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篇2024年在集体学习深刻把握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根本遵循的个人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224801 上传时间:2024-04-0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9.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篇2024年在集体学习深刻把握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根本遵循的个人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7篇2024年在集体学习深刻把握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根本遵循的个人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7篇2024年在集体学习深刻把握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根本遵循的个人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7篇2024年在集体学习深刻把握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根本遵循的个人心得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7篇2024年在集体学习深刻把握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根本遵循的个人心得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篇2024年在集体学习深刻把握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根本遵循的个人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篇2024年在集体学习深刻把握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根本遵循的个人心得体会.docx(3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7篇2024年在集体学习深刻把握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根本遵循的个人心得体会第1篇,共7篇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交流发言材料新时期,国有企业大力发展基层党建工作,既完善了基层党组织的结构组成,又提升了国有企业独有的政治资源,更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第一竞争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对促进企业改革、推动创新、维护稳定、拓宽思政工作的意义和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国有企业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出发,提出了工作策略,以增强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相结合的实效性。一、党建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相互融合的必要性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党建工作已不再是一项独立的政治建设任务,而是

2、同时关乎着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及精神风貌等的有效性。党建工作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包含理论方面、制度建设、工作作风、经营管理等。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则是以思想道德教育为根本途径、以文化引领为目标的一项工作,是为党员干部、职工群众提供不竭精神动力的基础。党建工作的对象是党支部全体党员,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针对的则是企业全体职工。因此,开展党建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提条件,为其提供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应该担负起国家建设的重任,积极探索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相融合之处,认真执行党的相关决定,促使工作高质量契合。目前,国有企业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对党建

3、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虽然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不管在认识上还是实践上还存在着缺陷,如政策执行的滞后性等。企业在经营管理时,追求效益的同时有时会忽略党建工作、企业文化、思想意识等的重要性,缺乏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对企业起到的促进作用以及带来的其他效益的有效认知。除此之外,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不重视,易导致职工不能把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相结合落实到位,使得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得不到有效推进。二是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方式方法不能与时俱进。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方式方法的落后,导致执行上的延迟以及人力物力的浪费。国有企业应当积极创新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方式方法,迎合时代发展,使

4、工作方法得到大多数职工的认可接纳。如此一来,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将会得到更好的推进,从而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二、国有企业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必要策略(一)以党建为基础。在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国有企业应当全力打造一批素质高、能力强、作用突出、行为规范、政治意识强的优秀党员干部作为支撑,为党组织的各项管理工作提供足够的人力支持;落实强基固本工程,将党组织建设、党支部目标作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考核占比,真正使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同步谋划、同步进行,增强党建工作的渗透力,进一步细化主体责任、夯实党建基础。(二)以党员

5、为先锋。党员应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参与政治学习、严守政治纪律、率先探索创新途径、扎实推动教育活动开展,营造“党员即标杆、旗帜”“我是党员、向我看齐”的浓厚氛围;考评标准要把政治立场、思想意识、行为纪律、道德品质、履职合格等作为价值导向,明确考核项目和考核点,增加特色加分点,增强评价的有效性。(三)以党风带行风。贯彻执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正风肃纪、强化制度建设为根本要求,坚持以高标准、高目标、严纪律要求党员干部,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净化党风;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加强监督与引导,推行高效务实、廉洁民主的工作作风;深入学习党章,增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也呈现多元

6、化的趋势。在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国有企业必须紧紧围绕党性的根本原则,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为工作的顺利开展夯实基础。(四)以教育促思想。加强宣传教育,筑牢思想防线。强化党建工作关键在于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首位,不断创新教育形式,提升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水平。国有企业党组织部门要提高认识,增强党员干部与群众学习的自觉性;要改进学习作风,坚定不移地将学习的立足点放在企业生产经营实际上,重点提升思维品质,争创科研成果,将成果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健全长效学习机制,完善党员干部个人档案及领导干部学习制度。国有企业党支部要及时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等新媒体,及时发布最新的学习资料与考试知识点,搭建高

