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第2课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下第2课讲稿.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七下第2课讲稿【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到,由于隋炀帝的残暴统治,除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还有许多地方官僚也纷纷趁机起兵反隋,其中就包括原镇守太原的李渊。李渊是唐朝的开国皇帝,而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当时的世界上都声名显赫。那么,唐朝的盛世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在唐朝出现的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又做出了哪些贡献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进入到第2课的学习。二、讲授新课第2课的标题是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贞观之治是唐太宗时期出现的盛世,而开元盛世则对应唐玄宗。标注一下。这节课我们将分成4个部分展开学习。我们首先来第一部分,。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找一找唐朝建立的三要素。,
2、。在课本上画出来。那么,唐朝第二个皇帝是谁?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唐太宗李世民。注意,李世民并不是嫡长子,他是通过一场政变当上了皇帝,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是非常惨烈的,但对于李世民来说则是一次干脆利落的武装行动。在626年农历6月初四这一天,李世民率部下埋伏于玄武门,玄武门是长安太极宫北殿的宫门,在宫殿门口射杀了自己的亲兄弟,也就是当时的太子和齐王,并逼迫自己的父亲李渊退位。这种通过逼宫和手足相残的手段来获取皇位的事情其实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中并不少见,但这并不符合我们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念,这也就是为什么唐太宗李世民即使拥有丰功伟绩,但仍然逃不掉被后人批判的原因。但这很正常,人无
3、完人,即使是伟人也会有过错,那我们就要客观理性地去评价,看他是否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功大于过就赘扬,过大于功就批判。回归正题,玄武门之变成功后,李世民立即登基称帝,称唐太宗,年号为贞观。唐太宗在位20多年间,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贞观之治。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贞观之治的具体内容,这也是我们本节课的重中之重。我们要先明确唐太宗贞观之治中的治国思想。来看这段材料,这也是课本p8的材料研读,。读完这段材料,我们思考一个问题,这段话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思想?或者换一种问法,这段话反映了唐太宗治国主要重视的是什么?对,重视百姓,以民为本。为什么以民为本?在p7上面第二行就说了,因为他
4、吸取了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隋朝为什么迅速灭亡,根源就在于隋炀帝的暴政,使百姓苦不堪言,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百姓推翻了隋朝。唐太宗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就必须想要巩固统治就必须有坚实的群众基础,所以贞观年间,唐太宗的治国思想的核心就是以民为本,补充这四个字。想让百姓满意,统治者就不能懒政怠政,要勤于政事,画下来。除此以外,唐太宗还虚心纳谏,从善如流。纳谏是什么意思?就是皇帝接受大臣提出来的建议,大臣给皇帝提建议叫做进谏。从善如流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对于那些好的意见很快就接受了。说到纳谏进谏,我们就不得不提起这样一个人了,大臣魏征。我们简单说一说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魏征一开始是太子手底下的
