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生态系统的起源演化与扩张发展.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204032 上传时间:2024-04-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48.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ESG生态系统的起源演化与扩张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ESG生态系统的起源演化与扩张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ESG生态系统的起源演化与扩张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ESG生态系统的起源演化与扩张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ESG生态系统的起源演化与扩张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ESG生态系统的起源演化与扩张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SG生态系统的起源演化与扩张发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随着全球ESG生态系统不断丰富、完善和联接,从事ESG各类业务的机构分工也愈益细化,专业性越来越强,各机构之间的业务互相支持,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正循环机制。自2004年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lobalCompact)首次提出ESG的概念以来,ESG原则愈益受到各国政府和监管部门的重视,ESG投资愈益得到资产管理机构的青睐,ESG实践愈益获得企业家的认同,ESG理念也逐渐从欧美投资界的小众圈子走向全球公众的视野。从最初由联合国及少数负有社会责任感的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发起和推动,到今天全球上万家企业与机构参与、数千名金融从业者专职担任ESG分析师、超过四分之一的基金把ESG表现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

2、、超过30万亿美元的资金被投资于ESG相关的资产,ESG投资与实践已成为大势所趋。在这一演化过程中,与ESG相关的监管、实践、信息披露、评级、认证、咨询、投资、融资等活动相互支持、相互推动,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尤其是最近几年,这一生态系统愈发丰富与完善,各类机构分工更加细化,形成一个强大的正循环机制。我们认为,全球ESG生态系统已跨越其生存临界点(criticalmass),进入自我实现的加速扩张阶段,其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势不可挡。ESG生态系统的演化15年前,当ESG及负责任投资(ReSPOnSibleInvestment)理念刚刚形成之时,其主要的推动者是联合国及少数具有社会责任

3、感的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最初活动鲜为人知,影响相当有限。2007年,联合国下属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ThelntergOVernmentaIPanelonClimateChange,IPCO在其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用详细的数据证明了气候变暖与人类活动之间不可否认的关联,引起了国际社会更广泛群体对地球气候变暖的关注。一些欧洲的机构投资者(瑞典的养老金基金)开始思考如何利用其手中掌握的资金来影响企业的行为,为延缓气候变暖、推动环境可持续发展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这些投资者通过本地银行联系到世界银行,再联系到专门研究气候变化的智库机构,多方共同探讨,最终在2009年催生了第一笔绿色债券(由世界银行

4、发行)。受此影响和激励,越来越多的欧美机构投资者,尤其是诸如养老金基金、主权财富基金及家族办公室等资产拥有者(ASSetOwner)开始践行负责任投资与影响力投资(ImpactInvesting),希望利用手中所掌握的资本来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们在选择外部基金经理(ASSetManager)来管理其资本时,要求后者必须关注ESG要素、践行负责任投资原则,例如不允许基金经理投资高污染、高排放,或者使用童工、存在种族歧视或性别歧视的公司发行的股票或债券等。起初,这些投资者纯粹是出于社会责任感或出于对中长期的风险防控而提出类似的约束条件,因此在践行ESG投资时主动放弃了一些盈利较好、但不符合

5、ESG理念的项目,牺牲了一部分回报。这样的做法虽然高尚,但在高度商业化的当今世界却很难推广和普及。之后,尽管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金融中介及企业开始涉足ESG投资和实践,但毋庸讳言,其中相当一部分只是选择了与自己的商业目标相吻合的措施(如节能增效、改善公司治理等),或是摘取“好摘的葡萄”(如减少资源浪费),或是满足监管部门的最低要求(如改善信息披露),甚至纯粹是为了改善公关形象(如慈善捐款、社区活动等)。然而,随着有史以来首个具有普遍性和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气候变化协定巴黎协定于2015年12月在巴黎气候大会(CoP21)上通过,以及联合国在同年推出了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De

6、velopmentGoals,SDG),世界各国对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政府及监管部门都在2015年前后出台了进一步加强环保及促进可持续金融发展的规管措施,并开始使用税收减免、贴息、认证补贴等正向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和金融机构更积极地参与可持续金融与ESG实践。在2016年夏天举行的G20杭州峰会上,主办国中国更是首次把绿色金融议题引入议程,形成了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推动全球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政府规管(尤其是有关ESG实践的强制性和半强制性措施)和正向激励机制的增强,令更多的企业和金融机构自愿或被迫采取措施,以改善自身的ESG实践或投身于ESG投资。