7、效的学习平台,以促进党员干部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更好地解决思政工作存在的问题。根据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要求,国有企业要明确未来发展的核心内容,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党建政治成果,强化核心管理理念;要从思想政治、工作行为、价值理念等角度入手,紧跟党的路线方针,建立并完善企业执行重大部署报告机制,宣传正确的政治道路,彻底排除政治违法情况。国有企业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是新时期企业发展的关键内容。国有企业党组织要按照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着力打造先进、优秀的品牌文化,立足市场,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境界,关注职工的价值取向,优化管理体系、充分调研、加快创新、提升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企

8、业形象。以党建引领新时代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研讨交流发言提纲及学习心得阳龙质楚发展名小面金观社会W*猊代他椽逊梃偌皇实基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便担负起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历经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以来的艰辛探索,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党的二十大是在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

9、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二十大报告聚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党的中心任务,从经济、科教、民主、法治、文化、民生、生态、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外交、党建等十二个方面作出了重大决策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经济工作是党的中心工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新时代党领导经济工作、推动改革

10、发展的价值旨归。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对未来五年我国经济发展进行全面部署,以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一、明确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充分明确了高质量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总体布局中的首要战略地位。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经济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够积累起丰厚的物质财富,为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高质量发展,就

11、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到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统一,协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长期长效动力

12、保障。二、坚持以推动高质发展为主题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并对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出部署安排,推动组织实施。五年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成效显著,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发展具备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结合新形势新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表明党的十九大以来的高质量发展道路选择正确,战略措施有力,必须继续坚持,接续推进。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发展主线,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

13、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明确了工作重点,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指明了目标导向,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三、作出推动高质发展的决策部詈党的二十大报告基于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坚持量变与质变相统一、内部与外部相关联、历史与现实相贯通,从五个方面进行决策部署,提出发展举措。(一)从体制机制保障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既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14、现实要求,必须始终坚持。党的二十大报告着重从完善经济制度、优化经济环境、提高治理能力、防范经济风险等维度,提出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优化营商环境、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健全现代预算制度、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资本市场功能、规范引导资本健康发展等实施举措。(二)从经济体系构建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体系是由市场经济各个产业相互关联、相互制约而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是经济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所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把

15、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等“六大强国”目标,并从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加快发展物联网、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等层面进行部署。(三)从补齐发展短板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来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自党的十九大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

16、农业农村发展成就突出,农民生活显著改善,但依旧存在短板和弱项。为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进而紧扣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战略目标,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等层面进行全面部署,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四)从适应内在要求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协调

17、发展已成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缩小地区之间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成为重大战略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以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为目标任务,结合区域发展实际,进行统筹布局。明确西部、东北、中部、东部、革命老区及民族地区的相应发展政策导向,并从推进京津冀、长江经济带、长三角、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发展海X经济等层面作出具体安排。(五)从增强发展动力上,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历史

18、和现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必须始终坚持。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的复杂背景下,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意义重大。这既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必然选择。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等层面提出相应举措,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长效

19、动力支撑。以上五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协同共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其中,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条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重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关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基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保障。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阵厉奋发、勇毅前行,用新的伟大奋斗书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更为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第3篇关于学习贯彻把握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根本遵循研学习心得体会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到新

20、高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

21、量的合理增长一、高质量发展的定义及衡量标准高质量发展与个人的高品质生活类似。我们期待中的高品质生活是什么样子?第一,我们希望持续健康。第二,我们希望福利最大化,活得幸福。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幸福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有钱,二是“有闲:有钱指拥有充足的生活资料,“有闲”指有时间享受生活。这是个人的高品质生活的含义。在经济学层面上表现为,“有钱”即实现经济增长,“有闲”即能够享受经济增长带来的富足的物质资料,且实现经济增长的前提是健康,健康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从宏观经济的层面看,高质量发展有两个显著标志。第一,经济以潜在增长率增长,失业、通胀均保持在合理区间。什么是潜在增长率?我们先来理解什

22、么是经济的生产能力。生产能力指,在某一经济系统中,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全部生产性固定资产所能生产某种产品的最大数量。生产能力取决于多方面因素,比如劳动力、资本、技术水平等,且生产能力是所有资源都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后所达到的产值水平,如果部分资源未充分利用,实际得到的产出量就无法达到生产能力的水平。在宏观经济学中,潜在产出由生产能力决定。潜在产出的增长率即为潜在增长率。经济以潜在增长率增长意味着每种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时刻保持充分就业的状态,失业、通胀保持在合理区间。第二,没有系统性、全局性的金融、经济危机。对于宏观经济来说,不可能永远没有任何形式的金融、经济危机。局部性