5、人,在太子那边做事的时候,魏征就经常跟太子说,李世民心怀不轨,你要找机会把他给除掉。如果你不除了他,那么他后面肯定会除了你。但是太子心不够狠,顾念着手足之情不舍得杀自己的亲兄弟,这不后来就被李世民在玄武门干掉了。太子都死了,他的党羽自然也要被除掉。这时候魏征和唐太宗说,如果您能重用我,我一定像当年侍奉太子一样侍奉您。李世民又是一个非常爱惜人才的人,他知道魏征是一个可用之人,就不计前嫌,把魏征留下了。对于唐太宗的不杀之恩,魏征也用自己特殊的方式报答着唐太宗,是什么方式呢?就是不断的给皇帝提供可用的建议。魏征一天到晚就跟着唐太宗,不是皇上,您这儿不对,就是皇上您哪里需要改。有时候听多了批评,唐太宗
6、觉得不耐烦就不理魏征,长孙皇后就劝解唐太宗,说主明臣直,魏征之所以这样,因为您是明君圣主,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皇帝本来就不太容易听进别人的意见,大家都拍你马屁,现在只有魏征敢说真话,有这样的大臣是我们江山社稷的福气。长孙皇后这一席话让唐太宗转怒为喜,于是他还是待魏征像之前一样好,升官加爵,还把自己的宝贝公主嫁给了魏征的儿子。后来魏征去世了,唐太宗非常难过,说了这样的一段话,这段话考的特别多,我们来看一看,。咱们做题只要看到了这个材料,就要快速想到这个材料是考谁?魏征。p7相关史事中也有关于魏征和唐太宗的故事。,咱们画一下,就是多方面听取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单信某方面的话就有可能一叶障目,就是劝告
7、唐太宗要广泛接受别人的意见。魏征还经常劝诫唐太宗,画下来。,。通过刚才的我们说到的关于魏征的故事,相信同学们都能看出来魏征为贞观之治的出现也是做出了不可多得的贡献。我们再接着往下看看唐太宗还做了什么?P7第四行最后画出来,。在贞观政要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意思就是国家要想治理好,一定要有人,这里的人指的是什么?是人才。在这里跟同学们补充一个文学常识,咱们文言文中的人和民是两个意思。在古代民指的就是普通的老百姓,而人则指的是有能力有学识的人才。唐太宗那会儿人才济济,有两两位非常重要的人才,在课本上找一找分别是谁呢?房玄龄和杜如晦。课本上说了,房玄龄,就是说房玄龄非常擅长为一个问题设计出一堆解决方案
8、。而杜如,就是说杜如晦擅长在一堆方案中找到一个最合适的。由此可见,房玄龄和杜如晦是一对默契十足的搭档。所以后人就给他俩这一组合起了个名字,我们写下来,叫做房谋杜断。除了这两位人物,再给同学们补充一位人才,相信很多同学都知道他的名字。有一句话叫做半路杀出个谁?对,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程咬金也是唐太宗那会儿的人才,感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搜一搜相关的资料。不过我们目前只要记住魏征、房玄龄和杜如晦三人即可。那么,根据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我们紧接着来看看他的治国措施具体有哪些呢?首先再用人方面,结合刚才所学到的三位人才,我们可以总结出唐太宗,。再来看政治和经济方面,课本p8最上面这一段,就是唐太宗在政治和经
9、济上采取的措施。政治上的措施一共是有4条,注意标红的部分,是易考点,标注序号。第一条,注意一个词,完善。这两个字就说明三省六部制是不是唐太宗这会儿才创立的?不是,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一样,都是隋朝创立的,唐朝逐渐完善。那么,三省六部制是一个怎样的制度呢?课下注释有介绍,。这种制度具体是怎么运作的?我们来看看图,。这个制度有什么好处?我们简单说一说,。这个不建议同学们记笔记,因为到了高中的时候,我们会系统的学习三省六部制,初中阶段我们了解就行。咱们中国古代史一直有两对矛盾,一对矛盾是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如果丞相权力太大了好不好?不好,威胁到皇帝了,所以说历朝历代的皇帝都特别注重加强皇权。另外一对