7、这些实践和需求催生了一批专门致力于ESG研究、评级、认证、咨询、信息披露、数据整合等服务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形成了一个由政府机构、市场平台(如交易所)、资产委托机构(如主权财富基金、退休基金、家族办公室等)、资产受托机构(如基金公司)、评级公司、认证机构、信息收集与数据整合机构、合规服务商、指数编制机构、金融中介(如投资银行、商业银行)、上市公司与非上市企业组成的完整的生态系统(图1)。在这一生态系统里,ESG基金、ESGETF绿色债券、社会责任债券、可持续发展债券、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碳金融、碳交易等各类ESG相关的金融产品应运而生,给生态系统的各方参与者提供了丰富多样、具备吸引力的投资机遇和

8、商业机会。随着第三方研究和咨询机构的介入,对ESG投资的研究越来越细化和深入,对企业ESG实践水准的评级也越来越准确。基于这些更为细化和准确的评级,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表明,ESG评级较高的股票组合(基金或ETF)的投资回报在中长期的确可以跑赢大市!这意味着,ESG投资不再需要牺牲财务回报,而是可以鱼与熊掌兼得。这些研究发现不但增强了资产委托者和受托者增配ESG资产、金融中介开发推广ESG产品的愿望,也加强了企业改善ESG实践的动力,因为ESG评级的改善不但有助于企业融资,而且会因投资者对其股票的青睐而提升其股价与估值水平。如此一来,一个正向激励机制就在这个生态系统里形成,不断推动ESG投资、咨

9、询与实践活动循环往复,并自我增强。从理论上讲,如果一个企业在环境(E)、社会责任(三)、公司治理(G)等三个领域都表现良好的话,虽然其财务回报在短期内可能因环保成本上升、员工福利提高或公司治理约束的增加而受到负面影响,但从中长期来看,其盈利能力却有可能因潜伏的商业风险、声誉风险、或监管风险的下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升,以及良好的公共形象和公共关系而明显改善。例如,一个提早治理污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企业,虽然在短期内增加了环保成本,却有可能因此躲过各种难以预测的环保事件或环境监管部门的高额罚款,因此从中长期来看,其财务回报更稳健、更安全。尤其是考虑到加强环保方面的规管是大势所趋,那些今天没有采

10、取减排措施的企业虽然短期财务回报更高,但其早晚需要采取措施来应对不断提升的减排要求,这些财务成本不但将在未来的损益表里体现,而且有可能因行动不及时而遭遇始料未及的恶性事故,甚至企业有可能遭遇灭顶之灾。有远见的投资者往往会提前考虑此类风险因素,从而对此类股票敬而远之。至于在社会责任尤其是在员工福利、人才培训、员工背景多元化(diversity)、企业文化,以及社区关系和公司治理方面表现良好的企业,其中长期的财务回报会更佳,这一点己有众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证实,在此毋庸赘言。在实践中,ESG基金或ETF的业绩表现优于大市,一定程度上也可能源自一个自我实现(self-fulfilling)的过程。由于

11、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意识到ESG投资的必要性和投资回报的优越性,越来越多的资金从ESG评级较低的资产(如股票)流向ESG评级较高的资产,这自然会形成一个价格上的差异,进一步增强ESG资产在投资回报上的优越性,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加入到ESG投资中,如此循环往复,不断自我加强,自我印证。无论是改善ESG实践令企业基本面更加稳健而导致的股价上涨,还是投资者调整资产配置令更多资金流向ESG评级较好的股票所导致的股价上涨,都令ESG投资更具吸引力,促使更多的参与者进入这个生态系统。受投资者的影响,企业家也会更加主动或被动地改善其ESG实践。假以时日,许多优良的ESG实践将不再是少数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的

