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CPHA15-2023钢筋混凝土板桩码头监测技术规程.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230885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87.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T_CPHA15-2023钢筋混凝土板桩码头监测技术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T_CPHA15-2023钢筋混凝土板桩码头监测技术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T_CPHA15-2023钢筋混凝土板桩码头监测技术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T_CPHA15-2023钢筋混凝土板桩码头监测技术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T_CPHA15-2023钢筋混凝土板桩码头监测技术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T_CPHA15-2023钢筋混凝土板桩码头监测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_CPHA15-2023钢筋混凝土板桩码头监测技术规程.docx(2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ICS93.140CCSP67T/CPHA中国港口协会团体标准T/CPHA152023钢筋混凝土板桩码头监测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monitoringOfreinforcedconcretequaywallofsheetpile2023-09-01 实施2023-06-06发布中国港口协会发布目次前言11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要求15监测方案设计26结构变形监测37结构外力监测58结构内力监测69监测报告7附录A(资料性)监测仪器安装与埋设考证表8附录B(资料性)监测记录表9附录C(资料性)气缸顶出法安装与埋设土压力计方法10附录D(

2、资料性)监测报告格式13参考文献1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港口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察正银、关云飞、曹胜敏、李景林、焦志;咸、任杰、侯伟、杨杰、吴志强、龙玉桥、张晨、武臂、马瑞、韩孝峰、成磬虽、m钢筋混凝土板桩码头监测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钢筋混凝土板桩码头监测的基本要求、监测方案设计、结构变形监测、结构外力监测、结构内力监

3、测、监测报告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钢筋混凝土板桩码头工程施工期和运营期监测。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2897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JTS131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S167码头结构设计规范JTS235水运工程水工建筑物原型观测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JTS16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前墙frontwall板桩码头临水面的墙。3.2遮帘

4、桩CUrtainpile设在前墙后侧,以减小前墙土压力的桩。3. 3港池泥面harbourbasinmudlevel港池底部土层的表面。3.4深层水平位移Iayedhorizontaldisplacement土体表面以下结构不同深度发生的水平向位移。3. 5剩余水头residualwaterhead前墙后地下水位与潮位的差值。4基本要求4. 1板桩码头监测应包括施工期监测和运营期监测,施工期监测和运营期监测应保持连续性。4. 2监测用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应与设计一致。4. 3监测单位应编制监测方案,监测方案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工程概况;b)监测目的与监测方案编制依据;c)监测项目、

5、监测仪器与监测方法;d)监测点布置与保护;e)监测期限与监测频次;f)监测人员信息;g)资木铿理;h)监测结果提交形式;i)质量、安全及其他管理措施。4.4监测仪器的量程、精度、信号电缆长度等技术要求应满足设计要求和监测需要,并满足强度、防腐和耐久性要求。4.5监测单位应根据监测方案和现场条件安装与埋设监测仪器,并应及时填写监测仪器安装与埋设考证表,考证表格式见附录A。4. 6监测仪器、监测方法应保持相对固定,监测资料应保持连续,施工期监测人员宜相对稳定。4.7监测人员应了解和遵守现场安全规定。4. 8监测记录应注明监测时的施工、运行工况和环境条件,监测记录表格式见附录B05. 9应及时整理和

6、分析监测资料。监测数据异常时,应及时复核和复测,并及时处理。5监测方案设计6. 1一般要求6.1 .1监测方案应根据设计文件,结合工程勘察、工程和施工特点、场地条件和运营情况等进行设计。6.2 .2监测断面间距宜为IOom200m,且每个泊位宜不少于1个监测断面。6.13 监测方案设计应确定监测项目的变化速率预警值,其变化速率预警值应满足以下要求:a)表层沉降变化速率预警值为3mm/d;b)表层水平位移和深层水平位移变化速率预警值为3mmdo6.14 测类别、监测项目和监测对象监测类别、监测项目和监测对象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监测类监测项目和监测对象监测类别监测项目监测对象前墙遮帘桩卸荷板灌注