23、的、偶发性的金融、经济危机在各个经济体里都相当频繁,比如一个规模足够大的企业破产,有可能引发银行出现短暂危机,且由于雇佣人数较多可能导致当地短时间内的失业率大幅上升,在当地引起一定程度的金融、经济危机。局部地区、局部行业,或个别企业出现危机,对宏观经济来说不会引发较大问题。事实上,金融、经济危机往往是经济体自我调整的一种机制。金融、经济危机可以把一些“僵企业”淘汰掉,腾出资源,以便为进一步发展提供空间和资源。尤其是在当下科技进步如此之快的情况下,如果无法淘汰落后产能,则无法为新行业提供资源。这就是金融、经济危机的作用。但是,对于整个宏观经济来说,我们希望没有系统性、全局性的金融、经济危机。系统

24、性、全局性的金融、经济危机会引发严重后果。比如,2008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出现衰退。所以,我们要避免系统性、全局性的金融、经济危机发生,妥善应对局部性、偶发性的金融、经济危机。二、如何实现高质=发展(一)市场机制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机制有两大基本机制:一是价格机制;二是竞争机制。价格机制指,价格能够灵活调整;竞争机制指,企业和个人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在这两大机制的作用下,市场经济能够自动运行。比

25、如,供大于求时,由于供给方的竞争,价格会下降,从而增加需求,导致供求间的缺口越来越小,最终实现供求平衡;供不应求时,价格会上涨,从而增加供给,供求间的缺口也会越来越小,最终实现供求平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有利于实现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个人或企业在符合法律和道德的基础上充分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是在推动社会利益的实现。每个人在生产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产品时既满足了个人利益又满足了社会利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没有冲突,反而会相互促进,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有利于整个宏观经济的发展。由于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的作用,多数情况下经济会处于均衡状态或者向均衡趋近的过程中。这就使得整个经济过程中没有浪费,供给

26、一方生产的产品都卖出去,消费者也都买到了需要的商品。在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时,供求双方的利益都得到了满足。同样,在劳动力市场上也能实现供求一致。比如,供大于求时,工资就会下降,供给就会减少,需求就会增加;供小于求时,工资在企业之间的竞争作用下就会上涨,供给就会增加,需求就会减少。所以,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既没有劳动力过剩,也没有劳动力短缺,社会处于相对和谐的状态。市场经济被认为是一个十分完美的经济机制,前提假设是价格调整的速度足够快。在理想状态下,供求均衡,既没有生产过剩,也没有商品短缺,既不存在劳动力过剩,也不会出现劳动力短缺,各种资源均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实现完美一致。(二)

27、进一步扩大市场为使市场经济更为有效地运行,需要进一步扩大市场。面对的市场越大,意味着市场需求越多。局部地区的市场和全球性市场相比,需求总量显然不一样。如果一个企业仅仅在一个小镇上发展,那么市场需求也就只有一个小镇,但如果面对整个世界,这一企业的生产规模就会“无限”放大,“无限”仅相对于小镇而言。从供给方看,或从使用要素看,对外开放有利于更多优质资源的流动。比如,对一个国家来说,资源是有限的,尤其是某些关键性的战略资源,通过对外引进,可以有效解决资源方面的瓶颈约束。2019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70.8%。可以想见,如果没有对外开放,我们完全依赖自己的能源供给来满足能源需求的话,就需要消耗大量

28、的煤炭,那么我们的环境质量将远远比不上现在。不仅如此,失去石油进口还会导致我国的生产成本上升,从而使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石油只是我国引进外国资源的一部分,矿石、芯片等也是我国引进的资源。所以,对外开放有利于解决自然资源和其他中间投入品的约束问题。通过对外开放,我们还可以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管理方式,以及国外的资金,从而提高我国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解决资金稀缺的问题。改革开放之初,资金稀缺问题尤为严重,随着中国经济的大幅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投资涌入中国。外资投入有利于提高我国投资水平,从而提高我国资本存量,扩大生产能力。所以,对外开放有助于提高潜在增长率。同时,对外开放强化了竞争

