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第二课时)空课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木兰诗》(第二课时)空课实录.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8木兰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木兰诗,上节课聚焦木兰的第一个愿,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看出了他替父从军的缘由和行为。我们还发挥想象和联想揣摩了木兰在决定替父从军,准备出征,奔赴战场时的心理活动。初步感知木兰形象,她是一个兼具英雄气概和女儿情怀的奇女子。环节一:讲读第%5段这节课我们将着眼于第2个愿,联系整首诗歌,继续探究木兰形象,并解读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木兰的第2个黑是什么呢?我们在第5段里圈画出来。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木兰的愿望是返回故乡。更准确地说,她不愿做朝廷高官上书郎,她一心只愿回故乡。一个驰字,可见木兰归心似箭,她想着骑着千里马回乡,还要赶马快跑,恨不能立刻回到魂牵梦萦的家园。这种
2、急切的愍道是在怎样的情形下产生的?我们在上文找到了答案。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木兰归来后拜见天子,天子论功行赏。策勋十二转是给木兰记了最高的勋级,勋级每升一级称为一转。12转是最高的勋级,还赏赐了很多的财物。百千强是百千有余,形容赏赐得多。木兰凭什么可以得到这么高的封赏?我们来读第4段。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三组句子各讲述了一个内容,高度概括了木兰的征战生活。(1)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写行军,夸张地描写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情景。(2) “朔气
3、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写宿营,夜里凛冽的朔风,传送着惊魄的打更声,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作者精选了4个景物。朔气、金拓、寒光、铁衣,突出了北地边生军旅苦寒的环境,也衬托出木兰经受着艰苦卓绝的战地生活的考验,表现出非凡的意志。(3)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写战争的旷日持久和木兰的九死一生。十年,并不是实指的十年,强调了战争的漫长,百战也同样不是确指。这两句诗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将士们常年征战的艰辛。十多年间有多少将士忠骨埋沙场啊,幸存归乡的将士们也都是历经九死一生。作者要言不繁:“百战死”、“十年归”,该句不仅对仗工整,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只一句“十年归”就转到木兰凯旋还朝。
4、正因为木兰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她才受到“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的封赏。显然她并不在意这些,所以可汗又追问木兰,“问所欲”,得到天子的赏识,这是无数文官武将渴求的好事情啊。而木兰在高官厚禄面前,在天子青眼有加的时刻,完全不为所动,甚至没有表现出欣喜。她别无他求,只愿还乡。万里赴我机,关上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塞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我们把第四、五两段连起来读一遍,思考:这部分内容写出了木兰怎样的特点呢?(1)我们从木兰的经历中读出了她的英雄气度。赴戎机,渡关山,着铁衣,受苦寒,百
5、战不畏,十年征战,木兰在战场上英勇善战。这哪里还是那个“唧唧复唧唧”的女孩儿,这分明是大勇不凡的英雄,是刚毅坚韧的战士。木兰是一个坚毅勇敢,英勇顽强,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2)我们还可以从木兰的第二个“愿”读出她的女儿情。她干脆地回答可汗的问话:“不用尚书郎。”一来,因为她是女儿身;二来,是因为她的女儿情。木兰在尚书郎和家园梦之间做出了选择:“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在木兰的心里,完成了报国尽忠的义务之后,自我身份的定位不是有功之臣,不是未来的尚书郎,而是父母膝下的孩子,她的追求不在朝堂而在故乡,这是一个不求富贵,不慕名利,眷恋家园,渴盼亲情的木兰。环节二:讲读第67段木兰“黑物千里足,送
6、儿还故乡的黑又引出了她哪些经历呢?曲介I知业我们一起来读诗歌的第6-7两段。老师范读一遍,同学们思考:木兰回乡后有什么经历?有什么行为?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鬟,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1)首先,木兰受到了父母和姐弟的热情欢迎。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父母到城外去迎接阔别十余载的女儿,姐姐赶紧梳妆打扮,迎接阔别十余载的妹妹,弟弟忙着杀猪宰羊要招待阔别十余载的姐姐。每个家人的举动都不厌其烦地写下