7、桩锚旋结构拉杆结构变形表层沉降OOOX表层水平位移XOX-X深层水平位移-XOOX结构外力土压力-XXOX孔隙水压力XXOX剩余水头XXXXX波浪力OXXXXX结构内力钢筋应力和混凝士应变XOX拉杆拉力XXXXX-注:.表示必测项目,。表示选测项目,X表示无规定监测项目。6.15 面监测点布置5. 3.1表层沉降监测点和表层水平位移监测点宜布置在被测结构顶部。5. 3.2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应布置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5. 3.3土压力监测点应布置在被测结构表面,前墙港池泥面以下,海侧和陆侧对称布置,港池泥面以上,仅布置在陆侧,对于遮帘桩和锚旋结构,海侧和陆侧对称布置。监测点竖向间距2m3m06

8、. 3.4孔隙水压力监测点应布置在土压力监测点附近,安装与埋设高程应同土压力监测点安装与埋设高程一致。7. 3.5剩余水头监测应包括潮位监测和前墙后地下水位监测。潮位监测点应利用现有监测设施,没有监测设施时,宜在港池内布置。前墙后地下水位监测点宜布置在前墙后1m2m内。5.3.6波浪力监测点应布置在前墙海侧表面,在前墙极端高水位、设计高水位、设计低水位和港池泥面处应各设置1个监测点,设计高水位至前墙顶之间的监测点应不少于2个。5.3.7钢筋应力监测点应布置在钢筋笼最夕Hi主筋上,海侧和陆侧对称布置,监测点竖向间距2m3mo混凝土应变监测点应布置在钢筋笼最外侧主筋内侧,高程与钢筋应力监测点高程一

9、致。5.3.8拉杆拉力监测点宜布置在拉杆的两端。5.4监测频次监测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的监测频次应符合下列要求:a)施工期:每13天1次;b)施工间歇期:每周1次;c)运营期第1年:每12周1次;d)运营期第2年起:每季度1次。6结构变形监测6.1一般要求6.1.1结构变形监测应布置高程监测控制网和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网。6.1.2结构变形监测点应选择在能反映变形体变形特征、便于观测的位置。6.1.3结构变形监测工作基点和监测点附近应设置醒目的注意保护标志,发生破坏时,应及时恢复,并保持监测数据的连续性。6.1.4结构变形监测点埋置后,应及时测量初始值。6.1.5表层沉降和表层水平位移监测的等级划分

10、及精度要求应符合JTS131和JTS235的规定。6. 1.6监测深层水平位移的测斜仪的测量范围宜不小于150,精度宜不低于0.25mm/m,信号电缆长度应满足测量要求。6.2 监测控制网6. 2.1高程监测控制网应布设成单一闭合环形或环形网,可采用附合水准路线、闭合水准路线、结点网及支水准路线等形式,布设技术要求应符合JTS131的有关规定。7. 2.2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网可采用边角网、三角网或全球定位系统等形式,受地形条件限制时可布设成导线网形式,布设技术要求应符合JTS131的有关规定。8. 2.3监测工作基点应选择监测点附近已有的基准点,没有基准点时,可在被测结构影响范围之外设置。工作基

11、点的标石埋设应符合JTS131和JTS235的有关规定,数量应不少于3个。9. 2.4结构变形监测控制网应每半年复核一次。监测值发生异常时,应及时复核和复测。6.3 表层沉降6.3.1监测方法6.3.1.1表层沉降监测宜采用几何水准法或静力水准法。6.3.1.2几何水准法监测方法应符合GB/T12897和GB/T12898的有关规定。6.3.1.3静力水准法宜采用两台仪器对向观测,也可采用一台仪器往返观测。6.3.1.4静力水准法应待液面稳定后开始测量。6.3.2标志点安装与埋设6.3.2.1表层沉降监测标志点宜提前布设,标志点顶部宜低于码头工作面3cm5cm,宜作长期观测用。6.3.2.2前

