乡统筹工作高潮迭起,终成浩荡之势,可以说,“千万工程”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成了浙江城乡统筹名副其实的“龙头工程”。从“环境佳”到“生活便”“下姜村,梦开始的地方。”走进XX县的下姜村,这句旅游宣传语赫然可见。今天的下姜村,“农家乐,民宿忙,游人如织到下姜。”一个人口不到800人的小村庄,去年接待游客超过40万。而在15年前,下姜村也有一句歌谣土墙房,半年粮,有女不嫁下姜郎。”说起总书记第一次来下姜村时的场景,老支书姜银祥还有点不好

38、意思。2003年4月24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乘车从XX县城颠簸了60多公里的“搓板路”,又坐了半小时轮渡,再绕100多个盘山弯道辗转来到下姜村。如今再到下姜村,早已换了个模样,住在村里不比城里差。生活非常便利,水、电就不用说了,公交车通到了家门口。房子大,环境好,要买点啥,出门就有各色小店,有点小毛病,村里的卫生服务站也能看,方便得很。在推进“千万工程”时,浙江并未就环境抓环境,而是把它放到了城乡统筹的高度,按照“让村里人像城里人一样全面享受公共服务和生活便利”的要求,致力于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因为所辖的每个县市都进入全国百强,社会和谐程度较高,因此,XX市早在2003年,就已成为

39、全国第一个社保全覆盖的城市,并且在全国地级城市中第一个制定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那时,作为城乡统筹的先行之地,XX面临的问题正是整个浙江所需要突破的:统筹将从有形领域转向无形领域;从浅层次的、用钱能够摆平的,转向深层次的体制机制的建设。为此,浙江先后建立了全省统一的就业制度,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在教育、卫生、文化等各个方面,浙江都提出了一系列的行动计划,逐渐建立健全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配置公平、发展均衡的社会事业体系,布局合理、城乡共享的公用设施体系,着力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群体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在基础实施上,浙江把“四

40、好”农村路、万里清水河道、农民饮用水源、小康体育村、现代商贸服务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农村危旧房和电气化改造等有机结合,统筹推进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城乡全面覆盖、全线贯通的基础设施网络。与此同时,浙江又把“最多跑一次“改革向乡村延伸。全面形成以县城为龙头、中心镇为节点、中心村为基础的公共服务体系。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打破信息孤岛,推动教育培训、劳动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娱乐、商贸金融等服务在服务中心延伸集成,基本形成农村30分钟公共服务圈、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浙江农民人均收入达27302元,连续34年位居全国各省区的首位。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城乡

41、居民收入比同时再次处于全国各省区最低,去年这一数字为2.036:1,比上年缩小0.018。随着新型城乡关系的建立,浙江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正连为一体,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相映成辉。从“公共品”到“市场品”各级政府投入了如此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浙江乡村的改造和提升,确实让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感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同时也提出了更大的问题:如果没有人气、没有产业,这些公共设施的效益最多就只能让留守的儿童妇女得以享受,无法真正发挥其价值,另一方面,后期的运维成本也是现实课题,根本无以为继。因此,在“千万工程”启动之初,浙江就将视角聚焦“市场化”。彼时的浙江,人均GDP已经超过了3美元,习近平判断

42、:整个经济社会进入了转型新阶段,人们对于休闲的需求会越来越旺盛。基于这个判断,城乡之间的要素应当互相流通,一方面,要继续推进新型城市化,鼓励农民进城,另一方面,要让乡村成为城市的后花园。怎么让“公共品”变为“市场品”?产业是基础。从2005年,浙江就召开了首次农家乐大会。农家乐作为一种新兴的业态,近年来为全国各地所重视,而浙江的农家乐之所以具有活力和生命力,究其根本,在于自始至终坚持了“农民主体、村为基础、农旅结合”。从无到有,从初级走向高级,从低端转为高中低结合,浙江农家乐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资源禀赋、具有地方特色和人文特质的发展新路,成功地开辟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新渠道,也为浙江

