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基础》教案第1课认识法和法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法基础》教案第1课认识法和法律.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经济法基础(第2版)教案课时分配表章序课程内容课时备注1经济法酬出知识42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43会计法律制度44支付结算法律制度45税收法律制度66市场主体法律制度67合同法律制度48企业破产法律制度49知识产权法律制度410市场管理法律制度4合计44课即认识法和法律课时2课时(90min)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了解法和法律的含义、法律责任的概念。(2)熟悉法律关系、法律事实、法的形式、法律责任的种类。素质目标:(1)知法、懂法,能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经济纠纷。(2)正确认识法和法律,增强法律意识,树立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观念。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法和法律的含义、法律责任的
2、概念;法律关系、法律事实、法的形式、法律责任的种类教学难点:仲裁、民事诉讼、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内容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课堂实践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APP教学设计第1节课:考勤(2min)一新嘶熟(5min)一案例导入(8min)一传授新知(20min)一课堂讨论(10min)第2节课:问题导入(5min)一传授新知(20min)一课堂实训(15min)一课堂小结(3min)一作业布置(2min)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考勤(2min)【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
3、新课预热(5min)【教师】自我介绍,与学生简单互动,介绍课程内容、考核标准等【学生】聆听、互动【教师】洪述知法懂法对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意义【学生】聆听、记录、理解通过老师自我介绍,与学生相互熟悉,并让学生了解这门课的大致内容和考核要求案例导入(8min)【教师】讲解案例“恋爱关系属于法律关系吗”(详见教材),并提出问题:(1)张某的诉求是否可以得到法律的支持?(2)恋爱关系属于法律关系吗?【学生】思考、举手回答通过案例导入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授新知(20min)【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引入新知,讲解法和法律的相关知识一、法和法律的含义(一)法和法律的概念1 .法的概
4、念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行为规范及其相应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2 .法律的蜂法律一词可从狭义、广义两方面进行理解。狭义的法律专指拥有立法权的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课堂互动,使学生了解法和法律的概念和法的本质与特征;掌握法的形式等相关内容国家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广义的法律则指法的整体,即法.* 【教师】提出问题:法和法律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聆听、现看、思考、主动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回答(二)法的本质与特征1 .法的本质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法体现的也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意志,即统治
5、阶级的国家意志,这是法的本质。2 .法的特征法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和社会规范,不仅具有行为规则、社会规范的一般共性,还具有自己的特征.其特征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2)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有国家强制性。(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规范性。(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明确公开性和普遍约束性。二、法的形式【教师】利用多媒体扫码播放视频“法的形式”,并提出问题:你知道法有哪些形式吗?【学生】聆听、思考、主动回答)【教师】总结学生回答,并讲解新知法的形式,即法学上所称的法的形式渊
6、源,是指法的具体的表现形态,即法是由何种国家机关,依照什么方式或程序创制出来,并表现为何种形式、具有何种效力等级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法的形式的种类,主要是依据创制法的国家机关和创制方式的不同划分的.(一)我国法的主要形式法的形式制定机关示例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行政法规国务院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的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规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支付结算办法地方政府规
7、章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人民政府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的上海市旅馆业管理办法国际条约国际民用航空公约【教师】提出问题:人民法院所作的判决书属于我国法的形式吗?【学生】聆听、思考、主动回答【教师】总结学生回答人民法院所作的判决书不属于我国法的形式。(二)法律效力等级及其适用规则1 .上位法优于下位法不同形式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之间是有效力等级和位阶划分的,在适用时有不同的效力.居于效力等级上位的,称为上位法;居于效力等级下位的,称为下位法。2 .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中,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3 .新法优于旧法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
8、、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中,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我国宪法具有哪些法律效力吗?【学生】聆听、思考、主动回答【教师】总结学生回答宪法属于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三、法律关系法律关系是指被法律规范所调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由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的客体和法律关系的内容三个要素构成。缺少其中彳壬何一个要素,都不能构成法律关系。【法律加油站】法律关系是法律调整的关系,它不同于事实上存在的各种社会关系。如果法律对某些领域的社会关系不进行调整,那么人们之间
9、也就不能形成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因而人们之间也就不具有法律关系.(-)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加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1.主体的种类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能够参加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自然人、组织和国家。主体的种类 一(营利法人 卜ftr行限责任公司、股份有保公司和其他企业法人等法人 组织I IHt利法人 卜知事业维也、社会团体、坛金会、社会做务机构等H 相别法人 U 如机关法人、衣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黑镣衣忖的-1 令你“济机如部入、感星群在性自湎维织法入等法人 组织-*包拓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服务机构等自然人 包括中国公民、外国公民和无国
10、籍人组织国富*【法律加油站】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即具有独立法律人格的组织。非法人组织是指不具有法人资格,但是能够依法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的组织.营利法人是指以取得利润并分配给股东等出资人为目的成立的法人。非营利法人是指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营利目的成立,不向出资人、设立人或者会员分配所取得利润的法人.2.主体的资格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包括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具体内容详见教材)法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是一致的,自法人成立时产生,在法人注销或解散时终止。而自然人的行为能力不同于其权利能力,具有行为能力必须首先具有权利能力,但具有权利能力