12、墙表层沉降监测标志点宜在前墙胸墙浇筑过程中埋入。6.3.2.3遮帘桩和锚旋结构的表层沉降监测标志点可采用安装混凝土柱的方式延伸到码头面。6.3.2.4灌注桩表层沉降监测标志点宜在灌注桩上部导梁浇筑过程中埋入。6.3.3资料整理6.3.3.1表层沉降监测应绘制监测点布置图。6.3.3.2表层沉降监测应填写表层沉降监测记录表,见表B.l6.3.3.3表层沉降监测应计算本次沉降量和累计沉降量。6.3.3.4表层沉降监测应绘制表层沉降过程线图。6.4表层水平位移6.4.1监测方法6.4.1.1监测点表层水平位移可采用视准线法、前方交会法、后方交会法、极坐标法等方法测量。6.4.1.2当监测点与基准点无

13、法通视或距离较远时,可采用全球定位系统或三角、三边、边角测量与基准线法相结合的方法测量。6.4.1.3表层水平位移监测应与同一监测断面表层沉降监测同步进行。6.4.2标志点安装与埋设表层水平位移监测标志点的安装与埋设方法可按照6.3.2相关要求执行。6.4.3资料整理6.4.3.1表层水平位移监测应绘制监测点布置图。6.4.3.2表层水平位移监测应填写表层水平位移监测记录表,见表B.26.4.3.3表层水平位移监测应计算本次水平位移量和累计水平位移量。6.4.3.4表层水平位移监测应绘制位移过程线图。6.5深层水平位移6.5.1监测方法6.5.1.1深层水平位移监测设施可由测斜仪和安装在钢筋混

14、凝土结构内部的测斜管组成。6.5.1.2测斜管的刚度应能与被测结构变形相适应,宜采用聚氯乙燎塑料管或铝合金管。6.5.1.3采用活动式测斜仪测量时应每50cm测读一次,并应测量测斜管正、反两个方向。6.5.1.4采用固定式测斜仪时宜将信号电缆收集到集线箱,外接读数仪进行测读。6.5.1.5测量深层水平位移的同时,应测量测斜管顶端水平位移。6.5.2测斜管安装和埋设6.5.2.1采用活动式测斜仪测量时,应在被测结构内部预埋测斜管。6.5.2.2采用固定式测斜仪测量时,应在被测结构内部预埋测斜管和测斜仪。6.5.2.3测斜管应固定在钢筋笼主筋上,随钢筋笼一同下放到设计位置。6.5.2.4测斜管安装

15、与埋设时,测斜管应固定和竖直;测斜管导向槽的方向应与所需测量的位移方向保持一致;测斜管接头处应上、下管段导向槽相互对准、顺畅,各段接头密封;测斜管底端应设置管底支撑板,管底密封。6.5.3资料整理6. 5.3.1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应绘制监测点布置图。7. 5.3.2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应填写深层水平位移监测记录表,见表B.38. 5.3.3被测结构的深层水平位移应根据测斜管顶端水平位移计算。9. 5.3.4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应绘制水平位移沿深度分布曲线。6. 5.3.5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应绘制前墙、遮帘桩、锚旋结构处水平位移过程线图。7结构外力监测7. 1一般要求7. 1.1结构外力监测应包括土压力监测

16、、孔隙水压力监测、剩余水头监测和波浪力监测。7. 1.2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应同步监测。监测仪器量程应满足被测压力的要求,其上限可取设计压力的2倍,精度宜不低于0.5%F.So7. 1.3剩余水头监测时应同步监测潮位和前墙后地下水位,测量精度宜不低于10mm10. 1.4波浪力在特殊地理条件或开展科学研究等情况下宜进行连续监测。波浪力监测仪器量程不应小于设计值,精度宜不低于0.5%F.Se7.2土压力7.2.1监测方法7.2.1.1土压力宜采用安装在待测结构表面的土压力计进行监测。7.2.1.2压力计的信号电缆连接到读数仪上,应待读数稳定后读取并记录。7.2.2传感器安装与埋设7.2.2.1土压