43、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一大新亮点。XX是“中国美丽乡村”的发源地,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山”论断的地方。没有名山大川,缺少驰名景点,这个地处浙北的小县,旅游业却连续十多年呈两位数增长,呈“井喷”之势。现在,XX整个县就像个大景区,“一乡一品、一村一韵、一步一景”。早在2007年,XX率先在全国开展了以“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为核心内容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把一个县当做一个景区来规划,把一个村当做一个景点来设计,把一户人家当做一个小品来打造。县委书记沈铭权说,XX用建设中国最美县域做统领,抓住了全域旅游这个核心,并拧紧了全域旅游的资源观、空间观、产品观、产业观、主体观等5个“总

44、开关”。篇五“牛万工程”整金?忖振丹的规律嘏伙拥同志们:“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深刻改变了浙江乡村面貌,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打下坚实基础,探索出一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千万工程”蕴含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的精髓要义和理念方法,探寻和把握“千万工程”实践中生成的“规律性认识”,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千万工程”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的科学路径2003年6月,浙江启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环境为重点,从

45、全省近4万个建制村中选择1万个左右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个左右的中心村建设成全面小康示范村。2008年,这一工程扩展到所有村庄整治建设。2010年,浙江绝大多数村庄的人居环境得到了改善,基本完成全省村庄整治任务。2011年,浙江把“加快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启动“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全省乡村沿着“千村精品、万村美丽”主线持续深化,围绕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创建了一批美丽乡村先进县、示范县。2021年以来,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大背景下,浙江先后印发浙江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行动计划(2021一2025年)关

46、于开展未来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计划到2025年建设1个以上未来乡村。未来乡村建设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导向,集成“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致力于打造“千村向未来、万村共奔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浙江乡村图景。20年来,浙江坚持以开展“千万工程”为抓手,从环境整治的示范引领和整体推进,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深化提升,再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转型升级,卓有成效地推动“三农”发展和乡村建设。“千万工程”引领浙江山乡巨变,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带动了乡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事业的发展,有效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改善了乡村营商环境,促进了一二三

47、产业的融合发展和城乡之间的融合发展。近年来,XX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海上花园”的殷殷嘱托,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深化“千万工程”为抓手,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撬动了渔村价值、渔业形态、渔民身份的华丽转变,绘就了海上花园“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好新图景。连续4年获得全省新时代美丽乡村工作优胜县(市、区),创成全省首批美丽乡村示范县。一、整体提升重构渔村价值,让“古渔村”焕发新生坚持传统与现代互融、传承与创新结合,为海岛渔村“塑形铸魂”,在XX感知“浙”里美丽乡村建设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我们保护渔村,打造“记得住的乡愁”。实施古渔村保护开发行动,精准指导限制型、搬迁型等

48、五类村庄发展,如创新“小岛迁、大岛建”模式,引导大瞿、南策等离岛以及大山等景边村搬迁,加以整村保护性开发。对4余间见证海岛变迁的建筑“琥珀”一一虎皮石头房,成立石厝修缮师协会,实行“修旧如旧”,并以“三权分置”的改革思路,统盘规划、统一流转、统筹开发,让业主带方案审批,以现代化设计、艺术化加工、时尚化改造,复活古渔村的生命活力、文脉底蕴、经济价值。我们扮靓渔村,打造“诗意栖居地”。以打造花园村庄为载体,“一村一韵”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累计建成花园村庄70个,A级景区村覆盖率达90.7虬串珠成链形成6条省级美丽乡村风景线,率全市之先实现美丽乡村示范乡镇全域覆盖,勾勒出“海上花园诗意栖居”的写意

49、画卷,成为游客的“诗和远方”,五年来乡村旅游接待量和总收入年均增长超12%以上,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总收入连续5年增幅超25册我们重塑渔村,打造“向往的生活”。紧扣“三基三主”核心内容,高标规划、整体设计、谋划打造全域未来乡村,5个村(片区)入选省级试点,数量全市领先。全域推进“共享社幸福里”建设,全力打造海霞营地、白迭艺术村、东禾等共富示范点,办好老年食堂、幸福小课堂、村口停车位等400多件幸福要事,引领渔村美好新生活。二、赋能升级重塑渔业链条,让“新动能”澎湃释放渔业是XX的民生产业,更是美丽乡村产业振兴的基石。我们加快动能转换步伐,推动渔业发展迈向高质量、现代化。坚持科创赋能,挂牌成立浙江大学XX研究院大黄鱼分院,建立“海洋生态与藻类研究院”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