12、高尚行为,而是所有企业的共识(norm)和惯常操作(COmmonPraCtice)。可以想象,届时整个社会的ESG实践都会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在这种背景下,政府的监管标准也会相应提高,令ESG的监管、实践、信息披露、监督、咨询、评级、投资等行为步入一个相互加强的良性循环中。ESG生态系统的加速扩张最近几年的数据表明,全球ESG活动在不断加速,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ESG生态系统的不断完善,尤其是各国政府及监管部门的大力推动。随着ESG原则得到更多机构的认同,ESG投资受到更多投资者的青睐,各国政府和监管部门也更加重视ESG实践并认可其对可持续发展的深远意义,有些甚至以推动ESG实践为历史契机,给本

13、地经济培育新的增长引擎和国际竞争力。根据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组织(PrinciplesforResponsibleInvestment,UN-PRl)的统计,自2006年成立以来,其签约机构数量已从最初的100家增加到2020年一季度末的3108家,这些机构旗下所管理的资产规模(AUM)已超过103万亿美元(图2)。值得关注的是,过去几年,UN-PRl的签约机构数量及其AUM都在加速上涨。尤其是今年一季度,其签约机构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66家,增幅达到28%;AUM增加了17万亿美元,增幅达20%。就ESG投资来看,根据全球可持续投资联盟(GSIA)的数据,全球社会责任投资(SRI)的资产规模

14、己从2011年末的13.6万亿美元上升到2017年底的30.7万亿美元(图3),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5%。而全球绿色债券的发行规模更是指数型成长,年度发行额从2012年的26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2589亿美元(图4),涨幅接近100倍,而2019年的发行额与2018年相比更是增长了51%。这些数据表明,ESG原则与理念愈益受到投资机构的认同,从欧美投资界的小众圈子逐步走向全球公众的视野。全球“社会责任投资(SRI)的资产规模在中国,ESG投资理念近年也逐渐普及,甚至有人把2019年定义为中国的“ESG元年”。截至今年上半年,签署UN-PRl的中国机构达到49个;截至去年11月,中国已发行E

15、SG相关基金95只,其中将上市公司本身的ESG表现纳入投资决策的基金有21只,专注于绿色主题的基金有74只。中国的绿色债券市场发展更为迅速。从2015年中国首次发行绿色债券,到2019年中国贴标绿色债券的发行总量位列全球第一(3862亿元人民币,比2018年增长了33%),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神速,这无疑得益于中国政府及监管部门的积极支持和大力推动。同时,以商道融绿、社会价值投资联盟等为代表的民间第三方咨询与研究机构,也为中国ESG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香港,特区政府与本地机构更是积极参与ESG生态系统的搭建,并试图以此为契机,培育新的服务产业及其核心竞争力,巩固和重塑香港的国

16、际金融中心地位。早在2015年底,港交所就要求(但并非强制要求)上市公司发布年度ESG报告,而香港金融服务发展局(FSDC)则在2016年就发布了发展香港成为区域绿色金融中心的报告。2019年5月,香港特区政府首次发行了10亿美元的5年期绿色债券,旨在为其他的潜在发行人提供基准,推动香港建立绿色金融中心的地位。去年四季度,香港证监会在其网站上建立了它认可的绿色基金或ESG基金的数据库,方便投资者辨别并投资在港的绿色基金或ESG基金(截至2020年上半年,香港证监会认证的ESG基金已达31个)。今年以来,面临新冠疫情冲击、中美关系扑朔迷离及本地经济陷入严重衰退等多重挑战,香港特区政府及相关机构更

17、是紧锣密鼓,大力推动香港成为全球ESG投资枢纽。年初,特区政府在财政预算案里明确提出,未来五年将发行总值660亿港元的绿色债券,以进一步促进香港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5月,香港品质保证局宣布推出“绿色金融认证计划-ESG基金”;6月18B,港交所宣布将成立亚洲首个可持续金融资讯平台STAGE(可持续及绿色交易所),专门收集和发布有关可持续发展债券、绿色债券和社会责任债券及ESG相关金融产品的信息;6月30日,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发布了绿色及可持续银行业白皮书;7月8日,香港金发局发布题为推动香港成为亚洲的环球ESG投资枢纽的咨询报告;7月24日,港交所对来港上市的IPO项目也明确要求在招股