10、矛盾是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如果地方权力太大了好不好?也不好,威胁到了中央,所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也非常重视加强中央集权,因此,我们之前做题也遇到过,中国古代史除了巩固统一和民族交融这两个历史发展趋势,还有一个趋势就是不断加强皇权,不断加强中央集权。那我们刚刚了解到的三省六部制是加强了什么权力?加强的是皇权,因为这个制度是适用于中央政权机关的制度,是用来约束丞相的权力的,并没有涉及到地方行政,那就与中央集权无关。说完三省六部制,我们再来说一说唐朝完善的另外一个政治制度,科举制。回忆一下上节课学过的知识,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隋炀帝创立进士科。那么到了唐太宗这会儿是如何完善科举制的呢?,。在
11、隋朝的时候,科举考试就是考查文人对实施政治的看法,到了唐太宗这会儿,也就是第三条内容,不仅要考对实施政治的看法,还增加了一些其他的科目,具体我就不细说了,总之科目很多,但是不管科目有多少,咱们都要知道哪一科是最重要?进士科是最重要的科目。,。唐朝有很多名人都是通过科举制选出来的,比如这一位,孟郊当年金榜题名之后挥笔写下了名篇,这句诗表达了孟郊状元及第时喜悦的心情。这里有一个常考的材料,。这个材料前半段确实在说科举制培养了很多人才,有利于促进唐朝的发展。但是后半段,就有点贬斥科举制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使得很多文人成为了乐极生悲的范进,成为了脱不下长衫的孔乙己。但是我们换个角度想一想,大家都忙着考
12、科举,大部分人的心思都放在了学习上面,那还会有人想着造反吗?当然不会,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嘛,造反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也是有利于社会安定的,从这个角度来想的话,后半段也可以说是在从侧面表达科举制的好处。说完了三省六部制度和科举制度这两个重要的制度,我们继续来说一说唐太宗政治上另外两条措施。第二条,第四条,。这两条措施考得不多,了解就行。学完了政治措施,接下来就要学经济方面的措施了,就是政治那一段的最后一句话,O概括一下,就是重视农业,轻徭薄赋。补充笔记。补完之后,整个这一个表格就是唐太宗在各方面所采取的措施。那么,这一系列措施的实行有何作用?我们来看两段材料。第一段材料,。再来第二段材料,。两
13、段材料看完了,我们不难看出唐太宗那会儿整个国家发生了一个怎样的变化?从经济萧条、百废待兴到什么?我们用课本上的语言来回答,。历史上把这一盛世局面称之为贞观之治。考试的时候如果问:贞观之治有何表现?我们就可以直接回答,这和我们上学期所学到的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包括我们后面还要学到的开元盛世的表现都是非常相似的,那这些答案就可以作为答题术语来积累。贞观之治我们就学到这里。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二部分,。对于武则天这段时期的统治,史学家们评价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做题看到了这四个字,就要反应过来这是武则天统治时期。先来了解一下武则天这个人,看课本。,。关于她的人生经历,课堂上我们小声说一句,其实武则天原来
14、是唐太宗的妃子,那她怎么就成了唐高宗的妃子呢?感兴趣的同学课下自己去查资料。好,我们接着看课本,因为那个时候李唐家族他们是有遗传病的,古代称之为风疾,也就是咱们现在心脑血管一类的疾病,现在治起来都挺难的,更别说古代了。李渊李世民都有这个病,到了唐高宗李治这一代30多岁就发病了。每到发病的时候头晕眼花,啥也看不见,所以朝政就逐渐交给了武则天打理。唐高宗去世以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已经做了皇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这一段的最后一行咱们画出来,。补充说一下,武则天当皇帝这段时期的政权名称不叫唐朝,而是武周。因为咱们中国古代是比较习惯把一个王朝的国姓和王朝的名字连起来说,比如曹魏,孙吴,李唐,赵宋等等
15、,了解即可。那么,武则天在位的时候都采取了哪些治国措施?我们来看p9上面这一段,主要就是两方面,政治和经济。在政治上,这一点考得很少,我们简单了解就行。哪一点考的多呢?我们来看这个材料,。材料看完,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材料反映了武则天统治时期对什么的重视?对人才的重视。那人才是通过什么制度选出来的?科举制。所以武则天统治时期有一条非常重要的措施,我们一起读一读,。殿试,顾名思义,就是在大殿上考试。再补充一点,之前课本上有的,后来删掉了,咱们做题可能会看到。咱们古代人讲究文武双全。武则天,在这样的制度下,许多文武全才被重用。补充笔记。补完之后,我们结合前面学过的内容,把科举制度的发展过程梳理一