11、并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确定自然人有无行为能力,一看其能否认识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二看其能否控制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根据民事行为能力的类型,我国法律将自然人划分为图。完全民事18周岁以上的自然人,即成年人一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自然人胤制民事1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8周岁这年舲18冏岁)行为能力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_无民事j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年龄G周岁)行为能力人18周岁以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自然人【教师】提出问题:下列自然人分别属于哪一类民事行为能力人?杨某,13周岁,系大学少年班在校大学生。范某,20周岁,有精神障碍
12、,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孙某,7周岁,系浮一年级学生.李某,17周岁,系某饭店服务员,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王某,35周岁,间歇性精神病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的行为。【学生】聆听、思考、主动回答【教师】总结学生回答(二)法律关系的客体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四类:3)物。(2)行为。(3)智力成果。(4)人身、人格。(具体内容详见教材)【教师】提出问题:分析一下自然人属于法律客梯吗?【学生】聆听、思考、主动回答【教师】总结学生回答人的整体只能是法律关系的主体,不能作为法律关系的客体。(三)法律关系的内容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
13、和承担的义务。(其他内容详见教材)【学生】聆听、记录、理解课堂讨论(10min)【教师】组织学生分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即:王某和甲电脑专卖店签订了一份购买电脑的合同,在这个合同法律关系中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内容如下。主体:王某和甲电脑专卖店。客体:电脑。讨论一下,王某和甲电脑之间有怎样的法律关系?【学生】聆听、结组、思考、讨论、派代表发表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通过课堂讨论,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法律关系的理解第二节课问题导入(5min)【教师】提出问题:法律关系的发生有何雕?【学生】聆听、思考、回答问即通过问题导入,让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引出新知识传授新知
14、(15min)【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引入新知,讲解法律事实和法律责任的相关知识四、法律事实任何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都要有法律事实的存在。法律事实是指由法律规范所确定的,能够产生法律后果,即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情况。法律事实包括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两类.(一)法律事件法律事件是指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定情况或者现象。【教师】提出问题:法律事件为何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学生】聆听、思考、主动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二)法律行为法律行为是指以法律关系主体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法律后果,即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
15、消灭的人们有意识的活动,如签订合同、订立遗嘱等。五、法律责任根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可将法律责任分为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三种。(一)民事责任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违反了约定或法定的义务所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十一种: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教师】提出问题:十一种民事责任方式可以合并适用吗?【学生】聆听、思考、主动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一种民事责任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二)行政责任行政责任是指
16、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单位和个人所应承受的由国家行政机关或国家授权单位对其依行政程序所给予的制裁。行政责任包括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具体内容详见教材)通过教师讲解、多媒体展示和课堂讨论,使学生了解法律事实和法律责任的相关内容行政责任行政处分行政处罚对内对外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耶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何拉或吊销许可证、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共他行政处罚声誉罚人身自由罚【教师】提出问题:税务局对税务机关工作人员王某给予记过处分,对纳税人甲公司给予罚款,分别属于1十么处理?【学生】聆听、思考、主动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三)刑事责任刑事责任是指3日罪人因实施专口罪行为所应承担的由国家
17、司法机关(人民法院)依照刑事法律给予的制裁后果,是法律责任中最严厉的责任形式。刑事责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方法。附加刑是补充、辅助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附加刑可以附加于主刑之后作为主刑的补充,同主刑用;也可以独立适用。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但是限MJV一定的自由.交由公安机关曾束和监督的刑罚方法.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到夺犯罪分夕短期的人身自由,就近拘禁并法制劳动的刑罚方法.期现为I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势夺犯罪分子定期Hl的人身自由.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除特制I况外,有期徒刑的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F到夺犯乖分子终身自由.实行劳动改造的刑讨方法死和只Ifi用于不
18、行极其产莫的犯不分子.对于应当刈处死刑的犯不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IH同时宣告缴期2年执行道刖犯罪分子或者犯罪的炮位向国家拗纳宝牧欲金钱的刑司方法利夺犯罪分子多加国索管理和改泊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分成才全部强树无镂地收冉Br行的刑罚方法L边犯罪的外国人离开中国BI(Hl)境的刑罚方法【法律加油站】剥夺的具体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学生】聆听、记录、理解通过课堂实训,强 化学生对法的认识, 使学生明确法的意 义,树立遵法、学
19、法、 守法、用法的法治观 念。锻炼学生的语言 组织能力、语言表达 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F13课堂实训I(20 min)的拟7秘观点曲就论正方观点:社会良域序的防港蠡踊反方观点:社会良雌序的囹注疑道霰二麟表达;鄢板语言流瓶邮合理三耀第十:学典5人一/J蛆10人一例自封烟第4:分成两大微0,确立正反方,-sro,另反方.第三步:各组鞠义题朗辩论.第瞰:各组槌晅相!平议,教师点评、总结.【学生】结组、思考、讨论、展开辩论【教师】巡视课堂、评价各组学生的表现并进行点评课堂小结(3min)【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要点本节课学习了法和法律的含义、法的形式、法律关系、法律事实和法律责任的相关知识。希望大家在课下多加练习,I凡固所学知识,正确认识法和法律。【学生】总结回顾知识点总结知识点,巩固学生对会计基础知识的印象作业布置(2min)【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完成课后过关检测”的习题。【学生】完成课后任务通过课后作业复习巩固学到的知识教学反思本次课是学生的第一节经济法基础的课程,通过学习让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了基础的印象,了解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本课程的定位和作用,提高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