18、时即披露公司在ESG方面的风险。这一系列的发展显示,ESG理念不只受到全球投资者的青睐,也受到各国政府及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政府和监管部门的积极介入加速了各国ESG生态系统的发展。随着全球ESG生态系统不断丰富、完善和联接,从事ESG各类业务的机构分工也愈益细化,专业性越来越强,各机构之间的业务互相支持,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正循环机制。我们判断,全球ESG生态系统已跨越其生存临界点(criticalmass),进入了自我实现的加速扩张阶段,其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势不可挡。ESG概念、源起和发展ESG的定义:ESG是(EnVirOnmen3SocialandGovernance)的缩写,即环境、社会

19、和公司治理,是用来评估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和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的三个因素或维度。ESG概念首次在2004年的联合国全球契约计划中被明确提出,是一系列衡量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而非财务绩效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评价标准。企业在环境和社会方面的表现会通过直接方式(如原材料、劳工成本等)或间接方式(如员工、投资方、监管机构或社会团体等公司利益相关方)影响到公司利润,对企业在短期甚至长期内的整体利益产生巨大影响。因此,不同于传统的财务、业务绩效评价,ESG关注点在于企业的环境、社会、治理绩效,对企业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所做出的贡献进行评估。三I环境)社会UJi公司治理环境EnViron

20、ment(E)生物多样性/土地利用碳排放气候变迁相关风险能源使用原料来源监管/法律风险供应链管理废弃物及回收相关水资源管理天气相关事项社会SoCial(三)社群相关有争议的议题客户关系/产品多元化议题员工关系健康及安全人力资本管理人权相关议题对社会负责的行情及研发与工会的关系公司治理GOVernanCe(G)会计费任反故意并购措施茂事会架构/规模贪污及贿赂CEO双重性管理阶层的薪酬计划所有权结构股东权利透明度投票程序ESG覆盖体系ESG的起源与发展:ESG脱胎于社会责任投资(SociallyResponsibleInvestment,SRI)在SRl的早期定义中已经包含了ESG中的环境、道德、

21、伦理等要素。2006年后,随着ESG概念的发展,多家国家组织和协会把公司治理也纳入到SRl中,二者的分野逐渐变小。经过近十多年来的发展,虽然现今UNPR(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准则组织)依旧将ESG投资作为一种独立的投资方式,将其与SRl相区别,但是从实践维度看,二者已经融合为一体。01萌芽期:宗教是道德投资的源头SRl的起源是以道德价值为标准的道德投资,通常,宗教会影响道德投资。在宗教信仰成为投资动机时,从事与宗教信条相反的业务和做法的行业就被排除在外。美国最早记录的道德投资案例是18世纪的贵格会教徒,因为厌倦了欧洲大陆的旧世界陋俗,他们限制会员将时间或金钱投资在奴隶贸易上,并拒绝投资赌博、军火等

22、领域。在同一时代,卫理公会的创始人约翰韦斯利(JohnWesley)在轮金钱的使用中号召“使用金钱的人不该参与罪恶的交易”,如投资于损害邻居的行业(如化工厂)。此外,另一个基于宗教的道德投资制度的例子是伊斯兰银行业,避免投资酒精、赌博、猪肉和其他违禁物品。在两百年的时间内,道德投资的原则被部分宗教组织作为宗教伦理所执行,但未对主流经济活动产生显著影响。02形成期:伦理投资是主导在20世纪,伦理投资更多地基于人们的社会观点而不是宗教观点。此一阶段,道德投资往往反映了其当时的政治气候和社会趋势。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美国,道德投资者强调促进工人平等、商业道德、种族与性别平等,回避那些支持越

23、南战争或从中获利的公司和组织这是现代SRI的起源。1971年,PaxWorldFund(PWF和平世界基金”)设立,在美国推出了第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共同基金。PWF创始人为LUtherTySon和JaCkCorbett,他们都曾为联合卫理公会教会处理和平、住房和就业问题,因此通过PWF,他们共同建立了第一支共同基金,在投资决策过程中使用社会和财务标准作为决策依据,拒绝投资利用越南战争获利的公司,并强调劳工权益问题。至20世纪90年代,SRl进入了结合价值驱动、风险和收益为导向的现代社会责任投资阶段,1987年联合国明确了“可持续发展”定义,社会责任投资以追求投资收益为目的,将环境、社会、公司