16、下。从第一课到第二课,我们已经涉及到4个与科举制相关的皇帝,依次是,。隋文帝那会做了什么?,。那么什么时候科举制正式确立?,。到了唐太宗那会儿又是如何发展科举制的呢?,。而武则天则是继续完善科举制,她创立了什么制度?,。科举制是我们这一本书的考试重点,为了方便记忆,请同学们把这份表格画在课后拓展那块空白处。表格画完了之后,我们接着来探讨,通过科举制,武则天都选出了哪些人才呢?有一个人课本上没有,但是相信很多同学都听过他的名字。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大名鼎鼎的神探,是谁?,对,神探狄仁杰。狄仁杰就是武则天那会儿的宰相。后来唐玄宗执政时期所重用的姚崇、宋瑾二人,都是武则天那会儿就提拔上来的。我们可以关
17、注一下课本p9相关史事,主要讲的就是武则天爱惜人才,重用骆宾王的故事。具体的内容你们自己看一看,做题如果看到这个材料要知道,这体现了武则天对什么的重视?对人才的重视。说完了政治措施,我们接下来学习武则天在经济上又采取了哪些措施?来看这段材料,。思考一下,这段材料反映了武则天什么措施?,。对应课本上的句子,。以上就是武则天统治时期在政治和经济上所采取的措施,对照课本做好标注。标注完之后,我们来看看这组数据,结合着这个数据和刚才所学的知识,我们探究这个问题,武则天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有何作用?相信同学们也找到了,我们一起读一读,。最后一句重点画出来。武则天去世之后,并不是以皇帝之礼下葬的,而是,。在乾
18、陵有一块非常著名的无字碑。为什么武则天去世之后立碑不刻字呢?有这么几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说武则天立无字碑是为了自夸,她觉得自己功劳特别大,用文字难以表述。第二种说法,有人觉得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知道自己谋权篡位,罪孽深重,觉得不给自己写碑文比较好。第三种说法是认为武则天也知道自己是一个有争议性的人物,所以千秋功过任人评说。同学们,如果请你来为武则天的墓碑撰写碑文,你会写些什么呢?这个问题啊,其实就是问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武则天,老生常谈的论题。这么多年来,对于武则天的评价依旧是毁誉参半,一半赞扬,一半批判。有些史学家谴责武则天自立为帝的行为,说她作为一个女人去当皇帝,就好像母鸡打鸣一样,丢人现眼,
19、这骂得有点难听了。还有人说武则天心狠手辣,但要论起这个心狠手辣,唐太宗当年玄武门之变杀兄宰弟逼老爹,唐太宗不心狠手辣吗?又有人说武则天生活作风不好,那我们想一想中国古代的皇帝哪个不是后宫三千佳丽,又有几个是生活作风好的呢?若是以这样的标准评价一朝帝王,那整个中国古代史就没有几个哈皇帝了。我们之前就说过了,评价一个皇帝到底好不好,关键就是要看他在位期间所采取的措施是否能够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武则天是不是一个值得我们肯定的皇帝?她是。她的无字碑上配得上刻写这样一段话,。这段话也就是我们今天对于武则天的评价,用八个字概括就是,。所以武则天是夹在唐太宗和唐玄宗之间,起到了一个承上启
20、下作用的好皇帝,记笔记。记完之后。我们接着来学习第三部分的内容,。开元盛世那会儿的皇帝就是唐玄宗。补充一下,唐玄宗就是历史上的唐明皇。做材料题如果说唐明皇怎么样,我们要知道他就是唐玄宗。课本上对于唐玄宗的描述是这样的,。果然,好皇帝都是励精图治的,就像好学生也都是认真听讲的。唐玄宗在即位之后需要治国之才,就任用了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和宋璟,前面提到过这两位人物。他两都是武则天提拔上来的人才,在唐玄宗这里得到了重用。在他两的辅佐之下,唐玄宗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些改革的具体措施都有哪些呢?主要分为三个方面,政治、经济和文教。请同学们载客不能上找一找相关的内容。找完了吗?我们一起来填写这份
21、表格。政治上,。上学期也说过,中国古代凡是好皇帝都非常重视整顿吏治。左下角的相关史事中介绍了唐玄宗是如何整顿吏治的?考核官吏,实行末位淘汰。裁减冗员什么意思?冗员就是多余的人员,就是那些天天在单位里面摸鱼混时间的人,这些人被辞退一点也不可惜,省得在这里浪费国家资源。再说经济上,。一样的道理,中国古代凡是好皇帝一定会注重发展经济,毕竟经济是基础。改革税制就是国家要有一套合理的赋税制度。咱们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发展还是比较波折的。比如说隋朝,隋朝是真有钱,不过隋朝是国家有钱,老百姓们没有钱。我们后面将要学到的宋朝也有钱,不过宋朝是老百姓们有钱,但是国家没钱。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就是因为隋朝和宋朝都