17、力计应在被测结构海侧和陆侧的表面对称布置。7.2.2.2土压力计受力面应与所监测的压力方向垂直。7.2.2.3土压力计宜采用气缸顶出法进行安装与埋设,具体步骤见附录Ce7.2.3资料整理7.2.3.1土压力监测应绘制监测点布置图。7.2.3.2土压力监测应填写土压力监测记录表,见表BA7.2.3.3土压力监测应计算土压力值和土压力变化值。7. 2.3.4土压力监测应绘制土压力沿深度分布曲线和土压力过程线图。7.3孔隙水压力7.3.1监测方法7.3.1.1孔隙水压力宜采用安装在结构表面的孔隙水压力计进行监测。7.3.1.2孔隙水压力计的信号电缆连接到读数仪上,应待读数稳定后读取并记录。7.3.2

18、传感器安装与埋设7.3.2.1孔隙水压力计安装与埋设高程应同附近的土压力计一致。7.3.2.2孔隙水压力计宜与土压力计同步安装与埋设。7.3.3资料整理7.3.3.1孔隙水压力监测应绘制监测点布置图O7.3.3.2孔隙水压力监测应填写孔隙水压力监测记录表,见表B.5O7.3.3.3孔隙水压力监测应计算孔隙水压力值O7. 3.3.4孔隙水压力监测应绘制孔隙水压力过程线图。7.4 剩余水头7.5 .1监测方法7.4.1.1潮位可采用潮位计进行监测,潮位宜在天文大潮涨落潮期间监测,每小时应监测1次,连续监测时间应不少于25个小时O7.4.1.2前墙后地下水位可采用水位仪进行测量。7.4.2水位管安装

19、与埋设7.4.2.1水位管周围水体应能够顺利流进流出。7.4.2.2水位管应保持垂直,埋设长度应满足测量量程要求。7.4.3资料整理7.4.3.1剩余水头监测应绘制监测点布置图。7.4.3.2剩余水头监测应填写剩余水头监测记录表,见表B.6o7.4.3.3剩余水头应根据潮位和前墙后地下水位监测结果计算O7. 4.3.4应绘制剩余水头过程线图O7.5波浪力7.5.1监测方法7.5.1.1波浪力可采用埋设在前墙表面的波压力传感器进行监测O7.5.1.2波压力传感器的信号电缆连接到读数仪上,应待读数稳定后读取并记录。7.5.2传感器安装与埋设7.5.2.1波压力传感器应布置在前墙海侧表面。7.5.2

20、.2波压力传感器受力面应与所监测的压力方向垂直O7.5.3资料整理7.5.3.1波浪力监测应绘制监测点布置图C)7. 5.3.2波浪力监测应填写波浪力监测记录表,见表B.7。8. 5.3.3波浪力监测应绘制波浪水平作用力分布图。7. 5.3.4波浪力监测应计算波浪水平作用力。8结构内力监测8. 1一般要求8. 1.1结构内力监测应包括钢筋应力监测、混凝土应变监测和拉杆拉力监测。8. 1.2钢筋应力监测应考虑温度修正、安装应力及上部荷载等因素的影响;混凝土应变监测应考虑混凝土的温度影响;拉杆拉力监测应考虑环境温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8. 1.3钢筋应力和混凝土应变监测应同步进行。8. 1.4结构内

21、力监测仪器量程不应小于设计值,其上限可取设计值的2倍,精度宜不低于0.5%F.S。9. 1.5混凝土应变计不应与钢筋焊接。8.2钢筋应力和混凝土应变8.2.1监测方法8.2.1.1钢筋应力宜采用安装在钢筋上的钢筋计进行监测。8.2.1.2混凝土应变宜采用埋设在混凝土中的混凝土应变计进行监测。8.2.1.3钢筋计和混凝土应变计的信号电缆连接到读数仪上,应待读数稳定后读取并记录。8.2.2传感器安装与埋设8.2.2.1钢筋计应安装在钢筋笼最外侧主筋上,海侧和陆侧对称布置。8.2.2.2钢筋计与连接杆宜采用螺纹连接,连接杆与待测钢筋宜采用同心对焊法连接。8.2.2.3混凝土应变计应安装在钢筋笼最夕M