24、治理纳入决策过程,采用负向筛查、可持续性发展主题、积极股东主义等投资策略。03ESG概念诞生:“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自然产物一方面,当世界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带来世界经济的繁荣同时,建立于股东价值最大化基础上的商业运行规则带来越来越多的世界性问题,环境问题只是表象之一,随着安然(theEnronIncident)在财务造假丑闻中倒塌,公司价值与公司治理也成为新的投资维度之%另一方面,“利益相关者”一词最早在1984年由弗里曼提出后,“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在实践中发展。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是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与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相比较,该理论认

25、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些主体的利益。利益相关者理论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后,在21世纪具备了更多的社会基础,ESG的诞生是该理论的自然产物。ESG一词最早出现在2004年,由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提出。他邀请全球50家主要金融机构的CEO,讨论如何将环境(E)、社会(三)和公司治理(G)这三个环节与资本市场结合在一起。一年后,报告WhoCaresWins诞生,这份报告通过案例说明了整合ESG要素的企业会有更加出色的财务表现,另一份由联合国环境署(UNEP)提供的FreshfieldReport则阐述了ESG与公司市值的关

26、系。2006年,在联合国环境署与联合国全球契约(UNGC)的联合支持下,联合国社会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PRl)诞生,随之ESG投资理念被正式提出。经济世界的大门正式想ESG打开。04成熟期伴随ESG理念的影响力持续扩大,越来越多的机构在投资体系中加入ESG因素,各国的监管机构及证券交易所也陆续制定相关政策,加强上市公司的ESG信息披露管理。同时,ESG的评估标准和框架也在日趋完善,较为流行的评级有MSCRThomsonReuters等。2020-2021M3H75iAUM.签方数以及资产所有者签方数均有增长(AUM).万亿MMmn140姬震黑晨晨晨1250管富。全球ESG签约机构数量和资产管

27、理规模与此同时,ESG理念不只受到全球投资者的青睐,也受到各国政府及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政府和监管部门的积极介入加速了各国ESG生态系统的发展。2006年,沪深证券交易所制定了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2015年,香港交易所发布了针对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在香港上市的H股公司和红筹公司已按要求定期披露ESG报告;中国证监会2018年修订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确立了ESG信息披露基本框架。市场也在呼吁对ESG评估标准化进行监管,即随着企业和金融部门对ESG产品投资兴趣的日益增长,市场对ESG投资的标签化定义和监管深表关切。在目前,因ESG的定义、披露及营销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不受监管,导致业内对市场上

28、的“洗绿”行为存在担忧。基于此,2021年底,英国FCA发布可持续性披露要求(SDR)与投资标签(讨论稿,SustainabilityDisclosureRequirements(SDR)andInvestmentLabels),鼓励ESG评级提供者,在尊重使用ESG数据和评级的通用指引并考虑最佳实践准则(BeStPracticeCode)的情况下,遵守由行业主导形成的最低标准的行为准则,以确保整个行业的一致性。ESG的生态体系及要素:经不断演化后,与ESG相关的监管、实践、信息披露、评级、认证、咨询、投资、融资等活动相互促进、融合下,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尤其是建年来,这一生态系统愈发

29、丰富与完善,各类机构分工更加细化,形成一个强大的正循环机制。全球ESG生态系统已跨越其生存临界点(criticalmass),进入自我实现的加速扩张阶段,其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势不可挡。畦蹴:UN PW. GRI. SSE-第三方评级/研究 BESG 注于樨供与ESGifl关 特定收露例如:Trucotl RepRii TruVaIue Labs4、敬树集成方皮供环境、社会和治理的 媒合视角下的ESGNte例如:MSCI1将公开故ISiS行收SUC 构化Jttlf例如:Bloomberg, FactsetESG评级活动的参与方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涉及10个领域,178个指