22、没有一套合理的赋税制度。只有唐朝国家有钱,老百姓也有钱,这才是真正的盛世局面O接着说文教上的措施,。唐玄宗继续改革和发展科举制,考核的内容也变成了注重考察诗赋。这也就是为什么唐朝会出现那么多的大诗人。唐玄宗在位期间,曾经在洛阳、长安的宫殿里8次亲自面试考生,录取了很多有才学的人,这些人才也为唐朝鼎盛局面的出现做出了贡献。以上这些就是唐玄宗在位期间所采取的一系列统治措施,在课本上画下来,做好标注。标注完,我们就要继续探讨这些措施的实行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来看这段材料,这也是课本p10课后活动的第二题,同学们重点标注一下,这一段材料考得非常多,出自大诗人杜甫的忆昔,我回想开元盛世的时候,一个小地方好
23、像都藏着一万户人家,取得了丰收,不管是公家还是私家的仓库都堆得满满的。问:诗中描绘了开元时期什么样的情景?主要体现了两方面,说明人口增长了,体现了经济繁荣。可以在相应的诗句旁标注上答案。再补充一段常考材料,做题只要看到了开元就想开元盛世,开元盛世那会的皇帝是谁?是唐玄宗。所以不管选择题还是材料题,只要看到开元,问上指的是谁?咱们就要知道这里的上指的是唐玄宗。好,往前翻回p9,这一段我们还剩最后这几句,我们一起读一读,。标红的部分在课本上重点标注。为什么要强调一下前期?因为唐玄宗有三个年号,最开始的那个年号用的时间很短,所以我们基本上忽略不学,主要学的就是前期与后期两个年号。前期的年号是开元,这
24、一段时期唐朝发展到鼎盛时期。但是后期他换了一个年号叫天宝,那个时候唐朝也开始逐渐走下坡路了,也就是杨贵妃安史之乱那一段时期,这是我们后面会学到的知识,我们今天就只要掌握开元盛世指的是唐玄宗统治前期。学完了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的统治,关于唐朝前期的历史我们就基本上学完了,简单归纳一下。我们学了4个唐朝皇帝,按照顺序,第一个是唐高祖李渊,第二个是唐太宗李世民,第三个是武则天,第四个是唐玄宗。好,这4位皇帝分别有什么考点?唐高祖李渊主要就是建立唐朝,唐朝哪一年建立的?618年,都城在哪里?在长安。再说唐太宗,唐太宗那会儿出现的盛世局面,我们称之为贞观之治。唐太宗的手中有三位主要的人才,分别魏征,房
25、玄龄和杜如晦。唐太宗还有两条非常重要的政治措施,分别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这两个制度都是隋朝创立、唐朝完善的。接着说武则天,史学家评价武则天的统治,。她的同志有贞观遗风。武则天这里考的最多的一个知识点也是她发展科举制,创立了什么制度?殿试制度。最后说一说唐玄宗。在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我们称之为开元盛世,一定注意是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归纳完,有一个问题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学了贞观之治,学了开元盛世,那我们能不能说盛世时期农民是不受剥削的?不能这么说,咱们中国封建社会对立的两大阶级分别是农民和地主,农民是永远受到地主的剥削和压迫的。即使是盛世时期,作为统治者的大地主,他们也会剥削
26、和压迫农民,只不过农民在盛世时期受到的剥削和压迫,相对来说比较轻,在农民们的承受范围之内,所以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就相对得到缓和。这个知识点我们上学期也讲过,这里我再强调一遍。那么最后,我们还要从历史中获得一定的经脸教训,从唐朝的两大盛世局面中探究盛世形成的原因,以及评价唐朝帝王的功过。先来探究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有哪些?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去分析,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客观原因,。主观原因主要答统治者采取的措施,。再来探究这个问题,唐朝这些皇帝的治国措施给我们哪些启示呢?,。这些启示类的句子建议同学们积累下来。三、小结作业到这里,这节课的内容就全部上完了,基本的知识点前面带同学们已经总结过了,我们直接来做题目。【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