7、来,极尽铺排,强调了木兰全家的喜悦之情,烘托了家中的欢快喜庆的气氛。如此浓郁的亲情,是不是木兰两个愿的出发点?(2)其次,木兰进入闺房装扮自己。概括地说,木兰回家后忙着恢复女儿妆。作者偏不俭省笔墨,我们读一读这几句话。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都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这几句话的意思是开我东阁西阁的门,坐在我的床上。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换上以前的女儿装。当着窗户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活脱脱一个爱美的女性,10多年穿着铁衣战袍在沙场浴血奋战。如今穿上了旧时女儿装木兰是什么心情?这几句诗连用对
8、偶、互文一气铺排下来,读者自然也被木兰喜不自胜的欢乐所打动。(3)最后木兰出门看伙伴。梳妆打扮后的木兰惊艳了同行10多年的伙伴,然后就出现了一组对话。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火伴皆惊忙”,我们能理解,12年同伍同行的好男儿居然变成了一个女郎。我们似乎能想象到他们惊讶到目瞪口呆的样子,有意思,而木兰的回答更有意思,我们来读一读。这句话的意思是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常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雄雌两只兔子贴着地面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雄雌的隐喻,对木
9、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秘密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令人回味。从这4句俏皮风趣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木兰灵动俏皮,又有掩饰不住的得意。这部分内容写木兰回乡扮回女儿妆的经历,是她的第2个“愿”直接引出的行为。在这一部分,我们看到了木兰尽显恋家爱美的女儿情态,她的活泼风趣,她的快乐欣喜让我们更能理解木兰在朝堂之上对着天子所说的那句话的含义。“还故乡”才是木兰的追求,才能让木兰感到快乐和幸福。环节三:分析两个“愿”之间的关系木兰10多年的人生经历可以概括为“离家出征一奋战沙场一返回故乡”三个阶段,她的两个“愿”正是她的人生转折的关键.那么这两个患”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先回顾一下两个“愿”的
10、内容。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两个“愿”,是木兰人生重要关口的两次重要选择,指引着木兰出征,又指引着木兰回乡。因此这两个“愿”反映了木兰的追求,对父亲尽孝,对国家尽忠,既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两个“愿”还凸显了木兰的奇女子形象(1)她放下机杼,替父出征,做了一件女儿家无法想象的事情,一“奇”。(2)她策马杀敌,奋战10多年,赢得天子封赏,成就了很多男性都无法达成的功业,二“奇”。(3)她拒绝高官厚禄,无视名利的诱惑,回乡过平凡的女孩生活,三“奇”。除了从内容上思考两个“愿”之外,还有一点值得关注,大家读一读第1、2段,再读一读第6、7段,注意诗歌的韵脚。第一个“愿”
11、之前的诗句主要押“i”韵,第二个“愿”之后的诗句则主要押“ang”韵。押韵是一种语言形式,语言形式的转换往往意味着行文思路的转换。押韵与人物的情感相关,“唧唧”、“叹息”、“所忆”,木兰经历了犹豫踌躇,可见第一个“愿”有多么难能可贵。第二个“愿”之后用“ang”韵,表现了她活泼开朗的情感,流露出发自内心的喜悦。环节四:理解诗歌的主旨最后我们来探讨这首诗歌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首先要从内容上分析,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从诗歌所叙述的故事中,从塑造的人物形象上,我们可以读出作者对木兰这个奇女子的赞颂之情。其次,从叙事的详略安排上分析,木兰从军前,见到军帖后的叹息,所思所忆,写得详;木兰回乡后的表
12、现,写得详,而她十几年的征战生活则写得略。详略的安排凸显了诗歌的脉络,作者有意突出了木兰的女儿情怀,可见作者创造木兰这一形象,这样安排叙事的详略,在某种意义上也透露出自己的情感态度,那就是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这首乐府诗得以传唱不衰,恐怕不仅出于人们对奇女子木兰的喜爱,也出于人们对和平的向往。环节五:总结学习内容最后我们对本节课所学做一个小结。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我们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诗歌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了探究这个问题,我们以两个“愿”为抓手,分析了以下几个问题:1 .木兰的人生经历可以分为几个阶段?2 .木兰的两个“愿”的内容是什么?3 .木兰的两个“愿”分别是什么情形下产生的?4 .两个“愿”又引出了她哪些行为或经历?5 .两个“愿”之间是什么关系?进而理解了诗歌主旨。环节六:布置作业1 .背诵木兰诗。2,完成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练习部分第8课第4、5、6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