30、标道 Wi(DOW Jones)涉及环境和社会的6个领域明晟(MSeI)涉及10个主题,37个主要风险问Sg涉及18个领域展星(MOmingStar)主流评级机构推出的ESG系列指数ESG评级体系的进化历程:数据扩容是关键因素纵观ESG评级体系的发展历程,底层数据的不断扩充是主要的催化剂,ESG理念的升级则丰富了评级指标。数据的逐渐丰富是ESG评级体系得以发展的主导因素。底层数据得以丰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1)监管和政策的推动;(2)数据获取及处理能力的提升。评级指标的丰富度提升与ESG理念和标准的升级息息相关。2017年联合国契约组织联合GRl共同发布了可持续发展目标企业报告,报告中对联

31、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169个具体目标提出了可以选择披露的所有定性、定量的数据项目。该报告为监管当局和企业提供了详尽的ESG披露清单,同时该报告也为ESG评级机构提供了更丰富的指标框架,有助于ESG评级体系的规范化和升级。窿可持续发展目标消款黄芬2泄障m馍QSWU笠康与次址4优展教ISIli5位别平*洎洁饮水和U卫生设t7许和清3IQ羹Q体面工作和O经济学长aiQ工业、创新印赛10*G11恭社区bfflin负出任的Ic消费%生产13气候行动14水下生物159Iam平、正义与IO得大机构M17促法卬台设的1/伙停关系能W可持续电展目标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整体而言

32、,ESG评级体系存在显著差异。虽然全球在ESG投资理念上已经形成较为一致的原则和指引,但在ESG评级体系上则体现出明显的差异,具体表现为:国别地区的差异、评级方法和指标体系的差异、基础数据的差异,并由此导致评级结果的差异。与ESG投资理念趋于统一不同,ESG评级体系很难“求同”,且部分差异具有合理性。(1)基础数据的差异可以逐步消除;(2)评级方法和指标体系的差异相对较难;(3)国别地区的差别存在其合理性,几乎不可能消除。案例案例:MSCl有关ESG指数的评判维度指数投资是ESG投资的重要形式,目前国际上较为权威的ESG指数源自MSCL道琼斯、路透、富时等机构。其中,MSeI开发的ESG指数历

33、史最悠久,体系也较为完善,涵盖了权益类和固收类等ESG指数产品。MSCI开发的ESG指数被称为MSCIESG指数,是指被纳入MSCI指数的上市公司,针对其在ESG报告方面的表现进行评级,当投资者决定是否做出投资决策时,除了分析相关财务指标外,还想要了解更多的信息以助于其判断。MSCl认为公司的ESG表现也是影响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推出了MSCIESG指数。被MSCI进行评级的公司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但是公司想要查看ESG评级报告则需要支付费用。关评钳用梅气候变化碳排放、IH资环境因京、单位产品碳排放、气候变化脆璃性。自然资源水资源稀缺、稀有金属采购、生物多样性和土地利用。环境污染和消耗

34、有毒物质撑放和消髭、电力资源消耗、包装材料消耗。环境治理机遇提高清洁技术的可能性、发握可再生能源的可修性、建造更环保的建筑的可能性。社会人力资本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发展、员工ST康与安全、供应微劳动力标准。产品责任产品安全和质、隐私和数据安全、化学物质安全性、尽职调查、金1产品安全性、ft康和人口41长风险利益相关者反对意见Il争议的物责采购.社会机遇社会沟通的途径、医疗保的途径、It费途径、员工穿疗保健的机会。内部公司治理事会、股东、工资和鼓励及福利等、会计与审计.治遑公司行为商业道德、腐败和不襟定性、反竞争行为、金11系统不秘定性、纳税透明度。MSCIESG评价体系指标明细根据MSCl自

35、2007年至2018年的调查发现,新兴市场(包括中国、韩国、印度等亚洲国家)中,ESG评级较高的上市公司,其总体投资回报也高于市场的平均水平。综合来看,年均超额收益为3.59%。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MSCl公布了238家A股上市公司的最新ESG评级,只有24家公司的评级为BBB(中位数)或以上,占比仅为10.08%。MSCIESG评级结果参照表ESG监管和披露ESG监管的推动机制:自上而下,双重引导监管政策在ESG投资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自上而下”推动作用,并且这种推动机制是来自两个层面的:一方面是以信息披露为主的信息传递机制,另一方面则是以投资激励为主的资金引导机制。信息传递机制:从