29、机制,倒逼各个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三)扩大需求,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都会面临的问题。每个企业或个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时会在强大的激励作用下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生产更多产品,但需求却遵循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递减。以吃假为例,在饥饿状态下吃下一个馒头,效用很大,第二个馒头带来的效用就会减少,饱腹状态下再吃下一个馒头,效用增加量几乎为零。在宏观经济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反映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即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消费愿望越来越弱。比如,当一个人月收

30、入为2元时,每月开支基本与收入持平,没有结余。如果我们将这个人的收入提高到5元,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之后,可以攒下500元。那么,他的消费倾向变为0.9。假定将收入增加至10,每月消费8元,剩余2元,则消费倾向变为0.8。所以,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占收入的比例越来越低。这对宏观经济意味着什么?每个人的收入相当于生产出的经济产品。当一个人的收入是10元时,意味着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价值10元的产品。每个消费者都会有一定的储蓄,储蓄其实就是每个人生产产品后没有消费的部分。因此,这必然会导致消费不足的情况出现。多出来的这部分产品怎么办?企业部门可以将消费者没有消费的部分用于投资,以此实现供求平衡。但问题

31、是企业投资不是可以无限扩大的。假如将这个人的收入从10元变为100元,而每个月只消费50元,消费倾向将变为0.5o随着收入水平的逐渐上升,储蓄金额也会变得越来越多,就需要更多投资。对于企业来说,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企业的生产能力也越来越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又使得收益率越来越低,从而使投资积极性下降。这时可以通过降息调动企业投资积极性。利息是企业的机会成本,企业的净利润是收益减去利息成本。随着利息率的下降,即使企业投资收益率下降,企业得到的净收益或净利润率也可能保持不变,或至少是正向的,从而提升企业的投资积极性。当利息率降到0时,如果还有未被资本消化的储蓄,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产能过剩。针对产能过剩

32、问题,世界各国提出的解决方案都是扩大需求。第一种扩大需求的方式是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以降低利息率的方式来扩大投资。随着利息率的下降,企业能够得到的收益率上升,从而激励企业增加投资,但依靠降息得到的项目的质量较低。假定目前的利息率是10%,企业就会将投资锁定在预期收益率达到10%及以上的项目。为激励企业投资,将利息率降到5%,这时企业就会投资预期收益率在5%及以上的项目。但是这些项目是之前利息率在10%的时候企业不会做的项目,故随着利息率的下降,企业投资的项目质量也在下降。假定利息率5%,企业投了一个预期收益率是7%的项目,由于利息率可在短期内大幅波动,在

33、企业投产这一相对长期的过程中,利息率可能上调至8%,这时这一项目就会面临亏损。企业亏损有可能导致企业无法还上贷款,无论是对银行还是对整个宏观经济而言,这都不是一件好事。财政政策虽然也能起到扩大需求的作用,但其所引发的政府债务问题是个大问题。欧洲曾出现一次债务危机,其源头就是希腊政府债务。当时希腊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超过110双希腊债务危机引爆了欧洲债务危机,欧洲多国的主权信用评级遭下调。希腊在欧元区的经济规模并不大,但其政府债务问题依然使整个欧元区都陷入了危机,由此可见,债务问题是个大问题。现在,世界各国都面临债务问题,尤其是各国为了应对疫情大规模支出,使政府债务大幅度扩大。2020年到20

34、21年,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占GDP比例连续两年超过130%o截至2021年底,日本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超过250%。中国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不算大,在主要经济体中属于较低水平。但我们要以此为鉴,控制债务规模,避免出现系统性、全局性的金融、经济危机。由此看来,不管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都很有可能会导致经济陷入金融、经济危机。所以,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虽然能扩需求,但扩出来的需求是质量越来越低的需求,且无法保证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当出现外来冲击时,很有可能引发危机。第二种扩大需求的方式是通过科技创新中的产品创新,开发新产品,从而增加消费。现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种产品曾经都是新产品,比如电脑

