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溃疡性结肠炎(UICeratiVeColitiS)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病程较长,多反复发作。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2040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病因与发病机制】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至今仍不明。基因因素可能具有一定地位。心理因素在疾病恶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原来存在的病态精神如抑郁或社会距离在结肠切除术后明显改善。有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认为炎性肠病的发病是外源物质引起宿主反应、基因和免疫影响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临床表现】溃疡性结肠炎的最初表现可有
2、许多形式。血性腹泻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其他症状依次有腹痛、便血、体重减轻、里急后重、呕吐等。偶尔主要表现为关节炎、虹膜睫状体炎、肝功能障碍和皮肤病变。发热则相对是一个不常见的征象,在大多数病人中本病表现为慢性、低恶性,在少数病人(约占15%)中呈急性、灾难性暴发的过程。这些病人表现为频繁血性粪便,可多达30次/天,伴高热、腹痛。体征与病期和临床表现直接相关,病人往往有体重减轻和面色苍白,在疾病活动期腹部检查时结肠部位常有触痛。可能有急腹症征象伴发热和肠鸣音减少,在急性发作或暴发型病例尤为明显。中毒性巨结肠时可有腹胀、发热和急腹症征象。由于频繁腹泻,肛周皮肤可有擦伤、剥脱。还可发生肛周炎症如肛裂
3、或肛痿,虽然后者在Crohn病中更为常见。直肠指检感疼痛。皮肤、黏膜、舌、关节和眼部的检查极为重要。【辅助检查】(1)血液检查:可有贫血,白细胞计数在活动期可增高,血沉加快和C一反应蛋白增高是活动期的标志。严重或病情持续者血清蛋白降低。(2)粪便检查:常规检查可见黏液脓血便,镜下可见红细胞和脓细胞。急性发作期可见巨噬细胞。粪便病原学检查是本病诊断的一个重要步骤,其目的是排除感染性结肠炎。(3)结肠镜检查:全结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是本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本病病变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内镜下可见弥漫性糜烂或多发性浅溃疡;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质脆易出血;慢性病变可有假息肉形成。(4)X
4、线领剂灌肠检查:可见多发性浅溃疡,或有炎症性息肉而表现为多个小的圆或卵圆形充盈缺损;黏膜粗乱或颗粒样改变;结肠袋消失,肠腔狭窄,肠壁变硬,可呈铅管状。【治疗要点】治疗原则为控制急性发作,缓解病情,减少复发,防止并发症。(1)氨基水杨酸制剂:柳氮磺胺叱唳(SASP)为本病常用药,适用于轻型、中型或重型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已有缓解者。5氨基水杨酸特殊制剂(美沙拉嗪、奥沙拉嗪和巴柳氮等)能达到远端回肠和结肠发挥药效,适用于不能耐受SASP患者。(2)糖皮质激素:适用于对氨基水杨酸制剂疗效不佳的轻、中型及重型或急性暴发型病人。(3)手术治疗:中毒性巨结肠、内科不能控制的结肠大出血,并发癌变、肠梗阻、
5、肠穿孔者需手术治疗。【护理诊断】(1)疼痛:与肠道炎症、溃疡有关。(2)腹泻:与结肠炎性刺激致肠蠕动增强、肠内水钠吸收障碍有关。(3)营养失调一一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腹泻、肠道吸收障碍有关。(4)焦虑:与病程长,疾病反复迁延不愈有关。(5)潜在并发症:中毒性结肠扩张、大出血、直肠结肠癌变等。【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观察粪便的量、性状、排便次数、并做好记录;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有无皮肤干燥、弹性差等脱水征象;注意监测有无水及电解质失衡的现象;要及时发现大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并及时报告。定期检测体重、血红蛋白和血清蛋白,以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2)生活护理:急性发作期和
6、重症病人需卧床休息,以减少胃肠蠕动,减少腹痛症状。而轻型病人要求生活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适当从事轻工作,以减轻心理压力。给病人提供良好的进食环境,增进食欲。指导病人食用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少渣饮食。(3)用药护理:在腹痛、腹泻明显病人,若遵医嘱用托溟钱时,要注意大剂量时会诱发中毒性巨结肠;如应用柳氮磺胺嗽唳,应注意有无恶心、呕吐、皮疹及白细胞减少、关节痛等;应用糖皮质激素者,要注意逐渐减量,直至停药,防止反跳。(4)对症护理:疼痛明显者,解释疼痛的原因,告诉病人缓解疼痛的方法,如放松、转移注意力,也可用针灸等止痛。腹泻病人要注意观察粪便的量、性状、排便次数,保持肛周皮肤卫生,发现有脱水、电解质紊乱应及时报告医师。(5)心理护理:关心体贴病人,进行心理疏导,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治疗效果及预后,使病人正确对待疾病,自觉配合治疗。(6)健康教育:指导病人合理休息与活动;指导病人正确认识疾病,保持稳定的情绪;指导病人合理饮食;指导病人坚持治疗,学会识别药物的不良反应,不随意更换药物或停药,有异常情况及时就诊,以免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