36、监管出发,设置严格披露要求,提升披露质量。资金引导机制:弱化监管,强化引导。ESG监管特点:因地制宜、殊途同归虽然不同地区对于ESG的立法和监管模式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各个地区的监管部门和相关组织都努力通过各种方式推进上市公司披露ESG信息的积极性、提升ESG投资的覆盖度。将ESG监管模式拆分为两个维度,即“强制-自愿”与“整合-单因素”维度,对海内外ESG监管特点进行了总结:政策特点海内外ESG监管模式分类四象限ESG披露的类型欧盟、中国香港:“自上而下”整合型的ESG强制披露要求。欧盟与中国香港市场对于ESG的监管政策制定有一个集中的部门,并且对于ESG的信息披露规则、信息披露的强制性立法设

37、立了完整的“监督-指引-培训I-披露体系。这种强制性、整合型的ESG监管具有很高的监管效率,但可能会对一些较小规模的企业经营带来较大的ESG管理负担。日本、美国:环境信息披露结合市场化ESG引导。日本和美国很早就设立了环境信息自愿披露规则,也针对企业的内部治理发布过相应的法案,但是这两个市场对于ESG整合的规则发布较晚,对于上市公司的ESG披露也是自愿原则o日本通过养老基金投资作为资金引导,投资ESG绩效较高的上市公司,激励上市公司积极披露自己的ESG信息,提升ESG绩效;美国的共同基金公司发布了大量被动式ESG基金产品,拓宽了高ESG绩效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英国:较早通过市场化手段进行整合型

38、的ESG引导。英国政府也主要采取了政策性资金的市场化机制来引导ESG发展,对养老金投资的受托人从E、S层面提出了详细的信息披露规则和投资准则,但对上市公司、资管机构并没有强制的ESG信息披露要求。中国:半强制环境信息披露和社会责任披露。国内对于ESG信息披露仍然以单因素发展为主,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环境信息半强制披露法规和针对上市公司、中央企业的半强制社会责任披露规则,但是成文的ESG信息披露规则尚未发布。ESG投资上市公司WQ体系ESG投资的四大维度上市公司:随着ESG投入的增加,企业利润的变化趋势可能呈现先减后增再减的“倒S型”曲线;从实证结果来看,ESG对于企业的短期股价和长期市值均

39、有较为显著的影响,且致力于ESG实践的上市公司具备更高的长期成长性;对于ESG治理处于相对初级阶段的企业,可以采用“评估测算-立项治理-主动披露”的改善流程迅速提高ESG治理水平,对于优秀企业,则应该总结教训,带领行业及上下游产业链不断提升环境与社会责任,进一步提升公司在行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评级体系:虽然全球在ESG投资理念上已经形成较为一致的原则和指引,但在ESG评级体系上,则体现出明显的差异,且我们认为ESG评级体系很难“求同”,例如评级方法和指标体系的差异消除依赖于ESG投资理念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而不同国别地区由于社会发展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的不同导致的差异存在其合理性,几乎不可能消除

40、。策略产品:ESG投资策略主要分为七类,其中负面筛选、ESG整合、参与公司治理应用相对广泛,近年ESG整合策略逐渐替代负面筛选成为市场上份额占比最高的ESG投资策略;综合对欧、美、日地区ESG投资产品发展的分析,我们认为影响ESG投资产品策略选择及规模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发展路径、投资者认知、政策推动、资金引导、资本市场深度。监管政策:监管政策在ESG投资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自上而下”推动作用,在制定监管政策方面联合国是最具影响力的推动者,各地区ESG监管路线各有特色,但均看重ESG的信息传导和政策性资金的引导;按照各地区监管政策特点我们将ESG监管模式拆分为两个维度,即“强制-自愿”与“整合-单因素”。小结虽然环境保护和“碳中和是当下热点话题,讨论ESG或采取ESG思维时,不仅要关注环境,同时还要关注社会责任(三)和公司治理结构(G)。随着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加入其中,ESG生态圈将不断成熟,ESG也将迎着健康、正确的方向不断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