35、、电视、互联网、手表、手机等。确实能够便利消费者生活的新产品开发出来后,或许价格略高,但消费者仍然愿意购买,这就是优质的消费。企业生产优质的产品,意味着收益率较高,抗风险能力也随之提高。假如投产前的利息率是10%,新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是20%,在生产过程中,即使利息率突然提高到19%,企业的收益也是正向的。产品创新增加优质需求,在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较高收益率,推动整个宏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总体而言,通过产品创新扩大出来的是优质需求,通过凯恩斯主义的需求政策扩大出来的是劣质需求。比如,一个人体重增加,一种可能是增加了脂肪,另一种可能是增加了肌肉。凯恩斯主义的需求政策就是在增加“脂肪

36、”,使经济变得“虚胖”;产品创新是在增加“肌肉”,使经济变得“强壮”。在这里,我们以美国金融危机为例说明这一问题。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高速增长,联邦基金利率达到3%以上。2年,联邦基金利率达到6?5%O联邦基金利率是美国的基准利率,也就是最低利率。美国所有利率,比如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国债利率等都是在这一基础上加上一定百分点形成的。大家可以对比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3%已经算很高了。而当时美国的最低利率在3%以上。通常来说,高增长与低利率是一对组合,即要想促进经济增长,就要降低利息率,从而鼓励消费,推动投资。当时的美国在高利率的情况下依然能保持高增长,原因在于当时企业

37、的收益率更高。所以,当时美国的经济增长是高质量的增长。2年后,美国经济出现了衰退。美国联邦储备银行采取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利息率从2年的6.5%大幅削减至2003年的1吼低利息率刺激出来的是后来著名的次级贷款。美联储大幅增加市面上流通的货币后,银行需要新的项目将充裕的资金贷出,于是银行推出了新的金融产品,即次级贷款,用于刺激更多的美国家庭贷款买房。这些家庭大多数都是经济状况不太好的家庭,他们或付不起首付,或还不起月供,或拥有不良信用记录,不符合正常的贷款标准。次级,顾名思义,是银行降低了贷款标准。在低利率的刺激下,大量次级贷款被发放,大量美国家庭买到了房子,美国经济迅速从衰退中走出来。200

38、4年美国经济增速达到了4.4%左右,出现经济过热问题,引发通货膨胀。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观点,通胀的问题在于需求过旺。为抑制需求,美国开始加息。利息率提高,就会增加买房家庭的月供,增加企业投资成本,从而总需求下降,最终导致通胀率下降。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从1%加息至5.25沆在利息率是K的时候,这些贷款买房的美国家庭还能还得起月供,利息率升至5.25%时,很多家庭就付不起月供了。一断供,次贷危机就爆发了。我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明显看到经济增长的质量变化以及危机的演变过程。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形势较好,大量新产品得到开发,包括互联网及其他数字产品,企业投资收益率保持较高水平。2年以后

39、的需求是通过降息得到的。产品创新与降息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状态完全不同,产品创新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增长,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促进的是低质量的增长。所以,要想保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就要大规模增加科技投入,使足够多的新产品不断地生产出来,扩大消费者的优质需求。(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理论,创新可以分为五大类,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创新、原材料创新和管理创新。刚才我们谈到了产品创新,产品创新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现在,世界各国都卷入了全球大市场之中,争夺市场份额成为各国、各企业竞争的重要领域。在全球竞争中,各国都在想方设法地降成本。因为,同样一件产品,成本越低,就能

40、以更低的价格成交,从而抢到更大一块“蛋糕二大家回想一下,这几年世界各国为降成本都做了哪些事情?比如,德国的“工业4?0”,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巴西的“强大巴西”计划,印度的国家制造业政策,等等。可见,世界各国都在供给侧上做文章,致力于通过提高本国技术水平,提高生产效率,从而降低本国企业的平均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这就是创新五大类中的工艺创新。工艺创新是各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途径。通过提高技术水平,降低本国产品的生产成本,在国际市场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提高收益率,促进企业投资,从而推动高质量发展。以美国为例。2020年,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日PaCeX)雇佣员工6039名,与其他航天企业十