22、则主筋截面处,海侧和陆侧对称布置。8.2.2.4混凝土应变计的安装高程应同钢筋计的安装高程一致。8.2.2.5混凝土应变计的安装方向应与主筋方向一致。8.2.3资料整理8.2.3.1钢筋应力和混凝土应变监测应绘制监测点布置图。8.2.3.2钢筋应力和混凝土应变监测应填写钢筋应力和混凝土应变监测记录表,见表B.8和表B.9o8.2.3.3钢筋应力监测应计算钢筋应力值和应力变化值。8.2.3.4混凝土应变监测应计算混凝土应变值和应变变化值。8.2.3.5应根据钢筋应力监测和混凝土应变监测成果,参照JTSl51的有关规定计算被测结构截面弯矩,并应绘制弯矩沿深度分布曲线。8.3拉杆拉力8.3.1监测方

23、法8.3.1.1拉杆拉力宜采用应变计或测力计进行监测。8.3.1.2拉杆拉力监测应考虑施工时拉杆预拉力。8.3.1.3应变计或测力计的信号电缆连接到读数仪上,应待读数稳定后读取并记录。8.3.2传感器安装与埋设8.3.2.1应变计基座应牢固安装在拉杆上,不应影响拉杆正常使用。8.3.2.2测力计的锚垫板、上下承载板、测力计、锚固板、张拉千斤顶等均应与拉杆同轴。T/CPHA15-20238.3.2.3应变计和测力计的测量方向应与拉杆受拉方向一致。8.3.3资料整理8.3.3.1拉杆拉力监测应绘制监测点布置图。8.3.3.2拉杆拉力监测应填写拉杆拉力监测记录表,见表BlOo8. 3.3.3拉杆拉力

24、监测应计算拉杆拉力值和拉力变化值。9. 3.3.4拉杆拉力监测应绘制拉杆拉力过程线图。9监测报告10. 1监测报告应以文字、报表和图示的形式体现。9.2施工期宜提供周报表、月报表、阶段报告和总结报告。9. 3运营期宜提供年度报告,有异常情况时应提供异常情况分析报告。9.4监测报告应格式统一、项目齐全、数据可靠、图表完整、说明完备、表达明确,并建档保存。监测报告格式见附录D09.5监测报告宜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a)工程概况;b)监测目的和依据;c)监测方案;d)监测结果与分析;e)结论与建议;f)附件:包括监测仪器检定校准资料、监测仪器安装与埋设考证表、监测记录表等。附录A(资料性)监测仪器安

25、装与埋设考证表监测仪器安装与埋设考证表的格式见表A.lo表A.1监测仪器安装与埋设考证表工程名称:考证表编号:监测对象监测断面监测项目监测点编号安装与埋设位置埋设日期安装与埋设示意图及说明埋设人:填表人:校核人:审核人:附录B(资料性)监测记录表8. 1表层沉降监测记录表表层沉降监测记录表见表B.l表B.1表层沉降监测记录表工程部位:断面编号:监测点编号:仪球号:监测日期工作基点读数监测点读数监测点高程(mm)校准高程(mm)沉降量(mm)累计沉降量(mm)工况1稼:啥B.2表层水平位移监测记录表表层水平位移监测记录表见表B.2表B.2表层水平位移监测记录表工程部位:断面编号:监测点编号:仪器

26、编号:监测日期测量值(mm)位移变化(mm)位移(mm)工况&i:i稼:麒:B.3深层水平位移监测记录表深层水平位移监测记录表见表B.3o表B.3深层水平位移监测记录表工程部位:断面编号:监测点编号:仪器编号:深度m位移正向(mm)位移反向(mm)位移(mm)累计位移(mm)工况测量值平均值测量值平均值12312301:蹲:麒:B.4土压力监测记录表土压力监测记录表见表B.4表B.4土压力监测记录表H程部位:断面编号:监测点编号:仪器编号:监测日期频率(Hz)温度(究)应力(kpa)工况监则:谈:校8. 5孔隙水压力监测记录表孔隙水压力监测记录表见表B.5表B.5孔隙水压力监测记录表H程部位:

27、断面编号:监测点编号:仪器编号:监测日期地下水位(m)频率(Hz)温度(究)压力(kpa)工况IM:博:麒:8.6 剩余水头监测记录表剩余水头监测记录表见表B.6。表B.6剩余水头监测记录表工程部位:断面编号:监测点编号:仪懒号:监测日期潮位(m)前墙后地下水位(m)剩余水头(m)工况监则:谈:麒:8.7 波浪力监测记录表波浪力监测记录表见表B.7表B.7波浪力监测记录表工程部位:断面编号:监测点编号:仪器编号:监测日期频率(Hz)温度(究)应力(kpa)工况监则:谈:麒:T/CPHA15-2023B.8钢筋应力监测记录表钢筋应力监测记录表见表B.8。表B.8钢筋应力监测记录表工程部位:断面编

28、号:监测点编号:仪器编号:监测日期频率(Hz)温度(究)应力(Kpa)工况Wl:博:麒:B.0混凝土应变监测记录表混凝土应变监测记录表见表B.9o表B.0混凝土应变监测记录表工程部位:断面编号:监测点编号:仪器编号:监测日期频率(Hz)温度(究)应变()工况01:博:麒:B.10拉杆拉力监测记录表拉杆拉力监测记录表见表B10o表B.10拉杆拉力监测记录表工程部位:断面编号:监测点编号:仪器编号:监测日期频率(Hz)温度(究)应变()拉力(KN)工况OI:iSm:痛:附录C(资料性)气缸顶出法安装与埋设土压力计方法气缸顶出法安装与埋设土压力计方法应符合以下步骤:a)材料准备与检验:准备气缸、压力

29、菅、气泵、气缸法兰、焊接钢筋、土压力计及其安装底座和紧固件等材料,并进行现场检验。b)确定土压力计安装位置: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土压力计在钢筋笼上的安装位置。c)安装土压力计:在气缸两端安装气缸法兰,在土压力计受力面安装受压油膜;将组装好的土压力计通过其底部预留的螺口与气缸活塞杆相连,调整土压力计受压油膜方向,使受力面与钢筋笼对应面平行;用焊接钢筋将气缸法兰和钢筋笼焊接在一起;安装气缸送压管和减压管,并进行气缸性能测试;安装示意见图Cl0d)安装土压力计保护板:在土压力计上下两侧安装保护板,并确保钢筋笼下放时,受压油膜不因刮碰槽壁而损坏。e)记录信号电缆编号:监测断面土压力计全部安装完毕后,记录

30、各土压力计对应的信号电缆编号。f)绑扎信号电缆和气缸压力管:将土压力计的信号电缆和压力管按顺序自下而上绑扎到钢筋笼上,绑扎间距1m2m,且使信号电缆和压力管的松紧有一定的预留量。g)整理信号电缆:待钢筋笼下放到设计位置,将信号电缆引至集线箱。h)顶出土压力计:利用气泵通过压力管对气缸施压,将土压力计推向槽壁;加压过程中监测土压力计读数,判断其与槽壁紧密接触后,停止加压;监测断面土压力计全部顶出后,浇筑混凝土,并确保压力管、土压力计及其电缆不因浇筑而损坏。i)卸除气缸压力:混凝土初凝后,打开减压阀,卸除气缸内压力。j)填写监测仪器安装与埋设考证表。标引序号说明:1槽壁;2土压力计;3信号电缆;1

31、234564一压力管;5等;6扎带;7气缸法兰;8-焊接钢筋;19一气缸;11 一气缸活塞杆;12螺口 ;13一受压油膜;14 一土压力计保护板。9钢筋笼;图C.1气缸顶出法安装与埋设土压力计示意附录D(资料性)监测报告格式监测报告封面格式见图Dl,监测报告目录页格式见图D.2。报告编号:XXXX项目编号:XXXXXXXX项目监测报告号弹位:监测位:XXXX年XX月图D1监测报告封面格式目录1工程概况2监测目的和依据3监测方案4监测结果与分析5结论与建议附件监测仪器检定校准资料监测仪器安装与埋设考证表监测记录表图D.2监测报告目录页格式参考文献1JTS151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国港口协会团体标准钢筋混凝土板桩码头监测技术规程T/CPHA152023*本标准由中国港口协会发布上海市虹口区杨树浦路98号4层网址www.chinaports.org*内部发行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21-338780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