41、几万人的规模形成鲜明对比。虽然这家企业的工资水平并不低,但却能依靠控制规模将劳动力成本降到较低水平。这家企业开发出可重复使用的火箭,比如已经重复使用14次的猎鹰9号火箭。这就使得火箭发射成本大幅下降。所以,降成本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无论是管理创新,还是工艺创新,最终都要落在降低成本上。只有降低成本,才能有效提高竞争力,占领市场份额。美国还采取了能源自给战略,使本国石油和天然气能够自给自足,并且对外出售,进一步降低美国企业的生产成本。产品创新方面,近几年美国推出太空旅游。通过一定训练,普通人也有机会到太空旅游。太空旅游很可能成为下一个消费热点,它既是优质的消费需求,也是优质的投资需求,有利

42、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08年以后,为应对金融危机,美联储将联邦基准利率从5.25%降到00.25%的超低水平。低利息率刺激出来的投资质量较低,要想使美国经济正常运转,就需要逐步提高利息率。目前,美国已将利息率提高到33.25%之间。这意味着美国经济已经在逐步恢复正常。美国案例向我们展示了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重要作用。原材料创新也是科技创新的一部分,也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收益率,扩大投资。原材料创新在人类近两三百年的历史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工业革命到来之前,全球最主要的能源是生物质能源,工业革命以后出现了蒸汽机,煤成为最重要的能源,内燃机出现后,石油成为最重要的能源。每

43、一次工业革命都推动了原材料的变迁。现在,能源方面原材料的替代成为较大问题。各国都在应对气候变化,提出要逐渐淘汰化石能源。20世纪80年代,西方出现一个叫罗马俱乐部的经济学流派,其主要观点集中论述于增长的极限中。地球资源有限,原材料供给也是有限的,尤其是许多产品生产时都需要用到的铜。一旦铜被消耗殆尽,经济增长也就达到了极限。没有新铜,经济运行只能依靠循环利用。所以,这一悲观的学派认为,经济增长的极限受制于全球资源总量。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光纤等新材料,铜的需求被大大降低。这就是原材料创新的作用。市场创新有助于提高经济的运行质量。比如,通过对外开放,我们引进了大量优质的原材料,它们可能质更高

44、、价更廉。优质原材料有利于提高我国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问题。对外开放还能够扩大本国产品市场,面对的市场更大,需求就会更多,就可以扩大生产规模,从而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收益率。管理创新在我国的重要体现是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改革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加供给,也有利于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总结而言,首先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助于实现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相一致,避免出现生产过剩和商品短缺,解决失业和劳动力短缺问题。第二,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市场经济本身并不完

45、美,古典经济学给我们描绘的是理想的运行状态。为保证市场经济持续运行,需要有力的政府支持,即宏观调控。从需求方角度看,我们要扩大内需;从供给方角度看,我们要去产能。去掉落后产能,实现产业升级,满足中国消费者更高端需求的同时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这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含义。所以,宏观调控要从供求两侧同时发力,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我们不应过度依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是要将侧重点放在产品创新上。通过产品创新,可以扩大优质投资和优质消费。科技创新中的五大类创新都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同时,我们要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

46、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目前,我国已深深嵌入世界经济格局之中,原材料和技术等对外依存度较高。我国对国外产品市场的依赖度也较高。我们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第4篇关于深入开展学习把握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根本遵循研心得体会、交流发言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研讨会,旨在深刻把握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作为国企党委书记,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此,我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思考,与大家分享一些看法和体会。一、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国有企业是党和国家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

47、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因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确保企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第一,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其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要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四个自信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是我们的根本优势,也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只有坚定自信,才能保持定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确保企业稳健发展。做到两个维护是企业的政治责任。我们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

48、统一领导。这是企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也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企业的基本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确保企业各项工作与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同向同行。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大局中找准定位,实现高质量发展。第二,要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要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员素质,使广大党员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发挥核心领导作用,锻造高素质党员队伍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党组织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坚强有力的党组织,不仅能够引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健前行,还能够激发广大党

49、员的工作热情,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强化党组织建设,发挥核心领导作用企业党组织作为企业的政治核心,必须始终坚持党对企业的全面领导,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中得到贯彻执行。通过加强党组织建设,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其成为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二是提高党员素质,锻造中坚力量党员是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党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竞争力。因此,要不断加强党员队伍的建设,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道德水平。通过定期组织培训、开展实践活动等方式,使广大党员成为企业发展的生力军。三是创新党建工作,激发党员活力在新时代背景下,党建工作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党组织活动,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激发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注重将党建工作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实现党建工作和企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四是加强党风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